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专题复习

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以及特点

(一)多源发展:

1. 南北格局的起源: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

2. 三个重心的演变:关中;黄河中下游(中原);江南

意义:文明的标志;大国形成;以农为主体;造福苍生

(二)多元结构

1.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

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

2. 三种赋税:实物;劳役;货币

纳税依据:人头;土地;资产;临时随意

3. 特色经济区:旱作农业;水田农业;畜牧业发展区

4. 多元形式:个体;庄园;官营;

(三)主体特点

1.农业核心(饲养业,家庭手工业)

2.技术更新缓慢

3.重农抑商

4.成就非凡

5.原因:地理;气候;大河贯穿;多源一体;政治模式渐趋统一;互补。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问题剖析

1. 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1) 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2) 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3) 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4) 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5) 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6)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7) 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2.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

(1) 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2) 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3)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4) 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5) 良好政风:吏治清明

三.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一)关中地区:

原因:古代北方农业发源地(后稷)

周秦时代的发展

商鞅变法

长期政治中心

地理条件

地位:中国最早区域发达区

政治文化中心区(中华文化的起源)

周、秦、汉、唐的创建有赖于此

表现:农业发源地(粟),炎黄,传播到中原

(二)中原地区:

原因:长期政治中心;地理条件:技术更新;生产关系的调整;汉唐时代安定;民族融合,尤其是南北朝时期

状况:农业中心;大城市密集;工商业发达;西安、洛阳国际交流

意义:是汉唐文明的中心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儒家文明形成发展

(三)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

相同原因:政府政策;相对安定

不同原因:具体措施:北方屯田恢复;蜀国发展水利;吴国促进山越进步

历史因素不同:北方原来就发达;西南有一定优势;江南初步开发

意义:北方恢复到汉末战乱以前;四川少数民族发展;长江中下游的开发开始了 (四)经济中心南移:

1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3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其他原因思考: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

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 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

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5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6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4)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5)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四. 教材基本线索

(一)经济史基本内容:

1. 中国原始农耕:诞生时间:距今1万年

标志:农耕和驯化-----粟 稻 黍 稷 豆

意义:同时出现 南北并立 历史悠久 影响生活 影响文明发展

姜寨特点:同一血缘 共同耕作 平均分配 布局整齐

早期农业特征----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口增加

2. 夏朝经济:公天下化为家天下

二里头文化中的私有制、居民经济生活:宫殿式建筑 分化 农业为主 饲养 礼仪

3. 商朝青铜制造业: 工艺成熟 数量庞大 造型独特

4.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商鞅变法 铁器农耕技术 奖励农耕 世风 各国政风 兼并天下

5. 秦中央集权制和秦的灭亡

6.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原因:黄老思想 以农为本政策 社会风气 安定

状况: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 文化也发展起来 豪族势力发展 王国势力发展

汉武帝时代:发达的农业(工具 技术经验 产量)

7. 光武中兴与东汉豪强:柔道治天下 政风 税制 文教治国 ----繁荣安定

结果: 庄园与豪强

8. 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

曹操:民屯 军屯

诸葛亮经济发展举措:水利 屯田 手工业 少数民族交通

孙权开发江南:地理环境 山越

9. 南朝经济发展 北方----胡文化影响 南方---江浙、湘赣、巴蜀农业区(技术,手工业,城市,海外贸易,民族经济)

10.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内容:贞观之治-----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民族和谐

开元盛世:清明宽容,重视生产,缓解矛盾,社会安定,高度繁荣

原因:继承;法制;行政效率;减免赋税;缓解矛盾;

11. 丝绸之路:起因;状况;意义

12. 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

时间:南宋时期

原因:民间商品经济;国内外贸易;北人南迁;历史因素;人口压力;北方战乱

农业手工业表现:农业(水田农具,耕作技术,稻麦轮作,产量荒地,苏湖),

经济作物(棉花,茶叶);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官府;江浙私人机户;海南岛棉纺技术;景德镇;)

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13. 海上丝绸之路:起因;状况;意义;遗憾

14元世祖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措施:农业---禁圈地,劝农桑,编农书

大都的商业地位

15. 明朝中后期统治危机:内忧外困

16. 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的繁荣:种植业:粮食生产---双季稻,高产外来作物,经济作物(桑茶棉甘蔗烟草蓝靛)

农村家庭手工业----纺织(江南)湖州丝,松江布。手工作坊,

商业和城市:城市恢复(南京广州佛山厦门)商品集散地(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

17. 朝贡贸易的特点:官方控制和垄断;贡物以及货物;监督以及具体规定;不征税

18. 明清民间海外贸易:海禁时期形成武装走私集团;倭患;民生社会经济摧残;开放海禁(广州宁波市舶司,漳州月港)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发展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以马尼拉为中转的太平洋丝路,形成丝银对流的格局,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但中国退出了整个商业活动。

港口:澳门 马尼拉

主要商品:生丝、丝织品、蔗糖、瓷器

19. 从海禁到闭关的原因和表现:原因:隔离反清武装实行迁移;一度取消设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海关;以后的戒备、自大到康熙晚年走上闭关---收缩外贸;广州13行;限制外商来华。

