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蒋介石即为一例,在他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布赖恩·克罗泽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黄仁宇

正面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中正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负面

清末的革命团体普遍只有松散的组织,多数革命起义事实上并非直接由孙中山所领导,而是由黄兴筹画与统帅,时人也多将孙黄两人并列。至于革命党内,认同黄为实际领导革命的党人也不在少数。可惜的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黄的人马被逐渐排除在中国国民党之外,黄的贡献则长期遭到忽视,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两岸三地重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7]。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反共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8]。

台湾

1949年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兵败迁台,国民党将孙中山和蒋中正推崇到几如圣人的地步。孙中山被奉若神明,而蒋介石则以现世为一孙文继承人自居。举凡文章、广播、电视、电影、歌曲,任何文艺创作只要冠上“国父”或“三民主义”等字,无分良否皆一昧获得赞扬,但罕有学术性价值。国民政府又命全国中高等教育学生接受三民主义课程的洗礼,其内容则杂乱不堪,包括蒋介石训词等多种成分。而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异同之讨论,联俄容共之史迹,民权初步之落实,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之承诺皆绝口不提,改为宣扬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之暴行。各种中国国民党支持的三民主义研究团体与学校社团遍及全台,其实则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大学入学考试甚至将三民主义与国文、数学、英文等并列主科。国民党政府更在各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竖立孙、蒋铜像。直到1987年戒严令解除为止,台湾无一日不在“国父”之阴影下生活。“国父”成为绝对正确的代表,却也成为国民党压制反对声浪与反省批评的借口。

解严后,一般民众及学者开始批判国民党塑造出来的国父绝对神圣及绝对威权,各种民间与社会组织也以实际行动推动废除教育体制里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如台独运动人士一向反对神化孙中山,但如李筱峰等仍肯定孙中山革命及学者精神,进而批判国民党实施的高压恐怖统治,已与孙氏理念完全违悖。今日台湾民众多对蒋中正评价较差,但对孙中山仍多持肯定态度,今日国民党亦多以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及孙中山作为号召,较少以蒋介石为标榜。

一百元新台币(民国76年版)上的孙中山画像孙中山一生曾访台四次,但对今日台湾而言,与孙中山最密切之处,仍是随处可见的新台币100圆纸钞:上有孙中山画像及手书“博爱”二字。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由于孙中山生晚年对中国共产党采取联合的政策;过世后遗孀宋庆龄更透过实际行动表达支持共产党的立场,故为少数1949年后仍享有崇高名望的国民党籍革命人士。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常见的街道名称中正路被改名殆尽,而中山路及中山公园等却多保留至今。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出重要的清末民初共和革命历史剧--走向共和,当中对孙中山的形象有较生活化的铺陈,并适度突出了共和革命与民主制度的价值。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

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分析孙中山个人的时候(分析别的历史人物也一样),要注意:

1: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受当时的时代束缚。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他。

2、孙中山先生推翻的封建专制制度,并不是封建制度整体。封建制度是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消失而彻底消失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封建专制制度灭亡了,但是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在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1952年,中国才完全了土地改革。

我非常钦佩孙先生的是:1 他真的是毫无私心,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觉悟比绝大多数共产党员要高!

2 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满清政权不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 他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他的领导下,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

4 他的《建国方略》为建立一个伟大强盛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可惜啊可惜!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死的太早了!否则,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早就结束了啊!中国也就没有什么内战啊,党争啊!更不会有什么今天的统一问题! 正面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中正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

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负面

清末的革命团体普遍只有松散的组织,多数革命起义事实上并非直接由孙中山所领导,而是由黄兴筹画与统帅,时人也多将孙黄两人并列。至于革命党内,认同黄为实际领导革命的党人也不在少数。可惜的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黄的人马被逐渐排除在中国国民党之外,黄的贡献则长期遭到忽视,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两岸三地重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

[{{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7]。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反共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

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8]。

台湾

1949年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兵败迁台,国民党将孙中山和蒋中正推崇到几如圣人的地步。孙中山被奉若神明,而蒋介石则以现世为一孙文继承人自居。举凡文章、广播、电视、电影、歌曲,任何文艺创作只要冠上“国父”或“三民主义”等字,无分良否皆一昧获得赞扬,但罕有学术性价值。国民政府又命全国中高等教育学生接受三民主义课程的洗礼,其内容则杂乱不堪,包括蒋介石训词等多种成分。而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异同之讨论,联俄容共之史迹,民权初步之落实,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之承诺皆绝口不提,改为宣扬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之暴行。各种中国国民党支持的三民主义研究团体与学校社团遍及全台,其实则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大学入学考试甚至将三民主义与国文、数学、英文等并列主科。国民党政府更在各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竖立孙、蒋铜像。直到1987年戒严令解除为止,台湾无一日不在“国父”之阴影下生活。“国父”成为绝对正确的代表,却也成为国民党压制反对声浪与反省批评的借口。

