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

第10卷第1期 2 0 0 8年2月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 ol.10,No.1

Feb .2008

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

苑 辉

(中国民航大学 人文学院外语系,天津 300300)

摘 要:古英语文学是英国文学的发端,也是欧洲中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肥沃土壤,而是从中汲取了诸多营养。总体来讲,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具体表现为对欧洲史诗传统的继承、对早期欧洲英雄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欧洲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三个方面。

关键词:古英语文学;欧洲文学传统;史诗;英雄主义;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8)01-0027-04

一、前言

古英语文学是英国文学的发端,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英语时期文学也叫做盎格鲁-萨克逊文学(约公元600年到1100年),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在英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内容包括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古英语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是“早期日尔曼民族文学中保存下来的最丰富最有意义的”[1]文学遗产。

毋庸置疑,古英语文学是欧洲中世纪(在史学上,一般认为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50年左右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约1000年的时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欧洲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可以说,古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肥沃土壤,而是从中汲取了诸多营养。本文将从这一点入手,深入分析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总体来讲,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具体表现为对欧洲史诗传统的继承、对早期欧洲英雄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欧洲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三个方面。

二、古英语文学对欧洲史诗传统的继承

早在公元前12世纪末欧洲就进入了荷马时代。

这个时代处于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水平正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它已踏进文明的门槛。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奴隶制逐渐形成,爱琴海地区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在这种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欧洲早期文明传统应运而生,其中一大传统就是史诗传统。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建立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通常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记叙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史诗作品是“荷马史诗” 即《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公元前9至公元前

。《伊利昂纪》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奥8世纪)

德修纪》描写希腊英雄奥德修在特洛伊战后还乡的故事。这两部作品气势恢弘,奠定了欧洲史诗传统的基石,对整个欧洲史诗传统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荷马史诗的影响下,欧洲相继出现了多部史诗,如古代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The ong of Hildebrand) 和冰岛的《埃达》(Edda )《英,芬兰的《卡勒瓦拉》(Kalevala ) (又名雄国》) 和法国的《罗兰之歌》(The Song of Roland) 等。

《贝奥武甫》(Beowulf )是古英语时期的文学遗产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作品, 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民族史诗,共3 183行。这首长诗于6世纪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到10世纪出现手抄本。

收稿日期:2007-10-11

作者简介:苑辉(1968-) ,女(满族) ,辽宁彰武人,副教授,硕士。

28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第1期

许多专家认为《贝奥武甫》这首叙事长诗在结构上与古希腊史诗《伊利昂纪》相仿。全诗共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贝奥武甫战胜巨怪格兰代尔和其母怪的英雄事迹;第二部分记述了贝奥武甫晚年时同火龙搏斗的壮举。

其实,《贝奥武甫》不仅是英国的第一部民族史诗,也是兼具各种欧洲史诗传统特征的成功之作,正如埃文斯所说:“在古英语文学中,《贝奥武甫》是无与伦比的史诗。它具备了一部古典史诗所应有的;恢宏和崇高。”[2]确实,《贝奥武甫》传承了欧洲的史诗传统不单纯表现在叙事结构的相象上,更主要地表现在它和欧洲史诗一样具有恢弘的气势、深刻的主题思想和成功的人物塑造上。

首先,《贝奥武甫》同欧洲史诗一样,具有神化色彩,体现了人战胜自然的深刻主题。史诗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在内容方面同神话有紧密的联系。荷马史诗包含不少神话成分,表现了古代希腊人的丰富想象力。诗中的英雄既具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时借助神力,克服各种险阻和磨难。同样,《贝奥武甫》也具有比较浓厚的神话色彩。该诗描述了贝奥武甫同妖魔斗争的故事,先杀死了危害丹麦人的巨妖,后又杀死危害本族人民的火龙。其实,巨妖和火龙都是远古时期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力的化身,《贝奥武甫》借此讴歌了人的伟大力量和人不怕困难战胜邪恶的英雄壮举。

