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问答 | 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制度

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

赵朴初

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西元前3500-275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达罗毗荼族),早已有了惊人的城市文明。他们有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这个事实推勫了西方学者们一向认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来的说法,事实上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受了土著的高级文明。根据发掘的材料来看,当时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且可以断定他们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很长时期(约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究。从婆罗门的法典看来,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是有一部分人当奴隶,而奴隶只是从事杂役劳动,在生产部门很少参加,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当时是奴隶社会。

  

据你看当时是什么制度的社会呢?

赵朴初

佛经中的资料记载,当时国王每年有一固定的日期,在自己的田地里举行亲耕仪式,人民都在替他耕田。这与婆罗门的法典规定的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首陀罗人要以劳动向国王纳税的条文相合。根据我国古代译师的注释,‘刹帝利’的原来字义是‘田主’。从这个线索来推断,似乎‘种姓’制度开始完备地确立的时期,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而到了释迦牟尼时代,在新兴的国家里,情形又有所演变。根据佛经的资料,当时的商业很发达,有相当规模的陆运和航运的商队,商人掌握著雄厚的经济力量。例如把一座林园送给佛的大富商须达多,他有力量以黄金布地和拘萨罗的王子比富;手工业也很发达,有细密的分工,自由经营的小工商业在生产上占重要地位;当时有了纳税的自由农民,有佃农。可以设想,在吠舍人和首陀罗人混合种族的新兴国家里,刹帝利可能不是领主,而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印度在西元前一千年间已经有了铁器,到这时期,铁制农业器具更已普遍使用,农业上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封建领主的割据,是不利于商业、手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的。历史证明,统一兴修水利和灌溉系统是促成阿育王统一印度的重要原因。虽然阿育王是佛逝世二百年以后的人,但是佛在世时,人们就有‘转轮王统一天下’的理想。佛幼年时,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转轮王。佛虽然舍弃了王位,但是他也推重转轮王这样的理想人物。‘转轮王’思想,实际是反映著当时一般人要求有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来代替领主割据的愿望,这个要求和愿望必然和种姓制度发生冲突。

  

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

赵朴初

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西元前3500-275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达罗毗荼族),早已有了惊人的城市文明。他们有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这个事实推勫了西方学者们一向认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来的说法,事实上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受了土著的高级文明。根据发掘的材料来看,当时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且可以断定他们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很长时期(约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究。从婆罗门的法典看来,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是有一部分人当奴隶,而奴隶只是从事杂役劳动,在生产部门很少参加,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当时是奴隶社会。

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

赵朴初

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西元前3500-275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达罗毗荼族),早已有了惊人的城市文明。他们有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这个事实推勫了西方学者们一向认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来的说法,事实上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受了土著的高级文明。根据发掘的材料来看,当时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且可以断定他们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很长时期(约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究。从婆罗门的法典看来,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是有一部分人当奴隶,而奴隶只是从事杂役劳动,在生产部门很少参加,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当时是奴隶社会。

  

据你看当时是什么制度的社会呢?

赵朴初

佛经中的资料记载,当时国王每年有一固定的日期,在自己的田地里举行亲耕仪式,人民都在替他耕田。这与婆罗门的法典规定的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首陀罗人要以劳动向国王纳税的条文相合。根据我国古代译师的注释,‘刹帝利’的原来字义是‘田主’。从这个线索来推断,似乎‘种姓’制度开始完备地确立的时期,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而到了释迦牟尼时代,在新兴的国家里,情形又有所演变。根据佛经的资料,当时的商业很发达,有相当规模的陆运和航运的商队,商人掌握著雄厚的经济力量。例如把一座林园送给佛的大富商须达多,他有力量以黄金布地和拘萨罗的王子比富;手工业也很发达,有细密的分工,自由经营的小工商业在生产上占重要地位;当时有了纳税的自由农民,有佃农。可以设想,在吠舍人和首陀罗人混合种族的新兴国家里,刹帝利可能不是领主,而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印度在西元前一千年间已经有了铁器,到这时期,铁制农业器具更已普遍使用,农业上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封建领主的割据,是不利于商业、手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的。历史证明,统一兴修水利和灌溉系统是促成阿育王统一印度的重要原因。虽然阿育王是佛逝世二百年以后的人,但是佛在世时,人们就有‘转轮王统一天下’的理想。佛幼年时,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转轮王。佛虽然舍弃了王位,但是他也推重转轮王这样的理想人物。‘转轮王’思想,实际是反映著当时一般人要求有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来代替领主割据的愿望,这个要求和愿望必然和种姓制度发生冲突。

