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套中华之道体系研究成果之简介(上)

中华之道 - 王岩林首页

一整套中华之道体系研究成果之简介(上)

2011-12-25

作为一个形单影只的独立思考者,我在5年前开始了对中华文明一整套道的系统思考与研究。时至今日,已对这套奠定着中华民族思想行为根基、塑造出中国人综合理性方式、成就了中华文明昔日辉煌的中华之道体系,有了一些初步的系统认知与了解。值此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文化强国之际,深感先将一些重要成果简要介绍出来,对我们选准着力方向重心、提高文化自觉自信、促进思想统一和增强精神凝聚等,都有可能起到极其关键的导引作用。初步的思考研究,粗略简单的勾勒阐述,做不到严谨周详,说明不了很多问题,只为示意性地告知大家——这里有个了不起的大金矿,指向性地引导一步———由此向前道路宽广、风光无限。更多的问题、更多的事情,需要更多更有能力的人们一道去努力、去促成。不足、不到之处,敬请见谅。

一、中华之道是什么?

中华之道,泛指自中华文明有生以来,直至未来尚没被整个东方、全人类认定为自己的共同体系之前这段时期内,围绕着自然铺底的合之道,构建演化出的一整套思想认知与行为活动之集体依循。较狭义的情况下,指的是中国人前番在合之道路径上所实现的最高构建。也即:两千多年前由老子、孔子、中国佛学等诸学系统奠基和构建起来的,直至清末、甚至更后一段时间为整个中华文明所依循的,贯穿于中华民族全部知行活动始终的超级综合理性一大套。

二、中华之道一直就有吗?

是的。甚至在老子从根本上全面奠基、系统总结与高度阐释之前,就已经以不太自觉、尚未上升到上层思想系统构建的方式与形态,存在了不知多少年。其最根本的天下观、综合观、现实理念、自然思想、生存理性、集体理性、系统整体意识、敬天礼待意识、崇德尚文取向等,在非常早的神话、圣王时代,就已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突出表现。

由老子开创的这两千多年整套体系,是中华之道进入到高级阶段全面化、智慧化、理性化、系统化的丰美成果。其超越一切体系构建的最高明设计思想是,把现实天下世界的整个全部与所有各个之存在、生长、演变、消散等自然而然,都作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统容纳与包揽了进来。这让她在拥有了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变相对性的同时,完全彻底地拥有了整个天、地、人、物无限合一的天下世界。

儒学与中国佛学等,都是老子开创和奠基的这一套大体系的一部分。儒学,甚至是从树干扩展到丰茂树冠的主体性部分。也是这一整套在走向更为现实、复杂、丰沛的社会与人时,最能做与最能做得好的凸显辉煌之主要部分。

三、中华之道,在清末以来遭遇西方文明强力碰撞的情况下,也仍存在着吗?

也一直存在着。只是被摧残、被压制、被遮蔽了。其上层显露机制与形态、主管自我孕生和为己发声的系统,虽被西式学科知识体系和科学细分机制所置换、顶替了,却并未影响到她在中华文明社会(特别是底层、农村)、文化(最突出地表现在朴素的民风民俗中)和人们心中深深扎下的根,并未能解构掉中华民族身上筋骨一般的系统超级综合理性。

四、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知自己有一整套的中华之道呢?

并非从来不知。古人从来都明白无误地知道着。昔日,各朝统治者和文人士绅们,不是一再宣称要以天理王道去教化八方蛮夷吗?如若不自信自知拥有更加高明的天理天道一整套,何以敢有此般豪迈的天下情怀和以道救世的想法?中国历史上,几度出现过外族入侵甚至武力征服的时期,可元朝、清朝的开创者们,之所以能在征服一个大地域国度、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民族后,却心甘情愿地信奉秉持被征服者的文明、文化、道,也从反向证明了中华之一大套的存在与高明。即便是在今天,我们虽不能明确无误地说出有什么、是什么,却几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若明若暗地感到有不一样的无形依循在。特别是在跟西方人交流、交往和相较、争辩的情况下,这种感觉尤为突出。

五、既然早就有这么一套,那为什么长时间没有人总结出来呢?

