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章制度官人按规章制度办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组织形式,无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甚至家庭都要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这一套规矩——各种组织管理中心的规章制度,就是本书索要阐述的管理中的“法”。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意义上的法律并不属于本书范畴,因为这是基于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个人意志无法左右,本书所要讨论的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活动空间内如何创立我们的管理之“法”。

管理制度是对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组织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基础,国家只有实行法治才能进步,各种组织也要实行“法治”才能持续发展,这个“法治”就是制度化管理。

《红楼梦》中写道:宁国府贾蓉的媳妇秦可卿死了,宁国府内大办丧事,每天吊唁的人鱼贯而来,里里外外事情极多,需要一位有管理才能的人帮忙料理。贾蓉的父亲贾珍请来了荣国府的王熙凤来料理宁国府。

王熙凤到宁国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人事管理制度。每个人都有事做,各负其责,互不推诿,谁干什么、谁有什么责任、谁去检查、干的不好怎么处理,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这一二百人的工作群体,若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非乱套不可。接着,王熙凤又建立了考察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规定了什么时候点名,什么时候吃早饭、什么时候领发物品、什么时候请示、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由于建立了人事、考勤、物资的管理制度,就避免了原来宁国府管理中的无头绪、忙乱、推诿、偷闲等弊端。

“人治”不如“法治”

一个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管理制度是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之一。企业制度作为员工的行为规范,可以使企业有序的组织各种活动。战场上,军纪严明之师众志成城,纪律涣散之旅乃乌合之众,常常一败涂地。同样,有些企业常常绝招频出,点子不断,但若缺少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再高明的绝招、点子也只是昙花一现。而要实行制度管理的“法治”,就要打破“人治”观念。

由于个人的智慧、水平有限,“人治”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具体有: ①“人治”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使员工难以适应。

②“人治”带有专制性,缺乏民主性,因此决策极易失误,人际关系也极易紧张。“人治”以人为主,难免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这就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不利于“人和”。 ③“人治”常常过不了人情关,“奖亲罚疏,任人唯亲”的事情一旦发生,领导者就会逐渐失去威信,团队也会失去凝聚力。

④“人治”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人治”无法形成有章可循的规章制度,不利于企业风尚、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的形成。

有人认为教育可以代替制度,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教育代替不了制度。

制度就是规矩。国内外著名的企业都高度重视“法治”,都有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执法机制。例如,日本东芝公司的电子产品之所以“容光焕发、娇美可爱”、备受世界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超净工作间有苛刻的净化要求:女工严禁擦粉,男工必须刮干净胡子,操作时绝对禁止说话、咳嗽、打喷嚏,以防空气振动,扬起尘埃。美国格利森齿轮机床厂有十分严格的安全制度,只要进入车间,不论是去干活还是路过,都必须佩戴安全眼镜,穿硬底皮鞋,并把领带掖在衬衫里面,如果不遵守安全制度,就要受到很严厉的处罚。

让制度去说话

有一个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英国古老的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校长,他治校有方,培养出了很多名满天下的学生,有人问他为何能把学校经营的这样好,这位著名的校长告诉问他的人,那是因为他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并且奖罚分明。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在其他许多地方也出现过,可能主角不是剑桥的校长,换成了别人,大概意思也是说只要有了严格科学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就一定能把学校管理好,培养出好学生。这里的“一条鞭子”其实就是能够严格执行的合理制度的代名词。不单管理学校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经营企业也需要这样的“一条鞭子”。

企业制度是什么?它是企业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或者说它是企业贴上个性标签的关于经营管理的不同“打法”。制度不仅规范企业中人的行为,为人的行为划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圈,同时也保障和鼓励人在这个圈子里自由的活动;或者更通俗的说,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区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可以据此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褒奖“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刺激企业中的人约束自己,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而在这样的奖罚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推行和巩固。

