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所得税-资产的计税基础概述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

第十九章  所得税

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概述

● 详细描述:

注:“三新”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注:如果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若确认会打破历史成本原则)。

注1:税法规定资产在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税法不是不承认减值,只是先不承认减值,等真减值时再承认)。  

注2: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的处置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注3:商誉的确认: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

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注4:因会计与税收的划分标准不同,会计上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如果按照税法规定计税时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准则中规定不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法及权益法进行核算。税法中对于投资资产的处理,要求按规定确定其成本后,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其成本准予扣除。长期股权投资取得以后,如果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则一般情况下在持有过程中随着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的变化,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但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例题:

1.大海公司2012年12月31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会计和税法预计净残值均为零。计提了两年的折旧后,2014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4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640

B.720

C.80

D.0

正确答案:A

解析:2014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0×2/10-(1000-1000×2/10)×2/10=640(万元)。

2.大海公司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80万元,假定大海公司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达到预定用途,并在当期摊销10万元。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270

C.135

D.405

正确答案:D

解析: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0-10=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50%=405(万元)。

3.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50000万元,已累计折旧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000万元。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4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8000万元。该写字楼2014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45000

B.42750

C.47000

D.48000

正确答案:B

解析:该写字楼2014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50000-5000)-(50000-5000)/20=42750(万元)。

4.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19.33万元购入财政部于当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一批。该批国债票面金额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6%,实际利率为5%。公司将该批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2014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019.33

B.1070.30

C.0

D.1000

正确答案:B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019.33×(1+5%)=1070.30(万元),计税

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

5.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A.赊购商品

B.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因各项税收滞纳金和罚款确认的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A和B不影响损益,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选项C,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列支,即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选项D,税法不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即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6.甲公司2014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6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至2014年12月31日;开发尚未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为()方元。

A.180

B.120

C.200

D.210

正确答案:A

解析: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开发支出的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计税基础=120×150%=180(万元)。

7.2014年1月1日,B公司为其1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14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B公司2014年12月31日因该事项计算确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为200万元,按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14年12月31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00

B.0C.66.67

D.-200

正确答案:B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200-200=0。

8.A公司2014年发生了100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并已支付。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税前抵扣。A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A公司2014年12月31日广告费支出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50

B.1000

C.750

D.0

正确答案:A

解析:因按照税法规定,该类支出税前列支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根据当期A公司销售收入的15%计算,当期可予税前扣除750万元(5000×15%),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250万元(1000-750)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计税基础为250万元。

9.甲公司上2014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4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4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40万元,至2014年12月31日,形成的无形资产已摊销20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14年12月31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201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为220万元

C.2014年1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D.2104年1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7.5万元

正确答案:A

解析:201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40-20=220(万元),计税基础=220×150%=33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0-20)×50%=110(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此题虽然影响会计利润,但影响会计利润的不是暂时性差异数,而是无形资产摊销数,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甲公司2014年1月8日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为对价购入乙公司100%的净资

产,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购买日乙公司各项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乙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甲公司购买日商誉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850

B.1000

C.1050

D.800

正确答案:D

解析:因不符合免税合并条件,此项合并属于应税合并。应税合并下,购买方取得的资产(包括商誉)、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购买日商誉的计税基础=商誉账面价值=2000-1200=800(万元)。

11.下列关于资产或负债计税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B.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C.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D.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后续计量

正确答案:C,D

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选项A不正确;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选项B不正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因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B.当某项交易同时具有“不是企业合并”及“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特征时,企业不应当确认该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因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D.当某项交易同时具有“不是企业合并”及“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特征时,企业应当确认该项应纳

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正确答案:B,C

解析:除下列交易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商誉的初始确认;(2)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①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②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

第十九章  所得税

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概述

● 详细描述:

注:“三新”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注:如果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若确认会打破历史成本原则)。

注1:税法规定资产在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税法不是不承认减值,只是先不承认减值,等真减值时再承认)。  

注2: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的处置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注3:商誉的确认: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

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注4:因会计与税收的划分标准不同,会计上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如果按照税法规定计税时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准则中规定不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分别采用成本法及权益法进行核算。税法中对于投资资产的处理,要求按规定确定其成本后,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其成本准予扣除。长期股权投资取得以后,如果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则一般情况下在持有过程中随着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的变化,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但如果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例题:

1.大海公司2012年12月31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会计和税法预计净残值均为零。计提了两年的折旧后,2014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4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640

B.720

C.80

D.0

正确答案:A

解析:2014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0×2/10-(1000-1000×2/10)×2/10=640(万元)。

2.大海公司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80万元,假定大海公司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达到预定用途,并在当期摊销10万元。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270

C.135

D.405

正确答案:D

解析: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0-10=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50%=405(万元)。

3.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50000万元,已累计折旧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000万元。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4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8000万元。该写字楼2014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45000

B.42750

C.47000

D.48000

正确答案:B

解析:该写字楼2014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50000-5000)-(50000-5000)/20=42750(万元)。

