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篮球比赛24秒倒计时器设计

课 程: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数字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电气本一班 121117031 2014年12月19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1)

1.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1)

1.2电路设计方案设计·············································(1)

2. 各芯片的用法与功能···············································(1)

2.1 74LS192·······················································(1)

2.2 555定时器····················································(1)·

3.各部分电路设计····················································(2)

3.1信号发生部分·················································(2)·

3.2倒计时部分····················································(3)

3.3停止控制电路·················································(3)·

3.4警报提示装置·················································(4)·

4.总设计(总电路图)················································(4)

5.安装、调试步骤···················································(5)

6.电路仿真调试·······················································(5)

7.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10)

8.收获与体会························································(10)

9.仪器仪表明细清单·················································(11) 参考文献·····························································(12)

1. 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1.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说明:

倒计时功能主要是利用192计数芯片来实现,同时利用反馈和置数实现进制的转换,以适合分和秒的不同需要,倒计时器到零时,通过停止控制电路使计数器停止计数并发出蜂鸣警报。

1.2电路设计方案:

24秒倒计时的总体方案框图如图所示,它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辅助时序控制电路等五个模块组成。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使系统的主要模块。计数器完成24秒计时功能,而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技术、暂停和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与灭灯、定时时间到报警等功能。

秒脉冲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是电路的时钟脉冲和定时标准,但本设计对此信号要求并不高,故电路可采用555集成电路或由TTL 与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

译码显示电路由自带译码器的数码管组成。报警电路在试验中可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代替。

主体电路:24秒倒计时。24秒计数芯片的置数端清零端共有一个开关,比赛开始后,24秒的置数端无效,24秒的倒数计时器倒数计时开始进行倒计时,逐秒倒计时到零。选取00这个状态,通过组合逻辑电路给出截断信号,让该信号与时钟脉冲在与门中将时钟截断,使计时器在计数到零时停住。

2. 各芯片的用法与功能

2.1 74LS192

74LS192是十进制计数器,具有异步清零和异步置数功能,且有进位和借位输出端。当需要进行多级扩展连接时,只要将前级接到下一级的CP 端,端接到下一级的CP 端即可。

74LS192功能表:

2.2 555定时器

555定时器应用为多谐振荡电路时,当电源接通Vcc 通过电阻R1,R2向电容C 充电,其上电压按指数规律上升,当u 上升至2/3Vcc,会使比较器C1输出翻转,输出电压为零,同时放电管T 导通,电容C 通过R2放电;当电容电压下降到1/3Vcc,比较器C2工作输出电压变为高电平,C 放电终止,Vcc 通过R1,R2又开始充电;周而复始,形成振荡。则其振荡周期与充放电时间有关,也就是与外接元件有关,不受电源电压变化影响。

输出波形的振荡周期可用过度过程公式计算:

3. 各部分电路设计

3.1信号发生部分:

秒脉冲的产生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完成。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当开关断开时,555定时器产生周期为1s 的脉冲;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不能输出信号,于是没有脉冲输入74LS192中,故74LS192在保持状态,即实现暂停功能。

3.2倒计时部分:

3.3停止控制电路:

3.4警报提示装置:

4总电路原理图:

5. 安装、调试步骤

5.1按照万能板的规格,设定好各集成芯片的排放位置、测试各芯片是否与面板接触良好。

5.2用同步可逆双时钟BCD 计数器74LS192及相关门实现定时倒计时电路。

5.3当检测出问题后分析其原因,是元器件本身原因还是接线错误,更换元件或重新正确接线,保证电路的正确运行。

5.4整体综合连接,测试整体性能。

6. 电路仿真调试

6.1启动功能

当开关J2闭合后再断开计时器开始计时

6.2复位功能

当开关J3闭合时,计数器复位为24

6.3暂停功能

当开关J1闭合时计数器停止计数

6.4自动停止、复位功能

当计数器计时到00然后自动复位到24,同时LED 灯亮,蜂鸣器响

7.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7.1故障分析和解决

在实际连线过程中,出现故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接线错误就是第一个一个难以避免的困难。另外一个让人头疼的原因是实验板与芯片接触不良,导致形成软型故障,难以准确找出故障点。最后,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细节也不能忽视,就是实物图和电脑仿真上的芯片接法并不完全一样,电脑仿真上的芯片许多管脚已经默认接地或接电源了,这些我们在实物图上就必须实际的接上,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在查找故障时,首先要有耐心和细心。同时要开动脑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在不通电的情况下,通过目测,对照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检查每一块片是否正确,极性有无接反,管脚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接错。