原因很多,主要有四:其一,这一套非概念化、非形式化、非全盘人为另造、非纯粹逻辑思辨的一套自然或超自然综合理性体系,是一种源自于自然、根植于自然、以自然为基托、构建出带有自然性状特点的格局理性后又放归自然、任由人与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地走到客观自然结果的,多顺应、少强为的超自然或高明自然导引。她,不似西方那种形而上学的概念体系、更多属于认识论范畴的各种学说,人工自构逻辑与形态明显的上层建筑,好规范、好认知、好总结、好阐明。一句话,由于中华体系与自然活的世界粘连过于紧密,不愿、不事、也不必分离开来另行自建,故不易被通盘知晓与明确分辨出来。

其二,这套体系太全面、太庞大、太高超、太通明、太贯达、太辩证,从最早的混沌无序、虚空高天,到最终的无穷无尽、晦暗离散,天上人间、可与未可、虚虚实实、若明若暗,不得其要,不明其理,不执于其最根本核心的道及道之推演,要想豁然明朗、了然于胸,是难于上青天的。

其三,从清末以后,中国的思想学术界,深受西方分科治学、分头研究的细分学科化思维方式影响,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是躲进各自的小口径学科体系内做文章,从无追寻中华贯通归纳之学的责任感与想法。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总是分儒、释、道各学而治之,即使联系起来看,也多为比较研究。比较不同于贯通,关注的是各自的不同、特异,而非共同互通。所以,只见道学、儒学、佛学甚至道教、儒教、佛教等山头门派,而不见她们脚下共同依赖和踩踏着的那同一片辽阔宽厚之大地。

其四,也许最重要的,还是时候未到。中华之道体系,不似西方形而上类学说,在后浪推前浪中不断轮回、超越、位移推进。中华之道,大构通设,常在最初时;系统总结,多于大乱际。春秋战国,是西周以礼治为代表的文明体系大解体、大崩盘后的大纷乱、大动荡,反倒有致力于构建框定整套体系的高人大道出。西方,走的是一条由小到大、由具体到系统的路径,所以,其高级复杂的伟大构建,多出于较成熟发达的后期。中国,则走的是一条由大到小、从天上到人间、从系统到分别、从宏观框架到精细繁杂的反向路径,所以,中华之道的总构大成,反而在早期,丰富充实则都是于其后。今天,于中西碰撞后的动荡纷乱期将要结束之际,中华之道,应是到了要重整大构的机遇期了。

六、为何要以“中华之道”的提法来作为这一整套的总冠称谓?

其一,中华,相比中国之概念,更有广泛全面的容纳力。也更能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意义上,超越各个朝代国家、各种政体形式国家、特别是西方所定义的民族国家、地理国家之局限。

其二,道,乃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中国世人之知与行所依循的根本也。她在最根本起始处,与西方一切学说构建的规律性追求,形成了既相通又不同的特质与区别。道,是规律与不规律之间的脊峰,是统领规律与不规律、有序与无序、坚稳与动变等的粗纲大缆。老子大讲特讲道,孔子也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当年批封建传统,批得也是孔孟之道。中华文明,几乎就是沿着道的指引,围绕着道及周围衍生(如道德、道理、道义、道法、道行等),全面展开思行实践的。更何况,道,还暗含着一些门道、窍道、味道、大道、正道、高明之道的美妙智慧成分,暗含着一系列超级综合理性的理念在里边。道,在总体构架上,更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了西方只有上帝和想象才能进入的宗教、文艺等若明的与潜隐的领域。其之全盘覆盖、坚实管用、高大总揽、深刻通达、入思贯行,是别的概念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其三,中华之道提法,在当今西方主导世界形势下,比我国古人所谓“天下至道”、“天下一道”等自诩,更低调、更现实、更恰如其分、更经得起挑剔一些。至于未来若干年后,更多的东方、非西方国家甚至全人类,由于认知与认可这一整套的高明有效,从而相继纷纷地尊崇她、依循她、丰富她、完善她,到那时再宽厚大度地让位于东方之道、天下人类之道等,也为时不晚,也更符合这知行一体之体系最终要靠践行来确认与铸就的本义。所以,非为此道专属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也,而是中华乃此道的最高凝聚者、最典型代表者、最自觉与最坚定持有者。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华之道比中国之道,更好地连通着海内外的中华民族、过去与未来的中华文明、相近类似的合之道东方文明,以及走向全球化整合时代的全人类。

