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位结构角度看唐诗[相思]的翻译

  摘 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给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理论出发,对比分析唐诗《相思》的三种英译文,从而证明该理论在诗歌翻译鉴赏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主位结构 古诗英译 相思

  一、引言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和艺术魅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古诗词独特的美学品质吸引着许多中外学者争相翻译,同一首古诗,译者理解不同,产生的翻译版本也各不相同,对于诗歌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形成之前,对于诗歌翻译的研究多是从句法层面或文体角度出发,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将它作为语篇分析工具运用到诗歌翻译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运用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系统对唐诗《相思》三种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这一理论在诗歌翻译的语篇分析和鉴赏中的可行性。

  二、主位结构理论

  语篇纯理功能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组合要表达的信息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整体的功能。要实现语篇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主位结构系统。“主位结构由主位和述位组成。主位是指小句的第一个成分,是信息的起始点。述位则位于主位之后,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主位有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性主位。如果小句的主位是小句的主语,那么该主位就是无标记性主位,如果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语,那么该主位就被称为标记性主位。根据主位本身的结构,主位又可分成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1]135-136

  三、《相思》原诗及其三种译文的主位结构分析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佳作之一。“传说古代有一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红豆为‘相思子’”[2]189。后来人们常用红豆来象征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之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之情。在这首诗中,红豆是赤诚友爱的象征”[2]189。全诗语言质朴,却言浅情深,全诗最后一句中“相思”二字与首句“红豆”呼应,运用双关的手法将浓浓相思刻画的丝丝入扣,语意甚是高妙。

  原诗的主位结构划分如下:主位:红豆,春来,愿君,此物;述位:生南国,发几枝,多采撷,最相思。本文选取了《相思》三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分别来自吴钧陶(以下简称吴译)[3]171,王大濂译(王译)[4]37,和许渊冲(许译)[5]81,以下译文中下划线的部分为本句的主位,其余部分是述位:

  红豆生南国

  吴译Red beans come from the Southern Land/王译In southern land red beans grow far and wide/许译Red berries grow in southern land

  对于第一句,吴译和许译分别由名词red beans和red berries做无标记单项主位,与原诗吻合,王译则是由表地点的环境成分来充当有标记主位,更强调红豆的产地,似乎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也是南方。红豆是一种豆科植物,许译将其成了浆果,属于理解失误。所以这句吴译最接近原诗。

  春来发几枝

  吴译In Spring, the trees grow some new wands/王译How many new vines twine in spring each side/许译 In spring they overload the trees

  这句中红豆是隐含的主语,吴译和许译都用表时间的环境成分来充当有标记主位,王译则是由特殊疑问词How many 充当有标记性主位,与原诗的语气相似,轻声一句设问显得非常亲切自然。述位部分“发几枝”中又暗含一个主位结构,红豆是其隐含的主位,这里许的理解与原诗一致,而吴的译文中wands和上句lands尾句押韵,体现了诗人对音美的追求。

  愿君多采撷

  吴译Please pluck more of these seeds with your hands/ 王译Please gather seeds as many as you can/ 许译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原诗中诗人用祈使语气表达对远方朋友诚挚的思念之情,这里吴译和王译的语气与原诗一致,并且省略了隐含的主位you, 而许译则颠倒了原诗次序,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此物最相思

  吴译To show your love to friends it’s grand/ 王译They’d most remind you of your love and fan / 许译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

  最后一句是全诗点睛之笔,体现相思的主题。王译和许译都是代词they来充当非标记性主位,与原诗一致;吴译运用倒译的方法来达到音韵美的效果,却忽略了原诗的结构;王译为了与上句押韵,末尾增加了fan, 有凑韵之嫌。因此,这句许译最贴切最接近原诗结构。

  四、结语

  本文以语篇纯理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系统对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一诗的三种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要忠实地传达原诗语篇信息,译文的语篇结构应该越尽可能地接近原诗语篇结构。同时也证明了主位结构理论对于赏析古诗文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04.

  [3]吴钧陶.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4]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5]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作者简介:陈思颖(1989-),女,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给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理论出发,对比分析唐诗《相思》的三种英译文,从而证明该理论在诗歌翻译鉴赏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主位结构 古诗英译 相思

  一、引言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和艺术魅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古诗词独特的美学品质吸引着许多中外学者争相翻译,同一首古诗,译者理解不同,产生的翻译版本也各不相同,对于诗歌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形成之前,对于诗歌翻译的研究多是从句法层面或文体角度出发,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将它作为语篇分析工具运用到诗歌翻译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运用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系统对唐诗《相思》三种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这一理论在诗歌翻译的语篇分析和鉴赏中的可行性。

