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

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

一、诱发电位的定义及电生理基础 诱发电位(Eps):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相宜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它有空间、时间和相位特征,即Eps必须在特定的部位才能检测出来。这与自发脑电时,自发,同期性的出现是有区别的。

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基础:

1皮层Eps:大部分是一组神经元群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Ipsp)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

2皮层下Eps:各组皮层下中继核团的神经元群产生的突触后电位(PSP)与其传导通路的动作电位(AP)综合而成。

3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所记录的电位:主要是复合AP,由去极化波沿这类神经纤维膜传导而产生。

二、诱发电位的分类 (一)、外源性刺激相关诱发电位(SRPS)

1感觉诱发电位

(1)、视觉诱发电位:A、模式刺激 B、弥散光刺激;

(2)、听觉诱发电位:A、短潜伏期 B、中潜伏期 C、长潜伏期; (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A、上肢 B、下肢 C、其他

2运动诱发电位:(MEPS)

(1)、电刺激MEP;

(2)、磁刺激MEP

(二)、内源性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S)

三、诱发电位各参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含义

1潜伏期:主要反映被测试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粗径有髓纤维的传导功能。潜伏期延长,说明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除突触障碍之外,主要原因是神经纤维的脱髓鞘。

2峰间期:它受物理性、生理性或周围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较少,对中枢通路的病损更为敏感。 3峰间期比值异常 4波幅: 一般反映受刺激后,感觉或运动系统引起同步性放电神经元的数量的多少。由于它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且在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故治疗很少用绝对波幅的幅值作为被测试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单一指针,而往往采用相对波幅或波幅比。

脑干诱发电位(BAEP)属皮层下EPS,用作客观检查听神经和脑干功能障碍的方法。

四、BAEP的发生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一般认为各波的可能发生源为:波Ⅰ,听神经颅外段;波Ⅱ,听神经颅内段和耳蜗核;波Ⅲ,内侧上橄榄核或耳蜗核;波Ⅳ与波Ⅴ,外侧丘系或其神经核团(桥脑中、上段);波Ⅴ可能尚与中央核团电活动有关(桥脑上段或中脑下段)。 Ⅱ、Ⅵ波出现率不高。不能认为每个波只是一个特定发生源的活动,BAEP应看成是一种涉及全部脑干听系结构并代表多层次相互影响的偶极子活动更为合适,而且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BAEP仅反映外周听神经听敏度和脑干听通路的神经传导能力,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只能协助定位,不能做病因的诊断。 主要测试指标:主要测定BAEP主波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比及Ⅴ波反应阈值。常规测试中,波Ⅰ~波Ⅴ等前5个波最稳定,其中波Ⅴ波幅最高,可作为辨认BAEP各波的标志。正常情况下,波Ⅱ与波Ⅰ,或波Ⅵ与波Ⅶ常融合形成复合波形。

五、BAEP的判断标准及其一般临床解释 1)正常标准:双耳均有典型的图像曲线,波形完整,分化清楚,重复性好,且Ⅰ、Ⅲ、Ⅴ主波出波率100%、PL及IPL在本实验室同龄正常范围。因此检查结果不仅仅看Ⅴ波反应阈值,还必须参考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结论。 2)异常标准: 异常类型:周围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Ⅰ波缺失或PL延长,Ⅴ波阈值升高。脑干中枢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Ⅲ、Ⅴ波的缺失、PL及IPL的延长或Ⅴ/Ⅰ波幅比

1、BAEP各波(Ⅰ-Ⅴ波)均消失:听神经近耳蜗段的严重损伤,也是脑死亡的判断之一。

2、波Ⅰ、Ⅱ之后各波消失:听神经颅内段或脑干严重病损。

3、潜伏期均延长且双侧对称:

(1)、双侧传导性障碍,如中耳炎;

(2)、如Ⅰ-Ⅴ不长,可能为听神经近耳窝蜗段病损;

