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作者:毕德

岭南学刊 2016年03期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15)06-0016-03

  DOI:10.13977/j.cnki.lnxk.2015.06.00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也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如何深入理解、全面落实这些新要求呢?通过学习《建议》,本人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是硬道理到提出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不断深化。但是,实践永无止境,人们的认识也永无止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面临新的时代课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实现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是引领新常态的核心要义,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革命。五大发展理念这一崭新的论断,标志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又一次飞跃,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充分认识五大发展理念重大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序推进,五大发展理念在指导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因此,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继续深化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续写新的辉煌篇章,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的新任务。

  二是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面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急需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优秀干部,党的干部工作的“四化”方针应运而生。经过三十多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党的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批又一批符合“四化”方针要求的干部不断涌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干部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唯年龄、唯分数、唯票数、唯GDP的四唯现象影响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另外,一些干部由于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政治性不强、作风不正、担当不够、脱离群众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好干部必须有理想、敢担当、为民、务实、清廉五条新标准。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事关成败。一方面,要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方针,把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的人选拔出来,特别是重点培养和选拔政治强、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要根据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注意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问题,重点培养和选拔懂专业、善治理的领导干部,提高干部的专业化水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干部队伍建设德才兼备方针的具体体现。只有牢牢抓住这两个根本问题,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干部工作的新期待。

  三是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更好地带领群众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建党史,我们会发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战争年代的三湾改编,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覆盖无盲点,我们党一直重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从整体来看,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被严重虚化、边缘化,无法发挥基层党组织应有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等。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必然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如何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这些组织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挑战。以农村党组织建设为例,在广大农村除了党组织以外,还有村委会、经济联合社、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只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在各类基层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各类组织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最终和谐一致地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只有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引领各类组织健康成长。

  四是在能力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全方位提升能力,特别是不断提升宣传组织群众的能力和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建议》指出,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善于宣传和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党和群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群众的素质和愿望会不断提升,群众的利益和分层也会不断多元,宣传和组织群众的难度就会不断增加。从党员和干部的变化情况看,虽然文化水平和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和群众的感情以及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老一辈革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遇到一系列新挑战,碰到了一系列新难题,如果没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工作方式,就很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议》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高度重视和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这些论述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提高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能力是新形势下党的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我们党在依规治党、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对于广大党员和干部来讲,提高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能力,第一,要认清形势,心存敬畏,克服惯性思维。要把制度和规范当做通电的高压线,决不能再我行我素、依然故我,甚至不收手、不收敛。第二,要慎独慎微,建立底线思维。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般人都会严守规矩,难的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底线。因此,真正把依规治党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使党员干部养成慎独慎微的好习惯,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第三,要内化于心,净化灵魂,弘扬红色文化。依规治党和思想建党是密不可分的,制度建党的过程也是思想建党的过程,思想建党的过程同样又是制度建党的过程。只有把制度内化于心,才能做到外化于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际上是党的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党的红色文化发端于红船,形成于井冈,丰富发展于中央苏区和长征路上,集大成于宝塔山下和西柏坡村,在建国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崇尚理想、严明纪律、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是党的红色文化的核心特征。提高依规治党的能力离不开党的红色文化的弘扬,用红色文化引领党员干部的灵魂净化是提高依规治党能力的思想基石。第四,要以上率下,敢抓敢管,牢记两个责任。党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提高依规治党的能力关键看干部,核心在班子。同时,领导干部要敢于管理,克服好人主义心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神圣职责。

  五是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切实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巩固反腐败斗争的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从而有效保证我们党以良好形象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明显得到纠正。但是对作风建设的成绩估计不能过高。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高压之下实现的,作风问题仍然是“树倒根存”。今年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为了把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总体来看,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等特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作风问题还会出现新的表现形态,全党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着力构建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使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坚强决心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显著成效。当前反腐败斗争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反腐倡廉建设也永远在路上。《建议》指出,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些论述为今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既提出明确的要求又指明前进的方向。

作者介绍:毕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作者:毕德

岭南学刊 2016年03期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15)06-0016-03

  DOI:10.13977/j.cnki.lnxk.2015.06.00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也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如何深入理解、全面落实这些新要求呢?通过学习《建议》,本人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是硬道理到提出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不断深化。但是,实践永无止境,人们的认识也永无止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面临新的时代课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想、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实现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是引领新常态的核心要义,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革命。五大发展理念这一崭新的论断,标志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又一次飞跃,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充分认识五大发展理念重大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序推进,五大发展理念在指导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因此,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继续深化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续写新的辉煌篇章,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的新任务。