  二、主位结构理论

  语篇纯理功能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组合要表达的信息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整体的功能。要实现语篇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主位结构系统。“主位结构由主位和述位组成。主位是指小句的第一个成分,是信息的起始点。述位则位于主位之后,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主位有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性主位。如果小句的主位是小句的主语,那么该主位就是无标记性主位,如果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语,那么该主位就被称为标记性主位。根据主位本身的结构,主位又可分成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1]135-136

  三、《相思》原诗及其三种译文的主位结构分析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佳作之一。“传说古代有一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红豆为‘相思子’”[2]189。后来人们常用红豆来象征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之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之情。在这首诗中,红豆是赤诚友爱的象征”[2]189。全诗语言质朴,却言浅情深,全诗最后一句中“相思”二字与首句“红豆”呼应,运用双关的手法将浓浓相思刻画的丝丝入扣,语意甚是高妙。

  原诗的主位结构划分如下:主位:红豆,春来,愿君,此物;述位:生南国,发几枝,多采撷,最相思。本文选取了《相思》三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分别来自吴钧陶(以下简称吴译)[3]171,王大濂译(王译)[4]37,和许渊冲(许译)[5]81,以下译文中下划线的部分为本句的主位,其余部分是述位:

  红豆生南国

  吴译Red beans come from the Southern Land/王译In southern land red beans grow far and wide/许译Red berries grow in southern land

  对于第一句,吴译和许译分别由名词red beans和red berries做无标记单项主位,与原诗吻合,王译则是由表地点的环境成分来充当有标记主位,更强调红豆的产地,似乎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也是南方。红豆是一种豆科植物,许译将其成了浆果,属于理解失误。所以这句吴译最接近原诗。

  春来发几枝

  吴译In Spring, the trees grow some new wands/王译How many new vines twine in spring each side/许译 In spring they overload the trees

  这句中红豆是隐含的主语,吴译和许译都用表时间的环境成分来充当有标记主位,王译则是由特殊疑问词How many 充当有标记性主位,与原诗的语气相似,轻声一句设问显得非常亲切自然。述位部分“发几枝”中又暗含一个主位结构,红豆是其隐含的主位,这里许的理解与原诗一致,而吴的译文中wands和上句lands尾句押韵,体现了诗人对音美的追求。

  愿君多采撷

  吴译Please pluck more of these seeds with your hands/ 王译Please gather seeds as many as you can/ 许译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原诗中诗人用祈使语气表达对远方朋友诚挚的思念之情,这里吴译和王译的语气与原诗一致,并且省略了隐含的主位you, 而许译则颠倒了原诗次序,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此物最相思

  吴译To show your love to friends it’s grand/ 王译They’d most remind you of your love and fan / 许译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

  最后一句是全诗点睛之笔,体现相思的主题。王译和许译都是代词they来充当非标记性主位,与原诗一致;吴译运用倒译的方法来达到音韵美的效果,却忽略了原诗的结构;王译为了与上句押韵,末尾增加了fan, 有凑韵之嫌。因此,这句许译最贴切最接近原诗结构。

  四、结语

  本文以语篇纯理功能中的主位结构系统对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一诗的三种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要忠实地传达原诗语篇信息,译文的语篇结构应该越尽可能地接近原诗语篇结构。同时也证明了主位结构理论对于赏析古诗文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04.

  [3]吴钧陶.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4]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5]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作者简介:陈思颖(1989-),女,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相关内容

  • 从李白的诗歌看唐诗中数字的翻译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6卷总第22期)Ja册lofIr髓rM∞diaA鲥cLdt哪lU试戚ty(S.dalSd廿睇Edi6∞)N.42004(V016SumNo22) 从李白的诗歌看唐诗中数字的翻译 ●杨彩玉陈琪 摘要:数字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作用不同,这在唐诗 ...

  • 关山月·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 [作品简介] <关山月>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 ...

  • 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三种英译的比较
  • 摘 要: 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广为传诵的爱情诗,因此有很多风格各异的翻译家对其进行了翻译,本文就林健民.卓振英和许渊冲三位翻译家对<无题>的英译文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他们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追求音美.形美和意美. 关键词: 李商隐 &l ...

  •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答题总则: 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 ...

  • (推荐)高中语文技巧
  • 语文技巧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 ...

  • 高考语文学习技巧
  • 高考语文学习技巧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 ...

  • 语文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 语文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 ...

  • 春江花月夜教案
  • <春江花月夜>教案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660-720),字号不详,扬州(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中以"文词俊秀"闻名长安.又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开元初名扬京师其余生平事迹不可考.其作品大部散失,<全唐诗&g ...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高分的答题规范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高分的答题规范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高分的答题规范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范式 1.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