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论文:试析明代的科举制度

2010年11月刊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试析明代的科举制度

□田小红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创于唐代,它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明代的科举考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从明代社会的科举观、乡会殿三级科举考试状况、明代科举考试独具的特点、明代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论述。关键词:明代科举制度;科举观;社会影响

一、明代社会的科举观

科举制度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综合产物。明代君臣的科举策略对明代科举制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明代帝王和大臣的科举策略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朝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重要性1、重要性之一" 设科取士为致治之本" 。据《明太祖之训》卷一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1371) 初开设科举考试时,对中书省大臣说,天下太平之后," 政治之道在于任贤" ①,任贤之关键在于取士,而科举考试是取士的途径之一。永乐二年(1404) 初,据《明成祖之训》卷二记载,明成祖朱棣对礼部官员说," 科举是国家取人才第一路" ,大臣们应十分重视," 不可忽略" 。要求大臣取士时应" 惟取朴实" ②之士,反对虚浮的文风。

2、重要性之二--" 为治莫先于得贤" 。洪武年间开始,明朝大臣们就开始对科举制度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言论。其中侍讲学士方孝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认为开科取士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地位系" 为万世计,可谓至矣" 。通过开科取士,选贤任能," 将见仁人君子,为时并出,辅成宽大之化,养育黎民,登于太和,以傅柞于无穷" ③。建文年间,杨荣也对科举制度在政治中的地位作了论述。他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说,一方面通过科举考试," 天子咨询治道" ,向考生们询问治国之方法;另一方面经过考试,可以起到" 登进贤良,以隆文明之运,逐千万载之太平" ④的作用。因此,国君应重视科举考试。

(二)科举考试的目的1、目的一--" 期得真才以备国用" 。关于朝廷开科取士的目的,

(王明代帝王作了明确论述。洪武初年(1368) ,朱元璋在《开科举诏》

) () 伟撰中规定,从洪武三年l370开始,开设科举考试,其目的是:以起怀才抱道之士," 愿得贤能君子而用之" 。诏文最后还强调" 设科取士,期必得于全材,任官惟贤,庶可成于治道" ⑤

2、目的二--" 登进贤能" 。以备任使侍讲学士方孝孺在《应天府乡试小录序》中认为,开设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 登进贤能,备任大学期间形成的比例最小(15.8%);其与教学相关的七种能力(包括教学内容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机智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的形成时间主要在职后(65.3%),,其次是大学前(22.0%),大学期间比例最小(12.7%)" [5]。可见在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其他院校招生时,必须对考生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并依据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创造条件,积极尝试鉴定考生职业素质的新方法,如面谈讨论,写计划,当场表演,性向测试等,以完善高等师范院校的录取制度。

2、入职教育阶段,重视" 老带新" 校本培训。新教师入职初期在角色的适应上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对一的加以指导,可以使得新教师更好的解决新角色适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 老带新" 或" 师徒结对带教" 。它是一种新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特殊模式,很早就流行于各国,在其他许多行业的教育或培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着较好的效果。要使这种传统的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发挥更好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的完善它,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量缩短和提高新教师的适应时间和成效。

3、在职业教育阶段,力行" 参与式" 反思教育。如今,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意味着教师的职前教育只能为基本合格教师培养提供" 基础教育" ,而不是终结性教育。要成为成熟教师或优秀教师,职业教育教师还必须在职后的继续教育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 。开科考试,可使天下人才入仕。因此,科举制度培养、选拔人

才的作用," 如稼于而侯其有秋,木于林而望其成室" ⑥谨身殿大学士杨荣在《进士题名记》中则认为: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登进贤良,以隆文明之运,透千万载之太平。

二、明代的" 乡试、会试、殿试" 三级考试概述

明代三级考试源出于宋代开宝六年(973) 御试的定制。据《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三》记载,此年李防主持御试,进士放榜后,有人上奏李防取士过程中有舞弊行为,于是,宋朝皇帝遂于讲武殿命重试,从此,殿试成为定制。于是从宋代开始就形成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明代沿袭。

