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下)

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下)

目 录

1、日暮 (唐)杜 甫 2、蚕妇 3、示儿 4、山村 5、江上渔者 6、小儿垂钓 7、晚春 (宋)张 俞 (宋)陆 游 (宋)邵 雍 (宋)范仲淹 (唐)胡令能 (唐)韩 愈

日暮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茗里,何须花烬繁。 niú yánɡ xià lái jiǔ , 牛 羊 下 来 久 , ɡâ yǐ bì chái mãn 。 各 已 闭 柴 门 。 fēnɡ yuâ zì qīnɡ yâ , 风 月 自 清 夜 , jiānɡ shān fēi ɡù yuán。 江 山 非 故 园 。 shí quán liú àn bì, 石 泉 流 暗 壁, cǎo lù dī qiū ɡēn。 草 露 滴 秋 根 。 tïu bái dēnɡ mínɡ lǐ, 头 白 灯 茗 里, hã xū huā jìn fán。 何 须 花 烬 繁 。 注释

1.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2.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 3.扉: 门。

4.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古诗词鉴赏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自”字本当用平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有字眼,一拗一救,显得波澜有致,正是为了服从内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园。这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

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茗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茗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zuïrìrùchãnɡshì, 昨 日入城 市 ,

ɡuīláilâimǎnjīn。 归 来 泪 满 襟 。 biànshēnluïqǐzhě, 遍 身 罗 绮者 , búshìyǎnɡcánrãn。 不是 养 蚕 人 。 注释:

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宋代诗人。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县)人。屡考进士不中,曾被推荐入朝作官,未应召,从此隐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过着闲适生活。著有《白云集》。 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

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 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ï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元:通“原”,原本。

3.但:只。九州:指中国。

4.同:统一。

5.王师:指宋朝军队。

6.北定:北方平定、收复。

7.中原:指淮河以北的沦陷区。

8.家祭:祭祀祖先。

9.乃翁:你的父亲,陆游自指。

作者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古诗词评析

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可是理想再一次破灭,直到陆游去世,他也没有盼到北伐的胜利。嘉定二年(1209)年底(按公历算已是次年元月),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古诗词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

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示儿 (宋)陆游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yíqùârsānlǐ,

一去二三 里,

yāncūnsìwǔjiā。

烟 村 四五家 。

tínɡtáiliùqízuî,

亭 台 六 七座 ,

bājiǔshízhīhuā。

八九 十 枝 花 。

短短20个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是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诗的用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

度.你就拿这首诗来说吧,诗中的一个"去"字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一个“里”字便有了距离,一个“烟村”和“四五家”便有了村落的生气和小村庄的摸样,一个楼台和花,便有了小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甚至让人联想到淑女摇扇婀娜和书生捧书吟咏的情境.所以我们说,简略的奥妙就是要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揣度的空间,遐想的天地.再加上诗的二,四两句的句尾“家”和“花”同为“a”韵,所以一路读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

古诗新唱-山村 (宋)邵雍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jiānɡshànɡwǎnɡláirãn,

江 上 往 来 人 ,

dànàilúyúměi。

但 爱鲈鱼美 。

jūnkànyíyâzhōu,

君 看 一叶舟 ,

chūmîfēnɡbōlǐ。

出 没风 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公元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pãnɡtïuzhìzǐxuãchuílún,

蓬 头 稚 子学 垂 纶 ,

câzuîmãitáicǎoyìnɡshēn。

侧坐 莓 苔 草 映 身 。

lùrãnjiâwânyáozhāoshǒu,

路人 借 问 遥 招 手 ,

pàdãyújīnɡbùyīnɡrãn。

怕得鱼惊 不应 人 。

注释:

1.胡令能:唐代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四首。

2.蓬头:头发蓬乱松散。

3.稚子:小孩。

4.垂纶:垂钓,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5.侧坐:侧着身坐。

6.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7.映:掩映,遮蔽。

8.路人:过路的人。

9.借问:问路。

10.招手:这里指摇手的意思。

11.得:在这里作为语气助词,无意义。

12.惊:受惊。

13.应:应答,回答。

古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

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

古诗新唱-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ǎoshùzhīchūnbùjiǔɡuī,

草 树 知 春 不久 归 ,

bǎibānhïnɡzǐdîufānɡfēi。

百 般 红 紫斗 芳 菲 。

yánɡhuāyújiáwúcáisī,

杨 花 榆荚 无才 思,

wãijiěmàntiānzuîxuěfēi。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 。

注释:

1.不久归:是说春天很快就要过去。

2.百般:各种各样。

3.红紫:指五颜六色的花。

4.芳菲:花草茂盛芳香。

5.杨花:就是柳絮。

6.榆荚:也叫榆钱,老了后变成白色。

7.惟解:只知道。

古诗词鉴赏

《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草

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作者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韫咏雪以“柳絮因风”,自古称美;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未必只是揶揄,其中应有怜惜之意的。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如果说诗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说,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派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

