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题]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

01概述

1.1 特点

(1)抱杆头部的拉线固定在已组塔身的主材上,拉线长度大大缩短,并且省去了固定拉线地锚及监护人员。

(2)抱杆安装在铁塔结构中心处,根部通过四根主材下拉线固定,主材及基础受力均匀,抱杆提升安全可靠。

(3)抱杆上端装有朝天滑车,消除了偏心距,增加了抱杆的有效长度;抱杆下端装有朝地滑车,方便抱杆提升。

(4)施工占用场地小,组塔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

1.2 分类

(1)单吊法分解组塔:施工操作简单,容易控制,相对于双吊法,效率较低。起吊时抱杆容易倾斜并承受水平作用力。

(2)双吊法分解组塔:能够同吊、同装,组塔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抱杆主要承受轴向力,上拉线受力极小或几乎不受力,应用广泛。

1.3 施工工艺流程

02杆塔组立常用工器具

2.1 绳索

图 钢丝绳

图 白棕绳

2.2 滑车

图 单轮滑车

图 双轮滑车

图 三轮滑车

图 多轮滑车

2.3 绞磨

图 机动绞磨

图 手推绞磨

图 手摇绞磨

2.4 地锚

图 通埋土地锚

图 嵌入式埋土地锚

(a)单桩加横木

(b)双联桩加单横木

(c)三联桩加单横木

图 桩锚

2.5 抱杆

图 钢管抱杆

图 铝合金抱杆

2.6 其他起重工具

图 手拉葫芦

图 手扳葫芦

图 双钩紧线器

图 卡线器

2.7 安全保护工具

图 脚扣

图 安全帽

图 安全带

03现场布置

图 单吊法组塔现场布置

图例:

1-内拉线抱杆;

2-上拉线;

3-下拉线;

4-腰环;

5-朝天滑车;

6-腰滑车;

7-地滑车;

8-调整大绳;

9-起吊构件;

10-起吊钢绳;

11-朝地滑车;

12-动力;

13-地锚

图 双吊法组塔现场布置

图例:

1-朝天滑车(双轮);

2-起吊钢绳;

3-内拉线抱杆;

4-上拉线;

5-起吊钢绳;

6-起吊构件;

7-腰滑车;

8-朝地滑车;

9-控制绳;

10-滑车组;

11-平衡滑车;

12-牵引绳;

13-上腰环;

14-下拉线;

15-下腰环;

16-地滑车

3.1 抱杆的构成

抱杆由朝天滑车、朝地滑车及抱杆本身构成。 在抱杆两端设有连接拉线系统和承托系统用的抱杆帽及抱杆底座。

朝天滑车连接于抱杆帽,其主要作用是穿过起吊绳以提升铁塔塔片并将起吊重力沿轴向传递给抱杆。单片组塔法用单轮朝天滑车,双片组塔法用双轮朝天 滑车。抱杆帽与抱杆的连接,一般采用套接力式。朝天滑车能在抱杆顶端围绕抱杆中心线水平旋转,以适应起吊绳在任何方向都能顺利通过。

朝地滑车连接于抱杆底座,其作用是提升抱杆。

抱杆分段应用内法兰连接,以便在提升抱杆时,能顺利通过腰环。如果为外法兰接头,提升抱杆过程中,接头通过应有防卡阻的措施。

内拉线抱杆宜用无缝钢管或薄壁钢管制成。抱杆上端安装朝天滑车,朝天滑车要能相对抱杆作水平转动,所以朝天滑车与抱杆采用套接的方法,四周装有滚轴。朝天滑车下部焊接四块带孔钢板,用以固定四根上拉线。抱杆下部端头安有地滑车,地滑车上部焊有两块带孔钢板,用以连接下拉线的平衡滑车。双吊法使用的双轮朝天滑车构造如上图所示。单吊法使用单轮朝天滑车。

3.2 抱杆长度

内拉线抱杆长度也是主要考虑铁塔分段长度。由于内拉线抱杆根部采用悬浮式固定,所以抱杆长度要比外拉线抱杆长一些。一般取铁塔最长分段1.5~1.75倍,一般220~500kV铁塔内拉线抱杆全长可取10~13m。

抱杆总长由悬浮高度和起吊有效高度两部分组成。抱杆越高,起吊有效高度越大,安装构件越方便;但这时上拉线与抱杆夹角减小,受力增大,同时悬浮高度相应减小,所以抱杆的自身稳定性也差。抱杆的悬浮部分高度决定抱杆的稳定性,悬浮高度越大,四根下拉线受力相应减少,抱杆稳定性好,一般悬浮部分为抱杆总长度0.3倍为宜。为了方便构件(即塔片)安装就位,抱杆可以稍向起吊的构件侧倾斜,其倾角不应大于15度。

图 抱杆在塔上位置示意图

抱杆上部长度L1应满足吊装构件就位的需耍,抱杆下部长度L2应满足承托绳与相对的承托绳间夹角小于90度的要求。

3.3 上拉线和下拉线

上拉线由四根钢绳组成,一端固定在抱杆顶部,下端固定到已组铁塔主材节点上。下拉线由两根钢绳穿越各自平衡滑车,四个端头固定在铁塔主材上,平衡滑车有左右布置和前后布置两种情况,分别适用于被吊构件的左右起吊和前后起吊,使抱杆下拉线受力接近均匀,两种布置情况如下图所示。

上、下拉线均需安装调节装置,一般下拉线调节装置为双钩紧线器,上拉线可用花篮螺栓调节。上、下拉线与铁塔主材固定,用钢绳直接绑扎,也可用圆钢式或槽钢式卡具连接。拉线固定处最好悬在有水平材的主材节点处。

3.4 腰环

腰环的作用在于提升抱杆时稳定抱杆,它随抱杆断面不同而不同,一般圆形断面均用正方形腰环,腰环与抱杆接触处应套一个钢管,使抱杆升降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固定腰环一般用绳索系到主材上;抱杆提升完毕,要将腰环绳松去,以免抱杆受力倾斜而将其拉断。

3.5 起吊系统腰滑车

腰滑车作用是使牵引钢绳从塔内规定方向引至转向滑车,并使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保持平衡,尽量减少由于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的夹角不同而产生的水平力。

腰滑车一般设置在抱杆上、下拉线绑扎处的塔材上,腰滑车钢绳套越短越好,以增大牵引钢绳与抱杆的夹角,故腰滑车之滑轮至角钢背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300mm。双吊法每根牵引钢绳应有自己的腰滑车,对称布置,如下图所示。

(a) 动滑车起吊时

(b) 定滑车起吊时

图 双吊法腰滑车的布置

图例:

1-腰滑车;

2-动滑车;

3-平衡滑车;

4-地滑车

3.6 转向滑车

转向滑车一般挂在铁塔的基础上,直接以基础为地锚。若铁塔基础为金属基础,为防止基础变形可采用主角钢与坑壁间加顶撑、塔腿外围打一铁桩加固或基础回填土时埋入一地锚的措施。

双吊法时,应使引向塔外的两牵引绳等长。故地面转向滑车应尽量地使用双轮滑车,其布置应接近塔位中心,如下图所示。

图 双吊法地滑车的布置

图例:

1-地滑车;

2-塔腿主材;

3-钢绳套;

4-牵引绳

3.7 牵引动力

因每吊质量不超过1.5t,因此牵引钢绳不必采用复滑车组。为了不影响构件吊装,当被吊构件在顺线路方向时,牵引动力设置在横线路方向上;而被吊构件在横线路方向时,牵引 动力设置在顺线路方向上。动力必须固定在可靠地锚上;牵引动力操作人员,应离铁塔高1.2倍以外。

04组塔工艺

4.1 塔腿组立

地脚螺栓式基础的铁塔,塔腿组立有两种方法:分件组立和半边塔腿整体组立。分件组立法即先立主材而后逐一装辅材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塔腿较重、根开较大的铁塔,需用工器其较少,不受地形条件限制。半边塔腿整体组立的方法是将塔腿的一半在地面组装冉用抱杆起吊,该法适用于塔腿较轻,根开较小的铁塔,且地形平坦的塔位,使用工具较多。现场施工可根据塔型特点及地形条件选择确定。

4.1.1 分件组立塔腿

先将铁塔底座置放在基础上,适当拧紧地脚螺帽。然后将塔腿主材下端与底座立板连上一个螺栓,利用此螺栓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点。

当组立塔腿的主材长度在 8m以下且质量在300kg以内时,可以用木叉杆将主材立起,使主材与底座板相连的螺栓全部装上。当组立的塔腿主材长度大于8m且质量超过300kg时,应利用小人字木抱 杆(100mm*5m)或钢管抱杆按整立杆塔的方法将主材立起,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亦可用独立抱杆方式起立。

图 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布置示意图

图例:

1-人字抱杆;

2-牵引绳;

3-地滑车;

4-机动绞磨;

5-临时拉线;

6-角铁桩;

7-铁塔基础

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铁塔下部2?3段主材单根相连接,但总长度不宜超过15m,质量不宜超过500kg。主材上的联板应装上,相应的斜材及水平材用一个螺栓挂上。

(2)材根部用一个螺栓连在塔脚底座立板上,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点。

(3)按图《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布置示意图》做好现场布置后,启动绞磨,起立主材,直至主材根部与塔座立板的连接螺栓全部装上为止。

(4)用临时拉线(3或4条18mm白棕绳〕将塔腿主材固定后拆除起吊索具。其余三根主材同法起立或者利用已立主材起立。

塔腿四根主材立好后,自下而上组装三个侧面斜材及水平材,并将螺栓紧固。其中一个侧面的斜材暂不装,待内拉线抱杆立起后再补装。

4.1.2 整体组立半边塔腿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选择好塔腿组装的位置,将铁塔底座板垂直地面安置在基础的垫木上。垫木的厚度应略高于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的高度。塔座底板应尽可能安装塔脚铰链。

在地面上对称地组装好两个半边塔腿且紧固螺栓。两个半边塔腿之间的辅铁应尽量带上,但螺栓不可拧太紧。

将内拉线抱杆立于基础中心,抱杆的拉线通过专用挂板分别圃定在铁塔基础的地脚螺栓上,然后,按现场布置图(如下图)绑扎好吊点绳及牵引绳等。

图 内拉抱杆组立塔布置图

图例:

1-内拉抱杆;

2-抱杆拉线;

3-牵引绳;

4-地滑车;

5-钢绳套;

6-吊点绳;

7-制动绳;

8-塔腿拉线;

9-垫木;

10-绞磨

整立半边塔腿前,塔腿根部应绑扎2条制动绳,塔腿两主材顶端应绑扎4条11mm钢丝绳作为临时拉线。吊点绳应绑扎在距离塔腿顶部1/4?1/3塔腿高度的节点处(高于塔腿重心高度)。启动绞磨后,应收紧制动绳,使铁塔底座跟随塔脚铰链转动。塔腿起立约30度后,松开抱杆的构件侧拉线下端。塔腿立至设计位置后,绞磨停止牵引。使塔座孔对准地脚螺栓就位。套上垫板,安装地脚螺帽并拧紧后,固定塔腿临时拉线,拆除吊点绳。同样的步骤组立另一侧塔腿。

两个半边塔腿组立好后,将塔腿之间的斜材等辅铁全部装齐并拧紧螺栓,拆除塔腿临时拉线。

如果内拉线抱杆高度满足起吊塔身段的要求,则可将内拉线移至塔腿主材上端的节点处收紧,作好吊装塔身的准备。如果内拉线抱杆高度不满足起出塔身段要求时,应做好提升抱杆的准备。

4.2 竖立抱杆

竖立抱杆之前,应将运到现场的各段抱杆按顺序组合并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而正直的整体,接头螺栓应拧紧。将朝天滑车及抱杆临时拉线与抱杆帽连接,将起吊钢绳穿入朝天滑车。

竖立抱杆有三种方法:小人字抱杆整立法,利用塔腿单扳整立法,利用塔腿整体吊装法。可根据抱杆大小及地形条件选用。小人字抱杆整立内拉线抱杆与 一般整立单杆相同。下而介绍后两种力法。

4.2.1、利用塔腿单扳整立抱杆

利用塔腿扳立内抱杆的现场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该法是以塔腿代替小人字抱杆。抱杆应至放在未装辅材一侧的地面上。

当抱杆立至80度时,停止牵引,在塔腿上方收紧抱杆前方拉线达到抱杆立正的目的。抱杆立正后,将其拉线固定于塔腿主主材上。

图 利用铁塔扳立抱杆的现场布置图

图例:

1-内拉抱杆;

2-牵引绳;

3-起吊绳;

4-吊点滑车;

5-转向滑车;

6-平衡滑车;

7-地滑车;

8-机动绞磨;

9-制动绳;

10-抱杆拉线

4.2.2、利用塔腿吊装抱杆

现场布置有两种方式:

(1)当抱杆较轻时用单吊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 利用铁塔起吊抱杆布置图一

图例:

1-抱杆;

2-牵引绳;

3-起吊滑车;

4-地滑车;

5-机动绞磨;

6-攀根绳

(2)当抱杆较重吋用回头滑车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 利用铁塔起吊抱杆布置图二

图例:

1-抱杆;

2-牵引绳;

3-起吊滑车;

4-地滑车;

5-机动绞磨;

6-攀根绳

抱杆根用攀根绳控制,使抱杆慢慢移向塔身内。抱杆竖立后,利用腰环及腰绳调正抱 杆。然后拆除立抱杆的牵引绳索。

抱杆竖立后,应将塔腿的开口面辅材补装齐全并拧紧螺栓。将抱杆拉线固定在塔腿的规定位置上。

4.3 提升抱杆

提升抱杆有三种力式:第一种是利用腰环提升抱杆。第二种是利用内拉线在塔腿控制提升抱杆;第―二种是利用内拉线在塔上控制提升抱杆。

4.3.1、利用腰环提升抱杆

图 提升抱杆现场布置图

图例:

1-抱杆;

2-抱杆拉线;

3-起吊滑车;

4-牵引绳;

5-朝地滑车;

6-上腰环;

7-下腰环;

8-双钩;

9-机动绞磨;

