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寡老人和三个孤儿的故事

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由三个十几岁的孤儿搀扶着,跪倒在乡党委书记和许多好心人面前,以古朴的方式,用滚烫的热泪诉说着-----

一个孤寡老人和三个孤儿的故事

在成武县伯乐集乡祟福集村,住着一户非常特殊的人

家。72岁的奶奶瘫痪在床,无父无母的14岁的姐姐领着I2 岁的妹妹和10岁的弟弟与老人同住。是相同的命运使两个不幸的家庭走在了一起,在无数好心人的帮助下,4个人相依为命,与命运抗争着-与困苦争斗着,渡过了--个个难关,沐浴在暖暖爱河中。

孤儿的泪

3个孤儿曾有一个温暖的家。虽然家境贫穷,生活艰辛,

可也们有着与别的孩子一样的父爱和母爱,可以在父母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谁知灾难无情地撞击着这个贫穷但欢乐的家庭。1988

年,父亲杨安贵突然半身不遂,瘫痪在床。他家为了给父亲治病,东借西凄,欠下一屁股偾,连吃盐的钱都没有。

守着一群嗷嗽待哺的孩子和常年卧病在床的丈夫,母亲

常常流泪。生活的艰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承受不了生活的重压,狠心地撒下瘫痪的丈夫、8岁的二女儿、5岁的儿 子,带着10岁的大女儿小金平和刚满周岁的小女儿远走他乡。

已懂事的小金平看到妈妈常常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

就跪在地上,抱着蚂蚂的腿哭着闹着要妈妈回家。可她哭干

了泪,哭哑了嗓子,也没能唤回姆蚂的心。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小金平偷偷跑了出来。

