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海上回收火箭再失败:速度过快砸到驳船上|驳船|火箭|卫星

SpaceX发射火箭 再次尝试海上回收 10/10

查看原图图集模式

图文直播回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消息,美国太平洋时间1月17日10:42(北京时间1月18日)2:42),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按计划发射升空,将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Jason-3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将主要用于监测全球海平面的高度变化。

按照惯例,在执行主要的卫星发射任务的同时,SpaceX公司再次测试其火箭回收技术,此次在海上平台进行回收一级火箭时却发生“硬着陆”,并折断一根着陆支架,火箭海上回收再次宣告失败。本次是伊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第四次尝试在海上平台回收火箭,但不同的是这次驳船将位于太平洋,而不是此前的大西洋。

此次发射的整个过程总体而言比较顺利,猎鹰-9号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准时发射并按计划在南印度洋上空释放了Jason-3卫星,后者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此同时,按计划完成使命后下落的一级火箭也成功启动了缓冲减速火箭,朝着太平洋上停泊的回收平台下降。在此期间,可能由于海况较差(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驳船存在较为明显的晃动,海上风力较大),来自海上驳船的直播卫星出现了中断。此后报道称一级火箭成功抵达了驳船着陆平台,但速度过快,“重重”地砸到了驳船上,导致火箭部分着陆支架折断。

马斯克随后通过Twitter表示:“着陆速度正常,但着陆支架没有固定好,所以在着陆后翻倒了。” “(海上回收)肯定比陆地回收难度更大,”马斯克称,“因为目标区域面积更小。”SpaceX之前曾经两度尝试海上回收,均以失败而告终,还有一次则因为天气条件恶劣而叫停。

马斯克的尝试意义重大,它将有望大大降低每次航天发射的报价。一般火箭在发射之后就会被抛弃,因而属于一次性使用,造成极大的成本上升,而马斯克所尝试的正是将火箭进行回收,以便能够再次使用。火箭的造价非常昂贵,SpaceX火箭的报价在6000万美元到9000万美元之间,因此如果能够对火箭进行回收利用,将会大大降低每次航天发射的成本。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之后,在去年12月份,SpaceX公司成功实现了在陆地平台对该公司“猎鹰”-9号火箭的回收。当时这次成功回收是在美国另一家私营航天企业——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实现首次火箭回收任务之后不久进行的。

SpaceX此次最新发射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一次政府合同,将Jason-3海洋监测卫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具有极高灵敏度,将对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Jason-3卫星是美国和欧洲政府间一系列卫星合作项目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全球海平面高度变化的监测。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简单说就像是绘制海平面的“地形图”。从1992年发射的“波塞冬”(TOPEX/Poseidon)开始,一直到目前正在运行的Jason-1(2001年发射)以及OSTM/Jason-2(2008年发射),这项工作一直连续进行着,没用出现过中断。这些卫星的测量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键信息,关于海洋环流的信息以及全球以及区域性的海平面变化情况,这些都将为我们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造成影响的线索和证据。

Jason-3卫星搭载的主要载荷是一台雷达高度计。这台仪器将能以极高精度测量全球海平面高度发生的变化(分辨率超过2.5厘米)。类似这样长期、高精度的连续海平面高度监测将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海事行业,造福社会。

在一份声明中,美国宇航局介绍说:“Jason-3卫星获得的数据将被用于监测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从而了解人类活动对于海洋产生影响的程度,为飓风强度预报和海上导航系统提供支持。”

关于对SpaceX此次发射任务的评价,整体必须认为是成功的,因为这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Jason-3海洋监测卫星送入轨道,这是SpaceX公司与美国政府签署的发射合同中规定的任务,在海上回收方面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任务的成功。

不过,在上次SpaceX陆地平台回收一级火箭成功之后全世界媒体的欢呼声中,此次海上回收尝试的再次失利警示我们,火箭回收技术难度巨大,距离最终的技术成熟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可谓前路漫漫,这或许也是每一项开创性技术进步的必经之路。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伊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显然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将所有其他对手们远远甩开。(晨风)

SpaceX发射火箭 再次尝试海上回收 10/10

查看原图图集模式

图文直播回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消息,美国太平洋时间1月17日10:42(北京时间1月18日)2:42),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按计划发射升空,将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Jason-3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将主要用于监测全球海平面的高度变化。

按照惯例,在执行主要的卫星发射任务的同时,SpaceX公司再次测试其火箭回收技术,此次在海上平台进行回收一级火箭时却发生“硬着陆”,并折断一根着陆支架,火箭海上回收再次宣告失败。本次是伊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第四次尝试在海上平台回收火箭,但不同的是这次驳船将位于太平洋,而不是此前的大西洋。

此次发射的整个过程总体而言比较顺利,猎鹰-9号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准时发射并按计划在南印度洋上空释放了Jason-3卫星,后者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此同时,按计划完成使命后下落的一级火箭也成功启动了缓冲减速火箭,朝着太平洋上停泊的回收平台下降。在此期间,可能由于海况较差(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驳船存在较为明显的晃动,海上风力较大),来自海上驳船的直播卫星出现了中断。此后报道称一级火箭成功抵达了驳船着陆平台,但速度过快,“重重”地砸到了驳船上,导致火箭部分着陆支架折断。

马斯克随后通过Twitter表示:“着陆速度正常,但着陆支架没有固定好,所以在着陆后翻倒了。” “(海上回收)肯定比陆地回收难度更大,”马斯克称,“因为目标区域面积更小。”SpaceX之前曾经两度尝试海上回收,均以失败而告终,还有一次则因为天气条件恶劣而叫停。

