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城堡]

卡夫卡与《城堡》

第一节 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出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画坛上和乐坛上,1914年被引入文学界,在(诗歌)戏剧、小说领域取得很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表现主义以德国为中心,到了二十年代,声势浩大,影响波及奥地利、捷克、瑞典,最后传入美国。在戏剧领域里,瑞典的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其代表作《到大马士革去》和《鬼魂奏鸣曲》被认为是欧洲表现主义的最早戏剧。此后,捷克的恰佩尔的《万能机器人》、美国奥尼尔的《琼斯皇》、《毛猿》等都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作家与作品。在小说方面,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在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个流派,表现主义是对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拨。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或仅停留在表面的印象,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表现作家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因而对事物的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当时的批评家乌提茨对于表现主义作了这样形象化的比喻,它“不是落下的石头,而是万有引力定律。”因此,表现主义作家所关注的要么是事物、事件的本质,要么是人的内部的灵魂。 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注重揭示事物的内在实质,表现人的主观精神,而不注重对客观世界以及人物外貌特征的真实描绘。

2.特别强调使用抽象和象征的艺术手段。表现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大都不重视具体性而追求抽象性,往往避开具体的、有特点的、可捉摸的事物,而去写抽象的、共性的、带普遍意义的事物。作品中的时间、地点都带着不确定性,人物往往没有具体的姓名,即使有,也不过是作为一种符号使用。作品人物也往往是观念的象征。具体抽象化和抽象具体化。

3.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具有荒诞感和梦幻感。(为其注重表现本质、灵魂)

第二节 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

奥地利小说家,他与普鲁斯特和乔伊斯被并称为西方现代派小说的三大祖师。

卡夫卡于1883年7月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专横粗暴,对儿子管教甚严,这使卡夫卡从小养成了畏惧父亲、内向孤僻、性格忧郁、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对卡夫卡的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中学毕业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

士学位。后到保险公司供职。1922年因患肺结核而离职,1923年于维也纳病逝,年仅41岁。

卡夫卡的一生是短促和不幸的。奥匈帝国的专制腐败,排犹主义的盛行,父亲的专横无情,疾病的痛苦折磨,婚恋的层层受挫造成了卡夫卡思想性格中强烈的孤独感和忧郁感。他曾经感伤的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迷误”,“我们误入其中”。他把自己与巴尔扎克相比时这样写道:“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镌刻着 :我

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镌刻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他随时感到自己承受着无法摆脱的压力,难以与他人、与社会沟通。

西德的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斯作了如下概括:

“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第二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所以他的好朋友称他为“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的老庄哲学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重要的作品有短篇《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长篇《美国》、《审判》和《城堡》,三部均未完成。

《美国》:卡尔·罗斯曼。小说基本上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在形式上明显受流浪汉小说和狄更斯作品的影响。作者在日记中也说过,这是“对狄更斯的直接模仿”。作者并未去过美国,他笔下的美国是一个抽象的国度,是一个为表现普遍悲剧主题而纯粹虚构的、普遍化了的社会背景。已显露出他日后创作特色的端倪。

《审判》是第一部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卡夫卡式:是一个德文新词,表达一种任人摆布、无法自主、错综复杂、似真似幻的处境。小说时空不明。情节荒诞,内容近于抽象。

故事情节表层:逮捕-出庭受审-宣判死刑并行刑。清晰明确。

故事情节深层:逻辑模糊、荒诞。

法律与审判皆为象征。逮捕实际上是人被抛入社会以前的先验判定。它不是具体的司法行为,只是一种抽象的人类处境的象征。逮捕本身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定命,它不存在合理与否的问题。

人类无论是从事物质生产还是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开自己原有的物质条件与文化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人们的一切创造都不可能从零开始,总是要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从一个既定的条件出发。人类社会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不可避免地要从过去的历史阶段中继承下来许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多既定的成份,生活于现实社会的一代人只能在历史留给他们的既定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重新塑造社会的形象和书写他们的历史。对于文化生产说来,这一道理尤其适用。对于一个新生的人类个体来讲,既有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他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构成了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前代人的文化成果——宗教、哲学、经济、文学等等,都会有形无形地塑造着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观物角度与行为习惯,从而使他的进一步文化创造成为可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他进一步的创造。

