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远见-上海

上海——巨人的脚步—曾经繁荣,却一度沉寂,又风华再现的大都会

上海位于黄埔江口,地处水路要津,1843年《南京条约》之后,被迫开口通商,日渐繁华,年轻前卫却又堕落妩媚,浪漫时髦却又现实庸俗,开放10年之后,上海逐渐成为欧洲资本家在亚洲的桥头堡。黄浦江的外滩(过去外国租界的中心)成为东方的华尔街,很多来自欧洲、美国的企业都纷纷到这里设立企业总部。上海与伦敦、东京和纽约并列为国际大都会,万商云集。到1915年,上海的人口已经达到200多万,同时成为亚洲最大的港口。

外滩是上海的中心,是过去的外国租界一个中心,1843年(《南京条约》)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租界(开始只能租地造房子)在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政权性的部门。租界成为上海一个相当大的区域。

原英租界:1920年开始,一战后西方资本开始又回到中国,加之民族资本发展迅速,银行发展更快。透露英国人精明的生意眼光。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原上海汇丰银行)建于1923年,是当时外滩地区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建筑,很多书记载它是当时从白令海峡到远东地区最豪华的一座建筑。当时上海的金融业务发展速度之快,全亚洲的主要银行的总部到搬到上海。南京路一带变得非常繁华,历史上就叫作“十里洋场”,至今仍车水马龙。上海变成一个繁华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南京路——是上海市内主要商业中心之一,东起外滩,西抵静安寺,全长10里,过去曾被称作“十里洋场。”中国最早的百货公司、舞厅、电影院就开在这条路上。建于20世纪初的电车,仍然通行于街头。至今依旧是消费者和的天堂。

外滩建筑美轮美奂,仿佛置身欧洲,曾失去光彩十多年,受改革开放影响又再现繁荣。 由于历史的关系,上海人对于市场经济和西方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合工作节奏比较容易接受,是上海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上海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充满了竞争,使上海人有了工作特别努力,竞争意识较强的特点。这与上海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原法租界——透露出法国人精致的生活品味

英租界向西走,阳光穿过梧桐树,洒向地面,特别优美。继承巴黎传统,道路两侧遍植梧桐树,转向小路是宁静的住宅区,一律绿树白墙,无比清幽。 淮海路(老上海的霞飞路),街道尺度比较亲切,行人在梧桐树下悠然踱步,接车穿越半圆形的灯架,自有一番怡然自得的情趣。是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花园名宅,绿意满目。 太原宾馆——原来是一位英国将军的住宅,现在开放给一般民众使用。这样的建筑在法租界中还比较常见,使城市空间宽敞而又有层次感。瑞金宾馆——上海的一栋大宅,见证了世纪初期租界里的财势与气派。上层建筑的空间体验以及院落里起起落落的人生成为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花园里弄——一个有花园院子,在巷弄里的邻里单元。是模仿大宅空间趣味所规划出的住宅,在当时是相当高级的房地产商品。

石库门——里弄

中国传统的江南院落形式建设,仪门(黑色的门板,石头框框,漂亮的中国装饰的门斗)——这是每家都有的。在现代的上海人看来似乎就是落后的象征,但它却是老上海最普遍

的住宅形式,直到1950年代之前,上海400万的人口中,90%以上都住在这种房子中。至今仍会让然怀念那个年代。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上海出现大量中产阶级,富有,有一定的居住要求。一方面倾向于保持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另一方面受西方影响或在西方的经济体制里面工作,有西方生活方式的追求,出现了里弄房子。20.30年代大量建造这样的。由于土地价格提高,之后演变成联立式、联排式住宅,面积也随之缩小。从传统的农业的生产方式的观念演变为现在城市的观念,是市民阶层(中产阶级)的成长。石库门内部空间配置相当经济合理,院子、客厅,户户朝南、光线充足、私密宁静,既像合院又像洋房、中西合璧。如今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这种住宅已被成片的拆毁。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前

代表社会主义的共产党政权,上海作为一个代表西方资本主义买办的港口城市,在意识形态上有着矛盾,对当时的共产党政权而言似乎就是腐败的化身。上海的命运似乎不可预测。由于在安全上的忧虑,以及国际势力的封锁(如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害怕战争,钱少,上海的发展前途不可预测。城市建设的发展缓慢。

