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姓名 成绩

六、我能灵活地运用古诗。(5分)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

请你先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 (2分) “ 。”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 的诗

句: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一、 根据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填空。(6分)

4、当我们浪费粮食里,老爷爷经常会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1. 我国是一个,已经有的历史。

( )

2.通过收集资料,我还知道了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分,可以分为边塞诗、诗、 诗和咏物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 格律诗和 诗。

3. 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屈原、、等许多伟大的诗人。我还知道外国的 等诗人。

4、“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 。

二、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4分)

海内存知己 凌寒独自开 王 勃

夕阳无限好 天涯若比邻 王安石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墙角数枝梅 春风花草香 杜 甫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5分)

1、《诗经·采薇》描写对一位姑娘思念的情感。( )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春夜喜雨》 ( )

3、苏小妹认为黄山谷加上的“舞”和“隐”两个字仍不够理想,但比苏东坡加的两个字要美。 ( ) 4、“路转溪桥忽见”中“见”是出现的意思。 ( )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个诗句是描写秋天的。( ) 四、按顺序排列下面词语。(2分) 1、诗经、元曲、唐诗、宋词

2、雨雪霏霏 赤日炎炎 凉风习习 杨柳依依 五、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的《出塞》 C.杜牧的《江南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出自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 A.白居易 B.辛弃疾 C.杜甫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 5 《春夜喜雨》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 。” 6、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 》中的诗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7、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

好友的深情厚谊。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

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

七、我向大家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5分)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叫 。我还能把它默写出来呢: 我推荐的理由是:

八、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分)

九、默写古诗

《春夜喜雨》( )( )( )

《诗经、采薇》(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

《天净沙、秋》( )( )( )

《山居秋暝》

( )

《秋思》( )(

《逢入京使》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一)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他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

‘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讥讽( ) 感慨( ) 2、“桃花始盛开”是怎样的景象?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2分)

2、文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一失”指的是 。(2分)

3、沈括是怎样发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白居易的呢?请用“—”划出来。(2分) 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二、阅读(二)

晚唐诗人郑谷,( )诗写得好,( )为人谦逊,所以人们乐于向他请教。“一字之师”说的就是他与诗僧齐已的故事。

某年冬天,齐已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郑谷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十分赞赏,但他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他对齐已说: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梅’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1、为短文加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2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用“—”画出郑谷改字的理由。(2分)

4、 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呢?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3分)

5、你认为郑谷和齐已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呢?(2分)

郑谷: 齐已:

6、在修改作文中你有没有因一两个字而伤脑筋呢?你认为有这样的必要吗?(3分) 第三部分:习作积累与运用

小练笔。

走过《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综合学习活动,请你谈谈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还可以谈谈此次活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50字以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姓名 成绩

六、我能灵活地运用古诗。(5分)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

请你先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 (2分) “ 。”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 的诗

句: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一、 根据本单元学到的知识填空。(6分)

4、当我们浪费粮食里,老爷爷经常会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1. 我国是一个,已经有的历史。

( )

2.通过收集资料,我还知道了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分,可以分为边塞诗、诗、 诗和咏物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 格律诗和 诗。

3. 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屈原、、等许多伟大的诗人。我还知道外国的 等诗人。

4、“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 。

二、把古诗词名句与作者连在一起。(4分)

海内存知己 凌寒独自开 王 勃

夕阳无限好 天涯若比邻 王安石

迟日江山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墙角数枝梅 春风花草香 杜 甫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5分)

1、《诗经·采薇》描写对一位姑娘思念的情感。( )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春夜喜雨》 ( )

3、苏小妹认为黄山谷加上的“舞”和“隐”两个字仍不够理想,但比苏东坡加的两个字要美。 ( ) 4、“路转溪桥忽见”中“见”是出现的意思。 ( )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个诗句是描写秋天的。( ) 四、按顺序排列下面词语。(2分) 1、诗经、元曲、唐诗、宋词

2、雨雪霏霏 赤日炎炎 凉风习习 杨柳依依 五、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的《出塞》 C.杜牧的《江南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出自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出自。 A.白居易 B.辛弃疾 C.杜甫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晓”的意思是。 A.使人知道 B.天刚亮的时候 C.晓得,知道,懂得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 5 《春夜喜雨》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 。” 6、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 》中的诗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7、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

好友的深情厚谊。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

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

七、我向大家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5分)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叫 。我还能把它默写出来呢: 我推荐的理由是:

八、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分)

九、默写古诗

《春夜喜雨》( )( )( )

《诗经、采薇》(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

《天净沙、秋》( )( )( )

《山居秋暝》

( )

《秋思》( )(

《逢入京使》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一)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来,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他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

‘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他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讥讽( ) 感慨( ) 2、“桃花始盛开”是怎样的景象?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2分)

2、文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一失”指的是 。(2分)

3、沈括是怎样发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白居易的呢?请用“—”划出来。(2分) 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二、阅读(二)

晚唐诗人郑谷,( )诗写得好,( )为人谦逊,所以人们乐于向他请教。“一字之师”说的就是他与诗僧齐已的故事。

某年冬天,齐已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郑谷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十分赞赏,但他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他对齐已说: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梅’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1、为短文加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2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用“—”画出郑谷改字的理由。(2分)

4、 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呢?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3分)

5、你认为郑谷和齐已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呢?(2分)

郑谷: 齐已:

6、在修改作文中你有没有因一两个字而伤脑筋呢?你认为有这样的必要吗?(3分) 第三部分:习作积累与运用

小练笔。

走过《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综合学习活动,请你谈谈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还可以谈谈此次活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50字以上)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基本句型练习题
  • 2014-04-14  | 英语 练习 小学 PEP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第一单元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什么? This is Zhang Peng, our new classmate. 这是张朋,我们的新同学. We have a new classro ...

  • 四年级二班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 四年级二班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卷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其中读拼音写汉字(5分).比一比组词(4分).写反义词和近义词(4分).补充词语(6分).语文阅地(6分).默写古诗(9分).这部分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知能点有:词语 ...

  • 2014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试卷分析
  • 2015年小学六年语文第二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分析教师:吴卫华 2015.3.30 一.命题情况分析 纵观本次试卷的命题可以看出试卷的命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关注了主体的感受,把知识引向了生活.不仅注重了课本的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加强了课外语文的拓展,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上增添了技能. 1.内容结构稳 ...

  • 2017年秋季学期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试卷2
  • 语文S 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看拼音,写词语. m éi huā dú zì jīng yà àn xiāng ( ) ( ) ( ) ( ) y áo yuǎn zhěn tou fù xí zhé zhú ( ) ( ) ( ) ( ) l án huā gé wài ...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 二年级班语文第一学学月测试质量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试卷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二.答卷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十一大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大类是从知识与技能,过 ...

  •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试卷(3)
  •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试题 第一单元 [时限:6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听老师读题完成这张试卷.加油! 一.下面的读写姿势正确吗?在正确的姿势下选"√".(5分) ( ) ( ) ( ) ( ) ...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检测试卷)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相信自己,能正确规范书写词语.(15分) (卷面分:2分) h ú di ã chu ān d ài w án shuǎ b ái fà c ān ɡ c ān ɡ 二.我能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似乎(sh 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