7.2电路改进

尽管用本电路所焊接出来的电路板能实现功能,而且电路也很稳定。这也是对本电路的肯定。但从使用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当数码管显示到00时,能亮灯,那应该是更完美的。但是本电路只有在从00转到24时才能亮灯及报警,也就是说报警器满了1秒钟报警。

实际的电路改进:可以先在两个74LS192的输出端接上接两个四输入端与非门。并且接到触发器的输入端,这样能实现当数码管显示到00时,LED 发光且蜂鸣器发出声音,实现报警功能。但是,这样的代价时使电路更加的复杂,所带来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

8. 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也暴露除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文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刃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事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许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然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原件

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构造及原理。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9. 仪表仪器清单

参考文献

1.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谢自美主编 华中理工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江小安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陈大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篮球比赛24秒倒计时器设计

课 程: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数字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电气本一班 121117031 2014年12月19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1)

1.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1)

1.2电路设计方案设计·············································(1)

2. 各芯片的用法与功能···············································(1)

2.1 74LS192·······················································(1)

2.2 555定时器····················································(1)·

3.各部分电路设计····················································(2)

3.1信号发生部分·················································(2)·

3.2倒计时部分····················································(3)

3.3停止控制电路·················································(3)·

3.4警报提示装置·················································(4)·

4.总设计(总电路图)················································(4)

5.安装、调试步骤···················································(5)

6.电路仿真调试·······················································(5)

7.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10)

8.收获与体会························································(10)

9.仪器仪表明细清单·················································(11) 参考文献·····························································(12)

1. 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1.1电路设计原理框图

说明:

倒计时功能主要是利用192计数芯片来实现,同时利用反馈和置数实现进制的转换,以适合分和秒的不同需要,倒计时器到零时,通过停止控制电路使计数器停止计数并发出蜂鸣警报。

1.2电路设计方案:

24秒倒计时的总体方案框图如图所示,它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辅助时序控制电路等五个模块组成。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使系统的主要模块。计数器完成24秒计时功能,而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技术、暂停和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与灭灯、定时时间到报警等功能。

秒脉冲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是电路的时钟脉冲和定时标准,但本设计对此信号要求并不高,故电路可采用555集成电路或由TTL 与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

译码显示电路由自带译码器的数码管组成。报警电路在试验中可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代替。

主体电路:24秒倒计时。24秒计数芯片的置数端清零端共有一个开关,比赛开始后,24秒的置数端无效,24秒的倒数计时器倒数计时开始进行倒计时,逐秒倒计时到零。选取00这个状态,通过组合逻辑电路给出截断信号,让该信号与时钟脉冲在与门中将时钟截断,使计时器在计数到零时停住。

2. 各芯片的用法与功能

2.1 74LS192

74LS192是十进制计数器,具有异步清零和异步置数功能,且有进位和借位输出端。当需要进行多级扩展连接时,只要将前级接到下一级的CP 端,端接到下一级的CP 端即可。

74LS192功能表:

2.2 555定时器

555定时器应用为多谐振荡电路时,当电源接通Vcc 通过电阻R1,R2向电容C 充电,其上电压按指数规律上升,当u 上升至2/3Vcc,会使比较器C1输出翻转,输出电压为零,同时放电管T 导通,电容C 通过R2放电;当电容电压下降到1/3Vcc,比较器C2工作输出电压变为高电平,C 放电终止,Vcc 通过R1,R2又开始充电;周而复始,形成振荡。则其振荡周期与充放电时间有关,也就是与外接元件有关,不受电源电压变化影响。

输出波形的振荡周期可用过度过程公式计算:

3. 各部分电路设计

3.1信号发生部分:

秒脉冲的产生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完成。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当开关断开时,555定时器产生周期为1s 的脉冲;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不能输出信号,于是没有脉冲输入74LS192中,故74LS192在保持状态,即实现暂停功能。

