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主要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基本形式)、分组教学&现场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复式

教学(特殊形式)。„„填空题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概念: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课程计

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

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682年设

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二)基本特点„„填空题

1.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 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

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 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此为“课时”。

★(三)优缺点„„简答题

1. 优点:

a.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利

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d.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e.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 缺点

a.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的锻炼提高。

b.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c.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

到限制。

d.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

习需要。

e.学生动手机会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f.教学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方法。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一)个别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他是班级授

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2. 意义:此法强调发现、珍惜、发掘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弥补了班级授

课制中平均、划一教学的不足,是满足特殊化教育的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3. 要求:a.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 b.

既要针对个体,又要使个体不脱离于整体; c.要制定详细的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组

织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二)现场教学(又称参观法)„„参观讲解结合

1. 概念: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2. 意义:

a.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b.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

识的理解;

c.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可以通过对祖国现代化建设

成就的参观等,使学生更加了解热爱自祖国。

3. 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现场指导;及时总结。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分组教学与复式教学

(一)分组教学

1. 概念:指在按年龄编班和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能力、成绩分组进

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2. 意义:利于缩小差距,便于用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教学。

3. 要求:a.充分了解学生 ; b.定制个体教学计划; c.保证教学井然有序; d.深

入钻研教材教法

(二)复式教学

1. 概念:把两个或者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

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2. 意义:保持了班级授课的一切本质特征,与之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巧

妙的同时安排几个年级的活动。复式教学组织的好,学生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往往更强。

3. 要求:a.合理安排,要根据学生的人数、教室大小、师资质量等情况全面考虑,灵活掌握;

b.编制复试班课表; c.培养小助手; d.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Ps:把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

四、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

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

2.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

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 探索个别化教学。

德育教育的内容与过程

(中小学)德育内容„„简答题

分为三大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马列主义教育

环境教育 德育过程

一、概念&构成要素

(一)含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

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对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

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

化的统一过程。

(二)构成要素„„填空题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

水平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体现。„填空题

★三、基本规律„„简答题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的关系)。„„

论述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

一发展的过程。 具体来说:

a.知即品德认识,包括品德知识&品德评判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b.情即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c.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d.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

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总之,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

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

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填空题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模式

一、概念: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

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 探究式教学 此法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

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前认知&体验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

力。

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操作策略:a.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b.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答

案;c.要以引导为主。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优点: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

作的精神。

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

“实验式教学”或“情景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

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

来学习)。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优点: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4. 范例教学模式 此法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是德国教育心理学家 瓦.根

舍因 提出来的。

(二)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1. 自学——指导式

(1)理论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

的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

技巧,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3)操作程序:提出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及时评价、系统小结。

(4)操作策略:教师是学生自学的“指导者”。

2. 目标——导控式

3. 传递—接受式

基本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4.问题——探究式教学„„论述题

(1)理论依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研究、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a.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证实的知识; b.培养学生善

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c.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究的技巧。

(3)操作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句验证结果,交流提高。

(4)操作策略:教师是“引导者”和 “顾问”,一方面老师必须精通整个“问题”体系;

另一方面,又要容忍学生出错,不过早判断学生的行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评价

一、概念: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

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二、功能: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

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到达该目标。具体:(简答题)

1. 诊断教学问题;2. 提供反馈信息3. 调控教学方向;4. 校验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 诊断性评价:

概念:是在学期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

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摸底考试)

功能:a.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 b.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 c.辨别造成学生学习

困难的原因。

2. 形成性评价:

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填空题

功能:a.改进学生的学习; b.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c.强化学生的学习; d.给教师提

供反馈。

3. 总结性评价

概念:亦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

习结果的评价。此方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

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功能: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b.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

学目标的程度;c.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d.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

的可能性;e.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针对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1. 相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他

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

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此法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 绝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

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

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此法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宜于升级考试、

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三)按照评价的主体:内部评价&外部„„&个体差异性评价;

(四)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德育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

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

导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论述题、简答题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