(二)思想文化史线索:儒家文化-----科技----出版-----艺术

1. 中华文明创世的集体记忆:

2. 青铜文化:司母戊鼎

青铜器特征

甲骨文

3. 礼乐文化的内容

5. 黄老思想到独尊儒术

6. 司马迁与《史记》

7. 东亚文化圈

8.刘知几《史通》:三长:才 学 识

9. 宋朝辉煌的思想、科技、史学成就:

朱熹新儒学

活字印刷:创制 传播

沈括与《梦溪笔谈》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0. 康乾盛世文化

《古今图书集成》类书

《四库全书》丛书

章学诚《文史通义》:经世致用;史德

11. 西学东渐

起因:新航路;传教士;开放海禁;军事斗争需要

史实:利玛窦;徐光启;科技文化内容

作用:中西文化第一次交流

12.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儒家演变:周公礼乐制度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明理学 近代冲击

儒家影响:家族制度 君主政治 以理入法 道德教化 礼制规范 对外传播 (东亚,西方)

五.中国古代热点分析和阶段分析:

(一)热点分析

1.政治史专题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政治史的考查起伏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受现实政治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遇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旧的历史内容在现代条件下的翻版。从历史中考查得失,汲取,营养,以资借鉴,是当前政治家的责任,高考正是把现实性作为命题的原则之一。可以肯定,高考对政治史的考查明朗化,这就是要还原其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纠正过分夸大或过分贬低两种错误倾向。从命题规律看,一是比较侧重于兴衰经验的总结,如朝代兴衰原因、用人政策、社会问题等;二是适度淡化了对农民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史的考查;三是重视了政治与经济、文化结合的考查;四是新题型常出,成为新题型、新观念和新思维的试验场。

例举: ①对古代改革规律的把握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改革主要有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奴隶社会内部的富国强兵、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等改革,要从其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中知前世之兴替,铺后世之坦途。②对中国古代一些重要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概括各种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分析其原因,清楚各种制度的继承关系和相互影响,要将各种制度放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评价, 如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 ③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在概括分裂与统一史实的基础上,要从以下角度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a .总结多民族国家分裂和统一的规律,从原因、进程、影响等方面认识;b .重视几个重要时期的比较:如魏晋南北朝和五代辽宋夏金两个分裂时期的比较和秦与隋、汉与唐、元与清等几个统一朝代的比较;c .正确认识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从历史发展的主流及原因,辩证地分析分裂的作用和

影响,尤其注意一些局部性的统一;d .对封建社会诸多政治问题的认识:如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朋党之争、吏治腐败、君权相权之争等,要在分析其出现的社会原因、历史影响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得出有益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得人则昌,失贤则亡;安定团结;关注民生;减负;统一;关注社会问题)

2.经济史专题 经济史考查比例呈上升趋势,基本的命题规律是:①比较重视对经济知识系列化能力的考查。所谓经济知识系列化指的是对同类型的经济现象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其基本线索,概括其发展特点和规律,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一种能力;②比较重视对典型经济政策及其影响的考查;③重视对商品经济等特殊经济现象的考查;④重视对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等其他社会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考查。

例举: ①注意对古代经济知识的归类掌握,如国家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与实施结果,同时期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要分析经济发展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要从理论认识的高度着眼。要特别重视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与影响。②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演变的原因、发展趋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反映出的实质问题等,如赋税制度的变革与当时政治发展间的关系、与人口问题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③对一些典型的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如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变迁等,不单纯从这些经济现象的发展出发,而应该强化对这些现象出现原因、发展规律和历史影响方面的认识。④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认识,一个角度是横向的,即与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比较;另—个角度是纵向的,即概括这种政策的产生发展过程,从其消亡过程中得出正确认识。(反映了古人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对人、德、财关系的认识)。

3.文化史专题 文化史的考查是古代史中比重较大的。如对文化史的考查,是为了纠正重政治、轻文化的现象,也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是当代学术界文化史研究热点在高考中的必然反映,从命题的基本规律看,重视考查了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的关系.考查的角度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例举: ①关于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一是不同时期中国主流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影响;二是儒学控制中国几千年的原因探究;三是儒学在近代受到的冲击和寿终正寝;四是对古代思想的认识与评价。②古代教育发展的规律认识,主要角度是从古代发展教育的途径、方式、目的人手,描绘其发展轨迹,探求它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以典型时期如北宋、明等朝代的教育发展为例剖析;第三是对一些典型教育现象如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做分析说明。③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并领先世界的原因和明清以后逐渐落伍的原因,要延伸到近代科技,加强与西方科技发展的比较。(竞争的利器,交流的核心)

(二)阶段重点说明:

1.先秦阶段:通过考古材料、史籍考证、集体记忆的神话和传说说明以下内容: 中华文明的发源;最早的农、工、商业以及城市;最早的国家;第一次民族融合;农业技术定型;手工业分工和城市;重农抑商政策与观念形成;政治制度由来;中华传统文化风俗(与农业有关,与家族有关);通过社会史、风俗史来说明百家学派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儒家,道家、法家、文学家)

2.秦汉阶段:重点是从史料和地理的角度明确政治制度;次重点是经济文化通过各种材料来表现(画像砖,绘画,文学);