(一)明代乡试情况

明代乡试基本情况虽沿袭前朝,但随着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使明代乡试出现了考试官的皇帝直接钦派性和乡试解额的逐年递增性这两个特点。

1、乡试时间。明制以子、午、卯、酉年八月为乡试时间。乡试因在秋天举行,故又称" 秋试" 。乡试共试三场,八月初九日考第一场,十二日考第二场,十五日考第三场,遇有天灾人祸等意外事件,乡试才会改期。

2、乡试之应试者。《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载,凡应试者,国子监生及府州县学生员,必须三次学业成绩合格者方许参加;知识分子未入仕、入仕但官品未入流者,均可报考,但须地方官吏选择那些" 性资敦厚、文行可称" 者上报。关于乡试禁考者,根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记载:" 其学校训导专教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 。

3、乡试地点。明制,乡试在南北两京及各地布政司所在地举

(行,又称" 乡闺" 闺,即考场) 应天府(今南京等地) 的乡试因地处南

方,故名为" 南闺" ,顺天府(今北京等地) 在北方,故称为" 北闺" 。

(二)明代会试情况

明代会试是宋元会试的进一步发展,但除了继承之外,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名额按地区来分配,以及会试分为南北中三色试在培训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适配。职业教育教师在习惯上常被分为文化课教师、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哪一项不足着重培训哪一方面,为" 双师型" 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在培训形式上,倡导参与,鼓励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注释:

[1]王长纯.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 ]. 教育研究, 2001, (11) .

[2]杨琳. 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 科教文汇,2009,(12).

[3]马建富. 职业教育学[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9.

[4]张洪峰姜萌. 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 当代教育论坛,2010, (6).

[5]赵昌木. 论教师成长[J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 (5). 作者简介:于辉(1985.3-),女,黑龙江鹤岗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9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方向;戴娇娇(1987.8-),女,辽宁盘锦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9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比较职业技术教育方向。

129

理论研究

商品与质量

2010年11月刊

卷等,都有一定的创新。

1、会试时间。会试又称" 礼闹" ,系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一般定在春天二月在京师举行,也称" 春闺" ,但也有因故改期的。

2、会试舞弊现象。明代会试舞弊现象相当严重。舞弊的表现之一是找人顶考,时称" 代笔" 。万历四十四年二月会试,吴江人沈同和找同乡人赵鸣阳代笔顶考,取得会试第一名。其同乡落第考生愤愤不平,聚众闹事。于是朝廷大臣奏报皇上,皇帝命礼部复试,结果败露出其舞弊的丑事。此例虽与明代人的考试违纪的重惩刑法有所出入,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考纪的严肃性。会试舞弊之二为出卖试题。会试舞弊现象之三为怀挟。明代的怀挟,以挟蝇头本为常见。

3、明代会试特点--" 三色卷" 取士。与前后代相比,明代会试的最大特点是会试中分南北中三色试卷取士。据明人郎瑛考证,明仁宗时,杨文贞奏分南北卷,后至明宣宗时实行。《明政统宗》载:正统元年," 会试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 。⑦明代科举分南北中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边疆地区民众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用名额来平衡各地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对于全面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明代殿试情况殿试别名" 廷试" ,是历朝皇帝对省试或会试中式的贡士在殿廷上" 亲自" 策问的考试。殿试为科举中最高一级考试。明代殿试基本上是宋元前代殿试的沿袭。其状况分述如下:

1、殿试时间。洪武三年五月定殿试为六月初三日。此后,按常制定在三月初一。据明人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的记载,从成化八年(1472) 以后,改为三月十五日。考其改时原因,乃因朝廷" 以悼恭太子发引,改殿试于十五日" ⑧。其后认为原定的三月初一殿试太仓促,故经此次改进之后,就不再改动。但殿试时间也有因为突发事件而改期的,如有临时因皇帝登极、战争等原因而改期。