七、中华之道,概括起来讲,是什么?

用一两句话,真的很难概括和定义。作为导引,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她是面天下、依自然、观两面、处稳变、行脊线、设次序、铸回环、守大格、合多元、任自流、归一统、成圆满的超级自然综合理性一整套。

八、中华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中华之道的核心,概括起来看就是从自然而然活世界性状中提拽出的超级自然综合理性。再往准确和实处讲,就是对天下活世界自然,进行全面、系统、彻底和相对的综合格局理性化。中华之道,用任何事、物、生命、人、思想、行为等都有的坚实稳定和整体定调之格,与非为格的无序、纷乱、动荡、隐匿等,构成了一种生之于自然、尽之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综合理性化自然格局;并继续依照大小、主次、高低、虚实、轻重、缓急等关系定位,将无数个直接关联着的特定主体之大小格局,层层叠叠、各归其位地排布开来,直至让无尽的格局,充实与丰盈到整个天下世界的所有。

格局,因为一直必须是将主体各自与客体世界联系到一起,才能最终构成、达成的,所以,在格局理性所创造的天下自然而然活得世界中,主客观的矛盾被化解、排解掉了或归置、排挤到一边了。这也就是在中华文明的道体系中,从来不把主观与客观间的矛盾,视为最高思想理论层面上的最基本问题之原因所在了。

九、中华之道最根本的本质是什么?

其最核心处,用一个字说,是合;用两个字表述,是综合、统合、和合。从根本上看,是高、大、多、全、总合一的合之道,是合于最高一道的全方位之趋合取向和大一统之系统构筑。其次一级的核心,是由完整站位、一统天下、一切自然、知行循道等基础理念,以及站位、天下、自然、文明、道、道理、道德、道义、道法、道行等基本概念作为粗纲大缆,统摄形成的一整套合之道主干框架体系。第三层的核心,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稳变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等,各式各样的开合着力与说法。

中华之名下,不仅是悠久的大一统国度,有着高明的大一统有机政体、繁复的大一统社会秩序与形态、丰盛的大一统思想文化、甚至众望所归的大一统信念追求,更重要的,她还是一个提供了一整套大一统合之道高级建树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正是凭着一套一代代人铸就的高级统合综合建树,一种升腾到人类至高超级理性高度的格局理性体系,才得以在不同于西方分之道的路径上,成为思想文明的阔步领先者和现实成就的辉煌铸就者。

其合,不仅仅表现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上,也表现在动稳合一、虚实合一、显隐合一、内外合一、阴阳合一、体用合一、情景合一、整体与各自合一、有序与无序合一、感性与理性合一、可知与未可知合一、物质与精神合一、过去与未来合一、体系统揽与自然放任合一等等的方方面面。

十、中华之道既然直接嵌在自然天下世界中,与自然的生发演变构成一体,那么,她能被视为一套成型、成熟、系统、完整的体系吗?

这当然与我们对体系的定义有关了。如果,我们仍旧紧紧死守住西方炮制的形而上学体系范畴之桎枯不放,中华之道当然就会被永远地关在人类思想和理性的大门之外。可西方所认为的,就是最对的吗?