3.三国两晋南北朝:与民族关系有关的政治史是重点;通过各种资料掌握南北朝时期三大经济特色:(1)政策重视;(2)重心南移;(3)经济变化引起政治文化变化,南北特色各异。

4.隋唐阶段:集中考察政治和文化。政治讲制度创新和治乱兴衰;文化讲东亚文化圈形成原因过程影响。

5.宋元阶段:宋元制度是重点(内容,地位);民族关系受关注;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

表现,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6.明清阶段: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审视政治制度、经济和贸易政策、对外关系、文化政策与表现。

六.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几个重点问题剖析:

(一)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

(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青铜文明

(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农业文明

(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儒家文明

(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东方文明

(二)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

(1) 继承性因素:前代文化成果的继承

(2) 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

社会大治(社会安定必然导致文化繁荣、兼收并蓄如两汉隋唐)或者社会大乱(社会动荡必然导致思想冲突激烈、变化多端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3) 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4) 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5) 文化交往因素: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交往是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补充和推动作用)

(6) 群众作用:人民群众尤其是杰出文化人的努力

(7)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条件)

(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

(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四)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

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

(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4)政局稳定。

(五)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

(2)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 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3)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关注于政治利益。

(4)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 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轻视商人影响了中国社会。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

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评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不能富国,但可强国,即人口、兵源,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1)“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2)地主官僚集团经济上疯狂兼并土地,政治上也更加腐败。

(4)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重农抑商政策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

※其它看法:重农抑商政策也有其明显的思想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最突出的是它把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把本业和末业简单对立起来,认为多一人从事工商业,就等于少一人从事农业,把民间私营工商业机械地看成是农业的危害和破坏力量,只看到了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之间的矛盾对立,而没有看到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之间的联系互补,没有看到民间私营工商业对农业的促进拉动作用。这种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在中国封建帝制王朝时期长期没有得到修正,成为不少王朝推行抑商政策并严厉到了极端化的思想根源。也可以说,由于思想认识上只看到了民间私营工商业对农业的危害,并一味强调夸大了这种危害,所以许多王朝在推行抑商政策时往往会走向极端化。中国帝制王朝时期推行的禁榷政策,如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唐代刘晏的榷盐法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盐茶专卖法等,都是极端化的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尤其是禁榷政策的推行,严重干预和扭转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态势和运行结构,到中国封建帝制社会后期时,严重摧残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重农抑商政策还规律性地呈现执行失效,无论重农政策,还是抑商政策,事实上都呈现出短期政策特征。任何一个王朝国家,都没有能够长期地有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整体上考查中国帝制王朝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可以发现,特别是由于政策目标上的财政目的,往往使王朝初期大力推行的重农政策不能持久,而呈现出一种短期性。大致说来,规律性演变的情况是,从一个王朝的中期开始,由于内事兴作、外事四夷、机构臃肿、官僚增多等原因,国家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致使王朝初期采取的扶助农业、轻徭薄赋政策执行失效,转而逐步加重对农民的赋役剥削并在王朝后期走向对农民敲骨吸髓式的剥夺,成为广大农民

破产流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可以发现,由于吏治腐败、钱权交易、官僚经商、官商合流、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等原因,也大致从一个王朝的中期开始,王朝国家初期采取的严厉的抑商政策开始走向失效,结果是官僚经商根本无法禁止,富商大贾多与官僚勾结或者自身转化为官僚也无法遏制其经商行为,王朝国家所能够继续抑制打击的只剩下民间中小私营工商业,抑商政策在这时实际上就走向了废坏。 (六)闭关锁国政策

定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1.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

①从主观因素看:

a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等手段来维持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人。

b .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出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②从客观因素看:

a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

b .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2.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对外采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

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七)关于儒家:

1.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地位的演变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社会各阶层的代言人纷纷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对宇宙万物对社会变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场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出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儒家思想。(其中主要的是儒、道、法、墨、兵家等)

(2)创立:春秋晚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仁爱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维护周礼,认为贵贱有序。

(3)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和政在得民的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刑法和赋税。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4)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1)厄运:秦朝时儒家思想不适应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生们又经常非议时政,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排斥和压制。

(2)独尊:西汉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神话了皇权,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获得独尊地位,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创新:南宋时期,朱熹对儒家思想加以创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并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作辩护。

(4)批判: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提出了批判,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早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7)冲击:近代前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以启蒙思想的一些原则为依据否定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性,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发生动摇。

(8)摧毁:新中国成立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采取了一种偏激的态度和措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摧毁。

(9)新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纠正了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提倡和发扬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爱”“ 德治” “民本”等思想,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3.儒家思想在上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几经沉浮,却经久不衰,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被尊崇的原因:

(1)其理论宣传天人感应,讲究道德规范(纲常、忠孝、等级等),提出大一统,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统治者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人民需要

(3)儒家思想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者所喜爱。——与时俱进

4.政治原理总结提升:

(1)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产物。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5.当今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

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1)取其精华: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观道德观,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有为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可以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如“民本”思想。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坚决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7.儒家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1)追求和谐、和睦是儒家的基本价值理想。

儒家传统伦理中的“仁、义、荣、辱”、和为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对构建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民本思想有利于关注民生问题;