中共中央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建议,将上海发展成为一个生产性的城市,来支持内地工业。于是在中央的发展政策下,银行、百货公司被工厂取代,上海从一个传统的亚洲第一大贸易港口,被改造成为一个重型工业基地。上海的造船业发展迅速。上海面貌改变。十几年的工业优先政策使黄浦江两岸出现鳞次栉比的造船厂与工业区,与金融商业区格格不入。 由于城市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来自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涌入上海,住房开始紧张。里弄一户变三四户,生活品质降低。

曹阳新村是当时为解决住宅而建的高级住宅,房子间距大,有绿地,一般是2到3层。在当时的50年代——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住宅都是按高标准来规划的。但中国工人数量庞大,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生产能力无法支撑这样的高品质住宅,这样的工人新村毕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以为继。 后建造了两万工房,比较简单,低标准。

上海展览中心:由苏联援建,具苏联式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格律严肃大方。这是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内,为数不多的高质量的建筑之一。城市建设停顿了半世纪。

上海城市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开放城市。开始引进外资、引进市场制度,将巨大无比的中国的一小部分开放给国际资本,成效颇著。

改革开放后,土地自由买卖,最早进入的外资以房地产开发为目标,虹桥开发区就是第一案。上海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之后高层建筑迅速兴起。太阳广场——带动了虹桥区的开发,对于上海市政府土地开发、经济改革开放起了先锋作用。

崇光百货——上海目前营业额最大、最受欢迎的百货公司。人力资源和土地价格便宜。 国际资本也大量涌入,上海的商贸进一步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因此,配套的基础设施也相应的大量兴建,大量的国际酒店和住宅建成。这一连串大规模的建设也带来了大量的车流与人流,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已成为上海发展的瓶颈。“从南到北只有8.4公里,有时坐车要一个小时”。到80年代末期上海的交通几乎全部瘫痪————为解决交通问题,高架路桥迅速兴建。

“申”字形高架路网——东西南北十字交叉、并由一个圆圈连结、刚好形成一个申字形,再加上陆续兴建的外环道路,上海的快速道路网就可以完成。

由于中国的“由上而下”的体制——一旦一个项目被视为标杆,马上就获得一切优先的特权,高架路网的建设可以封闭进行,所有的交通都要绕道;再加上充沛的劳工人力资源和低廉的工资,24小时赶工,其建设速度之快,世界少见。

高架路的量之庞大,同时要穿过很多人口稠密的老城区,这就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迁移问题。如:当时整个卢湾区的人口有48万,但因为高架桥的建设就被迁移了11万人。

优点:高架路网的建设大大缓解了上海原老城区的交堵塞问题,车辆通行速度从每小时10公里上升到每小时20公里以上。同时拆迁的主要都是老城区,高架桥网的建设的同时也改善了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为老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拆迁前人均住房面积是20多平方米,安置后达到每户60多平方米,而且总的居住条件要比原来好。

新社区——模仿至新加坡的新市镇:学校、户外空间、市场等够哦内公共设施都有配套。 问题:整个拆迁过程只用了两个月(这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过程中都是政府强制执行,被拆迁的住户的利益根部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住户要么领取补偿金,要么入住安置的心住宅中,但是这些过程是否完全尊重并满足住户的意见和要求,是无法保证的。而且,新安置的住宅社区位于但是并不发达的浦东新区,而工作又是在老城区,因此交通不变,每天要有一个多小时的交通成本。当时甚至还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俗话。(当然,如今的浦东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新上海的发展中心,这也许是对拆迁户来讲是一个未想到的惊喜吧)

捷运——地铁 高价路网完成之后的又一项工程,65公里。使城市交通进一步通达,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档次。地铁的建设汇聚了大量的人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大量的地下百货商场兴起。

浦西——作为原来的老城区,发展近乎饱和,为进一步拓宽城市的发展方向,上海市最终决定跨黄浦江发展浦东新区。 南浦大桥跨江而过,整个经济也跟着东进。1990年4月18日正式宣布开发浦东新区。浦东原来只是一个偏远的城郊区,是山海副食品和粮食的供应基地。但作为大上海计划的上海未来发展区,浦东已成为新上海的代名词。

