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最强--神臂弓--宋弩

冷兵器时代的最强--神臂弓--宋弩

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木半笴”(宋史卷197)

这就是宋代传说中的神兵利器——神臂弓。

神臂弓名为弓,其实是一种偏架单兵弩,不同于一般弩的是,它前面有一个马镫状的踏脚,以助张弦的效率。

那为什么说是“传说中”的?

自宋神宗熙宁元年,横山党项部首领李宏进献神臂弓(顺便一说这个神臂弓的最初发明者李宏,因为是党项族,现在不少军史学者,望文生义,想当然得以为就是西夏投降过来的。北宋西北边有所谓“熟羌”,是对当地受宋管辖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其中包括了党项族。他们和汉人一起保卫着北宋的西北边境,即所谓“番汉将兵”“番汉弓箭手”。而李宏其实只是北宋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而已),北宋将之略加改进后,大量制造并下发宋军装备,成为宋军恃以克敌制胜的利器。

南宋初期,名将韩世忠加大神臂弓的尺寸,制成了威力更大的克敌弓。宋神宗元丰伐夏,南宋吴玠吴璘兄弟守四川,宋孝宗隆兴北伐,在宋代历次对外战争中都可以看到神臂弓和它的后继型号大规模使用的纪录。

但是北宋为了防止强力的神臂弓技术流入敌国,优秀的弩弓匠全部集中在京城,然后根据戍边军队需要数量制造下发,还军法规定,一旦战败,如无法带回神臂弓,必须原地摧毁,防止敌方仿制。同时严禁民间私造。宋亡后,元代政府一度下令继续制造神臂弓,但是这种步兵使用的武器显然并不适合以骑兵为主的元军。同时为了防止民间私造反抗,元代政府还颁布了血腥的禁兵令,神臂弓从此消失了,到了明代,连它的制造工艺也失传了,只留下尺寸图样收载在永乐大典中。

明代初期也曾仿制过小批量的神臂弓,由于不是很成功,更主要原因是火器的快速发展,明代对强力的弓弩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建树。到了清代中期,著名学者纪昀曾试图再次恢复神臂弓,他和当时的侍郎邹念乔,根据永乐大典留下的零件尺寸和图样,研究了半天,竟然已经完全不着头绪了,以至于他一度萌生让西方国家来加工零部件的想法。

宋代后对神臂弓的仿制失败,主要集中在无法再现神臂弓的强大威力上。

那神臂弓到底威力有多大射程有多远?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宋史说“射三百四十余步”,那是个衍文造成的错误,把“二”当成了“三”,其实应该是“射二百四十

余步”。这个大量宋史料文献可以佐证。按1步等于5宋尺,1宋尺约合31厘米,也就是说神臂弓射出370多米,还能“入榆木半笴”,即箭杆入木一半。而箭杆长“数寸”,到底几寸,却没有一种文献具体指出过。按“弓之身三尺有二寸”,估箭杆至少5寸以上,当不为过。我不是很清楚军事学上的有效射程是如何定量规定的。不过神臂弓370多米射程还能入榆木靶6厘米以上,应该是有效射程而不是最大射程。

南宋初期,进攻四川的金军为了抵御神臂弓的射击,往往身批2层铁甲,但是依然能被在中近距离击穿。金将孛堇为此组织了一支5千人的汉人签军习射神臂弓,准备“以汉技制汉”。校阅成果那天,孛堇命射巨石,一轮齐射后,但见“岩皆如粉飛墜”,吓得孛堇立刻解散了这支部队。

至于神臂弓的发展型克敌弓,更是达到惊人的360步,560米,能贯穿7层皮甲,几逾现代的步枪。反观2、3百年后西方著名的英格兰长弓,200码的距离才入木2厘米,作为冷兵器时代的远射武器,威力相差如此之大,难怪现代的军史技术史学者都质疑神臂弓的威力。李约瑟认为宋代的弩射程不超过250米,尽管他承认有种中东古代某个少数民族使用的不流传的弩,射程可以达到800米。而中国有学者更是直斥那是文人的夸大其词。

如果说马端临《文献通考》、脱脱《宋史》都只是依据前人文献而来,不可能为此作什么担保,那么宋代的沈括、周密、洪迈、王应麟、朱弁等则是那种技术时代的亲历者。他们有的是著名学者,如洪迈、周密,洪迈试词科的题目就是关于克敌弓的;有的是严谨的历史学家,如《玉海》的作者王应麟;有的更是大科学家,如沈括,而熙宁年间,沈括曾任匠作监主管,负责兵器制造的监制。

同一时代如此多的同一证词,后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反驳证据轻易加以否定,那是失之轻率的,也实在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这里我有几个旁证。北宋对禁军神臂弓的校射考核,是对一百二十步上靶的要求(长编)。如同现代步枪尽管有效射程可以达400米,考虑弹道的稳定性和人体的能力限制,机械瞄准具打靶一般只要求1百米至2百米。那么依此类推,神臂弓的有效射程在二百四十步以上是有可能的。

