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夜光杯]的风格与上海地域文化

  摘要: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地域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为弘扬上海地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新民晚报・夜光杯》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着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尽可能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其真实有效的应用价值,并对其与上海艺术、建筑风格、文学特质、城市性格等方面的融合之处加以初步探析,并浅析它是如何将这些文化体现得酣畅淋漓,也让国内其他晚报副刊分享其精彩之处。   关键词:《夜光杯》 上海地域文化 文化互动      地域文化特色各异,《新民晚报》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已走出国门,自信地向世界展示“长三角”这颗璀璨明珠所散发出的文化魅力的奇光异彩。《夜光杯》作为最能体现上海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本文特选取了2010年4月份整30期的《夜光杯》作为研究对象来论证这一事实。   《夜光杯》的内容与上海地域文化的互动   《夜光杯》日出两个版加半个版的长篇连载,2004年5月,每周增出一期《星期天夜光杯》(共16个版),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报刊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夜光杯》在留住“客人”并赢取读者良好口碑的过程中,其具有的上海地域特色文化的、新颖的内容可谓劳苦功高。   言论与上海文化身份之契合。提起《夜光杯》的言论,人们的第一印象势必就会想起那鞭辟入里、挥洒自如的“林放式”风格,为了继承和发扬林放式杂文的优良传统,开辟了杂文专栏的“世象杂谈”,与通常在《夜光杯》第二版的“灯花”言论专栏共同秉承了“未晚谭”的摒弃空谈、大话的品质。   笔者抽取的样本月份的《夜光杯》第二版的“灯花”言论专栏,最长的一篇也只有千字左右,最短的甚至不到200字,其中以2010年4月13日的“灯花”专栏文章《美国老太的回答》为例,从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美国老太延伸到了贪污腐败问题,全文不过600字,寥寥数语,却揭示了人们在交通规则面前的不同反应而导致的不同后果。   《夜光杯》所蕴涵的文学气质与海派文化之融合。我们知道,海派文化特指上海的文化,它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与后来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具有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的元素,区别于中国单纯的传统文化,有着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①   从《夜光杯》4月份的副刊内容中,信手拈来一篇文章,都或深或浅地有这样一种痕迹。例如4月1日的文章《捂》,是一篇仅仅300多字的小文章,作者讲述了小孙子以为“捂”钱可以生钱的天真行为,文章虽短却让人读后油然生出对天伦之乐的向往。   再以散文来说,《夜光杯》的散文现在很少刊登纯抒情散文,而是以叙事散文为主,主要原因大概是纯抒情散文一般不再适合多数市民的口味,它的叙事性散文一般主线明了,简洁生动,而且让读者有新鲜感、新的启迪,用动人心弦的力量努力与读者产生共鸣。②小说也融进了豁达开放的心态,操着时代性的口音,着上“张爱玲式”的小资情调的底色,和上浅浅的忧郁的旋律,表现出来的正是海派文化容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品格。   书法绘画等形式与海派艺术之联合。在每日一期的《夜光杯》上,几乎都会有一幅艺术作品,像中国画、钢笔画、油画、装饰画、书法、剪纸、篆刻等不一而足。这些艺术形式在美化版面的同时,也从一个小侧面让读者窥探到海派艺术的精华,从骨子里渗透着海派精神异样的艺术风采。   在2010年4月份30期的《夜光杯》中,中国画所占的比重很大,位置一般在《夜光杯》的第一版上,色彩鲜艳,十分醒目。在色彩相对单一的整个副刊版面上,其视觉冲击力可想而知。若说上海人有欣赏国画的“先天优势”的话,那么间或的其他的不断花样翻新的艺术形式是否也能走俏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直以来,上海的美术也以前瞻性的势头、个性化的姿态矗立于东海海滨。