10-地滑车

将提升抱杆的牵引绳由绞磨引出后,经过地滑车、起吊滑车(同定于与起吊钢绳绑扎处等高的对角主材节点处的滑车)、朝地滑车丘至巳组塔段上端主材节点处绑扎。

提升抱杆前,绑扎上腰环6及下腰环7,使抱杆竖立在铁塔结构中心的位置并处于稳定状态。将4条拉线由原绑扎点松开,移到新的绑扎位置上予以固定。拉线应固定在己组塔段 上端主材节点处的下方,各拉线长度应相等,连接方式应相同,拉线尘松弛状态。

启动绞磨,收紧提升钢绳4,使抱杆提升约1m后,将抱杆的承托绳由塔身上解开。继续启动绞磨,使抱杆逐步升高至四条拉线张紧为止。将两条承托绳固定于已组塔段主材节点处的上方,调整承托绳使其受力一致。

调整抱杆拉线,使抱杆顶向被出构件侧略有倾斜。松出上卜腰环及提升抱杆的牵引钢绳,做好起品塔片的准备。

抱杆的倾斜度宜使抱杆顶的铅垂线接近于塔片就位点,但抱杆倾斜角不得大于10度,以避免承托绳受力不均匀,其容许最人倾斜值见下表。

表 抱杆允许倾斜的水平距离(m)

4.3.2、 利用内拉线在塔腿控制提升抱杆

利用内拉线在塔下控制提升抱杆提升抱杆的布置及操作方法与利用腰环稳定抱杆的提升方法基本相同。关键是利用内拉线代替腰环稳定抱杆。

用内拉线稳定抱杆的布置要点是在4个塔腿内侧分别设置拉线控制器,在塔段顶端设置转向滑车;内拉线上端在抱杆顶固定后,其下端穿过转向滑车在塔 体内引至拉线控制器。提升抱杆过程中,随着抱杆的升高,4根内拉线经控制器同步缓慢松出,使抱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直至抱杆升至预定高度。先收紧承托绳并绑扎固定,再调整抱杆倾斜角到预定位置后收紧拉线并绑扎固定。

4.3.3、利用内拉线在塔上的控制提升抱杆

利用内拉线在塔上的控制,是在提升抱杆前先用棕绳拉住抱杆再解开内拉线拉至已组塔体顶端留出拉线预定长度进行绑扎。提升抱杆的起始价段,利用棕绳在塔上控制其稳定;当抱杆提升至适当高度后由内拉线承受不平衡张力。当内拉线张紧 后,若抱杆高度尚不满足要求时’应解开内拉线绑扎处冉第二次松出内拉线,直至达到预定高度为止。该方法只适叫于抱杆高度不大于15m的工作情况。

4.4 构件的绑扎

构件包括单件主材、辅材及主材与辅材组装而成的塔片或塔段。 构件起吊前,吊点绳、攀根绳必须按施工设计规定位置进行绑扎。

4.4.1、吊点绳的绑扎

吊点绳是由两条等长的钢丝绳分别捆绑在塔片的两根主材的对 称节点处,合拢后构成倒“V”字形,在V形绳套的顶点穿一只卸扣与起吊绳相连接。

吊点绳在构件上的绑扎位置,必须高于构件重心1.0?2.0m处;绑扎后的吊点绳中点或其合力线,应位于构件的中心线上,以保持构件平稳提升。

吊点绳应呈等腰三角形,两吊点绳间夹角a不得大于90度,如下图所示。当被吊构件重力分别为5、10、15、20kN时,不同夹角0下的吊点绳受力值见下表。吊点绑扎处应垫方木并包缠麻带,或者使用尼龙吊带代替钢丝绳绑扎,以防塔材磨损或割断钢绳。

图 吊点绳绑扎位置示意图

表  不同夹角α下的吊点绳受力(kN)

4.4.2、构件的补强

吊点处件薄弱时,在吊点间应加补强钢管。塔片根部薄弱时,应在塔片底部 加补强木或钢管,补强圆木梢径及钢管直径应不小于100mm及60mm,长度视 构件长度而定。补强木与被吊构件间的绑扎可利用吊点绳缠绕后再用U形环连接, 也可以用单独的9mm钢绳 或8号铁线缠绕固定。

(a)两吊点布置

(b)四吊点布置

图 吊装横担的补强方法

图例:

1-起吊绳;

2-吊点绳;

3-补强圆木;

4-横担;

5-横梁(钢或木);

6-分吊点绳

起吊横担绑扎四点如下图(a)所示,适用于110?220kV线路直线塔横担,其长度在10m以下;起吊横担绑扎四点如下图(b)所示,适用于500kV线路酒杯型或猫头型塔横担。

4.4.3、攀根绳及调整绳的绑扎

攀根绳应绑扎在构件下端的两根主材对称节点处。当塔片宽度小于2m时,相似于吊点绳的绑扎即V字形,地面由一条绳操作,见下图(a)。当构件宽度大于2m吋,则由两条绳分别操作,见下图(b)。

(a)起吊塔身

(b)起吊横担

图 攀根绳的绑扎位置

图例:

1-起吊绳;

2-攀根绳;

3-控制绳

调整绳一般为两条18mm白棕绳,分别绑扎在构件两侧上端的主材节点处。长横担的攀根绳同时作为调整绳使用。对于上字型铁塔的横担,为了安装方便,绑扎吊点 绳时应使横担保持水平状态。绑扎位置通常选在横担长度的1/2?1/3 之间(由塔身边量起〕。

4.5 构件的吊装

4.5.1、构件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对于己组立塔段上端接头处无水平材的,应安装临时水平材,但不应妨碍塔体上下段的连接。

(2)己组立塔段的辅材必须安装齐全,且螺栓应拧紧。

(3)当牵引绳可能与水平材相摩擦时,塔片上端水平材处应绑一根补强小圆木,进行隔离,如下图所示。

图 补强小圆木安装位置

图例:

1-补强小圆木;

2-起吊绳;

3-吊点绳;

4-塔片上端水平材

(4)如果待吊塔片的大斜材下端无法与主材连成一体时,应在主材下端各绑一根圆木或圆管以接长主材,再将大斜材与接长主材绑扎成一体,以防止起吊伊始状态下大斜材着地受弯变形。塔片离地后拆除补强圆木或圆管。

4.5.2、构件吊装过程中的操作

(1)构件开始起吊,攀根绳应收紧,调整绳应松弛;构件着地的一端,应设专人监护,以防构件被挂。

(2)构件离地面后,应暂停起吊,进行一次全面检査。 检查内容包括:牵引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各绑扎处是否牢固,锚桩是否牢固,滑轮是否转动灵活,已组立塔段受 力后有无变形等。检杏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

(3)起吊过程中,在保证构件不触碰已组立塔段的前提下,尽量松出攀根绳,以减少各部索具受力。

(4)构件起吊过程中,指挥人应密切监视构件起吊上升情况,应使塔片靠近已组塔体, 两者间距宜为0.3-0.5m。严防构件挂住已组塔体。

(5)构件下端提升超过已组立塔段上端时,应暂停牵引,由塔上作业负责人指挥缓慢松出攀根绳。当构件主材对准已组立塔段主材时,再慢慢松出牵引绳,按先低后高的原则(即先到位的主材先就位,后到位的主材后就位)进行就位。

