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竟"字少了人情味

  之所以写这篇文字,是因为读了刊发在广西某报2006年12月7日第21版上的一篇“国际新闻”:《梦游中爬出窗台,从9米高的楼上摔下(引) 英9岁女孩高楼摔下竟无大碍(主)》,主标题中的这个“竟”字,刺痛了笔者的神经。   笔者在查阅该报2006年1~12月的报道时粗略数了一下,发现在标题中用“竟”字的新闻就有200多条,有时一天的报纸中有几条新闻的主标题用到“竟”字,有的甚至同一个版面上就有两条标题出现“竟”字的新闻,似有愈用愈滥之势。   “竟”字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中有两个词条,一是作“完毕、终于、从头到尾”解,一是作副词,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显然,标题中所用的“竟”字,大多取“出乎意料之外”之意。笔者发现,该报这些“竟字标题”,有些是符合题义,比较贴切的,有些则显得累赘。比如《为独占公司竟雇凶杀害董事长》中的“竟”字,就完全是多余的;《卖消毒产品竟夸大疗效》这个“竟”字也用得不贴切。读者看了这条新闻后会反问:卖消毒产品不能夸大疗效,卖其他产品就能夸大疗效吗?   再说,新闻写作中的用词,除了看它字面本身的意义是否贴近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的社会效果,也就是舆论导向。再回到开头那个标题。9岁女孩从9米高楼摔下不但大难不死,而且只受了一点轻伤,这当然非常出人意料,如果单从字面上来说,标题中这个“竟”字是用得很贴切的。但从新闻导向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就发现出问题来了:高楼摔下没有大碍应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你反而对此感到很惊讶,那是安的什么心呢?难道希望人家摔死才合你的愿?   此前,该报也曾犯下类似的禁忌:有一篇报道车祸的新闻,因主标题中用了一个“竟”字:“车子跌下高坡,司机竟然不死”(大意),结果遭到有关方面的指责,说这篇新闻太缺乏人文关怀了,这也是滥用“竟”字惹的祸。此后,报社把此作为一个讲评案例,教育编辑、记者做标题时慎用“竟”字,但这种现象还是难以避免。   其实,制作标题何必热衷于那个“竟”字呢?像本文开头那篇新闻,把标题中的“竟”字改成“幸”字,“幸无大碍”,一字之改,效果不是大不一样吗?一字见精神,读者也肯定会为编辑的人文精神叫好。

  之所以写这篇文字,是因为读了刊发在广西某报2006年12月7日第21版上的一篇“国际新闻”:《梦游中爬出窗台,从9米高的楼上摔下(引) 英9岁女孩高楼摔下竟无大碍(主)》,主标题中的这个“竟”字,刺痛了笔者的神经。   笔者在查阅该报2006年1~12月的报道时粗略数了一下,发现在标题中用“竟”字的新闻就有200多条,有时一天的报纸中有几条新闻的主标题用到“竟”字,有的甚至同一个版面上就有两条标题出现“竟”字的新闻,似有愈用愈滥之势。   “竟”字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中有两个词条,一是作“完毕、终于、从头到尾”解,一是作副词,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显然,标题中所用的“竟”字,大多取“出乎意料之外”之意。笔者发现,该报这些“竟字标题”,有些是符合题义,比较贴切的,有些则显得累赘。比如《为独占公司竟雇凶杀害董事长》中的“竟”字,就完全是多余的;《卖消毒产品竟夸大疗效》这个“竟”字也用得不贴切。读者看了这条新闻后会反问:卖消毒产品不能夸大疗效,卖其他产品就能夸大疗效吗?   再说,新闻写作中的用词,除了看它字面本身的意义是否贴近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的社会效果,也就是舆论导向。再回到开头那个标题。9岁女孩从9米高楼摔下不但大难不死,而且只受了一点轻伤,这当然非常出人意料,如果单从字面上来说,标题中这个“竟”字是用得很贴切的。但从新闻导向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就发现出问题来了:高楼摔下没有大碍应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你反而对此感到很惊讶,那是安的什么心呢?难道希望人家摔死才合你的愿?   此前,该报也曾犯下类似的禁忌:有一篇报道车祸的新闻,因主标题中用了一个“竟”字:“车子跌下高坡,司机竟然不死”(大意),结果遭到有关方面的指责,说这篇新闻太缺乏人文关怀了,这也是滥用“竟”字惹的祸。此后,报社把此作为一个讲评案例,教育编辑、记者做标题时慎用“竟”字,但这种现象还是难以避免。   其实,制作标题何必热衷于那个“竟”字呢?像本文开头那篇新闻,把标题中的“竟”字改成“幸”字,“幸无大碍”,一字之改,效果不是大不一样吗?一字见精神,读者也肯定会为编辑的人文精神叫好。