2、殿试题目。据《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二记载,洪武三年五月诏定:科局考试,考" 时务策一道,惟务直陈,不尚文藻,限一千字以上" ⑨。考题一般先由内阁大臣预拟草定,并于考前一天报皇帝钦定。

3、殿试程序。大体是三月初一早,贡士赴朝廷内府应试,皇帝亲自到奉天殿赐考题。考试时间以一天为限,日落前交卷。受卷官将试卷集中后交弥封官。弥封完,交掌卷官,再转读卷官评卷。由于评卷时间非常急,不可能每份试卷都一一阅改,故读卷官只是粗略地把试卷分为三等,以定三甲人选。明代殿试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即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 传护" ;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 进士" 。

三、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明代科举制度,上承唐、宋、元三代,下启清代,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对整个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

(一)重进士科与创设八股1、考试科目特点--重进士科。明代科举,由乡试、会试至殿试,仅考进士则已。且云"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内阁" ,可见进士之重要。论及明代进士科之重,明人陈于陛在《意见・科目》中云:" 古之选举专论行,今之进士专论文,似相背驰,然古以行举者,未必便保其终,如兹科目虽以文进,而进士一科,尤为世所崇重,士登其目者,未免自顾科名,爱惜行检,不敢为非,是励行崇化之道,实默寓其间,与古之辟举,盖异辙而同途也。" ⑩

2、考试文体特点--创设八股。明代八股文,完备和盛行于明宪宗成化年间以后。其特点有三:其一、试题须一律采用" 四书" 、" 五经" 原文。特点之二、内容译释,必须以程朱理学派的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特点之三、结构体裁须依一定格式。每篇文章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一方面有使科举作文程式化、规范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条化、形式化,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二)进士之后的择录--" 馆选庶常"

明代不同于唐宋元三代科举制度的又一特点是:中式后的二、三甲进士可再参加由翰林院主持的" 馆选庶常" 。" 庶常" 又名之曰" 庶吉士" 。

明代馆选庶吉士的实行情况,从洪武至崇祯年间时兴时罢。其

130

发展变化,据史料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永乐至正统年间为

每科必选的正常阶段;正统至弘治初年的或选或停阶段;弘治初年至明末的正常馆选阶段。每次馆选庶吉士的人数,并无定制。完全随皇帝旨意。其计算方式有两种。一是依据在某考试后一次选录的人数;二是在某一科考试后依据前几次选取的总人数。入选庶吉士的根本条件是获取了进士资格。庶吉士制度的实行提高了明代翰林院官员的人才质量,标志着明代高级官员的选拔达到了一个相对过去而言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的水平。

(三)授官程序的特点--" 观政进士" 宋、元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进士中式后均直接授予官职,明代有所不同,实行" 观政进士" 制度,这也是其授官程序上的一个特点。

所谓" 观政进士" ,是指进士在中式之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配到中央一些行政、军事机关去观察政治、军事事务,熟悉情况,一段时间之后,方实授官职。鉴于前代官吏的腐败和进士的宽疏无才,朱元璋创设了观政进士,这对于官员的职前培训及其实际能力的提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某些弊端。

四、明代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形成后,对明代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科举制度给文学、军事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初浅的论述。

(一)明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对俗文学的影响,大体上是通过科举制度和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来实现的。明代科举制度除了在参加写作的人数,作品题材上对文学有影响之外,其考试的文体形式既对明代的文学形式也对明代的文学的风气、社会畅销读物等方面发生影响。

(二)明代科举制度对军事的影响明代科举制度中,除武科举培养和选择军事人才外,文科科举考试中也有军事的论文考题。此外,孔孟儒家思想对中国军事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科举制度对明代的军事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明代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的间接影响由于科举制度考试要求考生对儒家孔子、孟子和朱熹" 重农轻商" 的文章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部分举人、进士在进入仕途后一方面能运用自己的行政职权重视农业、水利等工程的修建;另一方面在为官之余根据自己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少量农业、水利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一些农业种植、手工业、农产品加工、医学、数学和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从一个侧面直接或间接的对明代科举制度产生了影响。

