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性

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性 作者:阮黄南 陈福顺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2期

摘 要:党的十八大宣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学习型是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服务型是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创新型是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源泉。“三型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是适应了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时代的要求;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特别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三型”政党;基础;根本;源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13-02

一、学习型——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努力、不懈地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精神的深刻体现。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之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正常生态。学习型政党是指这样的政党,以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并率先发展,进而影响、辐射、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型政党建设其实质是一种现代化建设、文明进步通过政党建设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一种模式。当今社会一切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政党的竞争也是如此。在影响发展的各种要素中,人的知识和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构建学习型政党,是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进行。执政党大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就应该而且必须突出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把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这也依然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优秀领导人才,就可以在全社会发挥良好导向作用,推进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学习型”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永恒话题。 学习型的组织作为西方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被引入到我们党自身建设上来,成为政治学的名词,超越了政党过去的学习教育层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把“学习型”放在“三型”政党第一位置。显然,一个有着良好学风的政党,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从而更好地求得新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使党的宗旨和职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国家繁荣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而且,党能否长期执政,关键靠党自身执政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不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学习型党组织具有特殊重要性,特别要强调学用结合、以用为本。换句话说,这一学风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和生命,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也是体现其学习和学风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做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从党员干部个人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要求、职责需求和人生追求,读书、明智、立德、为民。读书是保持思想坚定、理论清醒的“维生素”。政治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清醒离不开学习。首先,加强学风建设,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一要从完成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化、明确学习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并能够为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添砖加瓦。二要以党内民主作为强化、提升学习动机和建立共同愿景的重要措施。党内民主的有序发展同党员干部学习、思考、实践的积极性成正比。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来自于党员的主体性及其责任感。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角度而言,发扬民主,就是要在党组织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学习氛围,让党员干部在民主宽松环境中学习思考,思想碰撞、讨论问题,讲真话、见实话、讲心里话。再者党的每个成员在工作学习实践中是当然的主体,而不仅是接受教育灌输的对象。党内任何成员都有权利、有责任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也都有义务、有要求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绝不能把党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是教育对象,只是接受教育,另一部分人居高临下,总为人师。同时,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机制,在选举、决策、监督、协商等方面真正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这样,才有共同愿景,才能开辟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途径。

二、服务型——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

服务型执政党,乃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但这是在基层党组织实践创新基础上的升华。服务型政党的提出是对政党自己功能的准确定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更高的角度统筹、调适党组织的功能,并进一步整合执政资源;更加重视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更有效地应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和做法来自于基层的实践和创新,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因此,被中央接受与推广。基层某些党组织不再和政府争当行使权力的主体,而是恢复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充当老百姓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桥梁。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来赢得民心。落实“三型”政党建设目标,要以服务为魂。中国共产党是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他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再次强化了党的宗旨。在当今社会转型的中国,执政党面临着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将“服务”具体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功能作用的新定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是“服务型”,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因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一方面让每个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时都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与关心,另一方面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干部群众的满意程度。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民之所盼,也是新时期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的现实需要。服务型政党是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社会变革,我们党正在完成的新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党在新时代的条件和挑战必须重新拉紧党与群众及其之间的利益链。党中央多次表示,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监督”。在执政操作层面,“服务精神”

的政策指向在于尊重民众的诉求和利益。当前,中国人的民主和权利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党唯有强化“服务”宗旨,才能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和国情变化。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要继续不断探索加强党建之路,构建更多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的渠道、方式和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解决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指出了途径和方向。服务群众的工作也许不如抓项目、搞标志性建筑那样引人注目,但建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永远都比有形的高楼、亮丽的数字更为持久辉煌。针对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多重新变化,群众利益诉求趋向的多元化,要求执政党更加重视服务型政党建设,并有大的突破。人们更加注重物质利益、更加注重自我发展、更加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政治与经济上追求均等的发展机会,具有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向上发展的空间,要求共享发展成果;在政治上追求更多的民主权利,要求参政议政、参与社会管理;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自由,价值多元。因此,我们党不能不重视服务型政党建设。通过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极力体现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本来面目,畅通地架起人民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桥梁。党组织只有充分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才能够赢得民心。

以服务为宗旨,为谁服务、为谁谋利,是中国共产党不是问题的问题。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坚定地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质,争当人民的“勤务员”、甘做群众的“服务员”,做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来对待、把群众利益作为最大利益来维护、把民生疾苦作为最大问题来解决,通过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有质量、更加有尊严。从基层党组织来说,离开了服务,党就没有了根基,也会失去群众。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建立健全沟通、分析、调研机制,加强民意收集、梳理、吸纳、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了解服务需求。“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主动融入基层,主动贴近群众,用真情了解群众所忧所盼。二是实施服务行动。把群众问题作为第一要务,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也要向基层群众做好解释说明,争取解决。三是督查服务落实。以督查促服务、以督查促畅通、以督查促高效,确保每项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是评议服务质量。接收群众反馈并将服务质量纳入效能考核、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三、创新型——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源泉