其次,同其他欧洲史诗一样,《贝奥武甫》诗中表现了恢弘的气势和宏大的争斗场面。《伊利昂纪》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全书以英雄的业绩为中心,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人物的情绪都很激烈,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息。《奥德修纪》则描绘了人与大海的搏斗,场面宏大。《贝奥武甫》沿用了这种传统,记叙了贝奥武甫一生的英雄业绩,描绘了诸多宏大激烈的战斗景象。例如贝奥武甫战胜妖怪格兰代尔的描写非常激动人心。贝奥武甫一跃而上,紧紧抓住敌人,同他展开了搏斗。在激烈的搏斗中贝奥武甫撕下了妖怪一只胳膊,吓得妖怪夺路而逃。格兰代尔的母亲得知情况后,第二天夜里跑来为儿子报仇;杀死了罗瑟加的忠实侍卫埃斯切尔。贝奥武甫追到一个水洞里,同这个女妖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危急之中,他取下一把魔剑,杀死了女妖。这些恢弘的气势同欧洲史诗传统一脉相承。

此外,同其他欧洲史诗一样,《贝奥武甫》一诗塑造了典型的英雄形象。主人公贝奥武甫这一形

象本身带有传奇和神话的色彩,概括性地表现了古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英雄君主的拥戴和赞美。他英勇顽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爱护自己的臣民,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在《奥德修记》中奥德修就是这类英雄人物的典型。他机警,老练,善于克制,兼具各种品德和才干。他的性格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不怕困难,他在不可想象的困难中表现了英雄本色。这种形象正是贝奥武甫人物形象的楷模。

总之,《贝奥武甫》延续了欧洲的史诗传统,记录了盎格鲁-撒克逊的民族史。同欧洲文学中的其他史诗如荷马史诗一样,它把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吟唱讴歌的对象,展现了恢弘的气势,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原初时期人类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三、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英雄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早在古希腊时期,欧洲人就非常崇尚勇敢、无畏等英雄的品质。因此,英雄传奇是早期欧洲文学所力图表现的一大传统。英雄传奇是古希腊神话的一部分,常以英雄传说为主题。在当时,英雄被当作神和人所生的后代,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和爱戴。人们把英勇作战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他们热衷于战争,几经挫折而坚持不懈。奥德修斯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英雄主义不仅是古希腊人所信奉的行为准则,更是早期日耳曼民族所崇尚的哲学。日耳曼人是欧洲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公元前5世纪,他们就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后来他们逐渐扩散到多瑙河、莱茵河、维斯拉河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并不断向南推进,与凯尔特人和罗马人发生冲突。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是其中的一支。日耳曼人向来以身材高大、勇敢善战而著称。与北欧的诺曼人一样,日耳尔曼人最崇拜的神是战神奥丁,他们崇尚勇气,热爱独立,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家庭和领袖极其尊重,具有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主义是日耳曼民族所极其崇尚的精神,也是日耳曼早期文学所力图表现的内容。在流传下来的日耳曼早期文学中随处可见英雄主义思想的印记。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诗主要取材于东哥特人的英雄传说,反映了4、5世纪时欧洲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期的历史画面:随东哥特国王狄特里希出征的希尔德布兰特在30年后返回故乡,在边境上和他的儿子展开

2008年(总第51期) 苑辉: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 29

了战斗。虽然这首诗歌残缺不全,但是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日耳曼人封建化和基督教化前氏族社会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能领略日耳曼人刚强勇敢的性格,以及他们视荣誉与尊严高于一切的英雄主义精神。

《贝奥武甫》正是继承了日尔曼民族的这一传统,讲述了一个英雄的故事。在这部史诗中我们看到了贝奥武甫这位英雄所具有的坚韧和百折不回的勇气,也看到了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当贝奥武甫要去迎战格兰德尔的母兽时对罗瑟加王所说的话就是极好的见证:“不要悲伤……与其痛不欲生,不如为朋友报仇。生命有涯,让他在生命的最

