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摘要: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于西汉武帝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其个性完善、社会教化、国家礼乐制度构建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均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不仅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现代音乐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音乐;修身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家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教化作用  孔子十分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他希望通过艺术的教化来逐步改变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诗歌的咏唱来对自然景物进行比喻和感叹,以此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引发人们对社会、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艺术活动来了解和观察社会的风貌及政治的得失,以此来加强社会群体的相互交流,来表达个人情感的好恶等。在实践艺术过程中,孔子十分强调“知行合一”,他要求学生学习诗乐的目的就是为了立人行事。为了学有所用,孔子将“行”作为学习的延续,他认为一个人一生都应该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乐教”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来教学,他的学生若弹瑟弹得不好,便会受到他当面的指责。孔子的学生精通音乐,后来做了官,并将此用于教化他的人民。可见孔于是非常重视“乐教”的特殊作用的。《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语录式的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孔子的言论,为他的门人所整理的辑录,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时期。  所谓“观”“兴”主要是讲诗的作用。“观”,包含了诗、乐共同的作用,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孟子·公孙丑》引子贡之言“闻其乐而知其德”,其意思都说明通过音乐作品以及音乐的娱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可从中了解、观察、体会到人民生活中情感、风俗及其政治得失等。《国语·周语》讲:“烈士献诗,瞽献曲,而后王斟酌焉。”意思是执政者;(王)根据民间所献的诗、乐曲,了解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便于斟酌得失而施政。那么,“观”的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诗、乐可以表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情感、风俗、自然景象以及政治得失;第二,诗、乐是可知的,可以通过诗、乐的娱乐、欣赏审美过程,实现其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和教化作用。  所谓“群”,是提高歌诗的活动,来促使人们群体情感的交流以及关系的协调。诗、乐之所以“可以群”,其中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诗、乐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艺术魅力,有使人们得以娱乐与欣赏的艺术形式,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使人们产生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凝聚力,形成群体情感交流、协调关系的先决条件;第二,根据朱熹“和而不流”的注解,就是要做到“和而不流”,其根本在于要实行“仁”。以“仁”为内容,以仁德与仁政宣扬,使其超越社会阶层、民族习俗、语言形态、区域文化的差异、隔阂,从而起到人们群体的情感交流与协调关系的作用。“人而不仁,如乐何”的道理也就在其中了。  所谓“怨”,以孔安国注,为“刺上政也”,按此注可理解为批评和讽刺黑暗的政治。但是,这与孔子以“恭、宽、信、敬、惠”为美德的忠怨之道相矛盾。孔子要求人们“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为什么又肯定“可以怨”。因为“怨刺”之作可以反映人们的心声与疾苦,可从“怨刺”之诗中考察民情及政治得失。既然为政之道要“尽知天下之苦”,就要考察民情,考察政治得失,以便于施政,以维护统治阶级长久的统治地位。由此看来,孔子肯定“可以怨”与其忠怨之道也并不矛盾,也合于朱熹“怨而不怨”的说法。  “兴”、“观”、“群”、“怨”对诗乐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有很深的认识,也体现在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孔子也曾把“乐则韶舞,放郑声”提到“为邦”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音乐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对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影响。从个人、国家、教育等方面,孔子主张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的作用,使其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对于个人而言,不仅要有智慧、勇敢、寡欲,还要“文之以礼乐”,还必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修身养心、陶冶性情、培养个人的素质与品格。所以,孔子对弟子教之以六艺,而六艺以礼、乐为首。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认为音乐可以宣扬仁义道德,可以调和等级关系,使“君子”爱人,使“小人”易使,社会政治和顺,上下关系协调一致,实现其政通人和的理想社会局面;另一方面,认为为政之道,礼乐最为重要,充分体现了音乐对“移风易俗”、“安上治民”的作用。也集中反映了孔子对音乐社会功用的认识和重视。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名况,号卿,赵国(今山西省安泽)人。曾经长期游学齐国,后来到楚国以著书至死。其主要思想汇集《嚷天论》一书中,一共有三十二篇(其后六篇为弟子所沦)。《韩非子·显学》中曾说:“自孔子之死也……儒分为八。”其中主要的是孟、荀两派,他们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仁”、“礼”学说,荀子从儒家思想出发,批判地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荀子强调“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嚷天论》)的唯物论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规律。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礼治”与“法治”相结合,以维护等级制度,提出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令行禁止,天下惟一”。同时,荀子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高雅、善良的音乐可以感化人们心中的善念,使人们“恶”的本性为“善”,音乐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但是,荀子仍把人分成两个等级,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因此,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性恶”,并不是说人不能为善,相反“性恶”正是人欲为善的根本原因。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净》)。“性,生之所以然者。”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其主要内容包括“饥而欲事,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些都是人性的自然反映。包括“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这些心理欲求也是人本性的自然反映。荀子认为如果顺从人的这些欲望而不加以制约,那么人们就会争夺,社会就会引起混乱。因此,荀子强调“天”、“人”、“性”、“伪”之分,必须“化性为伪”(伪,即人为的努力)。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乐论净上》。荀子从性恶出发,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抨击了墨子的“非乐”思想以及先秦诸子的节欲、寡欲、禁欲的观点,主张养欲、养情,反对纵欲,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用,即音乐有感化人心、陶冶性情的作用。荀子认为音乐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类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音乐在动荡的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在和平的环境中,又可以使人们以礼相待。他肯定了音乐在统一战争中的作用,因此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对音乐加以引导,并创作一些高雅、善良的音乐来感化人们心中的恶念,使人“恶”的本性变“善”,从而为统一、巩固封建政权服务。荀子认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使其“性恶”的本性得以完善,而“礼”,“乐”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论及“礼”、“乐”的关系问题时,荀子说:“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者也,王者不可易者也。乐和同,礼变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即音乐的根本目的与原则在于调和与和谐,充分表现人的情感本原和变化,以达到社会群体的和谐一致;礼的最根本目的与原则是维护群体中等级差别的道理和法律,以奖善惩恶,区别等级差异。荀子能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礼和乐的关系,这在他之前从未有过。