宋代还有个公案,岳珂《桯史》中,认为克敌弓是仿北宋末知雄州和铣所创的凤凰弓,而非如洪迈《容斋随笔》中所说的是神臂弓。岳珂说凤凰弓“弓製實弩,極輕利,能破堅於三百步外”。尽管其他人都不太同意岳珂关于克敌弓的源说,但是对凤凰弓本身的描述却都没有任何异议。宋代弓弩技术的普遍发展水平可见一斑。

冷兵器时代的最强--神臂弓--宋弩

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木半笴”(宋史卷197)

这就是宋代传说中的神兵利器——神臂弓。

神臂弓名为弓,其实是一种偏架单兵弩,不同于一般弩的是,它前面有一个马镫状的踏脚,以助张弦的效率。

那为什么说是“传说中”的?

自宋神宗熙宁元年,横山党项部首领李宏进献神臂弓(顺便一说这个神臂弓的最初发明者李宏,因为是党项族,现在不少军史学者,望文生义,想当然得以为就是西夏投降过来的。北宋西北边有所谓“熟羌”,是对当地受宋管辖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其中包括了党项族。他们和汉人一起保卫着北宋的西北边境,即所谓“番汉将兵”“番汉弓箭手”。而李宏其实只是北宋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而已),北宋将之略加改进后,大量制造并下发宋军装备,成为宋军恃以克敌制胜的利器。

南宋初期,名将韩世忠加大神臂弓的尺寸,制成了威力更大的克敌弓。宋神宗元丰伐夏,南宋吴玠吴璘兄弟守四川,宋孝宗隆兴北伐,在宋代历次对外战争中都可以看到神臂弓和它的后继型号大规模使用的纪录。

但是北宋为了防止强力的神臂弓技术流入敌国,优秀的弩弓匠全部集中在京城,然后根据戍边军队需要数量制造下发,还军法规定,一旦战败,如无法带回神臂弓,必须原地摧毁,防止敌方仿制。同时严禁民间私造。宋亡后,元代政府一度下令继续制造神臂弓,但是这种步兵使用的武器显然并不适合以骑兵为主的元军。同时为了防止民间私造反抗,元代政府还颁布了血腥的禁兵令,神臂弓从此消失了,到了明代,连它的制造工艺也失传了,只留下尺寸图样收载在永乐大典中。

明代初期也曾仿制过小批量的神臂弓,由于不是很成功,更主要原因是火器的快速发展,明代对强力的弓弩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建树。到了清代中期,著名学者纪昀曾试图再次恢复神臂弓,他和当时的侍郎邹念乔,根据永乐大典留下的零件尺寸和图样,研究了半天,竟然已经完全不着头绪了,以至于他一度萌生让西方国家来加工零部件的想法。

宋代后对神臂弓的仿制失败,主要集中在无法再现神臂弓的强大威力上。

那神臂弓到底威力有多大射程有多远?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宋史说“射三百四十余步”,那是个衍文造成的错误,把“二”当成了“三”,其实应该是“射二百四十

余步”。这个大量宋史料文献可以佐证。按1步等于5宋尺,1宋尺约合31厘米,也就是说神臂弓射出370多米,还能“入榆木半笴”,即箭杆入木一半。而箭杆长“数寸”,到底几寸,却没有一种文献具体指出过。按“弓之身三尺有二寸”,估箭杆至少5寸以上,当不为过。我不是很清楚军事学上的有效射程是如何定量规定的。不过神臂弓370多米射程还能入榆木靶6厘米以上,应该是有效射程而不是最大射程。

南宋初期,进攻四川的金军为了抵御神臂弓的射击,往往身批2层铁甲,但是依然能被在中近距离击穿。金将孛堇为此组织了一支5千人的汉人签军习射神臂弓,准备“以汉技制汉”。校阅成果那天,孛堇命射巨石,一轮齐射后,但见“岩皆如粉飛墜”,吓得孛堇立刻解散了这支部队。

至于神臂弓的发展型克敌弓,更是达到惊人的360步,560米,能贯穿7层皮甲,几逾现代的步枪。反观2、3百年后西方著名的英格兰长弓,200码的距离才入木2厘米,作为冷兵器时代的远射武器,威力相差如此之大,难怪现代的军史技术史学者都质疑神臂弓的威力。李约瑟认为宋代的弩射程不超过250米,尽管他承认有种中东古代某个少数民族使用的不流传的弩,射程可以达到800米。而中国有学者更是直斥那是文人的夸大其词。

如果说马端临《文献通考》、脱脱《宋史》都只是依据前人文献而来,不可能为此作什么担保,那么宋代的沈括、周密、洪迈、王应麟、朱弁等则是那种技术时代的亲历者。他们有的是著名学者,如洪迈、周密,洪迈试词科的题目就是关于克敌弓的;有的是严谨的历史学家,如《玉海》的作者王应麟;有的更是大科学家,如沈括,而熙宁年间,沈括曾任匠作监主管,负责兵器制造的监制。