一路上,她饿了捡几块西瓜皮吃,渴了喝几口路边的雨水,

累了躺在地里睡—会儿。鞋跑掉了就光着脚,整整8天,才

回到了蚂蚂不要的家。

10岁,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可她却成

了这个家的顶粱柱。刷锅做饭,下地干活,照顾弟妹,请医

生熬中药全都承担了下来。她个子矮,每逢给庄稼施肥,拿

不动铁锹,就换一把铲,累了就用小手扒个坑;秋天,收获

的庄稼拉不动,就用篮子-点一点往家送;冬天,弟弟妹妹

尿了床,她就给弟妹换个位置,自己把被褥暖干。

蚂妈离家出走不到一年,瘫痪在床的爸爸就撒手而去。

爸爸走了,她领着弟弟妹妹艰难度日。夜晚,空荡荡黑乎

乎的房子里,她一手搂着弟弟,一手抚着妹妹,驱赶着黑暗

和恐惧。特别是雨天,她领着妹妹、弟弟躲在墙角,顶着一

条被子避雨。

邻居们可怜他们,常常送些破旧衣服给他们,帮他们千

些农活,给他们送点热腾瞵的饭菜。

老人的情

邻居场刘氏一生无儿无女,丈夫早年去世,几十年一直

孤寡一人,可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却以博大的胸怀,善良

朴实的心地,先后收养过3个孩子。

解放初期,她收养了一个迷失家乡的7岁男孩。那时候,

生话艰苦,她自己吃糠咽菜,把粮食留给孩子。3年后,她

打听到了孩子的家乡,边要饭边寻找,把孩子送回了枣庄老

家。

本来,她想养儿防老,可纯朴的心,使她选择了后者。

1956年,一个弱智孩子又走进了她的生活。她在大街上

看到这个又脏又瘦的孩子被家人遗弃多日,就把他领回了

家,给他冼澡换衣服,把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下去。半

年过去了,孩子的奶奶把孩子领了回去。

1968年,生活艰难,许多人冢难以养家糊口。一家孩子

多的人家,为不至于饿死8岁的儿子,就把儿子送给了她,

尽管她无依无靠,生活艰辛,可她还是收下了这个孩子。

20多年来,她含辛茹苦,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养育孩子

身上,娘儿俩相依为命。她一天天老了,儿子一天天长大了,

儿子是她今生惟一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可生活太贫穷了,儿

子30岁了还没找着媳妇。

儿子急,母亲也急。儿子与母亲商量要搬回老家去找对

象。已过花甲之年的杨刘氏正需要人照顾,可善良的心使她

欲说无语。欲哭无泪,答应儿子的请求。她把家中仅有的四

只鸡和一只羊卖掉,倾其所有并借来30元钱,为儿子做了

一身新衣。

第二天天不亮,她给儿子烙好油饼,煮好鸡蛋,送了一

程又一程,嘱咐了又嘱咐。

儿子走了,她大病了一场。3个孤儿的泪,刺疼老老人

的心。她每天都去小金平家,帮助孩子们缝补浆洗,料理家

务。碰上孩子们感冒发烧,她总是守护在孩子们身旁,不敢

离开半步。

一次,她去给孩子们送饭,发现姐弟俩正围着小金平哭

喊。她连忙过去,发现小金平烧得烫人,就急忙喊邻居把孩

子送进附近的卫生所。

她担心小金平支撑不了这个家,又义无反顾地收下了这

3个孤儿。就这样,两个不幸的家庭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

特殊的家

有了杨奶奶的照顾,小金平葬是有了避风港,尽管她要

照顾弟妹,还要照顾多病的奶奶,可她凡事可以跟奶奶商量,

针线活可以跟奶奶学做。

可谁知 屋漏偏偏逢连阴雨。半年之后,杨奶奶突然中

风,昏倒在地,姐弟仨使出全部的力量把奶奶抬上地排车拉

着往医院跑。好心的医生破例收下了这位无依无靠的老人,

村里人捐资1000多元垫付了部分医药费。从此,奶奶终日

躺在了病床上。

小金平又重新担起生活的重任,支撑起这个家。

每天天不亮小金平就起来熬药;奶奶常常夜间犯病,她

就在三更半夜拉着奶奶往医院跑;妹妹有急性胃病,有时痛

得满地打滚,她要照顾妹妹;她常去捡破烂,换钱给弟弟支

付一半学费(学校免其一半学费);4亩多责任田全靠她管理;

她还要早早做好饭,等弟弟放学回来……

奶奶尽管有病卧床,可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

她都得拿主意。病稍有好转,她就挣扎着爬起来,扶着板凳

一点点往前挪动,到责任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指点孩子们

干些零活。

有奶奶的关照,小金平姐弟3人日渐长大,个个长得水

灵灵的。这时许多人看着他们生活艰难,想收养他们,可奶

奶不愿孩子们骨肉分离,她说做多大的难,受多大的苦,她

都愿承担,况且,她还有小金平这个懂事的孩子做帮手。 自从妈妈离家出走后,三个孩子没有吃过一次肉。今年

春节,奶奶破天荒地让小金平称了一斤猪肉,孩子们算是吃

了一顿荤餐。

浓浓的爱

这个不幸的家庭得到了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周围的人用

浓浓的爱心温暖 着这个家。

村里每年都免收他们的提留,每年的救济物资,村里全

都留给他们。邻居们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谁家有婚丧嫁娶

每天天不亮小金平就起来熬药;奶奶常常夜间犯病,她

就在三更半夜拉着奶奶往医院跑;妹妹有急性胃病,有时痛

得满地打滚,她要照顾妹妹;她常去捡破烂,换钱给弟弟支

付一半学费(学校免其一半学费);4亩多责任田全靠她管理;