(4)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优秀品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 ※总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吸收其中的精华,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8.山东曲阜“三孔”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东方文化中的显赫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

答:(1)儒家的“仁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 等主张为世界和平及化解各种矛盾提供了思想依据;

(2)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3)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9.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和现实意义

(1)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坚持、反对)

(2)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10.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比较

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③都是通过道德教化实现社会良好风气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

(八)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古代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古国如中国、印度、阿拉伯等,终于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落后于西方,逐步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的世界优势地位逐渐确立。

西方之所以在向近代的迈进中领先世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殖民掠夺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迅速走向世界,把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任意掠夺、宰割,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养肥了本国的资本家,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第二、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提供了精神食粮。在中世纪神学思想的影响下,种种束缚使人们不能放手干一番事业,而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和掠夺榨取做好了精神准备,使人们产生了为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观和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第三、宗教改革是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清道夫。中世纪的西方,教会与封建统治狼狈为奸,天主教会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宗教改革解除了它对资产阶级的束缚,新教的许多教义则从精神上、心理上推动和鼓舞资产阶级肆无忌惮地对外扩张。

第四、良好的政治环境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保驾护航。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前期,代表中央集权的王权需要新生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彻底战胜地方贵族;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保护自己的事业,因而双方能结成反封建联盟,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典型的是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东方大国落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方式的落后所致。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如中国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日本的幕府体制、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建立了完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种强大的统治权力有助于巩固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结构,封建自然经济难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

第二、东方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中国就是一个明证。

第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日本都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影响了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而繁荣的海上贸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东方各国轻视和忽视这个条件,只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

(九)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两个问题: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

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我国领先于世界的著名科技成就

提醒:特别注意宋元文化(繁荣原因、历史地位、表现等):

(十)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向心和离心:

1.影响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早期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但后来主要是政治军事原因,在户籍制度愈加严密的情况下,在农业技术普及的情况下,迁移时十分困难的。

常态下是:政府的强制和鼓励性移民;国内战乱或周边民族入侵导致全国人口分布变化;由于人口压力向省外或海外一名;由于自然灾害,官方无力救济听任灾民迁移流亡。

2.黄河中下游长期人口重心:西汉以前百分之八十,西汉末百分之六十,

3.向心迁移:周边人口稀少的向人口稠密地区迁移:主要是游牧民族,后来被汉族同化,伴随着武装入侵

前11世纪周灭商;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匈奴从战国末到东汉时期长期南下;西晋末年五胡进入黄河流域;唐初的突厥;五代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17世纪中期满洲征服;康熙末年闭关政策强制迁移。

4.离心迁移:各民族从人口稠密地区扩散到人口稀少地区。由于生产发展造成人口压力或社会动乱。

西周分封制;秦统一天下戌守边疆;东汉末,孙坚渡江;刘备进四川;诸葛亮南征;西晋末南朝北人南迁;唐末五代北人南迁;北宋末北人南迁;唐宋以后海外移民;

5. 意义:促进多民族国家形成;有助于文化传播;有利于经济开发与发展;提高了人口素质。

(十一)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

1.人口对于自然经济下的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人丁,是封建国家赋役制度的具体承担者。

人口的多寡和国土的多少一样,是当时社会的治乱、国力盛衰的标志。

但是,到了清朝,由于摊丁入亩、战乱减少等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多地少,盲目垦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这一后果一直影响到现在。

2.中国史籍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人口资料。

先秦时约在一、二千万左右;西汉平帝时约五千九百余万;

东汉初两千七百余万;东汉中期约五千万;

唐初一千万;开元时期五千万;

明朝永乐时期四千五百万;清初三千万;清乾隆初年一亿四千万;道光时期四亿一千万。 其发展趋势呈周期性变动,人口增长呈马鞍型,其频率和王朝盛衰、更替相同。

3.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因素有

第一, 国家对人身控制的程度;

第二,与疆域的增缩和统治范围的变化有关。

第三,与封建统治的深化有关,统治稳固时,人口统计相对真实,隐匿人口现象减少。 第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观念有关系。

(十二)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原因

(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促进和巩固了统一

(2)地理条件:中国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处大河流域需要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

(3)人民愿望:要求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百姓情结”,人民渴望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安定生活,安心生产。

(4)文化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儒法都主张大一统或集中统一。

(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成为统一的巨大物质力量。统一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6)经济规律:中原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7)民族融合:由于民族融合,中国境内各民族出现民族趋同迎合心理,民族间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历史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

(8)改革推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9)个人作用:杰出的政治家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为统一国家的奠基、巩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专题复习

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以及特点

(一)多源发展:

1. 南北格局的起源: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

2. 三个重心的演变:关中;黄河中下游(中原);江南

意义:文明的标志;大国形成;以农为主体;造福苍生

(二)多元结构

1.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

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

2. 三种赋税:实物;劳役;货币

纳税依据:人头;土地;资产;临时随意

3. 特色经济区:旱作农业;水田农业;畜牧业发展区

4. 多元形式:个体;庄园;官营;

(三)主体特点

1.农业核心(饲养业,家庭手工业)