4.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19.33万元购入财政部于当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一批。该批国债票面金额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6%,实际利率为5%。公司将该批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2014年12月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019.33

B.1070.30

C.0

D.1000

正确答案:B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019.33×(1+5%)=1070.30(万元),计税

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

5.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A.赊购商品

B.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因各项税收滞纳金和罚款确认的其他应付款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A和B不影响损益,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选项C,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列支,即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选项D,税法不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即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6.甲公司2014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6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至2014年12月31日;开发尚未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为()方元。

A.180

B.120

C.200

D.210

正确答案:A

解析: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开发支出的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计税基础=120×150%=180(万元)。

7.2014年1月1日,B公司为其1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14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B公司2014年12月31日因该事项计算确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为200万元,按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14年12月31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00

B.0C.66.67

D.-200

正确答案:B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200-200=0。

8.A公司2014年发生了100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并已支付。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税前抵扣。A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A公司2014年12月31日广告费支出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50

B.1000

C.750

D.0

正确答案:A

解析:因按照税法规定,该类支出税前列支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根据当期A公司销售收入的15%计算,当期可予税前扣除750万元(5000×15%),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250万元(1000-750)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计税基础为250万元。

9.甲公司上2014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4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4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40万元,至2014年12月31日,形成的无形资产已摊销20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14年12月31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201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为220万元

C.2014年1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D.2104年1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7.5万元

正确答案:A

解析:201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40-20=220(万元),计税基础=220×150%=33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0-20)×50%=110(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此题虽然影响会计利润,但影响会计利润的不是暂时性差异数,而是无形资产摊销数,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甲公司2014年1月8日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为对价购入乙公司100%的净资

产,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购买日乙公司各项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乙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甲公司购买日商誉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850

B.1000

C.1050

D.800

正确答案:D

解析:因不符合免税合并条件,此项合并属于应税合并。应税合并下,购买方取得的资产(包括商誉)、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购买日商誉的计税基础=商誉账面价值=2000-1200=800(万元)。

11.下列关于资产或负债计税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B.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C.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D.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后续计量

正确答案:C,D

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选项A不正确;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选项B不正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因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B.当某项交易同时具有“不是企业合并”及“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特征时,企业不应当确认该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因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D.当某项交易同时具有“不是企业合并”及“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特征时,企业应当确认该项应纳

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正确答案:B,C

解析:除下列交易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商誉的初始确认;(2)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①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②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相关内容

  • 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二]考试大纲
  • 提示:本大纲是<税法(Ⅰ)>的续篇,主要介绍我国的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三类税收实体法的主要内容.所得税是<税法(Ⅱ)>中最主要的部分,由于所得税自身的特点,计算应纳税额时必然涉及收入.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和损失等主要因素.因此,往往在计算某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时, ...

  • 2015税务师考试--税法(Ⅱ)
  • 税务师考试大纲--税法( II ) 提示:本大纲是<税法( I )>的续篇,主要介绍我国的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的主要内容.所得税是<税法( II )>中最主要的部分,由于所得税自身的特点,计算应纳税额时必然涉及收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和损失等主要因素,因此,在计算某纳税 ...

  • 注册税务师考试大纲(五个科目全)
  • 2013年注册税务师<税法一>考试大纲 第一章 税法基本原理 一.税法概述 (一)了解税法的概念 (二)了解税法的特点 (三)熟悉税法的原则:税法基本原则.税法适用原则 (四)熟悉税法的效力 (五)掌握税法的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六)了解税法 ...

  • 高级财务会计2008版教材考纲word打印版
  • <高级财务会计>考试 大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导 论 通过对导论的学习,了解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进一步认识会计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领会高级财务会计的概念.核算内容及其依据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会计发展的回顾和现代会计的形成 会计发展的三个 ...

  •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讲解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讲解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对比 柳秋红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别引入归纳法与演绎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以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进行教学,是 ...

  • 全国税务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大纲
  • 全国税务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大纲 第一章 法学基础 第一节 法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了解法的概念 2熟悉法的特征 第二节 法的作用与价值 1熟悉法的作用 2了解法的价值 第三节 法的体系 1熟悉法的体系的概念 2了解法律部门的划分 第四节 法的分类与效力 1熟悉法的分类 2掌握法的效力 第二章 立法法 ...

  • 新所得税准则下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研究
  • 摘 要:根据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 企业 会计 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主要对新准则下暂时性差异与旧准则规范中的时间性差异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并阐述了暂时性差异较时间性差异的优越性.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时间性 ...

  • 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大纲[2]
  •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大纲 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会计学专业(专升本科)的学生. (二)考核形式.本课程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核依据.本课程期末考试命题以本考试大纲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

  • 浅谈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
  • 2012 届毕业论文 浅谈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 系 . 部: 经济与管理系 学生姓名: 张美姣 指导教师: 唐瑜冲 职称 副教授 专 业: 会计 班 级:完成时间: 2012年5月 摘 要 企业所得税是计算最复杂.内涵最丰富的一个税种,它不仅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还要体现"公平&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