中华之道,不仅有牢固的基础性概念(道、道理、道德、自然、天下、秩序、变通、局势等概念,一用就是一两千年),而且也有理性的思维方式(非为认识论、一分为二,而是站位论、两面合一、脊线通揽);不仅有不同的和合追求,而且也成就出了与西方科学理性或规则理性,同样高大健壮的人类格局综合理性;甚至,在内在逻辑性上,还更为清晰明了、环环相扣,等等,在此难以一一列举出、论证之。反正,我觉得,没有不被视作一整套的任何理由。

(于简介的上部分,先讲这十个问题,未完待续)

中华之道 - 王岩林首页

一整套中华之道体系研究成果之简介(上)

2011-12-25

作为一个形单影只的独立思考者,我在5年前开始了对中华文明一整套道的系统思考与研究。时至今日,已对这套奠定着中华民族思想行为根基、塑造出中国人综合理性方式、成就了中华文明昔日辉煌的中华之道体系,有了一些初步的系统认知与了解。值此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文化强国之际,深感先将一些重要成果简要介绍出来,对我们选准着力方向重心、提高文化自觉自信、促进思想统一和增强精神凝聚等,都有可能起到极其关键的导引作用。初步的思考研究,粗略简单的勾勒阐述,做不到严谨周详,说明不了很多问题,只为示意性地告知大家——这里有个了不起的大金矿,指向性地引导一步———由此向前道路宽广、风光无限。更多的问题、更多的事情,需要更多更有能力的人们一道去努力、去促成。不足、不到之处,敬请见谅。

一、中华之道是什么?

中华之道,泛指自中华文明有生以来,直至未来尚没被整个东方、全人类认定为自己的共同体系之前这段时期内,围绕着自然铺底的合之道,构建演化出的一整套思想认知与行为活动之集体依循。较狭义的情况下,指的是中国人前番在合之道路径上所实现的最高构建。也即:两千多年前由老子、孔子、中国佛学等诸学系统奠基和构建起来的,直至清末、甚至更后一段时间为整个中华文明所依循的,贯穿于中华民族全部知行活动始终的超级综合理性一大套。

二、中华之道一直就有吗?

是的。甚至在老子从根本上全面奠基、系统总结与高度阐释之前,就已经以不太自觉、尚未上升到上层思想系统构建的方式与形态,存在了不知多少年。其最根本的天下观、综合观、现实理念、自然思想、生存理性、集体理性、系统整体意识、敬天礼待意识、崇德尚文取向等,在非常早的神话、圣王时代,就已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突出表现。

由老子开创的这两千多年整套体系,是中华之道进入到高级阶段全面化、智慧化、理性化、系统化的丰美成果。其超越一切体系构建的最高明设计思想是,把现实天下世界的整个全部与所有各个之存在、生长、演变、消散等自然而然,都作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统容纳与包揽了进来。这让她在拥有了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变相对性的同时,完全彻底地拥有了整个天、地、人、物无限合一的天下世界。

儒学与中国佛学等,都是老子开创和奠基的这一套大体系的一部分。儒学,甚至是从树干扩展到丰茂树冠的主体性部分。也是这一整套在走向更为现实、复杂、丰沛的社会与人时,最能做与最能做得好的凸显辉煌之主要部分。

三、中华之道,在清末以来遭遇西方文明强力碰撞的情况下,也仍存在着吗?

也一直存在着。只是被摧残、被压制、被遮蔽了。其上层显露机制与形态、主管自我孕生和为己发声的系统,虽被西式学科知识体系和科学细分机制所置换、顶替了,却并未影响到她在中华文明社会(特别是底层、农村)、文化(最突出地表现在朴素的民风民俗中)和人们心中深深扎下的根,并未能解构掉中华民族身上筋骨一般的系统超级综合理性。

四、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知自己有一整套的中华之道呢?