做事要有法可依

企业界流行一个很时髦的说法,叫“箱式管理”。什么是箱式管理呢?想一想箱子的结构:四面都有隔板,中间是存放空间,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可以防止箱内的东西突破上、下限或越过四周跑到箱子外面去;另一方面箱子里面有一定的空间,是箱内东西的活动范围。箱式管理就是将公司看做一个箱子,公司的经理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公司的规章制度、程序、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并且把它们用作衡量员工表现的准则。

事实上,每家公司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箱子,这种箱子的周围是各项制度,而建造箱子选用的不同材料就是各种制度的严格程度。不同的箱子留出的空间或许不同,但员工发挥作用的空间一定要充分。

中国的公司、企业一向习惯于“人治”而不崇尚“法治”,也就是说大小事情都由领导说了算,没有太多的规章可以遵循。而法治就是公司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任何事情都有条款可依。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更重要的环节在于“执法必依”。《孙子兵法》中指出:要规定明确的法律条文,用严格的训练严整军队,对士兵过于宽松、过于爱怜,结果会导致士兵不能严格执行命令,从而使部队陷入混乱而不能加以约束。现代公司面临的竞争,其残酷程度不亚于战场拼杀,如果不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是无法获胜的。

古时候,商鞅变法贴出告示: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城南门的人可以获得5两黄金。当时人民很怀疑,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这时,人群中站出来一名壮士,扛起木头运到了南门,商鞅立即将奖赏送给了他,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商鞅立法的严肃性。从此,人们对法律严肃性的认知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样也应体现它的公平和严格。为了提高营业额,北京市某购物中心曾经出台政策重奖销售业绩非常好的职员,当时该中心的员工没有明确的意识到规章的严肃性,当某位员工的业绩远远超出一般职员而因此获得了2万元重奖时,员工才从心里掂量起起规章制度的分量,从而使公司的规章制度成了员工关注的焦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会造成无序浪费,这是非常糟糕的事。下面是企业中经常碰到的几种无序、混乱的情况。

⑴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

在很多企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其实谁都没有真正负责。而两个部门对工作却是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造成极大的浪费。

⑵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

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也会造成工作上的无序。一种情况是,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因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另一种情况是,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的增加了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⑶业务流程的无序

由于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纵向部门设置,这就会对横向的业务流程产生严重割裂,各部门大多考虑一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作相关部门顺利实施;考虑时通常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使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⑷协调不力造成的无序

某些工作没有明确界定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处于部门间的断层,此时部门间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整个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体意识、协调精神,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⑸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

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五章无序的管理,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五种无序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就会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在这种无序状态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执行制度要严格

马克西姆餐厅从卫生到服务,甚至回答客人的各种问题,都有严格的规定。规定的内容具体细致,任何人都不得违反。比如总则中有这样一条醒目的规定:对顾客提出的任何问题,永远不能回答说:“不知道”。如果遇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应向客人说明,马上去问,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无须考证,这绝不是马克西姆餐厅的新“发明”,国外大多数高级饭店、餐厅早已有此先例。但马克西姆餐厅执行的十分出色,服务人员们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即必须尽力给顾客以满意的回答。

规章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难的是要做到长期执行。马克西姆餐厅在这一点上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虽然它们也像其他企业一样有着严格的惩罚条例,但他们似乎更注重调动工

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比较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这只要是靠企业工作人员的荣誉感。

做到长期执行、自觉遵守制度这一点,主要是靠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企业中工作人员的福利保证,二是珍惜企业的名誉名声。马克西姆餐厅在这两个方面都做的很出色。

首先,马克西姆餐厅的工作人员要比同类餐厅高10%-20%的福利。服务人员可以免费在餐厅吃午餐和晚餐,每年都有假期去旅游。在维护企业名声方面,他们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餐厅的所有条例无不是以这一点为宗旨的。他们十分强调,服务中的举手投足都要想到餐厅的名声,反复强调服务人员是餐厅的“主人”。久而久之,服务人员从心理上形成了“自豪感”。所以绝大多数服务人员都能够全心全意的为餐厅工作。

