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的通知

皖办发〔2012〕18号

各市、县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大学党委: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已经省委负责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2012年4月1日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2——2016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一系列重要部署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抓住中央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契机,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主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皖江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皖北、沿淮及大别山地区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完善制度、发挥作用为重点,以实现服务科学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自身科学发展为目标,着力夯实基础,突出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统筹,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目标要求

——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健全。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

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按行政区划设置党组织基础上,科学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注重在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流动党员中、产业链上建立不同类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功能型、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村党总支(党委)与所属党支部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党支部活动经常化、多样化。

——乡村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拔培养、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健全有效,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得到增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总体达到“一好四强”型要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总体达到“一好双强”型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50%,平均年龄45岁以下,有致富技能的达到80%以上。乡村干部来源渠道广泛,后备力量充足,作风不断改进,推动科学发展、联系服务群众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得到提高。

——党员队伍活力逐步增强。党员发展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不低于70%和50%。农村党建“六大载体”不断深化,争取每年每村培养5名以上带富能力强的党员致富能手,每个致富能手至少帮带5名以上党员和群众,力争5年内,50岁以下的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40%的农村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具有服务能力的农村无职党员每人每年争取认领1个以上为民服务岗位;流动党员双向带动能力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达到100%,农村党员公开承诺不低于80%;党员议事会作用发挥明显,党员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党员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全面推行,“书记抓、抓书记”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三级联创活动深化拓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办法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不断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组织不断涌现。全面推广星级创评工作,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动力机制。城乡基层党建的组织、人才、信息和资源等得到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逐步形成。基层党务工作力量增强,保障机制健全,办公自动化、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高素质的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1.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坚持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严格人选标准和条件,切实把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乡镇党委书记一般应具有乡镇(街道)工作经历,优先从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进一步改善乡镇党委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有计划选派省、市、县(市、区)机关部门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中选拔和培养乡镇领导干部。

2.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省级抓500个村,市级抓2000个村,县级抓3000个村,进行重点跟踪指导,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村、示范村,带动中间村晋档升级,促进后进村整顿转化。坚持德才标准,拓宽选人渠道,突出选优育强,采取从现任村干部、致富带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党员中选拔等途径,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从2012年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到发达地区观摩培训、基地实践锻炼、名村跟班学习等途径,分级将“523”工程村

党组织书记普遍培训一遍,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着力提高“双带”能力。深化拓展“素质提升”工程,以“523”工程村党员干部为重点,全省每年选拔4000名左右45岁以下的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组织10万名党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广大农村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同时,继续抓好乡村干部分级培训和在线学习等工作。

3.深化和完善选派、选聘工作。每两年从省、市、县(市、区)党政群机关选派20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关政策,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提高选拔质量,到2016年力争三分之二的村有大学生村官。加强对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监督。省、市委组织部每年对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示范培训,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对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以上集中培训。重视做好优秀选派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形成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来的导向。加大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力度,把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选拔进入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领导班子以及选拔为县级团委、妇联领导干部作为大学生村官成长的重要途径。经过3至5年努力,每个县(市、区)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中要有60%进入村“两委”,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3至5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兴皖富民行动计划,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扶持力度。

4.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作为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直部门班子成员、省直机关处室副职人员的重要来源,尤其要加大从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中定向选拔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力度。从2012年起,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乡镇党委书记经历的要逐步达到50%。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动态增长机制,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妥善解决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问题。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畅通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渠道。加强对乡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的规范和约束,全面推行以“一诺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督促乡村党组织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基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健全调整不合格干部的有效机制。

三、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

1.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因地制宜设置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符合设置村党总支或党委条件的,要于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设置调整。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在2012年底前应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以及“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和“村与机关事业单位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理顺村党总支(党委)与所属党支部关系,明确地位作用,规范工作运行,完善工作保障。

2.扎实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治理工作。坚持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相结合,选优配强

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对不胜任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实施分类建档,实行“一村一策”,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组织部门包村、乡镇成立工作组、城乡结对帮扶、选聘大学生村官等多种措施,统筹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治理工作。力争到2012年底前,使每一个后进村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到2016年底前,有一批后进村跨入先进村行列。