(3)、如Ⅰ-Ⅴ延长,则可能提示脑干听通路受累。

4、各波潜伏期延长且双侧不对称:多由传导障碍所致。

5、波Ⅰ引不出,其余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波间期正常:脑干听通路下段或听神经病损。 6、波Ⅰ-Ⅴ波间期延长:提示蜗后病变。伴Ⅰ-Ⅲ波间期延长:同侧听神经至脑干段。伴Ⅲ-Ⅴ波间期延长:脑干内的听觉传导通路。

7、Ⅴ/Ⅰ波幅比

8、Ⅲ-Ⅴ/Ⅰ-Ⅲ波间期比值>1.0:提示早期的脑干病损(桥脑到中脑下段)。

9、Ⅴ波反应阈增高:周围性损害

如何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报告单

一、诱发电位的定义及电生理基础 诱发电位(Eps):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相宜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锁时关系)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它有空间、时间和相位特征,即Eps必须在特定的部位才能检测出来。这与自发脑电时,自发,同期性的出现是有区别的。

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基础:

1皮层Eps:大部分是一组神经元群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Ipsp)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

2皮层下Eps:各组皮层下中继核团的神经元群产生的突触后电位(PSP)与其传导通路的动作电位(AP)综合而成。

3感觉神经或运动神经所记录的电位:主要是复合AP,由去极化波沿这类神经纤维膜传导而产生。

二、诱发电位的分类 (一)、外源性刺激相关诱发电位(SRPS)

1感觉诱发电位

(1)、视觉诱发电位:A、模式刺激 B、弥散光刺激;

(2)、听觉诱发电位:A、短潜伏期 B、中潜伏期 C、长潜伏期; (3)、躯体感觉诱发电位:A、上肢 B、下肢 C、其他

2运动诱发电位:(MEPS)

(1)、电刺激MEP;

(2)、磁刺激MEP

(二)、内源性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S)

三、诱发电位各参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含义

1潜伏期:主要反映被测试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粗径有髓纤维的传导功能。潜伏期延长,说明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除突触障碍之外,主要原因是神经纤维的脱髓鞘。

2峰间期:它受物理性、生理性或周围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较少,对中枢通路的病损更为敏感。 3峰间期比值异常 4波幅: 一般反映受刺激后,感觉或运动系统引起同步性放电神经元的数量的多少。由于它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且在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故治疗很少用绝对波幅的幅值作为被测试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单一指针,而往往采用相对波幅或波幅比。

脑干诱发电位(BAEP)属皮层下EPS,用作客观检查听神经和脑干功能障碍的方法。

四、BAEP的发生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音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一般认为各波的可能发生源为:波Ⅰ,听神经颅外段;波Ⅱ,听神经颅内段和耳蜗核;波Ⅲ,内侧上橄榄核或耳蜗核;波Ⅳ与波Ⅴ,外侧丘系或其神经核团(桥脑中、上段);波Ⅴ可能尚与中央核团电活动有关(桥脑上段或中脑下段)。 Ⅱ、Ⅵ波出现率不高。不能认为每个波只是一个特定发生源的活动,BAEP应看成是一种涉及全部脑干听系结构并代表多层次相互影响的偶极子活动更为合适,而且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BAEP仅反映外周听神经听敏度和脑干听通路的神经传导能力,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只能协助定位,不能做病因的诊断。 主要测试指标:主要测定BAEP主波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比及Ⅴ波反应阈值。常规测试中,波Ⅰ~波Ⅴ等前5个波最稳定,其中波Ⅴ波幅最高,可作为辨认BAEP各波的标志。正常情况下,波Ⅱ与波Ⅰ,或波Ⅵ与波Ⅶ常融合形成复合波形。

五、BAEP的判断标准及其一般临床解释 1)正常标准:双耳均有典型的图像曲线,波形完整,分化清楚,重复性好,且Ⅰ、Ⅲ、Ⅴ主波出波率100%、PL及IPL在本实验室同龄正常范围。因此检查结果不仅仅看Ⅴ波反应阈值,还必须参考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Ⅴ/Ⅰ波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结论。 2)异常标准: 异常类型:周围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Ⅰ波缺失或PL延长,Ⅴ波阈值升高。脑干中枢性听路损害:主要指Ⅲ、Ⅴ波的缺失、PL及IPL的延长或Ⅴ/Ⅰ波幅比

