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顺其自然 争其必然_微博头条

走进全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的家,四壁是书,透着一股书卷气,采访自然从书开始。

书是阎老的宝贝,他家有上万册藏书。今年已80岁高龄的阎老,每天手不释卷,坚持读书看报。阎老说,自己这一辈子除了每天读书学习是必须的外,并没有刻意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基本处于顺其自然的状态;但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情,那就一定争其必然,务求取得好效果。

用18天写成歌剧《江姐》

阎老的藏书涵盖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历史、政治、宗教等领域。阎老兴趣广泛,读万卷书,自称有“吃什么都香”的感觉。

出生于1930年的阎老,青年时代经历了从“信教”到“信党”的转变。4岁时,他就进入天主教堂念书;后来,考取重庆南开中学,接受了进步文化思想的影响,从而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重庆解放前夜,几位朋友劝他去台湾或香港,但他坚定地说:“我哪儿都不去,我要迎接解放。”

饱读中外典籍、亲历新旧社会的阎老自觉意识到,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因而,在关键时刻,阎老总是自觉站出来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

1962年,我国正经历3年困难时期,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社会很需要坚定信念、提振信心的文艺作品,为党提一提气,为民鼓一鼓劲。当时,阎老受小说《红岩》的启发,利用探亲休假的时间,用18天写成歌剧《江姐》。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在《红梅赞》的旋律中,江姐,这位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英雄,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甘愿忍受折磨的革命者,让一个民族看到了信仰的力量。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观看歌剧《江姐》后,鼓励剧组人员:“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

改革开放之初,回应社会上一些人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的错误思想,阎老用一首《军营男子汉》告诉人们,天下最优秀的男人是军人;后来,又以一首《长城长》唤醒人们的国防意识。

面对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困顿和迷惘,阎老借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告诉人们:改革的路就在脚下,激励人们勇敢往前走。

当社会上有人恶搞红歌、歪曲“主旋律”时,阎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抵制,在歌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

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

大家难以相信,阎老的艺术之路,是从舞台上拉大幕起步的。1955年,阎老所在西南军区文工团撤销,被分配到空政文工团工作。到空政文工团的头5年,阎老经常是一个人干七八个人的工作,拉大幕、点气灯、演反派、讲相声、打快板、演双簧,哪个岗位缺人,他就往哪里顶。阎老说:“拉大幕,我比别人拉得快;跑龙套,我当个角儿倍认真;点气灯,一年演几百场,没熄过一盏灯。我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事来做,而且要做就做最好的。就这样,我年年评先进、当劳模。”

“当你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时,你离成功的门槛就越来越近了。”阎老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必须脚踏实地往前走,千万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

回想当初,阎老说自己是不太情愿搞创作的。那时,阎老喜欢当演员。唱歌,中音唱得很好;讲相声,连讲7段,观众还不让下台。但组织上最终安排阎老搞创作,阎老说:“当时,我做通了自己的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这一干就是50多年。”50多年来,阎老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全国全军的重大文化任务。

“五星邀五环,北京连四海,中国正开放,长城敞胸怀……”1992年9月4日晚,第七届全运会主会场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会歌《五星邀五环》响彻云霄,而她的作词者就是阎老。歌中,“五星”代表中国,“五环”代表奥运会和奥运精神,阎老用一个“邀”字,便把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共识突现出来,受到第七届全运会组委会的一致好评。2000年,我国申奥成功,阎老又饱含激情,创作了热情豪迈的奥运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唱出了中国的博大和博爱。

2009年,79岁高龄的阎老参与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编创,担任文学总指导,对于《复兴之路》在文学上形成独特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1986年开始,在空军、总政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阎老参与组织策划了十五六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为每年的总政全国双拥晚会、“3.15”晚会担任总策划、总撰稿。

“做人就要像麦穗, 始终低着头”

阎老是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的老会员,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员,自称杂家。

