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2经济决定政治,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原始农业开始的标志【种植经济】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主要)——原始农业 狩猎 家畜饲养业(辅助)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二、生产工具的演变

石、木、骨制农具 铁农具(春秋战国)

曲辕犁(唐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等工程建成

大规模治理黄河

水利建设的著述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四、耕作方式的进步

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春秋)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之一:―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勉强自给自足,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进步性)

评价自耕农经济 容易破产

封闭落后,很难扩大再生产,近代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局限性)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土地公有制 生产力低下

公田(贵族占有) 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

土地私有制(春秋开始,战国确立)

【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土地

实行分封制 井田制崩溃

二、税制改革与变法

春秋:税制改革 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

战国:变法

三、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途径:土地买卖、兼并(宋初、明清)

2、危害a。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b。农民失去土地,日益贫困 c。农民成为流民,影响社会的稳定

3、限制兼并(北魏、隋代、唐初:均田令【制】) 4、无法根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长期大量存在)

三、租佃关系的出现和发展

1、战国(产生) 2、汉代(普遍) 3、宋代(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4、明清(进一步发展)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名称、地域、产业、地位、成因

2、特点: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 两晋之际(八王之乱与五胡十六国)

2、高潮 中唐时期(安史之乱)

两宋之际(靖康之乱)

3、影响:生产工具、技术、劳动力、风俗习惯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外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工具、技术

1、原因

内因:环境安定、巨大潜力

孙吴、东晋、南朝:农业得到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2、过程 中唐以后:继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两宋:北宋时期,依靠东南财富;南宋时期,南方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四、文化重心的南移

中国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多样性和经济重心南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业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金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铁和钢(春秋时期)

煤(汉代开始)

煤(北宋普遍)

燃料 焦炭(南宋开始)

焦炭(明朝流行)

二、纺织技术

1、养蚕缫丝(上古时代) 2、丝织技术迅猛发展(西周)

3、远销欧洲,成为―丝国‖(汉代) 4、缂丝技术(唐朝)

5、棉纺织技术推广(元代) 6、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明代)【江苏松江“衣被天下”】

三、陶瓷技术

1、陶器发明(新石器时代) 2、青瓷(东汉)

3、白瓷(南北朝) 4、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唐代)

5、瓷都景德镇(宋代) 6、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元代)

四、官营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评价)

进步性: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代表最高水平,主导地代前期)

局限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残酷剥削和压迫引起工匠激烈反抗

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调整内部生产关系(征役制--雇募制)

3、私营手工业

手工作坊或工场增多,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明中期后)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1、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原始社会末期) 2、产生职业商人和货币(商代)

3、―工商食官‖(西周) 4、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许多都会(春秋战国)

5、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外商来往频繁,丝绸之路 【空前繁荣(隋唐)】 繁荣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

6、出现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宋代) 7、纸币广泛流通(元代)【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8、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为主,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成为商品。广泛使用白银,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明清)

二、城市的布局

1、只允许县治以上城市设市作为交易场所,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规模不大(周秦到唐)

2、沿袭西周以来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唐代)

3、去除坊市界限,允许城郭和乡村设市,市的启闭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官府直接监视,经济职能增强,一片繁华(宋)

4、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明清)

四、重农抑商

1、开始(战国) 2、进一步(汉代)

3、松动(中唐以来)鼓励海外贸易、官商分利政策

4、坚持(明清)

进步性: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评价局限性: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鼎盛时期) 【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农业:技术的提升、产量的提高、高产作物的引进、广泛植棉(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商业和城市: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赋税制度的变革:明朝的―一条鞭法‖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清朝的―摊丁入亩‖放松了人身控制,是赋税制度成熟的标志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时间 地点 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原因:落后 受到残酷剥削的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二、资本主义萌芽 的封建制度 地主和商人投资土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重农抑商政策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闭关锁国阻断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原因 防范―外夷‖侵犯

防止沿海人民积

四、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聚力量抗清

西方国家向资本主义过渡,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统治

中国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化专制,在封建社会徘徊

落后就要挨打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对香料和贵金属的渴求 另辟商路到东方发财致富 一、背景 目的欧洲君主扩张的需要 传教的需求

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远洋航行的条件

二、影响

殖民者的罪恶:野蛮掠夺、种族灭绝、黑奴贸易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欧洲:西欧开始崛起;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有利于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定程度

