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论文)

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

[摘要] 就儒家的“中和” 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认为祖国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儒家的中和思想, 其中和思想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辫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儒家 中和 中医学 阴阳

一、儒家之中和思想

“中和”乃中正和合之义。其实质是无太过,无不及,乃是世界万物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使宇宙万事万物达到平衡、和谐的一切规律和方法的努力。“中和”思想贯穿了《周易》的始终,“中和”为贵、为吉是《周易》倡导的主题思想。《周易》六爻的卦,分为“内卦”(下卦)与“外卦”(上卦)。“内卦”正中间的“二”和“外卦”正中间的“五”因为在中间,称为“得中”,其比“三”或“上”的地位更好。对事物采取中和的态度,不偏不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如《周易》同人卦( )有“集结和同”之意“同人”的下卦是“离”,象征火;上卦是“乾”,代表天。火光明,向上升,与天相同,所以是“同人”的形象。又“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也是“同人”的形象。下卦“离”是火,象征光明,上卦“乾”刚健,六二与九五中正,相互呼应,这正是君子的正道,唯有君子的行为,才能沟通天下的意志,促成世界大同。

“中和”二字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中庸》。《中庸》开篇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还没有表露时(即不偏不倚,保持固有的本性时)的状态是“中”,表露出来恰到好处合乎自然的“理”叫做“和”。“中”是大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中和,即中正和谐之意,中是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好方式和最高境界,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效果。

中和思想是儒学思想的精髓。“中和”在儒家哲学中成为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可须

臾偏离,是儒家修道和行为处事的准则,也是其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中和思想作为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礼”的实践标准,逐渐升华为一种世界观,用以描述概括世界内在的、最后的本质。

而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先秦两汉时期,正是儒家思想正逐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奠定其正统地位的时期,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儒家思想之精髓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为了可能。

儒家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秩序,提出“中和”思想,正是为了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并保持它的平衡或和谐。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在中医的理、法、方、药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和思想。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世界万物都有普遍的联系,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中,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这种作用维持在一定的动态平衡也就是中和的范围内,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意味着健康,所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的平衡失调,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转为病理状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汗出”等。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平衡失调,治

疗的原则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

此外,五行的生克制化,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的情志活动,都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保持这种无“太过”、无“不及”的状态,一切才能归于平和,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自然现象及世界万事万物在有序的“治”的状态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逆”的病的状态或异常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在于纠正失“中和”的无序状态,使其达到“中和”有序。

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对病和“证”的治疗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展开的。“中和”思想虽源于哲学,但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成了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这种思想之所以能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影响,而是中医学内在本质的必然选择。

2、中和思想对中医学养生防病、诊疗用药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的实践证实,“中和”思想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诊疗用药、养生防病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2.1、中和思想对中医诊疗用药的影响

中和思想的“时中”观就是根据不同的时间、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中医学诊断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机体不和谐的原因,以便进行调理。“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终始》曰:“平人者不病。”平人就是健康人。诊病时按阴阳平衡理论,“偏阴偏阳谓之疾”着眼于偏离功能平衡态的失调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亦。”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即阴阳的偏盛 (过)偏衰

(不及)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的治疗观,一言以蔽之,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而如何调?主要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临证处方用药上要求进止有度而适中。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中医药治病的关键是调整机体的生命机能,调动机体主动的驱邪、抗病、康复能力,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而病愈。

2.2、中和思想对中医养生防病的影响

阴阳和合的“中和之气”是万物消长存亡的根本,是生命的源泉。中医学认为人只要能够顺应天地中和之气就可以达到保养生命的目的,所谓“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素问·上古天真论》)意即如此。具体来说,《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不但要使自身与外界环境相调和,还必须保持内环境的协调,保持五脏系统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以及形神的统一,从而“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综上所述,儒家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渗透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的方方面面。同时中医学又很好的发展了中和思想,成为儒家中和思想的载体。

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学

[摘要] 就儒家的“中和” 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认为祖国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儒家的中和思想, 其中和思想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辫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儒家 中和 中医学 阴阳

一、儒家之中和思想

“中和”乃中正和合之义。其实质是无太过,无不及,乃是世界万物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使宇宙万事万物达到平衡、和谐的一切规律和方法的努力。“中和”思想贯穿了《周易》的始终,“中和”为贵、为吉是《周易》倡导的主题思想。《周易》六爻的卦,分为“内卦”(下卦)与“外卦”(上卦)。“内卦”正中间的“二”和“外卦”正中间的“五”因为在中间,称为“得中”,其比“三”或“上”的地位更好。对事物采取中和的态度,不偏不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如《周易》同人卦( )有“集结和同”之意“同人”的下卦是“离”,象征火;上卦是“乾”,代表天。火光明,向上升,与天相同,所以是“同人”的形象。又“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也是“同人”的形象。下卦“离”是火,象征光明,上卦“乾”刚健,六二与九五中正,相互呼应,这正是君子的正道,唯有君子的行为,才能沟通天下的意志,促成世界大同。