展。

2.要求: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

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

积极向上。此原则亦称循循善诱原则。

2.要求: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

持正面教育;

(三)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

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求:

a.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特点;

b.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

化、模式化。

c.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要求:

a.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b.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c.对学生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言行一致。

(五)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

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

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要求:

a.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b.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

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c.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

到底。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

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要求:

a.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

优化群体。

b.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

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c.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

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发展。

(七)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基本涵义:

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势利

导,化消极因为为积极因素。

2.要求

a.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正

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b.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c.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

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

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要求: a.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b.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活动;

c.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

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九)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

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要求:

a.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事实、先进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法教育引导教育学生;

b.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c.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

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填空题

其他途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校会、班会、时事政

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Ps:德育活动的新形式包括: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

党校。

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方法的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

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二)常用方法„„简答题、填空题

1.说理教育法。此法为基本方法,分两类:

a.运用语言文字说服;b.运用事实进行说服。„„填空题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7.心理咨询法

8.生活指导法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内容。德育内容规定着对德育方法的特定要求。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三、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一)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2.德育目

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

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坚持知行统一,探索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道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5.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6.因地制宜的开展德育活

动。

四、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a.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c.建立德育

基地; d.创办业余党校。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

(一)概念: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成

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名解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在此书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详细论述,奠定了

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填空

(二)功能:

1. 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化的要求,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体目标为导

向,借助课程、文化规范等载体,对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

培养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

2. 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的功能。能为成员提供发展机会,包括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和社会技能

的发展。

(2)满足需求的功能。既能满足归属、亲和、依存等基本需求,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

等高级需求的途径。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二、班主任

(一)概念: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的骨干力量。„„名词解释

(二)地位&作用

1. 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填空题

3. 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简答题

1. 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填空题

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填空题

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 建立学生档案 5. 评定操行;

6.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

7. 个别教育工作; 8. 班会活动的组织。 Ps: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心

理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的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

★二、功能

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

的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简答题

(一)班级常规管理

1. 概念: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 内容: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 班级常规管理的作用 a.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b.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 c.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

(二)班级平行管理

1. 内涵: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

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填空题

此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填空题

Ps:集体教育思想是马卡连柯的主要思想。

2. 要求:要实施对班集体与对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既要充分发挥班

集体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又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

发展。

(三)班级民主管理

1. 内涵: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物。

2. 要求:

a.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

b.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等。

(四)班级目标管理

1. 内涵: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此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成出来的。„„填空题

2. 要求:要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述题

(一)问题

1.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二)解决策略(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 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

2.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论述题: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后进生自身的原因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对其自身的原因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既可能有心理障碍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 (1)缺乏强烈的求知欲; (2)道德无知,是非观念模糊; (3)自尊心强而性格敏感容易流于自卑; (4)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做事情往往会半途而废; (5)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适应 。

二、家庭因素 (1)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对子女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子女正常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形成。 (2)现在独生子女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 (3)有的家庭自身文化水准低,或者家庭残缺,缺乏温暖和爱心;

(4)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5)有的家长则在孩子的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上太过简单粗暴,随意打骂。这些也会使他们转变为后进。

三、学校环境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存在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并且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

任。

1.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一些地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广大学生的教育。

2.施教“求同”,忽视因材施教。大纲相同,教材相同,又在一个班级上课,往往忽视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之间本来就有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尝到甜头,产生学习积极性,也才有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教育方法失当。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些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失当,没有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缺乏防止学生分化和减少后进生的有力措施。教师对后进生的偏见,把他们当成班级进步的包袱,这也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后进生转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对立情绪; 2. 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4.通过各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意志,巩固学生的新习惯;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

6“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与后进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要与他们多谈心,多接触,关心其生活、学习,真诚相待,逐步缩短直至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沟通渠道,使师生间具有朋友般的情谊。这样老师就方便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正确的观念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挥特长,让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培养自信。

8.提供正确的范例,增强学生的是非观。

9.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协助,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

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概念:是指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名解

二、意义„„简答题

1. 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 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4. 是进行德育重要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