上刺激了亚洲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分散孤立的各民族走向整体世界。

西欧开始崛起,美洲的传统社会被毁灭,刺激亚洲经济发展,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初步形成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分散孤立的各民族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

促使葡、西两国率先走上殖民扩张的因素有:

①传统商路不畅 ②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等贵金属需求增大;

③葡、西两国地理位置优越; ④葡、西两国率先建立起集权国家;

⑤统治者大力支持; ⑥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手段:【葡萄牙】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 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殖民掠夺获得的巨额财富

【西班牙】开采金银矿藏,建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 并没有转化为资本

二、荷兰 1、扩张方向:西北欧、亚洲、美洲 2、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三、英国 1、特点:海盗劫掠(德雷克) 2、地位:海上霸主,最大的殖民帝国(时间)

四、奴隶贸易

1、原因: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和农业发展需要 2、三角贸易(早期、18世纪)

3、影响:欧 美 非

五、殖民扩张的影响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以欧洲为中心) 初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苦难 加强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

基础(前提)英国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社会稳定

圈地运动使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1.背景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资源丰富

技术知识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知识

广阔的市场(英国的殖民地)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棉纺织业【最早突破】

冶金业 2采矿业

交通运输

①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限制,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②蒸汽动力的使用,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③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

A、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手工生产 B、机器普遍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3、工业革命的扩展(方向、领先部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

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国家

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比如俄国、日本、德国)

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根本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工场手工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所有权与经营权脱离】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四、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1、国际贸易的发展 2、资本输出

欧洲内部的贸易(自由贸易政策) 丰厚利润,有利于投资国收购原料和销售产品

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 引导了资本输入国的生产方向

3、武力威逼或直接进行殖民统治

【表现】亚洲: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除了日本) 非洲:基本上瓜分完毕 拉丁美洲:经济上受制 落后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获取原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投资;货币也可以自由兑换,不过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全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时间 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 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削弱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

二、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经济领域)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三、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活跃于江南 内外交困 镇压人民起义 维护清政府

1、背景英法联军威胁京畿 内忧外患 2 、目的 抵御外来侵略 的封建统治

4、评价:尽管洋务企业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A.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民族工业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出现 洋务企业的诱导 民族工业的出现

外资企业的刺激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

原因: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立商部 b。实业救国的热潮 c。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压制 阻碍 矛盾

民族工业本国封建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

【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 妥协

势力的双重压迫,但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 决定

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民国建立-抗战爆发前)

1、民国建立 -- 一战结束(一战结束 :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萎缩)

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减少

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背景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黄金时期的特点:①发展时间十分短暂;②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③轻工业(面粉、纺织、卷烟) 发展迅速。

轻工业迅速发展

发展状况 重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新兴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抗战爆发前

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衰落(抗战爆发 - 新中国成立前)

1】沦陷区:日伪政权破坏沦陷区经济

1

、主要目的:经济掠夺(―适地适产主义‖)

通过―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和控制沦陷区的工矿业

2 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掠夺大量劳动力

2】国统区: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经济统制)

帝国主义

传统专制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断发易服放足

原因:a.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b.时代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c.清政府的改革 d.民国政府推行法令

现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2、断发 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3、放足(不缠足运动) 原因:a.西方文化的影响 b.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

二、报刊与电影(影响)

三、移风易俗(日常礼仪、婚姻、丧葬)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

(2)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3)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铁路A、特点:快、大、低

2、水运 A、处境:艰难求生 B、原因: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

近代水运的发展脉络

(1)诞生的标志: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2)清末的发展:清末,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 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3)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中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23.1%。

3、航空

二、邮政 1、历程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代办所‖(鸦后) ―大清邮政局‖成立(1896)

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1913)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1920) 撤销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

2、电报电信事业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面临严峻形势

2、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内容:1.农业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售国家

2.工业政策: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贸易政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4.分配制度: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

3、目的:a。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4、影响:

超出战争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战争结束后继续加强,导致苏俄出现严重困难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加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出现严重困难和政治危机

2、政策: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要点:

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少于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贸易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影响: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取得成功的关键:确立了与俄国落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适合俄国国情)

本质:利用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措施: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五年计划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表现: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本质: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排斥市场和商品关系)

3、影响:突出成就,基本实现工业化;超越了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原因: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3.贫富悬殊的加大,削弱了社会的实际消费能力

4.股票投机过热5.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带来的虚假繁荣6.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7.政府长期以来的自由放任政策 过程(美国)