后时刻做出壮举,作为他长眠地下时最好的回报。”原文(现代英语译本)为: “Sorrow not, sage! It beseems us better/friends to avenge than fruitlessly mourn them./ Each of us all must his end abide/in the ways of the world; so win who may/glory ere death! When his days are told,/ that is the warrior's worthiest doom.” [3]

不仅《贝奥武甫》一诗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古英语诗歌也体现了英雄主义的气概。《布鲁兰堡》(The Battle of Brunanburge )和《莫尔登之战》(The Battle of Maldon) 就是极好的例子。这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表现了英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得知,古英语时期的文学继承了早期欧洲的英雄主义文学传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特征。

四、古英语文学对欧洲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初是犹太人的宗教。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矛盾的加深,封建主逐渐利用并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于公元3世纪逐渐在欧洲确立了巩固的地位。随着基督教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基督教文学应运而生。这一文学继承了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文学传统,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碰撞的结果。基督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圣经》对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古英语文学自然也受到了基督教文学的影响。古英语文学继承了基督教文化,把基督教文学传统和日耳曼文学传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特有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事实

证明,如果没有对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古英语文学就不会这么丰富多彩。

古英语文学对基督教文学的继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古英语的本土文学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另一方面是在古英语时期产生了基督教内容的文学,即僧侣文学。

首先,在古英语时期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基督教思想的印记。在《贝奥武甫》中就有非常明显的例子。陈嘉主编的《英国文学史》在论及这一点时列举了许多例证。例如,在诗中经常提到“wyrd ”(fate 即命运)一词,把命运看成是决定人间事务的主要因素。诗中还经常使用God 或Lord 字样,把“God ”或 “Lord”当成全知全能的、掌控着宇宙万物的统治者。有时,诗歌的歌唱者会突然地插入,打断故事的叙述,指出上帝在惩恶扬善过程中的作用,或者为那些不能看到上帝无所不在的异教徒所经历的不幸而哀叹。有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到圣经里的人物,比如称怪兽格兰德尔为“该隐的后代”;还有罗瑟加王在贝奥武甫战胜了格兰德尔的母亲之后所说的话中表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他还强调道德的行为和来世的重要性,有非常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印记[4]。

另外,在古英语时期出现了以基督教为题材的诗歌、散文翻译和创作。美国学者Albert Baugh 在其著作《英语史》中论及古英语文学时提到超过半数的古英语诗歌都涉及基督教主题[5],包括对《旧约》和《新约》的翻译和注释,以及关于圣徒传奇和祷文等的作品。这类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7、8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有开德蒙(Caedmon )和琴涅武甫(Cynewulf)。开德蒙把《圣经》(The Scriptures)转换成了优美的古英语诗篇。琴涅武甫写了至少四首以宗教为主题的诗歌。其中《耶稣》(Christ )讲述了基督降临、基督升天和最后的审判的故事。《朱莉安娜》(Juliana )和《埃琳娜》(Elene )讲述了著名圣徒的故事;《圣徒们的命运》(The Fates of the Apostles )则简单记叙了各个圣徒的死亡地点和经历。除了开德蒙和琴涅武甫的作品外还有许多宗教诗歌,如《凤凰》(The Phoenix诗中把此鸟作为基督生命的象征)和《基督与撒旦》(Christ and Satan讲述了撒旦被逐出伊甸园、地狱的折磨和撒旦对基督的诱惑等故事)。所有这些诗在中世纪的其他文学中都有同样的版本。他们记录了古英语时期基督教对英国的影响,表明古英语文学对基督教文学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在古英语时期,不但有大量的(下转第33页)

