金融资产会计分录总结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总结

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手续费)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 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2. 公允价值下降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以得到公允价值上升后卖出得到的差额)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价格加交易费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公式:期末摊余成本=起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的收入)-应计利息(票面利

息)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 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 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银行存款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 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公允价值下降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资产负债表日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五)减值损失转回

1. 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六)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七)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投资收益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总结

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手续费)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 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2. 公允价值下降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以得到公允价值上升后卖出得到的差额)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价格加交易费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公式:期末摊余成本=起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的收入)-应计利息(票面利

息)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 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 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银行存款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 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公允价值下降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资产负债表日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五)减值损失转回

1. 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六)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七)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投资收益


相关内容

  • 原创:会计知识点总结→资产减值损失涉及的资产
  • 会计知识点总结→资产减值损失涉及的资产 2008-7-15 11:15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资产减值一章中涉及到的都是减值无法转回的长期性资产,这些资产都会涉及到一个可收回金额的问题: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高者.这个处理基本上可以结合一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关处理,这是个串联 ...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利与弊  税务一班王贵东 学号 40928003 [摘要] <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 对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 并在资产负债表日, 确认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本文将对交易 ...

  • 中级会计实务预习总结
  •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一)1.广义的金融资产   广义的金融资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资产负债表中除了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之外的资产。具体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2.狭义的金融资产   狭义 ...

  • 试论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
  • 试论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提出了挑战, 企业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是要应用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这无疑是经济上迫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成本的计量缺乏价值的相关性,而且不能预防.化解企业有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美国金融界更倾向于以公允价值来计量交易性金融产品,在此基 ...

  • CPA会计郑庆华基础班第2章金融资产转移(2)
  • 4.继续涉入的情形 (1)继续涉入的判断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①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②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金融负债.继续涉入 ...

  • 2009年银行财务会计部年终总结
  • xx年年中国银行xx支行财务会计部全体员工本着“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对内“统一标准、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扎实推进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对外着力打造“中国xx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外部品牌形象,不断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了农发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农发行 ...

  • 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重要知识点
  • 第一章 资 产 一.考情分析 资产是六个会计要素中最重要的.每年这章所占的分数都较高:从题型看,各种题型在本章均有可能涉及,尤其是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一般都会涉及本章的内容.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本章比较单一的知识点,如银行存款的核对等主要把握好客观题.而对于相对复杂的知识点,不仅要掌握好知识点本身, ...

  • 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试题
  • 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 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15信 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处 ...

  • 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
  • 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之上.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主要由反映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披露这些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的基本概念组成. 反映财务状况的概念 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概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集中反映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