马斯克的尝试意义重大,它将有望大大降低每次航天发射的报价。一般火箭在发射之后就会被抛弃,因而属于一次性使用,造成极大的成本上升,而马斯克所尝试的正是将火箭进行回收,以便能够再次使用。火箭的造价非常昂贵,SpaceX火箭的报价在6000万美元到9000万美元之间,因此如果能够对火箭进行回收利用,将会大大降低每次航天发射的成本。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之后,在去年12月份,SpaceX公司成功实现了在陆地平台对该公司“猎鹰”-9号火箭的回收。当时这次成功回收是在美国另一家私营航天企业——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实现首次火箭回收任务之后不久进行的。

SpaceX此次最新发射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一次政府合同,将Jason-3海洋监测卫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具有极高灵敏度,将对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Jason-3卫星是美国和欧洲政府间一系列卫星合作项目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全球海平面高度变化的监测。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简单说就像是绘制海平面的“地形图”。从1992年发射的“波塞冬”(TOPEX/Poseidon)开始,一直到目前正在运行的Jason-1(2001年发射)以及OSTM/Jason-2(2008年发射),这项工作一直连续进行着,没用出现过中断。这些卫星的测量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键信息,关于海洋环流的信息以及全球以及区域性的海平面变化情况,这些都将为我们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造成影响的线索和证据。

Jason-3卫星搭载的主要载荷是一台雷达高度计。这台仪器将能以极高精度测量全球海平面高度发生的变化(分辨率超过2.5厘米)。类似这样长期、高精度的连续海平面高度监测将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海事行业,造福社会。

在一份声明中,美国宇航局介绍说:“Jason-3卫星获得的数据将被用于监测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从而了解人类活动对于海洋产生影响的程度,为飓风强度预报和海上导航系统提供支持。”

关于对SpaceX此次发射任务的评价,整体必须认为是成功的,因为这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Jason-3海洋监测卫星送入轨道,这是SpaceX公司与美国政府签署的发射合同中规定的任务,在海上回收方面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任务的成功。

不过,在上次SpaceX陆地平台回收一级火箭成功之后全世界媒体的欢呼声中,此次海上回收尝试的再次失利警示我们,火箭回收技术难度巨大,距离最终的技术成熟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可谓前路漫漫,这或许也是每一项开创性技术进步的必经之路。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伊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公司显然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将所有其他对手们远远甩开。(晨风)


相关内容

  • 俄飞船爆炸.欧申请4亿探火.猎鹰9获客户力挺|一周国际航天要闻纵览
  • 本周,最令人遗憾的国际航天新闻是俄罗斯无人货运飞船的发射失利,这艘载运了2.4公吨的燃料.食物与装备的飞船仅飞行6分钟就爆炸了.这已是进步号货运宇宙飞船不到两年内第二次发射失败.这再一次凸显了航天活动的高风险性. 航天是一项涉及多门学科.多项技术的复杂系统工程,是国家综合实力在高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 ...

  • 2012年世界航天工业发展回顾--航天运载器及技术
  • 2012年世界航天工业发展回顾--航天运载器及技术 2013-01-07 2012年,国外航天运载器及其技术继续发展,在重要型号.发动机技术.防热系统技术.火箭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概述如下: 一.航天运载器 1. "猎鹰"-9火箭完成"龙"飞船发 ...

  • 世界航空航天工业未来5年预测
  • 世界航空航天工业未来5年预测 战斗机 战斗机和战术飞机永远是航空工业的大头,但这里只有欧美的数据,没有中国和俄罗斯的.5年里预计总产量达到842架,总价值872亿美元,平均单价略高于1亿美元.有意思的是,洛克希德占一半还多一点,第二竟然不是波音,而是欧洲战斗机,而且比波音的份额大一倍.波音并购麦道后 ...

  • 人类探月史话--嫦娥奔月梦想成真
  • 在古代,人类渴望到达月球的愿望,只能通过嫦娥奔月之类的想象来抒发.然而现如今,登月已经不再只是梦想.图片来源:googleusercontent.com 2013年12月14日,携带着"玉兔"月球车的"嫦娥3号"即将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37年以来人类的首次 ...

  • 新闻纵横·13
  • 化学工程学院新闻部 2016年4月11日 第13期 国内新闻:(来自新浪网) 和颐酒店经理:女子遇袭是炒作 没死人没强奸 华西都市报:[和颐酒店经理:"女子酒店遇袭"是炒作!]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女子酒店遇袭案:我觉得是在炒作,真的.一,又没有死人,二,又 ...

  • 中国第一颗数据中继卫星
  • 天链一号 --中国第一颗数据中继卫星 工程总投资:2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2005年--2016年 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发射成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 ...

  • 航天知识竞赛参考答案
  • 航天知识竞赛参考答案(正确率91%左右) 1.在月球表面,航天员能清楚地听到月球车开动的声音.B不是 2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飞行,可以像飞机一样任意改变飞行方向.A是 3.由于月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A是 4.氦-3是一种气体,在地球上极为稀有,它随太 ...

  • 中国三大航天中心与世界九大
  • 我国三大航天中心 一.中国航天业的背景知识: 世界最大的商用卫星制造国是美国,美国客户一直是卫星发射市场上的主角,美国参加卫星发射市场竞争,"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对华政策上的考虑,有可能使中国长征火箭"巧媳妇无米下炊". 日本苦心经营的H-2火箭一直发展不顺 ...

  •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及其区位因素
  • 卫星航天发射基地及其区位因素 世界主要的航天基地: 1.肯尼迪航天中心 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宇航局(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 2.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 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成立于1964年5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