股票暴跌 银行倒闭 生产力遭极大破坏 范围特别广: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破坏性大: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失业3000万

持续时间长:1929—1933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日益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猛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1.整顿财政金融【首要】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 3.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用“3R”进行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本质:罗斯福新政是在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国家干预经济)

政治: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经济:使美国社会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局限性: 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政策(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 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看得见的手-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大萧条)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1、方式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评价

二、企业经营

1、股票分散化(―人民资本主义‖)

2、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经营者革命‖)

1、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

2、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4、评价;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落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2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玉米种植运动;

卖拖拉机等农机给集体农庄。

下放企业管理权到加盟共和

工业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2、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原因:A、缺乏全面的战略方针 B、没有改变原有的体制

C、其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D、提出的口号不切实际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工业(重点)推行新经济体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 农业

提高农产品价;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措施: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原因:A.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B.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C.阻力重重

4、结果:苏联解体

简要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在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异同

(1)指导思想: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没有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小修小补;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2)具体内容:赫鲁晓夫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重心是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3)结果: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效果不佳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2)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一化三改造)

二、提高生产力水平-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

1、策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国民经济比例

2、时间:1953-1957

3、效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三、改变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工业化,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内容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5)【步骤: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特征: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方式: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届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三、改变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工业化,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内容

3、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四、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1.八大 2.八字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届二次会议)

2大跃进(大炼钢铁)

―左‖倾错误)

十年文革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的改革

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最大)【评价】

2、 乡镇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二、城市的改革:国企改革(1984)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四大)

3、评价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十四大(1992)-目标

2、全国人大(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3、十五大(1997)-进一步创新,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全国人大(199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宪法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

特区的“特”的含义: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创办特区的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上海浦东(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三、沿海经济开发区四、内陆省会城市 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新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原因: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和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

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挑战】我国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冲击我国国民经济的独立性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2002十六大、2007年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生活)

二、城市化(2002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途径: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农民进程务工经商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四、时尚中国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德、意、日战败国一片废墟,百废待举

2、英、法等战胜国实力大为削弱

3、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 美国实力超群 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二、布雷顿森林会议

1、目的: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基础: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结果:决定成立布雷顿 森林体系(标志)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三、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2、世界银行

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3、评价

四、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贸(WTO)

目的: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评价)

关贸总协定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1.成立背景

战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美苏冷战威胁到欧洲的自身安全 必要性(原因)

―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可能性】(条件)

2、过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2) 欧洲共同体成(1967)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

二、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

1、关税同盟

欧共体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1958年至1969年,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废除成员国之间在公路、铁路和水运运费率的歧视待遇,以使商品自由流通,并逐步实行统一关税率。关税同盟实施一年多以后,由于美国对欧共体国家大量倾销商品,使欧共体加快了关税同盟的建立。1961年底,各国全部取消了对内部贸易限额,1968年,内部关税全部削减完毕,在取消贸易限额和内部关税的同时,逐步实现统一对外关税税率。

2、共同的农业政策(三项基本原则)

3、欧洲统一大市场

三、欧洲联盟

欧共体 欧盟 经济合作为主 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

三、欧洲联盟

欧元(评价)

四、欧洲一体化的评价

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1、背景 ①东南亚地区区域辽阔,国家众多,民族、宗教多样,冲突不断。

②独立不久的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保持平等关系,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和平、进步和繁荣。

2、成立和发展(1967、1976、1999、2002)

3、意义 ①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

②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成立和发展(1992、1994)

2、特点:贸易伙伴关系

3、评价

三、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1、成立和发展(1989、1991)

2、特点:多样性

包括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差异明显,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密切合作方式是―APEC方式‖

【多样性、灵活性、非强制性】

3、评价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2、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3、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4、科学技术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2、世界市场的扩大

3、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4、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评价)

1、积极影响: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加大贫富差距

2、消极影响 各国依赖性增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加

生态危机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历史必修2经济决定政治,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原始农业开始的标志【种植经济】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主要)——原始农业 狩猎 家畜饲养业(辅助)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二、生产工具的演变

石、木、骨制农具 铁农具(春秋战国)

曲辕犁(唐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等工程建成

大规模治理黄河

水利建设的著述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四、耕作方式的进步

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春秋)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之一:―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勉强自给自足,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进步性)

评价自耕农经济 容易破产

封闭落后,很难扩大再生产,近代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局限性)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土地公有制 生产力低下

