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笔记-综合

审 计

一、针对改善持续经营能力的应对计划的审计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现金流量预测、盈利预测及其他相关预测

2、与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最近的中期财务报表

3、复核期后事项并考虑是否能改善或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4、复核贷款协议条款并确定是否存在违约情况

5、阅读董事会会议中有关财务困境的会议记录

6、向公司律师询问是否存在诉讼或索赔,并向其询问管理层对诉讼及索赔的结果及其对财务影响的估计是否合理

7、确认财务支持协议的存在性、合法性、可行性,对提供的财务支持单位财务能力作出评价

8、考虑被审计单位如何处理尚未履行的合同

二、利用专家工作结果的审计程序

1、评价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

2、评价专家的工作结果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得到适当的反映或支持相关认定

3、考虑专家使用的数据、假设、方法是否合理及前后期是否一致

4、专家工作结果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是否相符

三、资产减值的有关情况

1、商誉的减值

1)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若差值则确认差值损失;减值先抵减至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按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比例进行分摊,最后计算各资产组内各单项资产的减值损失

2)控制合并产生的商誉:先把商誉的价值分配到各资产组,比较调整后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确认是否减值;减值先抵减至商誉。剩余减值在其他资产组间分配,最后分摊到各单项资产

2、总部资产的减值:分能合理分摊的和不能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

1)先将能分摊的总部资产分摊到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定总部资产和各

第 1 页

资产组减值

2)再将上步减值后的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与不能分摊的总部资产一起进行减值测试,进一步确定减值金额并进行分摊

四、或有事项-对外担保(准确性和计价、完整性)的审计程序

1、逐笔检查对外担保的合同条款,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周转情况,结合向银行函证,判断是是存在因被担保单位无力偿还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2、结合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函证程序,检查是否存在其他的担保责任但未予记录的情况

五、财务报表层次错报总体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成员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2、分派更具有经验或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性

5、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六、财务报表风险的情形

1、市场低迷,销售收入下降,可能导致管理层迫于完成预算或业绩目标压力,粉饰财务报表

2、(两种不同准则合并)涉及会计准则差异和转换工作较为复杂,对财务报表整体可能存在广泛的重大影响

3、(境外子公司)企业合并涉及较为复杂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整体可能存在广泛的影响

4、治理机制可在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可能存在大股东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5、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可能是为满足上市条件的财务指标而粉饰财务报表

6、开始使用新系统,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IT 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可能存在风险

7、未来的融资条件。为能为了满足再融资条件中的财务指标要求,粉饰财务报表

8、开发新产品。研究开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财务报表整体可能存在影响

9、管理层更换。新管理层可能会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进而影响财务报表

10、调整营销模式。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进行影响财务报表

11、大股东诚信和关联交易。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12、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对财务报表整体产生影响

13、对管理层新的激励政策。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激励政策可能对管理层形成较大的压力,进行粉饰财务报表

14、主要客户过度集中。过度集中风险较高,可能订立不同寻常的销售条款

15、资产流动性不足。存货、应收账款余额过大,将可能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16、高度依赖技术人员。高度依赖科技研究人员、技术熟练工人,而这些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可能会影响持续经营风险

17、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动。可能导致新任管理人员对内控不熟悉,或对市场情况不熟悉,产生相关的经营风险

18、再融资。可能为了满足再融资条件的财务指标要求粉饰财务报表

19、并购分立。并购多家企业,并处置多家子公司,可能导致特别风险

20、独立董事任期未满提出离职。监控环境导致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

七、应收账款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低估坏账准备的风险

2、应收账款的“存在”、“计价和分摊”认定,坏账准备的“计价和分摊”、“完整性”,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评价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和方法的合理性与前后期的一致性

2)实施分析程序,比较前期计提数与实际损失发生数,以及检查期后回款情况,评价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3)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识别是否存在时间较长的余额或资金周转困难的客户,分析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价管理层估计其可收回性的合理性

4)应收账款余额函证程序,对余额大、时间长等的应收账款实施积极函证,对未回函项目实施替代测试程序

5)检查期后收款情况,评价坏账准确计提的合理性

八、营业收入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高估营业收入的情况

2、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复核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大额或异常项目,检查发票、出库单、货运单、验收单等支持性文件,确认收入的真实存在

2)从明细账中抽查样本追查至销售单、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支持性文件,并核对金额、编号、日期

