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带您认识第三方调解机构--"医调委"

2016-05-17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当医疗纠纷发生在你身上,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找医院”,但如果“找医院”无果呢?很多人会说“那就去法院告!”然而事实上,一旦对簿公堂,医患双方都将付出高昂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你知道一个独立于医方和患方、且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的第三方调解组织——“医调委”吗?

在医患关系持续吃紧,“医闹”、“伤医”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各地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应运而生,在调解医疗纠纷、缓和医患关系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以北京市医调委为例,自2011年北京市司法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成立以来至2015年底,共受理医疗纠纷8115件,调解结案7543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

北京市医调委外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医调委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在调解医患矛盾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调解不是和稀泥, 而是基于“专业”

北京市医调委成立于2011年5月30日,承担中央、厂矿企业、市属三级医院以及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

这里的调解员均具有医学、法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医院管理人员、高级法官占36%。

北京市医调委副主任刘方说:“医疗纠纷不同于其它的纠纷,对专业性要求极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性,才能获得医院、患者双方的信任。”

在调解中,医疗损害责任评估是重头戏,关乎着一起医疗纠纷的结果。为了提高专业性,医调委建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库”,从专业上指导医疗损害责任评估。目前专家库拥有专家1497人,涉及45门学科,全部来自各三甲医院临床一线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

另外,为增加调解工作的公正性,医调委还启动“责任评估与调解分开”调解模式,即责任评估和调解分成两拨人,互不交叉。这样既保证责任评估人员公平公正、科学严谨地评估医疗损害责任,也使调解人员能更加专注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实现化解医患矛盾的目标。

设回访制度,不断完善调解工作

刘方指出,在医患纠纷中,医调委作为第三方调解,往往是最受信任的,因为医调委不和任何一方存在利益关系。对医院,可以用专业知识说服,对患者,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只有医患双方同时自愿申请调解医调委才予以受理。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调解水平,让医患之间重建信任,医调委还建立了回访制度,对结案案件的调解满意度、问题、建议等进行回访,广泛听取医患双方的意见,核实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调解是为了避免本应在一个战壕里的医患走到对立面

刘方指出,有些患者忽视了现代医学的局限性,认为到医院花了钱,医生就要把病治好的心态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比如之前医调委就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位孕期做过两次筛畸B超的妈妈无法接受孩子生出来时手足多发畸形,到处求医,均被告知孩子需多次手术治疗,但预期效果却不会很理想。因此,孩子母亲认为做筛畸B超的医院未尽到告知义务,于是来到医调委为孩子争取权益,提出了近200万元的索赔要求。

但根据医患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专家合议分析认为孕检筛畸B超不含手足检查,且对胎儿手足检测也只能观察到掌骨,孩子手指、脚趾的畸形难以识别,医方的诊疗行为是符合规范的,患者索赔要求缺乏证据支持。经调解员的反复沟通,患者最终表示理解,接受了该调解结果。

医学是门复杂的学科,人类对疾病的认知还很有限。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命名的疾病有7000多种,但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为数不多。

刘方说:“医生和患者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不到万不得已,医患之间的关系都不应该走到对立面。医调委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机构。”

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纠纷

今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跟2014年相比总的诊疗人次增加了将近3亿人次,但是医疗纠纷数量持续下降,2014年和2013年同比医疗纠纷数量已经下降了8.7%,严重的伤医和医闹事件总体趋势减少。

据了解,北京市医调委每年调解的医疗纠纷数量也成缓慢下降趋势。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够,导致患者不信任医生,而一旦出现问题,有些医生担心患者反应过激,更不敢主动进行沟通,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市医调委刘方说,医患沟通不充分有客观原因,比如北京大医院的医每天要看的患者实在太多了,没有充足的时间跟每位患者沟通,而患者对大医院医生的期待值又很高,所以有时会导致一些矛盾。

但医生也是人,也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医生善于与患者沟通,有些却不善于,而很多时候沟通技巧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所以医调委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培训医生跟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同时,医调委希望能够代表病人成立一个患者对医院提意见的平台和渠道,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对话,这样才能够一步步把医患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

刘方指出,医调委成立至今已调解医患纠纷8000多起,这些样本量足够用来分析研究医疗纠纷案例中医院方面的因素有哪些,因此希望医调委将来能够通过案例发现总结各科室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医生进行及时的补充培训,让更多的医生得到间接的经验。

北京市医调委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7号

文章转编自北京市卫计委官方微信——“健康北京”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微信号:

点击展开全文

2016-05-17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当医疗纠纷发生在你身上,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找医院”,但如果“找医院”无果呢?很多人会说“那就去法院告!”然而事实上,一旦对簿公堂,医患双方都将付出高昂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你知道一个独立于医方和患方、且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的第三方调解组织——“医调委”吗?

在医患关系持续吃紧,“医闹”、“伤医”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各地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应运而生,在调解医疗纠纷、缓和医患关系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以北京市医调委为例,自2011年北京市司法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成立以来至2015年底,共受理医疗纠纷8115件,调解结案7543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

北京市医调委外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医调委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在调解医患矛盾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调解不是和稀泥, 而是基于“专业”

北京市医调委成立于2011年5月30日,承担中央、厂矿企业、市属三级医院以及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

这里的调解员均具有医学、法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医院管理人员、高级法官占36%。

北京市医调委副主任刘方说:“医疗纠纷不同于其它的纠纷,对专业性要求极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性,才能获得医院、患者双方的信任。”

在调解中,医疗损害责任评估是重头戏,关乎着一起医疗纠纷的结果。为了提高专业性,医调委建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库”,从专业上指导医疗损害责任评估。目前专家库拥有专家1497人,涉及45门学科,全部来自各三甲医院临床一线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