创新型执政党,也由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但在面对世纪之交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的十五大就对全党提出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要求。后来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语境下,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必然要求加强创新型政党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竞争的核心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创新力是这场竞争的制高点。谁占据了创新力这一竞争的制高点,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落实“三型”政党建设目标,要以创新为本,重要一环就在“勇于创新”,否则,就会失去源泉。没有创新精神,一个政党也好,一个党员也罢,就会循规蹈矩、故步自封,就会失去生机活力、落后于时代,就难以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一直强调的重要精神品格。党的建设只有不断创新,使我们党充满有活力,成为不断自我更新的执政党,才能在当代国际政党政治和世界和平发展中永保竞争奋进的优势。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国之所需,也是时代发展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个负责任的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盛的“中国梦”,让中国在新世纪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建设创新型政党,提高党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在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容不得我们走半点弯路,要敢于在各项制度上、思想上创新,敢于打破“条条框框”限制,要善于提炼总结过去的经验做法,去粗取精,结合当前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解决层出不穷的困难问题。这样,一个创新型的执政党才能够在新的时代发展面前建设强大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推进。在党的自身建设内容方面,要突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在管党治党方式方面,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又要加强科学管党、民主管党、制度管党、以德治党,并朝着依法治党方式推进;在自身建设能力方面,既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来提高党自身建设的能力,又要努力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民主发展观提升党自身建设能力。加强创新型政党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途径。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重大的时代命题,也是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营造宽松环境,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拓展各种创新成果。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建设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途径。同时,我们还要用党的建设创新带动国家建设各个方面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前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性 作者:阮黄南 陈福顺

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2期

摘 要:党的十八大宣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学习型是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服务型是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创新型是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源泉。“三型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是适应了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时代的要求;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特别是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三型”政党;基础;根本;源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13-02

一、学习型——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努力、不懈地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精神的深刻体现。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之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正常生态。学习型政党是指这样的政党,以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并率先发展,进而影响、辐射、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型政党建设其实质是一种现代化建设、文明进步通过政党建设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一种模式。当今社会一切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政党的竞争也是如此。在影响发展的各种要素中,人的知识和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构建学习型政党,是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进行。执政党大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就应该而且必须突出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把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提高作为重点,这也依然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优秀领导人才,就可以在全社会发挥良好导向作用,推进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学习型”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永恒话题。 学习型的组织作为西方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被引入到我们党自身建设上来,成为政治学的名词,超越了政党过去的学习教育层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把“学习型”放在“三型”政党第一位置。显然,一个有着良好学风的政党,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从而更好地求得新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使党的宗旨和职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国家繁荣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而且,党能否长期执政,关键靠党自身执政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

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不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学习型党组织具有特殊重要性,特别要强调学用结合、以用为本。换句话说,这一学风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和生命,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也是体现其学习和学风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做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从党员干部个人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要求、职责需求和人生追求,读书、明智、立德、为民。读书是保持思想坚定、理论清醒的“维生素”。政治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清醒离不开学习。首先,加强学风建设,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一要从完成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化、明确学习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并能够为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添砖加瓦。二要以党内民主作为强化、提升学习动机和建立共同愿景的重要措施。党内民主的有序发展同党员干部学习、思考、实践的积极性成正比。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来自于党员的主体性及其责任感。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角度而言,发扬民主,就是要在党组织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学习氛围,让党员干部在民主宽松环境中学习思考,思想碰撞、讨论问题,讲真话、见实话、讲心里话。再者党的每个成员在工作学习实践中是当然的主体,而不仅是接受教育灌输的对象。党内任何成员都有权利、有责任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也都有义务、有要求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绝不能把党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是教育对象,只是接受教育,另一部分人居高临下,总为人师。同时,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机制,在选举、决策、监督、协商等方面真正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这样,才有共同愿景,才能开辟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途径。

二、服务型——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

服务型执政党,乃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但这是在基层党组织实践创新基础上的升华。服务型政党的提出是对政党自己功能的准确定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更高的角度统筹、调适党组织的功能,并进一步整合执政资源;更加重视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更有效地应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和做法来自于基层的实践和创新,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因此,被中央接受与推广。基层某些党组织不再和政府争当行使权力的主体,而是恢复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充当老百姓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桥梁。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来赢得民心。落实“三型”政党建设目标,要以服务为魂。中国共产党是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他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再次强化了党的宗旨。在当今社会转型的中国,执政党面临着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将“服务”具体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功能作用的新定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是“服务型”,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因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一方面让每个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时都感受到组织的支持与关心,另一方面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干部群众的满意程度。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民之所盼,也是新时期进一步融洽党群关系的现实需要。服务型政党是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社会变革,我们党正在完成的新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党在新时代的条件和挑战必须重新拉紧党与群众及其之间的利益链。党中央多次表示,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监督”。在执政操作层面,“服务精神”

