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生命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现代生物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针对“现代生物技术与社会生活”这一主题进行谈论。

关键字: 生命 社会生活 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生物学技术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 life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and life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make the life of people produced the change of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level, life science and our lives are increasingly close, quietly changing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social life" this one theme discussed.

Keywords: Life Civil life Protein engineering Genetic engineering Cell engineering Biology technology

正文: 迈入大学校园,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生命科学导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十多周的学习,我获得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对生命科学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还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生物学这一门课程,从初中开始学习起,我就对它抱有浓厚的兴趣,成绩一直很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到了高中,仍然学习了三年的生物学。高中的生物学知识比初中时期更加深刻,更加细致,不但让我们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

以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这让我进一步领略到了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大学中,生命科学导论取代了中学时期的生物学,这一门课程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剖析:从生命的定义到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从细胞的生长繁殖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从遗传到基因,从植物到动物……最终,这一切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就发展成为了现代生物学技术——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诸多技术。大学中的生命科学导论让我对生物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记得老师说讲课时过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命科学将要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虽然目前对这些论断还有不同看法,但勿庸置疑,在21世纪生命科学将继续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决不亚于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发展异常迅速,成果非常显著,其影响广泛而且深远。

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等等。生命科学及其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随着数理科学广泛而深刻地深入生命科学以及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研究技术的出现,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必将成为主导科学。而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当然要数各种生物学技术。

譬如,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恶性传染病或器质性疾病,以达到提高人体素质、延长人类寿命的作用。这种技术灵敏度高、取样少、快速简便,为使用它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造福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现代生物学技术对于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无疑是一支威力强大的助推剂!

蛋白质工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诞生的一个新兴生物学技术领域。它一出现就以其在应用上的广阔前景和对分子生物学有关前沿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为世人所瞩目,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简单地说,蛋白质工程就是按预定的要求在基因水平上改变蛋白质的编码序列以获得新的蛋白质。它研究通过定位的或有控制的基因修饰,提供改变蛋白质结构与性能的最有效的实用方法和技术途径,使天然蛋白质的改造成为现实可能。同时,结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和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研究,通过基因合成,蛋白质工程还可以制造结构与功能全新的蛋白质。

以上述为基础,与基因工程有关技术紧密结合,蛋白质工程正在形成以改造现有蛋白质和

制造新型蛋白质为中心的第二代遗传工程。随着这一领域不断的开拓与发展,大量性能优良的新型蛋白质将被生产出来,并且将会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很多方面,这对研制新型药物来抵御疾病、培育高品质农作物、改善生物生存环境等诸多方面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基因是DNA分子,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因此,基因工程有时也称为遗传工程,也就是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能为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开辟新的应用途径,又能为高等生物的细胞分化、生长发育和肿瘤发生等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

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植物基因有两大类目。第一类目是包括种子蛋白质在内的储存蛋白质基因。大麦、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蛋白基因已经克隆成功,这大大提高了这些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品质,为采用移植高含量蛋白的基因进入农作物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类目是抗性基因。例如,从细菌突变体和野生植物中分离出编码突变酶(不受草甘膦抑制)的基因,然后移植到作物就可以使作物避开除草剂草甘膦的伤害。这样不仅达到了除草的目的,减少了杂草与农作物争夺水分、阳光、肥料,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产增收,从而推动农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差,那么,在这些农作物中移植苏云金氏杆菌毒蛋白基因,便可以提高它们的抗病虫害能力;带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烟草,可以合成大量外壳蛋白,通过交叉保护而延缓发病。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农作物,不仅增强了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减少了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这样就减少了土壤污染,改善了土壤的营养和成分状况,保护了生态环境。

由上面所述可见,基因工程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成活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进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基因工程还能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基因工程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农业的发展,它还可以应用于制药。以基因工程细菌疫苗为例。直接利用微生物制备疫苗来治疗疾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细菌性传染病的存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又加上新病原菌的发现,使得人类健康面临巨大的威胁。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细菌疫苗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将菌苗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害作用降至最低程度。目前研究的基因工程菌苗包括痢疾菌苗、霍乱菌苗、伤寒菌苗、