公田(贵族占有) 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

土地私有制(春秋开始,战国确立)

【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土地

实行分封制 井田制崩溃

二、税制改革与变法

春秋:税制改革 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

战国:变法

三、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主要途径:土地买卖、兼并(宋初、明清)

2、危害a。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b。农民失去土地,日益贫困 c。农民成为流民,影响社会的稳定

3、限制兼并(北魏、隋代、唐初:均田令【制】) 4、无法根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长期大量存在)

三、租佃关系的出现和发展

1、战国(产生) 2、汉代(普遍) 3、宋代(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4、明清(进一步发展)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名称、地域、产业、地位、成因

2、特点: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 两晋之际(八王之乱与五胡十六国)

2、高潮 中唐时期(安史之乱)

两宋之际(靖康之乱)

3、影响:生产工具、技术、劳动力、风俗习惯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外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工具、技术

1、原因

内因:环境安定、巨大潜力

孙吴、东晋、南朝:农业得到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2、过程 中唐以后:继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两宋:北宋时期,依靠东南财富;南宋时期,南方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四、文化重心的南移

中国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多样性和经济重心南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业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

金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铁和钢(春秋时期)

煤(汉代开始)

煤(北宋普遍)

燃料 焦炭(南宋开始)

焦炭(明朝流行)

二、纺织技术

1、养蚕缫丝(上古时代) 2、丝织技术迅猛发展(西周)

3、远销欧洲,成为―丝国‖(汉代) 4、缂丝技术(唐朝)

5、棉纺织技术推广(元代) 6、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明代)【江苏松江“衣被天下”】

三、陶瓷技术

1、陶器发明(新石器时代) 2、青瓷(东汉)

3、白瓷(南北朝) 4、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唐代)

5、瓷都景德镇(宋代) 6、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元代)

四、官营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评价)

进步性: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代表最高水平,主导地代前期)

局限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残酷剥削和压迫引起工匠激烈反抗

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调整内部生产关系(征役制--雇募制)

3、私营手工业

手工作坊或工场增多,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明中期后)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1、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原始社会末期) 2、产生职业商人和货币(商代)

3、―工商食官‖(西周) 4、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许多都会(春秋战国)

5、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外商来往频繁,丝绸之路 【空前繁荣(隋唐)】 繁荣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

6、出现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宋代) 7、纸币广泛流通(元代)【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8、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为主,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成为商品。广泛使用白银,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明清)

二、城市的布局

1、只允许县治以上城市设市作为交易场所,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规模不大(周秦到唐)

2、沿袭西周以来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唐代)

3、去除坊市界限,允许城郭和乡村设市,市的启闭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官府直接监视,经济职能增强,一片繁华(宋)

4、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明清)

四、重农抑商

1、开始(战国) 2、进一步(汉代)

3、松动(中唐以来)鼓励海外贸易、官商分利政策

4、坚持(明清)

进步性: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评价局限性: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鼎盛时期) 【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农业:技术的提升、产量的提高、高产作物的引进、广泛植棉(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商业和城市: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赋税制度的变革:明朝的―一条鞭法‖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清朝的―摊丁入亩‖放松了人身控制,是赋税制度成熟的标志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时间 地点 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原因:落后 受到残酷剥削的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二、资本主义萌芽 的封建制度 地主和商人投资土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重农抑商政策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闭关锁国阻断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原因 防范―外夷‖侵犯

防止沿海人民积

四、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聚力量抗清

西方国家向资本主义过渡,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统治

中国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化专制,在封建社会徘徊

落后就要挨打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对香料和贵金属的渴求 另辟商路到东方发财致富 一、背景 目的欧洲君主扩张的需要 传教的需求

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远洋航行的条件

二、影响

殖民者的罪恶:野蛮掠夺、种族灭绝、黑奴贸易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欧洲:西欧开始崛起;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有利于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定程度

上刺激了亚洲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分散孤立的各民族走向整体世界。

西欧开始崛起,美洲的传统社会被毁灭,刺激亚洲经济发展,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初步形成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分散孤立的各民族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

促使葡、西两国率先走上殖民扩张的因素有:

①传统商路不畅 ②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等贵金属需求增大;

③葡、西两国地理位置优越; ④葡、西两国率先建立起集权国家;

⑤统治者大力支持; ⑥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手段:【葡萄牙】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 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殖民掠夺获得的巨额财富

