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南友锋·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2014高考猜题

[历史]南友锋·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2014高考猜题

南友锋 商州区中学

【命制题干】(新课标)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并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各地考古发现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我国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汉武帝时,为在军事上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陆续设立了河西四郡,派遣使臣到西域开展外交活动。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乌孙等国,而且其副使远至安息、奄蔡、条支、身毒、犛靬等国,跨越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同高原以西的上述国家建立了联系,沟通了一条通向中亚、西亚、南亚,以至欧洲的陆路通道。此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也陆续派遣使节到汉朝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中国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些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及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国两次把狮子和条支大鸟(又名安息雀,即鸵鸟)赠献给东汉朝廷。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也传入中国。当时,到达条支海滨的使臣甘英想远赴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受阻于安息人,未达目的。“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

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地理大发现”。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却以当时不到100万的人口,拉开了人类大航海的序幕,使相互隔绝的人类联系日益紧密,并在几十年间奇迹般崛起成为西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一度与西班牙瓜分了整个地球。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海外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和印度东、西部海岸拥有大批贸易据点,控制了印度洋岛屿锡兰(今斯里兰卡)、霍尔木兹、马六甲、香料群岛和澳门,并在日本拥有一个据点,在巴西也建立了一个立足点。葡萄牙人16世纪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业航线,竭力排斥欧、亚各国商人,截断阿拉伯人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商业往来,打破阿拉伯人和意大利商人对印度洋的传统垄断。垄断了世界上的香料、食糖、黑奴贸易成为世界性的商业帝国,变得富庶强大,欧洲的权力中心也从意大利的城邦国家转移到了伊比利亚国家(它的邻国西班牙也因美洲的黄金、白银而强大起来)。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航路开辟与丝绸之路异同及启示。(15分)

【猜题理由】 2014年高考的一大热点就是丝绸之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在2013年10月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中共18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近四年全国新课标卷,40题都考查的是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我大胆猜测40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在41题开放性试题中将会涉及。高考考查知识点常常喜欢纵向或者横向比较,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的影响具有某些相似点。因此,我锁定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作为命题点。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在近四年高考中,曾经多次作为全国新课标试题材料,比如2010年45题,2012年45题,2013年40题。因此我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摘抄材料作为材料一的素材。大国崛起是今年的高考又一个热点,所以我从《大国崛起》中选取了葡萄牙,作为材料二的素材。通过这个试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年度热点所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实思考,起到史鉴的历史价值。 【答案】 (1)从艰难的少量贸易到频繁的大规模贸易;汉武帝和张骞推动作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并存;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每点2分)

(2)同:都有经济文化交流;都有封建王朝的支持;都有重要人物开拓;都实行开放政策;都处于封建社会。(每点1分)

异:地理: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新航路开辟由西向东;政治:丝绸之路没有导致社会发生转型,新航路导致社会转型;经济:丝绸之路开辟时是小农经济,新航路开辟时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葡萄牙崛起后垄断世界商业贸易;文化:丝绸之路使四大发明等外传,也使佛教等宗教传入中国;影响:当时中国处于大河文明时代,丝绸之路导致汉唐盛世的出现,传播中华文明崇尚和平;当时葡萄牙处于海洋文明时代,新航路造就西方崛起,带给东方灾难落后,使世界走向会合成为统一整体;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是在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的情况下开辟的。(每点1分)

启示:加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发利用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提倡探索开创精神;重视世界各民族互通有无、沟通互动;崇尚大国和平崛起。(每点1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以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不要错误地认为张骞通西域前中外没有贸易往来。答题时可以从丝绸之路的起源、推动者、线路、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思考概括。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答启示时要结合现实社会热点组织答案。

【标注】 考查知识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新航路的开辟;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

[历史]南友锋·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2014高考猜题

南友锋 商州区中学

【命制题干】(新课标)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即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为“丝国”。在古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并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各地考古发现证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我国丝绸锦绣的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已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汉武帝时,为在军事上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陆续设立了河西四郡,派遣使臣到西域开展外交活动。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乌孙等国,而且其副使远至安息、奄蔡、条支、身毒、犛靬等国,跨越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同高原以西的上述国家建立了联系,沟通了一条通向中亚、西亚、南亚,以至欧洲的陆路通道。此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也陆续派遣使节到汉朝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中国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此路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些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及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国两次把狮子和条支大鸟(又名安息雀,即鸵鸟)赠献给东汉朝廷。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也传入中国。当时,到达条支海滨的使臣甘英想远赴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受阻于安息人,未达目的。“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