注释:①《礼部志稿》卷一《明太祖之训》,第五九七册,明・俞汝揖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四库全书本。第19页。

②《礼部志稿》卷二《明成祖之训》,第五九七册,明・俞汝揖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四库全书本。第36页。

③《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63-64页。

④《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132页。

⑤《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30页。

⑥《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30页。

⑦《明会要》,第七九三册,清・龙文彬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06页。

⑧《涌幢小品》,卷一十五,明朱国祯,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 第263页。

⑨《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二,第五集,清・彭贻弈撰,上海:上海印书馆1916年排印涵芬楼秘籍本。第8页。

⑩《意见》,明・陈于陛撰,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 石印明人陈继儒辑" 宝颜堂秘岌本" 本。第10页。

作者简介:田小红,女,青海民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8级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专业研究生。

2010年11月刊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试析明代的科举制度

□田小红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创于唐代,它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明代的科举考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从明代社会的科举观、乡会殿三级科举考试状况、明代科举考试独具的特点、明代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对明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论述。关键词:明代科举制度;科举观;社会影响

一、明代社会的科举观

科举制度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综合产物。明代君臣的科举策略对明代科举制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明代帝王和大臣的科举策略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朝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重要性1、重要性之一" 设科取士为致治之本" 。据《明太祖之训》卷一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1371) 初开设科举考试时,对中书省大臣说,天下太平之后," 政治之道在于任贤" ①,任贤之关键在于取士,而科举考试是取士的途径之一。永乐二年(1404) 初,据《明成祖之训》卷二记载,明成祖朱棣对礼部官员说," 科举是国家取人才第一路" ,大臣们应十分重视," 不可忽略" 。要求大臣取士时应" 惟取朴实" ②之士,反对虚浮的文风。

2、重要性之二--" 为治莫先于得贤" 。洪武年间开始,明朝大臣们就开始对科举制度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言论。其中侍讲学士方孝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认为开科取士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地位系" 为万世计,可谓至矣" 。通过开科取士,选贤任能," 将见仁人君子,为时并出,辅成宽大之化,养育黎民,登于太和,以傅柞于无穷" ③。建文年间,杨荣也对科举制度在政治中的地位作了论述。他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说,一方面通过科举考试," 天子咨询治道" ,向考生们询问治国之方法;另一方面经过考试,可以起到" 登进贤良,以隆文明之运,逐千万载之太平" ④的作用。因此,国君应重视科举考试。

(二)科举考试的目的1、目的一--" 期得真才以备国用" 。关于朝廷开科取士的目的,

(王明代帝王作了明确论述。洪武初年(1368) ,朱元璋在《开科举诏》

) () 伟撰中规定,从洪武三年l370开始,开设科举考试,其目的是:以起怀才抱道之士," 愿得贤能君子而用之" 。诏文最后还强调" 设科取士,期必得于全材,任官惟贤,庶可成于治道" ⑤

2、目的二--" 登进贤能" 。以备任使侍讲学士方孝孺在《应天府乡试小录序》中认为,开设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 登进贤能,备任大学期间形成的比例最小(15.8%);其与教学相关的七种能力(包括教学内容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机智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的形成时间主要在职后(65.3%),,其次是大学前(22.0%),大学期间比例最小(12.7%)" [5]。可见在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其他院校招生时,必须对考生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并依据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创造条件,积极尝试鉴定考生职业素质的新方法,如面谈讨论,写计划,当场表演,性向测试等,以完善高等师范院校的录取制度。

2、入职教育阶段,重视" 老带新" 校本培训。新教师入职初期在角色的适应上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对一的加以指导,可以使得新教师更好的解决新角色适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 老带新" 或" 师徒结对带教" 。它是一种新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特殊模式,很早就流行于各国,在其他许多行业的教育或培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着较好的效果。要使这种传统的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发挥更好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的完善它,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量缩短和提高新教师的适应时间和成效。