“中和”二字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中庸》。《中庸》开篇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还没有表露时(即不偏不倚,保持固有的本性时)的状态是“中”,表露出来恰到好处合乎自然的“理”叫做“和”。“中”是大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中和,即中正和谐之意,中是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好方式和最高境界,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效果。

中和思想是儒学思想的精髓。“中和”在儒家哲学中成为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可须

臾偏离,是儒家修道和行为处事的准则,也是其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中和思想作为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礼”的实践标准,逐渐升华为一种世界观,用以描述概括世界内在的、最后的本质。

而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先秦两汉时期,正是儒家思想正逐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奠定其正统地位的时期,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儒家思想之精髓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为了可能。

儒家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秩序,提出“中和”思想,正是为了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并保持它的平衡或和谐。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在中医的理、法、方、药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和思想。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世界万物都有普遍的联系,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中,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这种作用维持在一定的动态平衡也就是中和的范围内,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意味着健康,所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的平衡失调,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转为病理状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汗出”等。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平衡失调,治

疗的原则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

此外,五行的生克制化,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的情志活动,都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保持这种无“太过”、无“不及”的状态,一切才能归于平和,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自然现象及世界万事万物在有序的“治”的状态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逆”的病的状态或异常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在于纠正失“中和”的无序状态,使其达到“中和”有序。

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对病和“证”的治疗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展开的。“中和”思想虽源于哲学,但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成了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这种思想之所以能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影响,而是中医学内在本质的必然选择。

2、中和思想对中医学养生防病、诊疗用药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的实践证实,“中和”思想不仅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诊疗用药、养生防病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2.1、中和思想对中医诊疗用药的影响

中和思想的“时中”观就是根据不同的时间、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中医学诊断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机体不和谐的原因,以便进行调理。“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终始》曰:“平人者不病。”平人就是健康人。诊病时按阴阳平衡理论,“偏阴偏阳谓之疾”着眼于偏离功能平衡态的失调表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亦。”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即阴阳的偏盛 (过)偏衰

(不及)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的治疗观,一言以蔽之,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而如何调?主要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临证处方用药上要求进止有度而适中。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中医药治病的关键是调整机体的生命机能,调动机体主动的驱邪、抗病、康复能力,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而病愈。

2.2、中和思想对中医养生防病的影响

阴阳和合的“中和之气”是万物消长存亡的根本,是生命的源泉。中医学认为人只要能够顺应天地中和之气就可以达到保养生命的目的,所谓“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素问·上古天真论》)意即如此。具体来说,《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不但要使自身与外界环境相调和,还必须保持内环境的协调,保持五脏系统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以及形神的统一,从而“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综上所述,儒家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渗透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的方方面面。同时中医学又很好的发展了中和思想,成为儒家中和思想的载体。


相关内容

  •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 思想精粹 和谐思维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 ...

  •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
  • 2009年5月 第30卷第3期(总第178期) Journal 体育与科学 of.%onsaIldScience VoL30 May2009 No.3(TotalNo.178)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 CarefullyExaminestheChinese Martial A ...

  • 中医文化与哲学观
  • 中医文化与哲学观 (2009-05-25 14:05:03) 转载 标签: 分类: 民族文化 中医 哲学 关庆维/王鲁湘 编者按:凤凰卫视<智慧东方>栏目近期播出了王鲁湘先生对当代著名中医师关庆维先生的专访.采访过程呈现了<智慧东方>栏目固有的风格:主持人与受访者进行文化意义 ...

  •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本.专科)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 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 __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 .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 _. ...

  • 论萧绎的文学观
  • ----------------------- Page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论 萧 绎 的 文 学 观 .袁慧兰 摘 要:梁元帝萧绎现存诗歌123首,他在文学理论上对传统的 "文笔说"作了新的阐释 ...

  • _和_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_王爱琴
  • 第49卷 第2期2009年3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H enan University (Socia l Science) Vol. 49 No. 2Mar. 2009 /和0: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旋律 王爱琴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孔子 ...

  •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资料
  •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 ) A .三代文化 B .先秦文化 C .秦汉文化 D .唐宋文化 2. .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A ) A .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 .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 .以父族二.母族 ...

  •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
  • "中医"为什么叫"中医"不叫"汉医"呢?"中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quo ...

  • 吾敬东教授个人简介及成果
  • 吾敬东教授个人简介及成果 一.个人简介 吾敬东,亦名吾淳.祖籍浙江衢县,1955 年6月出生于上海.博士,教授.主要经历 如下:1970年-1977年:在军队服役:1978 年-1982年:分别在北京师范学院与上海师 范学院就读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 后留校任教:1985-1988年:在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