3)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对异常情况的项目做进一步的检查(按收入类别或产品名称对销售数量、毛利率等进行分析比较;按月度对本期和上期毛利率进行比较分析)

4)检查销售合同,营业收入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准则规定并保持前后期一致

5)对营业收入进行截止性测试

6)结合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7)检查是否存在重大的销货退回情况,检查原始单据

九、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的审计情况

1、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可能存在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提前终止确认的风险

2、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已出售的应收账款清单,检查与银行签订的转让协议,分析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确认条件

2)向银行函证,确认出售应收账款的规模和出售相关的主要条款

十、固定资产减值的审计情况

1、显示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

2、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价和分摊”、“完整性”认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分析生产经营情况,识别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2)检查管理层编制的减值测试计算表,检查有关现金流量预测、折现率等数据的合理性

3)检查期后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等情况

十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情况

1、员工减员计划,可能有必要计提辞退福利,可能存在被低估的风险

2、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管理层关于减员的计划,检查是否存在辞退福利的支付计划

2)检查减员计划及其辞退福利支付计划是否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

3)检查辞退福利的的计提金额是否恰当

4)检查辞退福利的期后付款情况

十二、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低估存在跌价准备和风险

2、存货/存货跌价准备的“计价和分摊”、“完整性”认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实施存货计价测试

2)检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

3)检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方法,评价计提的合理性

4)检查存货的期后销售情况,确定其期后销售是否低于成本

5)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时,观察存货的状态

6)获取存货的库龄分析,关注库龄较长的存货,并对存货进行减值分析 十三、存货的审计情况

1、存货大幅上升,且部分存放于第三方仓库,存货的真实性可能存在风险

2、存货的“存在”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年末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2)如监盘不可行,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如向存货保管方函证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3)必要时聘请专家确定存货的数量的状态

十四、递延收益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相关政府补助未按准则在报表上准确列报、结转损益的风险

2、递延收益的“完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营业外收入的“发生”、“准确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政府补助的有关文件

2)检查政府补助款的银行进账单等原始凭据

3)检查是否满足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并达到政府补助的所附条件

4)检查政府补助分类是否恰当,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十五、应交税费的审计情况

1、集团内部交易定价安排可能存在税务风险

2、应交税费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集团内部交易定价安排。与对外交易定价比较,判断内部交易定价的合理性

2)将各公司的盈利指标与集团、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调查重大差异的原因

3)对明显不合理的定价安排,按公允定价对税负进行测算,影响重大的应调整 十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审计情况

1、期货交易可能涉及复杂的会计处理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准确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期货交易相关的合同

2)检查交易对手期末提供的有关交易品种报价资料

3)检查交易形成的相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必要时聘请专家确定公允价值

十七、预付账款的审计情况

1、预付账款占用资金高,增长迅速,存在高估风险

2、预付账款的“存在”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预付账款明细表,分析增长原因,进一步调查异常变动情况

2)检查主要供应商合同,关注货款支付方式的约定是否与财务记录相符

3)针对账龄长、大额等异常的预付账款调查原因并实施函证程序

4)关注预付账款期后收到货物的情况

十八、贷款和抵押的审计情况

1、部分资产用于贷款和抵押

2、抵押资产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向银行函证抵押资产的状况和金额,检查与抵押资产相关的单据

2)了解是否存在未按期履行支付义务的情况,抵押资产是否已被强制执行、处置

3)检查抵押资产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充分、适当披露

十九、应收票据的审计情况

1、背书转让的会计处理可能存在风险,附追索权的不应被终止

2、应收票据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已背书转让的应收票据清单,针对年末未到期部分检查其条款是否附有追索权

2)函证应收票据、短期借款,不符全终止的不得终止确认

二十、供应商返利的审计情况

1、与供应商反复结算滞后,可能存在会计处理和税务调整风险

2、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营业成本的“准确性”、“截止”认定,应交税费的“存在”、“完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合同条款重新计算、复核全年的返利金额,并与账面比较,调查差异的原因

2)检查所确认的返利在营业成本、期末存在之间的划分是否恰当

3)检查与返利有关的增值税等税项核算是否符合规定

二十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关系方识别不准确、定价不公允、关联交易记录不完整等风险

2、并联方及交易的“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结合其他审计过程识别是否存在管理层未识别出或未披露的