(6)塔上作业人员应分清斜材的内外位置。固定主材时,先穿尖扳手,再穿螺栓。两主 材就位后,按应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安装并拧紧全部接头螺栓。

(7)构件接头螺栓安装完毕,松出起吊绳、吊点绳及攀根绳等,然后,安装斜材及水平材。

4.5.3、猫头塔型铁塔横担的吊装

吊装横担一般分前后片起吊。市装一片就位后,不拆除吊点绳并带张力或设置临时拉线以稳定横担片。待另一片吊装就位,将前后两片用水平材或斜材连成整体后再拆除调整绳和临时拉线。

由于220kV线路的横担长度一般不超过12m,整体市装时可不进行补强。

抱杆竖直后,顺线路方向的拉线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很小,因此,抱杆在顺线路方向的稳定性较差。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增加顺线路前后侧落地拉线。在地形无法打前后侧落地拉线情况下,吊重应酌情减小。

(1)内拉线抱杆接长9?10m。吊塔身抱杆长一般为15m,而吊横担需用24m。为保证接长抱杆顺线路方向的稳定性,应增加抱杆前后落地拉线。

(2)拆除15m抱杆,改用2根11m长的抱杆分别固定于两侧上曲臂,如图5-16所示。吊装横担时用2套起吊绳,1套牵引系统通过平衡滑车起吊或者用2套牵引系统同步起吊。

4.5.4、干字型铁塔横担的吊装

干字型塔的导线横担较重,不能随塔身同段吊装,通常是先分片吊装地线支架,再利用已安装好的地线支架分片吊装横担。

将横担分成前后两片在地面组装,转角外侧的跳线横担应同步组装,并将前后两片之间的辅铁挂上。 横担较轻时,可将一相导线横担整 体地而組装后起吊。

4.5.4.1、地线横担(地线支架)的吊装地线横担由于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吊装方法:当地线支架在塔身处不断开时(如干字型塔、应采用前后分片的水平吊装法,见下图(a);当地线支架在塔身处断开时 (如双回路直线铁塔的地线横担、 应釆用左右分段竖直吊装法,见下图(b)。

(a)水平吊装法

(b)竖直吊装法

图 地线支架的吊装示意图

当釆用竖直吊装地线横担就位操作时,应将上平面八点对八'先就位,然后松出起吊绳,使B点对B‘再就位。

4.5.4.2、利用地线支架吊装导线横担的布置

如下图所示,根据横担的长度和重心位置不同,在地线支架的某节点处悬挂起吊滑车4。在地线支架和塔身连接处悬挂转向滑车5,塔脚底座和基础连接处安置底滑车6 (均为开口滑车〉。将牵引绳通过滑车6、5、4后和绑扎横 担的吊点绳相连接。一个立面横担两端各挂一根18mm棕绳,做起吊调整及攀根绳,以利调整横担就位。

图 利用地线支架吊装导线横担布置示意图(干字型)

图例:

1-导线横担;

2-吊点绳;

3-起吊绳;

4-起吊滑车;

5-转向滑车;

6-地滑车;

7-控制绳;

8-攀根绳;

9-绞磨

干字型铁塔横担吊装的操作要点是:吊装过程中收紧攀根绳,使横担上的角铁离开已组塔身0.2-0.2m;当横担吊至设计位置后利用调整绳使横担上、 下主材与塔身连板(或主材)对准孔位,安装并拧紧连接螺栓。第一片横担就位后,应将横担与塔身连接的水平材装上,使横担立面处于稳定状态。

第二片横担就位后,应由里向外(塔身为里, 挂导线处为外)先下后上按顺序组装横担辅材。

4.5.5、构件吊装的注意事项

(1)地面工作人员与塔上作业人员要密切配合, 统一指挥。塔上作业人员不宜超过六人,且应有专人与地面联系。

(2)主材接头螺栓安装完毕,侧面的必要斜材已安装,构件已组成整体,力准登塔拆除起吊绳、攀报绳、调整绳等。

(3)调整绳解开后,可将其直接绑在起吊绳的下端,利用调整绳将起吊绳拉至地面与待构件的吊点绳相连接。

(4)塔段的四面辅材全部组装完毕方准提升抱杆。

4.6 拆除抱杆

铁塔组立完毕后,方可拆除抱杆。对于酒杯塔或猫头塔通常是利用横担中点作起吊滑车 悬挂点拆除抱杆;对于上字型或干字型塔通常是利用塔头顶端作悬挂点拆除抱杆。恳挂点应 选在铁塔主材的节点处,且节点处的螺栓应全部拧紧。

图 拆除抱杆现场布置图

图例:

1-抱杆;

2-抱杆拉线;

3-承拖钢绳;

4-起吊滑车;

5-牵引钢绳;

6-地滑车;

7-绞磨

在横担中部节点处绑一只30kN单轮滑车4。在抱杆上部离抱杆顶约1/4?1/5的位置绑扎起吊绳,穿过滑车4及底滑车6,引至机动绞磨。抱杆根部绑一条对18mm棕绳, 在塔身适当位置引出塔身外后拉至地面。

拆除抱杆的操作顺序是:收紧起吊绳,拆除抱杆拉线;启动绞磨,将抱杆提 升约0.5m高度后停止牵引,拆除承托绳;再启动绞磨,松出牵引绳使抱杆徐徐 下降,同时拉紧抱杆根部棕绳,将抱杆引出塔身之外;当抱杆头部降至横担以下 时,拆除抱杆顶部拉线,用棕绳套或卸扣 将抱杆头部与牵引绳圈住,以防抱杆翻 转;继续松出牵引绳使抱杆落地,抱杆根部棕绳要适当拉紧,避免抱杆与塔身碰撞摩擦。

01概述

1.1 特点

(1)抱杆头部的拉线固定在已组塔身的主材上,拉线长度大大缩短,并且省去了固定拉线地锚及监护人员。

(2)抱杆安装在铁塔结构中心处,根部通过四根主材下拉线固定,主材及基础受力均匀,抱杆提升安全可靠。

(3)抱杆上端装有朝天滑车,消除了偏心距,增加了抱杆的有效长度;抱杆下端装有朝地滑车,方便抱杆提升。

(4)施工占用场地小,组塔不受地形、地貌的限制。

1.2 分类

(1)单吊法分解组塔:施工操作简单,容易控制,相对于双吊法,效率较低。起吊时抱杆容易倾斜并承受水平作用力。

(2)双吊法分解组塔:能够同吊、同装,组塔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抱杆主要承受轴向力,上拉线受力极小或几乎不受力,应用广泛。