相关内容

  • 竞争与人情为话题的作文题目与分论点(发学生)
  • 13班.17班学生 在以"竞争与人情"为话题的作文 中的较为优秀的作文题目与分论点 一.分论点(含有人情.竞争) 1.分论点 竞争中蕴涵着浓浓温情: 竞争中包含着步步礼让:竞争中包括着次次宽容. 2.分论点 如果竞争是一片蓝天,那么人情就是那飘逸的白云:如果竞争是一杯白水,那么人 ...

  • 工会工作要有人情味,做到情理相融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会工作要有人情味,做到情理相融 作者:高绪瑾 来源:<中国工业年鉴>2014年第01期 [摘 要]工会思想发动与组织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多一些人情味,自觉地运用情感的感染力去激发人们的情绪,以达到 ...

  • 甘露寺外话"人情"
  • 甘露寺招亲这个桥段,作为历史,是可以不屑的,吴国太查无此人,乔国老早已作古:作为研究社会人文的活教材,倒颇能娱悦读者――处处刀光剑影,步步如履薄冰,读来惊心动魄,却又不忍合卷. 其妙处即在于:吉凶祸福,太关乎人情世情:吊足胃口,浑不知今夕何夕.西晋欧阳健曰:"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观.&qu ...

  • 待客之道的心理策略
  • 待客之道的心理策略 王 革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兴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颇具生机活力的强劲行业.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是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酒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很好地满足旅 ...

  • 熟人社会的治理
  • 贺雪峰 草根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360pskdocImg_0_xyz 乡村治理 - 贺雪峰首页 360pskdocImg_1_xyz 熟人社会的治理 2009-06-23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57&a ...

  • 居民在婚丧嫁娶生子等方面的人情负担情况的报告
  •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院:XXXXX 专业:XXXXXXXX 姓名:XXX XXXXXXXX: XXXXXX 时间:XXXX 关于农村居民在婚丧嫁娶生子等方面的人情负担情 况的调研报告 一. 社会实践的地点和背景 我国是礼仪之邦,邻里之间每逢红白喜事宴请客送礼,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风俗传统.近几年来 ...

  • 人情是规则的天敌
  • 马德 中国人热情,讲究"呼啦"一下子一拥而上.比如吃饭结账,一伙人会为争着买单而在那里撕扯,比如谁家有急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顿时就会聚拢过去七嘴八舌出主意.几千年的历史,差不多是人情交织的历史.但好多事成在人情上,也坏在人情上,温暖在人情上,也扭曲在人情上. 好人情是一笔沉重的欠 ...

  • 让作文评语充满"人情味"
  • 摘 要:受这个苹果商的启发,我的作文评语也充满了"人情味":点拨式评语.谈话时评语.情感式评语.交心式评语等,我也因此尝到了不少甜头. 关键词:作文评语:人情味:点拨式:谈话式:情感式:交心式:心灵对话 一个苹果供应商为了在市场上独占鳌头,想了一个绝招――当苹果还长在树上的时候, ...

  • 法与情的关系
  • 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具有"礼治"的传统,汉字中的"礼"字,除了具有规范的含义外,还兼有馈赠的意义,而送礼就等于是送"人情",这也是情和礼相融合的表现.费孝通先生认为,重人情是传统社会的固有特点,他在<乡土中国 ...

  • 人情.面子.关系中国人行动逻辑的建构
  •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Vol.33No.7 Jul.2012 人情.面子.关系:中国人行动逻辑的建构 常雅慧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摘要:"人情.面子.关系&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