兴趣广泛,博闻强记,触类旁通,是业界同行佩服阎老的地方。成名后,阎老从未放松学习,如今80岁高龄的他也没有退休的感觉,每天的重要报纸要看,重要的电视新闻也要看。他说,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让自己的思维与时代同步,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生活中,阎老时常用这些话提醒自己。对于名,阎老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真正的名人是“明人”,即明白人,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管你当多大官、有多大的名气,千万不要摆架子,架来架去,就把自己架空了。

论资历和年龄,阎老在空政文工团都是“第一老”,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自己放到组织当中,放到大伙中间。每次外出,阎老都向团里请假销假;党组织生活一次不拉,每个月准时交党费;团里有事,他总是提前10分钟赶到。就是住宅小区里的警卫、花工、炊事员、卫生员,阎老都很熟,每次见面,他总是主动上前和他们打招呼。

阎老一生经历了许多事,在十年“文革”中,也是坎坎坷坷,但终归没有大起大落,这与他拥有的人生智慧不无关系。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10年05月10日  09 版

查看原网页 反馈问题

走进全国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的家,四壁是书,透着一股书卷气,采访自然从书开始。

书是阎老的宝贝,他家有上万册藏书。今年已80岁高龄的阎老,每天手不释卷,坚持读书看报。阎老说,自己这一辈子除了每天读书学习是必须的外,并没有刻意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基本处于顺其自然的状态;但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情,那就一定争其必然,务求取得好效果。

用18天写成歌剧《江姐》

阎老的藏书涵盖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历史、政治、宗教等领域。阎老兴趣广泛,读万卷书,自称有“吃什么都香”的感觉。

出生于1930年的阎老,青年时代经历了从“信教”到“信党”的转变。4岁时,他就进入天主教堂念书;后来,考取重庆南开中学,接受了进步文化思想的影响,从而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重庆解放前夜,几位朋友劝他去台湾或香港,但他坚定地说:“我哪儿都不去,我要迎接解放。”

饱读中外典籍、亲历新旧社会的阎老自觉意识到,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因而,在关键时刻,阎老总是自觉站出来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

1962年,我国正经历3年困难时期,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社会很需要坚定信念、提振信心的文艺作品,为党提一提气,为民鼓一鼓劲。当时,阎老受小说《红岩》的启发,利用探亲休假的时间,用18天写成歌剧《江姐》。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在《红梅赞》的旋律中,江姐,这位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英雄,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甘愿忍受折磨的革命者,让一个民族看到了信仰的力量。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观看歌剧《江姐》后,鼓励剧组人员:“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

改革开放之初,回应社会上一些人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的错误思想,阎老用一首《军营男子汉》告诉人们,天下最优秀的男人是军人;后来,又以一首《长城长》唤醒人们的国防意识。

面对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困顿和迷惘,阎老借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告诉人们:改革的路就在脚下,激励人们勇敢往前走。

当社会上有人恶搞红歌、歪曲“主旋律”时,阎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抵制,在歌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

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

大家难以相信,阎老的艺术之路,是从舞台上拉大幕起步的。1955年,阎老所在西南军区文工团撤销,被分配到空政文工团工作。到空政文工团的头5年,阎老经常是一个人干七八个人的工作,拉大幕、点气灯、演反派、讲相声、打快板、演双簧,哪个岗位缺人,他就往哪里顶。阎老说:“拉大幕,我比别人拉得快;跑龙套,我当个角儿倍认真;点气灯,一年演几百场,没熄过一盏灯。我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事来做,而且要做就做最好的。就这样,我年年评先进、当劳模。”

“当你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时,你离成功的门槛就越来越近了。”阎老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必须脚踏实地往前走,千万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

回想当初,阎老说自己是不太情愿搞创作的。那时,阎老喜欢当演员。唱歌,中音唱得很好;讲相声,连讲7段,观众还不让下台。但组织上最终安排阎老搞创作,阎老说:“当时,我做通了自己的工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这一干就是50多年。”50多年来,阎老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全国全军的重大文化任务。

“五星邀五环,北京连四海,中国正开放,长城敞胸怀……”1992年9月4日晚,第七届全运会主会场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会歌《五星邀五环》响彻云霄,而她的作词者就是阎老。歌中,“五星”代表中国,“五环”代表奥运会和奥运精神,阎老用一个“邀”字,便把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共识突现出来,受到第七届全运会组委会的一致好评。2000年,我国申奥成功,阎老又饱含激情,创作了热情豪迈的奥运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唱出了中国的博大和博爱。

