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免费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钱,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一位祖父的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看着他从小长到大。

父亲找到了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的那位名人。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我祖父这人性格真够特别,竟可抛下家小一个人远走高飞!又说我后祖母实在不像话,祖父寄回的钱居然一个子儿也不给我父亲,书香门第的后裔沦落成了流浪青年!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不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很多年以后,父亲仍能描述出那一顿午餐的种种情景。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这些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饮和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选白《2006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改动)

请结合小说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听了“父亲”的叙述,“我”为什么会得出“祖父的老友”“太虚伪了”的结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这篇小说为什么以“免费午餐”为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6分)

阅读答案:

【小题1】第二段主要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并交代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的愿望,(2分)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分)(不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不能超过2分)

【小题2】“祖父的老友”对“父亲”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关怀,比如“不待父亲说话,便感慨万千地说了许多”,“拉着他的手向人们介绍”,甚至请他吃了免费午餐。(答出“名人,对“父亲”止于同情的勰,得2分,大意对即可)另外一个方面,当“父亲”倾诉自己的期盼时,“名人没有听完便“连接听了几个电话”借故支开了话题,在吃饭时“聊得很欢”,使我没有插话的机会,“父亲”除此之外再没有得到“名人?更大的帮助。(答出“名人”故推辞,“父亲”没有得到更大的帮助的意思,得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3】“父亲”是一个天资聪颖、性格坚强、拥有自尊、敢于自我剖析的形象。(答出总的介绍得2分,意思对即可)“父亲”丧父后,不堪后母虐待,坚强的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在独立谋生遇到困难向人求助,却被委婉拒绝以后,表现出了坚强和自尊。小说最后“父

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答出结合文本的具体分析得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4】(1)“免费午餐”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同时又是行文线索。(共3分,只答出“情节(内容)”得1分,只答出“线索”得1分)

(2)这篇小说创作意图:①别人不该欠你的,你无需为别人未能提供帮助而责怪人家;

②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但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去“挣”;

③人际之同相互帮助是必要的,在“安身立命”方面还得自己想办法。(共3分,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两条可得3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免费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钱,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一位祖父的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看着他从小长到大。

父亲找到了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的那位名人。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我祖父这人性格真够特别,竟可抛下家小一个人远走高飞!又说我后祖母实在不像话,祖父寄回的钱居然一个子儿也不给我父亲,书香门第的后裔沦落成了流浪青年!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不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很多年以后,父亲仍能描述出那一顿午餐的种种情景。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这些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饮和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选白《2006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改动)

请结合小说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听了“父亲”的叙述,“我”为什么会得出“祖父的老友”“太虚伪了”的结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这篇小说为什么以“免费午餐”为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6分)

阅读答案:

【小题1】第二段主要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并交代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的愿望,(2分)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分)(不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不能超过2分)

【小题2】“祖父的老友”对“父亲”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关怀,比如“不待父亲说话,便感慨万千地说了许多”,“拉着他的手向人们介绍”,甚至请他吃了免费午餐。(答出“名人,对“父亲”止于同情的勰,得2分,大意对即可)另外一个方面,当“父亲”倾诉自己的期盼时,“名人没有听完便“连接听了几个电话”借故支开了话题,在吃饭时“聊得很欢”,使我没有插话的机会,“父亲”除此之外再没有得到“名人?更大的帮助。(答出“名人”故推辞,“父亲”没有得到更大的帮助的意思,得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3】“父亲”是一个天资聪颖、性格坚强、拥有自尊、敢于自我剖析的形象。(答出总的介绍得2分,意思对即可)“父亲”丧父后,不堪后母虐待,坚强的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在独立谋生遇到困难向人求助,却被委婉拒绝以后,表现出了坚强和自尊。小说最后“父

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答出结合文本的具体分析得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4】(1)“免费午餐”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同时又是行文线索。(共3分,只答出“情节(内容)”得1分,只答出“线索”得1分)

(2)这篇小说创作意图:①别人不该欠你的,你无需为别人未能提供帮助而责怪人家;

②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但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去“挣”;

③人际之同相互帮助是必要的,在“安身立命”方面还得自己想办法。(共3分,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两条可得3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相关内容

  • 最珍贵的东西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珍贵的东西 ①忽然发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 ②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活下去:然而,从小到大,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支付过一分钱? ③空气,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空气.可从古到今,又有谁为这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埋 ...

  • 分享梦想和素食的免费画室 ,流动爱与美的"若水绘画共享空间"
  •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真挚的爱.和煦的阳光,甚至还有免费的画室.是的,只要你爱画画,若水绘画共享空间就给你一个免费的梦想画板:只要你爱画画,那来就行了,这里准备了所有的基础画具,给了绘画创作很好的土壤.或是交流心灵感悟,或是分享绘画技法,这里每天都发生有趣的故事,这里是回归心灵的自 ...

  •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B卷答案
  •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B卷答案 (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与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句子理解题,题目要求对给定资料四和给定资料六划线句子的含义进行总结.归纳,说明其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准确把握对句子的理解,必须首先清楚组成句子的关键词语的意思. ...

  • [经营好你的人生]阅读答案
  •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 ...

  • 06-07-1社会政策概论标准答案(A)
  • <社会政策>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 填空.(每空1分,正确得1分,错误不得分,不倒扣分,满分10分) 1.社会福利领域的强制干预.(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2.德国 3.国家福利(即政府承担为民众提供福利服务的主要责任) 4.<社会保障法案> 5.中央公积金制度 6. ...

  • 分层训练语文必修五:边城
  • 3 *边 城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长矛毒弩(nǔ) 黑黝黝(yǒu) 彩票(cǎi) ... B .竹篁(huán ɡ) 削砍劈拨(bá) 皮鞘(qiào) ... C .碾坊(zhǎn) 瘫痪( ...

  • [善用网络"水波效应"]阅读答案
  • 善用网络"水波效应" 张  铁 一条"道德不曾跑路,良心仍在心中"的微博,转发超过21万次,在2011年"十大转发微博"中位居第五:QQ推出"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超过600万网友在QQ签名档中点亮爱心-- 这样的力 ...

  • 实用写作-答案
  • 大学实用写作复习题 1组复习题 一.拟写标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务院撰文向全国人大提请设立商务部. 国务院关于提请设立商务部的议案. 2.国家税务总局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海南试点管理办法>向国内外发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海南试点管理办法> ...

  • 2013四川公务员面试真题
  • 2013年1月13日四川公务员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 2012年11月6日晚,贵州小伙王冬骑电瓶车将六旬大爷老人李光全撞倒.当时,没有路灯.没有监控.没有行人.被撞老人说:"我没事,你走你的."王冬发现老人后脑勺在流血,觉得不放心,就拨打了120,并陪李光全一起去了崇州市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