2)对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检查相关的合同、协议,检查交易是否经过恰当的授权、批准

3)检查是否按等同公平交易中的通行条款执行

4)检查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按相关规定予以充分披露

二十二、无形资产的审计情况

1、存在未按会计准则划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风险

2、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的“存在”认定,管理费用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向有关技术人员了解各项研发项目的进展

2)检查管理层编制的有关可行性报告和研发项目预算等文件资料

3)检查管理层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是否正确

4)检查开发支出是否满足会计准则有关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5)检查各项支出是否与研究开发直接相关

二十三、销售费用的审计情况

1、存在未按准则准确列报和确认销售费用的风险

2、销售费用的“发生”、“完整性”、“截止”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分析主要项目的发生额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并与前后期进行比较,判断其合理性

2)检查各明细项目的支出是否符合规定,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取得有效原始凭证

3)实施截止测试程序,确定费用的归属期是否正确

二十四、其他应收款的审计情况

1、存在高估其他应收款的情况

2、其他应收款的“存在”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或编制的其他应收账款明细表,分析增长原因,了解大额款项的性质,关注是否存在并联方占用资金,及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但仍挂在往来科目的情况

2)针对大额、异常的款项实施函证程序,对未回函或回函不符合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

3)分析与年初相比的变动情况,了解变动原因并检查其合理性

4)实施账龄分析,关注账龄较长的项目

5)检查期后收回情况

二十五、营业外收入的审计情况

1、营业外收入与正常经营活动不直接相关,大额营业外收入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营业外收入的“发生”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或编制营业外收入明细表,了解各项收入的性质,分析是否存在异常

2、逐笔检查大额的营业外收入项目,并追查至相关的原始凭证,确定是否符合收益的确认条件,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应列入递延收益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二十六、期初余额审计情况

1、考虑运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一致性

2、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考虑前任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3、具体的实施程序如

1)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通过本期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部分审计证据

2)对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检查形成期初余额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还可以向第三方函证期初余额,或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3)对存货实施的程序: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复核上期存在盘点记录和文件;检查上期存货交易记录;应用毛利百分比法进行分析

二十七、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程序

1、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

2、检查交易已获得恰当授权和批准的审计证据

3、评价交易的商业理由,是否表明交易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作出虚假报告或为了隐瞒侵占资产的行为

4、评价交易条款是否与管理的解释一致

5、评价关联方交易是否已按适当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 二十八、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之间的或有事项审计程序

1、了解管理层为确保识别期后事项而建立的程序

2、询问管理层或治理层,确定是否已经发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期后事项

3、查阅所有者、管理层、治理层在报表日后举行的会议纪要,若没有则询问此类会议讨论的事项

4、查阅最近的中期财务报表

二十九、集团组成部分的审计情况

1、具有财务重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运用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对其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2、具有特别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其财务信息实施审计;针对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相关的账户余额、交易或披露事项实施审计;针对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

3、对不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集团层面实施分析程序

三十、对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的审计程序

1、使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2、对一个或多个账户余额、一类或多类交易或披露实施审计

3、对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实施特定审计程序

4、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实施审阅

三十一、集团项目组参与重要组成部分注会工作的方式

1、与组成部分的管理层、注会会谈,获取更多的对组成部分及其环境的了解

2、复核组成部分注会的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评估组成部分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

4、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5、参加组成部分注会与管理的总结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

6、复核组成部分注会的审计工作底稿

三十二、接收委托前,现任注会向前任注会关注、询问的内容

1、是否发现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

2、前任注会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

3、前任注会向治理层通报的管理层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内部控制缺陷

4、前任注会认为导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三十三、提高审计不可预见性的方式

1、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重要性水平、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2、调整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

3、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但审计抽查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三十四、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总体应对措施):

1、在分派和督导项目组成员时,考虑承担重要职责的项目组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考虑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2、评价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

3、在选择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范围时,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三十五、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审计程序):

1、改变拟实质的审计程序的性质:以获取更可靠、更相关的审计证据,或获取其他佐证信息。包括更加注重实地观察、检查,在实施函证程序时改变函证的常规内容,询问被审计单位的非财务人员等

2、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审计程序,或针对本期较早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实施测试,或针对贯穿于本期的交易实施测试

3、改变审计程序的范围:包括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详细的数据实施分析等 三十六、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是特别风险,审计程序包括:

1、测试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做出的会计分录、编制财务报表过程做出的其他调整是否适当

2、复核会计估计是否存在偏向,并评价产生偏向的环境是否表明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3、对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评价其商业理由是否表明从事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或掩盖侵占资产的行为

三十七、针对存货数量存在舞弊风险实施的具体程序

1、检查存货记录,以识别在盘点过程需要特别关注的存货存放地点或存货项目

2、在预告不通知的情况下对特定存放地点的存货实施监盘

3、选择在期末或接近期末监盘

4、在观察存货盘点过程中实施额外的程序

5、将存货数量与前期进行比较,或将盘点数量与永续盘存记录比较

6、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一步测试存货实物盘点目录的编制

三十八、销售与收款交易和余额存在的固有风险

1、管理层对收入造假的偏好和动因

2、收入的复杂性

3、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4、采用不正确的收入截止

5、低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压力

6、舞弊和盗窃的风险

7、款项无法收回的风险

8、发生错误的风险

9、隐瞒盗窃的风险

三十九、采购与付款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包括

1、管理层对费用支出的偏好和动因

2、费用支出的复杂性

3、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4、采用不正确的收入截止

5、低估

6、不正确的记录外币交易

7、舞弊和盗窃的固有风险

8、存在的采购成本没有按适当的计量属性确认

9、存在未记录的权利和义务

四十、针对或有事项的完整性的审计程序

1、了解与识别或有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

2、审阅历次董事会纪要和股东大会会议纪录

3、向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函证,或检查双方的借款协议、往来函件

4、检查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往来函件和税收结算报告,确定是否存在税务争议

5、向法律顾问和律师函证,分析审计期间发生的法律费用

6、向管理层获取书面声明

四十一、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的情形

1、与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相关的情形

2、与使用者注会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的情形

3、对两套以上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

4、限制审计报告分发的使用的情形

5、基于对应数据提及对应数据已经前途注会审计或未经审计但本期已获取期初证据的情形

6、基于比较财务报表增加其他事项段的情形

7、针对第二时段其后事项和第三时段特定期后事项增加其他事项段

四十二、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

1、监管环境及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竞争压力的变化以及相关重大经营风险

2、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新产品可能因质量等问题导致产品责任增加

3、业务扩张。多元化经营可能会增加资金压力,对市场需要的估计不准确

4、行业发展。存在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

5、融资条件。作用等级下调,贷款即将到期,可能无法满足融资条件而失去融资机会,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6、新启用财务系统。可能导致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难以融合等风险

7、行业竞争加剧。

8、管理体制与机制。占用下属企业的资金,控制子公司经营活动、财务决策,治理结构不全

审 计

一、针对改善持续经营能力的应对计划的审计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现金流量预测、盈利预测及其他相关预测

2、与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最近的中期财务报表

3、复核期后事项并考虑是否能改善或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4、复核贷款协议条款并确定是否存在违约情况

5、阅读董事会会议中有关财务困境的会议记录

6、向公司律师询问是否存在诉讼或索赔,并向其询问管理层对诉讼及索赔的结果及其对财务影响的估计是否合理

7、确认财务支持协议的存在性、合法性、可行性,对提供的财务支持单位财务能力作出评价

8、考虑被审计单位如何处理尚未履行的合同

二、利用专家工作结果的审计程序

1、评价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

2、评价专家的工作结果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得到适当的反映或支持相关认定

3、考虑专家使用的数据、假设、方法是否合理及前后期是否一致

4、专家工作结果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是否相符

三、资产减值的有关情况

1、商誉的减值

1)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若差值则确认差值损失;减值先抵减至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按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比例进行分摊,最后计算各资产组内各单项资产的减值损失

2)控制合并产生的商誉:先把商誉的价值分配到各资产组,比较调整后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确认是否减值;减值先抵减至商誉。剩余减值在其他资产组间分配,最后分摊到各单项资产

2、总部资产的减值:分能合理分摊的和不能合理分摊的总部资产

1)先将能分摊的总部资产分摊到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定总部资产和各

第 1 页

资产组减值

2)再将上步减值后的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与不能分摊的总部资产一起进行减值测试,进一步确定减值金额并进行分摊