2008年(总第51期) 于海燕:《红字》的象征手法探析 33

秘的荒野,寻求自身的幸福与价值。森林是海丝特

与亚瑟迸发爱情获得新生之地,在这里,“爱可以得到奉献”,黑暗阴郁的森林“包含一种魅力”。而且只有在这里,海丝特才能摘下屈辱的A 字,体验到自由的快乐。当她反抗加尔文教统治下的阴郁沉闷、令人窒息的传统而受到迫害时,是森林为她提供了庇护之所,使她躲开世俗的伤害与社会的摒弃,最终实现自身的救赎,得到了灵魂的净化。

总之,《红字》独具特色的象征手法的使用, 使得读者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诠释作品主题,并赋予主题以具体的形象,避免了直接描述的单一和浅薄。它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令读者难以忘怀。象征手法的多义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的成功运用使霍桑的《红字》成为美国第一部跨国界、赢得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

参考文献:

[1] 毛信德. 美国小说纲史[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8:

162.

[2] 龚翰熊. 现代西方文学思潮[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

社, 1987: 56.

[3] 吴亮, 章平, 宗仁发. 象征主义小说[M]. 北京: 时代文

艺出版社, 1989:1.

[4] 霍桑. 红字[M]. 姚乃强, 译. 上海: 译林出版社, 1996. [5] 朱虹. 英美文学散论[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4: 145. [6] Gerber, John C1ed. 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M]. New Jersey: Prentice – Hall, Inc1, 1968: 117.