《在法的门前》:人的可悲性在于,往往不自觉默认守门人的阻挠而坐以待毙。抗争、反思。文学元理论的开设问题。漠然接受知识。文化就没有希望。

《判决》写父子冲突的“代沟”主题。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社会生活的荒诞、非理性。负罪意识、赎罪意识。

《变形记》:格里高尔。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荒诞的世界,神话的世界。主题在于诉说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丧失的悲剧。用神话象征的模式表现真实而荒诞的世界。同时也表现了西方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因无法沟通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家庭角色与家庭伦理关系的的破碎。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连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刚一发现自己变成了虫子时,萨姆沙着实大吃一惊,也为之感到悲伤。“我出什么事了?”萨姆沙问自己。但发生了变形,不能自如地活动,对萨姆沙来说却并非是件完全不幸的事情。“我选了件多么累人的职业啊!日复一日奔波于旅途之中。生意上的烦人事比在家坐店多得多,还得忍受旅行带来的痛苦,倒换火车老得提着心,吃饭不定时,饭菜又差,交往的人经常变换,相交时间不长,感情无法深入。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②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到,萨姆沙还为自己的变形而高兴呢:他终于可以借此把累人的职业,把自己的苦差事,把“生意上的烦人事”,把在工作中因“感情无法深入”带来的痛苦„„统统撂在一边了。可以说,在潜意识里,长久以来,萨姆沙就很想逃避这一切,反抗这一切。而变形正好给了他机会。

但是,责任与使命是可以逃避的吗?人可以通过逃避而获得自由吗?卡夫卡告诉我们:“人们无法逃脱自己”,“逃避自己的使命是罪孽”,“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③正因为此,萨姆沙在为自己的变形而暗自高兴时,他还是无法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虽然他为之感到痛苦难过。

自家哥哥们与自己;南昌的老人们

《地洞》:以一个小动物的眼光展开叙述。写小人物在现代社会中的患得患失。我们都是小动物。

《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一只猴子被驯化的经历。人只要想走上社会,②

③ [奥]卡夫卡:《卡夫卡小说全集Ⅱ》,韩瑞祥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奥]卡夫卡:《误入世界》,叶廷芳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251-248页。

他便会接受社会所定下的道路、生活方式,也即一步步失去自由。

卡夫卡笔下的动物,是一些被无端扯离经验世界而化为动物的人,他们被置于一个普遍化的人类世界,突然被赋予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对世界、人生的全新理解和认识。陌生化

《饥饿艺术家》:写大众与艺术家的隔膜。艺术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完美不惜献出肉体生命。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疏离、抗拒,执著追求自身价值。(对吃饭没有任何兴趣)。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

《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似的听众》:艺术家的使命,呐喊以便唤醒浑浑噩噩的大众。大众的不理解与排斥。我们其实也是耗子似的听众。《等待戈多》上演。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野。

《乡村医生》①以梦境的方式写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可靠、不确定。一旦轻易信任了某一夜间的门铃声,就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人生没有橡皮擦,人生绝对没有重新开始。陈冠希;电影《春光乍泄》。感情一旦受到伤害,便不会破镜重圆。②人类历史的某一个链条因外在某一诱因,而忽然转向。无家可归。

小说的总体特征:

在思想内容上,主要通过一些孤独无助的小人物在冷漠无情的异己环境中的痛苦无望的挣扎,反映了资本主义现实的冷酷无情,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及其异化现象。

在艺术上:小说具有寓言性。应该依据圣经解读模式解读卡夫卡小说。圣经文化思维模式对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铸造性的影响。1.既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又没有鲜明的背景,人物也不确定。2.现代神话。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

3.象征。细节象征――《城堡》中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情节象征、整体象征。

第三节《城堡》赏析

一、人物与情节、思想:

K·威斯特·威斯伯爵、克拉姆部长、信使巴纳巴斯。

城堡是一个象征,不同的读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象征着主宰小人物命运的力量;

2.象征着一个权力无所不在的官僚集团和机构;

3.犹太人寻找国家的譬喻;

4.是人类寻找上帝的寓言;

5.寻找与父亲沟通失败的譬喻;

6.可望不可及的真理的象征。

结合西方文化史来看作品的主旨内涵。

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城堡》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对现代人人的生存状态的概括性、哲理性表达。

在但丁的时代,人生的意义所指是相对明确的,那就是能够升入天国,得睹三位一体的真神,沐浴天恩。

在歌德时代,人生意义所指尽管已经不再确定,而是变动,具有时间性、阶段性;但是歌德更加强调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强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进入现代,人生意义所指尽管与歌德时代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卡夫卡更加强调了人类追求的痛苦、疲惫与迷惘。

这部作品与歌德的“谁不停地努力奋斗,我们便可以解救他”的格言是相似的,——所以也许可以称之为弗兰茨〃卡夫卡的浮士德诗剧的这部作品本来正想以此告终的。这当然是一个故意衣着朴素,乃至衣衫简陋的浮士德,这个浮士德有一个本质的不同,推动这个新浮士德前进的不是对人类的最终目标以及终极认识的渴望,而是对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对安居乐业、对加入公众生活的需要。乍看起来,这个区别似乎很大,但是如果人们感觉到,对于卡夫卡来说这简陋的目标具有宗教的意义,并且完全是正当的生活、正当的道路,那么这个区别便会明显缩小。④

二、艺术特征:

现实与非现实相互结合(揭示了人类的荒诞处境),整体情节的非现实性与具体环境的真实,即以欲进入城堡而不能达这一中心内容是非现实的,而K所处的具体环境基本上是真实的(浓厚的神话色彩)

抽象化。小说是在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之外展开的。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没有具体时间,也没有确定的地点,更没有鲜明的背景。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姓名,身份不明。因此小说包容了相当宽广的历史范畴,既具有寓言色彩,又带有“先知式”预言的内容。极具有普遍性、概括性。

象征性。卡夫卡的作品哲理性能,常常是他哲学意念的形象化。而这种形象化是靠象征的“图象”来实现的。小说中的时隐时现的、影影绰绰的城堡是奥秘的,是一个象征物。 ④马克斯·勃罗德《城堡·第一版后记》,《卡夫卡全集》(4)赵蓉恒译,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09页。

卡夫卡与《城堡》

第一节 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出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画坛上和乐坛上,1914年被引入文学界,在(诗歌)戏剧、小说领域取得很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表现主义以德国为中心,到了二十年代,声势浩大,影响波及奥地利、捷克、瑞典,最后传入美国。在戏剧领域里,瑞典的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其代表作《到大马士革去》和《鬼魂奏鸣曲》被认为是欧洲表现主义的最早戏剧。此后,捷克的恰佩尔的《万能机器人》、美国奥尼尔的《琼斯皇》、《毛猿》等都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作家与作品。在小说方面,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在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个流派,表现主义是对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拨。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或仅停留在表面的印象,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表现作家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因而对事物的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当时的批评家乌提茨对于表现主义作了这样形象化的比喻,它“不是落下的石头,而是万有引力定律。”因此,表现主义作家所关注的要么是事物、事件的本质,要么是人的内部的灵魂。 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注重揭示事物的内在实质,表现人的主观精神,而不注重对客观世界以及人物外貌特征的真实描绘。

2.特别强调使用抽象和象征的艺术手段。表现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大都不重视具体性而追求抽象性,往往避开具体的、有特点的、可捉摸的事物,而去写抽象的、共性的、带普遍意义的事物。作品中的时间、地点都带着不确定性,人物往往没有具体的姓名,即使有,也不过是作为一种符号使用。作品人物也往往是观念的象征。具体抽象化和抽象具体化。

3.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具有荒诞感和梦幻感。(为其注重表现本质、灵魂)