3.开展乡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造性地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到2012年底前,所有乡镇都要建立一套规范管用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实施以“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有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有业务精通的组织员”为内容的“四有”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到2016年底,争取80%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50%。通过各级财政配套、党费补助、乡村自筹、共建单位支持等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整合教育、卫生、计生等资源,按照“开放式”要求,加强薄弱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到2016年底,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其中,到2012年底前完成90平方米以下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任务。支持皖北地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管理和使用,着力解决使用不充分、不合理的问题,真正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民服务综合阵地。坚持“三会一课”、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继续深化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每个村党组织都要明确1人相对固定从事党建工作,县、乡两级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4.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村社区不断涌现的新形势,加大在农村社区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借鉴城市社区做法,按照由地域型向功能型、服务型转变的要求,明确职能定位,配强农村社区干部,建立财政投入、党费补助、社会赞助等多元化的党组织运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形成“党组织领导—党员主导—群众主体—社会主动”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全省重点建设200个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

四、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

1.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入口关”,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问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和优秀农民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重视发展女党员。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党委预审制、记实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对连续两年以上没有发展新党员的村党组织及其所在乡镇党委实行告诫制度,必要时进行组织整顿。

2.整合推进“六大载体”。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重点,以承诺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议事会等载体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联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体系,推动代理点向村民组延伸。加大对“双培双带”基地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扶持力度,加强对“双培双带”户的培育。从2012年起,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分别直接联系一批“双培双带”基地,进行重点帮扶指导。

3.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坚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力争用3—5年时间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坚持以用为本,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和软件建设,提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实际使用率、党课音像教材的播放率和党建电视栏目的收视率。

4.探索创新网络党建工作。利用各级先锋网、政府办公网、万村网页、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手机等网络资源,创新设立“网上党支部”等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农村各种网络资源整合,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就业培训、科技知识等信息服务,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发挥信息化为民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网站,组织信息资源上网,全面宣传推介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5.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采取党费补助、社会捐献、党员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党内关爱资金,加强对农村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党内慰问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

五、探索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1.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大力推进结对共建在城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双向拓展,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为主,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市社区等党组织广泛参与的结对共建新局面。2012年底前,各地结对共建工作要实现对建制村全覆盖,到2015年底,实现对城市各类型党组织的全覆盖。按照“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的要求,丰富结对内涵,强化协调互动,增强共建效果。

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积极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服务。引导流动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加大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力度,探索各种组建模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研究制定流动党组织活动阵地和经费保障办法。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

3.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创新党建工作理念、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通过组织推动、市场配置等手段,均衡配置、有效融合城乡人才、智力、教育、信息、阵地、经费等资源,建立城乡党建资源整合制度,提高党建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对皖北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

六、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1.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不断健全乡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民情恳谈会、党员群众说事等,使党组织决策充分体现党员群众意愿。对涉及本地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或与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探索实行党内决策重大事项前社会公示、党内听证、专家决策论

证等制度,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探索完善乡村党组织重大事项决策票决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2.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加大党员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的实践力度,增强党员民主意识,提升党员民主素质。总结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经验,改进候选人提名和介绍方式,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办法,规范选举程序,逐步扩大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办法产生乡镇党代会代表,继续开展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3.加强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积极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开放式民主生活会试点,设立党员监督岗和党员信箱,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监督功能,建立完善党员民主监督奖励机制。探索运用民意调查方法,完善民情民意收集系统,拓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社会监督评价渠道。

七、强化对农村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1.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每年市、县(市、区)、乡党委书记要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市、区)、乡、村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市、县(市、区)、乡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强化市、县(市、区)、乡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人职责,构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落实责任机制,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市、县(市、区)党委常委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问题。

2.健全推进农组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创”评价体系,改进考核工作方法,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总结推广农村党建工作“整乡镇推进”做法,开展农村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提高整体创建水平。省委组织部每2—3年对“三级联创”活动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全面开展以“明确创争目标、科学考核评价、分类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评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提升标杆,晋档升级。同时,要积极做好星级创评工作与“三级联创”活动的有效衔接。

3.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选派、选聘工作办公室工作力量,保证从事基层组织建设的人员达到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配备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专兼职组织员。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把村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充分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派、选聘工作等正常开展。各级党费要相应加大支持力度。

4.积极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

宣传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抄送:中央组织部。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2012年4月5日印发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的通知

皖办发〔2012〕18号

各市、县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大学党委: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已经省委负责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2012年4月1日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2——2016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一系列重要部署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抓住中央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契机,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主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皖江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皖北、沿淮及大别山地区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完善制度、发挥作用为重点,以实现服务科学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自身科学发展为目标,着力夯实基础,突出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统筹,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目标要求

——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健全。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

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按行政区划设置党组织基础上,科学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注重在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流动党员中、产业链上建立不同类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功能型、服务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村党总支(党委)与所属党支部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党支部活动经常化、多样化。

