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随堂高考分组集训 10-41生态工程

随堂高考·分组集训

1. [2010·大纲全国卷Ⅰ]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在沼气池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可燃气体,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C 项的叙述违背了这一原则,因此是错误的。

答案:C

2.[经典高考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弃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C

3. [2014·重庆高考]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示。t 0→t 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 1→t 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人工林土壤中存在种子或繁殖体,会导致群落物种数增多,进而使人工林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由于阳光等资源有限,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物种间竞争加剧。(2)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答案:(1)分解者' 种子或繁殖体' 增强' 竞争 (2)整体性(系统论)

4.[2011·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所固定的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________和________等原理。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1)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曝气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兼氧池后,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2)据本小题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池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植物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

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4)根据小题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测出,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随堂高考·分组集训

1. [2010·大纲全国卷Ⅰ]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在沼气池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可燃气体,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C 项的叙述违背了这一原则,因此是错误的。

答案:C

2.[经典高考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弃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C

3. [2014·重庆高考]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示。t 0→t 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 1→t 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人工林土壤中存在种子或繁殖体,会导致群落物种数增多,进而使人工林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由于阳光等资源有限,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物种间竞争加剧。(2)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答案:(1)分解者' 种子或繁殖体' 增强' 竞争 (2)整体性(系统论)

4.[2011·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所固定的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________和________等原理。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1)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曝气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兼氧池后,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2)据本小题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池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植物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

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4)根据小题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测出,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相关内容

  • 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必修分为十个单元: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第1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 第2讲.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第3讲.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二单元:细胞的代谢 第1讲.生物膜系统及物质运输 第2讲.酶和ATP: 第3讲.光合作用: 第4讲.细胞呼吸 第5讲.细胞代谢综合 ...

  • 第一讲走进细胞一轮复习教案
  • 第一单元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第一讲 走近细胞 考纲要求: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与探究) 复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说出原核细胞 ...

  • 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强化练8
  • 高频考点强化练(八)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6·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 A.汉中 C.西安 2.双水村所在地区可( ) A.利用坚硬的岩石 ...

  • 2016级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同官高级中学2016级高考生物学科 第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中旬-四月底 (二)二轮 ...

  • 2016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微专题77: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典型例题1](2015·上海卷,8-10)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完成⑴-⑶题. ⑴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 2016高三生物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 抓基础 重过程 科学备考 --2016高三生物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中学 *** 高三生物的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将是我们一直探求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

  •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40讲 生态工程考点整合
  • 第40讲 生态工程 [考纲要求]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基本原理 ...

  • 2016暨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 2016<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普通生物学(814)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等专业 总分:150分 参考书目: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 ...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 戴俊和 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