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生石)

《红楼梦》是如此令人着迷,是一部盖世奇书。因为它写出了绝世之恋。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西方”,是极乐世界的意思。“灵河”,是虚拟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条河,“灵”有“灵敏”、“灵秀”、“灵气”之意。这些特点都是林黛玉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 早期点评家张新之说,“灵河”是林黛玉的“心源”,心的源泉。林黛玉的聪颖才情是《红楼梦》之最,这是胎里带来的灵气,这灵气大大方方地、潇洒自然地、甚至肆无忌惮地表露,林黛玉的为人直率耿直,锋芒毕露,有话就说,说就说到点子上,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决不虚与委蛇,决不口是心非。

三生,本来是佛教观念,指前世、今生、来世或过去、现在、将来。三生石的典故出自唐传奇《甘泽谣》的《圆观》故事:李源和惠林寺和尚圆观是好友。圆观圆寂再世为人成为牧童,李源按其生前约定到杭州找他,牧童唱起“三生石上旧精魂”。后来文学作品用“三生石”来形容男女之间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为情可以共生,可以共死,可以死而复生的再世情缘。

绛珠草既然生长在三生石畔,她就必然要连续三世为情而献身。点评家张新之说“三生石”是林黛玉的“性本”,性情根本。爱情至上,为情献身是林黛玉性情的根本。

这株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接受了雨露之恩才得以久延岁月,接受了谁的雨露之恩?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常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什么金啊玉啊。在薛家大造“金玉良缘”舆论时,贾宝玉偏偏梦中说“木石姻缘”。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他们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著,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恨天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的谐音是“秘情果”,秘密的感情。中国古代什么样的感情是秘密的感情?青年男人自主选择的爱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灌”谐音“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秘情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有两个前身,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珠仙子,再加上贾府里的宝黛爱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恰好是三世情。

据那一僧一道(也是仙人,穿插人物,旁观者)所说,有一批“风流冤鬼”要来凡间投胎,其中就有神瑛侍者,而已成仙女的绛珠草为了报恩也随他投胎了。顽石是动了凡心,也想看看世界,被一僧一道夹到这当中带入凡世的,便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的玉了。这群要投胎的灵魂事先就在警幻仙姑那里“挂了号”,待到凡间的一生过完,就是在凡间去世了,就又回到仙境那儿,去那里“消号”,就等于又登仙籍了

一个是阆菀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然而为什么两人的爱情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还是注定他们就是不能相交的平行线? 从贾宝玉的多次感慨中我们可以得知,贾宝玉数次提到女人

一旦结婚就从仙子变成了俗物,绝无半个好字可言。从宝玉的这些言辞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雪芹不会让林黛玉出嫁的良苦用心。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似污淖陷渠沟;从葬花吟中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只能玉一般的来玉一般的死去,她的神圣和美丽是不允许尘世的任何人所玷污的。再者,林黛玉前世只是石头旁一棵小花,是为了报答神英侍者才下凡报恩。也是在小说中林黛玉说自己今年的泪水好像比往年少了好多,刘心武从这句话中认为这句话暗示着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恩情已报答将尽,而她正好是到这个世界用泪水来报恩的,用那一滴滴伤心地泪水报答那一次又一次灌溉之恩。如果刘心武是对的,而宝钗的出现就奠定了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而林黛玉对爱情的忠贞和不委身于人的个性是不会再嫁给宝玉做妾的了。

林黛玉既然不能嫁给宝玉,那么她将何去何从,林黛玉对宝玉的恩情已尽,泪水已干,可对宝玉的感情是她活在贾家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对未来的希望;可体弱多病,性格耿直不会讨好人的她在贾家在给宝玉选媳妇的资本上大打折扣。自从林黛玉知道已经痴傻的贾宝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任人安排和宝钗结为连理时,她的精神支柱在无声中折断了,那可守着琉璃似的脆弱的心也碎了,对未来也绝望了。况且寄人篱下的她从骨子里的自卑使她从精神上和身体上在突然间崩溃,时间的纷纷扰扰对她来说只是别人的,留给自己的只有那一盏青灯和一沓沓黄卷和无尽的病痛的折磨和无处倾诉的心痛。

宝玉新婚的锣鼓就是黛玉生命结束的“丧钟”,在宝玉的新婚之夜林黛玉吐血身亡,以乐景称托林黛玉死的凄凉和悲愁是每个人心头犹如针扎...... (每每看到这里,我的心如待遇的心一样)

圣洁的来,干净的去也许是上天对她最好的安排,一杯黄土筑就的香丘掩去的是一个伤心的香魂......

