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观念"实"起来

  2013年12月,吴嗣会又开始忙活。

  作为梁平县金带镇石燕村的“坝坝筵”大厨,吴嗣会每年冬天都会接到大量业务。

  可是,对来自本村1组到3组的“订单”,她却面露难色。

  “1组到3组的公路窄、路况差,进出很麻烦。”她说。

  为这条路,乡亲们闹了三五年,问题却没解决。

  为何?

  “干部办事不实在!”群众纷纷反映。

  不“实”之弊

  三个月后,梁平县委。

  关于石燕村公路问题的信访件,送到了县委书记蒋宜茂手里。

  一同送到他手里的,还有全县群众关心的其他600余个问题。

  看着这些问题,蒋宜茂皱起了眉头。

  其时,全市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区县推开。

  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对此,市委书记孙政才强调,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梁平的干部群体,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足够?

  为找到答案,梁平县全体市管领导干部来到基层,问计于民。

  一个月后,大约600余个问题汇集到县委。

  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类,通通指向一个“实”字——

  “有的干部服务观念不强,遇事推诿、工作被动;有的干部服务能力不够,民生难点工作久攻不克——这是干部队伍素质不‘实’。”

  “一些乡镇和窗口部门受理程序冗繁,审批手续繁复,导致群众来回跑、事情办不了——这是服务制度不‘实’。”

  “一些基层党组织和职能部门缺乏政策和财力等资源保障,在处理群众关心的重难点问题时无能为力——这是服务保障不‘实’。”

  三大难题横亘,导致服务群众工作“不实在”。

  “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观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蒋宜茂说。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条主线,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着力点,做实服务群众工作。”蒋宜茂说。

  让服务队伍“实”起来

  2014年3月17日,梁平县委党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带头人培训班”第三期开班。

  “做群众工作,既要讲政策,更要懂计策。”主席台上,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干部马善祥口若悬河。

  主席台下,石燕村党总支书记陈显均听入了迷。

  “听了马老师的课,我觉得心里亮堂了。”他笑了。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蒲继承也笑了。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怎么办?”蒲继承说,针对这个问题,县委打出了两记“重拳”。

  一是打破资历、地域、行业界限,选拔群众观念强、有服务群众本领的干部担当大任——通过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等制度,有序引导基层各类“能人”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引导大学生“村官”、县管后备干部、“改非”领导干部参与“两委”主要负责人选举;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担任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直接列为乡镇、街道党政班子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逐步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二是建立基层服务带头人培训制度——组织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培训力量,针对群众工作重难点问题举办全脱产培训。

  “重拳”之下,基层干部队伍逐渐改变。

  从县委党校培训回来,陈显均觉得浑身是劲。

  “老一辈的村干部,通过学习培训见了‘世面’;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村党总支又补充选举了两名年轻干部——我们现在兵强马壮了!”他说。

  让服务制度“实”起来

  2014年3月的一天,金带镇党委办公楼。

  这天是星期六,轮到镇党委书记蒋明号值班。

  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

  上午9点,又一位老乡迈进门,咨询“农转非”相关事宜。

  “同志,星期六都不休息?”办了事,老乡问。

  “今天我值班。”蒋明号回答。

  “辛苦。”老乡竖起了大拇指。

  在群众的赞扬声中,梁平的基层服务创新体系渐显威力。

  “以前,群众找乡镇和职能部门办事有三难——一是不少乡镇干部搞‘走读’,群众办事找不到人;二是部分行政办理和审批事项程序冗繁,导致群众办事来回跑;三是群众办事必须‘上门求人’,导致残疾、老年群众办事不便。”蒲继承说。

  针对“三难”,梁平县委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服务对象特点,建立了惠民服务三级体系——

  在县级领导班子层面,县领导班子“划片”对接乡镇和县直部门,对辖区范围内群众关注事项划定责任、领头督办。

  在县级部门和乡镇层面,以乡镇公共服务中心、部门行政服务大厅为主要平台,建立领导干部周末值班、重点民生事项限时督办、公共服务部门现场办公等制度,实现“全天候”服务群众。

  在村和社区层面,在全县建立集民政、公安、卫生、就业、社保、计生、党务、群团等多种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同时,推行全程代理制度,把公共服务平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打造“党员义工”等服务品牌,面向孤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对象提供“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时针指向中午12点。

  接待了12名群众后,蒋明号合上了“值班记事本”。

  “有了值班制度,我们不再‘走读’,服务群众的效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他说。

  让服务保障“实”起来

  2014年春节前夕,梁平县梁山街道东明村。

  村民文明安笑了——他收到了来自村委会的3000元分红。

  他的一些邻居也在笑。

  同一天,东明村的全体“五保”、孤残人员也收到了“红包”。

  “东明村哪来的钱?”消息一出,不少人猜测。

  “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东明村村委会主任曾祖鹏自豪地说。

  东明村的自豪,源于梁平对基层服务的强力保障。

  “由于可用资源有限,不少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过程中常感‘乏力’——由于工作经费有限,在帮扶困难群众、资助村级公共建设等方面,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行政权限和政策资源有限,在处理一些重难点民生问题时也无能为力。”蒲继承说。