【西班牙】开采金银矿藏,建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 并没有转化为资本

二、荷兰 1、扩张方向:西北欧、亚洲、美洲 2、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三、英国 1、特点:海盗劫掠(德雷克) 2、地位:海上霸主,最大的殖民帝国(时间)

四、奴隶贸易

1、原因: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和农业发展需要 2、三角贸易(早期、18世纪)

3、影响:欧 美 非

五、殖民扩张的影响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以欧洲为中心) 初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苦难 加强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

基础(前提)英国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社会稳定

圈地运动使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1.背景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资源丰富

技术知识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知识

广阔的市场(英国的殖民地)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棉纺织业【最早突破】

冶金业 2采矿业

交通运输

①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限制,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②蒸汽动力的使用,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③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

A、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手工生产 B、机器普遍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3、工业革命的扩展(方向、领先部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

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国家

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比如俄国、日本、德国)

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根本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工场手工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所有权与经营权脱离】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四、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1、国际贸易的发展 2、资本输出

欧洲内部的贸易(自由贸易政策) 丰厚利润,有利于投资国收购原料和销售产品

欧洲与海外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 引导了资本输入国的生产方向

3、武力威逼或直接进行殖民统治

【表现】亚洲: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除了日本) 非洲:基本上瓜分完毕 拉丁美洲:经济上受制 落后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获取原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投资;货币也可以自由兑换,不过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全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时间 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 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削弱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

二、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经济领域)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三、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活跃于江南 内外交困 镇压人民起义 维护清政府

1、背景英法联军威胁京畿 内忧外患 2 、目的 抵御外来侵略 的封建统治

4、评价:尽管洋务企业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A.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民族工业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出现 洋务企业的诱导 民族工业的出现

外资企业的刺激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

原因: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立商部 b。实业救国的热潮 c。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压制 阻碍 矛盾

民族工业本国封建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

【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 妥协

势力的双重压迫,但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 决定

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民国建立-抗战爆发前)

1、民国建立 -- 一战结束(一战结束 :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萎缩)

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减少

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背景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黄金时期的特点:①发展时间十分短暂;②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③轻工业(面粉、纺织、卷烟) 发展迅速。

轻工业迅速发展

发展状况 重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新兴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抗战爆发前

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衰落(抗战爆发 - 新中国成立前)

1】沦陷区:日伪政权破坏沦陷区经济

1

、主要目的:经济掠夺(―适地适产主义‖)

通过―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和控制沦陷区的工矿业

2 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掠夺大量劳动力

2】国统区: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经济统制)

帝国主义

传统专制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断发易服放足

原因:a.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b.时代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c.清政府的改革 d.民国政府推行法令

现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2、断发 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3、放足(不缠足运动) 原因:a.西方文化的影响 b.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

二、报刊与电影(影响)

三、移风易俗(日常礼仪、婚姻、丧葬)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

(2)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3)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铁路A、特点:快、大、低

2、水运 A、处境:艰难求生 B、原因: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

近代水运的发展脉络

(1)诞生的标志: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2)清末的发展:清末,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 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3)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中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23.1%。

3、航空

二、邮政 1、历程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代办所‖(鸦后) ―大清邮政局‖成立(1896)

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1913)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1920) 撤销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

2、电报电信事业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面临严峻形势

2、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内容:1.农业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售国家

2.工业政策: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贸易政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4.分配制度: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

3、目的:a。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4、影响:

超出战争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战争结束后继续加强,导致苏俄出现严重困难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加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出现严重困难和政治危机

2、政策: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要点:

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少于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贸易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影响: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取得成功的关键:确立了与俄国落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适合俄国国情)

本质:利用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措施: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五年计划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表现: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本质: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排斥市场和商品关系)

3、影响:突出成就,基本实现工业化;超越了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原因: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3.贫富悬殊的加大,削弱了社会的实际消费能力

4.股票投机过热5.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带来的虚假繁荣6.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7.政府长期以来的自由放任政策 过程(美国)

股票暴跌 银行倒闭 生产力遭极大破坏 范围特别广: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破坏性大: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失业3000万

持续时间长:1929—1933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日益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猛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1.整顿财政金融【首要】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 3.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用“3R”进行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本质:罗斯福新政是在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国家干预经济)

政治: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经济:使美国社会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局限性: 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政策(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 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看得见的手-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大萧条)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1、方式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评价