她还要早早做好饭,等弟弟放学回来……

奶奶尽管有病卧床,可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

她都得拿主意。病稍有好转,她就挣扎着爬起来,扶着板凳

一点点往前挪动,到责任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指点孩子们

干些零活。

有奶奶的关照,小金平姐弟3人日渐长大,个个长得水

灵灵的。这时许多人看着他们生活艰难,想收养他们,可奶

奶不愿孩子们骨肉分离,她说做多大的难,受多大的苦,她

都愿承担,况且,她还有小金平这个懂事的孩子做帮手。 自从妈妈离家出走后,三个孩子没有吃过一次肉。今年

春节,奶奶破天荒地让小金平称了一斤猪肉,孩子们算是吃

了一顿荤餐。

浓浓的爱

这个不幸的家庭得到了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周围的人用

浓浓的爱心温暖 着这个家。

村里每年都免收他们的提留,每年的救济物资,村里全

都留给他们。邻居们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谁家有婚丧嫁娶

的事,都把他们叫去,让他们饱餐一顿;庄稼该收获了,大家放下自己的活,帮助他们先收获。尽管乡亲们还不富裕,可他们尽可能地帮助3个孩做些事情。

邻居赵统训常常叫妻子送些衣服给3个孩子,还常给他

们送些饭菜。如今,赵家一家人搬进县城,可还常常让人给

小金平他们捎点钱,同时,嘱托母亲经常看看他们。

去年,刚刚上任的伯乐集镇党委书记周剑发现这一情况

后,及时赶到小金平家。当看到这个贫穷的家时,周书记眼睛湿润了。他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送给他们。回来后,他马上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决定由乡里拿出2000元钱,同时,乡机关又捐款1000多元,为孩子们修建好父亲没有盖起的房子。周书记先后去了十几次,每次都给孩子和老人捎些被褥、衣服,食品等。

当一家人搬进新房时,瘫痪在床的老人让3个孩子搀扶

着,跪倒在周书记面前,非要给周书记磕头不可。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纷纷流下激动的泪水。

这家人的遭遇被当地新闻媒体披露后,一传十,十传百,又引来无数好心人的帮助。记者跑妇联、跑民政、跑教委,给杨家争取救济物资,让二女儿加入“希望工程”的行列, 使她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学堂。

郓城县大人乡政府的阎建友,前去采访的菏泽日报记者

王超英,成武电视台记者陈成旭、赵众等,都纷纷给孩子们

捐款捐物。郓城县三屯乡初级中学的郭慧敏、东明县一中的史海营、鄄城县付春乡的张美娥给小金平写来了热情洋溢溢的信,鼓励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战胜困难。还有河南、安徽、石家庄等数百封四面八方的来信要求资助和帮助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节前夕,一位年近30多岁的女同志和一个50多岁的男同志来到小金平的家,女同志抚摸着孩子们的头,问寒问暖,临走时,留下5斤香油、8斤豆油,5只烧鸡、5包烧牛内,又把身上仅有的130元钱留下。

孩子们问她是什么地方的,叫什么名字,她只说:“孩子们坚强些,阿姨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到如今,这位女同志的名字一直没人知道。

是的,他们是不幸的,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他们又是幸运的。

因为,在他们周围有这么多好心人……

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由三个十几岁的孤儿搀扶着,跪倒在乡党委书记和许多好心人面前,以古朴的方式,用滚烫的热泪诉说着-----

一个孤寡老人和三个孤儿的故事

在成武县伯乐集乡祟福集村,住着一户非常特殊的人

家。72岁的奶奶瘫痪在床,无父无母的14岁的姐姐领着I2 岁的妹妹和10岁的弟弟与老人同住。是相同的命运使两个不幸的家庭走在了一起,在无数好心人的帮助下,4个人相依为命,与命运抗争着-与困苦争斗着,渡过了--个个难关,沐浴在暖暖爱河中。

孤儿的泪

3个孤儿曾有一个温暖的家。虽然家境贫穷,生活艰辛,

可也们有着与别的孩子一样的父爱和母爱,可以在父母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谁知灾难无情地撞击着这个贫穷但欢乐的家庭。1988

年,父亲杨安贵突然半身不遂,瘫痪在床。他家为了给父亲治病,东借西凄,欠下一屁股偾,连吃盐的钱都没有。

守着一群嗷嗽待哺的孩子和常年卧病在床的丈夫,母亲

常常流泪。生活的艰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承受不了生活的重压,狠心地撒下瘫痪的丈夫、8岁的二女儿、5岁的儿 子,带着10岁的大女儿小金平和刚满周岁的小女儿远走他乡。