一、内容

1.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走出校门,增长知识的活动);

2. 学科活动(以学习或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3. 科技活动; 4. 文学艺术活动; 5. 体育活动;

6. 社会公益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时期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劳动技术素质);

7. 课外阅读活动。 Ps:分为三类:接受性活动、创造性„„;训练性„„。

二、组织形式„„填空题

1. 群众性活动; 2.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3. 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要求

一、特点:1. 自愿性 2. 灵活性 3. 实践性„„填空题

二、要求„„简答题

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

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要有明确的目的;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

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特点„„填空题 1.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基本要求 1. 和谐的家庭环境; 2. 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3. 理解和尊重孩子;

4. 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素养。

二、社会教育

主要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主要通

过以下途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 社区对学生影响:

a.一方面鼓励他们走出去,和更多同龄人交往,参加群体活动,了解社会,克服自己的不良

行为;

b.另一方面,帮助他们选择交往伙伴。

2. 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不

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指导青少年儿童接受宣传教育时要注

意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据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三者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

而加强整体教育效果。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之间的相互联系。

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 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

立经常性的联系;

3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总之,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得以健康

的发展,学校应成为这三者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家庭和社会

应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11

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主要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基本形式)、分组教学&现场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复式

教学(特殊形式)。„„填空题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概念: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课程计

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

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682年设

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二)基本特点„„填空题

1.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 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

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 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此为“课时”。

★(三)优缺点„„简答题

1. 优点:

a.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利

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d.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e.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 缺点

a.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的锻炼提高。

b.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c.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

到限制。

d.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

习需要。

e.学生动手机会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f.教学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方法。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一)个别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他是班级授

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2. 意义:此法强调发现、珍惜、发掘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弥补了班级授

课制中平均、划一教学的不足,是满足特殊化教育的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3. 要求:a.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 b.

既要针对个体,又要使个体不脱离于整体; c.要制定详细的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组

织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二)现场教学(又称参观法)„„参观讲解结合

1. 概念: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2. 意义:

a.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b.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

识的理解;

c.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可以通过对祖国现代化建设

成就的参观等,使学生更加了解热爱自祖国。

3. 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现场指导;及时总结。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分组教学与复式教学

(一)分组教学

1. 概念:指在按年龄编班和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能力、成绩分组进

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2. 意义:利于缩小差距,便于用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教学。

3. 要求:a.充分了解学生 ; b.定制个体教学计划; c.保证教学井然有序; d.深

入钻研教材教法

(二)复式教学

1. 概念:把两个或者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

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2. 意义:保持了班级授课的一切本质特征,与之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巧

妙的同时安排几个年级的活动。复式教学组织的好,学生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往往更强。

3. 要求:a.合理安排,要根据学生的人数、教室大小、师资质量等情况全面考虑,灵活掌握;

b.编制复试班课表; c.培养小助手; d.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Ps:把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

四、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

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

2.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

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 探索个别化教学。

德育教育的内容与过程

(中小学)德育内容„„简答题

分为三大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马列主义教育

环境教育 德育过程

一、概念&构成要素

(一)含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

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对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

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

化的统一过程。

(二)构成要素„„填空题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

水平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体现。„填空题

★三、基本规律„„简答题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的关系)。„„

论述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

一发展的过程。 具体来说:

a.知即品德认识,包括品德知识&品德评判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b.情即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c.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d.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

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总之,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

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

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填空题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模式

一、概念: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

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 探究式教学 此法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

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前认知&体验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

力。

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操作策略:a.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b.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答

案;c.要以引导为主。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优点: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

作的精神。

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

“实验式教学”或“情景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

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

来学习)。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优点: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4. 范例教学模式 此法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是德国教育心理学家 瓦.根

舍因 提出来的。

(二)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1. 自学——指导式

(1)理论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

的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

技巧,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3)操作程序:提出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及时评价、系统小结。

(4)操作策略:教师是学生自学的“指导者”。

2. 目标——导控式

3. 传递—接受式

基本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4.问题——探究式教学„„论述题

(1)理论依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研究、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a.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证实的知识; b.培养学生善