(责任编校:叶景林)

~~~~~~~~~~~~~~~~~~~~~~~~~~~~~~~~~~~~~~~~~~~~~~~~~~~~~~~~~~~~~~~~~~~~~~~~~~~~~~~~~~~~~~~~~~~~~~~~~~~~~~~~~~~~~~(上接第29页)诗歌创作,还有大量的散文作品,其中许多都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在9世纪英国就拥有相当数量的散文作品。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盎格鲁-撒克逊国王艾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871-899])。他用盎格鲁-撒克逊语翻译了大量的拉丁文著作,如蒲伯•格里高里大帝的《牧人的牵挂》(Pastoral Care of Pope Gregory),比德的英吉利人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等,都以基督教为主题。除了艾尔弗雷德大帝之外亚尔弗里克(Alfric,955~1010)也翻译了《圣经》的部分内容,为古英语散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传统,因此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特有的早期文学。古英语文学不是单纯一种文化的产物,而是各种文化冲撞与融合的结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Baugh, Albert Croll.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78: 67. [2] Ifor Evens: 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侯维

瑞. 英国文学通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 [3] Beowulf , Modern Text.Chapter XXI .Beowulf in

Hypertext .[EB/OL][2007-06-23]http://www.humanities.mcmaster.ca/~beowulf/main.html.

[4] Chen Jia.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 The Com

mercial Press, 1986: 9.

[5] Baugh, Albert Croll.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78: 69.

五、结语

从以上的三方面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古英语文

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归功于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它在古英语本土文学的基础上,首先继承了起始于古希腊的欧洲史诗传统,同时也继承了早期欧洲的英雄主义文学传统,又继承了基督教文学

(责任编校:叶景林)

第10卷第1期 2 0 0 8年2月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 ol.10,No.1

Feb .2008

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

苑 辉

(中国民航大学 人文学院外语系,天津 300300)

摘 要:古英语文学是英国文学的发端,也是欧洲中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肥沃土壤,而是从中汲取了诸多营养。总体来讲,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具体表现为对欧洲史诗传统的继承、对早期欧洲英雄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欧洲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三个方面。

关键词:古英语文学;欧洲文学传统;史诗;英雄主义;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8)01-0027-04

一、前言

古英语文学是英国文学的发端,在英语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英语时期文学也叫做盎格鲁-萨克逊文学(约公元600年到1100年),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在英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内容包括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古英语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是“早期日尔曼民族文学中保存下来的最丰富最有意义的”[1]文学遗产。

毋庸置疑,古英语文学是欧洲中世纪(在史学上,一般认为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50年左右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约1000年的时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欧洲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可以说,古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能脱离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肥沃土壤,而是从中汲取了诸多营养。本文将从这一点入手,深入分析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总体来讲,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具体表现为对欧洲史诗传统的继承、对早期欧洲英雄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欧洲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三个方面。

二、古英语文学对欧洲史诗传统的继承

早在公元前12世纪末欧洲就进入了荷马时代。

这个时代处于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水平正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它已踏进文明的门槛。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奴隶制逐渐形成,爱琴海地区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在这种社会的演化过程中,欧洲早期文明传统应运而生,其中一大传统就是史诗传统。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建立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通常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记叙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史诗作品是“荷马史诗” 即《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公元前9至公元前

。《伊利昂纪》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奥8世纪)