  荀子认为音乐的社会功用及审美标准是“中和”,同时也提出了“中和”的范畴,突出强调以“礼义”为本去建立高度的统一。荀子的“中和”思想带有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特征,其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荀子提出“贵礼乐而贱邪音”,否定“郑卫之音”,主张“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这与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放淫声”的思想一致。荀子主张用雅正之乐引导人们,使他们“以道制欲”,真正感受到审美愉悦,得到美的陶冶。荀子还提出“美善相乐”,但却并非“美”“善”并重,而认为“善”高于“美”,要求“美”服从于“善”,否定“美”的独立意义与价值。这种“重善轻美”的思想影响了我国长达几千年的音乐与美学发展。  此外,荀子反对墨子“乐非所以治也”的观点,认为墨子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是肤浅而错误的。荀子认为音乐不仅可以供人们娱乐,同时与社会政治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他指出,人生活当时的特点在于社会性“群”。  二 儒家“乐教”思想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的意义  孔子的音乐思想就是礼乐思想,他的音乐审美准则是“思无邪”。孔子肯定诗歌“兴”、“观”、“群”、“怨”的作用,要求诗歌的“怨”不越礼。孔子重视音乐的功用,重视乐与礼相配合,维护等级统治。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要求音乐的感情必须通过“礼”的节制,使之适度而不过分。正如汉代《毛诗序》总结的那样,要求音乐“发乎情,止乎礼义”,音乐发自人的感情,但人的情感必须在礼义限制的规范之内,无过无不及。孔子时代,“中”与“和”是分论的,通过孟子到荀子的《劝学》篇第一次将“中”与“和”合并为“中和”,荀子主张“美善相乐”、“以道治欲”(《荀子·王霸》),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乐论》),推崇音乐的“中和”之美,强调通过音乐审美符合“中和”之度。从而使“中和”审美成为儒家要求,即音乐以“礼”为本,从而达到和谐政治和社会的目的。继马王堆帛书《五行》出土之后,郭店楚简《五行》、《性自命出》等篇中涉及先秦儒家思孟学派所谓“仁、义、礼、智、圣”,以“五行”贯通天人之道的精神实质,人之“习”“性”来自“天”的本然“命”,而人“性”之善恶是经历复杂的外部生活而形成的。认为人的“心性”是藏于人的“内心”,正如钟磬一类的乐器,不敲击它是不会发出音响的。这种思想对儒家“心性”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继承孔子礼乐思想,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郭店楚简中有关于人之天“性”的认识,主张普通人与帝王、圣人“有同听焉”的听觉美感。其性善论主张推己及人,“与民同乐”,认为政和才有人和,人和才有乐和。而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主张对人“好声色”之欲的“恶”进行引导,使政治得到治理。荀子主张“审一定和”、“穷本极变”,要求音乐的情感变化用礼乐正声加以引导,如果引导不好,音乐就会往“伪善”或“恶”的方向发展。荀子主张“以道治欲”,“美善相乐”,美善并重,比孔子以美为主、美善并重的审美观更为理论化,更具完整性。就音乐作为表情的艺术而言,必然要求抑制音乐中“情”的因素,用“礼”限制“情”的自由抒发,至《乐记》理论的形成,“中和”审美才在审美观念上对后世文人音乐和雅乐等音乐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家美学思想对当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项目编号:1155233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春秋)孔子:《论语》,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2] 吉联抗:《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3] 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徐鸿:《试论孔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  [5] 张晓艳:《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儒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作者简介:陈薇,女,1970—,山东章丘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摘要: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于西汉武帝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其个性完善、社会教化、国家礼乐制度构建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自身独特而鲜明的特征,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均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不仅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现代音乐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音乐;修身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家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教化作用  孔子十分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他希望通过艺术的教化来逐步改变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诗歌的咏唱来对自然景物进行比喻和感叹,以此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引发人们对社会、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艺术活动来了解和观察社会的风貌及政治的得失,以此来加强社会群体的相互交流,来表达个人情感的好恶等。在实践艺术过程中,孔子十分强调“知行合一”,他要求学生学习诗乐的目的就是为了立人行事。为了学有所用,孔子将“行”作为学习的延续,他认为一个人一生都应该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乐教”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来教学,他的学生若弹瑟弹得不好,便会受到他当面的指责。孔子的学生精通音乐,后来做了官,并将此用于教化他的人民。可见孔于是非常重视“乐教”的特殊作用的。《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语录式的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孔子的言论,为他的门人所整理的辑录,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时期。  所谓“观”“兴”主要是讲诗的作用。“观”,包含了诗、乐共同的作用,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孟子·公孙丑》引子贡之言“闻其乐而知其德”,其意思都说明通过音乐作品以及音乐的娱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可从中了解、观察、体会到人民生活中情感、风俗及其政治得失等。《国语·周语》讲:“烈士献诗,瞽献曲,而后王斟酌焉。”意思是执政者;(王)根据民间所献的诗、乐曲,了解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便于斟酌得失而施政。