第二节 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

奥地利小说家,他与普鲁斯特和乔伊斯被并称为西方现代派小说的三大祖师。

卡夫卡于1883年7月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专横粗暴,对儿子管教甚严,这使卡夫卡从小养成了畏惧父亲、内向孤僻、性格忧郁、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对卡夫卡的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中学毕业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

士学位。后到保险公司供职。1922年因患肺结核而离职,1923年于维也纳病逝,年仅41岁。

卡夫卡的一生是短促和不幸的。奥匈帝国的专制腐败,排犹主义的盛行,父亲的专横无情,疾病的痛苦折磨,婚恋的层层受挫造成了卡夫卡思想性格中强烈的孤独感和忧郁感。他曾经感伤的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迷误”,“我们误入其中”。他把自己与巴尔扎克相比时这样写道:“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镌刻着 :我

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镌刻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他随时感到自己承受着无法摆脱的压力,难以与他人、与社会沟通。

西德的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斯作了如下概括:

“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第二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所以他的好朋友称他为“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的老庄哲学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方面,重要的作品有短篇《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长篇《美国》、《审判》和《城堡》,三部均未完成。

《美国》:卡尔·罗斯曼。小说基本上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在形式上明显受流浪汉小说和狄更斯作品的影响。作者在日记中也说过,这是“对狄更斯的直接模仿”。作者并未去过美国,他笔下的美国是一个抽象的国度,是一个为表现普遍悲剧主题而纯粹虚构的、普遍化了的社会背景。已显露出他日后创作特色的端倪。

《审判》是第一部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卡夫卡式:是一个德文新词,表达一种任人摆布、无法自主、错综复杂、似真似幻的处境。小说时空不明。情节荒诞,内容近于抽象。

故事情节表层:逮捕-出庭受审-宣判死刑并行刑。清晰明确。

故事情节深层:逻辑模糊、荒诞。

法律与审判皆为象征。逮捕实际上是人被抛入社会以前的先验判定。它不是具体的司法行为,只是一种抽象的人类处境的象征。逮捕本身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定命,它不存在合理与否的问题。

人类无论是从事物质生产还是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开自己原有的物质条件与文化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人们的一切创造都不可能从零开始,总是要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从一个既定的条件出发。人类社会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不可避免地要从过去的历史阶段中继承下来许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多既定的成份,生活于现实社会的一代人只能在历史留给他们的既定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重新塑造社会的形象和书写他们的历史。对于文化生产说来,这一道理尤其适用。对于一个新生的人类个体来讲,既有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他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构成了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前代人的文化成果——宗教、哲学、经济、文学等等,都会有形无形地塑造着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观物角度与行为习惯,从而使他的进一步文化创造成为可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他进一步的创造。

《在法的门前》:人的可悲性在于,往往不自觉默认守门人的阻挠而坐以待毙。抗争、反思。文学元理论的开设问题。漠然接受知识。文化就没有希望。

《判决》写父子冲突的“代沟”主题。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社会生活的荒诞、非理性。负罪意识、赎罪意识。

《变形记》:格里高尔。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荒诞的世界,神话的世界。主题在于诉说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丧失的悲剧。用神话象征的模式表现真实而荒诞的世界。同时也表现了西方现代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因无法沟通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家庭角色与家庭伦理关系的的破碎。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连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刚一发现自己变成了虫子时,萨姆沙着实大吃一惊,也为之感到悲伤。“我出什么事了?”萨姆沙问自己。但发生了变形,不能自如地活动,对萨姆沙来说却并非是件完全不幸的事情。“我选了件多么累人的职业啊!日复一日奔波于旅途之中。生意上的烦人事比在家坐店多得多,还得忍受旅行带来的痛苦,倒换火车老得提着心,吃饭不定时,饭菜又差,交往的人经常变换,相交时间不长,感情无法深入。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②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到,萨姆沙还为自己的变形而高兴呢:他终于可以借此把累人的职业,把自己的苦差事,把“生意上的烦人事”,把在工作中因“感情无法深入”带来的痛苦„„统统撂在一边了。可以说,在潜意识里,长久以来,萨姆沙就很想逃避这一切,反抗这一切。而变形正好给了他机会。