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c.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究的技巧。

(3)操作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句验证结果,交流提高。

(4)操作策略:教师是“引导者”和 “顾问”,一方面老师必须精通整个“问题”体系;

另一方面,又要容忍学生出错,不过早判断学生的行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评价

一、概念: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

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二、功能: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

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到达该目标。具体:(简答题)

1. 诊断教学问题;2. 提供反馈信息3. 调控教学方向;4. 校验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 诊断性评价:

概念:是在学期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

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摸底考试)

功能:a.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 b.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 c.辨别造成学生学习

困难的原因。

2. 形成性评价:

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填空题

功能:a.改进学生的学习; b.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c.强化学生的学习; d.给教师提

供反馈。

3. 总结性评价

概念:亦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

习结果的评价。此方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

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功能: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b.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

学目标的程度;c.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d.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

的可能性;e.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针对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1. 相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他

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

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此法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 绝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

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

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此法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宜于升级考试、

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三)按照评价的主体:内部评价&外部„„&个体差异性评价;

(四)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德育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

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

导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论述题、简答题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

展。

2.要求: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

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

积极向上。此原则亦称循循善诱原则。

2.要求: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

持正面教育;

(三)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

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求:

a.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特点;

b.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

化、模式化。

c.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要求:

a.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b.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c.对学生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言行一致。

(五)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

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

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要求:

a.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b.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

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c.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

到底。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

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要求:

a.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

优化群体。

b.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

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c.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

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发展。

(七)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基本涵义:

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势利

导,化消极因为为积极因素。

2.要求

a.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正

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b.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c.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

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

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要求: a.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b.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活动;

c.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

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九)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

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要求:

a.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事实、先进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法教育引导教育学生;

b.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c.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

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填空题

其他途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校会、班会、时事政

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Ps:德育活动的新形式包括: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

党校。

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方法的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

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二)常用方法„„简答题、填空题

1.说理教育法。此法为基本方法,分两类:

a.运用语言文字说服;b.运用事实进行说服。„„填空题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7.心理咨询法

8.生活指导法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内容。德育内容规定着对德育方法的特定要求。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三、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一)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2.德育目

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

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坚持知行统一,探索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道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5.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6.因地制宜的开展德育活

动。

四、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a.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c.建立德育

基地; d.创办业余党校。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

(一)概念: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成

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名解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在此书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详细论述,奠定了

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填空

(二)功能:

1. 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化的要求,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体目标为导

向,借助课程、文化规范等载体,对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

培养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

2. 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的功能。能为成员提供发展机会,包括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和社会技能

的发展。

(2)满足需求的功能。既能满足归属、亲和、依存等基本需求,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

等高级需求的途径。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二、班主任

(一)概念: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的骨干力量。„„名词解释

(二)地位&作用

1. 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填空题

3. 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简答题

1. 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填空题

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填空题

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 建立学生档案 5. 评定操行;

6.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

7. 个别教育工作; 8. 班会活动的组织。 Ps: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心

理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的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

★二、功能

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

的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简答题

(一)班级常规管理

1. 概念: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 内容: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 班级常规管理的作用 a.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b.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 c.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

(二)班级平行管理

1. 内涵: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

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填空题

此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填空题

Ps:集体教育思想是马卡连柯的主要思想。

2. 要求:要实施对班集体与对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既要充分发挥班

集体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又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

发展。

(三)班级民主管理

1. 内涵: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物。

2. 要求:

a.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

b.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等。

(四)班级目标管理

1. 内涵: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此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成出来的。„„填空题

2. 要求:要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述题

(一)问题

1.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二)解决策略(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 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

2.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论述题: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后进生自身的原因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对其自身的原因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既可能有心理障碍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 (1)缺乏强烈的求知欲; (2)道德无知,是非观念模糊; (3)自尊心强而性格敏感容易流于自卑; (4)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做事情往往会半途而废; (5)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适应 。