结核菌苗等。这些菌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一旦投入大规模的生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不仅可以为人类减少疾病带来的疼痛,而且还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医学威胁现象。

在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分别通过发根农杆菌和根癌农杆菌诱导丹参形成毛状根和冠瘿瘤进而再分化形成植株,他们将其与栽培的丹参作了形态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毛状根再生的植株叶片皱缩、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须根发达等;而冠瘿组织再生的植株株形高大、根系发达、产量高,丹参酮的含量高于对照,这对丹参的良种繁育,提高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面所讲述的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外,还有一种在遗传与育种方面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的生物学技术——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技术,以及发展这种技术的研究领域,就叫做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已经渗入到生物工程的各个方面,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在农林、园艺和医学等领域中,细胞工程正在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1.粮食与蔬菜生产。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是迄今人类受益最多的一个方面。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花药单倍体育种途径,培育出的水稻品种或品系有近百个,小麦有30个左右。其中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倒伏、抗锈病、抗白粉病等优良性状。

2.临床医学与药物。自197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首次获得单克隆抗体以来,许多人类无能为力的病毒性疾病遇到了克星。用单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出多种病毒中非常细微的株间差异,鉴定细菌的种型和亚种。这些都是传统血清法或动物免疫法所做不到的,而且诊断异常准确,误诊率大大降低。

3.繁育优良品种。目前,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精液和胚胎的液氮超低温(-196摄氏度)保存技术的综合使用,使优良公畜、禽的交配数与交配范围大为扩展,并且突破了动物交配的季节限制。另外,可以从优良母畜或公畜中分离出卵细胞与精子,在体外受精,然后再将人工控制的新型受精卵种植到种质较差的母畜子宫内,繁殖优良新个体。

细胞工程最有实践价值的成就之一便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对单一的抗原决定有专一性,所以,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确度大等优点,不仅为各种学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更是在医药与农业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例如,人们利用单克隆抗体针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特点,将治癌药物与癌细胞表面抗原偶联,单克隆抗体就能定向地将药物导

运到癌细胞,这就是对付癌症的新武器——生物导弹。

相信经过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这种生物导弹会真正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帮助人类实现战胜癌症的梦想,而这一梦想的实现必将对延长人类寿命,提高人类生存品质和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可以控制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可以提供新能源,治理环境污染……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动,生物学技术也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蛋白质工程》 王大成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蛋白质导论》 王克夷 编著 科学出版社

○3 《基因工程》 楼士林 杨盛昌 龙敏南 章军 编著 科学出版社

○4 《基因Ⅷ精要》 【美】本杰明•卢因 编著 科学出版社

○5 《细胞工程》 杨吉成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6 《细胞生物学》 郑国锠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生命科学导论》 张维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生物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针对“现代生物技术与社会生活”这一主题进行谈论。

关键字: 生命 社会生活 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生物学技术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 life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and life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make the life of people produced the change of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level, life science and our lives are increasingly close, quietly changing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social life" this one theme discussed.

Keywords: Life Civil life Protein engineering Genetic engineering Cell engineering Biology technology

正文: 迈入大学校园,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生命科学导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十多周的学习,我获得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对生命科学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还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生物学这一门课程,从初中开始学习起,我就对它抱有浓厚的兴趣,成绩一直很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到了高中,仍然学习了三年的生物学。高中的生物学知识比初中时期更加深刻,更加细致,不但让我们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

以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这让我进一步领略到了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大学中,生命科学导论取代了中学时期的生物学,这一门课程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剖析:从生命的定义到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从细胞的生长繁殖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从遗传到基因,从植物到动物……最终,这一切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就发展成为了现代生物学技术——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诸多技术。大学中的生命科学导论让我对生物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记得老师说讲课时过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命科学将要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虽然目前对这些论断还有不同看法,但勿庸置疑,在21世纪生命科学将继续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决不亚于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发展异常迅速,成果非常显著,其影响广泛而且深远。

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等等。生命科学及其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随着数理科学广泛而深刻地深入生命科学以及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研究技术的出现,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必将成为主导科学。而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当然要数各种生物学技术。

譬如,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恶性传染病或器质性疾病,以达到提高人体素质、延长人类寿命的作用。这种技术灵敏度高、取样少、快速简便,为使用它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造福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现代生物学技术对于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无疑是一支威力强大的助推剂!