据法国巴黎马克西姆餐厅的服务人员讲,这家餐厅解雇服务人员的情况比较少。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服务人员的姑息迁就,他们认为严厉处罚严重失职的工作人员同样是一种维护企业信誉的有效手段。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开业时,法国前来工作的服务人员中有一位年轻的组长,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工作经历却很丰富。面对还不十分熟悉餐厅服务工作的中国伙伴们,不免有些骄傲,工作中指手画脚,员工很难与他配合工作,大家对他意见比较大。一次在营业前做准备工作时,铺台布的台面比较大,一个人铺有困难,他便找在一旁同经理商量工作的领班帮助。结果被经理当场叫住质问:一个组长如何能去指挥他的上级工作呢?晚上,马克西姆的总负责人卡丹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当场决定请他立即停止工作,会法国去。后经中方多次说情,这位服务人员才保住了饭碗,但还是受到了严重警告,以致他三番五次地找这位领班赔礼道歉。

事后,卡丹曾开玩笑地对人说:“中国人怎么会能容忍‘事不过三’的规定?如果我允许我的员工都犯上三次错误,我的公司早就关门了。”他的话虽说是开玩笑,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竞争中求生存是不允许失误的,哪怕只有一次,也很可能会断送了前程。卡丹在经营马克西姆餐厅是采取的这条:“自觉为主,处理从严”的方针是很有效的。他公司的全体员工都能够很认真主动地工作,从而给企业带来利润。

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

与传统的管理相比,在现代的管理中,人情是一个极大的困扰因素。在传统的管理中,总是先讲究人情,把自己的亲戚放在最显赫的地位,这样管理可以说只有情没有理。

现代企业想求发展,必须创造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因此绝不能再把传统的“人情”放第一位。然而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完全不讲人情也是不行的,这也是现代管理者所追求的“以情管理”的真谛。

但过分的讲究“人情”、不分原则,容易造成赏罚不分。该处罚的,狠不下心来;该淘汰的,也拉不下脸来,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妇人之仁”。事实上,要拿出决断,快刀斩乱麻。该淘汰的淘汰,淘汰了不称职的对双方都有好处:对他自身有个反省的机会,知道在哪摔倒了,再从哪爬起来;对于企业,可以把更有才干、更有责任心的新人补充进来,使人员得到更新,为企业增添新的活力。

“人情”只有运用的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其效用。“人情”用户在工作努力、有贡献的人身上,是一种爱护和精神鼓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经验已经证明,用微笑去鼓励比严厉说教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运用“人情”可是说是感情投资,可以换取更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但是,如果“人情”用在不用功的人身上,则不但是浪费,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使他更没责任感,更容易偷懒。对于这样的人只有不客气的严重警告,施加压力或者干脆淘

汰,才不会失策。这并不是让企业家做冷酷无情的人,人可以有请,但市场无情,只有用市场的标准来要求员工,才是用人的上上之策。

管理要讲究层次分明

如果想做到公司有条不紊,管理就要有层次。现代管理有着明显的层次分别,如一个公司有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各层次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职责和全力;决策层负责企业的经营和战略、规划和生产任务的布置;管理层负责计划管理和组织生产;执行层负责具体执行操作。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正确的对待这一管理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便会在管理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的领导者见工人一迟到就训斥一番,看到服务员态度不好就批评一顿。表面上看他是以为负责的领导,但实际上他却违背了“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员工只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样一个指挥原则,犯了越权指挥的错误。工人的出勤本来是车间主任管理的范围,服务员态度好坏是办公室主任管理的范围,厂长的任务是指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规划,他管理的人员应该是各车间及职能科室的负责人。

作为老板,管得多、过细往往会打破正常的管理秩序,使得管理处于紊乱状态,影响公司的效益。对于员工来说,一个老板说个东,一会儿主任道个西,前后指令不统一,令出多门,交叉重复,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因此管理应具有层次,企业领导者在管理中应体现这种层次,避免“越俎代庖”的现象发生。

聪明人都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行事,只有平庸的人才会事无巨细地完全受命于人。如果企业领导者越权指挥,包办一切,什么都不放心,从企业的经营策略到车间的生产计划,再到窗户擦的是否干净,他全管,这就敲好适应了那些懒惰人的心理习惯;他们不愿动脑筋,不愿思考,只需要伸手便可完成工作,出了问题也不必承担责任,因为老板事事都包揽,谁不喜欢这样的”好“老板?

