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籍开国上将构成研究

  摘 要:陕西籍开国上将在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构成蕴含着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对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构成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开国上将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表现出来的规律性。   关键词:开国上将; 陕西籍; 构成;   1955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授予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 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 勇、李志民、赵尔陆等55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上将军衔。1956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1958年3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上述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第一批上将,因而被人们成为开国上将。其中有李达、阎红彦[1]、张宗逊[2]等三位陕西籍开国上将。对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构成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开国上将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规律性。   一、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基本构成   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地、家庭出身等方面的构成。1、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性别构成。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性别全部为男性,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100%。2、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民族构成。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民族全部为汉族,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100%。3、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年龄构成。①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出生年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按出生日期的先后排列,顺序为:李达、张宗逊、阎红彦。其中,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出生于1905年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出生于1908年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出生于1909年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开国上将成员的33.3%;②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授衔年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授衔年龄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李达(50岁)、张宗逊(47岁)、阎红彦(46岁)。其中:授衔时年龄为50-59岁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授衔时年龄为40-49岁的有2人,即张宗逊、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授衔年龄平均为47.7岁,略高于全部开国上将成员授衔时的平均年龄(47.4岁)。4、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出生地构成。按出生时的行政区划,出生于陕西省眉县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33.3%,约占全国开国上将成员的1.7%;出生于陕西省子长县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33.3%,约占全国开国上将成员的1.7%;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的有1人,即张宗逊[3],约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33.3%,约占全国开国上将成员的1.7%;5.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家庭出身构成。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有2人即李达、阎红彦,出身农村贫苦农民家庭,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有1人即张宗逊,出身农村富裕农民家庭,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   二、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军事资历及其构成   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军事资历主要包括授衔前的军事任职与参加的重要作战。   (一)陕西籍开国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骨干力量的重要成员。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担任过军级、军团级的领导职务。李达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援西军参谋长等职;张宗逊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连连长,红四军三纵队九支队副支队长,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支队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代参谋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师长,红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第十四师师长兼广昌警备司令,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军委一局局长,红二方面军第四师师长等职;阎红彦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1大队大队长、第5支队支队长,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红30军军长、政治委员等职。2.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担任过八路军旅级或以上领导职务。李达历任八路军第129师参谋处处长、师参谋长,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等职;张宗逊历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阎红彦历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3团团长,警备第1旅政治委员等职。3.解放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担任过兵团级或以上领导职务。李达[4]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张宗逊历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阎红彦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9月27日止,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了高级领导职务。李达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张宗逊历任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阎红彦历任四川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二)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作战。1.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李达参加了湘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荣获二等红星奖章。参加指挥了龙家寨、梧溪河、忠堡、龙山、板栗园等战斗,参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1935年11月,率部从湖南桑植出发长征;张宗逊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指挥所部参加了夺占娄山关、攻占遵义城等战斗;阎红彦参与创建陕甘工农红军和开辟以正宁为中心的陕甘苏区,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率部参加了东征等战役。2. 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李达参与创建晋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参与组织指挥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磁武涉林等战役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林南、道清和安阳等战役;张宗逊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1938年10月率部转战晋察冀边区,为粉碎日军对五台山地区的围攻,指挥滑石片伏击战;1939年转赴冀中地区,曾参与指挥陈庄战斗,并多次参加反“扫荡”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作战;1940年回师晋西北地区,参加夏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1945年8月指挥爷台山反击战,挫败国民党顽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阎红彦率部驻防甘泉、富县一带,镇守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李达参与指挥上党、邯郸战役;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率部进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张宗逊参与指挥了大同战役;协助彭德怀指挥了宜川、黄龙、西府、陇东等战役;阎红彦率部参加邯郸、陇海路、定陶等战役;1947年春,率部参加豫北战役,继而参加鲁西南战役,并随部进军大别山;1948年10月,率部参加郑州战役;11月,率部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和向西南进军的作战。   三、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军系构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与发展的不同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出自不同的军事与作战系列。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①陕西籍开国上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斗争。其中: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2人,即张宗逊、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参加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②陕西籍开国上将参加了红军长征,以出发时所在的红军部队为依据,其中: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出自不同区域的红军部队。其中:出自红一方面军的有3人,即张宗逊、李达、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100%;出自红二方面军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2、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出自八路军有3人,即李达、张宗逊、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100%;3.解放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分布在不同战略区和不同野战军。其中:出自西北军区暨第一野战军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有 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出自中原军区暨第二野战军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有2人,即李达、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   四、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其他构成   1.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党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1927年以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2人,即阎红彦、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的66.6%;1927年到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的33.3%。   2.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学历。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进过军事学堂(院校)或取得学历的有3人,即李达、张宗逊、阎红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100%。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在黄埔军校学习或工作过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毕业于西北军平凉第二军官学校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其中在苏联学习过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   3.陕西籍开国上将参加的重要武装起义。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参加清涧起义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参加宁都起义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4.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授衔后的政治任职及其走势。李达[5]在1958年因所谓“教条主义”受到错误批判,被免去国防部副部长职务。1965年1月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73年8月当选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7年8月当选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1982年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张宗逊在1958年因所谓“教条主义”错误受到批判。1971年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6月任总后勤部部长,1973年8月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阎红彦1956年9月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参考文献   [1] 夏明星.开国上将阎红彦军旅生涯[J].世纪桥,2010,(第22期)   [2] 张彦台.由井冈山成长起来的上将:张宗逊[J].党史博采・纪实版,2010,(第9期)   [3] 程金良,李西娟.从渭华大地走出去的开国上将:张宗逊[J].兰台世界,2013,(第34期)   [4] 迅闻.开国上将李达:辅佐过五位元帅的传奇参谋长[J].党的生活(河南),2011,(第6期)   [5] 王镭.李达的用才智慧[J].中国人才,2011,(第11期)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8-20