  为此,梁平设计了两项创新制度——

  第一项创新是赋予基层“财权”,增强基层服务自我造血能力,即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名义注册建立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定社员(股东)和村(社区)收入分配比例,所获利润满足分红需求后,剩余部分注入村(社区)账户,作为公共服务专项基金。

  东明村就尝到了这项制度的甜头。

  “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村级公共服务基金已经积累到上百万元。”曾祖鹏说。

  第二项创新是利用群众工作网络,建立群众反映问题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县行政服务中心联动响应和处理体系。

  石燕村很快从中受益。

  2014年3月18日,石燕村1组。

  这天上午,吴嗣会又接到一个订单——1组一户村民想摆酒席。

  她立即动身。

  来到1组,她愣住了。

  那条狭窄泥泞的公路上,一大群工人拿着铁铲正在施工。

  公路改建工程开始了!

  “以前,公路改建问题就靠村支‘两委’协调——村支‘两委’资源有限,问题迟迟不能解决。”陈显均说,“今年,县委推出了民生问题联动处理制度——县交通局赶来助阵,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钱”和“权”,梁平县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更“硬气”了。

  至此,基层服务三大难题全部消弭。

  2013年12月,吴嗣会又开始忙活。

  作为梁平县金带镇石燕村的“坝坝筵”大厨,吴嗣会每年冬天都会接到大量业务。

  可是,对来自本村1组到3组的“订单”,她却面露难色。

  “1组到3组的公路窄、路况差,进出很麻烦。”她说。

  为这条路,乡亲们闹了三五年,问题却没解决。

  为何?

  “干部办事不实在!”群众纷纷反映。

  不“实”之弊

  三个月后,梁平县委。

  关于石燕村公路问题的信访件,送到了县委书记蒋宜茂手里。

  一同送到他手里的,还有全县群众关心的其他600余个问题。

  看着这些问题,蒋宜茂皱起了眉头。

  其时,全市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各区县推开。

  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对此,市委书记孙政才强调,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梁平的干部群体,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足够?

  为找到答案,梁平县全体市管领导干部来到基层,问计于民。

  一个月后,大约600余个问题汇集到县委。

  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类,通通指向一个“实”字——

  “有的干部服务观念不强,遇事推诿、工作被动;有的干部服务能力不够,民生难点工作久攻不克——这是干部队伍素质不‘实’。”

  “一些乡镇和窗口部门受理程序冗繁,审批手续繁复,导致群众来回跑、事情办不了——这是服务制度不‘实’。”

  “一些基层党组织和职能部门缺乏政策和财力等资源保障,在处理群众关心的重难点问题时无能为力——这是服务保障不‘实’。”

  三大难题横亘,导致服务群众工作“不实在”。

  “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观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蒋宜茂说。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条主线,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着力点,做实服务群众工作。”蒋宜茂说。

  让服务队伍“实”起来

  2014年3月17日,梁平县委党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带头人培训班”第三期开班。

  “做群众工作,既要讲政策,更要懂计策。”主席台上,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干部马善祥口若悬河。

  主席台下,石燕村党总支书记陈显均听入了迷。

  “听了马老师的课,我觉得心里亮堂了。”他笑了。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蒲继承也笑了。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怎么办?”蒲继承说,针对这个问题,县委打出了两记“重拳”。

  一是打破资历、地域、行业界限,选拔群众观念强、有服务群众本领的干部担当大任——通过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等制度,有序引导基层各类“能人”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引导大学生“村官”、县管后备干部、“改非”领导干部参与“两委”主要负责人选举;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担任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直接列为乡镇、街道党政班子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逐步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二是建立基层服务带头人培训制度——组织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培训力量,针对群众工作重难点问题举办全脱产培训。

  “重拳”之下,基层干部队伍逐渐改变。

  从县委党校培训回来,陈显均觉得浑身是劲。

  “老一辈的村干部,通过学习培训见了‘世面’;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村党总支又补充选举了两名年轻干部——我们现在兵强马壮了!”他说。

  让服务制度“实”起来

  2014年3月的一天,金带镇党委办公楼。

  这天是星期六,轮到镇党委书记蒋明号值班。

  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

  上午9点,又一位老乡迈进门,咨询“农转非”相关事宜。

  “同志,星期六都不休息?”办了事,老乡问。

  “今天我值班。”蒋明号回答。

  “辛苦。”老乡竖起了大拇指。

  在群众的赞扬声中,梁平的基层服务创新体系渐显威力。

  “以前,群众找乡镇和职能部门办事有三难——一是不少乡镇干部搞‘走读’,群众办事找不到人;二是部分行政办理和审批事项程序冗繁,导致群众办事来回跑;三是群众办事必须‘上门求人’,导致残疾、老年群众办事不便。”蒲继承说。