四、或有事项-对外担保(准确性和计价、完整性)的审计程序

1、逐笔检查对外担保的合同条款,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周转情况,结合向银行函证,判断是是存在因被担保单位无力偿还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2、结合对银行存款实施的函证程序,检查是否存在其他的担保责任但未予记录的情况

五、财务报表层次错报总体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成员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2、分派更具有经验或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性

5、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六、财务报表风险的情形

1、市场低迷,销售收入下降,可能导致管理层迫于完成预算或业绩目标压力,粉饰财务报表

2、(两种不同准则合并)涉及会计准则差异和转换工作较为复杂,对财务报表整体可能存在广泛的重大影响

3、(境外子公司)企业合并涉及较为复杂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整体可能存在广泛的影响

4、治理机制可在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可能存在大股东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5、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可能是为满足上市条件的财务指标而粉饰财务报表

6、开始使用新系统,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IT 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可能存在风险

7、未来的融资条件。为能为了满足再融资条件中的财务指标要求,粉饰财务报表

8、开发新产品。研究开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财务报表整体可能存在影响

9、管理层更换。新管理层可能会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进而影响财务报表

10、调整营销模式。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进行影响财务报表

11、大股东诚信和关联交易。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12、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对财务报表整体产生影响

13、对管理层新的激励政策。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激励政策可能对管理层形成较大的压力,进行粉饰财务报表

14、主要客户过度集中。过度集中风险较高,可能订立不同寻常的销售条款

15、资产流动性不足。存货、应收账款余额过大,将可能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16、高度依赖技术人员。高度依赖科技研究人员、技术熟练工人,而这些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可能会影响持续经营风险

17、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动。可能导致新任管理人员对内控不熟悉,或对市场情况不熟悉,产生相关的经营风险

18、再融资。可能为了满足再融资条件的财务指标要求粉饰财务报表

19、并购分立。并购多家企业,并处置多家子公司,可能导致特别风险

20、独立董事任期未满提出离职。监控环境导致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

七、应收账款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低估坏账准备的风险

2、应收账款的“存在”、“计价和分摊”认定,坏账准备的“计价和分摊”、“完整性”,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评价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和方法的合理性与前后期的一致性

2)实施分析程序,比较前期计提数与实际损失发生数,以及检查期后回款情况,评价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3)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识别是否存在时间较长的余额或资金周转困难的客户,分析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价管理层估计其可收回性的合理性

4)应收账款余额函证程序,对余额大、时间长等的应收账款实施积极函证,对未回函项目实施替代测试程序

5)检查期后收款情况,评价坏账准确计提的合理性

八、营业收入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高估营业收入的情况

2、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复核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大额或异常项目,检查发票、出库单、货运单、验收单等支持性文件,确认收入的真实存在

2)从明细账中抽查样本追查至销售单、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支持性文件,并核对金额、编号、日期

3)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对异常情况的项目做进一步的检查(按收入类别或产品名称对销售数量、毛利率等进行分析比较;按月度对本期和上期毛利率进行比较分析)

4)检查销售合同,营业收入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准则规定并保持前后期一致

5)对营业收入进行截止性测试

6)结合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7)检查是否存在重大的销货退回情况,检查原始单据

九、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的审计情况

1、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可能存在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提前终止确认的风险

2、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已出售的应收账款清单,检查与银行签订的转让协议,分析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金融资产确认条件

2)向银行函证,确认出售应收账款的规模和出售相关的主要条款

十、固定资产减值的审计情况

1、显示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

2、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价和分摊”、“完整性”认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分析生产经营情况,识别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2)检查管理层编制的减值测试计算表,检查有关现金流量预测、折现率等数据的合理性

3)检查期后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等情况

十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情况

1、员工减员计划,可能有必要计提辞退福利,可能存在被低估的风险

2、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管理层关于减员的计划,检查是否存在辞退福利的支付计划

2)检查减员计划及其辞退福利支付计划是否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

3)检查辞退福利的的计提金额是否恰当

4)检查辞退福利的期后付款情况

十二、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低估存在跌价准备和风险

2、存货/存货跌价准备的“计价和分摊”、“完整性”认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实施存货计价测试

2)检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

3)检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方法,评价计提的合理性

4)检查存货的期后销售情况,确定其期后销售是否低于成本

5)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时,观察存货的状态

6)获取存货的库龄分析,关注库龄较长的存货,并对存货进行减值分析 十三、存货的审计情况

1、存货大幅上升,且部分存放于第三方仓库,存货的真实性可能存在风险

2、存货的“存在”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年末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2)如监盘不可行,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如向存货保管方函证存货的数量和状况