那么,“观”的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诗、乐可以表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情感、风俗、自然景象以及政治得失;第二,诗、乐是可知的,可以通过诗、乐的娱乐、欣赏审美过程,实现其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和教化作用。  所谓“群”,是提高歌诗的活动,来促使人们群体情感的交流以及关系的协调。诗、乐之所以“可以群”,其中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诗、乐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艺术魅力,有使人们得以娱乐与欣赏的艺术形式,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使人们产生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凝聚力,形成群体情感交流、协调关系的先决条件;第二,根据朱熹“和而不流”的注解,就是要做到“和而不流”,其根本在于要实行“仁”。以“仁”为内容,以仁德与仁政宣扬,使其超越社会阶层、民族习俗、语言形态、区域文化的差异、隔阂,从而起到人们群体的情感交流与协调关系的作用。“人而不仁,如乐何”的道理也就在其中了。  所谓“怨”,以孔安国注,为“刺上政也”,按此注可理解为批评和讽刺黑暗的政治。但是,这与孔子以“恭、宽、信、敬、惠”为美德的忠怨之道相矛盾。孔子要求人们“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为什么又肯定“可以怨”。因为“怨刺”之作可以反映人们的心声与疾苦,可从“怨刺”之诗中考察民情及政治得失。既然为政之道要“尽知天下之苦”,就要考察民情,考察政治得失,以便于施政,以维护统治阶级长久的统治地位。由此看来,孔子肯定“可以怨”与其忠怨之道也并不矛盾,也合于朱熹“怨而不怨”的说法。  “兴”、“观”、“群”、“怨”对诗乐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有很深的认识,也体现在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孔子也曾把“乐则韶舞,放郑声”提到“为邦”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音乐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对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影响。从个人、国家、教育等方面,孔子主张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的作用,使其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对于个人而言,不仅要有智慧、勇敢、寡欲,还要“文之以礼乐”,还必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修身养心、陶冶性情、培养个人的素质与品格。所以,孔子对弟子教之以六艺,而六艺以礼、乐为首。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认为音乐可以宣扬仁义道德,可以调和等级关系,使“君子”爱人,使“小人”易使,社会政治和顺,上下关系协调一致,实现其政通人和的理想社会局面;另一方面,认为为政之道,礼乐最为重要,充分体现了音乐对“移风易俗”、“安上治民”的作用。也集中反映了孔子对音乐社会功用的认识和重视。  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名况,号卿,赵国(今山西省安泽)人。曾经长期游学齐国,后来到楚国以著书至死。其主要思想汇集《嚷天论》一书中,一共有三十二篇(其后六篇为弟子所沦)。《韩非子·显学》中曾说:“自孔子之死也……儒分为八。”其中主要的是孟、荀两派,他们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仁”、“礼”学说,荀子从儒家思想出发,批判地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荀子强调“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嚷天论》)的唯物论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规律。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礼治”与“法治”相结合,以维护等级制度,提出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令行禁止,天下惟一”。同时,荀子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高雅、善良的音乐可以感化人们心中的善念,使人们“恶”的本性为“善”,音乐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但是,荀子仍把人分成两个等级,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因此,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性恶”,并不是说人不能为善,相反“性恶”正是人欲为善的根本原因。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净》)。“性,生之所以然者。”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其主要内容包括“饥而欲事,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些都是人性的自然反映。包括“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这些心理欲求也是人本性的自然反映。荀子认为如果顺从人的这些欲望而不加以制约,那么人们就会争夺,社会就会引起混乱。因此,荀子强调“天”、“人”、“性”、“伪”之分,必须“化性为伪”(伪,即人为的努力)。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乐论净上》。荀子从性恶出发,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抨击了墨子的“非乐”思想以及先秦诸子的节欲、寡欲、禁欲的观点,主张养欲、养情,反对纵欲,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用,即音乐有感化人心、陶冶性情的作用。荀子认为音乐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类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音乐在动荡的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在和平的环境中,又可以使人们以礼相待。他肯定了音乐在统一战争中的作用,因此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对音乐加以引导,并创作一些高雅、善良的音乐来感化人们心中的恶念,使人“恶”的本性变“善”,从而为统一、巩固封建政权服务。荀子认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使其“性恶”的本性得以完善,而“礼”,“乐”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论及“礼”、“乐”的关系问题时,荀子说:“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者也,王者不可易者也。乐和同,礼变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即音乐的根本目的与原则在于调和与和谐,充分表现人的情感本原和变化,以达到社会群体的和谐一致;礼的最根本目的与原则是维护群体中等级差别的道理和法律,以奖善惩恶,区别等级差异。荀子能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礼和乐的关系,这在他之前从未有过。