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前文所引述的两种对此诗寄意的解会,虽各有见地,于此点却均有忽略。殊不知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下)

目 录

1、日暮 (唐)杜 甫 2、蚕妇 3、示儿 4、山村 5、江上渔者 6、小儿垂钓 7、晚春 (宋)张 俞 (宋)陆 游 (宋)邵 雍 (宋)范仲淹 (唐)胡令能 (唐)韩 愈

日暮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茗里,何须花烬繁。 niú yánɡ xià lái jiǔ , 牛 羊 下 来 久 , ɡâ yǐ bì chái mãn 。 各 已 闭 柴 门 。 fēnɡ yuâ zì qīnɡ yâ , 风 月 自 清 夜 , jiānɡ shān fēi ɡù yuán。 江 山 非 故 园 。 shí quán liú àn bì, 石 泉 流 暗 壁, cǎo lù dī qiū ɡēn。 草 露 滴 秋 根 。 tïu bái dēnɡ mínɡ lǐ, 头 白 灯 茗 里, hã xū huā jìn fán。 何 须 花 烬 繁 。 注释

1.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2.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 3.扉: 门。

4.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古诗词鉴赏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色: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诗人凝望着这宁静的山村,禁不住触动思念故乡的愁怀: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秋夜,晚风清凉,明月皎洁,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丽如画,无奈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淡淡二句,有着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这一联中采用拗句。“自”字本当用平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自”与“非”是句中关键有字眼,一拗一救,显得波澜有致,正是为了服从内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达了怀念故园的深情。江山美丽,却非故园。这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夜愈深,人更静,诗人带着乡愁的眼光观看山村秋景,仿佛蒙上一层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

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茗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滴。意境是多么凄清而洁净!给人以悲凉、抑郁之感。词序的错置,不仅使声调更为铿锵和谐,而且突出了“石泉”与“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现的诗意更加奇逸、浓郁。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诗人不禁默默走回屋里,挑灯独坐,更觉悲凉凄怆:“头白灯茗里,何须花烬繁。”杜甫居蜀近十载,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烬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倍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象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辛酸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王夫之对杜诗的评语也恰好阐明本诗的艺术特色。诗人的衰老感,怀念故园的愁绪,诗中都没有正面表达,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嗔怪灯花报喜,仿佛喜兆和自己根本无缘,沾不上边似的,这样写确实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更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艺术上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zuïrìrùchãnɡshì, 昨 日入城 市 ,

ɡuīláilâimǎnjīn。 归 来 泪 满 襟 。 biànshēnluïqǐzhě, 遍 身 罗 绮者 , búshìyǎnɡcánrãn。 不是 养 蚕 人 。 注释:

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宋代诗人。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县)人。屡考进士不中,曾被推荐入朝作官,未应召,从此隐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过着闲适生活。著有《白云集》。 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

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 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ï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元:通“原”,原本。

3.但:只。九州:指中国。

4.同:统一。

5.王师:指宋朝军队。

6.北定:北方平定、收复。

7.中原:指淮河以北的沦陷区。

8.家祭:祭祀祖先。

9.乃翁:你的父亲,陆游自指。

作者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古诗词评析

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可是理想再一次破灭,直到陆游去世,他也没有盼到北伐的胜利。嘉定二年(1209)年底(按公历算已是次年元月),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古诗词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

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示儿 (宋)陆游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yíqùârsānlǐ,

一去二三 里,

yāncūnsìwǔjiā。

烟 村 四五家 。

tínɡtáiliùqízuî,

亭 台 六 七座 ,

bājiǔshízhīhuā。

八九 十 枝 花 。

短短20个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是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诗的用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

度.你就拿这首诗来说吧,诗中的一个"去"字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一个“里”字便有了距离,一个“烟村”和“四五家”便有了村落的生气和小村庄的摸样,一个楼台和花,便有了小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甚至让人联想到淑女摇扇婀娜和书生捧书吟咏的情境.所以我们说,简略的奥妙就是要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揣度的空间,遐想的天地.再加上诗的二,四两句的句尾“家”和“花”同为“a”韵,所以一路读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

古诗新唱-山村 (宋)邵雍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jiānɡshànɡwǎnɡláirãn,

江 上 往 来 人 ,

dànàilúyúměi。

但 爱鲈鱼美 。

jūnkànyíyâzhōu,

君 看 一叶舟 ,

chūmîfēnɡbōlǐ。

出 没风 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公元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pãnɡtïuzhìzǐxuãchuílún,