二、企业经营

1、股票分散化(―人民资本主义‖)

2、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经营者革命‖)

1、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

2、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4、评价;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落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2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玉米种植运动;

卖拖拉机等农机给集体农庄。

下放企业管理权到加盟共和

工业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2、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原因:A、缺乏全面的战略方针 B、没有改变原有的体制

C、其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D、提出的口号不切实际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工业(重点)推行新经济体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 农业

提高农产品价;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措施: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3、原因:A.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B.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C.阻力重重

4、结果:苏联解体

简要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在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异同

(1)指导思想: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没有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小修小补;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2)具体内容:赫鲁晓夫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重心是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3)结果: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效果不佳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2)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一化三改造)

二、提高生产力水平-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

1、策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国民经济比例

2、时间:1953-1957

3、效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三、改变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工业化,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内容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5)【步骤: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特征: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方式: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届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三、改变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工业化,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内容

3、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四、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1.八大 2.八字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届二次会议)

2大跃进(大炼钢铁)

―左‖倾错误)

十年文革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的改革

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最大)【评价】

2、 乡镇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二、城市的改革:国企改革(1984)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四大)

3、评价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十四大(1992)-目标

2、全国人大(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3、十五大(1997)-进一步创新,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全国人大(199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宪法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

特区的“特”的含义: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创办特区的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上海浦东(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三、沿海经济开发区四、内陆省会城市 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新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原因: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和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

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挑战】我国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冲击我国国民经济的独立性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2002十六大、2007年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生活)

二、城市化(2002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途径: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农民进程务工经商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四、时尚中国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德、意、日战败国一片废墟,百废待举

2、英、法等战胜国实力大为削弱

3、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 美国实力超群 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二、布雷顿森林会议

1、目的: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基础: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结果:决定成立布雷顿 森林体系(标志)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三、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2、世界银行

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3、评价

四、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贸(WTO)

目的: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评价)

关贸总协定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1.成立背景

战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美苏冷战威胁到欧洲的自身安全 必要性(原因)

―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可能性】(条件)

2、过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2) 欧洲共同体成(1967)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

二、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

1、关税同盟

欧共体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1958年至1969年,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废除成员国之间在公路、铁路和水运运费率的歧视待遇,以使商品自由流通,并逐步实行统一关税率。关税同盟实施一年多以后,由于美国对欧共体国家大量倾销商品,使欧共体加快了关税同盟的建立。1961年底,各国全部取消了对内部贸易限额,1968年,内部关税全部削减完毕,在取消贸易限额和内部关税的同时,逐步实现统一对外关税税率。

2、共同的农业政策(三项基本原则)

3、欧洲统一大市场

三、欧洲联盟

欧共体 欧盟 经济合作为主 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

三、欧洲联盟

欧元(评价)

四、欧洲一体化的评价

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1、背景 ①东南亚地区区域辽阔,国家众多,民族、宗教多样,冲突不断。

②独立不久的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保持平等关系,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和平、进步和繁荣。

2、成立和发展(1967、1976、1999、2002)

3、意义 ①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

②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成立和发展(1992、1994)

2、特点:贸易伙伴关系

3、评价

三、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1、成立和发展(1989、1991)

2、特点:多样性

包括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差异明显,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密切合作方式是―APEC方式‖

【多样性、灵活性、非强制性】

3、评价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2、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3、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4、科学技术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2、世界市场的扩大

3、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4、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评价)

1、积极影响: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加大贫富差距

2、消极影响 各国依赖性增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加

生态危机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 返回 导航 首页 分类 专题 客户端 充值 建筑 考研 小说 微案例 日报 分享 收藏 下载 1/31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上传人:lflvpeipei 2012-03-31 举报 相关文档 doc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提纲及要点)(人教版) 热度: doc高一地理 ...

  •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_岳麓版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 ...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提纲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提纲 必修三复习提纲(1)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 ...

  •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 ...

  •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详
  • 高中历史必修Ⅰ复习提纲(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产生了王位世袭制 2.商朝:内服与外服制度:君权神授 3.周朝:①主要政治制度:⑴分封制⑵宗法制 分封制:对象: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等级序列"周王- ...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教学论文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使我国教育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色.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更加的突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种完美的契合,突破以往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育模式,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 ...

  • 岳麓版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探究
  • 岳麓版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探究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余柏青 (本论文未公开发表,若贵编辑感兴趣,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 ...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余云华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 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