——乡村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拔培养、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健全有效,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得到增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总体达到“一好四强”型要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总体达到“一好双强”型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50%,平均年龄45岁以下,有致富技能的达到80%以上。乡村干部来源渠道广泛,后备力量充足,作风不断改进,推动科学发展、联系服务群众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得到提高。

——党员队伍活力逐步增强。党员发展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不低于70%和50%。农村党建“六大载体”不断深化,争取每年每村培养5名以上带富能力强的党员致富能手,每个致富能手至少帮带5名以上党员和群众,力争5年内,50岁以下的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40%的农村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具有服务能力的农村无职党员每人每年争取认领1个以上为民服务岗位;流动党员双向带动能力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达到100%,农村党员公开承诺不低于80%;党员议事会作用发挥明显,党员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党员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全面推行,“书记抓、抓书记”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三级联创活动深化拓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办法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不断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组织不断涌现。全面推广星级创评工作,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动力机制。城乡基层党建的组织、人才、信息和资源等得到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逐步形成。基层党务工作力量增强,保障机制健全,办公自动化、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高素质的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1.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坚持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严格人选标准和条件,切实把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乡镇党委书记一般应具有乡镇(街道)工作经历,优先从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进一步改善乡镇党委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有计划选派省、市、县(市、区)机关部门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中选拔和培养乡镇领导干部。

2.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省级抓500个村,市级抓2000个村,县级抓3000个村,进行重点跟踪指导,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村、示范村,带动中间村晋档升级,促进后进村整顿转化。坚持德才标准,拓宽选人渠道,突出选优育强,采取从现任村干部、致富带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党员中选拔等途径,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从2012年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到发达地区观摩培训、基地实践锻炼、名村跟班学习等途径,分级将“523”工程村

党组织书记普遍培训一遍,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着力提高“双带”能力。深化拓展“素质提升”工程,以“523”工程村党员干部为重点,全省每年选拔4000名左右45岁以下的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组织10万名党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广大农村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同时,继续抓好乡村干部分级培训和在线学习等工作。

3.深化和完善选派、选聘工作。每两年从省、市、县(市、区)党政群机关选派20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任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关政策,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提高选拔质量,到2016年力争三分之二的村有大学生村官。加强对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监督。省、市委组织部每年对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示范培训,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对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以上集中培训。重视做好优秀选派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形成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来的导向。加大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力度,把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选拔进入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领导班子以及选拔为县级团委、妇联领导干部作为大学生村官成长的重要途径。经过3至5年努力,每个县(市、区)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中要有60%进入村“两委”,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至少有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3至5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兴皖富民行动计划,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扶持力度。

4.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作为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直部门班子成员、省直机关处室副职人员的重要来源,尤其要加大从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中定向选拔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力度。从2012年起,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乡镇党委书记经历的要逐步达到50%。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动态增长机制,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妥善解决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问题。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畅通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渠道。加强对乡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的规范和约束,全面推行以“一诺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督促乡村党组织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基层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健全调整不合格干部的有效机制。

三、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

1.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因地制宜设置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符合设置村党总支或党委条件的,要于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设置调整。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在2012年底前应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以及“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和“村与机关事业单位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理顺村党总支(党委)与所属党支部关系,明确地位作用,规范工作运行,完善工作保障。

2.扎实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治理工作。坚持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相结合,选优配强

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对不胜任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实施分类建档,实行“一村一策”,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组织部门包村、乡镇成立工作组、城乡结对帮扶、选聘大学生村官等多种措施,统筹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治理工作。力争到2012年底前,使每一个后进村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到2016年底前,有一批后进村跨入先进村行列。

3.开展乡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造性地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到2012年底前,所有乡镇都要建立一套规范管用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实施以“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有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有业务精通的组织员”为内容的“四有”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到2016年底,争取80%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50%。通过各级财政配套、党费补助、乡村自筹、共建单位支持等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整合教育、卫生、计生等资源,按照“开放式”要求,加强薄弱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到2016年底,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其中,到2012年底前完成90平方米以下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任务。支持皖北地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范管理和使用,着力解决使用不充分、不合理的问题,真正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民服务综合阵地。坚持“三会一课”、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继续深化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每个村党组织都要明确1人相对固定从事党建工作,县、乡两级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4.推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村社区不断涌现的新形势,加大在农村社区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借鉴城市社区做法,按照由地域型向功能型、服务型转变的要求,明确职能定位,配强农村社区干部,建立财政投入、党费补助、社会赞助等多元化的党组织运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形成“党组织领导—党员主导—群众主体—社会主动”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全省重点建设200个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