渡轮由于跨江大桥只供给车辆使用,普通上海市民仍然每天搭渡轮过江,但价格较低廉。上海市投入了近1000亿人民币建设了隧道、跨江大桥、地铁、航空港、深水港、自来水厂、煤气厂和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大量的基础设施,使浦东的基础设施迅速得到改善,投资环境也大大改善。作为一个新的空间,大批上海市民迁移到了浦东。有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四个不同的功能定位。

由于大量的外资和来自全国各省的投资,1990年浦东的GDP为60.22亿元,到1998年到达708亿,增长了12倍。

浦东的商业中心——陆家嘴

1981年纽约帝国大厦建成,长期代表世界最高大厦

1983年南京金林大厦,110米

1998年, 452米的吉隆坡双塔建成,成为世界最高建筑

金茂大厦 上海浦东 陆家嘴 1994年5月10日金茂大厦正式破土开工,1999年3月18日竣工。由美国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SOM的首席设计师 史密斯设计(设计过美国芝加哥汉考克大厦、希尔斯大厦、美国硅谷的太平洋贝尔和香港的国际会议中心) 设计88层。考察高层建筑中“佛塔”的形式是最早得高层建筑之一,塔的高和宽的比例很像今天的塔楼的结构。 第一节有16层,其后每节减少两层,逐步收进到第五节的8层,其后每节减少1层,最终形成了与中国宝塔相近的外观造型。外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加上中国的一些文化内涵,扎根本地。(史密斯——金茂不会适合于芝加哥,而沃尔沃斯大厦也不会适合于上海)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金融服务机构,及跨国集团的总部,被称为“垂直的金融街”。 遥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毗邻延安东路隧道口,与地铁二号线连通,其主体建筑地上88层,地下3层,高420.5米,占地面积236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曾为上海第一高楼,大陆第一高楼,2008年8月29日被比邻的环球金融中心超越。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浦东,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建设完成时,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现为亚洲第二,世界第四高塔。现在排第一的是环球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楼高492米,地上101层,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楼公司(森ビル)主导兴建。 浦东国际机场:由法国国际知名设计师设计

优势:

上海的地理位置:

从整个中国来讲,上海在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同时,上海位于位于长江口,通过长江,连接了整个中国内地;出长江,可以把整个中国沿海连接起来,而且可以和海外发生联系。通过黄浦江和苏州河,可以连接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地区。

人文优势:

由于历史的关系,上海人对于市场经济和西方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合工作节奏比较容易接受,是上海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上海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充满了竞争,使上海人有了工作特别努力,竞争意识较强的特点。这与上海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发展目标:

“一个龙头 ,三个中心”

“一个龙头”——重庆市是龙尾,而上海则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三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浦东辐射长江三角洲和整个华东地区。

上海——巨人的脚步—曾经繁荣,却一度沉寂,又风华再现的大都会

上海位于黄埔江口,地处水路要津,1843年《南京条约》之后,被迫开口通商,日渐繁华,年轻前卫却又堕落妩媚,浪漫时髦却又现实庸俗,开放10年之后,上海逐渐成为欧洲资本家在亚洲的桥头堡。黄浦江的外滩(过去外国租界的中心)成为东方的华尔街,很多来自欧洲、美国的企业都纷纷到这里设立企业总部。上海与伦敦、东京和纽约并列为国际大都会,万商云集。到1915年,上海的人口已经达到200多万,同时成为亚洲最大的港口。

外滩是上海的中心,是过去的外国租界一个中心,1843年(《南京条约》)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租界(开始只能租地造房子)在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政权性的部门。租界成为上海一个相当大的区域。

原英租界:1920年开始,一战后西方资本开始又回到中国,加之民族资本发展迅速,银行发展更快。透露英国人精明的生意眼光。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原上海汇丰银行)建于1923年,是当时外滩地区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建筑,很多书记载它是当时从白令海峡到远东地区最豪华的一座建筑。当时上海的金融业务发展速度之快,全亚洲的主要银行的总部到搬到上海。南京路一带变得非常繁华,历史上就叫作“十里洋场”,至今仍车水马龙。上海变成一个繁华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南京路——是上海市内主要商业中心之一,东起外滩,西抵静安寺,全长10里,过去曾被称作“十里洋场。”中国最早的百货公司、舞厅、电影院就开在这条路上。建于20世纪初的电车,仍然通行于街头。至今依旧是消费者和的天堂。