在这里聚集着许多有实力、有影响力的美术家,无论是传统美术的推陈出新,还是西画的本土化,抑或是现代美术的独具一格,无不继承着海派的开放心态和进取精神,现代的海派美术家们也更加大胆地在中西交会间积极探索,将社会生活、时代风貌、个人情感熔于一炉,体现出了真诚的人文关怀和丰厚的美术内涵,创建着更加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艺术风格。③   《夜光杯》的形式特色与上海地域文化的互动   上海的地域特色文化是指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上海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精华的体现,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海发展的初始阶段。古老而又年轻的上海地域特色文化活生生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上海人茶余饭后随手拿起的《夜光杯》中,《夜光杯》副刊的形势特色体现着该地域居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素养。   栏目设置与上海人。《夜光杯》的两个版面在风格上是统一的。因为身份是晚报副刊,所以它十分周全地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两个版面像怒放的两朵花,文章虽然特别随意,消遣性强,但都有一个类似花蕊的中心来统领整个版面,这就是第一版的“世象杂谈”和第二版的“灯花”,它们不仅点缀了版面,而且因为理性的分析而增加了版面的分量。《夜光杯》的栏目设置最独特之处在于与上海人有神似之处。上海著名作家王安忆曾经在一篇小说的开头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从来不会追究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历史。”所以上海人自己都不能很精准地描绘自己,所以精明、小资、细心、小气等成了上海人的代名词,与其极为神似之处的《夜光杯》栏目设置的“精、细、小”的特点也处处体现着上海人的这种气质。   版面布局与上海建筑。《夜光杯》的版面编排新颖独特,十分有趣。与用很多大标题、大板块、大照片来吸引读者的浓眉大眼式的其他新型报纸比较而言,它的版面布局显得细眉细眼,无意间流露出“小家碧玉”的神态。   新民晚报老报人曾规定,《夜光杯》上不能出现“统线”(亦称“通线”),所以在《夜光杯》上,无论纵看还是横看,是很难找到通栏文章的。《夜光杯》的版面设计,具体到每篇文章的空间形态上,有扎栏(正方形和长方形)和甩(从左上到右下)两种,这些规矩,既有晚报副刊所继承的一贯传统,还有用相当考究的编排思想赋予《夜光杯》的新的内涵。④正是强调以曲折来凸显意境的手法,使《夜光杯》上很少出现贯穿整个版面的直线。   标题与上海性格。标题在《夜光杯》上往往以较为中规中矩的面目出现,标题字数严格控制在10字以内,题文关系以文包题居多,与《羊城晚报》的副刊那种挥洒任意的风格相比,它更显现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而这恐怕就是上海性格中的挑剔、外向、理智的共通之处。有人在谈起城市性别时,往往将北京归为硬性风格派,而上海属于和煦温婉的腔调派,在柔声细语的腔调中,唱出的是上海的“精细情节”,例如上海的大小聚会场所,哪怕只是弄堂里的小菜馆,也是小碗、小盘、小碟,处处在强调这个城市的细心与周到的性格。⑤   《夜光杯》上很多极为平常的文章或许在有些高深作家那里根本不入眼。通常在《夜光杯》的第二版上,会刊登相对通俗的文章,内容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见现象,言辞语句也无曲折,例如《疼的感觉》、《午后的泥路》、《寄往春天的明信片》等,然而就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标题,像极了邻居和你聊天时的放松氛围,还是让读者找到了小小的心灵颤动。   注 释:   ①李伦新、熊月之、严家栋等:《“海派文化”学术笔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②全岳春:《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新民晚报・夜光杯为例〉》,《探索与争鸣》,2008(2)。   ③施大畏:《上海美术正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上海采风》,2009(1)。   ④《黄浦江畔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编校:赵 亮

