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一书从2000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10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0-6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会有多少孩子能幸运地获得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呢?孙瑞雪说,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无人能够替代。他们用嘴啃东西、用手触摸东西、扔东西、摔东西、他们自己吃饭吃得哪儿都是,他们打小朋友„„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卫生、不礼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觉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直接决定着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限制了这种对生命的探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外公给自己的外孙买了一辆很好的小汽车,外孙看到后很喜欢,就拆着想看看怎么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车被拆坏了觉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车放到大衣柜上藏着了,说要等到孩子不会拆的时候再给他玩。过了几年,等再把小汽车给外孙的时候,外孙已经对拆小汽车不感兴趣了。如此这般,买这个小汽车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给孩子一件东西,不让他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车相处,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那这个东西是买个自己呢,还是买给孩子的呢?显而易见,这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的这一想法。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一书从2000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10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0-6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会有多少孩子能幸运地获得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呢?孙瑞雪说,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无人能够替代。他们用嘴啃东西、用手触摸东西、扔东西、摔东西、他们自己吃饭吃得哪儿都是,他们打小朋友„„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卫生、不礼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觉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直接决定着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限制了这种对生命的探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外公给自己的外孙买了一辆很好的小汽车,外孙看到后很喜欢,就拆着想看看怎么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车被拆坏了觉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车放到大衣柜上藏着了,说要等到孩子不会拆的时候再给他玩。过了几年,等再把小汽车给外孙的时候,外孙已经对拆小汽车不感兴趣了。如此这般,买这个小汽车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给孩子一件东西,不让他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车相处,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那这个东西是买个自己呢,还是买给孩子的呢?显而易见,这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的这一想法。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相关内容

  •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 读孙瑞雪<爱和自由> 事情总是这样,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很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很不容易.就像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爱,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去爱孩子,比如说教育缺乏耐心.按照自己的意志约束孩子的生活.对于这些行为,与其说是在照料孩子,不如说是在照顾 ...

  •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 篇一: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完整"的成长,我们完整吗?----似乎还在发展,完善中.像书中最后一段所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更多文章上太原幼儿园哈福屋国际蒙特梭利幼 ...

  •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孙瑞雪的教育机构,捧回<爱与自由>的书读了.随后又读到了她的<完整的成长>,似乎是续上了,更完整的了解了她的理论与实践. 孙瑞雪说:我们是搞儿童教育的,但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成人的了解和研究.因为,如果我们不成长,我们无法了 ...

  • 19 第一场雪
  • 师: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生:(自由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到雪后的景象怎样? 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感到雪后的景象非常美. 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瑞雪图,非常迷人,使 ...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 用智慧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读<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有感 现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也不仅仅是师爱的无私奉献,现代教育需要教师去唤醒孩子们的灵魂,去解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推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变革.在品读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之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成长的每一个 ...

  • 小学语文说课稿:第一场雪
  • 第一场雪说课稿 一.说教材: <第一场雪>是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文中字里行间虽无 ...

  • 孙瑞雪讲座整理[规则和自由]
  • 孙瑞雪讲座整理<规则和自由> 这场讲座真是无法用言语和文字来表达,一开场的舞台剧直指心灵,中间穿插着妈妈们上台的配合表演和一些精彩的影视片段,方式新颖而易于理解!之前我已经看过二遍<爱和自由>这本书,没想到这场讲座带来的更丰盛.更深刻,讲座既有精华的提升,也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和 ...

  •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读后感
  •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读后感 奎聚中学 八年级六班 姜芳馨 "„„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花被纯黄,有浓香,为名贵品种."我原以为做一株腊梅很快乐,可是读了<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后,我 ...

  • 天府雪·瑞雪
  • 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后是丰年,今天,在寒流袭击天府之国,早晨,寒风呼啸,我一出门,便打了个寒颤,寒风如刀削般吹向行人,使他们猝不及防,不久,地上湿了,先前,人们以为是下雨,当我们仰望天空,想看看"真相"时,才回过神来"哦,下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