二、家庭因素 (1)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对子女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子女正常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形成。 (2)现在独生子女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 (3)有的家庭自身文化水准低,或者家庭残缺,缺乏温暖和爱心;

(4)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5)有的家长则在孩子的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上太过简单粗暴,随意打骂。这些也会使他们转变为后进。

三、学校环境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存在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并且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

任。

1.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一些地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广大学生的教育。

2.施教“求同”,忽视因材施教。大纲相同,教材相同,又在一个班级上课,往往忽视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之间本来就有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尝到甜头,产生学习积极性,也才有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教育方法失当。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些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失当,没有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缺乏防止学生分化和减少后进生的有力措施。教师对后进生的偏见,把他们当成班级进步的包袱,这也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后进生转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对立情绪; 2. 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4.通过各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意志,巩固学生的新习惯;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

6“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与后进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要与他们多谈心,多接触,关心其生活、学习,真诚相待,逐步缩短直至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沟通渠道,使师生间具有朋友般的情谊。这样老师就方便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正确的观念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挥特长,让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培养自信。

8.提供正确的范例,增强学生的是非观。

9.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协助,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

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概念:是指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名解

二、意义„„简答题

1. 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 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4. 是进行德育重要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

一、内容

1.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走出校门,增长知识的活动);

2. 学科活动(以学习或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3. 科技活动; 4. 文学艺术活动; 5. 体育活动;

6. 社会公益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时期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劳动技术素质);

7. 课外阅读活动。 Ps:分为三类:接受性活动、创造性„„;训练性„„。

二、组织形式„„填空题

1. 群众性活动; 2.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3. 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要求

一、特点:1. 自愿性 2. 灵活性 3. 实践性„„填空题

二、要求„„简答题

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

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要有明确的目的;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

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特点„„填空题 1.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基本要求 1. 和谐的家庭环境; 2. 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3. 理解和尊重孩子;

4. 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素养。

二、社会教育

主要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主要通

过以下途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 社区对学生影响:

a.一方面鼓励他们走出去,和更多同龄人交往,参加群体活动,了解社会,克服自己的不良

行为;

b.另一方面,帮助他们选择交往伙伴。

2. 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不

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指导青少年儿童接受宣传教育时要注

意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据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三者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

而加强整体教育效果。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之间的相互联系。

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 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

立经常性的联系;

3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总之,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得以健康

的发展,学校应成为这三者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家庭和社会

应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11


相关内容

  • 课堂组织形式优化改革
  •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改革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我国当前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课堂教学的框架内实施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三种类型的教学.班级授课制是集体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授课制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它有利于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 ...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 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经验材料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涉及到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的 ...

  • 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下)
  • 第八章 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 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 D 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 ...

  •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教学的实施必然包含师生一定的关系,涉及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并考虑对时空条件的有效控制和利用.教学组织形式,或者说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就是专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和采用的. 关于教学组织形式,国内外各种教育学或教学论专著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著作认为,&qu ...

  • 浅谈课堂组织形式
  • 各老师:为了加强一线老师的教学理论及管理理论的学习每周一次,请将每次内容抄写在业务学习笔记本上, 浅谈课堂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 ...

  •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
  • 课题名称: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纪 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 一.课题提出的起因.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希望实现的目标 课堂是教学的平台,组织好课堂才能有效教学,事半功倍.低年级学生上课自控能力差 ,注意的持久性差 ,极易走神 ,以致课堂秩序难以调控 ,教学效率 ...

  •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 作者:刘玉琴 来源:<新校园(下)>2015年第03期 摘 要:当前,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呈现出班级规模小型化.空间安排多样化.注重个别化教学以及多样化.综合化发展等重要特点.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 ...

  • 第三章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第三章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2.合理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正规数学教育活动. 3.合理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4.合理设计和安排日常生活及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活动.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 ...

  • 教育学之 教学原理及其组织形式
  • [教学的概念]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本质和特点]教学时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其特点有: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 ...

  • 参与式教学法
  • 参与式教学法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