蛋白质工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诞生的一个新兴生物学技术领域。它一出现就以其在应用上的广阔前景和对分子生物学有关前沿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为世人所瞩目,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简单地说,蛋白质工程就是按预定的要求在基因水平上改变蛋白质的编码序列以获得新的蛋白质。它研究通过定位的或有控制的基因修饰,提供改变蛋白质结构与性能的最有效的实用方法和技术途径,使天然蛋白质的改造成为现实可能。同时,结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和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研究,通过基因合成,蛋白质工程还可以制造结构与功能全新的蛋白质。

以上述为基础,与基因工程有关技术紧密结合,蛋白质工程正在形成以改造现有蛋白质和

制造新型蛋白质为中心的第二代遗传工程。随着这一领域不断的开拓与发展,大量性能优良的新型蛋白质将被生产出来,并且将会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很多方面,这对研制新型药物来抵御疾病、培育高品质农作物、改善生物生存环境等诸多方面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基因是DNA分子,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因此,基因工程有时也称为遗传工程,也就是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能为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开辟新的应用途径,又能为高等生物的细胞分化、生长发育和肿瘤发生等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

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植物基因有两大类目。第一类目是包括种子蛋白质在内的储存蛋白质基因。大麦、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蛋白基因已经克隆成功,这大大提高了这些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品质,为采用移植高含量蛋白的基因进入农作物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类目是抗性基因。例如,从细菌突变体和野生植物中分离出编码突变酶(不受草甘膦抑制)的基因,然后移植到作物就可以使作物避开除草剂草甘膦的伤害。这样不仅达到了除草的目的,减少了杂草与农作物争夺水分、阳光、肥料,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产增收,从而推动农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差,那么,在这些农作物中移植苏云金氏杆菌毒蛋白基因,便可以提高它们的抗病虫害能力;带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烟草,可以合成大量外壳蛋白,通过交叉保护而延缓发病。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农作物,不仅增强了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减少了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这样就减少了土壤污染,改善了土壤的营养和成分状况,保护了生态环境。

由上面所述可见,基因工程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成活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进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基因工程还能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基因工程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农业的发展,它还可以应用于制药。以基因工程细菌疫苗为例。直接利用微生物制备疫苗来治疗疾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细菌性传染病的存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又加上新病原菌的发现,使得人类健康面临巨大的威胁。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细菌疫苗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将菌苗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害作用降至最低程度。目前研究的基因工程菌苗包括痢疾菌苗、霍乱菌苗、伤寒菌苗、

结核菌苗等。这些菌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一旦投入大规模的生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不仅可以为人类减少疾病带来的疼痛,而且还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医学威胁现象。

在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研究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分别通过发根农杆菌和根癌农杆菌诱导丹参形成毛状根和冠瘿瘤进而再分化形成植株,他们将其与栽培的丹参作了形态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毛状根再生的植株叶片皱缩、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须根发达等;而冠瘿组织再生的植株株形高大、根系发达、产量高,丹参酮的含量高于对照,这对丹参的良种繁育,提高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面所讲述的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外,还有一种在遗传与育种方面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的生物学技术——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技术,以及发展这种技术的研究领域,就叫做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已经渗入到生物工程的各个方面,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在农林、园艺和医学等领域中,细胞工程正在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1.粮食与蔬菜生产。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是迄今人类受益最多的一个方面。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花药单倍体育种途径,培育出的水稻品种或品系有近百个,小麦有30个左右。其中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倒伏、抗锈病、抗白粉病等优良性状。