黛玉的身世是如此的飘零和凄惨,这就注定了她能获得众人更多的同情和哀伤。一个不到十岁的盐政大人的女儿,在母亲过世之后,被自己的外祖母接到了京城的荣国府,她被迫与多病的父亲分开。初进贾府,黛玉就处处留心,生怕在这豪门大户面前出了丑。如果说在小说刚开始的时候,黛玉还有远方的父亲作为后盾,可是到了后来,父亲因病而逝,那个时候的黛玉便成了真正的“客居”了。假如整个贾府只有黛玉这一个客居之人,而且当时还有贾母的庇护,那么黛玉还算是幸运的,但是命运却安排贾府中又进驻了一个美人,而且是家境殷实,母亲哥哥家奴仆人俱在。就是因为宝钗的存在,我们大多数人将更多的同情给予了若柳扶风的绛珠仙子林妹妹。

宝钗出自四大家族中的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一个大俗大富之家的女儿,而黛玉却来自诗书世家。与宝钗的富贵庸俗基调相比,黛玉的前世身份更具有一种奇幻的色彩,她和宝玉似乎在前生就注定了一辈子的纠缠不清。宝玉原是天上赤霞宫的神瑛侍者,他用雨露灌溉了一株即将枯萎的生长在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若干年后,绛珠仙草幻化成绛珠仙子,她发誓要用一生的泪水还他当年的雨露之恩。

于是到了红楼梦故事的开始,飞入尘世的绛珠仙子黛玉经常是泪水盈盈,别人都笑黛玉的小性儿和不容人,以及爱哭,但是又有谁知道,她的这一生就是在用泪水与宝玉做生命的契合。这哪里是泪水,哪里只是因为她的爱猜忌和对自己身世伤感的泪水,那时她为他滴下的斑斑血泪,这是一段前世就注定了的情缘。假如哪一天黛玉没有泪水了,那么她的生命就走到尽头了。

黛玉的小性儿,爱猜忌只是因为她对自己凄惨的身世和尴尬的身份的无奈和无助。是啊,她拿什么和宝钗相攀比啊,家世的殷实,族群人员的兴旺,黛玉在这些伤是没有一点优势。那么单看寄居于贾府的待遇,她的地位又如何与全家的宝贝疙瘩宝玉相提并论的,更何况还有那些经常说三道四的合府下人,大家都不待见我们的林妹妹。看到这些,我们这些读者还有不会对黛玉报以同情的吗?她只是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她只不过是真的不知道人世的变通之道,她就是想要过一种本色的生活,难道真的有错吗?我们这些现代人,也包括那些

在红楼问世之初的众多古代读者,都是生活在碌碌红尘中的人,我们没有办法摆脱世俗的烦恼,我们一干人众的希望和寄托就是那个桀骜不驯但诗情画意的林黛玉。

正是由于我们的无奈,我们才会把所有的爱倾注到那个宛若天人的潇湘妃子的身上。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历程,其间也有许多描摹真挚爱情的书籍著作和数不胜数的典型人物形象。但是正是由于有了在封建末世问世的红楼和绛珠仙子的化身林黛玉的出现,数千年的中华情文化有了一个最终的也是最为经典的归结。

正是因为为了爱,黛玉的种种“恶行”,我们都会去包容她,正是有了爱,无论红楼梦是八十回残本,抑或是百二十回的续本,黛玉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她是爱的化身,是情的结晶。一部写在两百多年前的白话文小说,在经历世事异常纷扰的百年社会变迁,它却更加熠熠生辉。它承载了一个民族千百年走来的文化精华,它的世界包罗万象,它的思想更是浩渺无边。可以说,一部红楼梦就是我们文化的代表,而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更是这部煌煌巨著的代表人物。