1.3 施工工艺流程

02杆塔组立常用工器具

2.1 绳索

图 钢丝绳

图 白棕绳

2.2 滑车

图 单轮滑车

图 双轮滑车

图 三轮滑车

图 多轮滑车

2.3 绞磨

图 机动绞磨

图 手推绞磨

图 手摇绞磨

2.4 地锚

图 通埋土地锚

图 嵌入式埋土地锚

(a)单桩加横木

(b)双联桩加单横木

(c)三联桩加单横木

图 桩锚

2.5 抱杆

图 钢管抱杆

图 铝合金抱杆

2.6 其他起重工具

图 手拉葫芦

图 手扳葫芦

图 双钩紧线器

图 卡线器

2.7 安全保护工具

图 脚扣

图 安全帽

图 安全带

03现场布置

图 单吊法组塔现场布置

图例:

1-内拉线抱杆;

2-上拉线;

3-下拉线;

4-腰环;

5-朝天滑车;

6-腰滑车;

7-地滑车;

8-调整大绳;

9-起吊构件;

10-起吊钢绳;

11-朝地滑车;

12-动力;

13-地锚

图 双吊法组塔现场布置

图例:

1-朝天滑车(双轮);

2-起吊钢绳;

3-内拉线抱杆;

4-上拉线;

5-起吊钢绳;

6-起吊构件;

7-腰滑车;

8-朝地滑车;

9-控制绳;

10-滑车组;

11-平衡滑车;

12-牵引绳;

13-上腰环;

14-下拉线;

15-下腰环;

16-地滑车

3.1 抱杆的构成

抱杆由朝天滑车、朝地滑车及抱杆本身构成。 在抱杆两端设有连接拉线系统和承托系统用的抱杆帽及抱杆底座。

朝天滑车连接于抱杆帽,其主要作用是穿过起吊绳以提升铁塔塔片并将起吊重力沿轴向传递给抱杆。单片组塔法用单轮朝天滑车,双片组塔法用双轮朝天 滑车。抱杆帽与抱杆的连接,一般采用套接力式。朝天滑车能在抱杆顶端围绕抱杆中心线水平旋转,以适应起吊绳在任何方向都能顺利通过。

朝地滑车连接于抱杆底座,其作用是提升抱杆。

抱杆分段应用内法兰连接,以便在提升抱杆时,能顺利通过腰环。如果为外法兰接头,提升抱杆过程中,接头通过应有防卡阻的措施。

内拉线抱杆宜用无缝钢管或薄壁钢管制成。抱杆上端安装朝天滑车,朝天滑车要能相对抱杆作水平转动,所以朝天滑车与抱杆采用套接的方法,四周装有滚轴。朝天滑车下部焊接四块带孔钢板,用以固定四根上拉线。抱杆下部端头安有地滑车,地滑车上部焊有两块带孔钢板,用以连接下拉线的平衡滑车。双吊法使用的双轮朝天滑车构造如上图所示。单吊法使用单轮朝天滑车。

3.2 抱杆长度

内拉线抱杆长度也是主要考虑铁塔分段长度。由于内拉线抱杆根部采用悬浮式固定,所以抱杆长度要比外拉线抱杆长一些。一般取铁塔最长分段1.5~1.75倍,一般220~500kV铁塔内拉线抱杆全长可取10~13m。

抱杆总长由悬浮高度和起吊有效高度两部分组成。抱杆越高,起吊有效高度越大,安装构件越方便;但这时上拉线与抱杆夹角减小,受力增大,同时悬浮高度相应减小,所以抱杆的自身稳定性也差。抱杆的悬浮部分高度决定抱杆的稳定性,悬浮高度越大,四根下拉线受力相应减少,抱杆稳定性好,一般悬浮部分为抱杆总长度0.3倍为宜。为了方便构件(即塔片)安装就位,抱杆可以稍向起吊的构件侧倾斜,其倾角不应大于15度。

图 抱杆在塔上位置示意图

抱杆上部长度L1应满足吊装构件就位的需耍,抱杆下部长度L2应满足承托绳与相对的承托绳间夹角小于90度的要求。

3.3 上拉线和下拉线

上拉线由四根钢绳组成,一端固定在抱杆顶部,下端固定到已组铁塔主材节点上。下拉线由两根钢绳穿越各自平衡滑车,四个端头固定在铁塔主材上,平衡滑车有左右布置和前后布置两种情况,分别适用于被吊构件的左右起吊和前后起吊,使抱杆下拉线受力接近均匀,两种布置情况如下图所示。

上、下拉线均需安装调节装置,一般下拉线调节装置为双钩紧线器,上拉线可用花篮螺栓调节。上、下拉线与铁塔主材固定,用钢绳直接绑扎,也可用圆钢式或槽钢式卡具连接。拉线固定处最好悬在有水平材的主材节点处。

3.4 腰环

腰环的作用在于提升抱杆时稳定抱杆,它随抱杆断面不同而不同,一般圆形断面均用正方形腰环,腰环与抱杆接触处应套一个钢管,使抱杆升降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固定腰环一般用绳索系到主材上;抱杆提升完毕,要将腰环绳松去,以免抱杆受力倾斜而将其拉断。

3.5 起吊系统腰滑车

腰滑车作用是使牵引钢绳从塔内规定方向引至转向滑车,并使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保持平衡,尽量减少由于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的夹角不同而产生的水平力。

腰滑车一般设置在抱杆上、下拉线绑扎处的塔材上,腰滑车钢绳套越短越好,以增大牵引钢绳与抱杆的夹角,故腰滑车之滑轮至角钢背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300mm。双吊法每根牵引钢绳应有自己的腰滑车,对称布置,如下图所示。

(a) 动滑车起吊时

(b) 定滑车起吊时

图 双吊法腰滑车的布置

图例:

1-腰滑车;

2-动滑车;

3-平衡滑车;

4-地滑车

3.6 转向滑车

转向滑车一般挂在铁塔的基础上,直接以基础为地锚。若铁塔基础为金属基础,为防止基础变形可采用主角钢与坑壁间加顶撑、塔腿外围打一铁桩加固或基础回填土时埋入一地锚的措施。

双吊法时,应使引向塔外的两牵引绳等长。故地面转向滑车应尽量地使用双轮滑车,其布置应接近塔位中心,如下图所示。

图 双吊法地滑车的布置

图例:

1-地滑车;

2-塔腿主材;

3-钢绳套;

4-牵引绳

3.7 牵引动力

因每吊质量不超过1.5t,因此牵引钢绳不必采用复滑车组。为了不影响构件吊装,当被吊构件在顺线路方向时,牵引动力设置在横线路方向上;而被吊构件在横线路方向时,牵引 动力设置在顺线路方向上。动力必须固定在可靠地锚上;牵引动力操作人员,应离铁塔高1.2倍以外。

04组塔工艺

4.1 塔腿组立

地脚螺栓式基础的铁塔,塔腿组立有两种方法:分件组立和半边塔腿整体组立。分件组立法即先立主材而后逐一装辅材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塔腿较重、根开较大的铁塔,需用工器其较少,不受地形条件限制。半边塔腿整体组立的方法是将塔腿的一半在地面组装冉用抱杆起吊,该法适用于塔腿较轻,根开较小的铁塔,且地形平坦的塔位,使用工具较多。现场施工可根据塔型特点及地形条件选择确定。

4.1.1 分件组立塔腿

先将铁塔底座置放在基础上,适当拧紧地脚螺帽。然后将塔腿主材下端与底座立板连上一个螺栓,利用此螺栓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点。