已懂事的小金平看到妈妈常常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

就跪在地上,抱着蚂蚂的腿哭着闹着要妈妈回家。可她哭干

了泪,哭哑了嗓子,也没能唤回姆蚂的心。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小金平偷偷跑了出来。

一路上,她饿了捡几块西瓜皮吃,渴了喝几口路边的雨水,

累了躺在地里睡—会儿。鞋跑掉了就光着脚,整整8天,才

回到了蚂蚂不要的家。

10岁,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可她却成

了这个家的顶粱柱。刷锅做饭,下地干活,照顾弟妹,请医

生熬中药全都承担了下来。她个子矮,每逢给庄稼施肥,拿

不动铁锹,就换一把铲,累了就用小手扒个坑;秋天,收获

的庄稼拉不动,就用篮子-点一点往家送;冬天,弟弟妹妹

尿了床,她就给弟妹换个位置,自己把被褥暖干。

蚂妈离家出走不到一年,瘫痪在床的爸爸就撒手而去。

爸爸走了,她领着弟弟妹妹艰难度日。夜晚,空荡荡黑乎

乎的房子里,她一手搂着弟弟,一手抚着妹妹,驱赶着黑暗

和恐惧。特别是雨天,她领着妹妹、弟弟躲在墙角,顶着一

条被子避雨。

邻居们可怜他们,常常送些破旧衣服给他们,帮他们千

些农活,给他们送点热腾瞵的饭菜。

老人的情

邻居场刘氏一生无儿无女,丈夫早年去世,几十年一直

孤寡一人,可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却以博大的胸怀,善良

朴实的心地,先后收养过3个孩子。

解放初期,她收养了一个迷失家乡的7岁男孩。那时候,

生话艰苦,她自己吃糠咽菜,把粮食留给孩子。3年后,她

打听到了孩子的家乡,边要饭边寻找,把孩子送回了枣庄老

家。

本来,她想养儿防老,可纯朴的心,使她选择了后者。

1956年,一个弱智孩子又走进了她的生活。她在大街上

看到这个又脏又瘦的孩子被家人遗弃多日,就把他领回了

家,给他冼澡换衣服,把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下去。半

年过去了,孩子的奶奶把孩子领了回去。

1968年,生活艰难,许多人冢难以养家糊口。一家孩子

多的人家,为不至于饿死8岁的儿子,就把儿子送给了她,

尽管她无依无靠,生活艰辛,可她还是收下了这个孩子。

20多年来,她含辛茹苦,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养育孩子

身上,娘儿俩相依为命。她一天天老了,儿子一天天长大了,

儿子是她今生惟一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可生活太贫穷了,儿

子30岁了还没找着媳妇。

儿子急,母亲也急。儿子与母亲商量要搬回老家去找对

象。已过花甲之年的杨刘氏正需要人照顾,可善良的心使她

欲说无语。欲哭无泪,答应儿子的请求。她把家中仅有的四

只鸡和一只羊卖掉,倾其所有并借来30元钱,为儿子做了

一身新衣。

第二天天不亮,她给儿子烙好油饼,煮好鸡蛋,送了一

程又一程,嘱咐了又嘱咐。

儿子走了,她大病了一场。3个孤儿的泪,刺疼老老人

的心。她每天都去小金平家,帮助孩子们缝补浆洗,料理家

务。碰上孩子们感冒发烧,她总是守护在孩子们身旁,不敢

离开半步。

一次,她去给孩子们送饭,发现姐弟俩正围着小金平哭

喊。她连忙过去,发现小金平烧得烫人,就急忙喊邻居把孩

子送进附近的卫生所。

她担心小金平支撑不了这个家,又义无反顾地收下了这

3个孤儿。就这样,两个不幸的家庭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

特殊的家

有了杨奶奶的照顾,小金平葬是有了避风港,尽管她要

照顾弟妹,还要照顾多病的奶奶,可她凡事可以跟奶奶商量,

针线活可以跟奶奶学做。

可谁知 屋漏偏偏逢连阴雨。半年之后,杨奶奶突然中

风,昏倒在地,姐弟仨使出全部的力量把奶奶抬上地排车拉

着往医院跑。好心的医生破例收下了这位无依无靠的老人,