解严后,一般民众及学者开始批判国民党塑造出来的国父绝对神圣及绝对威权,各种民间与社会组织也以实际行动推动废除教育体制里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如台独运动人士一向反对神化孙中山,但如李筱峰等仍肯定孙中山革命及学者精神,进而批判国民党实施的高压恐怖统治,已与孙氏理念完全违悖。今日台湾民众多对蒋中正评价较差,但对孙中山仍多持肯定态度,今日国民党亦多以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及孙中山作为号召,较少以蒋介石为标榜。

一百元新台币(民国76年版)上的孙中山画像孙中山一生曾访台四次,但对今日台湾而言,与孙中山最密切之处,仍是随处可见的新台币100圆纸钞:上有孙中山画像及手书“博爱”二字。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由于孙中山生晚年对中国共产党采取联合的政策;过世后遗孀宋庆龄更透过实际行动表达支持共产党的立场,故为少数1949年后仍享有崇高名望的国民党籍革命人士。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常见的街道名称中正路被改名殆尽,而中山路及中山公园等却多保留至今。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出重要的清末民初共和革命历史剧--走向共和,当中对孙中山的形象有较生活化的铺陈,并适度突出了共和革命与民主制度的价值。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蒋介石即为一例,在他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布赖恩·克罗泽 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黄仁宇

正面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中正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负面

清末的革命团体普遍只有松散的组织,多数革命起义事实上并非直接由孙中山所领导,而是由黄兴筹画与统帅,时人也多将孙黄两人并列。至于革命党内,认同黄为实际领导革命的党人也不在少数。可惜的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黄的人马被逐渐排除在中国国民党之外,黄的贡献则长期遭到忽视,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两岸三地重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7]。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反共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8]。

台湾

1949年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兵败迁台,国民党将孙中山和蒋中正推崇到几如圣人的地步。孙中山被奉若神明,而蒋介石则以现世为一孙文继承人自居。举凡文章、广播、电视、电影、歌曲,任何文艺创作只要冠上“国父”或“三民主义”等字,无分良否皆一昧获得赞扬,但罕有学术性价值。国民政府又命全国中高等教育学生接受三民主义课程的洗礼,其内容则杂乱不堪,包括蒋介石训词等多种成分。而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异同之讨论,联俄容共之史迹,民权初步之落实,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之承诺皆绝口不提,改为宣扬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之暴行。各种中国国民党支持的三民主义研究团体与学校社团遍及全台,其实则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大学入学考试甚至将三民主义与国文、数学、英文等并列主科。国民党政府更在各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竖立孙、蒋铜像。直到1987年戒严令解除为止,台湾无一日不在“国父”之阴影下生活。“国父”成为绝对正确的代表,却也成为国民党压制反对声浪与反省批评的借口。

解严后,一般民众及学者开始批判国民党塑造出来的国父绝对神圣及绝对威权,各种民间与社会组织也以实际行动推动废除教育体制里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如台独运动人士一向反对神化孙中山,但如李筱峰等仍肯定孙中山革命及学者精神,进而批判国民党实施的高压恐怖统治,已与孙氏理念完全违悖。今日台湾民众多对蒋中正评价较差,但对孙中山仍多持肯定态度,今日国民党亦多以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及孙中山作为号召,较少以蒋介石为标榜。

一百元新台币(民国76年版)上的孙中山画像孙中山一生曾访台四次,但对今日台湾而言,与孙中山最密切之处,仍是随处可见的新台币100圆纸钞:上有孙中山画像及手书“博爱”二字。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由于孙中山生晚年对中国共产党采取联合的政策;过世后遗孀宋庆龄更透过实际行动表达支持共产党的立场,故为少数1949年后仍享有崇高名望的国民党籍革命人士。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常见的街道名称中正路被改名殆尽,而中山路及中山公园等却多保留至今。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出重要的清末民初共和革命历史剧--走向共和,当中对孙中山的形象有较生活化的铺陈,并适度突出了共和革命与民主制度的价值。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

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分析孙中山个人的时候(分析别的历史人物也一样),要注意:

1: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受当时的时代束缚。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他。

2、孙中山先生推翻的封建专制制度,并不是封建制度整体。封建制度是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消失而彻底消失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封建专制制度灭亡了,但是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在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1952年,中国才完全了土地改革。

我非常钦佩孙先生的是:1 他真的是毫无私心,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觉悟比绝大多数共产党员要高!

2 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满清政权不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3 他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他的领导下,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

4 他的《建国方略》为建立一个伟大强盛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可惜啊可惜!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孙中山先生死的太早了!否则,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早就结束了啊!中国也就没有什么内战啊,党争啊!更不会有什么今天的统一问题! 正面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去世后,蒋中正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中正、汪兆铭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中正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对于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主要是认为孙中山确系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

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而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较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司法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负面

清末的革命团体普遍只有松散的组织,多数革命起义事实上并非直接由孙中山所领导,而是由黄兴筹画与统帅,时人也多将孙黄两人并列。至于革命党内,认同黄为实际领导革命的党人也不在少数。可惜的是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黄的人马被逐渐排除在中国国民党之外,黄的贡献则长期遭到忽视,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两岸三地重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执以至与同志反目。例如同盟会时代之章太炎、中华革命党时之黄兴、护法时之岑春煊,皆曾为孙之股肱,而后来反目不相往来。此外,孙对革命的奉献也许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说般远远超过其他革命人士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孙中山在倡导革命思想,组织、领导革命团体都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孙中山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也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些人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以后,有多次作为未能贯彻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时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国出现分裂;护法战争时召开非常国会的合法性;组织中华革命党采行秘密会党形式,皆存在曲解、损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现