  荀子认为音乐的社会功用及审美标准是“中和”,同时也提出了“中和”的范畴,突出强调以“礼义”为本去建立高度的统一。荀子的“中和”思想带有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特征,其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荀子提出“贵礼乐而贱邪音”,否定“郑卫之音”,主张“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这与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放淫声”的思想一致。荀子主张用雅正之乐引导人们,使他们“以道制欲”,真正感受到审美愉悦,得到美的陶冶。荀子还提出“美善相乐”,但却并非“美”“善”并重,而认为“善”高于“美”,要求“美”服从于“善”,否定“美”的独立意义与价值。这种“重善轻美”的思想影响了我国长达几千年的音乐与美学发展。  此外,荀子反对墨子“乐非所以治也”的观点,认为墨子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是肤浅而错误的。荀子认为音乐不仅可以供人们娱乐,同时与社会政治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他指出,人生活当时的特点在于社会性“群”。  二 儒家“乐教”思想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的意义  孔子的音乐思想就是礼乐思想,他的音乐审美准则是“思无邪”。孔子肯定诗歌“兴”、“观”、“群”、“怨”的作用,要求诗歌的“怨”不越礼。孔子重视音乐的功用,重视乐与礼相配合,维护等级统治。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要求音乐的感情必须通过“礼”的节制,使之适度而不过分。正如汉代《毛诗序》总结的那样,要求音乐“发乎情,止乎礼义”,音乐发自人的感情,但人的情感必须在礼义限制的规范之内,无过无不及。孔子时代,“中”与“和”是分论的,通过孟子到荀子的《劝学》篇第一次将“中”与“和”合并为“中和”,荀子主张“美善相乐”、“以道治欲”(《荀子·王霸》),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乐论》),推崇音乐的“中和”之美,强调通过音乐审美符合“中和”之度。从而使“中和”审美成为儒家要求,即音乐以“礼”为本,从而达到和谐政治和社会的目的。继马王堆帛书《五行》出土之后,郭店楚简《五行》、《性自命出》等篇中涉及先秦儒家思孟学派所谓“仁、义、礼、智、圣”,以“五行”贯通天人之道的精神实质,人之“习”“性”来自“天”的本然“命”,而人“性”之善恶是经历复杂的外部生活而形成的。认为人的“心性”是藏于人的“内心”,正如钟磬一类的乐器,不敲击它是不会发出音响的。这种思想对儒家“心性”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继承孔子礼乐思想,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郭店楚简中有关于人之天“性”的认识,主张普通人与帝王、圣人“有同听焉”的听觉美感。其性善论主张推己及人,“与民同乐”,认为政和才有人和,人和才有乐和。而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主张对人“好声色”之欲的“恶”进行引导,使政治得到治理。荀子主张“审一定和”、“穷本极变”,要求音乐的情感变化用礼乐正声加以引导,如果引导不好,音乐就会往“伪善”或“恶”的方向发展。荀子主张“以道治欲”,“美善相乐”,美善并重,比孔子以美为主、美善并重的审美观更为理论化,更具完整性。就音乐作为表情的艺术而言,必然要求抑制音乐中“情”的因素,用“礼”限制“情”的自由抒发,至《乐记》理论的形成,“中和”审美才在审美观念上对后世文人音乐和雅乐等音乐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家美学思想对当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项目编号:1155233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春秋)孔子:《论语》,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2] 吉联抗:《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3] 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徐鸿:《试论孔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  [5] 张晓艳:《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儒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作者简介:陈薇,女,1970—,山东章丘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相关内容