并非从来不知。古人从来都明白无误地知道着。昔日,各朝统治者和文人士绅们,不是一再宣称要以天理王道去教化八方蛮夷吗?如若不自信自知拥有更加高明的天理天道一整套,何以敢有此般豪迈的天下情怀和以道救世的想法?中国历史上,几度出现过外族入侵甚至武力征服的时期,可元朝、清朝的开创者们,之所以能在征服一个大地域国度、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民族后,却心甘情愿地信奉秉持被征服者的文明、文化、道,也从反向证明了中华之一大套的存在与高明。即便是在今天,我们虽不能明确无误地说出有什么、是什么,却几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若明若暗地感到有不一样的无形依循在。特别是在跟西方人交流、交往和相较、争辩的情况下,这种感觉尤为突出。

五、既然早就有这么一套,那为什么长时间没有人总结出来呢?

原因很多,主要有四:其一,这一套非概念化、非形式化、非全盘人为另造、非纯粹逻辑思辨的一套自然或超自然综合理性体系,是一种源自于自然、根植于自然、以自然为基托、构建出带有自然性状特点的格局理性后又放归自然、任由人与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地走到客观自然结果的,多顺应、少强为的超自然或高明自然导引。她,不似西方那种形而上学的概念体系、更多属于认识论范畴的各种学说,人工自构逻辑与形态明显的上层建筑,好规范、好认知、好总结、好阐明。一句话,由于中华体系与自然活的世界粘连过于紧密,不愿、不事、也不必分离开来另行自建,故不易被通盘知晓与明确分辨出来。

其二,这套体系太全面、太庞大、太高超、太通明、太贯达、太辩证,从最早的混沌无序、虚空高天,到最终的无穷无尽、晦暗离散,天上人间、可与未可、虚虚实实、若明若暗,不得其要,不明其理,不执于其最根本核心的道及道之推演,要想豁然明朗、了然于胸,是难于上青天的。

其三,从清末以后,中国的思想学术界,深受西方分科治学、分头研究的细分学科化思维方式影响,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是躲进各自的小口径学科体系内做文章,从无追寻中华贯通归纳之学的责任感与想法。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总是分儒、释、道各学而治之,即使联系起来看,也多为比较研究。比较不同于贯通,关注的是各自的不同、特异,而非共同互通。所以,只见道学、儒学、佛学甚至道教、儒教、佛教等山头门派,而不见她们脚下共同依赖和踩踏着的那同一片辽阔宽厚之大地。

其四,也许最重要的,还是时候未到。中华之道体系,不似西方形而上类学说,在后浪推前浪中不断轮回、超越、位移推进。中华之道,大构通设,常在最初时;系统总结,多于大乱际。春秋战国,是西周以礼治为代表的文明体系大解体、大崩盘后的大纷乱、大动荡,反倒有致力于构建框定整套体系的高人大道出。西方,走的是一条由小到大、由具体到系统的路径,所以,其高级复杂的伟大构建,多出于较成熟发达的后期。中国,则走的是一条由大到小、从天上到人间、从系统到分别、从宏观框架到精细繁杂的反向路径,所以,中华之道的总构大成,反而在早期,丰富充实则都是于其后。今天,于中西碰撞后的动荡纷乱期将要结束之际,中华之道,应是到了要重整大构的机遇期了。

六、为何要以“中华之道”的提法来作为这一整套的总冠称谓?

