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内能单元测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3分×16=48分)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

2.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4.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铜<c 铝) ,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

A. 热一定从铜传给铝 B.热一定从铝传给铜

C. 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

5.用酱油煮鸡蛋,酱油的色素扩散到了鸡蛋内,这一现象表明

A .色素分子间有间隙 B.色素分子间存在引力

C .色素分子间存在斥力 D.色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

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 .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8.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不正确的是

A .如果bc 质量相同,b 的比热小于c 的比热

B .如果ab 是同种物质,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

C .如果bc 是不同种液体,b 的沸点大于c 的沸点

D .如果ab 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

9.下列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搓手取暖

第8题图 C .钻木取火 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

10.关于温度、热能、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 .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 D.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11.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12.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 .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3.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则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1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15.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1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第20题图

二.填空题(1分×18=24分)

17.把50ml 的酒精与50ml 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___100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18.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要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填“水”或“沙石”) 吸收更多的热量;如果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 (填“大得多”或“小得多”) 。(已知C 水>C 沙石)。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采用水对其进行冷却,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且它汽化时能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19.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方式.当小明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时,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现象说明

20.用细线吊着洗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当竖直向上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拉力______玻璃板的重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细线重力不计),原因之一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着分子的_________力的作用.

21.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22.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23.1kg 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27.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

三.实验探究(1分×13=13分)

28.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_________.(2)水和煤油比较,__ _吸热能力强.

3(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 ℃.c 煤油=2.1×l10J/

(kg•℃)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第 31题图

29.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____ _ __ __.

30.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 .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 _____.

31. 如图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__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比热。

四计算题(7分+8分=15分)

432.质量为2Kg 的某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吸收的热量为1.88×10J ,该物质的比热容为多

少?

332.铝的比热容为0.88×10J/(Kg •℃).质量为2.1Kg 、初温为70℃的铝温度降低到20℃,放出

的热量为多少?这些热量供水吸收。可使质量为0.44Kg 的水温度从80℃升高到多少℃?(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九年级物理内能单元测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3分×16=48分)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

2.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4.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铜<c 铝) ,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

A. 热一定从铜传给铝 B.热一定从铝传给铜

C. 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

5.用酱油煮鸡蛋,酱油的色素扩散到了鸡蛋内,这一现象表明

A .色素分子间有间隙 B.色素分子间存在引力

C .色素分子间存在斥力 D.色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

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 .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8.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不正确的是

A .如果bc 质量相同,b 的比热小于c 的比热

B .如果ab 是同种物质,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

C .如果bc 是不同种液体,b 的沸点大于c 的沸点

D .如果ab 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

9.下列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搓手取暖

第8题图 C .钻木取火 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

10.关于温度、热能、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 .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 D.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11.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12.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 .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3.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则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1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15.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1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第20题图

二.填空题(1分×18=24分)

17.把50ml 的酒精与50ml 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___100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18.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要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填“水”或“沙石”) 吸收更多的热量;如果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 (填“大得多”或“小得多”) 。(已知C 水>C 沙石)。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采用水对其进行冷却,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且它汽化时能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19.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方式.当小明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时,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现象说明

20.用细线吊着洗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所示.当竖直向上把玻璃板拉离水面时,拉力______玻璃板的重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细线重力不计),原因之一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着分子的_________力的作用.

21.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22.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23.1kg 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27.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

三.实验探究(1分×13=13分)

28.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_________.(2)水和煤油比较,__ _吸热能力强.

3(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 ℃.c 煤油=2.1×l10J/

(kg•℃)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第 31题图

29.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____ _ __ __.

30.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 .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 _____.

31. 如图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__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比热。

四计算题(7分+8分=15分)

432.质量为2Kg 的某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吸收的热量为1.88×10J ,该物质的比热容为多

少?

332.铝的比热容为0.88×10J/(Kg •℃).质量为2.1Kg 、初温为70℃的铝温度降低到20℃,放出

的热量为多少?这些热量供水吸收。可使质量为0.44Kg 的水温度从80℃升高到多少℃?(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相关内容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A.黄沙漫天 B.花香四溢 C.尘土飞扬 D.大雪纷飞 2. 木炭的热值是3.4×107 J /kg ,完全燃烧600g 的木炭放出的热量是( ) A.2.04×107J B. 2.04×107 J/kg C. 2.04×10 ...

  • 九年级物理改变世界的热机单元测试
  •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二) (改变世界的热机)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 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 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经的情况 是............................................... ...

  • 分子动理论 初高中 衔接
  • 牛顿第一定律 一. 知识链接 本单元内容是研究微观的现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机械运动是全然不同的.它的研究对象就不能像机械运动只研究某个物体或是由少数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而是研究数目庞大的分子:研究的内容也不能像机械运动那样简单,只研究物体受力后其运动的规律,而是研究分子间复杂的相 ...

  •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五
  •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五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 ,它说明了 . 2.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 现象:将3 cm水和3 cm酒精注入 ...

  •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目录
  • 北师大版八年级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全部属于概 第五章 光现象 (光路图属重点) 念性内容,以了解为主) 一. 物质的状态 二. 温度的测量 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四. 汽化和液化 五. 升华和凝华 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

  • 九年级物理十三至十五章试题-2013.9
  • 九年级物理自主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试题分第I.Ⅱ两卷,I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在密封线内的项目处. 1.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 ...

  • 九上物理资源与评价答案
  • 物理<资源与评价>九年级上修订答案 基础过关 1. 气态 液态 固态 相互转化 2. 汽化 蒸发 沸腾 3. 熔化 晶体 非晶体 4. 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铜 5. 蒸发 渗漏 6. 油的沸点比水高 7. 晶体 0℃ 8. (1)330℃(2)3(3)4(4)380℃ (5) AB ...

  • 初三物理热学测试题
  • 初三上册物理-热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4x3分=42分)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冬天,雪花飞舞 B.秋天,落叶飘飞 C .夏天,暴雨如注 D.春天,花香醉人 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开香水瓶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汽 ...

  • 八年级物理运动与能量单元测试
  •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 第二章(运动和能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 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物 B.夏天,槐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