2.技术更新缓慢

3.重农抑商

4.成就非凡

5.原因:地理;气候;大河贯穿;多源一体;政治模式渐趋统一;互补。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问题剖析

1. 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1) 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2) 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3) 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4) 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5) 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6)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7) 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2.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

(1) 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2) 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3)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4) 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5) 良好政风:吏治清明

三.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一)关中地区:

原因:古代北方农业发源地(后稷)

周秦时代的发展

商鞅变法

长期政治中心

地理条件

地位:中国最早区域发达区

政治文化中心区(中华文化的起源)

周、秦、汉、唐的创建有赖于此

表现:农业发源地(粟),炎黄,传播到中原

(二)中原地区:

原因:长期政治中心;地理条件:技术更新;生产关系的调整;汉唐时代安定;民族融合,尤其是南北朝时期

状况:农业中心;大城市密集;工商业发达;西安、洛阳国际交流

意义:是汉唐文明的中心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儒家文明形成发展

(三)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

相同原因:政府政策;相对安定

不同原因:具体措施:北方屯田恢复;蜀国发展水利;吴国促进山越进步

历史因素不同:北方原来就发达;西南有一定优势;江南初步开发

意义:北方恢复到汉末战乱以前;四川少数民族发展;长江中下游的开发开始了 (四)经济中心南移:

1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3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其他原因思考: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

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 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

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5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6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4)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5)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四. 教材基本线索

(一)经济史基本内容:

1. 中国原始农耕:诞生时间:距今1万年

标志:农耕和驯化-----粟 稻 黍 稷 豆

意义:同时出现 南北并立 历史悠久 影响生活 影响文明发展

姜寨特点:同一血缘 共同耕作 平均分配 布局整齐

早期农业特征----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口增加

2. 夏朝经济:公天下化为家天下

二里头文化中的私有制、居民经济生活:宫殿式建筑 分化 农业为主 饲养 礼仪

3. 商朝青铜制造业: 工艺成熟 数量庞大 造型独特

4.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商鞅变法 铁器农耕技术 奖励农耕 世风 各国政风 兼并天下

5. 秦中央集权制和秦的灭亡

6.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原因:黄老思想 以农为本政策 社会风气 安定

状况: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 文化也发展起来 豪族势力发展 王国势力发展

汉武帝时代:发达的农业(工具 技术经验 产量)

7. 光武中兴与东汉豪强:柔道治天下 政风 税制 文教治国 ----繁荣安定

结果: 庄园与豪强

8. 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

曹操:民屯 军屯

诸葛亮经济发展举措:水利 屯田 手工业 少数民族交通

孙权开发江南:地理环境 山越

9. 南朝经济发展 北方----胡文化影响 南方---江浙、湘赣、巴蜀农业区(技术,手工业,城市,海外贸易,民族经济)

10.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内容:贞观之治-----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民族和谐

开元盛世:清明宽容,重视生产,缓解矛盾,社会安定,高度繁荣

原因:继承;法制;行政效率;减免赋税;缓解矛盾;

11. 丝绸之路:起因;状况;意义

12. 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

时间:南宋时期

原因:民间商品经济;国内外贸易;北人南迁;历史因素;人口压力;北方战乱

农业手工业表现:农业(水田农具,耕作技术,稻麦轮作,产量荒地,苏湖),

经济作物(棉花,茶叶);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官府;江浙私人机户;海南岛棉纺技术;景德镇;)

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13. 海上丝绸之路:起因;状况;意义;遗憾

14元世祖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措施:农业---禁圈地,劝农桑,编农书

大都的商业地位

15. 明朝中后期统治危机:内忧外困

16. 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的繁荣:种植业:粮食生产---双季稻,高产外来作物,经济作物(桑茶棉甘蔗烟草蓝靛)

农村家庭手工业----纺织(江南)湖州丝,松江布。手工作坊,

商业和城市:城市恢复(南京广州佛山厦门)商品集散地(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

17. 朝贡贸易的特点:官方控制和垄断;贡物以及货物;监督以及具体规定;不征税

18. 明清民间海外贸易:海禁时期形成武装走私集团;倭患;民生社会经济摧残;开放海禁(广州宁波市舶司,漳州月港)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发展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以马尼拉为中转的太平洋丝路,形成丝银对流的格局,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但中国退出了整个商业活动。

港口:澳门 马尼拉

主要商品:生丝、丝织品、蔗糖、瓷器

19. 从海禁到闭关的原因和表现:原因:隔离反清武装实行迁移;一度取消设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海关;以后的戒备、自大到康熙晚年走上闭关---收缩外贸;广州13行;限制外商来华。

(二)思想文化史线索:儒家文化-----科技----出版-----艺术

1. 中华文明创世的集体记忆:

2. 青铜文化:司母戊鼎

青铜器特征

甲骨文

3. 礼乐文化的内容

5. 黄老思想到独尊儒术

6. 司马迁与《史记》

7. 东亚文化圈

8.刘知几《史通》:三长:才 学 识

9. 宋朝辉煌的思想、科技、史学成就:

朱熹新儒学

活字印刷:创制 传播

沈括与《梦溪笔谈》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0. 康乾盛世文化

《古今图书集成》类书

《四库全书》丛书

章学诚《文史通义》:经世致用;史德

11. 西学东渐

起因:新航路;传教士;开放海禁;军事斗争需要

史实:利玛窦;徐光启;科技文化内容

作用:中西文化第一次交流

12.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儒家演变:周公礼乐制度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明理学 近代冲击

儒家影响:家族制度 君主政治 以理入法 道德教化 礼制规范 对外传播 (东亚,西方)

五.中国古代热点分析和阶段分析:

(一)热点分析

1.政治史专题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政治史的考查起伏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受现实政治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遇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旧的历史内容在现代条件下的翻版。从历史中考查得失,汲取,营养,以资借鉴,是当前政治家的责任,高考正是把现实性作为命题的原则之一。可以肯定,高考对政治史的考查明朗化,这就是要还原其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纠正过分夸大或过分贬低两种错误倾向。从命题规律看,一是比较侧重于兴衰经验的总结,如朝代兴衰原因、用人政策、社会问题等;二是适度淡化了对农民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史的考查;三是重视了政治与经济、文化结合的考查;四是新题型常出,成为新题型、新观念和新思维的试验场。

例举: ①对古代改革规律的把握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改革主要有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奴隶社会内部的富国强兵、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等改革,要从其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中知前世之兴替,铺后世之坦途。②对中国古代一些重要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概括各种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分析其原因,清楚各种制度的继承关系和相互影响,要将各种制度放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评价, 如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 ③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在概括分裂与统一史实的基础上,要从以下角度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a .总结多民族国家分裂和统一的规律,从原因、进程、影响等方面认识;b .重视几个重要时期的比较:如魏晋南北朝和五代辽宋夏金两个分裂时期的比较和秦与隋、汉与唐、元与清等几个统一朝代的比较;c .正确认识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从历史发展的主流及原因,辩证地分析分裂的作用和

影响,尤其注意一些局部性的统一;d .对封建社会诸多政治问题的认识:如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朋党之争、吏治腐败、君权相权之争等,要在分析其出现的社会原因、历史影响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得出有益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得人则昌,失贤则亡;安定团结;关注民生;减负;统一;关注社会问题)

2.经济史专题 经济史考查比例呈上升趋势,基本的命题规律是:①比较重视对经济知识系列化能力的考查。所谓经济知识系列化指的是对同类型的经济现象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其基本线索,概括其发展特点和规律,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一种能力;②比较重视对典型经济政策及其影响的考查;③重视对商品经济等特殊经济现象的考查;④重视对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等其他社会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考查。

例举: ①注意对古代经济知识的归类掌握,如国家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与实施结果,同时期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要分析经济发展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要从理论认识的高度着眼。要特别重视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与影响。②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演变的原因、发展趋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反映出的实质问题等,如赋税制度的变革与当时政治发展间的关系、与人口问题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③对一些典型的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如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变迁等,不单纯从这些经济现象的发展出发,而应该强化对这些现象出现原因、发展规律和历史影响方面的认识。④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认识,一个角度是横向的,即与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比较;另—个角度是纵向的,即概括这种政策的产生发展过程,从其消亡过程中得出正确认识。(反映了古人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对人、德、财关系的认识)。

3.文化史专题 文化史的考查是古代史中比重较大的。如对文化史的考查,是为了纠正重政治、轻文化的现象,也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是当代学术界文化史研究热点在高考中的必然反映,从命题的基本规律看,重视考查了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的关系.考查的角度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例举: ①关于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一是不同时期中国主流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影响;二是儒学控制中国几千年的原因探究;三是儒学在近代受到的冲击和寿终正寝;四是对古代思想的认识与评价。②古代教育发展的规律认识,主要角度是从古代发展教育的途径、方式、目的人手,描绘其发展轨迹,探求它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以典型时期如北宋、明等朝代的教育发展为例剖析;第三是对一些典型教育现象如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做分析说明。③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并领先世界的原因和明清以后逐渐落伍的原因,要延伸到近代科技,加强与西方科技发展的比较。(竞争的利器,交流的核心)

(二)阶段重点说明:

1.先秦阶段:通过考古材料、史籍考证、集体记忆的神话和传说说明以下内容: 中华文明的发源;最早的农、工、商业以及城市;最早的国家;第一次民族融合;农业技术定型;手工业分工和城市;重农抑商政策与观念形成;政治制度由来;中华传统文化风俗(与农业有关,与家族有关);通过社会史、风俗史来说明百家学派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儒家,道家、法家、文学家)

2.秦汉阶段:重点是从史料和地理的角度明确政治制度;次重点是经济文化通过各种材料来表现(画像砖,绘画,文学);

3.三国两晋南北朝:与民族关系有关的政治史是重点;通过各种资料掌握南北朝时期三大经济特色:(1)政策重视;(2)重心南移;(3)经济变化引起政治文化变化,南北特色各异。

4.隋唐阶段:集中考察政治和文化。政治讲制度创新和治乱兴衰;文化讲东亚文化圈形成原因过程影响。

5.宋元阶段:宋元制度是重点(内容,地位);民族关系受关注;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

表现,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6.明清阶段: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审视政治制度、经济和贸易政策、对外关系、文化政策与表现。

六.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几个重点问题剖析:

(一)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

(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青铜文明

(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农业文明

(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儒家文明

(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东方文明

(二)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

(1) 继承性因素:前代文化成果的继承

(2) 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

社会大治(社会安定必然导致文化繁荣、兼收并蓄如两汉隋唐)或者社会大乱(社会动荡必然导致思想冲突激烈、变化多端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3) 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4) 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5) 文化交往因素: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交往是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补充和推动作用)

(6) 群众作用:人民群众尤其是杰出文化人的努力

(7)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条件)

(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

(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四)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

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

(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4)政局稳定。

(五)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

(2)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 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3)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关注于政治利益。

(4)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 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轻视商人影响了中国社会。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

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评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不能富国,但可强国,即人口、兵源,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1)“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2)地主官僚集团经济上疯狂兼并土地,政治上也更加腐败。

(4)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重农抑商政策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

※其它看法:重农抑商政策也有其明显的思想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最突出的是它把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把本业和末业简单对立起来,认为多一人从事工商业,就等于少一人从事农业,把民间私营工商业机械地看成是农业的危害和破坏力量,只看到了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之间的矛盾对立,而没有看到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之间的联系互补,没有看到民间私营工商业对农业的促进拉动作用。这种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在中国封建帝制王朝时期长期没有得到修正,成为不少王朝推行抑商政策并严厉到了极端化的思想根源。也可以说,由于思想认识上只看到了民间私营工商业对农业的危害,并一味强调夸大了这种危害,所以许多王朝在推行抑商政策时往往会走向极端化。中国帝制王朝时期推行的禁榷政策,如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唐代刘晏的榷盐法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盐茶专卖法等,都是极端化的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尤其是禁榷政策的推行,严重干预和扭转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态势和运行结构,到中国封建帝制社会后期时,严重摧残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重农抑商政策还规律性地呈现执行失效,无论重农政策,还是抑商政策,事实上都呈现出短期政策特征。任何一个王朝国家,都没有能够长期地有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整体上考查中国帝制王朝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可以发现,特别是由于政策目标上的财政目的,往往使王朝初期大力推行的重农政策不能持久,而呈现出一种短期性。大致说来,规律性演变的情况是,从一个王朝的中期开始,由于内事兴作、外事四夷、机构臃肿、官僚增多等原因,国家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致使王朝初期采取的扶助农业、轻徭薄赋政策执行失效,转而逐步加重对农民的赋役剥削并在王朝后期走向对农民敲骨吸髓式的剥夺,成为广大农民

破产流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可以发现,由于吏治腐败、钱权交易、官僚经商、官商合流、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等原因,也大致从一个王朝的中期开始,王朝国家初期采取的严厉的抑商政策开始走向失效,结果是官僚经商根本无法禁止,富商大贾多与官僚勾结或者自身转化为官僚也无法遏制其经商行为,王朝国家所能够继续抑制打击的只剩下民间中小私营工商业,抑商政策在这时实际上就走向了废坏。 (六)闭关锁国政策

定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1.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

①从主观因素看:

a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等手段来维持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人。

b .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出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②从客观因素看:

a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

b .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2.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对外采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

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七)关于儒家:

1.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地位的演变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社会各阶层的代言人纷纷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对宇宙万物对社会变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场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出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儒家思想。(其中主要的是儒、道、法、墨、兵家等)

(2)创立:春秋晚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仁爱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维护周礼,认为贵贱有序。

(3)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和政在得民的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刑法和赋税。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4)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1)厄运:秦朝时儒家思想不适应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生们又经常非议时政,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排斥和压制。

(2)独尊:西汉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神话了皇权,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获得独尊地位,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创新:南宋时期,朱熹对儒家思想加以创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并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作辩护。

(4)批判: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提出了批判,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早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7)冲击:近代前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以启蒙思想的一些原则为依据否定了儒家思想的合理性,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而发生动摇。

(8)摧毁:新中国成立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采取了一种偏激的态度和措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摧毁。

(9)新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纠正了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提倡和发扬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爱”“ 德治” “民本”等思想,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3.儒家思想在上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几经沉浮,却经久不衰,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被尊崇的原因:

(1)其理论宣传天人感应,讲究道德规范(纲常、忠孝、等级等),提出大一统,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统治者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人民需要

(3)儒家思想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者所喜爱。——与时俱进

4.政治原理总结提升:

(1)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产物。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5.当今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

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1)取其精华: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观道德观,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有为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可以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如“民本”思想。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坚决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7.儒家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1)追求和谐、和睦是儒家的基本价值理想。

儒家传统伦理中的“仁、义、荣、辱”、和为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对构建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3)民本思想有利于关注民生问题;

(4)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优秀品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 ※总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吸收其中的精华,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8.山东曲阜“三孔”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东方文化中的显赫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

答:(1)儒家的“仁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 等主张为世界和平及化解各种矛盾提供了思想依据;

(2)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3)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

9.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和现实意义

(1)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坚持、反对)

(2)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10.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比较

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③都是通过道德教化实现社会良好风气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

(八)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古代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古国如中国、印度、阿拉伯等,终于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落后于西方,逐步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的世界优势地位逐渐确立。