当组立塔腿的主材长度在 8m以下且质量在300kg以内时,可以用木叉杆将主材立起,使主材与底座板相连的螺栓全部装上。当组立的塔腿主材长度大于8m且质量超过300kg时,应利用小人字木抱 杆(100mm*5m)或钢管抱杆按整立杆塔的方法将主材立起,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亦可用独立抱杆方式起立。

图 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布置示意图

图例:

1-人字抱杆;

2-牵引绳;

3-地滑车;

4-机动绞磨;

5-临时拉线;

6-角铁桩;

7-铁塔基础

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铁塔下部2?3段主材单根相连接,但总长度不宜超过15m,质量不宜超过500kg。主材上的联板应装上,相应的斜材及水平材用一个螺栓挂上。

(2)材根部用一个螺栓连在塔脚底座立板上,作为起立塔腿主材的支点。

(3)按图《人字抱杆组立塔腿主材布置示意图》做好现场布置后,启动绞磨,起立主材,直至主材根部与塔座立板的连接螺栓全部装上为止。

(4)用临时拉线(3或4条18mm白棕绳〕将塔腿主材固定后拆除起吊索具。其余三根主材同法起立或者利用已立主材起立。

塔腿四根主材立好后,自下而上组装三个侧面斜材及水平材,并将螺栓紧固。其中一个侧面的斜材暂不装,待内拉线抱杆立起后再补装。

4.1.2 整体组立半边塔腿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选择好塔腿组装的位置,将铁塔底座板垂直地面安置在基础的垫木上。垫木的厚度应略高于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的高度。塔座底板应尽可能安装塔脚铰链。

在地面上对称地组装好两个半边塔腿且紧固螺栓。两个半边塔腿之间的辅铁应尽量带上,但螺栓不可拧太紧。

将内拉线抱杆立于基础中心,抱杆的拉线通过专用挂板分别圃定在铁塔基础的地脚螺栓上,然后,按现场布置图(如下图)绑扎好吊点绳及牵引绳等。

图 内拉抱杆组立塔布置图

图例:

1-内拉抱杆;

2-抱杆拉线;

3-牵引绳;

4-地滑车;

5-钢绳套;

6-吊点绳;

7-制动绳;

8-塔腿拉线;

9-垫木;

10-绞磨

整立半边塔腿前,塔腿根部应绑扎2条制动绳,塔腿两主材顶端应绑扎4条11mm钢丝绳作为临时拉线。吊点绳应绑扎在距离塔腿顶部1/4?1/3塔腿高度的节点处(高于塔腿重心高度)。启动绞磨后,应收紧制动绳,使铁塔底座跟随塔脚铰链转动。塔腿起立约30度后,松开抱杆的构件侧拉线下端。塔腿立至设计位置后,绞磨停止牵引。使塔座孔对准地脚螺栓就位。套上垫板,安装地脚螺帽并拧紧后,固定塔腿临时拉线,拆除吊点绳。同样的步骤组立另一侧塔腿。

两个半边塔腿组立好后,将塔腿之间的斜材等辅铁全部装齐并拧紧螺栓,拆除塔腿临时拉线。

如果内拉线抱杆高度满足起吊塔身段的要求,则可将内拉线移至塔腿主材上端的节点处收紧,作好吊装塔身的准备。如果内拉线抱杆高度不满足起出塔身段要求时,应做好提升抱杆的准备。

4.2 竖立抱杆

竖立抱杆之前,应将运到现场的各段抱杆按顺序组合并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而正直的整体,接头螺栓应拧紧。将朝天滑车及抱杆临时拉线与抱杆帽连接,将起吊钢绳穿入朝天滑车。

竖立抱杆有三种方法:小人字抱杆整立法,利用塔腿单扳整立法,利用塔腿整体吊装法。可根据抱杆大小及地形条件选用。小人字抱杆整立内拉线抱杆与 一般整立单杆相同。下而介绍后两种力法。

4.2.1、利用塔腿单扳整立抱杆

利用塔腿扳立内抱杆的现场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该法是以塔腿代替小人字抱杆。抱杆应至放在未装辅材一侧的地面上。

当抱杆立至80度时,停止牵引,在塔腿上方收紧抱杆前方拉线达到抱杆立正的目的。抱杆立正后,将其拉线固定于塔腿主主材上。

图 利用铁塔扳立抱杆的现场布置图

图例:

1-内拉抱杆;

2-牵引绳;

3-起吊绳;

4-吊点滑车;

5-转向滑车;

6-平衡滑车;

7-地滑车;

8-机动绞磨;

9-制动绳;

10-抱杆拉线

4.2.2、利用塔腿吊装抱杆

现场布置有两种方式:

(1)当抱杆较轻时用单吊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 利用铁塔起吊抱杆布置图一

图例:

1-抱杆;

2-牵引绳;

3-起吊滑车;

4-地滑车;

5-机动绞磨;

6-攀根绳

(2)当抱杆较重吋用回头滑车布置,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 利用铁塔起吊抱杆布置图二

图例:

1-抱杆;

2-牵引绳;

3-起吊滑车;

4-地滑车;

5-机动绞磨;

6-攀根绳

抱杆根用攀根绳控制,使抱杆慢慢移向塔身内。抱杆竖立后,利用腰环及腰绳调正抱 杆。然后拆除立抱杆的牵引绳索。

抱杆竖立后,应将塔腿的开口面辅材补装齐全并拧紧螺栓。将抱杆拉线固定在塔腿的规定位置上。

4.3 提升抱杆

提升抱杆有三种力式:第一种是利用腰环提升抱杆。第二种是利用内拉线在塔腿控制提升抱杆;第―二种是利用内拉线在塔上控制提升抱杆。

4.3.1、利用腰环提升抱杆

图 提升抱杆现场布置图

图例:

1-抱杆;

2-抱杆拉线;

3-起吊滑车;

4-牵引绳;

5-朝地滑车;

6-上腰环;

7-下腰环;

8-双钩;

9-机动绞磨;

10-地滑车

将提升抱杆的牵引绳由绞磨引出后,经过地滑车、起吊滑车(同定于与起吊钢绳绑扎处等高的对角主材节点处的滑车)、朝地滑车丘至巳组塔段上端主材节点处绑扎。

提升抱杆前,绑扎上腰环6及下腰环7,使抱杆竖立在铁塔结构中心的位置并处于稳定状态。将4条拉线由原绑扎点松开,移到新的绑扎位置上予以固定。拉线应固定在己组塔段 上端主材节点处的下方,各拉线长度应相等,连接方式应相同,拉线尘松弛状态。

启动绞磨,收紧提升钢绳4,使抱杆提升约1m后,将抱杆的承托绳由塔身上解开。继续启动绞磨,使抱杆逐步升高至四条拉线张紧为止。将两条承托绳固定于已组塔段主材节点处的上方,调整承托绳使其受力一致。

调整抱杆拉线,使抱杆顶向被出构件侧略有倾斜。松出上卜腰环及提升抱杆的牵引钢绳,做好起品塔片的准备。

抱杆的倾斜度宜使抱杆顶的铅垂线接近于塔片就位点,但抱杆倾斜角不得大于10度,以避免承托绳受力不均匀,其容许最人倾斜值见下表。

表 抱杆允许倾斜的水平距离(m)