  摘 要:陕西籍开国上将在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构成蕴含着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对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构成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开国上将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表现出来的规律性。   关键词:开国上将; 陕西籍; 构成;   1955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授予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 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 勇、李志民、赵尔陆等55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上将军衔。1956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1958年3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令,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上述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第一批上将,因而被人们成为开国上将。其中有李达、阎红彦[1]、张宗逊[2]等三位陕西籍开国上将。对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构成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开国上将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规律性。   一、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基本构成   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地、家庭出身等方面的构成。1、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性别构成。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性别全部为男性,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100%。2、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民族构成。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民族全部为汉族,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100%。3、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年龄构成。①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出生年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按出生日期的先后排列,顺序为:李达、张宗逊、阎红彦。其中,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出生于1905年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出生于1908年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出生于1909年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开国上将成员的33.3%;②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授衔年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授衔年龄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李达(50岁)、张宗逊(47岁)、阎红彦(46岁)。其中:授衔时年龄为50-59岁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授衔时年龄为40-49岁的有2人,即张宗逊、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陕西籍开国上将的授衔年龄平均为47.7岁,略高于全部开国上将成员授衔时的平均年龄(47.4岁)。4、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出生地构成。按出生时的行政区划,出生于陕西省眉县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33.3%,约占全国开国上将成员的1.7%;出生于陕西省子长县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33.3%,约占全国开国上将成员的1.7%;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的有1人,即张宗逊[3],约占陕西省开国上将成员的33.3%,约占全国开国上将成员的1.7%;5.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家庭出身构成。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有2人即李达、阎红彦,出身农村贫苦农民家庭,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有1人即张宗逊,出身农村富裕农民家庭,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   二、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军事资历及其构成   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军事资历主要包括授衔前的军事任职与参加的重要作战。   (一)陕西籍开国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骨干力量的重要成员。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担任过军级、军团级的领导职务。李达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援西军参谋长等职;张宗逊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连连长,红四军三纵队九支队副支队长,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支队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代参谋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师长,红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第十四师师长兼广昌警备司令,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军委一局局长,红二方面军第四师师长等职;阎红彦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1大队大队长、第5支队支队长,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红30军军长、政治委员等职。2.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担任过八路军旅级或以上领导职务。李达历任八路军第129师参谋处处长、师参谋长,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等职;张宗逊历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阎红彦历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3团团长,警备第1旅政治委员等职。3.解放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担任过兵团级或以上领导职务。李达[4]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张宗逊历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等职;阎红彦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9月27日止,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了高级领导职务。李达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张宗逊历任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等职;阎红彦历任四川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二)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作战。1.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李达参加了湘赣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荣获二等红星奖章。参加指挥了龙家寨、梧溪河、忠堡、龙山、板栗园等战斗,参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1935年11月,率部从湖南桑植出发长征;张宗逊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指挥所部参加了夺占娄山关、攻占遵义城等战斗;阎红彦参与创建陕甘工农红军和开辟以正宁为中心的陕甘苏区,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率部参加了东征等战役。2. 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李达参与创建晋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参与组织指挥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磁武涉林等战役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林南、道清和安阳等战役;张宗逊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1938年10月率部转战晋察冀边区,为粉碎日军对五台山地区的围攻,指挥滑石片伏击战;1939年转赴冀中地区,曾参与指挥陈庄战斗,并多次参加反“扫荡”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作战;1940年回师晋西北地区,参加夏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1945年8月指挥爷台山反击战,挫败国民党顽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阎红彦率部驻防甘泉、富县一带,镇守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参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李达参与指挥上党、邯郸战役;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率部进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张宗逊参与指挥了大同战役;协助彭德怀指挥了宜川、黄龙、西府、陇东等战役;阎红彦率部参加邯郸、陇海路、定陶等战役;1947年春,率部参加豫北战役,继而参加鲁西南战役,并随部进军大别山;1948年10月,率部参加郑州战役;11月,率部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和向西南进军的作战。   三、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军系构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与发展的不同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出自不同的军事与作战系列。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①陕西籍开国上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斗争。其中: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2人,即张宗逊、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参加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与斗争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②陕西籍开国上将参加了红军长征,以出发时所在的红军部队为依据,其中: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参加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出自不同区域的红军部队。其中:出自红一方面军的有3人,即张宗逊、李达、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100%;出自红二方面军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2、抗日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出自八路军有3人,即李达、张宗逊、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100%;3.解放战争时期,陕西籍开国上将分布在不同战略区和不同野战军。其中:出自西北军区暨第一野战军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有 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出自中原军区暨第二野战军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有2人,即李达、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66.6%。   四、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其他构成   1.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党龄。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1927年以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2人,即阎红彦、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的66.6%;1927年到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的33.3%。   2.陕西籍开国上将的学历。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进过军事学堂(院校)或取得学历的有3人,即李达、张宗逊、阎红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100%。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在黄埔军校学习或工作过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毕业于西北军平凉第二军官学校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其中在苏联学习过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   3.陕西籍开国上将参加的重要武装起义。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有1人,即张宗逊,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参加清涧起义的有1人,即阎红彦,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中参加宁都起义的有1人,即李达,约占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的33.3%。4.陕西籍开国上将成员授衔后的政治任职及其走势。李达[5]在1958年因所谓“教条主义”受到错误批判,被免去国防部副部长职务。1965年1月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73年8月当选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7年8月当选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1982年当选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张宗逊在1958年因所谓“教条主义”错误受到批判。1971年2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6月任总后勤部部长,1973年8月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阎红彦1956年9月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参考文献   [1] 夏明星.开国上将阎红彦军旅生涯[J].世纪桥,2010,(第22期)   [2] 张彦台.由井冈山成长起来的上将:张宗逊[J].党史博采・纪实版,2010,(第9期)   [3] 程金良,李西娟.从渭华大地走出去的开国上将:张宗逊[J].兰台世界,2013,(第34期)   [4] 迅闻.开国上将李达:辅佐过五位元帅的传奇参谋长[J].党的生活(河南),2011,(第6期)   [5] 王镭.李达的用才智慧[J].中国人才,2011,(第11期)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8-20