3.2倒计时部分:

3.3停止控制电路:

3.4警报提示装置:

4总电路原理图:

5. 安装、调试步骤

5.1按照万能板的规格,设定好各集成芯片的排放位置、测试各芯片是否与面板接触良好。

5.2用同步可逆双时钟BCD 计数器74LS192及相关门实现定时倒计时电路。

5.3当检测出问题后分析其原因,是元器件本身原因还是接线错误,更换元件或重新正确接线,保证电路的正确运行。

5.4整体综合连接,测试整体性能。

6. 电路仿真调试

6.1启动功能

当开关J2闭合后再断开计时器开始计时

6.2复位功能

当开关J3闭合时,计数器复位为24

6.3暂停功能

当开关J1闭合时计数器停止计数

6.4自动停止、复位功能

当计数器计时到00然后自动复位到24,同时LED 灯亮,蜂鸣器响

7.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7.1故障分析和解决

在实际连线过程中,出现故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接线错误就是第一个一个难以避免的困难。另外一个让人头疼的原因是实验板与芯片接触不良,导致形成软型故障,难以准确找出故障点。最后,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细节也不能忽视,就是实物图和电脑仿真上的芯片接法并不完全一样,电脑仿真上的芯片许多管脚已经默认接地或接电源了,这些我们在实物图上就必须实际的接上,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在查找故障时,首先要有耐心和细心。同时要开动脑筋,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在不通电的情况下,通过目测,对照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检查每一块片是否正确,极性有无接反,管脚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接错。

7.2电路改进

尽管用本电路所焊接出来的电路板能实现功能,而且电路也很稳定。这也是对本电路的肯定。但从使用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当数码管显示到00时,能亮灯,那应该是更完美的。但是本电路只有在从00转到24时才能亮灯及报警,也就是说报警器满了1秒钟报警。

实际的电路改进:可以先在两个74LS192的输出端接上接两个四输入端与非门。并且接到触发器的输入端,这样能实现当数码管显示到00时,LED 发光且蜂鸣器发出声音,实现报警功能。但是,这样的代价时使电路更加的复杂,所带来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

8. 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也暴露除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文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刃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事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许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然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原件

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构造及原理。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9. 仪表仪器清单

参考文献

1.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谢自美主编 华中理工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江小安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陈大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内容

  • 数字媒体技术
  • 浙江 培养目标 浙江大大江 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201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与制作.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 学大 Z h i e j 培养要 ...

  • 视觉传达专业[数字媒体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数字媒体设计/ Digital Media Design 2.课程代码 163Y096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5.学时/学分 64(4+20+40)/4 6.先修课程 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平面广告设计. ...

  •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课程名称:课题名称:设计人员: 指导教师:2011年12月27日 摘要 数字钟是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数码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振荡电路:主要用来产生时间标准信号,因为时钟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时间标准信号的频率及稳定度,所以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

  • 电子钟课程设计心得
  • 这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很用心的去完成,当总原理图绘好的那一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真正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拿到课题后,我首先将<数字电子技术>中有关本次设计的内容复习了一遍,比如七段译码显示器.计数器.振荡器等等.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我去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

  • 计算机课程体系(学习顺序)
  • 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 ⒈ 高等数学 ⒉ 线性代数 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 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 ⒈ 电路分析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 ...

  •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
  • 基础方面: ⒈ 高等数学 ⒉ 线性代数 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 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 ⒈ 电路分析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 ...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0201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学 时:72 学 分:4.5 制 订 人: 审 核: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 (一)学习领域定位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领域由岗位群的&qu ...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讲义(1)(1)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讲义 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电 目 录 第一部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概述 ......................... 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必要性与目的 .......................... 1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 ...

  • 电子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关于一款高精度低功耗成本的实用数字时钟的.数字时钟在人们 的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电子手表,电子计时器等.所谓数字时钟,是指利用电子电路构成的计时器.相对机械中而言数字钟能达到准确计时,并显示小时.分.秒,同时能对该钟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整点 ...

  • 电子电路EDA实训报告
  • 电子电路EDA实训报告 电气与控制工程 自动化1305 雷心宇 1306050506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EDA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电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设计重点掌握一种EDA 软件--Multisim软件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应用,训练学生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