4.3.2、 利用内拉线在塔腿控制提升抱杆

利用内拉线在塔下控制提升抱杆提升抱杆的布置及操作方法与利用腰环稳定抱杆的提升方法基本相同。关键是利用内拉线代替腰环稳定抱杆。

用内拉线稳定抱杆的布置要点是在4个塔腿内侧分别设置拉线控制器,在塔段顶端设置转向滑车;内拉线上端在抱杆顶固定后,其下端穿过转向滑车在塔 体内引至拉线控制器。提升抱杆过程中,随着抱杆的升高,4根内拉线经控制器同步缓慢松出,使抱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直至抱杆升至预定高度。先收紧承托绳并绑扎固定,再调整抱杆倾斜角到预定位置后收紧拉线并绑扎固定。

4.3.3、利用内拉线在塔上的控制提升抱杆

利用内拉线在塔上的控制,是在提升抱杆前先用棕绳拉住抱杆再解开内拉线拉至已组塔体顶端留出拉线预定长度进行绑扎。提升抱杆的起始价段,利用棕绳在塔上控制其稳定;当抱杆提升至适当高度后由内拉线承受不平衡张力。当内拉线张紧 后,若抱杆高度尚不满足要求时’应解开内拉线绑扎处冉第二次松出内拉线,直至达到预定高度为止。该方法只适叫于抱杆高度不大于15m的工作情况。

4.4 构件的绑扎

构件包括单件主材、辅材及主材与辅材组装而成的塔片或塔段。 构件起吊前,吊点绳、攀根绳必须按施工设计规定位置进行绑扎。

4.4.1、吊点绳的绑扎

吊点绳是由两条等长的钢丝绳分别捆绑在塔片的两根主材的对 称节点处,合拢后构成倒“V”字形,在V形绳套的顶点穿一只卸扣与起吊绳相连接。

吊点绳在构件上的绑扎位置,必须高于构件重心1.0?2.0m处;绑扎后的吊点绳中点或其合力线,应位于构件的中心线上,以保持构件平稳提升。

吊点绳应呈等腰三角形,两吊点绳间夹角a不得大于90度,如下图所示。当被吊构件重力分别为5、10、15、20kN时,不同夹角0下的吊点绳受力值见下表。吊点绑扎处应垫方木并包缠麻带,或者使用尼龙吊带代替钢丝绳绑扎,以防塔材磨损或割断钢绳。

图 吊点绳绑扎位置示意图

表  不同夹角α下的吊点绳受力(kN)

4.4.2、构件的补强

吊点处件薄弱时,在吊点间应加补强钢管。塔片根部薄弱时,应在塔片底部 加补强木或钢管,补强圆木梢径及钢管直径应不小于100mm及60mm,长度视 构件长度而定。补强木与被吊构件间的绑扎可利用吊点绳缠绕后再用U形环连接, 也可以用单独的9mm钢绳 或8号铁线缠绕固定。

(a)两吊点布置

(b)四吊点布置

图 吊装横担的补强方法

图例:

1-起吊绳;

2-吊点绳;

3-补强圆木;

4-横担;

5-横梁(钢或木);

6-分吊点绳

起吊横担绑扎四点如下图(a)所示,适用于110?220kV线路直线塔横担,其长度在10m以下;起吊横担绑扎四点如下图(b)所示,适用于500kV线路酒杯型或猫头型塔横担。

4.4.3、攀根绳及调整绳的绑扎

攀根绳应绑扎在构件下端的两根主材对称节点处。当塔片宽度小于2m时,相似于吊点绳的绑扎即V字形,地面由一条绳操作,见下图(a)。当构件宽度大于2m吋,则由两条绳分别操作,见下图(b)。

(a)起吊塔身

(b)起吊横担

图 攀根绳的绑扎位置

图例:

1-起吊绳;

2-攀根绳;

3-控制绳

调整绳一般为两条18mm白棕绳,分别绑扎在构件两侧上端的主材节点处。长横担的攀根绳同时作为调整绳使用。对于上字型铁塔的横担,为了安装方便,绑扎吊点 绳时应使横担保持水平状态。绑扎位置通常选在横担长度的1/2?1/3 之间(由塔身边量起〕。

4.5 构件的吊装

4.5.1、构件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对于己组立塔段上端接头处无水平材的,应安装临时水平材,但不应妨碍塔体上下段的连接。

(2)己组立塔段的辅材必须安装齐全,且螺栓应拧紧。

(3)当牵引绳可能与水平材相摩擦时,塔片上端水平材处应绑一根补强小圆木,进行隔离,如下图所示。

图 补强小圆木安装位置

图例:

1-补强小圆木;

2-起吊绳;

3-吊点绳;

4-塔片上端水平材

(4)如果待吊塔片的大斜材下端无法与主材连成一体时,应在主材下端各绑一根圆木或圆管以接长主材,再将大斜材与接长主材绑扎成一体,以防止起吊伊始状态下大斜材着地受弯变形。塔片离地后拆除补强圆木或圆管。

4.5.2、构件吊装过程中的操作

(1)构件开始起吊,攀根绳应收紧,调整绳应松弛;构件着地的一端,应设专人监护,以防构件被挂。

(2)构件离地面后,应暂停起吊,进行一次全面检査。 检查内容包括:牵引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各绑扎处是否牢固,锚桩是否牢固,滑轮是否转动灵活,已组立塔段受 力后有无变形等。检杏无异常,方可继续起吊。

(3)起吊过程中,在保证构件不触碰已组立塔段的前提下,尽量松出攀根绳,以减少各部索具受力。

(4)构件起吊过程中,指挥人应密切监视构件起吊上升情况,应使塔片靠近已组塔体, 两者间距宜为0.3-0.5m。严防构件挂住已组塔体。

(5)构件下端提升超过已组立塔段上端时,应暂停牵引,由塔上作业负责人指挥缓慢松出攀根绳。当构件主材对准已组立塔段主材时,再慢慢松出牵引绳,按先低后高的原则(即先到位的主材先就位,后到位的主材后就位)进行就位。

(6)塔上作业人员应分清斜材的内外位置。固定主材时,先穿尖扳手,再穿螺栓。两主 材就位后,按应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安装并拧紧全部接头螺栓。

(7)构件接头螺栓安装完毕,松出起吊绳、吊点绳及攀根绳等,然后,安装斜材及水平材。

4.5.3、猫头塔型铁塔横担的吊装

吊装横担一般分前后片起吊。市装一片就位后,不拆除吊点绳并带张力或设置临时拉线以稳定横担片。待另一片吊装就位,将前后两片用水平材或斜材连成整体后再拆除调整绳和临时拉线。

由于220kV线路的横担长度一般不超过12m,整体市装时可不进行补强。

抱杆竖直后,顺线路方向的拉线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很小,因此,抱杆在顺线路方向的稳定性较差。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增加顺线路前后侧落地拉线。在地形无法打前后侧落地拉线情况下,吊重应酌情减小。

