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初探

  国家农业公园是区域内休闲观光农业的集群,是以现代高效农业为本,融地方文化、特色创意为一体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业态,其具体发展模式还处在一个探索与实践的初期阶段,本文在总结相关学者对国家农业公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家农业公园的理论体系和相关典型案例,初步提出了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模式。

  一、前言

  国家农业公园是继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林家乐及生态观光农业园等乡村旅游业态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乡村休闲方式。国家农业公园在旅游产业上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实践。作为一种高端的农业旅游形态,真正意义的农业公园在国外起步较早,在国内近几年也有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外对国家农业公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侯满平、石英(2015)从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念、特征、模式、功能与效益和未来前景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农业公园进行了首次系统的解读;段领军(2013)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为例,分析了都市现代农业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王贵(2012)融入现代发展的理念,系统阐述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的主旨,结合红兴隆实际提出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重点要从现代农业、宜居城镇、红色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打造。

  二、国家农业公园理论体系

  (一)国家农业公园概念

  农业公园是以经营公园的思路,利用农村生态自然的环境,以绿色田野和秀美乡村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乡村文化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等旅游业态相融合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它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乐、农村民俗游览等传统农业休闲旅游。它是在农业观光和中国乡村休闲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产品,属于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是一个更能体现社会和谐、时尚简约的生活理念、重返淳朴的现代农业公园化景观,融合多种业态,可以有效推动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乡村度假、康体疗养的休闲活动的规模化和专门化,加快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促进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建设。

  (二)国家农业公园的产生

  国家农业公园是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理想模式,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中国农业部早在2008年时就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根据该标准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国家农业公园评定以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史遗产传承、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村域经济主体、村民生活展现、服务设施配置、品牌形象塑造、规划设计协调为主要内容的十一大评价指数,共计100分。为建设美丽、低碳、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服务业、旅游业深化发展的有关要求,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拟计划用5―8年的时间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一)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位于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项目规划总面积62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50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整个试点项目包括十个功能区。景区内外环境采用远程监控、智能室温、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种植的近千种高档蔬菜、瓜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使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此外,它还是中国农业休闲的最高端形态和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 2013年9月,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园区内已完成智能化温室5万平方米,农展馆、农耕文化广场、农科蔬苑、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完成改造提升;湿地公园、热带雨林、沂蒙山农耕博物馆、新天地游乐城等多个重要节点项目,中国知青园、光伏发电等新项目正在开建。

  (二)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主要涉及雁鸣湖镇的东漳东村、韩寨、朱固3个村,北至运粮河,东南至丁村沟,西接中东路,三面环水一面为路,计划总投资35亿。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一座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公园内共设置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六个功能分区。

  (三)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又名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是琼海市的“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项目开发中本着“不占田、不砍树、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原则,将之打造为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形成“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规划有龙舟广场、儒家文化广场、大棚瓜菜基地、兰花基地、草莓基地、垂钓区、莲藕基地、槟榔谷、蔬菜基地、农家乐等17个建设项目,蔬菜基地重点打造城市游客的私家菜地。农业基地、农家乐等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一)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要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进行,在农业内涵中融入城市公园的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农业具有旅游观光、科技示范、休闲购物、怡情益智等多种功能。

  (二)国家农业公园打造六要素

  1、打造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等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2、融合独特的民俗风情,如: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等。

  3、建设标志性的展示传统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4、建立组织形式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健全的建设与运营主体。

  5、配套健全的道桥游线设施、下榻接待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购物消费设施、管理与导游设施、出行运载设施、通讯视讯设施和康疗救护设施。

  6、打造特色鲜明、传播力广、美誉度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国家农业公园是区域内休闲观光农业的集群,是以现代高效农业为本,融地方文化、特色创意为一体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业态,其具体发展模式还处在一个探索与实践的初期阶段,本文在总结相关学者对国家农业公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家农业公园的理论体系和相关典型案例,初步提出了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模式。

  一、前言

  国家农业公园是继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林家乐及生态观光农业园等乡村旅游业态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乡村休闲方式。国家农业公园在旅游产业上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实践。作为一种高端的农业旅游形态,真正意义的农业公园在国外起步较早,在国内近几年也有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外对国家农业公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侯满平、石英(2015)从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念、特征、模式、功能与效益和未来前景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农业公园进行了首次系统的解读;段领军(2013)以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为例,分析了都市现代农业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王贵(2012)融入现代发展的理念,系统阐述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的主旨,结合红兴隆实际提出了创建国家农业公园重点要从现代农业、宜居城镇、红色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打造。