四、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

1.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入口关”,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问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和优秀农民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重视发展女党员。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党委预审制、记实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对连续两年以上没有发展新党员的村党组织及其所在乡镇党委实行告诫制度,必要时进行组织整顿。

2.整合推进“六大载体”。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重点,以承诺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议事会等载体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联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体系,推动代理点向村民组延伸。加大对“双培双带”基地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扶持力度,加强对“双培双带”户的培育。从2012年起,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分别直接联系一批“双培双带”基地,进行重点帮扶指导。

3.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坚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力争用3—5年时间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坚持以用为本,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和软件建设,提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实际使用率、党课音像教材的播放率和党建电视栏目的收视率。

4.探索创新网络党建工作。利用各级先锋网、政府办公网、万村网页、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手机等网络资源,创新设立“网上党支部”等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农村各种网络资源整合,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就业培训、科技知识等信息服务,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发挥信息化为民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网站,组织信息资源上网,全面宣传推介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5.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采取党费补助、社会捐献、党员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党内关爱资金,加强对农村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党内慰问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

五、探索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1.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大力推进结对共建在城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双向拓展,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为主,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市社区等党组织广泛参与的结对共建新局面。2012年底前,各地结对共建工作要实现对建制村全覆盖,到2015年底,实现对城市各类型党组织的全覆盖。按照“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的要求,丰富结对内涵,强化协调互动,增强共建效果。

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积极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服务。引导流动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加大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力度,探索各种组建模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研究制定流动党组织活动阵地和经费保障办法。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

3.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创新党建工作理念、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通过组织推动、市场配置等手段,均衡配置、有效融合城乡人才、智力、教育、信息、阵地、经费等资源,建立城乡党建资源整合制度,提高党建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对皖北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

六、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1.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不断健全乡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民情恳谈会、党员群众说事等,使党组织决策充分体现党员群众意愿。对涉及本地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或与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探索实行党内决策重大事项前社会公示、党内听证、专家决策论

证等制度,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探索完善乡村党组织重大事项决策票决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2.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加大党员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的实践力度,增强党员民主意识,提升党员民主素质。总结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经验,改进候选人提名和介绍方式,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办法,规范选举程序,逐步扩大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办法产生乡镇党代会代表,继续开展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3.加强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积极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向党员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开放式民主生活会试点,设立党员监督岗和党员信箱,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监督功能,建立完善党员民主监督奖励机制。探索运用民意调查方法,完善民情民意收集系统,拓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社会监督评价渠道。

七、强化对农村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1.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每年市、县(市、区)、乡党委书记要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市、区)、乡、村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市、县(市、区)、乡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强化市、县(市、区)、乡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人职责,构建“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落实责任机制,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市、县(市、区)党委常委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问题。

2.健全推进农组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创”评价体系,改进考核工作方法,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总结推广农村党建工作“整乡镇推进”做法,开展农村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提高整体创建水平。省委组织部每2—3年对“三级联创”活动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全面开展以“明确创争目标、科学考核评价、分类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评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提升标杆,晋档升级。同时,要积极做好星级创评工作与“三级联创”活动的有效衔接。

3.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选派、选聘工作办公室工作力量,保证从事基层组织建设的人员达到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配备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专兼职组织员。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把村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充分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派、选聘工作等正常开展。各级党费要相应加大支持力度。

4.积极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

宣传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抄送:中央组织部。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2012年4月5日印发


相关内容

  • 颍上县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看你那庄是如何规划的?
  • 颍上县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 一.规划总则 1.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 ...

  • 中国农业市场运行态势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 201312(306) 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任嵩,刘露,江启成△,王丽丹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 [摘要]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人才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存体制下,农村卫生人才依然存在 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列举了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卫生 ...

  • 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2016年高速公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版中国高速公路市场现状调研与发 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81995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 ...

  • 2011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进入最后冲刺
  • 2011年是医改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这意味着,医改的实惠将落实到最基层.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保基本.强基层和建机制将是2011年医改的重中之重,其中建立基层医疗新机制将是实现医改三年冲刺的利器. 自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新医改方案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措施进行医改,并取得了一些好的 ...

  • 2012年安徽三支一扶考试综合知识真题
  • 2012年安徽三支一扶考试综合知识真题 综合知识:单项选择40题,每题一分:多项选择10题,每题1.5分: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公文写作一题30分. 2012年的公文写作为写一篇表扬性通报.标题格式要求为:事由+文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

  • 瑶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 瑶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4‟6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操 ...

  • 组织工作年终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 XX年度,镇在区委.政府的坚强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开展"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