  二是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面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急需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优秀干部,党的干部工作的“四化”方针应运而生。经过三十多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党的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批又一批符合“四化”方针要求的干部不断涌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干部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唯年龄、唯分数、唯票数、唯GDP的四唯现象影响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另外,一些干部由于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政治性不强、作风不正、担当不够、脱离群众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好干部必须有理想、敢担当、为民、务实、清廉五条新标准。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事关成败。一方面,要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方针,把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的人选拔出来,特别是重点培养和选拔政治强、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要根据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注意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问题,重点培养和选拔懂专业、善治理的领导干部,提高干部的专业化水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干部队伍建设德才兼备方针的具体体现。只有牢牢抓住这两个根本问题,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干部工作的新期待。

  三是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更好地带领群众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建党史,我们会发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战争年代的三湾改编,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覆盖无盲点,我们党一直重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从整体来看,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被严重虚化、边缘化,无法发挥基层党组织应有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等。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必然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如何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这些组织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挑战。以农村党组织建设为例,在广大农村除了党组织以外,还有村委会、经济联合社、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只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在各类基层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各类组织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最终和谐一致地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只有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引领各类组织健康成长。

  四是在能力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全方位提升能力,特别是不断提升宣传组织群众的能力和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建议》指出,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善于宣传和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党和群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群众的素质和愿望会不断提升,群众的利益和分层也会不断多元,宣传和组织群众的难度就会不断增加。从党员和干部的变化情况看,虽然文化水平和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和群众的感情以及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老一辈革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遇到一系列新挑战,碰到了一系列新难题,如果没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工作方式,就很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议》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高度重视和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这些论述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提高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能力是新形势下党的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我们党在依规治党、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对于广大党员和干部来讲,提高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能力,第一,要认清形势,心存敬畏,克服惯性思维。要把制度和规范当做通电的高压线,决不能再我行我素、依然故我,甚至不收手、不收敛。第二,要慎独慎微,建立底线思维。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般人都会严守规矩,难的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底线。因此,真正把依规治党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使党员干部养成慎独慎微的好习惯,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第三,要内化于心,净化灵魂,弘扬红色文化。依规治党和思想建党是密不可分的,制度建党的过程也是思想建党的过程,思想建党的过程同样又是制度建党的过程。只有把制度内化于心,才能做到外化于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际上是党的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党的红色文化发端于红船,形成于井冈,丰富发展于中央苏区和长征路上,集大成于宝塔山下和西柏坡村,在建国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崇尚理想、严明纪律、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是党的红色文化的核心特征。提高依规治党的能力离不开党的红色文化的弘扬,用红色文化引领党员干部的灵魂净化是提高依规治党能力的思想基石。第四,要以上率下,敢抓敢管,牢记两个责任。党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提高依规治党的能力关键看干部,核心在班子。同时,领导干部要敢于管理,克服好人主义心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神圣职责。

  五是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切实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巩固反腐败斗争的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从而有效保证我们党以良好形象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明显得到纠正。但是对作风建设的成绩估计不能过高。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高压之下实现的,作风问题仍然是“树倒根存”。今年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为了把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总体来看,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等特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作风问题还会出现新的表现形态,全党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着力构建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使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坚强决心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显著成效。当前反腐败斗争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反腐倡廉建设也永远在路上。《建议》指出,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些论述为今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既提出明确的要求又指明前进的方向。

作者介绍:毕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相关内容

  • 怎么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怎么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途径实现 (教师教育学院 12应用心理学 邓海飞 1211021001) [摘要]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党的 ...

  • 怎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刻标注下鲜明的印记. 这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节点-- 中国已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正带 ...

  •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7]
  •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选择题 1.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主要表现在我国 ( ) 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③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已大大增强 ④我国已成为中 ...

  •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_路径和挑战的思考_梅燕京
  •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路径和挑战的思考 中共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即[摘要]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目标,也是 ...

  • "四个全面"专题党课宣讲稿(资料)
  • "四个全面"专题党课宣讲稿(资料)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与背景 1.四个全面的提出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 ...

  • 4.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发展观
  • 第十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把第二框的"科学发展观"部分放在这一节讲)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难点: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 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1)实 ...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 2015-02-27 09:56 人民论坛 字号: [摘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陆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其整合,形成了"四个全面" ...

  • 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 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http://www.xjxnw.com 新疆兴农网 2015-03-30 13:29:56 浏览次数: 郑国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释了&q ...

  •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 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4) 大家下午好!2014 年 12 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 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