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地理大发现”。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却以当时不到100万的人口,拉开了人类大航海的序幕,使相互隔绝的人类联系日益紧密,并在几十年间奇迹般崛起成为西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一度与西班牙瓜分了整个地球。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海外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和印度东、西部海岸拥有大批贸易据点,控制了印度洋岛屿锡兰(今斯里兰卡)、霍尔木兹、马六甲、香料群岛和澳门,并在日本拥有一个据点,在巴西也建立了一个立足点。葡萄牙人16世纪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业航线,竭力排斥欧、亚各国商人,截断阿拉伯人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商业往来,打破阿拉伯人和意大利商人对印度洋的传统垄断。垄断了世界上的香料、食糖、黑奴贸易成为世界性的商业帝国,变得富庶强大,欧洲的权力中心也从意大利的城邦国家转移到了伊比利亚国家(它的邻国西班牙也因美洲的黄金、白银而强大起来)。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航路开辟与丝绸之路异同及启示。(15分)

【猜题理由】 2014年高考的一大热点就是丝绸之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在2013年10月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中共18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近四年全国新课标卷,40题都考查的是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内容。我大胆猜测40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在41题开放性试题中将会涉及。高考考查知识点常常喜欢纵向或者横向比较,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的影响具有某些相似点。因此,我锁定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作为命题点。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在近四年高考中,曾经多次作为全国新课标试题材料,比如2010年45题,2012年45题,2013年40题。因此我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摘抄材料作为材料一的素材。大国崛起是今年的高考又一个热点,所以我从《大国崛起》中选取了葡萄牙,作为材料二的素材。通过这个试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年度热点所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实思考,起到史鉴的历史价值。 【答案】 (1)从艰难的少量贸易到频繁的大规模贸易;汉武帝和张骞推动作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并存;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每点2分)

(2)同:都有经济文化交流;都有封建王朝的支持;都有重要人物开拓;都实行开放政策;都处于封建社会。(每点1分)

异:地理: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新航路开辟由西向东;政治:丝绸之路没有导致社会发生转型,新航路导致社会转型;经济:丝绸之路开辟时是小农经济,新航路开辟时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葡萄牙崛起后垄断世界商业贸易;文化:丝绸之路使四大发明等外传,也使佛教等宗教传入中国;影响:当时中国处于大河文明时代,丝绸之路导致汉唐盛世的出现,传播中华文明崇尚和平;当时葡萄牙处于海洋文明时代,新航路造就西方崛起,带给东方灾难落后,使世界走向会合成为统一整体;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是在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的情况下开辟的。(每点1分)

启示:加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发利用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提倡探索开创精神;重视世界各民族互通有无、沟通互动;崇尚大国和平崛起。(每点1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以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不要错误地认为张骞通西域前中外没有贸易往来。答题时可以从丝绸之路的起源、推动者、线路、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思考概括。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答启示时要结合现实社会热点组织答案。

【标注】 考查知识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新航路的开辟;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


相关内容

  • 新航路的开辟优秀教案4
  • <开辟新航路>五步教学案例 --一堂市级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研讨课 长沙市明德中学 熊建新 [说]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 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本单元 ...

  •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
  • 课时1 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扩张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课标领会: 1.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①新航路开辟的原 ...

  • 高一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考纲课标解读] 课标: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考纲: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考点概括梳 ...

  • 高考历史观点论述题训练1
  • 高考历史观点论述题训练 解题方法:步骤一: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步骤二: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 ...

  • 201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世界近代史综合检测
  • 世界近代史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权力的 ...

  • 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 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选修)历史科 说明:红字部分是新增考点内容,蓝字部分是已删除考点内容.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 ...

  • 2014山东高考历史解析
  • 文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考点]孔子创办私.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 [解析]孔子创办私,打破了在官府的局面.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 ...

  • 2014年天津高考大纲-历史word版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各个考试科目分别命制试题.文科综合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的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其中三个科目试题的分值分别为100分.各科目试卷中一般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等题型 ...

  • 2016年初中历史学考纲要
  •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 史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济教办字„2016‟7号). 二.命题按照义务教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