3)必要时聘请专家确定存货的数量的状态

十四、递延收益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相关政府补助未按准则在报表上准确列报、结转损益的风险

2、递延收益的“完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营业外收入的“发生”、“准确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政府补助的有关文件

2)检查政府补助款的银行进账单等原始凭据

3)检查是否满足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并达到政府补助的所附条件

4)检查政府补助分类是否恰当,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十五、应交税费的审计情况

1、集团内部交易定价安排可能存在税务风险

2、应交税费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集团内部交易定价安排。与对外交易定价比较,判断内部交易定价的合理性

2)将各公司的盈利指标与集团、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调查重大差异的原因

3)对明显不合理的定价安排,按公允定价对税负进行测算,影响重大的应调整 十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审计情况

1、期货交易可能涉及复杂的会计处理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准确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期货交易相关的合同

2)检查交易对手期末提供的有关交易品种报价资料

3)检查交易形成的相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必要时聘请专家确定公允价值

十七、预付账款的审计情况

1、预付账款占用资金高,增长迅速,存在高估风险

2、预付账款的“存在”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预付账款明细表,分析增长原因,进一步调查异常变动情况

2)检查主要供应商合同,关注货款支付方式的约定是否与财务记录相符

3)针对账龄长、大额等异常的预付账款调查原因并实施函证程序

4)关注预付账款期后收到货物的情况

十八、贷款和抵押的审计情况

1、部分资产用于贷款和抵押

2、抵押资产的“权利和义务”认定,“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向银行函证抵押资产的状况和金额,检查与抵押资产相关的单据

2)了解是否存在未按期履行支付义务的情况,抵押资产是否已被强制执行、处置

3)检查抵押资产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充分、适当披露

十九、应收票据的审计情况

1、背书转让的会计处理可能存在风险,附追索权的不应被终止

2、应收票据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已背书转让的应收票据清单,针对年末未到期部分检查其条款是否附有追索权

2)函证应收票据、短期借款,不符全终止的不得终止确认

二十、供应商返利的审计情况

1、与供应商反复结算滞后,可能存在会计处理和税务调整风险

2、存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营业成本的“准确性”、“截止”认定,应交税费的“存在”、“完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检查合同条款重新计算、复核全年的返利金额,并与账面比较,调查差异的原因

2)检查所确认的返利在营业成本、期末存在之间的划分是否恰当

3)检查与返利有关的增值税等税项核算是否符合规定

二十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情况

1、可能存在关系方识别不准确、定价不公允、关联交易记录不完整等风险

2、并联方及交易的“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结合其他审计过程识别是否存在管理层未识别出或未披露的

2)对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检查相关的合同、协议,检查交易是否经过恰当的授权、批准

3)检查是否按等同公平交易中的通行条款执行

4)检查是否已在财务报表中按相关规定予以充分披露

二十二、无形资产的审计情况

1、存在未按会计准则划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风险

2、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的“存在”认定,管理费用的“完整性”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向有关技术人员了解各项研发项目的进展

2)检查管理层编制的有关可行性报告和研发项目预算等文件资料

3)检查管理层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是否正确

4)检查开发支出是否满足会计准则有关资本化条件的规定

5)检查各项支出是否与研究开发直接相关

二十三、销售费用的审计情况

1、存在未按准则准确列报和确认销售费用的风险

2、销售费用的“发生”、“完整性”、“截止”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分析主要项目的发生额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并与前后期进行比较,判断其合理性

2)检查各明细项目的支出是否符合规定,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取得有效原始凭证

3)实施截止测试程序,确定费用的归属期是否正确

二十四、其他应收款的审计情况

1、存在高估其他应收款的情况

2、其他应收款的“存在”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或编制的其他应收账款明细表,分析增长原因,了解大额款项的性质,关注是否存在并联方占用资金,及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但仍挂在往来科目的情况

2)针对大额、异常的款项实施函证程序,对未回函或回函不符合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

3)分析与年初相比的变动情况,了解变动原因并检查其合理性

4)实施账龄分析,关注账龄较长的项目

5)检查期后收回情况

二十五、营业外收入的审计情况

1、营业外收入与正常经营活动不直接相关,大额营业外收入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营业外收入的“发生”认定