德修纪》描写希腊英雄奥德修在特洛伊战后还乡的故事。这两部作品气势恢弘,奠定了欧洲史诗传统的基石,对整个欧洲史诗传统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荷马史诗的影响下,欧洲相继出现了多部史诗,如古代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The ong of Hildebrand) 和冰岛的《埃达》(Edda )《英,芬兰的《卡勒瓦拉》(Kalevala ) (又名雄国》) 和法国的《罗兰之歌》(The Song of Roland) 等。

《贝奥武甫》(Beowulf )是古英语时期的文学遗产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作品, 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民族史诗,共3 183行。这首长诗于6世纪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到10世纪出现手抄本。

收稿日期:2007-10-11

作者简介:苑辉(1968-) ,女(满族) ,辽宁彰武人,副教授,硕士。

28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第1期

许多专家认为《贝奥武甫》这首叙事长诗在结构上与古希腊史诗《伊利昂纪》相仿。全诗共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贝奥武甫战胜巨怪格兰代尔和其母怪的英雄事迹;第二部分记述了贝奥武甫晚年时同火龙搏斗的壮举。

其实,《贝奥武甫》不仅是英国的第一部民族史诗,也是兼具各种欧洲史诗传统特征的成功之作,正如埃文斯所说:“在古英语文学中,《贝奥武甫》是无与伦比的史诗。它具备了一部古典史诗所应有的;恢宏和崇高。”[2]确实,《贝奥武甫》传承了欧洲的史诗传统不单纯表现在叙事结构的相象上,更主要地表现在它和欧洲史诗一样具有恢弘的气势、深刻的主题思想和成功的人物塑造上。

首先,《贝奥武甫》同欧洲史诗一样,具有神化色彩,体现了人战胜自然的深刻主题。史诗产生于氏族社会解体时期,在内容方面同神话有紧密的联系。荷马史诗包含不少神话成分,表现了古代希腊人的丰富想象力。诗中的英雄既具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时借助神力,克服各种险阻和磨难。同样,《贝奥武甫》也具有比较浓厚的神话色彩。该诗描述了贝奥武甫同妖魔斗争的故事,先杀死了危害丹麦人的巨妖,后又杀死危害本族人民的火龙。其实,巨妖和火龙都是远古时期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力的化身,《贝奥武甫》借此讴歌了人的伟大力量和人不怕困难战胜邪恶的英雄壮举。

其次,同其他欧洲史诗一样,《贝奥武甫》诗中表现了恢弘的气势和宏大的争斗场面。《伊利昂纪》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全书以英雄的业绩为中心,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人物的情绪都很激烈,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息。《奥德修纪》则描绘了人与大海的搏斗,场面宏大。《贝奥武甫》沿用了这种传统,记叙了贝奥武甫一生的英雄业绩,描绘了诸多宏大激烈的战斗景象。例如贝奥武甫战胜妖怪格兰代尔的描写非常激动人心。贝奥武甫一跃而上,紧紧抓住敌人,同他展开了搏斗。在激烈的搏斗中贝奥武甫撕下了妖怪一只胳膊,吓得妖怪夺路而逃。格兰代尔的母亲得知情况后,第二天夜里跑来为儿子报仇;杀死了罗瑟加的忠实侍卫埃斯切尔。贝奥武甫追到一个水洞里,同这个女妖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危急之中,他取下一把魔剑,杀死了女妖。这些恢弘的气势同欧洲史诗传统一脉相承。

此外,同其他欧洲史诗一样,《贝奥武甫》一诗塑造了典型的英雄形象。主人公贝奥武甫这一形

象本身带有传奇和神话的色彩,概括性地表现了古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英雄君主的拥戴和赞美。他英勇顽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爱护自己的臣民,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在《奥德修记》中奥德修就是这类英雄人物的典型。他机警,老练,善于克制,兼具各种品德和才干。他的性格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不怕困难,他在不可想象的困难中表现了英雄本色。这种形象正是贝奥武甫人物形象的楷模。

总之,《贝奥武甫》延续了欧洲的史诗传统,记录了盎格鲁-撒克逊的民族史。同欧洲文学中的其他史诗如荷马史诗一样,它把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作为吟唱讴歌的对象,展现了恢弘的气势,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原初时期人类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三、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英雄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早在古希腊时期,欧洲人就非常崇尚勇敢、无畏等英雄的品质。因此,英雄传奇是早期欧洲文学所力图表现的一大传统。英雄传奇是古希腊神话的一部分,常以英雄传说为主题。在当时,英雄被当作神和人所生的后代,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和爱戴。人们把英勇作战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他们热衷于战争,几经挫折而坚持不懈。奥德修斯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英雄主义不仅是古希腊人所信奉的行为准则,更是早期日耳曼民族所崇尚的哲学。日耳曼人是欧洲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公元前5世纪,他们就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后来他们逐渐扩散到多瑙河、莱茵河、维斯拉河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并不断向南推进,与凯尔特人和罗马人发生冲突。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是其中的一支。日耳曼人向来以身材高大、勇敢善战而著称。与北欧的诺曼人一样,日耳尔曼人最崇拜的神是战神奥丁,他们崇尚勇气,热爱独立,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家庭和领袖极其尊重,具有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主义是日耳曼民族所极其崇尚的精神,也是日耳曼早期文学所力图表现的内容。在流传下来的日耳曼早期文学中随处可见英雄主义思想的印记。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诗主要取材于东哥特人的英雄传说,反映了4、5世纪时欧洲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期的历史画面:随东哥特国王狄特里希出征的希尔德布兰特在30年后返回故乡,在边境上和他的儿子展开

2008年(总第51期) 苑辉:古英语文学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 29

了战斗。虽然这首诗歌残缺不全,但是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日耳曼人封建化和基督教化前氏族社会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能领略日耳曼人刚强勇敢的性格,以及他们视荣誉与尊严高于一切的英雄主义精神。