的政策指向在于尊重民众的诉求和利益。当前,中国人的民主和权利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党唯有强化“服务”宗旨,才能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和国情变化。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要继续不断探索加强党建之路,构建更多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的渠道、方式和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解决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指出了途径和方向。服务群众的工作也许不如抓项目、搞标志性建筑那样引人注目,但建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永远都比有形的高楼、亮丽的数字更为持久辉煌。针对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多重新变化,群众利益诉求趋向的多元化,要求执政党更加重视服务型政党建设,并有大的突破。人们更加注重物质利益、更加注重自我发展、更加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政治与经济上追求均等的发展机会,具有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向上发展的空间,要求共享发展成果;在政治上追求更多的民主权利,要求参政议政、参与社会管理;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自由,价值多元。因此,我们党不能不重视服务型政党建设。通过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极力体现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本来面目,畅通地架起人民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桥梁。党组织只有充分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才能够赢得民心。

以服务为宗旨,为谁服务、为谁谋利,是中国共产党不是问题的问题。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坚定地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质,争当人民的“勤务员”、甘做群众的“服务员”,做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来对待、把群众利益作为最大利益来维护、把民生疾苦作为最大问题来解决,通过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有质量、更加有尊严。从基层党组织来说,离开了服务,党就没有了根基,也会失去群众。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建立健全沟通、分析、调研机制,加强民意收集、梳理、吸纳、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了解服务需求。“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主动融入基层,主动贴近群众,用真情了解群众所忧所盼。二是实施服务行动。把群众问题作为第一要务,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也要向基层群众做好解释说明,争取解决。三是督查服务落实。以督查促服务、以督查促畅通、以督查促高效,确保每项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是评议服务质量。接收群众反馈并将服务质量纳入效能考核、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三、创新型——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源泉

创新型执政党,也由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但在面对世纪之交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的十五大就对全党提出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要求。后来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语境下,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必然要求加强创新型政党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竞争的核心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创新力是这场竞争的制高点。谁占据了创新力这一竞争的制高点,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落实“三型”政党建设目标,要以创新为本,重要一环就在“勇于创新”,否则,就会失去源泉。没有创新精神,一个政党也好,一个党员也罢,就会循规蹈矩、故步自封,就会失去生机活力、落后于时代,就难以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一直强调的重要精神品格。党的建设只有不断创新,使我们党充满有活力,成为不断自我更新的执政党,才能在当代国际政党政治和世界和平发展中永保竞争奋进的优势。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国之所需,也是时代发展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个负责任的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盛的“中国梦”,让中国在新世纪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建设创新型政党,提高党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在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容不得我们走半点弯路,要敢于在各项制度上、思想上创新,敢于打破“条条框框”限制,要善于提炼总结过去的经验做法,去粗取精,结合当前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解决层出不穷的困难问题。这样,一个创新型的执政党才能够在新的时代发展面前建设强大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推进。在党的自身建设内容方面,要突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在管党治党方式方面,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又要加强科学管党、民主管党、制度管党、以德治党,并朝着依法治党方式推进;在自身建设能力方面,既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来提高党自身建设的能力,又要努力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民主发展观提升党自身建设能力。加强创新型政党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途径。

建设创新型政党,是重大的时代命题,也是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营造宽松环境,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拓展各种创新成果。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建设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途径。同时,我们还要用党的建设创新带动国家建设各个方面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前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相关内容

  • 提高党的建设性反腐倡廉理论征文
  • 理论征文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性意义探析 [摘要]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要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要论断的内涵要求.科学化是指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用在党的建设上,就是指符合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符合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 ...

  • 探析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建设
  • 摘 要:作为现阶段党的最重要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是它所体现的执政党的意识.其最突出的体现又在于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它预示着我党执政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标志着我党政治使命和政治功能的又一次转型.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先进 ...

  • 试论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 [摘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议理论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总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总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呼. [关键词]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 ...

  • 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 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大] [小] 2004-04-13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游洛屏 摘要: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一些国家在政党制度方面的教训,总结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 ...

  • [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思考题整理
  • <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思考题 目 录 第一讲 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P2 2.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 3.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党的建设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是什么?P2 第二讲 列宁的建党学说 1.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主要内 ...

  • 学习型政党
  • 谈学习型政党有感 在系统学习了学习型政党的相关知识后,我对党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从学习型政党的提出到确定,以及过程,都使我的党政理论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习近平针对学习型政党提出了"学习是文明传承之念.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学习是社会团结之基.学习是国家兴亡之要". 所谓学 ...

  • 发展对象考试重点 党课知识
  • 一.创先争优 一.创先争优的内涵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如何正确理解创先争优 1. "创"字是创先争优的前提条件,就要注重创造性,把活动创建起来. 一是,把"创"字放前,体现了党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二是,把 ...

  • 参政党功能的历史考察
  • 政党理论研究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参政党功能的历史考察 任世红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南京 210007) 摘要:建国以来近60年中,参政党功能的演变经历了曲折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参政党功能演变的内在规 律,可以得出三点启示:一是政治生态是参政党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二是社会基 ...

  • 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
  • [内容提要]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需要研究这一理论体系较为严密的框架结构,剖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层面.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理论精髓.理论主题.理论品质.理论支撑.理论取向.理论依托.理论基点8个方面.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