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 2012.8修订

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 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腹泻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病人因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插管时致使肠道痉挛。

2、灌肠时对肠粘膜机械性刺激。

3、灌肠后病人不能忍受肠道粘膜的机械性刺激。

(二)临床表现

腹痛、肠痉挛、疲乏或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或不成形呈液体状。

(三)预防及处理

1.灌肠前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有无禁忌症。耐心解释保留灌肠的目的、意义,解除其心理负担。

2.保留灌肠前嘱病人呢排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便于灌肠液的保留和吸收。

3.已经发生腹泻者,卧床休息,副部予以保暖。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及时给予便盆。保护皮肤完整性,特别是婴幼儿、老人、身体衰弱者,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晰,并在肛门周围涂抹油膏保护局部皮肤。腹泻严重者给予止泻剂或静脉输液。

第二节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一、肠粘膜损伤

(一)发生原因

1.选用的肛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较硬,反复插管导致肠粘膜损伤。

2.操作者插管时动作粗暴、肛管润滑不够即强行插管。

3.插管时患者紧张,配合不好,肛门括约肌痉挛,插入困难而致损伤。

(二)临床表现

肛门部位疼痛,排便时加剧,局部有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溢血或大便带血,局部水肿后可致排便困难。

(三)预防及处理

1.操作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插管前充分润滑肛管前端。

2.操作时动作要轻,顺应肠道的解剖结构,缓慢插入,尽量避免反复插管。

3.插入深度要合适,成人插入深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4~7cm。

4.肛门疼痛和已发生肠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二、肠穿孔

(一)发生原因

1.灌肠时所选肛管质地粗硬,型号不合适,反复多次插管。

2.插管时动作粗暴,用力过猛,穿破肠壁。

3.一次灌入液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二)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腹痛、腹胀,查体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

(三)预防及处理

1.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

2.操作时动作应轻缓,遇有阻力时应调整肛管位置或改变患者的体位,避免强行插管。

3.严格控制灌肠液流入速度,灌肠袋内液面距患者肛门高度45-60cm。

4.一旦发生肠穿孔,应立即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四、虚脱

(一)发生原因

1.灌肠者年老体弱、全身营养状况差或患者有严重心肺疾患。

2.灌肠液流入过快,液量过多。

3.灌肠液温度过低引发肠道痉挛。

(二)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甚至晕厥。

(三)预防及处理

1.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1度,不可过高或过低(高热患者灌肠降温者除外)。

2.灌肠时因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力调整合适的流速。

3.一旦发生虚脱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休息并对症处理。

四、大便失禁

(一)发生原因

1.灌肠时插入肛管动作粗暴,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的血管或神经。

2.灌肠时患者心情紧张造成排便反射控制障碍。

3.长期留置肛管,肛管括约肌反应性降低甚至永久性松驰。

(二)临床表现

大便不受控制地由肛门排出。

(三)预防及处理

1.插管时动作应轻缓,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组织。

2.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加强意识以控制排便。

3.需肛管排气时,一般留置不超过20分钟,如需要可间隔2-3小时后重新插管排气。

4.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逐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鼓励患者尽量自已排便。

5.已发生大便失禁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溃感染。

五、肛周皮肤损伤

(一)发生原因

长期卧床或年老体弱患者灌肠后排便次数增多,肛周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抵抗力降低。

(二)临床表现

肛周皮肤红肿破溃。

(三)预防及处理

1.患者排便后及时清洗肛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正确应用大小便器,防止擦伤肛周皮肤。

大量不保留灌肠 2012.8修订

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 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腹泻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病人因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插管时致使肠道痉挛。

2、灌肠时对肠粘膜机械性刺激。

3、灌肠后病人不能忍受肠道粘膜的机械性刺激。

(二)临床表现

腹痛、肠痉挛、疲乏或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或不成形呈液体状。

(三)预防及处理

1.灌肠前全面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有无禁忌症。耐心解释保留灌肠的目的、意义,解除其心理负担。

2.保留灌肠前嘱病人呢排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便于灌肠液的保留和吸收。

3.已经发生腹泻者,卧床休息,副部予以保暖。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及时给予便盆。保护皮肤完整性,特别是婴幼儿、老人、身体衰弱者,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晰,并在肛门周围涂抹油膏保护局部皮肤。腹泻严重者给予止泻剂或静脉输液。

第二节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一、肠粘膜损伤

(一)发生原因

1.选用的肛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较硬,反复插管导致肠粘膜损伤。

2.操作者插管时动作粗暴、肛管润滑不够即强行插管。

3.插管时患者紧张,配合不好,肛门括约肌痉挛,插入困难而致损伤。

(二)临床表现

肛门部位疼痛,排便时加剧,局部有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溢血或大便带血,局部水肿后可致排便困难。