外滩建筑美轮美奂,仿佛置身欧洲,曾失去光彩十多年,受改革开放影响又再现繁荣。 由于历史的关系,上海人对于市场经济和西方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合工作节奏比较容易接受,是上海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上海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充满了竞争,使上海人有了工作特别努力,竞争意识较强的特点。这与上海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原法租界——透露出法国人精致的生活品味

英租界向西走,阳光穿过梧桐树,洒向地面,特别优美。继承巴黎传统,道路两侧遍植梧桐树,转向小路是宁静的住宅区,一律绿树白墙,无比清幽。 淮海路(老上海的霞飞路),街道尺度比较亲切,行人在梧桐树下悠然踱步,接车穿越半圆形的灯架,自有一番怡然自得的情趣。是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花园名宅,绿意满目。 太原宾馆——原来是一位英国将军的住宅,现在开放给一般民众使用。这样的建筑在法租界中还比较常见,使城市空间宽敞而又有层次感。瑞金宾馆——上海的一栋大宅,见证了世纪初期租界里的财势与气派。上层建筑的空间体验以及院落里起起落落的人生成为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花园里弄——一个有花园院子,在巷弄里的邻里单元。是模仿大宅空间趣味所规划出的住宅,在当时是相当高级的房地产商品。

石库门——里弄

中国传统的江南院落形式建设,仪门(黑色的门板,石头框框,漂亮的中国装饰的门斗)——这是每家都有的。在现代的上海人看来似乎就是落后的象征,但它却是老上海最普遍

的住宅形式,直到1950年代之前,上海400万的人口中,90%以上都住在这种房子中。至今仍会让然怀念那个年代。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上海出现大量中产阶级,富有,有一定的居住要求。一方面倾向于保持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另一方面受西方影响或在西方的经济体制里面工作,有西方生活方式的追求,出现了里弄房子。20.30年代大量建造这样的。由于土地价格提高,之后演变成联立式、联排式住宅,面积也随之缩小。从传统的农业的生产方式的观念演变为现在城市的观念,是市民阶层(中产阶级)的成长。石库门内部空间配置相当经济合理,院子、客厅,户户朝南、光线充足、私密宁静,既像合院又像洋房、中西合璧。如今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这种住宅已被成片的拆毁。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前

代表社会主义的共产党政权,上海作为一个代表西方资本主义买办的港口城市,在意识形态上有着矛盾,对当时的共产党政权而言似乎就是腐败的化身。上海的命运似乎不可预测。由于在安全上的忧虑,以及国际势力的封锁(如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害怕战争,钱少,上海的发展前途不可预测。城市建设的发展缓慢。

中共中央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建议,将上海发展成为一个生产性的城市,来支持内地工业。于是在中央的发展政策下,银行、百货公司被工厂取代,上海从一个传统的亚洲第一大贸易港口,被改造成为一个重型工业基地。上海的造船业发展迅速。上海面貌改变。十几年的工业优先政策使黄浦江两岸出现鳞次栉比的造船厂与工业区,与金融商业区格格不入。 由于城市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来自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涌入上海,住房开始紧张。里弄一户变三四户,生活品质降低。

曹阳新村是当时为解决住宅而建的高级住宅,房子间距大,有绿地,一般是2到3层。在当时的50年代——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住宅都是按高标准来规划的。但中国工人数量庞大,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生产能力无法支撑这样的高品质住宅,这样的工人新村毕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以为继。 后建造了两万工房,比较简单,低标准。

上海展览中心:由苏联援建,具苏联式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格律严肃大方。这是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内,为数不多的高质量的建筑之一。城市建设停顿了半世纪。

上海城市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开放城市。开始引进外资、引进市场制度,将巨大无比的中国的一小部分开放给国际资本,成效颇著。

改革开放后,土地自由买卖,最早进入的外资以房地产开发为目标,虹桥开发区就是第一案。上海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之后高层建筑迅速兴起。太阳广场——带动了虹桥区的开发,对于上海市政府土地开发、经济改革开放起了先锋作用。