3、在职业教育阶段,力行" 参与式" 反思教育。如今,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意味着教师的职前教育只能为基本合格教师培养提供" 基础教育" ,而不是终结性教育。要成为成熟教师或优秀教师,职业教育教师还必须在职后的继续教育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 。开科考试,可使天下人才入仕。因此,科举制度培养、选拔人

才的作用," 如稼于而侯其有秋,木于林而望其成室" ⑥谨身殿大学士杨荣在《进士题名记》中则认为:科举考试的目的在于:登进贤良,以隆文明之运,透千万载之太平。

二、明代的" 乡试、会试、殿试" 三级考试概述

明代三级考试源出于宋代开宝六年(973) 御试的定制。据《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三》记载,此年李防主持御试,进士放榜后,有人上奏李防取士过程中有舞弊行为,于是,宋朝皇帝遂于讲武殿命重试,从此,殿试成为定制。于是从宋代开始就形成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明代沿袭。

(一)明代乡试情况

明代乡试基本情况虽沿袭前朝,但随着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使明代乡试出现了考试官的皇帝直接钦派性和乡试解额的逐年递增性这两个特点。

1、乡试时间。明制以子、午、卯、酉年八月为乡试时间。乡试因在秋天举行,故又称" 秋试" 。乡试共试三场,八月初九日考第一场,十二日考第二场,十五日考第三场,遇有天灾人祸等意外事件,乡试才会改期。

2、乡试之应试者。《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载,凡应试者,国子监生及府州县学生员,必须三次学业成绩合格者方许参加;知识分子未入仕、入仕但官品未入流者,均可报考,但须地方官吏选择那些" 性资敦厚、文行可称" 者上报。关于乡试禁考者,根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记载:" 其学校训导专教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 。

3、乡试地点。明制,乡试在南北两京及各地布政司所在地举

(行,又称" 乡闺" 闺,即考场) 应天府(今南京等地) 的乡试因地处南

方,故名为" 南闺" ,顺天府(今北京等地) 在北方,故称为" 北闺" 。

(二)明代会试情况

明代会试是宋元会试的进一步发展,但除了继承之外,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名额按地区来分配,以及会试分为南北中三色试在培训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适配。职业教育教师在习惯上常被分为文化课教师、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哪一项不足着重培训哪一方面,为" 双师型" 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在培训形式上,倡导参与,鼓励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注释:

[1]王长纯.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 ]. 教育研究, 2001, (11) .

[2]杨琳. 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 科教文汇,2009,(12).

[3]马建富. 职业教育学[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9.

[4]张洪峰姜萌. 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 当代教育论坛,2010, (6).

[5]赵昌木. 论教师成长[J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 (5). 作者简介:于辉(1985.3-),女,黑龙江鹤岗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9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方向;戴娇娇(1987.8-),女,辽宁盘锦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9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比较职业技术教育方向。

129

理论研究

商品与质量

2010年11月刊

卷等,都有一定的创新。

1、会试时间。会试又称" 礼闹" ,系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一般定在春天二月在京师举行,也称" 春闺" ,但也有因故改期的。

2、会试舞弊现象。明代会试舞弊现象相当严重。舞弊的表现之一是找人顶考,时称" 代笔" 。万历四十四年二月会试,吴江人沈同和找同乡人赵鸣阳代笔顶考,取得会试第一名。其同乡落第考生愤愤不平,聚众闹事。于是朝廷大臣奏报皇上,皇帝命礼部复试,结果败露出其舞弊的丑事。此例虽与明代人的考试违纪的重惩刑法有所出入,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考纪的严肃性。会试舞弊之二为出卖试题。会试舞弊现象之三为怀挟。明代的怀挟,以挟蝇头本为常见。

3、明代会试特点--" 三色卷" 取士。与前后代相比,明代会试的最大特点是会试中分南北中三色试卷取士。据明人郎瑛考证,明仁宗时,杨文贞奏分南北卷,后至明宣宗时实行。《明政统宗》载:正统元年," 会试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 。⑦明代科举分南北中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边疆地区民众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用名额来平衡各地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对于全面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明代殿试情况殿试别名" 廷试" ,是历朝皇帝对省试或会试中式的贡士在殿廷上" 亲自" 策问的考试。殿试为科举中最高一级考试。明代殿试基本上是宋元前代殿试的沿袭。其状况分述如下:

1、殿试时间。洪武三年五月定殿试为六月初三日。此后,按常制定在三月初一。据明人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的记载,从成化八年(1472) 以后,改为三月十五日。考其改时原因,乃因朝廷" 以悼恭太子发引,改殿试于十五日" ⑧。其后认为原定的三月初一殿试太仓促,故经此次改进之后,就不再改动。但殿试时间也有因为突发事件而改期的,如有临时因皇帝登极、战争等原因而改期。

2、殿试题目。据《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二记载,洪武三年五月诏定:科局考试,考" 时务策一道,惟务直陈,不尚文藻,限一千字以上" ⑨。考题一般先由内阁大臣预拟草定,并于考前一天报皇帝钦定。

3、殿试程序。大体是三月初一早,贡士赴朝廷内府应试,皇帝亲自到奉天殿赐考题。考试时间以一天为限,日落前交卷。受卷官将试卷集中后交弥封官。弥封完,交掌卷官,再转读卷官评卷。由于评卷时间非常急,不可能每份试卷都一一阅改,故读卷官只是粗略地把试卷分为三等,以定三甲人选。明代殿试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即鼎甲: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 传护" ;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 进士" 。

三、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明代科举制度,上承唐、宋、元三代,下启清代,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对整个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

(一)重进士科与创设八股1、考试科目特点--重进士科。明代科举,由乡试、会试至殿试,仅考进士则已。且云"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内阁" ,可见进士之重要。论及明代进士科之重,明人陈于陛在《意见・科目》中云:" 古之选举专论行,今之进士专论文,似相背驰,然古以行举者,未必便保其终,如兹科目虽以文进,而进士一科,尤为世所崇重,士登其目者,未免自顾科名,爱惜行检,不敢为非,是励行崇化之道,实默寓其间,与古之辟举,盖异辙而同途也。" ⑩

2、考试文体特点--创设八股。明代八股文,完备和盛行于明宪宗成化年间以后。其特点有三:其一、试题须一律采用" 四书" 、" 五经" 原文。特点之二、内容译释,必须以程朱理学派的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特点之三、结构体裁须依一定格式。每篇文章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一方面有使科举作文程式化、规范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条化、形式化,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二)进士之后的择录--" 馆选庶常"

明代不同于唐宋元三代科举制度的又一特点是:中式后的二、三甲进士可再参加由翰林院主持的" 馆选庶常" 。" 庶常" 又名之曰" 庶吉士" 。

明代馆选庶吉士的实行情况,从洪武至崇祯年间时兴时罢。其

130

发展变化,据史料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永乐至正统年间为

每科必选的正常阶段;正统至弘治初年的或选或停阶段;弘治初年至明末的正常馆选阶段。每次馆选庶吉士的人数,并无定制。完全随皇帝旨意。其计算方式有两种。一是依据在某考试后一次选录的人数;二是在某一科考试后依据前几次选取的总人数。入选庶吉士的根本条件是获取了进士资格。庶吉士制度的实行提高了明代翰林院官员的人才质量,标志着明代高级官员的选拔达到了一个相对过去而言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的水平。

(三)授官程序的特点--" 观政进士" 宋、元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进士中式后均直接授予官职,明代有所不同,实行" 观政进士" 制度,这也是其授官程序上的一个特点。

所谓" 观政进士" ,是指进士在中式之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配到中央一些行政、军事机关去观察政治、军事事务,熟悉情况,一段时间之后,方实授官职。鉴于前代官吏的腐败和进士的宽疏无才,朱元璋创设了观政进士,这对于官员的职前培训及其实际能力的提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某些弊端。

四、明代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形成后,对明代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科举制度给文学、军事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初浅的论述。