《贝奥武甫》正是继承了日尔曼民族的这一传统,讲述了一个英雄的故事。在这部史诗中我们看到了贝奥武甫这位英雄所具有的坚韧和百折不回的勇气,也看到了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当贝奥武甫要去迎战格兰德尔的母兽时对罗瑟加王所说的话就是极好的见证:“不要悲伤……与其痛不欲生,不如为朋友报仇。生命有涯,让他在生命的最

后时刻做出壮举,作为他长眠地下时最好的回报。”原文(现代英语译本)为: “Sorrow not, sage! It beseems us better/friends to avenge than fruitlessly mourn them./ Each of us all must his end abide/in the ways of the world; so win who may/glory ere death! When his days are told,/ that is the warrior's worthiest doom.” [3]

不仅《贝奥武甫》一诗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古英语诗歌也体现了英雄主义的气概。《布鲁兰堡》(The Battle of Brunanburge )和《莫尔登之战》(The Battle of Maldon) 就是极好的例子。这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表现了英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得知,古英语时期的文学继承了早期欧洲的英雄主义文学传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特征。

四、古英语文学对欧洲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初是犹太人的宗教。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矛盾的加深,封建主逐渐利用并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于公元3世纪逐渐在欧洲确立了巩固的地位。随着基督教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基督教文学应运而生。这一文学继承了古希腊文学传统和希伯来文学传统,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碰撞的结果。基督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圣经》对欧洲社会思想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古英语文学自然也受到了基督教文学的影响。古英语文学继承了基督教文化,把基督教文学传统和日耳曼文学传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特有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事实

证明,如果没有对基督教文学传统的继承,古英语文学就不会这么丰富多彩。

古英语文学对基督教文学的继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古英语的本土文学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另一方面是在古英语时期产生了基督教内容的文学,即僧侣文学。

首先,在古英语时期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基督教思想的印记。在《贝奥武甫》中就有非常明显的例子。陈嘉主编的《英国文学史》在论及这一点时列举了许多例证。例如,在诗中经常提到“wyrd ”(fate 即命运)一词,把命运看成是决定人间事务的主要因素。诗中还经常使用God 或Lord 字样,把“God ”或 “Lord”当成全知全能的、掌控着宇宙万物的统治者。有时,诗歌的歌唱者会突然地插入,打断故事的叙述,指出上帝在惩恶扬善过程中的作用,或者为那些不能看到上帝无所不在的异教徒所经历的不幸而哀叹。有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到圣经里的人物,比如称怪兽格兰德尔为“该隐的后代”;还有罗瑟加王在贝奥武甫战胜了格兰德尔的母亲之后所说的话中表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他还强调道德的行为和来世的重要性,有非常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印记[4]。

另外,在古英语时期出现了以基督教为题材的诗歌、散文翻译和创作。美国学者Albert Baugh 在其著作《英语史》中论及古英语文学时提到超过半数的古英语诗歌都涉及基督教主题[5],包括对《旧约》和《新约》的翻译和注释,以及关于圣徒传奇和祷文等的作品。这类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7、8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有开德蒙(Caedmon )和琴涅武甫(Cynewulf)。开德蒙把《圣经》(The Scriptures)转换成了优美的古英语诗篇。琴涅武甫写了至少四首以宗教为主题的诗歌。其中《耶稣》(Christ )讲述了基督降临、基督升天和最后的审判的故事。《朱莉安娜》(Juliana )和《埃琳娜》(Elene )讲述了著名圣徒的故事;《圣徒们的命运》(The Fates of the Apostles )则简单记叙了各个圣徒的死亡地点和经历。除了开德蒙和琴涅武甫的作品外还有许多宗教诗歌,如《凤凰》(The Phoenix诗中把此鸟作为基督生命的象征)和《基督与撒旦》(Christ and Satan讲述了撒旦被逐出伊甸园、地狱的折磨和撒旦对基督的诱惑等故事)。所有这些诗在中世纪的其他文学中都有同样的版本。他们记录了古英语时期基督教对英国的影响,表明古英语文学对基督教文学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在古英语时期,不但有大量的(下转第33页)

2008年(总第51期) 于海燕:《红字》的象征手法探析 33

秘的荒野,寻求自身的幸福与价值。森林是海丝特

与亚瑟迸发爱情获得新生之地,在这里,“爱可以得到奉献”,黑暗阴郁的森林“包含一种魅力”。而且只有在这里,海丝特才能摘下屈辱的A 字,体验到自由的快乐。当她反抗加尔文教统治下的阴郁沉闷、令人窒息的传统而受到迫害时,是森林为她提供了庇护之所,使她躲开世俗的伤害与社会的摒弃,最终实现自身的救赎,得到了灵魂的净化。

总之,《红字》独具特色的象征手法的使用, 使得读者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诠释作品主题,并赋予主题以具体的形象,避免了直接描述的单一和浅薄。它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令读者难以忘怀。象征手法的多义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的成功运用使霍桑的《红字》成为美国第一部跨国界、赢得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

参考文献:

[1] 毛信德. 美国小说纲史[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8:

162.

[2] 龚翰熊. 现代西方文学思潮[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

社, 1987: 56.

[3] 吴亮, 章平, 宗仁发. 象征主义小说[M]. 北京: 时代文

艺出版社, 1989:1.

[4] 霍桑. 红字[M]. 姚乃强, 译. 上海: 译林出版社, 1996. [5] 朱虹. 英美文学散论[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4: 145. [6] Gerber, John C1ed. 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M]. New Jersey: Prentice – Hall, Inc1, 1968: 117.

(责任编校:叶景林)