同一时代如此多的同一证词,后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反驳证据轻易加以否定,那是失之轻率的,也实在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这里我有几个旁证。北宋对禁军神臂弓的校射考核,是对一百二十步上靶的要求(长编)。如同现代步枪尽管有效射程可以达400米,考虑弹道的稳定性和人体的能力限制,机械瞄准具打靶一般只要求1百米至2百米。那么依此类推,神臂弓的有效射程在二百四十步以上是有可能的。

宋代还有个公案,岳珂《桯史》中,认为克敌弓是仿北宋末知雄州和铣所创的凤凰弓,而非如洪迈《容斋随笔》中所说的是神臂弓。岳珂说凤凰弓“弓製實弩,極輕利,能破堅於三百步外”。尽管其他人都不太同意岳珂关于克敌弓的源说,但是对凤凰弓本身的描述却都没有任何异议。宋代弓弩技术的普遍发展水平可见一斑。


相关内容

  • 如果这个朝代再存在几百年, 中国势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 中国的历史很长,很悠久,也很复杂,我们曾在历史上创造了很多奇迹,也曾在历史上一度占据老大位置. 但近代史却是我们的屈辱史,我们从一个泱泱大国,从一个世界强国,从一个老大的位置,逐渐成了被列强瓜分的弱国,人民没有权利,民族没有尊严,政府没有主权. 明明我们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整个亚洲的代表,是万 ...

  • 威力最大的冷兵器--陌刀出手,人马俱碎
  •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机动性强.势能大等优势,在对阵步兵时基本上可以用"砍瓜切菜"一词来描述.所以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常常处于劣势,然而在唐朝,汉人改进并发明了一种杀伤力极大的长刀,一刀出手,人马俱碎,这就是--陌刀. 陌刀的威力 唐朝常用的军刀有四种,分别为仪刀.障刀. ...

  • 贵族不能失去时代的眷顾
  • 贵族失去了时代的眷顾,只剩下历史包袱加自鸣得意的时候,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项羽和他的八千江东子弟,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只有死路一条   十一年前的一天,和一位当时颇有名气的学者闲聊.他知道我高考报志愿,全部填报了历史系,便高看我一眼,问起我心中最喜欢哪位历史人物.我答道:& ...

  • 中国枪械武器大全
  • 第 31 页 让世界震惊的美国枪械超市 轻重武器俱全-形行 600×445 军事武器枪支特写高清图片 图片素材(编号:201 1000×735 国外牛人自制<质量效应>枪械 售价249美元 500×323 枪支矢量素材矢量图__军事武器 600×300 高清枪支武器图片合集电脑宽屏经典桌 ...

  • 春秋系列:庄王灭烛 绝缨尽欢
  • 崇学向善,丁酉宁安. 感谢大家对闻古知新的关注,也希望您转发并评论. 上回咱们讲到春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的故事,在那个没有发明火药,完全是冷兵器战争的时代,箭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强大的攻击武器,它的远距离射杀可取上将之首级.冷兵器时代,弓箭那就是武器之王了,箭术高超的人,则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狙击手. 在 ...

  • 关于骑兵的历史资料
  • 这里主要说的是骑马的骑兵,毕竟骆驼兵和象兵虽然也算是骑兵,但远远不是主流,不论是影响还是战术战绩都不能和前者相提并论. 人类圈养马匹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在5000--6000年前人类才?始大规模的驯服马匹,这比猪牛等家畜的圈养迟了近万年.早期的马匹主要是提供马肉,马匹等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资,并没有运用于 ...

  • 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阵
  • 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阵 希腊方阵的起源 古希腊战车的历史结束于荷马史诗时代,即公元前九世纪,相当于我国的西周末年.从公元前八世纪起,希腊开始了步战...梭伦改革时期,多立斯人的后裔斯巴达人建立了严正的步兵战斗队形--多立斯方阵...早期的多立斯方阵是有纵深的横队:前列是贵族甲士(全权公民)组成的重装步 ...

  • 三国志11完全攻略
  • <三国志11>十大将领及谋士完全点评,毫无疑问,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是游戏里最强的五位将领,做主将的不二人选,这在1.1版尤其明显,他们打一下别人伤害可以达到2000以上,自己只伤200左右.这五个人不仅武力,统率极高,特技也都是专属的强盗级别的技能.下面分析一下这五个人并排个名 ...

  • 泰华(大中华)历史上真正的十二大军事家怎么排名?
  • 1.毛主席: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似原子弹为无物,排名世界第一第二的美国苏联都被其修理: 2.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 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 ,后世之名将都是孙武的忠实粉丝 3.白起:人称战神, 战国第一名将,打残六国,杀敌过百万,中国歼灭战的鼻祖 4.韩信:汉初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