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课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主讲教师:

县 镇初级中学

课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体验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力、弹力、重力等知识,已获得了力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有了一定基础。但由于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深信不疑,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来纠正这一观点是本节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三、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仔细阅读教材16—18页,初步了解情境导入

自行车比赛中,车手用力蹬车,自行车就向前运动;不蹬,自行车则

停下来。

那么运动和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课题----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①探究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②实验思路:逐步增大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使小车运动的尽可能远 ③相同条件: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④不同条件: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⑤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⑥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组进行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设计的表格中,根据数据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毛巾表面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运动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但在毛巾、棉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在毛巾平面运动距离最短,在木板平面运动距离最远,可见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就不会停下来。 总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教学反思

对于由实验中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来引导学生推出速度减小的快慢很重要,也为推导运动物体不受阻力的作用时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做了铺垫;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及逻辑推理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板书设计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主讲教师:

县 镇初级中学

课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体验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力、弹力、重力等知识,已获得了力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有了一定基础。但由于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深信不疑,所以通过实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来纠正这一观点是本节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三、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仔细阅读教材16—18页,初步了解情境导入

自行车比赛中,车手用力蹬车,自行车就向前运动;不蹬,自行车则

停下来。

那么运动和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课题----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①探究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②实验思路:逐步增大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使小车运动的尽可能远 ③相同条件: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④不同条件: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⑤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⑥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组进行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设计的表格中,根据数据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毛巾表面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运动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但在毛巾、棉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在毛巾平面运动距离最短,在木板平面运动距离最远,可见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就不会停下来。 总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四、教学反思

对于由实验中小车运动距离的远近来引导学生推出速度减小的快慢很重要,也为推导运动物体不受阻力的作用时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做了铺垫;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及逻辑推理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板书设计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关内容

  • 初中物理总复习专题 三 力学实验
  • 2015年中考复习物理专题 三 力学实验 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使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分别在 木板.毛巾.棉布表面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的情况. (1)小刚想,之所以要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是 因为物体运动的远近除了与阻力有关,还与其初速度 ...

  • 八年级下册[第8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章 力与运动>2014年 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4分)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到车厢底面 力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 _________ ,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 _________ 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 ...

  • 物体的惯性教案
  • 第五节 物体的惯性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案
  • 人教版<12.5 牛顿第一定律>新课标教学设计(方案一)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 ...

  • 2.8二力平衡的条件
  • 第2章 运动和力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编号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重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用二力 ...

  •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林德锋.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体 ...

  • 初中物理最新最全的中考真题专题运动和力
  •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2•义乌市)排球是义乌市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4.(2014•湖北)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

  • 刚体运动加速度传感器_王宝元
  • 第1期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JO U RNA L OF G UN L A U NCH &CO N T RO L ·85· 刚体运动加速度传感器 王宝元, 周发明, 衡 刚, 喻华萨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陕西咸阳 712099) 摘 要:对于火炮结构而言, 加速度响应量可分为弹性振动加速度 ...

  •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演示器
  • 河南省第十三届优秀自制教具展评作品技术资料 一.作品名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演示器 二.作品制作人单位:叶县洪庄杨乡初级中学 姓名:杜二超 楚英豪 邮编:467211 三.作品装置图(图1): 四.作品的特点及用途 1.特点:可取代九年级物理人教版45页实验装置,增加实验效果的 直观性,对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