~~~~~~~~~~~~~~~~~~~~~~~~~~~~~~~~~~~~~~~~~~~~~~~~~~~~~~~~~~~~~~~~~~~~~~~~~~~~~~~~~~~~~~~~~~~~~~~~~~~~~~~~~~~~~~(上接第29页)诗歌创作,还有大量的散文作品,其中许多都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在9世纪英国就拥有相当数量的散文作品。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盎格鲁-撒克逊国王艾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871-899])。他用盎格鲁-撒克逊语翻译了大量的拉丁文著作,如蒲伯•格里高里大帝的《牧人的牵挂》(Pastoral Care of Pope Gregory),比德的英吉利人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等,都以基督教为主题。除了艾尔弗雷德大帝之外亚尔弗里克(Alfric,955~1010)也翻译了《圣经》的部分内容,为古英语散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传统,因此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特有的早期文学。古英语文学不是单纯一种文化的产物,而是各种文化冲撞与融合的结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Baugh, Albert Croll.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78: 67. [2] Ifor Evens: 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侯维

瑞. 英国文学通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 [3] Beowulf , Modern Text.Chapter XXI .Beowulf in

Hypertext .[EB/OL][2007-06-23]http://www.humanities.mcmaster.ca/~beowulf/main.html.

[4] Chen Jia.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 The Com

mercial Press, 1986: 9.

[5] Baugh, Albert Croll.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78: 69.

五、结语

从以上的三方面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古英语文

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归功于对早期欧洲文学传统的继承。它在古英语本土文学的基础上,首先继承了起始于古希腊的欧洲史诗传统,同时也继承了早期欧洲的英雄主义文学传统,又继承了基督教文学

(责任编校:叶景林)


相关内容

  • 象征主义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
  • 象征主义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经常采用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客观事物本来已经存在,对它的描写不是创造,而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即一种心灵状态的显示.象征主义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暗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所具有的丰富寓意未反映主题.而暗示离不开具有强大表达功能的英语词汇,本文通过对英美 ...

  • 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
  • 专题十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 (2015四川文综)1.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 A .克己复礼 B .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答案]B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俈>云:"人 ...

  • 还原罗斯柴尔德家族
  • 还原罗斯柴尔德家族 作者 梁小民 发表于2010-11-07 03:13201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现任掌门人访问中国,在接受央视专访时,曾主动提出拒绝邀请宋鸿兵为现场嘉宾. 在那个时代,有政府背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商业和金融上的成功关键还在自身.任何一个企业家或商人的成功,首先都取 ...

  • 象征主义知识
  • 象征主义知识 象征主义简介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 ,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 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 ...

  •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English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 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 ...

  • 刘佳林: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
  • 该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项的资助,作者特此鸣谢. 内容提要:西方国家对纳博科夫的研究已有80多年历史,早期俄侨批评家开创了纳博科夫研究中的美学与元文学批评模式:以后,讨论纳博科夫与生活的著作逐渐增多并占据上风,其伦理的.形而上的理路也日渐明显.从研究者的视界看,西方纳博科夫 ...

  • 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
  • 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异同 -------------------------------------------------------------------------------- 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异同 (1)相同点: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在思想意识 ...

  • 英美文学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 )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 ...

  •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 第二部分 近代历史 专题三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 [时空坐标] [专题概览] 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4.15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 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 治.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