西方之所以在向近代的迈进中领先世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殖民掠夺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迅速走向世界,把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任意掠夺、宰割,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养肥了本国的资本家,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第二、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提供了精神食粮。在中世纪神学思想的影响下,种种束缚使人们不能放手干一番事业,而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和掠夺榨取做好了精神准备,使人们产生了为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观和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第三、宗教改革是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清道夫。中世纪的西方,教会与封建统治狼狈为奸,天主教会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宗教改革解除了它对资产阶级的束缚,新教的许多教义则从精神上、心理上推动和鼓舞资产阶级肆无忌惮地对外扩张。

第四、良好的政治环境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保驾护航。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前期,代表中央集权的王权需要新生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彻底战胜地方贵族;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保护自己的事业,因而双方能结成反封建联盟,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典型的是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东方大国落后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方式的落后所致。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如中国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日本的幕府体制、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建立了完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种强大的统治权力有助于巩固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结构,封建自然经济难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

第二、东方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中国就是一个明证。

第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日本都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影响了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而繁荣的海上贸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东方各国轻视和忽视这个条件,只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

(九)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两个问题: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

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我国领先于世界的著名科技成就

提醒:特别注意宋元文化(繁荣原因、历史地位、表现等):

(十)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向心和离心:

1.影响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早期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但后来主要是政治军事原因,在户籍制度愈加严密的情况下,在农业技术普及的情况下,迁移时十分困难的。

常态下是:政府的强制和鼓励性移民;国内战乱或周边民族入侵导致全国人口分布变化;由于人口压力向省外或海外一名;由于自然灾害,官方无力救济听任灾民迁移流亡。

2.黄河中下游长期人口重心:西汉以前百分之八十,西汉末百分之六十,

3.向心迁移:周边人口稀少的向人口稠密地区迁移:主要是游牧民族,后来被汉族同化,伴随着武装入侵

前11世纪周灭商;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匈奴从战国末到东汉时期长期南下;西晋末年五胡进入黄河流域;唐初的突厥;五代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17世纪中期满洲征服;康熙末年闭关政策强制迁移。

4.离心迁移:各民族从人口稠密地区扩散到人口稀少地区。由于生产发展造成人口压力或社会动乱。

西周分封制;秦统一天下戌守边疆;东汉末,孙坚渡江;刘备进四川;诸葛亮南征;西晋末南朝北人南迁;唐末五代北人南迁;北宋末北人南迁;唐宋以后海外移民;

5. 意义:促进多民族国家形成;有助于文化传播;有利于经济开发与发展;提高了人口素质。

(十一)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

1.人口对于自然经济下的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人丁,是封建国家赋役制度的具体承担者。

人口的多寡和国土的多少一样,是当时社会的治乱、国力盛衰的标志。

但是,到了清朝,由于摊丁入亩、战乱减少等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多地少,盲目垦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这一后果一直影响到现在。

2.中国史籍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人口资料。

先秦时约在一、二千万左右;西汉平帝时约五千九百余万;

东汉初两千七百余万;东汉中期约五千万;

唐初一千万;开元时期五千万;

明朝永乐时期四千五百万;清初三千万;清乾隆初年一亿四千万;道光时期四亿一千万。 其发展趋势呈周期性变动,人口增长呈马鞍型,其频率和王朝盛衰、更替相同。

3.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因素有

第一, 国家对人身控制的程度;

第二,与疆域的增缩和统治范围的变化有关。

第三,与封建统治的深化有关,统治稳固时,人口统计相对真实,隐匿人口现象减少。 第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观念有关系。

(十二)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原因

(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促进和巩固了统一

(2)地理条件:中国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处大河流域需要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

(3)人民愿望:要求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百姓情结”,人民渴望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安定生活,安心生产。

(4)文化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儒法都主张大一统或集中统一。

(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成为统一的巨大物质力量。统一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6)经济规律:中原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7)民族融合:由于民族融合,中国境内各民族出现民族趋同迎合心理,民族间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历史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

(8)改革推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9)个人作用:杰出的政治家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为统一国家的奠基、巩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
  •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及一些局部地区的统一,其出现的原因有其规律可循: 1.社会生产力的 ...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主题解析和内容分析 文章发布人:李长福 文章发布时间:2010-8-22 10:26:55 分类:必修2 作者:李长福 文载<中学历史报>2008年第3期 一.主题解析 1.专题设置依据 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发展而来,要了解当今中国的国情,就必须了解 ...

  •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
  • 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生 指导教师 年 级 专 业 二级学院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仇媛媛 程动田 副教授 2012级专接本 历史学 文史学院 2014年5月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程动田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 ...

  •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
  • 浅析中国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人口因素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迁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中重大的社会事件.在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迁南移的诸多因素中人口因素是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三次规模巨大的战争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 ...

  • 发达的古代农业说课稿
  •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第1课.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 ...

  • 课例名称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讲课教师:冯雪梅(河北正定中学)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整个专题中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也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

  •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二)B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
  •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复习策略二)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长期领先世界,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四大要素.中国古代农业生 ...

  • 中国古代手工业练习题
  • 2.17历史限训 1.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 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A .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

  • 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 商业: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城市: 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 ...

  •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A201501
  •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A)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测要求]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理解"重农抑商".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