其一,中华,相比中国之概念,更有广泛全面的容纳力。也更能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意义上,超越各个朝代国家、各种政体形式国家、特别是西方所定义的民族国家、地理国家之局限。

其二,道,乃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中国世人之知与行所依循的根本也。她在最根本起始处,与西方一切学说构建的规律性追求,形成了既相通又不同的特质与区别。道,是规律与不规律之间的脊峰,是统领规律与不规律、有序与无序、坚稳与动变等的粗纲大缆。老子大讲特讲道,孔子也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当年批封建传统,批得也是孔孟之道。中华文明,几乎就是沿着道的指引,围绕着道及周围衍生(如道德、道理、道义、道法、道行等),全面展开思行实践的。更何况,道,还暗含着一些门道、窍道、味道、大道、正道、高明之道的美妙智慧成分,暗含着一系列超级综合理性的理念在里边。道,在总体构架上,更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了西方只有上帝和想象才能进入的宗教、文艺等若明的与潜隐的领域。其之全盘覆盖、坚实管用、高大总揽、深刻通达、入思贯行,是别的概念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其三,中华之道提法,在当今西方主导世界形势下,比我国古人所谓“天下至道”、“天下一道”等自诩,更低调、更现实、更恰如其分、更经得起挑剔一些。至于未来若干年后,更多的东方、非西方国家甚至全人类,由于认知与认可这一整套的高明有效,从而相继纷纷地尊崇她、依循她、丰富她、完善她,到那时再宽厚大度地让位于东方之道、天下人类之道等,也为时不晚,也更符合这知行一体之体系最终要靠践行来确认与铸就的本义。所以,非为此道专属于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也,而是中华乃此道的最高凝聚者、最典型代表者、最自觉与最坚定持有者。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华之道比中国之道,更好地连通着海内外的中华民族、过去与未来的中华文明、相近类似的合之道东方文明,以及走向全球化整合时代的全人类。

七、中华之道,概括起来讲,是什么?

用一两句话,真的很难概括和定义。作为导引,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她是面天下、依自然、观两面、处稳变、行脊线、设次序、铸回环、守大格、合多元、任自流、归一统、成圆满的超级自然综合理性一整套。

八、中华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中华之道的核心,概括起来看就是从自然而然活世界性状中提拽出的超级自然综合理性。再往准确和实处讲,就是对天下活世界自然,进行全面、系统、彻底和相对的综合格局理性化。中华之道,用任何事、物、生命、人、思想、行为等都有的坚实稳定和整体定调之格,与非为格的无序、纷乱、动荡、隐匿等,构成了一种生之于自然、尽之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综合理性化自然格局;并继续依照大小、主次、高低、虚实、轻重、缓急等关系定位,将无数个直接关联着的特定主体之大小格局,层层叠叠、各归其位地排布开来,直至让无尽的格局,充实与丰盈到整个天下世界的所有。

格局,因为一直必须是将主体各自与客体世界联系到一起,才能最终构成、达成的,所以,在格局理性所创造的天下自然而然活得世界中,主客观的矛盾被化解、排解掉了或归置、排挤到一边了。这也就是在中华文明的道体系中,从来不把主观与客观间的矛盾,视为最高思想理论层面上的最基本问题之原因所在了。

九、中华之道最根本的本质是什么?

其最核心处,用一个字说,是合;用两个字表述,是综合、统合、和合。从根本上看,是高、大、多、全、总合一的合之道,是合于最高一道的全方位之趋合取向和大一统之系统构筑。其次一级的核心,是由完整站位、一统天下、一切自然、知行循道等基础理念,以及站位、天下、自然、文明、道、道理、道德、道义、道法、道行等基本概念作为粗纲大缆,统摄形成的一整套合之道主干框架体系。第三层的核心,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稳变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等,各式各样的开合着力与说法。

中华之名下,不仅是悠久的大一统国度,有着高明的大一统有机政体、繁复的大一统社会秩序与形态、丰盛的大一统思想文化、甚至众望所归的大一统信念追求,更重要的,她还是一个提供了一整套大一统合之道高级建树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正是凭着一套一代代人铸就的高级统合综合建树,一种升腾到人类至高超级理性高度的格局理性体系,才得以在不同于西方分之道的路径上,成为思想文明的阔步领先者和现实成就的辉煌铸就者。

其合,不仅仅表现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上,也表现在动稳合一、虚实合一、显隐合一、内外合一、阴阳合一、体用合一、情景合一、整体与各自合一、有序与无序合一、感性与理性合一、可知与未可知合一、物质与精神合一、过去与未来合一、体系统揽与自然放任合一等等的方方面面。

十、中华之道既然直接嵌在自然天下世界中,与自然的生发演变构成一体,那么,她能被视为一套成型、成熟、系统、完整的体系吗?