但是,责任与使命是可以逃避的吗?人可以通过逃避而获得自由吗?卡夫卡告诉我们:“人们无法逃脱自己”,“逃避自己的使命是罪孽”,“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③正因为此,萨姆沙在为自己的变形而暗自高兴时,他还是无法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虽然他为之感到痛苦难过。

自家哥哥们与自己;南昌的老人们

《地洞》:以一个小动物的眼光展开叙述。写小人物在现代社会中的患得患失。我们都是小动物。

《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一只猴子被驯化的经历。人只要想走上社会,②

③ [奥]卡夫卡:《卡夫卡小说全集Ⅱ》,韩瑞祥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奥]卡夫卡:《误入世界》,叶廷芳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251-248页。

他便会接受社会所定下的道路、生活方式,也即一步步失去自由。

卡夫卡笔下的动物,是一些被无端扯离经验世界而化为动物的人,他们被置于一个普遍化的人类世界,突然被赋予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对世界、人生的全新理解和认识。陌生化

《饥饿艺术家》:写大众与艺术家的隔膜。艺术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完美不惜献出肉体生命。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疏离、抗拒,执著追求自身价值。(对吃饭没有任何兴趣)。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

《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似的听众》:艺术家的使命,呐喊以便唤醒浑浑噩噩的大众。大众的不理解与排斥。我们其实也是耗子似的听众。《等待戈多》上演。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野。

《乡村医生》①以梦境的方式写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可靠、不确定。一旦轻易信任了某一夜间的门铃声,就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人生没有橡皮擦,人生绝对没有重新开始。陈冠希;电影《春光乍泄》。感情一旦受到伤害,便不会破镜重圆。②人类历史的某一个链条因外在某一诱因,而忽然转向。无家可归。

小说的总体特征:

在思想内容上,主要通过一些孤独无助的小人物在冷漠无情的异己环境中的痛苦无望的挣扎,反映了资本主义现实的冷酷无情,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及其异化现象。

在艺术上:小说具有寓言性。应该依据圣经解读模式解读卡夫卡小说。圣经文化思维模式对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铸造性的影响。1.既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又没有鲜明的背景,人物也不确定。2.现代神话。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

3.象征。细节象征――《城堡》中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情节象征、整体象征。

第三节《城堡》赏析

一、人物与情节、思想:

K·威斯特·威斯伯爵、克拉姆部长、信使巴纳巴斯。

城堡是一个象征,不同的读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象征着主宰小人物命运的力量;

2.象征着一个权力无所不在的官僚集团和机构;

3.犹太人寻找国家的譬喻;

4.是人类寻找上帝的寓言;

5.寻找与父亲沟通失败的譬喻;

6.可望不可及的真理的象征。

结合西方文化史来看作品的主旨内涵。

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城堡》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对现代人人的生存状态的概括性、哲理性表达。

在但丁的时代,人生的意义所指是相对明确的,那就是能够升入天国,得睹三位一体的真神,沐浴天恩。

在歌德时代,人生意义所指尽管已经不再确定,而是变动,具有时间性、阶段性;但是歌德更加强调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强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进入现代,人生意义所指尽管与歌德时代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卡夫卡更加强调了人类追求的痛苦、疲惫与迷惘。

这部作品与歌德的“谁不停地努力奋斗,我们便可以解救他”的格言是相似的,——所以也许可以称之为弗兰茨〃卡夫卡的浮士德诗剧的这部作品本来正想以此告终的。这当然是一个故意衣着朴素,乃至衣衫简陋的浮士德,这个浮士德有一个本质的不同,推动这个新浮士德前进的不是对人类的最终目标以及终极认识的渴望,而是对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对安居乐业、对加入公众生活的需要。乍看起来,这个区别似乎很大,但是如果人们感觉到,对于卡夫卡来说这简陋的目标具有宗教的意义,并且完全是正当的生活、正当的道路,那么这个区别便会明显缩小。④