曾经有人说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论到了那个社会阶段,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的社会,是没有生机的地狱,就像一年前的汶川,当大地震动过后,那里真的变成了人间地狱,但是有了全国同胞的殷切关爱和无私救助,即使是地狱,我们也有能力把它重变人间。

《红楼梦》是如此令人着迷,是一部盖世奇书。因为它写出了绝世之恋。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西方”,是极乐世界的意思。“灵河”,是虚拟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条河,“灵”有“灵敏”、“灵秀”、“灵气”之意。这些特点都是林黛玉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 早期点评家张新之说,“灵河”是林黛玉的“心源”,心的源泉。林黛玉的聪颖才情是《红楼梦》之最,这是胎里带来的灵气,这灵气大大方方地、潇洒自然地、甚至肆无忌惮地表露,林黛玉的为人直率耿直,锋芒毕露,有话就说,说就说到点子上,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决不虚与委蛇,决不口是心非。

三生,本来是佛教观念,指前世、今生、来世或过去、现在、将来。三生石的典故出自唐传奇《甘泽谣》的《圆观》故事:李源和惠林寺和尚圆观是好友。圆观圆寂再世为人成为牧童,李源按其生前约定到杭州找他,牧童唱起“三生石上旧精魂”。后来文学作品用“三生石”来形容男女之间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为情可以共生,可以共死,可以死而复生的再世情缘。

绛珠草既然生长在三生石畔,她就必然要连续三世为情而献身。点评家张新之说“三生石”是林黛玉的“性本”,性情根本。爱情至上,为情献身是林黛玉性情的根本。

这株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接受了雨露之恩才得以久延岁月,接受了谁的雨露之恩?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常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什么金啊玉啊。在薛家大造“金玉良缘”舆论时,贾宝玉偏偏梦中说“木石姻缘”。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他们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著,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恨天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的谐音是“秘情果”,秘密的感情。中国古代什么样的感情是秘密的感情?青年男人自主选择的爱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灌”谐音“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秘情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有两个前身,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珠仙子,再加上贾府里的宝黛爱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恰好是三世情。

据那一僧一道(也是仙人,穿插人物,旁观者)所说,有一批“风流冤鬼”要来凡间投胎,其中就有神瑛侍者,而已成仙女的绛珠草为了报恩也随他投胎了。顽石是动了凡心,也想看看世界,被一僧一道夹到这当中带入凡世的,便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的玉了。这群要投胎的灵魂事先就在警幻仙姑那里“挂了号”,待到凡间的一生过完,就是在凡间去世了,就又回到仙境那儿,去那里“消号”,就等于又登仙籍了

一个是阆菀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然而为什么两人的爱情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还是注定他们就是不能相交的平行线? 从贾宝玉的多次感慨中我们可以得知,贾宝玉数次提到女人

一旦结婚就从仙子变成了俗物,绝无半个好字可言。从宝玉的这些言辞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雪芹不会让林黛玉出嫁的良苦用心。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似污淖陷渠沟;从葬花吟中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只能玉一般的来玉一般的死去,她的神圣和美丽是不允许尘世的任何人所玷污的。再者,林黛玉前世只是石头旁一棵小花,是为了报答神英侍者才下凡报恩。也是在小说中林黛玉说自己今年的泪水好像比往年少了好多,刘心武从这句话中认为这句话暗示着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恩情已报答将尽,而她正好是到这个世界用泪水来报恩的,用那一滴滴伤心地泪水报答那一次又一次灌溉之恩。如果刘心武是对的,而宝钗的出现就奠定了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而林黛玉对爱情的忠贞和不委身于人的个性是不会再嫁给宝玉做妾的了。