1、BAEP各波(Ⅰ-Ⅴ波)均消失:听神经近耳蜗段的严重损伤,也是脑死亡的判断之一。

2、波Ⅰ、Ⅱ之后各波消失:听神经颅内段或脑干严重病损。

3、潜伏期均延长且双侧对称:

(1)、双侧传导性障碍,如中耳炎;

(2)、如Ⅰ-Ⅴ不长,可能为听神经近耳窝蜗段病损;

(3)、如Ⅰ-Ⅴ延长,则可能提示脑干听通路受累。

4、各波潜伏期延长且双侧不对称:多由传导障碍所致。

5、波Ⅰ引不出,其余波潜伏期延长,Ⅲ-Ⅴ波间期正常:脑干听通路下段或听神经病损。 6、波Ⅰ-Ⅴ波间期延长:提示蜗后病变。伴Ⅰ-Ⅲ波间期延长:同侧听神经至脑干段。伴Ⅲ-Ⅴ波间期延长:脑干内的听觉传导通路。

7、Ⅴ/Ⅰ波幅比

8、Ⅲ-Ⅴ/Ⅰ-Ⅲ波间期比值>1.0:提示早期的脑干病损(桥脑到中脑下段)。

9、Ⅴ波反应阈增高:周围性损害


相关内容

  • 最新听觉诱发电位技术综述
  • 目的:认识最新听觉诱发电位技术相关内容,提高临床诊断客观性.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技术: AEP客观监测指标: Chirp:Fmp: 残余噪声: 目前,听觉诱发电位(AEP)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毫无疑问,ABR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AEP,它可以用来评估阈值,进行外周或中枢病变的鉴别 ...

  •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分析
  • 第蒜霸期,啦隧璺州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分析. 司峻峰1,宁新宝1,薛方2 2.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用接地线的条件下对受试者均成功地检测出了BAEP渡,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规一化加权平均,低噪声放大器中图分类号:R 318.04 Vo-1 ...

  •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二)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轴突的末端分成许多 ...

  • 二硫化碳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_张寿林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12月第14卷第6期 Chines e J Ind Med Dec 2001, Vol . 14No . 6·365· ·综 述· 二硫化碳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张寿林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北京 100050) 摘要:二硫化碳(CS 2) 中毒主要表 ...

  •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递质 2.受体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传入性侧支抑制 6.回返性抑制 7.特异性投射系统 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9.牵涉痛 10.运动单位 11.脊休克 12.牵张反射 13.去大脑僵直 14.后发放 二.填空题 1.神经系统主要由两种细 ...

  • 中毒!!!五个症状告诉你是否煤气中毒
  • 中毒!!!五个症状告诉你是否煤气中毒 严重煤气中毒可谓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越早察觉越好. 如何知道是否煤气中毒?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陈祖辉表示,要想判断是否煤气中毒,临床可根据患者是否有一氧化碳接触史.是否有突然昏迷或者皮肤黏膜是否呈樱桃红色改变等作出诊断. 严 ...

  • 科研论文格式与范文
  • 科研论文格式 写作 2008-05-06 10:17:52 阅读16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开题报告: 1.选题意义 2.国内外文献综述 3.写作框架:{三段论:①问题:②原因:③对策.建议.措施} 4.正文: ①标题:{不能超过20个汉字,超过后要用副标题} --副标题:{(以--为例)或( ...

  • 神经病学(第7版)
  • 脑电图: 1特殊电极 (1)蝶骨电极:将小锈钢针灸针作为电极,在耳屏切迹前1.5〜3.0cm,颧弓中点下方2cm垂直刺入4~5«n进行记录.该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 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2) (3) 鼻咽电极:主要用于检测额叶底部和颞 叶前内侧的病变,但因易受呼吸和吞咽动作影 响, ...

  •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一.肌电图: 狭义的肌电图是指以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观察其静息状态.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时募集状态. 广义的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 1.正常肌电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