(1)内拉线抱杆接长9?10m。吊塔身抱杆长一般为15m,而吊横担需用24m。为保证接长抱杆顺线路方向的稳定性,应增加抱杆前后落地拉线。

(2)拆除15m抱杆,改用2根11m长的抱杆分别固定于两侧上曲臂,如图5-16所示。吊装横担时用2套起吊绳,1套牵引系统通过平衡滑车起吊或者用2套牵引系统同步起吊。

4.5.4、干字型铁塔横担的吊装

干字型塔的导线横担较重,不能随塔身同段吊装,通常是先分片吊装地线支架,再利用已安装好的地线支架分片吊装横担。

将横担分成前后两片在地面组装,转角外侧的跳线横担应同步组装,并将前后两片之间的辅铁挂上。 横担较轻时,可将一相导线横担整 体地而組装后起吊。

4.5.4.1、地线横担(地线支架)的吊装地线横担由于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吊装方法:当地线支架在塔身处不断开时(如干字型塔、应采用前后分片的水平吊装法,见下图(a);当地线支架在塔身处断开时 (如双回路直线铁塔的地线横担、 应釆用左右分段竖直吊装法,见下图(b)。

(a)水平吊装法

(b)竖直吊装法

图 地线支架的吊装示意图

当釆用竖直吊装地线横担就位操作时,应将上平面八点对八'先就位,然后松出起吊绳,使B点对B‘再就位。

4.5.4.2、利用地线支架吊装导线横担的布置

如下图所示,根据横担的长度和重心位置不同,在地线支架的某节点处悬挂起吊滑车4。在地线支架和塔身连接处悬挂转向滑车5,塔脚底座和基础连接处安置底滑车6 (均为开口滑车〉。将牵引绳通过滑车6、5、4后和绑扎横 担的吊点绳相连接。一个立面横担两端各挂一根18mm棕绳,做起吊调整及攀根绳,以利调整横担就位。

图 利用地线支架吊装导线横担布置示意图(干字型)

图例:

1-导线横担;

2-吊点绳;

3-起吊绳;

4-起吊滑车;

5-转向滑车;

6-地滑车;

7-控制绳;

8-攀根绳;

9-绞磨

干字型铁塔横担吊装的操作要点是:吊装过程中收紧攀根绳,使横担上的角铁离开已组塔身0.2-0.2m;当横担吊至设计位置后利用调整绳使横担上、 下主材与塔身连板(或主材)对准孔位,安装并拧紧连接螺栓。第一片横担就位后,应将横担与塔身连接的水平材装上,使横担立面处于稳定状态。

第二片横担就位后,应由里向外(塔身为里, 挂导线处为外)先下后上按顺序组装横担辅材。

4.5.5、构件吊装的注意事项

(1)地面工作人员与塔上作业人员要密切配合, 统一指挥。塔上作业人员不宜超过六人,且应有专人与地面联系。

(2)主材接头螺栓安装完毕,侧面的必要斜材已安装,构件已组成整体,力准登塔拆除起吊绳、攀报绳、调整绳等。

(3)调整绳解开后,可将其直接绑在起吊绳的下端,利用调整绳将起吊绳拉至地面与待构件的吊点绳相连接。

(4)塔段的四面辅材全部组装完毕方准提升抱杆。

4.6 拆除抱杆

铁塔组立完毕后,方可拆除抱杆。对于酒杯塔或猫头塔通常是利用横担中点作起吊滑车 悬挂点拆除抱杆;对于上字型或干字型塔通常是利用塔头顶端作悬挂点拆除抱杆。恳挂点应 选在铁塔主材的节点处,且节点处的螺栓应全部拧紧。

图 拆除抱杆现场布置图

图例:

1-抱杆;

2-抱杆拉线;

3-承拖钢绳;

4-起吊滑车;

5-牵引钢绳;

6-地滑车;

7-绞磨

在横担中部节点处绑一只30kN单轮滑车4。在抱杆上部离抱杆顶约1/4?1/5的位置绑扎起吊绳,穿过滑车4及底滑车6,引至机动绞磨。抱杆根部绑一条对18mm棕绳, 在塔身适当位置引出塔身外后拉至地面。

拆除抱杆的操作顺序是:收紧起吊绳,拆除抱杆拉线;启动绞磨,将抱杆提 升约0.5m高度后停止牵引,拆除承托绳;再启动绞磨,松出牵引绳使抱杆徐徐 下降,同时拉紧抱杆根部棕绳,将抱杆引出塔身之外;当抱杆头部降至横担以下 时,拆除抱杆顶部拉线,用棕绳套或卸扣 将抱杆头部与牵引绳圈住,以防抱杆翻 转;继续松出牵引绳使抱杆落地,抱杆根部棕绳要适当拉紧,避免抱杆与塔身碰撞摩擦。


相关内容

  • 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案
  • 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米易-攀枝花Ⅱ(Ⅱ回)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是米易500千伏变电站至攀枝花Ⅱ500千伏变电站送电线路工程,具体路径:从米易变出线后基本平行于米(易)-攀(枝花Ⅱ)500kV Ⅰ回线路走线,随即跨越220 kV石永线,经平山.火城.新河.挂膀村至茅坪,为避让尖 ...

  • 内拉线抱杆分解组立杆塔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 内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方案 系 别 电 网 技 术 科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O 年 月 日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内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方案 系 别 电 网 技 术 科 专 业 高压 ...

  •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
  • 第一章 绪论 1.电力系统:发电厂(电源).电力网.用电设备(用户) 2.电力网:变电所,输配电线路 3.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基础.杆塔.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及接地装置 4.基础:干他的地下部分用于稳定杆塔的装置叫基础. 基础的作用:是将杆塔.导地线荷载传到土壤,并承受导地线,断线张力等所产生 ...

  • 工程质量自查报告(35kV集电线路工程)
  • 目 录 1.合同工程概况 .................................................................................................................. 2 1.1工程简介 . .......... ...

  • 铁塔组立安全保证措施
  • 四川华能自一里水电站220KV 专用送出工程 (第Ⅲ标段) 铁塔组立安全保证措施 2003-09-20发布 2003-09-23实施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自一里220kv 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 批 准: 审 核: 编 写: 目 录 1.目的与范围--------------1 2.工程概况------- ...

  • 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公司下发了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根据国网基建 [2011]1758 号 <国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评估及控制办法> 文件, 要求重点抓好工程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控制,制定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控制措 施. 序 号 工序 作业内 容 可产生 ...

  • 铁塔组立安全技术交底
  • 石化园铁塔组立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方: 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方: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地点: 交底人员签字: 被交底人员签字: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和减少电力建设安全事故,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确保工程能 ...

  • 钢管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 Q/YNDW Q/YNDW 113.2.007 2005 Q/YNDW 113.2.007-2005 前 言 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钢管塔组立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 ...

  • 辅助抱杆分解组塔
  • 1. 概况 220KV 梅县电厂配套送出线路工程,共有8种塔型,105基铁塔,其中ZB1.ZB2型铁塔占总基数的70%以上.这两种塔型塔材小,重量轻且有大部分铁塔位于高山之上,场地狭小,环境复杂,无法按照标准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现场布置及施工,故制定本施工措施. 2. 引用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