3、应实施的进一步程序主要包括

1)获取或编制营业外收入明细表,了解各项收入的性质,分析是否存在异常

2、逐笔检查大额的营业外收入项目,并追查至相关的原始凭证,确定是否符合收益的确认条件,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应列入递延收益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二十六、期初余额审计情况

1、考虑运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一致性

2、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考虑前任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3、具体的实施程序如

1)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通过本期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部分审计证据

2)对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检查形成期初余额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还可以向第三方函证期初余额,或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3)对存货实施的程序: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复核上期存在盘点记录和文件;检查上期存货交易记录;应用毛利百分比法进行分析

二十七、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程序

1、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

2、检查交易已获得恰当授权和批准的审计证据

3、评价交易的商业理由,是否表明交易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作出虚假报告或为了隐瞒侵占资产的行为

4、评价交易条款是否与管理的解释一致

5、评价关联方交易是否已按适当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 二十八、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之间的或有事项审计程序

1、了解管理层为确保识别期后事项而建立的程序

2、询问管理层或治理层,确定是否已经发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期后事项

3、查阅所有者、管理层、治理层在报表日后举行的会议纪要,若没有则询问此类会议讨论的事项

4、查阅最近的中期财务报表

二十九、集团组成部分的审计情况

1、具有财务重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运用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对其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2、具有特别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其财务信息实施审计;针对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相关的账户余额、交易或披露事项实施审计;针对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实施特定的审计程序

3、对不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集团层面实施分析程序

三十、对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的审计程序

1、使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2、对一个或多个账户余额、一类或多类交易或披露实施审计

3、对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实施特定审计程序

4、用组成部分重要性对组成部分财务实施审阅

三十一、集团项目组参与重要组成部分注会工作的方式

1、与组成部分的管理层、注会会谈,获取更多的对组成部分及其环境的了解

2、复核组成部分注会的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评估组成部分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

4、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5、参加组成部分注会与管理的总结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

6、复核组成部分注会的审计工作底稿

三十二、接收委托前,现任注会向前任注会关注、询问的内容

1、是否发现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

2、前任注会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

3、前任注会向治理层通报的管理层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内部控制缺陷

4、前任注会认为导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三十三、提高审计不可预见性的方式

1、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重要性水平、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2、调整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

3、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但审计抽查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三十四、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总体应对措施):

1、在分派和督导项目组成员时,考虑承担重要职责的项目组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考虑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2、评价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

3、在选择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范围时,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三十五、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审计程序):

1、改变拟实质的审计程序的性质:以获取更可靠、更相关的审计证据,或获取其他佐证信息。包括更加注重实地观察、检查,在实施函证程序时改变函证的常规内容,询问被审计单位的非财务人员等

2、改变实质性程序的时间: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审计程序,或针对本期较早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实施测试,或针对贯穿于本期的交易实施测试

3、改变审计程序的范围:包括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详细的数据实施分析等 三十六、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是特别风险,审计程序包括:

1、测试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做出的会计分录、编制财务报表过程做出的其他调整是否适当

2、复核会计估计是否存在偏向,并评价产生偏向的环境是否表明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3、对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评价其商业理由是否表明从事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或掩盖侵占资产的行为