二、艺术特征:

现实与非现实相互结合(揭示了人类的荒诞处境),整体情节的非现实性与具体环境的真实,即以欲进入城堡而不能达这一中心内容是非现实的,而K所处的具体环境基本上是真实的(浓厚的神话色彩)

抽象化。小说是在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之外展开的。小说所描述的故事,没有具体时间,也没有确定的地点,更没有鲜明的背景。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姓名,身份不明。因此小说包容了相当宽广的历史范畴,既具有寓言色彩,又带有“先知式”预言的内容。极具有普遍性、概括性。

象征性。卡夫卡的作品哲理性能,常常是他哲学意念的形象化。而这种形象化是靠象征的“图象”来实现的。小说中的时隐时现的、影影绰绰的城堡是奥秘的,是一个象征物。 ④马克斯·勃罗德《城堡·第一版后记》,《卡夫卡全集》(4)赵蓉恒译,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09页。


相关内容

  • 应似飞鸿踏雪泥_从_城堡_后17章看K的行动在对话中的消弭
  • 第37卷第2期010年3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7,No.2March,2010 应似飞鸿踏雪泥 ---从<城堡>后17章看K的行动在对话中的消弭 张 计 连 ...

  • 近在眼前,而又远在天边
  • 作者简介:张思(1993-),女,汉,四川眉山,本科在读,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摘要: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的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其创作对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堡>是卡夫卡的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突出体现他的创作特色的作品.作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 ...

  • 到不了的目的地
  • 相信对德语文学有一定了解和爱好的读者们,对弗兰茨·卡夫卡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这位生于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在他短暂的人生创作了无数至今仍在学术界里被孜孜不倦地探寻和阐释的作品.他独特怪诞的视角和简洁调侃的写作风格对20世纪的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荒诞派等都产生了巨大的 ...

  • 卡夫卡读后感
  •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故事来来回回就讲述着他是怎样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想与城堡取得联系,却又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村子里的人是多么麻木又无聊,畏惧和崇拜着城堡里的一 ...

  • "写作是一种祈祷形式"
  • 我渴望那些突然使我置身于孤独中的东西,比如旅行.阅读.那次远赴新疆.甘肃时,我只带了三四本薄薄的小书,其中有<卡夫卡传>和<卡夫卡书信日记选>.这两本书相互映照着,使漫漫长途突然陡峭.迂回曲折起来.关于书,卡夫卡给他在一次大战中阵亡的中学同学奥斯卡的信中写道:"一本 ...

  • 卡夫卡与孤独
  • 卡夫卡与孤独 孤独现在看来好像是一件人人避之不急的事情,正如人尽所知的那样,在我们的祖先还长着尾巴在林间枝缝中穿梭的时代里,落单就意味着潜在的死亡.因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测,拒绝孤独是长久进化中人类养成的一种保护自我的本能,这是一种自发的能力,就好像婴儿生来就去寻母亲的乳头一样的能力. 我们说理性,说 ...

  • 外国文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小抄(最新版)
  • 1.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学主潮地位的是现代主义文学. 2.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卡夫卡堪称一个奠基者. 3.1904年,卡夫卡结识了他-生中最重要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此人在卡夫卡去世后,整理出版了他的作品. 4. 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 ...

  •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教学断想
  • 摘 要:20世纪西方现代派的教学除了讲授者自身的水平.学术造诣.理论素养等等之外也跟受众的实际情况以及关键的现代派文学本身的复杂多变不易把握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该注意整体把握,培养学生的全面视野: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古今对比,纵横联系:变化形式,灵动教学. 关键词:现代派,教学,卡夫卡 20世纪西方 ...

  • 卡夫卡作品的现实意义
  • 谈当代学者对卡夫卡作品现实意义的研究 摘要 在外国文学中,卡夫卡始终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时,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研究就会缺乏说服力.我们并不是在刻意抬高卡夫卡在文学与哲学中的地位,而是因为在文学创作与哲学思考中,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像卡夫卡那样用生命进行探寻.在现实社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