(一)明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

明代科举制度对俗文学的影响,大体上是通过科举制度和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来实现的。明代科举制度除了在参加写作的人数,作品题材上对文学有影响之外,其考试的文体形式既对明代的文学形式也对明代的文学的风气、社会畅销读物等方面发生影响。

(二)明代科举制度对军事的影响明代科举制度中,除武科举培养和选择军事人才外,文科科举考试中也有军事的论文考题。此外,孔孟儒家思想对中国军事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科举制度对明代的军事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明代科举制度对自然科学的间接影响由于科举制度考试要求考生对儒家孔子、孟子和朱熹" 重农轻商" 的文章有深入的了解,因此,部分举人、进士在进入仕途后一方面能运用自己的行政职权重视农业、水利等工程的修建;另一方面在为官之余根据自己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少量农业、水利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一些农业种植、手工业、农产品加工、医学、数学和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从一个侧面直接或间接的对明代科举制度产生了影响。

注释:①《礼部志稿》卷一《明太祖之训》,第五九七册,明・俞汝揖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四库全书本。第19页。

②《礼部志稿》卷二《明成祖之训》,第五九七册,明・俞汝揖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四库全书本。第36页。

③《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63-64页。

④《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132页。

⑤《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30页。

⑥《明经世文编》第一册,明朱保炯、谢佩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第30页。

⑦《明会要》,第七九三册,清・龙文彬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06页。

⑧《涌幢小品》,卷一十五,明朱国祯,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 第263页。

⑨《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二,第五集,清・彭贻弈撰,上海:上海印书馆1916年排印涵芬楼秘籍本。第8页。

⑩《意见》,明・陈于陛撰,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 石印明人陈继儒辑" 宝颜堂秘岌本" 本。第10页。

作者简介:田小红,女,青海民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8级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专业研究生。


相关内容

  • 新!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1.这些题目只是选题参考,最终的论文题目有待同学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2.希望同学们在选题时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同学选题雷同,如果出现雷同情况,选题结果公布后,涉及雷同选题的同学要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及时变更选题;3.各班由学习委员负责,在选题公布的一周 ...

  • 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论文选题
  • 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论文选题 乔健 1. 戴震研究: 2.章学诚与<文史通义>研究: 3.冯友兰研究: 4.钱穆研究: 5.唐君毅研究: 6.徐复观研究: 7.余英时研究: 8.牟宗三研究: 9.杜维明研究: 10.林毓生研究: 11.许倬云研究: 12.刘述先研究: 13.现代新儒家研究 ...

  • 明清文学史
  •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一.解释:1."童心说" 2.公安派 3.竟陵派 4.复社 5.几社 二.填空 1.晚明文学家 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要求文学创作应真实地表现作者的 内心情感. 2.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是 . . ,他们提出的最著名的文学主张 是 . 3.竟 ...

  •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考试样题(1)
  • 元明戏曲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考试样题(1) 一.填空(每空 1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元代剧作家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2剑记>.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g ...

  •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 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集 一.外国文学方向 1.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 2.论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 3.<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探析 4.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 5.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6.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 ...

  • 中国史研究百期总目
  • 1979年第1期(总1期) 毛泽东同志给郭沫若同志的信(手迹) 有关<易经>的信 郭沫若 治史遗简及晋长沙王刈卒年考 陈垣 批判封建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不懈 本刊评论员 "四人帮"神化秦始皇驳议 周年昌.李祖德.谢桂华 清官海瑞 刘重日.曹贵林 论农民的皇权主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例
  • 语言类(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 ...

  • 北师大古代文学思考题
  • 先秦文学思考题 比较<诗经>中 " 国风 " 和 " 小雅 " 诗的风格特征. 试述风.雅.颂的文体特征. 试述赋.比.兴的文学意义. 试析<诗经>怨刺诗的思想和表达特点. 论述<诗经>的现实精神. 试论<诗经> ...

  •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 毕业论文的写作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凡未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2.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论文中凡引用他人著述或学术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