崇光百货——上海目前营业额最大、最受欢迎的百货公司。人力资源和土地价格便宜。 国际资本也大量涌入,上海的商贸进一步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因此,配套的基础设施也相应的大量兴建,大量的国际酒店和住宅建成。这一连串大规模的建设也带来了大量的车流与人流,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已成为上海发展的瓶颈。“从南到北只有8.4公里,有时坐车要一个小时”。到80年代末期上海的交通几乎全部瘫痪————为解决交通问题,高架路桥迅速兴建。

“申”字形高架路网——东西南北十字交叉、并由一个圆圈连结、刚好形成一个申字形,再加上陆续兴建的外环道路,上海的快速道路网就可以完成。

由于中国的“由上而下”的体制——一旦一个项目被视为标杆,马上就获得一切优先的特权,高架路网的建设可以封闭进行,所有的交通都要绕道;再加上充沛的劳工人力资源和低廉的工资,24小时赶工,其建设速度之快,世界少见。

高架路的量之庞大,同时要穿过很多人口稠密的老城区,这就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迁移问题。如:当时整个卢湾区的人口有48万,但因为高架桥的建设就被迁移了11万人。

优点:高架路网的建设大大缓解了上海原老城区的交堵塞问题,车辆通行速度从每小时10公里上升到每小时20公里以上。同时拆迁的主要都是老城区,高架桥网的建设的同时也改善了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为老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拆迁前人均住房面积是20多平方米,安置后达到每户60多平方米,而且总的居住条件要比原来好。

新社区——模仿至新加坡的新市镇:学校、户外空间、市场等够哦内公共设施都有配套。 问题:整个拆迁过程只用了两个月(这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过程中都是政府强制执行,被拆迁的住户的利益根部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住户要么领取补偿金,要么入住安置的心住宅中,但是这些过程是否完全尊重并满足住户的意见和要求,是无法保证的。而且,新安置的住宅社区位于但是并不发达的浦东新区,而工作又是在老城区,因此交通不变,每天要有一个多小时的交通成本。当时甚至还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俗话。(当然,如今的浦东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新上海的发展中心,这也许是对拆迁户来讲是一个未想到的惊喜吧)

捷运——地铁 高价路网完成之后的又一项工程,65公里。使城市交通进一步通达,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档次。地铁的建设汇聚了大量的人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大量的地下百货商场兴起。

浦西——作为原来的老城区,发展近乎饱和,为进一步拓宽城市的发展方向,上海市最终决定跨黄浦江发展浦东新区。 南浦大桥跨江而过,整个经济也跟着东进。1990年4月18日正式宣布开发浦东新区。浦东原来只是一个偏远的城郊区,是山海副食品和粮食的供应基地。但作为大上海计划的上海未来发展区,浦东已成为新上海的代名词。

渡轮由于跨江大桥只供给车辆使用,普通上海市民仍然每天搭渡轮过江,但价格较低廉。上海市投入了近1000亿人民币建设了隧道、跨江大桥、地铁、航空港、深水港、自来水厂、煤气厂和垃圾焚烧处理厂等大量的基础设施,使浦东的基础设施迅速得到改善,投资环境也大大改善。作为一个新的空间,大批上海市民迁移到了浦东。有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四个不同的功能定位。

由于大量的外资和来自全国各省的投资,1990年浦东的GDP为60.22亿元,到1998年到达708亿,增长了12倍。

浦东的商业中心——陆家嘴

1981年纽约帝国大厦建成,长期代表世界最高大厦

1983年南京金林大厦,110米

1998年, 452米的吉隆坡双塔建成,成为世界最高建筑

金茂大厦 上海浦东 陆家嘴 1994年5月10日金茂大厦正式破土开工,1999年3月18日竣工。由美国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SOM的首席设计师 史密斯设计(设计过美国芝加哥汉考克大厦、希尔斯大厦、美国硅谷的太平洋贝尔和香港的国际会议中心) 设计88层。考察高层建筑中“佛塔”的形式是最早得高层建筑之一,塔的高和宽的比例很像今天的塔楼的结构。 第一节有16层,其后每节减少两层,逐步收进到第五节的8层,其后每节减少1层,最终形成了与中国宝塔相近的外观造型。外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加上中国的一些文化内涵,扎根本地。(史密斯——金茂不会适合于芝加哥,而沃尔沃斯大厦也不会适合于上海)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金融服务机构,及跨国集团的总部,被称为“垂直的金融街”。 遥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毗邻延安东路隧道口,与地铁二号线连通,其主体建筑地上88层,地下3层,高420.5米,占地面积236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曾为上海第一高楼,大陆第一高楼,2008年8月29日被比邻的环球金融中心超越。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浦东,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建设完成时,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现为亚洲第二,世界第四高塔。现在排第一的是环球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楼高492米,地上101层,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楼公司(森ビル)主导兴建。 浦东国际机场:由法国国际知名设计师设计