蓬 头 稚 子学 垂 纶 ,

câzuîmãitáicǎoyìnɡshēn。

侧坐 莓 苔 草 映 身 。

lùrãnjiâwânyáozhāoshǒu,

路人 借 问 遥 招 手 ,

pàdãyújīnɡbùyīnɡrãn。

怕得鱼惊 不应 人 。

注释:

1.胡令能:唐代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四首。

2.蓬头:头发蓬乱松散。

3.稚子:小孩。

4.垂纶:垂钓,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5.侧坐:侧着身坐。

6.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7.映:掩映,遮蔽。

8.路人:过路的人。

9.借问:问路。

10.招手:这里指摇手的意思。

11.得:在这里作为语气助词,无意义。

12.惊:受惊。

13.应:应答,回答。

古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

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

古诗新唱-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ǎoshùzhīchūnbùjiǔɡuī,

草 树 知 春 不久 归 ,

bǎibānhïnɡzǐdîufānɡfēi。

百 般 红 紫斗 芳 菲 。

yánɡhuāyújiáwúcáisī,

杨 花 榆荚 无才 思,

wãijiěmàntiānzuîxuěfēi。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 。

注释:

1.不久归:是说春天很快就要过去。

2.百般:各种各样。

3.红紫:指五颜六色的花。

4.芳菲:花草茂盛芳香。

5.杨花:就是柳絮。

6.榆荚:也叫榆钱,老了后变成白色。

7.惟解:只知道。

古诗词鉴赏

《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言“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大有关系。“草

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着想之奇是前此诗中罕见的。最奇的还在于“无才思”三字造成末二句费人咀嚼,若可解若不可解,引起见仁见智之说。有人认为那是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以免如“杨花榆荚”白首无成;有的从中看到谐趣,以为是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还有人干脆存疑:“玩三四两句,诗人似有所讽,但不知究何所指。”(刘永济《唐代绝句精华》)姑不论诸说各得诗意几分,仅就其解会之歧异,就可看出此诗确乎奇之又奇。

清人朱彝尊说:“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只是如此。”此言虽未破的,却不乏见地。作者写诗的灵感是由晚春风光直接触发的,因而“情景只是如此”。不过,他不仅看到这“情景”之美,而且若有所悟,方才做入“无才思”的奇语,当有所寄寓。

“杨花榆荚”,固少色泽香味,比“百般红紫”大为逊色。笑它“惟解漫天作雪飞”,确带几分揶揄的意味。然而,若就此从这幅晚春图中抹去这星星点点的白色,你不觉得小有缺憾么?即使作为“红紫”的陪衬,那“雪”点也似是不可少的。再说,谢道韫咏雪以“柳絮因风”,自古称美;作者亦有句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雪如杨花很美,杨花如雪又何尝不美?更何况这如雪的杨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征性景物之一,没有它,也就失却晚春之所以为晚春了。可见诗人拈出“杨花榆荚”未必只是揶揄,其中应有怜惜之意的。尤当看到,“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黛玉葬花词),这勇气岂不可爱?

如果说诗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说,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派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

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前文所引述的两种对此诗寄意的解会,虽各有见地,于此点却均有忽略。殊不知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相关内容

  • 小学"兴趣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 总 第 6 6期 0课 堂 经 纬 小学" 兴趣英语" 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徐 蕴 ( 江苏教 育学院外语 系, 苏南京 20 9 ) 江 10 7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在 于将课程 开发 活动与具体的课堂教 学情景 结合起 来, 以提 高课 程 ...

  • 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3 13:14:24 查看( 175 ) / 评论( 19 ) / 评分( 80 / 0 ) [原创参赛]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长春市双阳区城中小学 我们城中小学从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现已历时7年的时间,多年来,我校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 ...

  • 校本课程论文
  • 校本课程论文 题目: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密云县南菜园小学 作者姓名:赵建军(执笔人)赵国利 迟玉岩 刘莉莉 霍云龙 李军清 通讯地址:密云县南菜园小学 联系电话:69064665(办公室) [1**********](手机)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题目: 小学武术 ...

  • 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 作者:白文昊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30期 摘 要:青岛市是开发和实施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领军城市,位于崂山区的石老人小学是青岛市百余所实施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领头学校,本文对石老人小学校本课 ...

  • 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材案例研究
  •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案例研究  校本研修 课题类别 C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A 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 研究类型 A 基础研究 负责人姓名 毕  诚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57年7月28日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研究员 研究专长 中国教育史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博士 担任 ...

  • 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学校 2011年9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 ...

  • 小学英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 小学英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新矿小学 黄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塔小工作会议精神,以<英语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科学发展观,抓好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以市小英 ...

  • 五年级校本课程计划及总结
  • "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应用"项 目第二阶段实施计划 ----子课题五<塑造完美的自我> 一.指导思想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人格是做人的资格,就是人 ...

  • 2012-2013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 苑口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 ...

  •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九女中心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第二个范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