  • 儒家五经典
  • 译者按:本文是清华大学哲学教授贝淡宁接受"浏览者"读书网(The Browser)的采访记.贝教授向海外读者简要介绍了儒家的五本经典. 因为儒学在中国的复兴,清华大学哲学教授贝淡宁开列了一份理解儒学所需要阅读的书目单,并简要说明了这些经典阐明的社会和管理观点. 记者:中国在走向现 ...

  • 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 高考语文第一题专练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

  •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人教版)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简单应用)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 ...

  • [人文颂]: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 历经6年精心打造 创意演绎儒家文化 国际社会好评如潮 下旬隆重奏响巴黎 <人文颂>: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王京生(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7日   第 07 版) 深圳原创的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在深圳音 ...

  • 历史必修三完整版提纲2016
  • 历史必修三 <思想文化史>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讲 百家争鸣 课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归纳: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 ...

  • 二轮历史必修三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 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

  • 荀墨论乐--从荀子和墨子的哲学思想解读其音乐观
  • 苟墨论乐 --从苟子和墨子的哲学思想解读其音乐观 王绪宁 摘要:本文以<荀子・乐论>和<墨子・非乐>为文献依据,以二者的相关哲学思想为理论背景,详细解读了荀子和墨子各自的音乐观.并对某些观点进行了批判的探讨. 关键词:荀子:墨子:音乐观:哲学思想1.苟子.墨子及其乐论思想概况 ...

  •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 思想精粹 和谐思维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 ...

  • 论礼记乐记主要思想与叔本华音乐思想之差异
  • 通识研究集刊 第 十一 期 2007年 06 月 页141-154 开 南 大 学 通识教育中心 论<礼记˙乐记>主要思想与叔本华音乐思想之差异 黄淑基* 摘要 本文中以<礼记˙乐记>及叔本华的音乐思想做此探论方式的基本比较论域,在此论域范围之中可做一较精细及正确音乐思想上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