[{{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7]。而后孙中山因为不满西方列强不支持其广州政权,党内实行集权之外,转向师法列宁俄国,推动联俄容共,国民党组织机构采行列宁式体制,遭到党内反共右派与党外西化民主派颇多批评。孙中山逝世时有三份遗嘱,其中一份遗嘱乃是致函苏联。中国国民党也曾于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甚至考虑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只是未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有权宜投机的嫌疑。孙中山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此种看法与内地十八省“驱除鞑虏”后放弃满蒙西藏的情绪相契。(革命党在长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帜即为十八星旗)然而此类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普通,但今日观之缺乏远见。孙中山为讨袁,企图争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张造私函中提出与二十一条相匹敌之不利条件。事实上,孙中山革命时期曾颇受日本友人资助,流亡时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后企图推动中日合作,

曾首先提出大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战略后来不受日本日趋激进的扩张派势力欢迎,孙中山转向俄国。近代史中,中国领导人于混乱局势下,企图以权宜手段对列强在华权益让步的案例甚多。李鸿章的中俄密约,重庆与延安对德苏互不侵犯、雅尔塔协定、苏日中立友好条约、外蒙古争议性的公投独立等等的沈默,国民政府为求美国支援的让步,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证苏联支援的让步,后来皆颇多学者批评

[{{fullurl:Template:FULLPAGENAME}}#endnote_8]。

台湾

1949年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兵败迁台,国民党将孙中山和蒋中正推崇到几如圣人的地步。孙中山被奉若神明,而蒋介石则以现世为一孙文继承人自居。举凡文章、广播、电视、电影、歌曲,任何文艺创作只要冠上“国父”或“三民主义”等字,无分良否皆一昧获得赞扬,但罕有学术性价值。国民政府又命全国中高等教育学生接受三民主义课程的洗礼,其内容则杂乱不堪,包括蒋介石训词等多种成分。而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异同之讨论,联俄容共之史迹,民权初步之落实,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之承诺皆绝口不提,改为宣扬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之暴行。各种中国国民党支持的三民主义研究团体与学校社团遍及全台,其实则是国民党的外围组织。大学入学考试甚至将三民主义与国文、数学、英文等并列主科。国民党政府更在各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竖立孙、蒋铜像。直到1987年戒严令解除为止,台湾无一日不在“国父”之阴影下生活。“国父”成为绝对正确的代表,却也成为国民党压制反对声浪与反省批评的借口。

解严后,一般民众及学者开始批判国民党塑造出来的国父绝对神圣及绝对威权,各种民间与社会组织也以实际行动推动废除教育体制里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如台独运动人士一向反对神化孙中山,但如李筱峰等仍肯定孙中山革命及学者精神,进而批判国民党实施的高压恐怖统治,已与孙氏理念完全违悖。今日台湾民众多对蒋中正评价较差,但对孙中山仍多持肯定态度,今日国民党亦多以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及孙中山作为号召,较少以蒋介石为标榜。

一百元新台币(民国76年版)上的孙中山画像孙中山一生曾访台四次,但对今日台湾而言,与孙中山最密切之处,仍是随处可见的新台币100圆纸钞:上有孙中山画像及手书“博爱”二字。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由于孙中山生晚年对中国共产党采取联合的政策;过世后遗孀宋庆龄更透过实际行动表达支持共产党的立场,故为少数1949年后仍享有崇高名望的国民党籍革命人士。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常见的街道名称中正路被改名殆尽,而中山路及中山公园等却多保留至今。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出重要的清末民初共和革命历史剧--走向共和,当中对孙中山的形象有较生活化的铺陈,并适度突出了共和革命与民主制度的价值。


相关内容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4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 娜 芹 (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史学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历史人物的评 ...

  •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评价
  •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河北省武邑县龙店中学(053400) 张 斌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 ...

  • 简析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 简析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造就了不计其数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或大或小都在历史上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起了不同的影响作用.那我们该如何来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历史教师,必须以客观的.全面的眼光去评价历史人物.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 ...

  • 历史人物评价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 历史人物评价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作者:王敏 来源:<学理论·中>2015年第06期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中新设立的一门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在 ...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版)doc
  • 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 ...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新旧变化
  •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思考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思考 摘 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信息化时代对历史人物认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模式的片面性启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对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和 ...

  •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
  • 浅议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 摘要: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教学环节,改变历史课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态度的现状,让历史课更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及思辨性.具体方法为:一.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讲授的内容采用制作课.欣赏课.辩论课等不同课型.二.改变单一的评 ...

  •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或理解的尺度: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主要尺度有: (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具体分析:自 ...

  • 00775历史教育学新考纲(1)
  • 高纲143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775 历史教育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特定教育现象为对象,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全过程中一系列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