林黛玉既然不能嫁给宝玉,那么她将何去何从,林黛玉对宝玉的恩情已尽,泪水已干,可对宝玉的感情是她活在贾家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对未来的希望;可体弱多病,性格耿直不会讨好人的她在贾家在给宝玉选媳妇的资本上大打折扣。自从林黛玉知道已经痴傻的贾宝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任人安排和宝钗结为连理时,她的精神支柱在无声中折断了,那可守着琉璃似的脆弱的心也碎了,对未来也绝望了。况且寄人篱下的她从骨子里的自卑使她从精神上和身体上在突然间崩溃,时间的纷纷扰扰对她来说只是别人的,留给自己的只有那一盏青灯和一沓沓黄卷和无尽的病痛的折磨和无处倾诉的心痛。

宝玉新婚的锣鼓就是黛玉生命结束的“丧钟”,在宝玉的新婚之夜林黛玉吐血身亡,以乐景称托林黛玉死的凄凉和悲愁是每个人心头犹如针扎...... (每每看到这里,我的心如待遇的心一样)

圣洁的来,干净的去也许是上天对她最好的安排,一杯黄土筑就的香丘掩去的是一个伤心的香魂......

黛玉的身世是如此的飘零和凄惨,这就注定了她能获得众人更多的同情和哀伤。一个不到十岁的盐政大人的女儿,在母亲过世之后,被自己的外祖母接到了京城的荣国府,她被迫与多病的父亲分开。初进贾府,黛玉就处处留心,生怕在这豪门大户面前出了丑。如果说在小说刚开始的时候,黛玉还有远方的父亲作为后盾,可是到了后来,父亲因病而逝,那个时候的黛玉便成了真正的“客居”了。假如整个贾府只有黛玉这一个客居之人,而且当时还有贾母的庇护,那么黛玉还算是幸运的,但是命运却安排贾府中又进驻了一个美人,而且是家境殷实,母亲哥哥家奴仆人俱在。就是因为宝钗的存在,我们大多数人将更多的同情给予了若柳扶风的绛珠仙子林妹妹。

宝钗出自四大家族中的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是一个大俗大富之家的女儿,而黛玉却来自诗书世家。与宝钗的富贵庸俗基调相比,黛玉的前世身份更具有一种奇幻的色彩,她和宝玉似乎在前生就注定了一辈子的纠缠不清。宝玉原是天上赤霞宫的神瑛侍者,他用雨露灌溉了一株即将枯萎的生长在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若干年后,绛珠仙草幻化成绛珠仙子,她发誓要用一生的泪水还他当年的雨露之恩。

于是到了红楼梦故事的开始,飞入尘世的绛珠仙子黛玉经常是泪水盈盈,别人都笑黛玉的小性儿和不容人,以及爱哭,但是又有谁知道,她的这一生就是在用泪水与宝玉做生命的契合。这哪里是泪水,哪里只是因为她的爱猜忌和对自己身世伤感的泪水,那时她为他滴下的斑斑血泪,这是一段前世就注定了的情缘。假如哪一天黛玉没有泪水了,那么她的生命就走到尽头了。

黛玉的小性儿,爱猜忌只是因为她对自己凄惨的身世和尴尬的身份的无奈和无助。是啊,她拿什么和宝钗相攀比啊,家世的殷实,族群人员的兴旺,黛玉在这些伤是没有一点优势。那么单看寄居于贾府的待遇,她的地位又如何与全家的宝贝疙瘩宝玉相提并论的,更何况还有那些经常说三道四的合府下人,大家都不待见我们的林妹妹。看到这些,我们这些读者还有不会对黛玉报以同情的吗?她只是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她只不过是真的不知道人世的变通之道,她就是想要过一种本色的生活,难道真的有错吗?我们这些现代人,也包括那些

在红楼问世之初的众多古代读者,都是生活在碌碌红尘中的人,我们没有办法摆脱世俗的烦恼,我们一干人众的希望和寄托就是那个桀骜不驯但诗情画意的林黛玉。

正是由于我们的无奈,我们才会把所有的爱倾注到那个宛若天人的潇湘妃子的身上。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历程,其间也有许多描摹真挚爱情的书籍著作和数不胜数的典型人物形象。但是正是由于有了在封建末世问世的红楼和绛珠仙子的化身林黛玉的出现,数千年的中华情文化有了一个最终的也是最为经典的归结。