2.临床医学与药物。自197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首次获得单克隆抗体以来,许多人类无能为力的病毒性疾病遇到了克星。用单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出多种病毒中非常细微的株间差异,鉴定细菌的种型和亚种。这些都是传统血清法或动物免疫法所做不到的,而且诊断异常准确,误诊率大大降低。

3.繁育优良品种。目前,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精液和胚胎的液氮超低温(-196摄氏度)保存技术的综合使用,使优良公畜、禽的交配数与交配范围大为扩展,并且突破了动物交配的季节限制。另外,可以从优良母畜或公畜中分离出卵细胞与精子,在体外受精,然后再将人工控制的新型受精卵种植到种质较差的母畜子宫内,繁殖优良新个体。

细胞工程最有实践价值的成就之一便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对单一的抗原决定有专一性,所以,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确度大等优点,不仅为各种学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更是在医药与农业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例如,人们利用单克隆抗体针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特点,将治癌药物与癌细胞表面抗原偶联,单克隆抗体就能定向地将药物导

运到癌细胞,这就是对付癌症的新武器——生物导弹。

相信经过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这种生物导弹会真正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帮助人类实现战胜癌症的梦想,而这一梦想的实现必将对延长人类寿命,提高人类生存品质和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可以控制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可以提供新能源,治理环境污染……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动,生物学技术也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蛋白质工程》 王大成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蛋白质导论》 王克夷 编著 科学出版社

○3 《基因工程》 楼士林 杨盛昌 龙敏南 章军 编著 科学出版社

○4 《基因Ⅷ精要》 【美】本杰明•卢因 编著 科学出版社

○5 《细胞工程》 杨吉成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6 《细胞生物学》 郑国锠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生命科学导论》 张维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内容

  •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 课程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 联系电话: 我是一名以往届生的身份进入华工的学生,而且是一名从一个二本院校退学,再次选择复读的学生.因为有了一次失败的志愿填报,所以再一次填报的时候自然会对某些专业进行回避.在选择华工的时候也是.报志愿时首先咨 ...

  •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遗传的奥秘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102班 张勇 通过这段时间对"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特别是在遗传方面的奥秘更另我神往. 很多人都说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物学在现今社会中的作用, 而且随着生物科学技 ...

  • 南京大学 逻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修订版]
  •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 ...

  •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辅导
  •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 ...

  • 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 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摘要:通过学习工程导论这门学科,自己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解及自我感悟 关键词:当今形势 能力 自我感悟 引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强大支柱的.因此电子信息工 ...

  •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
  •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 15041111 陈思泊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课已经结束了,我由一开始的陌生与排斥转变成了了解与喜欢,并且对于这个专业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准备在未来的学业中一展身手.授课的老师也都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深邃.视野开阔.建议中肯.教学态度严谨认真,让我获益匪浅,更增 ...

  • 软件工程导论论文
  • 软件工程导论论文 -学习软件工程导论的感受 班级:软件07 作者:张刚红 辅导老师:黎杨 参考书目:<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三版 影印版) 论文摘要:通过学习,对什么是软件工程,过程建模和生命周期,计划和管理项目, 捕获需求,系统设计以及各种建模语言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感受. 论文内容 ...

  • 学科导论论文
  • 学科导论论文 XX (西南财经大学XX学院) 引言 刚开始来到西南财经大学,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时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也不知道未来发展.就业的方向.经过一学期的导论课学习,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有了更多的了解.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 ...

  • [会计学科导论]课程论文
  • 会计导论之心得感受 会计导论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曾经会计在我脑海中就是算账记账的代名词,这次会计导论课让我对会计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定位以及新的思考.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打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 ...

  • 导论结课论文
  • 应用化学专业 导 论 课 程 论 文 班级:应化101班 姓名:孙菲菲 学号:2010014604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我将导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汇总和整理,并参考了一些其他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完成导论课程论文.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有:  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 近几年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