三十七、针对存货数量存在舞弊风险实施的具体程序

1、检查存货记录,以识别在盘点过程需要特别关注的存货存放地点或存货项目

2、在预告不通知的情况下对特定存放地点的存货实施监盘

3、选择在期末或接近期末监盘

4、在观察存货盘点过程中实施额外的程序

5、将存货数量与前期进行比较,或将盘点数量与永续盘存记录比较

6、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一步测试存货实物盘点目录的编制

三十八、销售与收款交易和余额存在的固有风险

1、管理层对收入造假的偏好和动因

2、收入的复杂性

3、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4、采用不正确的收入截止

5、低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压力

6、舞弊和盗窃的风险

7、款项无法收回的风险

8、发生错误的风险

9、隐瞒盗窃的风险

三十九、采购与付款交易和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包括

1、管理层对费用支出的偏好和动因

2、费用支出的复杂性

3、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4、采用不正确的收入截止

5、低估

6、不正确的记录外币交易

7、舞弊和盗窃的固有风险

8、存在的采购成本没有按适当的计量属性确认

9、存在未记录的权利和义务

四十、针对或有事项的完整性的审计程序

1、了解与识别或有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

2、审阅历次董事会纪要和股东大会会议纪录

3、向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函证,或检查双方的借款协议、往来函件

4、检查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往来函件和税收结算报告,确定是否存在税务争议

5、向法律顾问和律师函证,分析审计期间发生的法律费用

6、向管理层获取书面声明

四十一、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的情形

1、与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相关的情形

2、与使用者注会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的情形

3、对两套以上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

4、限制审计报告分发的使用的情形

5、基于对应数据提及对应数据已经前途注会审计或未经审计但本期已获取期初证据的情形

6、基于比较财务报表增加其他事项段的情形

7、针对第二时段其后事项和第三时段特定期后事项增加其他事项段

四十二、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

1、监管环境及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竞争压力的变化以及相关重大经营风险

2、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新产品可能因质量等问题导致产品责任增加

3、业务扩张。多元化经营可能会增加资金压力,对市场需要的估计不准确

4、行业发展。存在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

5、融资条件。作用等级下调,贷款即将到期,可能无法满足融资条件而失去融资机会,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6、新启用财务系统。可能导致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难以融合等风险

7、行业竞争加剧。

8、管理体制与机制。占用下属企业的资金,控制子公司经营活动、财务决策,治理结构不全


相关内容

  • LogBase安全审计系统产品培训笔记
  • LogBase安全审计系统产品培训笔记 产品名称:LogBase安全审计系统. IT内控管理 IT资产价值日益增加,面临分析也随之增加. IT内控运行维护人员组成复杂:内部管理员.合作伙伴.厂商工程师等. 维护方式的多样化:加密协议及图形化工具普遍使用. 现有安全设备无法对运维行为进行细粒度控制与审 ...

  • 考友分享如何通过注册会计师
  • 本文由anna198012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考友分享: 考友分享:注册会计师考试攻略 首先,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考试情况, 我于 2006 年一次性通过中级会计师职称考试(中 级会计实务 79 分. 中级财务管理 84 分. ...

  •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
  • 注册会计师参考资料(2009年12月) 一 近几年通过率的数据: (1)2007年: 2007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与06年相当,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批准,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和英语测试成绩于12月21日正式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进行查询.2007年度注册会 ...

  • 注册会计师如何复习
  • 注册会计师如何复习?(考过的人经验分享) 首先要强调一点,大家千万不要畏惧CPA,只要我们拿时间去砸,总有一天会考出来的.有 一句话送给大家:"过程做的好,结果自然好!" 其实是要为自己规划一个进度,做进度的时候做到7分就好,比如你每天有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你安排到7个小时就可 ...

  • 江苏海门审计局长被指挥霍千万续:受降职处分
  • 2011年01月15日 18:01新华网[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41条 资料图片:海门市审计局局长施平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1月6日摄). 1月9日上午,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获悉,江苏海门市审计局"接待门"事件又有最新进展.针对 ...

  • 清华十大法学专业就业去向任你选!
  • 清华十大法学专业就业去向任你选!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 ...

  • 注会会计学习方法
  • 1. 习题练习很重要,精品班的习题也很充足,错题理解了之后重复再做一遍.认真做好精 品班的阶段测试,在你的学习时间之下每次保持在85分以上应该没问题. 2.选班:基础班和强化班选其一就行,习题班一定要听的(语速1.5-2.0),冲刺班 可以在你习题充足的情况下选听,单元测试点评和模考点评可以选听. ...

  •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报考建议以及安排
  • 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该如何报考?尽管考试时间以及报考时间还没有出来,但是很多考生已经在紧张的准备当中了,如何才能顺利的通过注会考试呢,就一定要了解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以及相关的安排,神算子注会网为您整理了一些建议,方便广大考生了解. 1.会计.审计.财管:最好不要同一年报考 注会新制度考试中 ...

  • 笔记本电脑管理使用协议书
  • 为推动审计信息化进程,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运用水平,强化局笔记本电脑管理,经党组研究,凡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股室,需与局签定笔记本电脑管理使用协议书: 一、原则上每个股室使用笔记本电脑一台,局建立电脑编号、入册、定期检查、回收等记录档案,使用者办理领用手续,产权归局所有。所领用电脑型号:    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