2009年,79岁高龄的阎老参与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编创,担任文学总指导,对于《复兴之路》在文学上形成独特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1986年开始,在空军、总政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阎老参与组织策划了十五六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为每年的总政全国双拥晚会、“3.15”晚会担任总策划、总撰稿。

“做人就要像麦穗, 始终低着头”

阎老是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的老会员,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员,自称杂家。

兴趣广泛,博闻强记,触类旁通,是业界同行佩服阎老的地方。成名后,阎老从未放松学习,如今80岁高龄的他也没有退休的感觉,每天的重要报纸要看,重要的电视新闻也要看。他说,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让自己的思维与时代同步,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生活中,阎老时常用这些话提醒自己。对于名,阎老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真正的名人是“明人”,即明白人,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管你当多大官、有多大的名气,千万不要摆架子,架来架去,就把自己架空了。

论资历和年龄,阎老在空政文工团都是“第一老”,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自己放到组织当中,放到大伙中间。每次外出,阎老都向团里请假销假;党组织生活一次不拉,每个月准时交党费;团里有事,他总是提前10分钟赶到。就是住宅小区里的警卫、花工、炊事员、卫生员,阎老都很熟,每次见面,他总是主动上前和他们打招呼。

阎老一生经历了许多事,在十年“文革”中,也是坎坎坷坷,但终归没有大起大落,这与他拥有的人生智慧不无关系。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10年05月10日  09 版

查看原网页 反馈问题


相关内容

  • 歌剧[江姐]问世前后
  •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事迹搬上了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歌剧<江姐>于当年在北京首演至今,经历了5次复排,常演不衰,成为新中国歌剧中的经典.不久前,笔者采访了歌剧<江姐>的几位主创人员,请他们回忆这部优秀 ...

  • 阎肃曾为创作[江姐]体验渣滓洞监狱|阎肃|监狱|歌手
  • 阎肃 阎肃去世享年86岁 阎肃生前受访画面曝光 生前经典作品混剪 生前经典作品混剪 自动播放 昨日,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本届央视猴年春晚艺术顾问一栏里还有阎肃的名字,只可惜,"今宵"依旧,观众席里却缺少了老爷子的身影.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楠 "阎& ...

  •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阎肃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阎肃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阎肃颁奖词和事迹材料(观后感) [阎肃 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 ...

  • 学习阎肃的"不严肃"
  • 他是著名的词作家.剧作家,50年前他创作了大型歌剧<江姐>,那一曲<红梅赞>家喻户晓:他作词的<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北京的桥>等歌曲也是人人传唱的经典--如今,83岁的阎肃依旧精神矍铄,时常出现在电视台娱乐节目的评委席上,他把自 ...

  • 阎肃生前享受大区正职待遇 葬礼什么规格?
  • 原标题: 享受大区正职待遇的阎肃葬礼是什么规格?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北京:阎肃遗体告别仪式18日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02:04 00:00 / 04:10 高清 超清app 相关推荐更多 无相关推荐 下载更多 今天(2月18日),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阎肃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上万名来自 ...

  •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周练试题(五)-课件
  •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周练(五)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 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互联网的下半场规则由谁来定 当前,整个网络空间的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了,大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以美国为中心,以发达国家为重点,逐渐转变为以发展中国家. ...

  • 老艺术家阎肃走了,他留下1000多首歌--丨送别
  • 据中国空军发布官方微博消息,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歌舞 ...

  • 西游记歌词集锦
  • 孟老师语文--古典名著<西游记>导读材料 古典名著<西游记>导读补充材料--经典歌词 1. 西游记序曲 作曲:许镜清 本曲为25集电视剧<西游记>开头音乐 歌曲简介:这首是女声合唱曲,出现在西游记开头部分.开头由管乐奏起,加上电子配乐,古筝,琵琶等乐器合奏.是上乘 ...

  • 2016感动中国
  • 屠呦呦,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