  摘要: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地域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为弘扬上海地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新民晚报・夜光杯》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着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尽可能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其真实有效的应用价值,并对其与上海艺术、建筑风格、文学特质、城市性格等方面的融合之处加以初步探析,并浅析它是如何将这些文化体现得酣畅淋漓,也让国内其他晚报副刊分享其精彩之处。   关键词:《夜光杯》 上海地域文化 文化互动      地域文化特色各异,《新民晚报》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已走出国门,自信地向世界展示“长三角”这颗璀璨明珠所散发出的文化魅力的奇光异彩。《夜光杯》作为最能体现上海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本文特选取了2010年4月份整30期的《夜光杯》作为研究对象来论证这一事实。   《夜光杯》的内容与上海地域文化的互动   《夜光杯》日出两个版加半个版的长篇连载,2004年5月,每周增出一期《星期天夜光杯》(共16个版),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报刊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夜光杯》在留住“客人”并赢取读者良好口碑的过程中,其具有的上海地域特色文化的、新颖的内容可谓劳苦功高。   言论与上海文化身份之契合。提起《夜光杯》的言论,人们的第一印象势必就会想起那鞭辟入里、挥洒自如的“林放式”风格,为了继承和发扬林放式杂文的优良传统,开辟了杂文专栏的“世象杂谈”,与通常在《夜光杯》第二版的“灯花”言论专栏共同秉承了“未晚谭”的摒弃空谈、大话的品质。   笔者抽取的样本月份的《夜光杯》第二版的“灯花”言论专栏,最长的一篇也只有千字左右,最短的甚至不到200字,其中以2010年4月13日的“灯花”专栏文章《美国老太的回答》为例,从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美国老太延伸到了贪污腐败问题,全文不过600字,寥寥数语,却揭示了人们在交通规则面前的不同反应而导致的不同后果。   《夜光杯》所蕴涵的文学气质与海派文化之融合。我们知道,海派文化特指上海的文化,它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与后来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具有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的元素,区别于中国单纯的传统文化,有着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①   从《夜光杯》4月份的副刊内容中,信手拈来一篇文章,都或深或浅地有这样一种痕迹。例如4月1日的文章《捂》,是一篇仅仅300多字的小文章,作者讲述了小孙子以为“捂”钱可以生钱的天真行为,文章虽短却让人读后油然生出对天伦之乐的向往。   再以散文来说,《夜光杯》的散文现在很少刊登纯抒情散文,而是以叙事散文为主,主要原因大概是纯抒情散文一般不再适合多数市民的口味,它的叙事性散文一般主线明了,简洁生动,而且让读者有新鲜感、新的启迪,用动人心弦的力量努力与读者产生共鸣。②小说也融进了豁达开放的心态,操着时代性的口音,着上“张爱玲式”的小资情调的底色,和上浅浅的忧郁的旋律,表现出来的正是海派文化容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品格。   书法绘画等形式与海派艺术之联合。在每日一期的《夜光杯》上,几乎都会有一幅艺术作品,像中国画、钢笔画、油画、装饰画、书法、剪纸、篆刻等不一而足。这些艺术形式在美化版面的同时,也从一个小侧面让读者窥探到海派艺术的精华,从骨子里渗透着海派精神异样的艺术风采。   在2010年4月份30期的《夜光杯》中,中国画所占的比重很大,位置一般在《夜光杯》的第一版上,色彩鲜艳,十分醒目。在色彩相对单一的整个副刊版面上,其视觉冲击力可想而知。若说上海人有欣赏国画的“先天优势”的话,那么间或的其他的不断花样翻新的艺术形式是否也能走俏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直以来,上海的美术也以前瞻性的势头、个性化的姿态矗立于东海海滨。在这里聚集着许多有实力、有影响力的美术家,无论是传统美术的推陈出新,还是西画的本土化,抑或是现代美术的独具一格,无不继承着海派的开放心态和进取精神,现代的海派美术家们也更加大胆地在中西交会间积极探索,将社会生活、时代风貌、个人情感熔于一炉,体现出了真诚的人文关怀和丰厚的美术内涵,创建着更加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艺术风格。③   《夜光杯》的形式特色与上海地域文化的互动   上海的地域特色文化是指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上海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精华的体现,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海发展的初始阶段。古老而又年轻的上海地域特色文化活生生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上海人茶余饭后随手拿起的《夜光杯》中,《夜光杯》副刊的形势特色体现着该地域居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素养。   栏目设置与上海人。《夜光杯》的两个版面在风格上是统一的。因为身份是晚报副刊,所以它十分周全地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两个版面像怒放的两朵花,文章虽然特别随意,消遣性强,但都有一个类似花蕊的中心来统领整个版面,这就是第一版的“世象杂谈”和第二版的“灯花”,它们不仅点缀了版面,而且因为理性的分析而增加了版面的分量。《夜光杯》的栏目设置最独特之处在于与上海人有神似之处。上海著名作家王安忆曾经在一篇小说的开头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从来不会追究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历史。”所以上海人自己都不能很精准地描绘自己,所以精明、小资、细心、小气等成了上海人的代名词,与其极为神似之处的《夜光杯》栏目设置的“精、细、小”的特点也处处体现着上海人的这种气质。   版面布局与上海建筑。《夜光杯》的版面编排新颖独特,十分有趣。与用很多大标题、大板块、大照片来吸引读者的浓眉大眼式的其他新型报纸比较而言,它的版面布局显得细眉细眼,无意间流露出“小家碧玉”的神态。   新民晚报老报人曾规定,《夜光杯》上不能出现“统线”(亦称“通线”),所以在《夜光杯》上,无论纵看还是横看,是很难找到通栏文章的。《夜光杯》的版面设计,具体到每篇文章的空间形态上,有扎栏(正方形和长方形)和甩(从左上到右下)两种,这些规矩,既有晚报副刊所继承的一贯传统,还有用相当考究的编排思想赋予《夜光杯》的新的内涵。④正是强调以曲折来凸显意境的手法,使《夜光杯》上很少出现贯穿整个版面的直线。   标题与上海性格。标题在《夜光杯》上往往以较为中规中矩的面目出现,标题字数严格控制在10字以内,题文关系以文包题居多,与《羊城晚报》的副刊那种挥洒任意的风格相比,它更显现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而这恐怕就是上海性格中的挑剔、外向、理智的共通之处。有人在谈起城市性别时,往往将北京归为硬性风格派,而上海属于和煦温婉的腔调派,在柔声细语的腔调中,唱出的是上海的“精细情节”,例如上海的大小聚会场所,哪怕只是弄堂里的小菜馆,也是小碗、小盘、小碟,处处在强调这个城市的细心与周到的性格。⑤   《夜光杯》上很多极为平常的文章或许在有些高深作家那里根本不入眼。通常在《夜光杯》的第二版上,会刊登相对通俗的文章,内容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见现象,言辞语句也无曲折,例如《疼的感觉》、《午后的泥路》、《寄往春天的明信片》等,然而就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标题,像极了邻居和你聊天时的放松氛围,还是让读者找到了小小的心灵颤动。   注 释:   ①李伦新、熊月之、严家栋等:《“海派文化”学术笔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②全岳春:《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新民晚报・夜光杯为例〉》,《探索与争鸣》,2008(2)。   ③施大畏:《上海美术正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上海采风》,2009(1)。   ④《黄浦江畔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编校:赵 亮