正是因为为了爱,黛玉的种种“恶行”,我们都会去包容她,正是有了爱,无论红楼梦是八十回残本,抑或是百二十回的续本,黛玉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她是爱的化身,是情的结晶。一部写在两百多年前的白话文小说,在经历世事异常纷扰的百年社会变迁,它却更加熠熠生辉。它承载了一个民族千百年走来的文化精华,它的世界包罗万象,它的思想更是浩渺无边。可以说,一部红楼梦就是我们文化的代表,而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更是这部煌煌巨著的代表人物。

曾经有人说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论到了那个社会阶段,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的社会,是没有生机的地狱,就像一年前的汶川,当大地震动过后,那里真的变成了人间地狱,但是有了全国同胞的殷切关爱和无私救助,即使是地狱,我们也有能力把它重变人间。


相关内容

  • 贾宝玉是哪块石头?-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 通灵宝玉4,木石情 回忆上文,我们已知"金玉缘"和"通灵玉"的神话在成书过程上是靠前的,后来为了与"金玉神话"作对,作者才设计了"木石神话".形象地说,"木石神话"恰是"金玉神话" ...

  • 诗歌鉴赏心得体会
  • 诗歌鉴赏心得体会 借用<论语--阳货>中的话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有互相感化的教育作用,有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喻作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培育民族精 ...

  • 红楼梦作者
  • <红楼梦>作者应该更正了 徐日有 <红楼梦>原著作者是杭州人,著名的清朝戏剧家洪升.改编者是曹寅曹雪芹和赵执信.在下列举谁都能看懂的确凿证据. 一.贾府地点在杭州的铁证 第四十回贾母有一句酒令"六桥梅花香彻骨".由于没有全国知名的六桥赏梅处,贾府所在地就必 ...

  • 红楼梦感人诗句
  • 红楼梦感人诗句 <一> 是谁牵起谁的手,相约今生来世?山盟海誓,背影渐远,独留我守候一个远古神话. 是谁伴谁断桥边,送走多少个暮鼓陈钟,而今,断桥依旧,变的只是故人心,你突然离去,独留我原地寻找,轻轻寻找昨日的痕迹,我轻轻的笑,只为 这一断肠的情丝. <二> 落花飘零,郎情浅 ...

  • 我与经典有约
  • 我与经典有约 大学语文 王小雨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让我开始为这个诗一样,梦一样的女子揪心,落泪,不甘,千百种情绪只为她一人.,她的"愁",她的"悲",她的泪,无不牵动着我! 初始林黛玉就 ...

  • 中国风歌曲名大全
  • 素弦--冰弦 凤于九天 西雷醉--玄觞 笑傲江湖路--枫影儿 一吻江湖--篱落素素 沉香屑--纱朵 寂寞空庭春欲晚--锁心玉 塞上咏雪花·忆容若--锁心玉 盛唐遗韵--醉歌漫步 山居--珊瑚 溯世书--音频怪物 满庭芳·雨送黄昏--过于为 刀棠·海棠花谢--潇子墨 一梦千年--空澈妖灵等 塞下曲·流 ...

  • [清代小说][后红楼梦]全集
  • 发布时间: 2009-04-13 14:33 <后红楼梦>第一回 毗陵驿宝玉返蓝田 潇湘馆绛珠还合浦 <后红楼梦>第二回 青绡帐三生谈夙恨 碧纱橱深夜病相思 <后红楼梦>第三回 探芳信问紫更求晴 断情缘谈仙同煮雪 <后红楼梦>第四回 岁尽头千金收屋券 ...

  • 红楼梦读后感之黛玉的尊严
  • 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无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炼成仙.两位因灌愁海水,结下一段生死缘分.高山晶莹的绛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报,听说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泪水交换,换取他的回头是岸,以报答灌溉之恩.当年看到这里,深深被绛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无私行为所感动.后来方知,绛珠黛玉,名别体殊,实乃 ...

  • 读红楼梦有感300字
  •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