(三)预防及处理

1.操作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插管前充分润滑肛管前端。

2.操作时动作要轻,顺应肠道的解剖结构,缓慢插入,尽量避免反复插管。

3.插入深度要合适,成人插入深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4~7cm。

4.肛门疼痛和已发生肠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二、肠穿孔

(一)发生原因

1.灌肠时所选肛管质地粗硬,型号不合适,反复多次插管。

2.插管时动作粗暴,用力过猛,穿破肠壁。

3.一次灌入液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二)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腹痛、腹胀,查体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

(三)预防及处理

1.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

2.操作时动作应轻缓,遇有阻力时应调整肛管位置或改变患者的体位,避免强行插管。

3.严格控制灌肠液流入速度,灌肠袋内液面距患者肛门高度45-60cm。

4.一旦发生肠穿孔,应立即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四、虚脱

(一)发生原因

1.灌肠者年老体弱、全身营养状况差或患者有严重心肺疾患。

2.灌肠液流入过快,液量过多。

3.灌肠液温度过低引发肠道痉挛。

(二)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甚至晕厥。

(三)预防及处理

1.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1度,不可过高或过低(高热患者灌肠降温者除外)。

2.灌肠时因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力调整合适的流速。

3.一旦发生虚脱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休息并对症处理。

四、大便失禁

(一)发生原因

1.灌肠时插入肛管动作粗暴,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的血管或神经。

2.灌肠时患者心情紧张造成排便反射控制障碍。

3.长期留置肛管,肛管括约肌反应性降低甚至永久性松驰。

(二)临床表现

大便不受控制地由肛门排出。

(三)预防及处理

1.插管时动作应轻缓,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组织。

2.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加强意识以控制排便。

3.需肛管排气时,一般留置不超过20分钟,如需要可间隔2-3小时后重新插管排气。

4.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逐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鼓励患者尽量自已排便。

5.已发生大便失禁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溃感染。

五、肛周皮肤损伤

(一)发生原因

长期卧床或年老体弱患者灌肠后排便次数增多,肛周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抵抗力降低。

(二)临床表现

肛周皮肤红肿破溃。

(三)预防及处理

1.患者排便后及时清洗肛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正确应用大小便器,防止擦伤肛周皮肤。


相关内容

  • 大量不保留灌肠与保留灌肠的区别
  •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与保留灌肠 灌肠注意事项: 1. 尽量减少暴露患者身体 2. 灌肠中途,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3. 灌肠完毕,嘱不要立即排便,使液体保留5-10分钟 4. 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液不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超过肛门30cm) 5. 降温灌肠,可用28- ...

  • 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第11章习题集
  • [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导尿前需要彻底清洁外阴的目的是 A.防止污染导尿管 B.使患者舒适 C.便于固定导尿管 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E.防止污染导尿的无菌物品 2.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 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 B.女患者可采用橡胶接尿器 C.对长期尿失禁患 ...

  • 灌肠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 灌肠技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灌肠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不保留观察又分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和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一.保留灌肠法 1.目的: (1)将药物自肛门灌入,保留在肠道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2.注意事项: (1)根据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采用合适的 ...

  • 医院妇科见习总结
  • 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妇二科,到如今自信的走出妇二科,期间有太多的话想说…… 在如此温馨又紧张的环境中,我看到了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老师们分工合作,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从开始上班起,老师们每一分钟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同的铃声,“喂,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儿吗?"永远在治疗室内等待的第二组液体,一切 ...

  • 基础护理学排泄试题
  • 1. 正常成人24h 的尿量约(1000〜2000)ml, 平均在(1500)ml 左右.尿液的颜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 2. 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疾病.胆红素尿见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疾病.乳糜尿见于丝虫病疾病. 3. 当泌尿系统感染时新鲜尿液发出(氨)臭味. ...

  • 护士层级晋升考试
  • 2015年消化呼吸科一月份理论考试 (N0级) 姓名: 分数: 一. 填空 1. 酒精擦拭禁忌擦拭部位( ),可引起( ).( )或( )及房室传导阻滞. ( )可引起( ). ( )可引起( ). 2. 电除颤时将电极板涂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按照电极板标示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 )肋间和 ...

  • 医院妇产科工作总结2篇
  • 我进修学习的科室是产房。产房工作节奏快,抢救病人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力的脑力劳动。产程是需要耐心去守的,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变化。对不够配合的产妇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解释。产房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爱心,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在这时给予贴 ...

  • 护理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 备用床(被套式)操作流程表 1.服装.鞋帽整洁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1.护士:(1)洗手.戴口罩 (2)评估铺床用物及环境 2.物品:(1)备齐用物,折叠正确.整齐 (2)按使用顺序放置护理车上 3.环境: 安静.整洁,周围无病人进餐或治疗 4.病人: 为入院新病人准备 /老师:××(学号)××× ...

  •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目录
  •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目录 1. 生命体征测量 2. 氧气吸入(筒式) 3. 皮内注射 4. 肌肉注射 5. 皮下注射 6. 轴线翻身 7. 呼吸球囊操作 8. 七步洗手法 9. 无菌技术 10. CPR 及院内两人CPR 11. 静脉输液 12. 普通引流管护理 13. 口腔护理 14. 静脉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