这当然与我们对体系的定义有关了。如果,我们仍旧紧紧死守住西方炮制的形而上学体系范畴之桎枯不放,中华之道当然就会被永远地关在人类思想和理性的大门之外。可西方所认为的,就是最对的吗?

中华之道,不仅有牢固的基础性概念(道、道理、道德、自然、天下、秩序、变通、局势等概念,一用就是一两千年),而且也有理性的思维方式(非为认识论、一分为二,而是站位论、两面合一、脊线通揽);不仅有不同的和合追求,而且也成就出了与西方科学理性或规则理性,同样高大健壮的人类格局综合理性;甚至,在内在逻辑性上,还更为清晰明了、环环相扣,等等,在此难以一一列举出、论证之。反正,我觉得,没有不被视作一整套的任何理由。

(于简介的上部分,先讲这十个问题,未完待续)


相关内容

  • 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简介
  • 我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简介 亚健康, 中医药, 我校, 管理局, 实验室 1.实验室全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 2.实验室介绍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联合湖南农业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及湖南中医药大学,以湖南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系为基础,以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 ...

  • 京剧艺术简介
  • 京剧艺术简介 中国传统戏剧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悲喜剧一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不分,是我国的国宝.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将文学.音乐伴奏.表演等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 ...

  • 十三经注疏
  • 基本信息 ·页码:2784 页 ·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套装数量:2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 ...

  • 华科兄弟公司简介
  • 华科兄弟 华科兄弟即深圳华科兄弟颜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科研.商贸为一体的大型有机颜料经营公司,主要经营有机颜料.无机颜料,旨在打造集颜料生产.销售.科研.信息咨询为一体的颜料交易平台,成为颜料的一站式采购基地. 公司名称:深圳市华科兄弟颜料科技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有机颜料,无机颜料,溶剂染 ...

  • 外嫁女权益保障案
  • 外嫁女权益保障案. (2001)1 案情简介:2001年10月,某村20多名外嫁女分别向法院起诉,要求该村村民委员会付清1997年至2000年(不等) 的股份分红款,并要求确认原告2001年后的股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梁某作为世居村民,属于村集体的一分子,对于1988年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征用后的补偿 ...

  • 培训准备购买的书籍
  •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赢在中层>内容简介:在一个组织里,中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搭建起了高层与基层互通的桥梁,将高层的决策予以接收.消化,并监督基层有效执行.一个公司如果忽视了中层,忽视了与中层有关的危机,就会非常危险!<赢在中层>正是从这一关键点切 ...

  • 关于现行教育法体系的完善
  • 关于现行教育法体系的完善 [收藏到新浪ViVi 收藏到365KEY 收藏到我摘 作者:网络 时间:2005-10-20 17:50:15 来自:网络 ] [论文标题]关于现行教育法体系的完善 [论文来源]<河北法学> [论文期号]200301 [论文页号]59-62 [论文分类]宪法学. ...

  • 南方--护理学导论第一章教案
  • 方医科大学 教 案 2006 -2007 学年 春 季学期 所在单位 护理学院 系.教研室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课程名称 护理学导论 授课对象 06 护理本科 授课教师 陆爱平 职 称 副教授 教材名称 护理学导论 授课题目 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医学招聘网 授课题目 护理学的 ...

  • 国富论简介
  • <国富论>简介 BY HANRYXU THU 在<国富论>中斯密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社会经济运行原理图,按照他的理论逻辑,在"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运行就像一部能够自我实现的"永动机",社会财富在这部机器周而复始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