另外,为增加调解工作的公正性,医调委还启动“责任评估与调解分开”调解模式,即责任评估和调解分成两拨人,互不交叉。这样既保证责任评估人员公平公正、科学严谨地评估医疗损害责任,也使调解人员能更加专注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实现化解医患矛盾的目标。

设回访制度,不断完善调解工作

刘方指出,在医患纠纷中,医调委作为第三方调解,往往是最受信任的,因为医调委不和任何一方存在利益关系。对医院,可以用专业知识说服,对患者,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只有医患双方同时自愿申请调解医调委才予以受理。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调解水平,让医患之间重建信任,医调委还建立了回访制度,对结案案件的调解满意度、问题、建议等进行回访,广泛听取医患双方的意见,核实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调解是为了避免本应在一个战壕里的医患走到对立面

刘方指出,有些患者忽视了现代医学的局限性,认为到医院花了钱,医生就要把病治好的心态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比如之前医调委就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位孕期做过两次筛畸B超的妈妈无法接受孩子生出来时手足多发畸形,到处求医,均被告知孩子需多次手术治疗,但预期效果却不会很理想。因此,孩子母亲认为做筛畸B超的医院未尽到告知义务,于是来到医调委为孩子争取权益,提出了近200万元的索赔要求。

但根据医患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专家合议分析认为孕检筛畸B超不含手足检查,且对胎儿手足检测也只能观察到掌骨,孩子手指、脚趾的畸形难以识别,医方的诊疗行为是符合规范的,患者索赔要求缺乏证据支持。经调解员的反复沟通,患者最终表示理解,接受了该调解结果。

医学是门复杂的学科,人类对疾病的认知还很有限。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命名的疾病有7000多种,但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为数不多。

刘方说:“医生和患者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不到万不得已,医患之间的关系都不应该走到对立面。医调委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机构。”

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纠纷

今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跟2014年相比总的诊疗人次增加了将近3亿人次,但是医疗纠纷数量持续下降,2014年和2013年同比医疗纠纷数量已经下降了8.7%,严重的伤医和医闹事件总体趋势减少。

据了解,北京市医调委每年调解的医疗纠纷数量也成缓慢下降趋势。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够,导致患者不信任医生,而一旦出现问题,有些医生担心患者反应过激,更不敢主动进行沟通,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市医调委刘方说,医患沟通不充分有客观原因,比如北京大医院的医每天要看的患者实在太多了,没有充足的时间跟每位患者沟通,而患者对大医院医生的期待值又很高,所以有时会导致一些矛盾。

但医生也是人,也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医生善于与患者沟通,有些却不善于,而很多时候沟通技巧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所以医调委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培训医生跟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同时,医调委希望能够代表病人成立一个患者对医院提意见的平台和渠道,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对话,这样才能够一步步把医患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

刘方指出,医调委成立至今已调解医患纠纷8000多起,这些样本量足够用来分析研究医疗纠纷案例中医院方面的因素有哪些,因此希望医调委将来能够通过案例发现总结各科室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医生进行及时的补充培训,让更多的医生得到间接的经验。

北京市医调委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甲37号

文章转编自北京市卫计委官方微信——“健康北京”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微信号: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

  • 浙江省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216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57 浙江省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张小同,余小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关键词:医疗纠纷:调解模式 ...

  • 对医疗责任保险的看法2015年2月28日
  • 谈我国医疗责任保险 zhzhdy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快速进入变革时期,医患关系 不断恶化.医疗纠纷日益普遍.医疗暴力频繁发生已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医疗环境不容乐观,发展和推进医责险被各界视为疏导转移医疗风险的一剂"良药".为运行医责险,2014年7月11日发布的< ...

  • 外部性与内部化:金融消费纠纷非诉第三方调解案例
  • 摘 要: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顺应市场需求,推动组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开展金融消费纠纷非诉第三方调解,对金融消费侵权的负外部性进行了有组织的内部化处置,实现了交易各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增加了社会福利. 关键词:金融消费纠纷:第三方调解:外部性: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

  • 河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
  • 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和有关扩权县(市)卫生局.司法局.公安局,省直各医疗机构,各产险分公司: 为进一步维护医疗秩序,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平安河南建设,省卫生厅.省司法厅.省公安厅.河南保 ...

  • 职业医闹产生的直接原因及对策分析
  • 第26卷第2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 V01.26,No.2201 1年4月 JOURNALOFNOR'FHSICHUANMEDICALCOLLEGE APr.2011 197 "职业医闹"产生的直接原因及对策分析 向 刚,文 亚,黄正宽,欧兰,吕志远 (1.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20 ...

  • 创新非公权力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 卢子娟 2012年06月08日13:28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日渐凸显.叠加.激化,大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公权力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资源有限.尽快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的非公权力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进行社会管理 ...

  • 调解方法与技巧
  • 调解方法与技巧 撰稿人:陈家谷 做什么事,都讲究方法与技巧.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头,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失败.调解工作讲究方法与技巧,尤其重要. 一.及时稳定当事人情绪,为开展调解创造先决条件. 凡发生矛盾纠纷的,都是因某些利益冲突而又不能达成共识,各持己见才发生纠纷.因此,双方当事人心中都有 ...

  • 关于我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 关于我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3月下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朱承平.赵宽带领下,对我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期间,委员们还到芜湖市考察学习医患纠纷处理工作的经验,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医疗机构积 ...

  • 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节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 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节 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近些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纠纷已成为医疗服务行业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纠纷索赔金额越来越大,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缺少正确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尤其是受"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一些社会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