村里人捐资1000多元垫付了部分医药费。从此,奶奶终日

躺在了病床上。

小金平又重新担起生活的重任,支撑起这个家。

每天天不亮小金平就起来熬药;奶奶常常夜间犯病,她

就在三更半夜拉着奶奶往医院跑;妹妹有急性胃病,有时痛

得满地打滚,她要照顾妹妹;她常去捡破烂,换钱给弟弟支

付一半学费(学校免其一半学费);4亩多责任田全靠她管理;

她还要早早做好饭,等弟弟放学回来……

奶奶尽管有病卧床,可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

她都得拿主意。病稍有好转,她就挣扎着爬起来,扶着板凳

一点点往前挪动,到责任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指点孩子们

干些零活。

有奶奶的关照,小金平姐弟3人日渐长大,个个长得水

灵灵的。这时许多人看着他们生活艰难,想收养他们,可奶

奶不愿孩子们骨肉分离,她说做多大的难,受多大的苦,她

都愿承担,况且,她还有小金平这个懂事的孩子做帮手。 自从妈妈离家出走后,三个孩子没有吃过一次肉。今年

春节,奶奶破天荒地让小金平称了一斤猪肉,孩子们算是吃

了一顿荤餐。

浓浓的爱

这个不幸的家庭得到了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周围的人用

浓浓的爱心温暖 着这个家。

村里每年都免收他们的提留,每年的救济物资,村里全

都留给他们。邻居们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谁家有婚丧嫁娶

每天天不亮小金平就起来熬药;奶奶常常夜间犯病,她

就在三更半夜拉着奶奶往医院跑;妹妹有急性胃病,有时痛

得满地打滚,她要照顾妹妹;她常去捡破烂,换钱给弟弟支

付一半学费(学校免其一半学费);4亩多责任田全靠她管理;

她还要早早做好饭,等弟弟放学回来……

奶奶尽管有病卧床,可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事小事

她都得拿主意。病稍有好转,她就挣扎着爬起来,扶着板凳

一点点往前挪动,到责任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指点孩子们

干些零活。

有奶奶的关照,小金平姐弟3人日渐长大,个个长得水

灵灵的。这时许多人看着他们生活艰难,想收养他们,可奶

奶不愿孩子们骨肉分离,她说做多大的难,受多大的苦,她

都愿承担,况且,她还有小金平这个懂事的孩子做帮手。 自从妈妈离家出走后,三个孩子没有吃过一次肉。今年

春节,奶奶破天荒地让小金平称了一斤猪肉,孩子们算是吃

了一顿荤餐。

浓浓的爱

这个不幸的家庭得到了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周围的人用

浓浓的爱心温暖 着这个家。

村里每年都免收他们的提留,每年的救济物资,村里全

都留给他们。邻居们也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谁家有婚丧嫁娶

的事,都把他们叫去,让他们饱餐一顿;庄稼该收获了,大家放下自己的活,帮助他们先收获。尽管乡亲们还不富裕,可他们尽可能地帮助3个孩做些事情。

邻居赵统训常常叫妻子送些衣服给3个孩子,还常给他

们送些饭菜。如今,赵家一家人搬进县城,可还常常让人给

小金平他们捎点钱,同时,嘱托母亲经常看看他们。

去年,刚刚上任的伯乐集镇党委书记周剑发现这一情况

后,及时赶到小金平家。当看到这个贫穷的家时,周书记眼睛湿润了。他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送给他们。回来后,他马上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决定由乡里拿出2000元钱,同时,乡机关又捐款1000多元,为孩子们修建好父亲没有盖起的房子。周书记先后去了十几次,每次都给孩子和老人捎些被褥、衣服,食品等。