相关内容

  •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_以_新民晚报_夜光杯_为例
  • 新闻思辨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 --以<新民晚报・夜光杯>为例 □ 全岳春 内容摘要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 新民晚报・夜< 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日益丰富,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困境,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 ...

  • 解放前[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历史探源
  • 解放前<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历史探源 周劼人 摘要:1946年5月1日<新民晚报>前身<新民报>上海版晚刊成立,同日其副刊"夜光杯"创刊.从1946年5月到1947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晚刊被停刊,这一时期也 ...

  • 但识琴中趣
  • 窗前骤雨淅沥,茶烟袅然缱绻,怎不叫人想念熊秉明先生. 对熊秉明先生的印象,似乎越来越模糊了.窗前骤雨淅沥,茶烟袅然缱绻,管平湖先生所弹<流水>翻然入耳,声声动人.想起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之叹,而墙上正挂着此一联,是熊秉明先生为我所写. 熊秉明先生是云南人, ...

  • 西渡口的奉浦大桥"情"
  • 小编的话  弹指一挥间,奉浦大桥建成已有21载了.过去那火热的建设岁月,中间的波澜起伏,至今记忆犹新. 一坐上回南桥的虹梅路公交车,烦躁一扫而尽.那颠颠簸簸的汽车,好似一个大摇篮,让不少乘客眼困.可我的脑细胞却异常活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快驶上奉浦大桥了!我努力睁大眼睛,视线向桥墩地面方向扫去:那星 ...

  • "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方案
  • 一、活动宗旨: 为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xx]15号)要求,通过开展“节能减排”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加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 ...

  • 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女人
  • 张可(1919-2006)出生苏州世家,受教于李健吾.孙大雨等名师,18岁时即翻译出版奥尼尔的剧本<早点前>.后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名教授.莎士比亚专家.政治运动中丈夫王元化屡遭劫难,她以一己之力维持家庭的生存.1979年中风,读写俱废,无法与人深入交谈,却依然以微笑面对.王元化先生曾赞叹 ...

  • 但看木叶舞枝头,便晓风穿过
  • 小编的话   "谁曾见过风?你我皆不曾.但看木叶舞枝头,便晓风穿过."大风和章鱼,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怎么扯上了关系? 章鱼和大风 詹湛 很早之前,我就着迷于一首写得好,译得亦很可爱的诗:"谁曾见过风?你我皆不曾.但看木叶舞枝头,便晓风穿过."后来才知道,出自英 ...

  • 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
  • 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运动概观 何云贵/马韵梅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戏剧运动,历时八年,绵延数省,其时间与空间皆随军事力量的进退和政治力量的消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其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内涵也历经嬗变,极为丰官.由于时隔久远,资料遗失,今天,人们已很难详知其当年的辉煌盛况了.这里,我们主要兼顾时序,从空 ...

  • 回到原点: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
  • [摘要]韩少功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从乡村最终回到乡村,他完成了地理意义上的一个轮回.回顾其人生历程和创作历程,从城市回归农村是他的必然选择,而这种选择与三湘大地的地理环境.湖湘文化精神的塑造以及对城市现代化的反思密切相关. [关键词]乡土情结:湖湘文化精神:地理环境 从茫然无知的二十世纪七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