  

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

赵朴初

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西元前3500-275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达罗毗荼族),早已有了惊人的城市文明。他们有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这个事实推勫了西方学者们一向认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来的说法,事实上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受了土著的高级文明。根据发掘的材料来看,当时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且可以断定他们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很长时期(约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究。从婆罗门的法典看来,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是有一部分人当奴隶,而奴隶只是从事杂役劳动,在生产部门很少参加,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当时是奴隶社会。


相关内容

  • 2-6印度佛教与耆那教
  • 六.印度佛教与耆那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 世纪由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5-前485 年)创建于古代印度,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亦尊其为佛陀(意为觉悟的人.智慧的人),简称为" 佛".以佛为崇拜对象.并尊奉其教义的宗教,即" 佛教" ...

  • 中国佛教起源
  • 对佛教起源的再思考--佛教:从中国传到印度经中亚.西域再回到中国 张如柏* 张玉玉 刘天祐 杨庆林 缪迅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1) 张善云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 (成都 612001) 摘 要:大量的佛像出现在四川广汉古蜀国的玉器上(玉壁.玉牙璋.玉镯等).象牙上.以及重约数十公斤. ...

  • 佛教与中国寺庙
  • 佛教于中国寺庙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旅升本12-2 姓 名 XXX 佛教与中国寺庙 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姓乔达摩.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古印度迦毗罗 卫国君主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是天臂国国王的女儿.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 尊称,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qu ...

  • 明贤法师:达摩祖师创立的禅宗影响了谁?
  • 核心提示:2015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五,是禅宗初祖达摩大师诞辰纪念日.凤凰佛教顾问导师明贤法师特别撰文,梳理达摩祖师东渡.创立禅宗.传法二祖的缘起,深入分析禅宗"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的修行关要及其作为中华文明最高境界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并回顾汉传佛教禅宗在以日韩为主的东亚 ...

  • [六祖坛经]选读
  • 六祖坛经(节选)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这则的佛教顿悟传奇的大体内容,体会其中所蕴涵的哲理与智慧. 2. 引导学生掌握这则传奇故事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方面的特色. 二.教学要点: 1. 了解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所体现的禅宗思想. 2. 掌握<六祖坛经>大体文意,并 ...

  •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
  •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佛法之东传 佛教 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他又被称为"佛"或"佛陀",意思是"觉者"或"觉悟了真理的智者".据传释迦牟 ...

  •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_松本伸之
  • 1223年4月第5卷第6期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0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 松本伸之 (&+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室 摘 ! 译者:李云 新疆 乌鲁木齐 ,-###&) 东京:"+ ...

  • 尼泊尔文化
  • 尼泊尔文化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曾经说过,"尼泊尔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明,确实人类的一个辉煌."尼泊尔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文明.尼泊尔人民创造的大量艺术代表作代表了加德满都河谷的光辉灿烂文化.加德满都河谷各民族居民在建筑.雕刻.绘画.金属工艺.文学.艺术.音 ...

  • 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
  • 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班级:中本133班 学号:13010328 姓名:党金鹰 摘要: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即喇嘛教(黄教)是最为主要的宗教之一,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藏传佛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的产物,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将通过对藏传佛教的描述,重点分析其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