当一家人搬进新房时,瘫痪在床的老人让3个孩子搀扶

着,跪倒在周书记面前,非要给周书记磕头不可。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纷纷流下激动的泪水。

这家人的遭遇被当地新闻媒体披露后,一传十,十传百,又引来无数好心人的帮助。记者跑妇联、跑民政、跑教委,给杨家争取救济物资,让二女儿加入“希望工程”的行列, 使她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学堂。

郓城县大人乡政府的阎建友,前去采访的菏泽日报记者

王超英,成武电视台记者陈成旭、赵众等,都纷纷给孩子们

捐款捐物。郓城县三屯乡初级中学的郭慧敏、东明县一中的史海营、鄄城县付春乡的张美娥给小金平写来了热情洋溢溢的信,鼓励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战胜困难。还有河南、安徽、石家庄等数百封四面八方的来信要求资助和帮助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节前夕,一位年近30多岁的女同志和一个50多岁的男同志来到小金平的家,女同志抚摸着孩子们的头,问寒问暖,临走时,留下5斤香油、8斤豆油,5只烧鸡、5包烧牛内,又把身上仅有的130元钱留下。

孩子们问她是什么地方的,叫什么名字,她只说:“孩子们坚强些,阿姨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到如今,这位女同志的名字一直没人知道。

是的,他们是不幸的,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他们又是幸运的。

因为,在他们周围有这么多好心人……


相关内容

  •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 工伤死亡赔偿金-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1]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 ...

  • 营业厅业务员实习报告
  • 愉快而又辛劳的三个月实习工作结束了.这三个月是辛苦的三个月.幸福的三个月.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在这三个月里,我已顺利地完成了从学生到移动员工的角色转换.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感受颇多,主要有以下 ...

  • "大手牵小手 走进孤儿院"团日活动策划书
  • 一.活动简介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人伦道德,蕴涵着我们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抓住契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计划开展一个大手牵小手的慰问活动.这次活动本着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同学们的爱心,推进 ...

  • 志愿者工作概况
  • 志愿者工作概况 三明市福利院是三明市民政局直属的综合性福利事业单位,是三明市区唯一负责接收丧失劳动能力的无依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抚养人的孤老.孤儿以及弃婴的机构.多年来,在院的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支持.先后有35个企事业单位在院设立"爱心联系点" ...

  • 廉洁为教育清风满校园
  • <廉洁为教育 清风满校园> --九十一团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总结 2011年3月,师教育局颁发了<廉洁文化进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师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进校园,建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九十一团 ...

  • 文明城市创建汇报材料
  • 文明城市创建汇报材料 2011年,我居委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辖区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风尚良好,环境优美,居住安乐,服务便捷,之体活跃‛的现代新型社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社 区创建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强班子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文明创建集体. 我居委始终坚持把领 ...

  • 行走在公益路上的大爱践行者李彬
  • 行走在公益路上的大爱践行者--李彬 " 维护受助人尊严,珍惜捐赠人信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尽我所能,为厚德公益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基金会李彬理事长带领全体理事在基金会成立大会上宣誓就职的誓词内容中的一段话,寥寥数十字,是李彬理事长对全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是李彬理事长从事 ...

  • 读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有感
  • 读<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有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了<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这篇文章.了解了孔繁森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孔繁森爷爷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 我敬佩孔繁森爷爷,敬佩他对工作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模范,哪里有困难他就 ...

  • 伊犁州2013年十大新闻人物
  • 据伊犁日报报道:1月1日,伊犁日报评出伊犁州2013年十大新闻人物. 陈俊贵,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守护人. 上世纪70年代,入伍刚一年的辽宁青年陈俊贵参与修建独库公路.1980年4月,陈俊贵跟着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为被困的部队找援兵,结果被困暴风雪中.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