  针对“三难”,梁平县委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服务对象特点,建立了惠民服务三级体系——

  在县级领导班子层面,县领导班子“划片”对接乡镇和县直部门,对辖区范围内群众关注事项划定责任、领头督办。

  在县级部门和乡镇层面,以乡镇公共服务中心、部门行政服务大厅为主要平台,建立领导干部周末值班、重点民生事项限时督办、公共服务部门现场办公等制度,实现“全天候”服务群众。

  在村和社区层面,在全县建立集民政、公安、卫生、就业、社保、计生、党务、群团等多种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同时,推行全程代理制度,把公共服务平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打造“党员义工”等服务品牌,面向孤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对象提供“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时针指向中午12点。

  接待了12名群众后,蒋明号合上了“值班记事本”。

  “有了值班制度,我们不再‘走读’,服务群众的效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他说。

  让服务保障“实”起来

  2014年春节前夕,梁平县梁山街道东明村。

  村民文明安笑了——他收到了来自村委会的3000元分红。

  他的一些邻居也在笑。

  同一天,东明村的全体“五保”、孤残人员也收到了“红包”。

  “东明村哪来的钱?”消息一出,不少人猜测。

  “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东明村村委会主任曾祖鹏自豪地说。

  东明村的自豪,源于梁平对基层服务的强力保障。

  “由于可用资源有限,不少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过程中常感‘乏力’——由于工作经费有限,在帮扶困难群众、资助村级公共建设等方面,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行政权限和政策资源有限,在处理一些重难点民生问题时也无能为力。”蒲继承说。

  为此,梁平设计了两项创新制度——

  第一项创新是赋予基层“财权”,增强基层服务自我造血能力,即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名义注册建立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定社员(股东)和村(社区)收入分配比例,所获利润满足分红需求后,剩余部分注入村(社区)账户,作为公共服务专项基金。

  东明村就尝到了这项制度的甜头。

  “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村级公共服务基金已经积累到上百万元。”曾祖鹏说。

  第二项创新是利用群众工作网络,建立群众反映问题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县行政服务中心联动响应和处理体系。

  石燕村很快从中受益。

  2014年3月18日,石燕村1组。

  这天上午,吴嗣会又接到一个订单——1组一户村民想摆酒席。

  她立即动身。

  来到1组,她愣住了。

  那条狭窄泥泞的公路上,一大群工人拿着铁铲正在施工。

  公路改建工程开始了!

  “以前,公路改建问题就靠村支‘两委’协调——村支‘两委’资源有限,问题迟迟不能解决。”陈显均说,“今年,县委推出了民生问题联动处理制度——县交通局赶来助阵,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钱”和“权”,梁平县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更“硬气”了。

  至此,基层服务三大难题全部消弭。


相关内容

  • 争先创优心得总结
  • 解放思想,推动新一轮创业创新的今天,如何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引进外资,发展本地产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解放思想.创业创新中有所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认真解决好这一课题,就要带头转变思想,转变作风,在争先创优中动脑筋.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一要善于在转变观念 ...

  • 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 泉子街镇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泉子街镇在大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的进程中,以综合改革统揽全局,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有效载体,不断深化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孕育文化和生育文化,有效地引导和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在活动中,确立面向社会.立足 ...

  • 地税局转变作风学习心得体会
  • 今年,我们**县地税局在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转变作风.公道正派.真抓实干"为重点,在全县地税系统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健全服务机制"为主的作风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项工 ...

  • xxx同志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 xxx同志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2004年9月 日) 今年以来,自己能够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两个<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自觉地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市委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市委&quo ...

  • 学习"用先进性文化武装头脑&amp;nbsp;&amp;nbsp;牢牢把握文化主导权"心得体会
  • 把握先进性内涵 体现先进性要求 学习"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 牢牢把握文化主导权"心得体会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关于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六条基本要求",省委李源潮书记要求" ...

  • 学习"用先进性文化武装头脑 牢牢把握文化主导权"心得体会
  •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关于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六条基本要求",省委李源潮书记要求"做三个人"(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建设先进文化的领路人.服务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市委朱书记强调 ...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注重三个结合
  •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五年多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使这一理论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贯彻落实,根据中央部署,从今年9 ...

  •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的思想互助活动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的思想互助活动 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如何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地税机关十分关注又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搞好群众性的思想互助活动,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既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又要加强引导、合理规范,牢牢把握群众性思想互助活动的正确方向 ...

  • 关于的学习体会
  • 通过这次认真而又系统的学习,我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次学习,我想就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作用发挥.作风建设和组织纪律观念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