相关内容

  • 开国上将张宗逊简历 张宗逊为何没授大将军衔?
  • 文章:开国上将张宗逊简历 张宗逊为何没授大将军衔?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 导读张宗逊,开国上将张宗逊曾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军中担任要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张宗逊...···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 张宗逊 开国上将 ...

  • 开国上将中的"蒋军"将领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上将中,有3位是解放军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他们是解放前夕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将领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他们都曾是蒋介石的爱将,都曾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也都曾率部起义,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历史贡献,并因此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明仁上将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推崇备至的将军 陈明仁(190 ...

  • 客家详细名人录
  • 客家详细名人录 以下收录名人 ;; 政治上原则以行政级别或相应级别副(地)厅级以上[梅州市本地地方官员除外].经济上以中大型规模企业老总.中大型国有企业老总等.军事上不分党派,原则以少将军衔以上.文化艺术以国家级著名文化艺术人.科教以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大学校长.两院院士.著名教授为主.体育以 ...

  • 57位开国上将
  • 位开国上将:战争淬火 国之栋梁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这是授衔授勋典礼现场. 2009年10月13日,一个秋日的午后,开国上将吕正操走完他生命的长途.这位享年106岁的老人,是上世纪50年代授衔的上将中,唯一一位经历了人民共和国第60个华 ...

  • 31名现役上将:河北山东籍最多 50后有22人
  • 2013年08月01日 02:29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图解军衔晋级 原标题:31名现役上将"50后"增至22人 昨日,随着中央军委晋升6位高级军官为上将,我国现役上将由原来的25名,增加到现在的31名.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截止到目前,解放军.武警现役上将31名,退役上将97名 ...

  • 60多年过去了
  • ]60多年过去了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蒋介石动用70万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民党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国民党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 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 ...

  • 新中国开国元勋功勋功臣全名单
  • 新中国开国元勋功勋功臣全名单 新中国开国元勋功勋功臣全名单紫金山 新中国开国元勋功勋功臣全名单 --谨以此贴献给共和国的先烈们 近来,本人经常遇到有网友咨询什么叫做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开国功勋.开国功臣等问题.同时也看到过不少网友发的有关开国元勋或者开国功臣帖子里,对于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纯粹 ...

  • 开国上将杨成武的子女今何在?
  • 杨成武将军 杨成武,中共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军事指挥家,指挥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是新中国开国57位上将之一.2004年2月14日,杨成武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杨成武将军的终身伴侣是河北省易县人赵志珍,两人于1938年11月28日在河北省涞源县结婚. ...

  • 图 开国将帅"将门虎子"!(二) – 铁血网
  • 开国将帅"将门虎子"!(二) 杨东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杨成武 杨东明,上将军衔,杨成武上将之子,196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2007年晋升空军上将军衔.1977年北京航空学院火箭发电机专业毕业后,历任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