优势:

上海的地理位置:

从整个中国来讲,上海在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同时,上海位于位于长江口,通过长江,连接了整个中国内地;出长江,可以把整个中国沿海连接起来,而且可以和海外发生联系。通过黄浦江和苏州河,可以连接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地区。

人文优势:

由于历史的关系,上海人对于市场经济和西方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合工作节奏比较容易接受,是上海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上海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充满了竞争,使上海人有了工作特别努力,竞争意识较强的特点。这与上海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发展目标:

“一个龙头 ,三个中心”

“一个龙头”——重庆市是龙尾,而上海则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三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浦东辐射长江三角洲和整个华东地区。


相关内容

  • 城市的远见
  • --上海篇 I 今天观看了<城市的远见>之上海篇,想谈一谈这个发展中的巨人,上海.这个闻名中外的大城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是一个繁华而热闹的地方, 快节奏的生活, 现代化, 华而实!! 另许多人憧憬, 让许多人嫉妒.然而,于我而言,她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有魅力的城市.在观看了上海的发展,从繁 ...

  • 璀璨的东方明珠上海
  • 上海,璀璨的东方明珠 --观看<上海-巨人的脚步>纪录片有感 环境1412 解金昆 [1**********]5 上海,古称松江府,自<南京条约>签订五口通商以来,上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逐渐成长为民国时期远东地区的第一大城市,吸引着来自欧洲的冒险家们.世界各大银行和企业纷 ...

  • 公共关系学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学术专著(论著.译著.教材等) 一.学术专著(论著.译著.教材等) : 作者 廖为建.吴柏林. 谭昆智 孔祥勇.郭小聪 谭昆智.赵过渡 廖为建.吴柏林 谭昆智 王乐夫.陈瑞莲 吴志雄 吴思华 邓伟根 [美]波特著. 周旭华译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年 ...

  • 中国广告界十大影响力人物
  • 中国广告界十大影响力人物 徐百益 广告界对元勋级人物的爱称是"老爷爷". 奥美的老爷爷是大卫奥格威,智威汤逊的老爷爷是智威汤逊,中国广告界的老爷爷,当仁不让,一定是徐百益. 1928年开始在<申报>联合广告社上班,1941年加入英国广告顾问协会并自办广告公司,解放伊始 ...

  • 上海仍面临四大挑战
  • 罗天昊 2013-09-11 星期三 上海自贸区尘埃落定,"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 "被寄希望于从上海起航.但上海未来,仍然面临四大挑战. 近日,上海自贸区尘埃落定,"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 "被寄希望于从上海起航. 上海自由贸易区共占地28平方公里,被称誉为有五 ...

  • 加盟好项目消毒毛巾十大品牌排行榜
  • 加盟好项目 消毒毛巾十大品牌排行榜 消毒毛巾从2010年正式大面积出现以来,解决了公用毛巾安全隐患这一历史难题,即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同时也备受中小投资创业者青睐.经过2年多的飞速发展,消毒毛巾已经成为目前最火爆最热门的投资项目之一:其火爆的刚性需求,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消 ...

  • 房地产前1-25强企业组织架构
  • 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2007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776.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45.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523.6亿元,结算收入351.8亿元,净利润48.4亿元,纳税53.2亿元. 以理念奠基.视道德伦理重于商业 ...

  • 全国甲级旅游规划单位
  • 北京(8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周建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纪远)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04年乙级,07年升甲级)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02年乙级,07年升甲级)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吴必虎)(04年 ...

  • 品牌路演活动策划方案
  •   一、路演活动的总体内容介绍   1、路演的概念   2、路演的战略意图   3、路演的目标   4、路演的策略   5、路演活动的具体情况介绍   二、路演活动的市场分析   1、路演的市场环境分析   2、全国性路演(巡展)活动的案例与分析   3、主要路演城市的环境分析   三、路演的运作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