  二、国家农业公园理论体系

  (一)国家农业公园概念

  农业公园是以经营公园的思路,利用农村生态自然的环境,以绿色田野和秀美乡村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乡村文化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等旅游业态相融合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它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乐、农村民俗游览等传统农业休闲旅游。它是在农业观光和中国乡村休闲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产品,属于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是一个更能体现社会和谐、时尚简约的生活理念、重返淳朴的现代农业公园化景观,融合多种业态,可以有效推动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乡村度假、康体疗养的休闲活动的规模化和专门化,加快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促进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建设。

  (二)国家农业公园的产生

  国家农业公园是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理想模式,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中国农业部早在2008年时就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根据该标准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国家农业公园评定以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史遗产传承、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村域经济主体、村民生活展现、服务设施配置、品牌形象塑造、规划设计协调为主要内容的十一大评价指数,共计100分。为建设美丽、低碳、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服务业、旅游业深化发展的有关要求,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拟计划用5―8年的时间打造出100个“中国农业公园”。

  三、典型案例分析

  (一)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位于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项目规划总面积62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50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整个试点项目包括十个功能区。景区内外环境采用远程监控、智能室温、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种植的近千种高档蔬菜、瓜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使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此外,它还是中国农业休闲的最高端形态和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 2013年9月,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园区内已完成智能化温室5万平方米,农展馆、农耕文化广场、农科蔬苑、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完成改造提升;湿地公园、热带雨林、沂蒙山农耕博物馆、新天地游乐城等多个重要节点项目,中国知青园、光伏发电等新项目正在开建。

  (二)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主要涉及雁鸣湖镇的东漳东村、韩寨、朱固3个村,北至运粮河,东南至丁村沟,西接中东路,三面环水一面为路,计划总投资35亿。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一座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乐园。公园内共设置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六个功能分区。

  (三)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又名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是琼海市的“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项目开发中本着“不占田、不砍树、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原则,将之打造为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形成“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规划有龙舟广场、儒家文化广场、大棚瓜菜基地、兰花基地、草莓基地、垂钓区、莲藕基地、槟榔谷、蔬菜基地、农家乐等17个建设项目,蔬菜基地重点打造城市游客的私家菜地。农业基地、农家乐等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一)国家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要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进行,在农业内涵中融入城市公园的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农业具有旅游观光、科技示范、休闲购物、怡情益智等多种功能。

  (二)国家农业公园打造六要素

  1、打造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等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2、融合独特的民俗风情,如: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等。

  3、建设标志性的展示传统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4、建立组织形式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健全的建设与运营主体。

  5、配套健全的道桥游线设施、下榻接待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购物消费设施、管理与导游设施、出行运载设施、通讯视讯设施和康疗救护设施。

  6、打造特色鲜明、传播力广、美誉度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相关内容

  • 发展绿色经济doc
  •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对忠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忠县拔山镇人民政府 何 叶 摘要:世界经济正逐步迈向绿色化进程 ,绿色产业标识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产品象征市场的新宠 ,绿色消费诠释世纪的生活理念,绿色企业代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导模式.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形势,重庆的发展必须从可持 ...

  • 南京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 南京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溧水永阳镇葡萄基地项目区 2014.01.09 南京生态农业调研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此次南京生态农业的调研,我们选了溧水的永阳镇葡萄基地项目区.以下是我们的调研分析. 溧水生态农业现状分 ...

  • 考古学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 ...

  • 体育公园建设模式初探
  • 摘要:体育公园是一种新兴的公园建设模式,体育运动融入到公园的园林景观当中,使大众既能参加体育运动,又可以游憩玩乐.以南宁市李宁体育公园的建设发展为例,叙述体育公园的建设方法.建设特点.植物景观的应用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优势,指出建园中存在体育主题不明显,忽视植物造景等问题,并提出合理规划建设主体,注重 ...

  •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提 要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 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 4 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 ...

  • 游船码头规划设计初探
  • ???????????????????????????????????????????????????????????????? 游船码头规划设计初探 肖 和 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河北昌黎"#!$$$##% 摘要&对游船码头规划设计的选址'功能组成'平面布局' ...

  • 新农村规划初探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的新农村规划情况进行介绍,总结了在村庄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纳了新农村规划的方法和特点,评价了三水区新农村规划的效果,最后提出了新农村规划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待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新农村 衔接 类型 预测与控制 配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出台了多个关于" ...

  • 上海市郊野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 2008年10月第5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rRESoURCES^dANAGEⅣIENT October2008 No.5 上海市郊野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许东新1一,薛建辉1 (1.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2.上海『}『绿化管理局,上海200040) 摘要:综合了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建设.管理 ...

  • 县(市)级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特色初探
  • 县(市)级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特色初探 摘要: 简要介绍了安陆市德安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构思,结合场地特征.安陆本土文化.乡土植物特色等,确立公园"一带"."两轴"."五园"."三景"的景观结构.通过场地内城市与自然的和谐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