有了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糟糕

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搞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前提,但是有了制度后,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按章办事。有制度容易,按制度办事难,让每个人都能按制度办事就更难。因此,企业领导者对企业领导者要常抓不懈,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能不能按章办事决定了领导者有没有威信。决定了领导者能否把队伍带号。就每个人而言,要自觉按规章制度办事。特别要强调的是,领导者要带头执行这些规定,以身作则。

执行规章制度时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执行者必须严肃认真。这种态度本身应当成为一条纪律、一项制度。同时,对于制度的执行情况还要定期检查。要使组织的管理制度更好的发挥其管理功效,在规章制度执行时还必须遵循正确的步骤。概括起来,规章制度的执行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执行规章制度的前奏,只有做好了准备工作,执行过程才能顺利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和落实要求两个方面。思想动员是只要是要强调指定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一级执行后产生的效果;落实要求主要是落实范围(在什么区域执行)、期限(执行时间)、负责者(谁来执行)。

(2)付诸实施

一般而言,实施前要正确理解制度的内容,然后提出措施,认真贯彻。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以及数据收集与管理。

(3)检查执行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要检查各项工作是否按制度执行,并找出一场情况及其原因。同时还

要检查实施效果,看最终目的是否达到了。要用事实说话,不凭印象办事。

(4)抓好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一切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信息反馈可以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从信息整理中找出规律,然后依次做出新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制度不断完善。

(5)综合考察

一般而言,考核是强化规章制度的重要手段。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等。通过对人的技术和业务的考核,可以确切的掌握每一位能人的工作状况和业务能力。同时,考核可以作为能人定级、降级、提升和授予职称的重要依据。

(6)总结经验

根据考察结果,企业领导者可以办陈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使其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样,下一次进行相同工作时就不必再从新讨论、研究和请示了,可直接按标准进行,并可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找出原因后放到下阶段的修行工作中去。

不要把制度当“花瓶”

在现代社会,许多企业都指定了成套的管理制度、规章标准,大到厂规厂纪,小到,领物规定、作息规定,不可不谓完善。如果这些制度都能真正地执行和贯彻下去,这对企业绝对有着莫大的助益。

但是,现实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实:有些企业规章制度很过,然而只是一些“花瓶”,是在图一种形式,给人看的,是为了得到上级的一句表扬,是为了得到参观者的一句美言,这些制度只挂在墙上,只装订成册,却从不准备实施。

毫无疑问,即使规章制度定的再多、再全、再完善,如果仅仅是摆设,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而且,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失误或失败的事实也说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是企业经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某公司发现财务室被撬开,墙边的保险柜被打开,柜内的20万元现金被席卷一空。这笔款是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购料款。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失窃的保险柜是国内最先进的保险柜之一,柜子上面配有报警、电击和密码装置,并且密码系统是由电脑控制,还能产生电击。试问:这样的保险柜盗窃分子是如何得逞的呢?

原来使用保险柜的出纳员是个”马虎精“。虽然公司对于财务室的保卫制定的有一整套的规章和制度,但是这位出纳却视而不见。在他看来,那保险柜确实不错,然而他使用起来过于麻烦,于是便将它长期弃置了。直到前不久,他不小心将旧保险柜的钥匙弄丢了,才想起来这闲置的先进”家伙“从角落里请出来,由于他怕遭电击,便不接电源;怕忘记密码,就按数字大小顺序编了1—6的号码;怕丢了钥匙,索性把钥匙仍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结果,窃贼作案时从他抽屉里取出保险柜钥匙和使用说明书,随便研究了一下,便轻易的打开了保险柜,旋即抱走了柜中的20万元现金。

失窃后,公司第一时间就报了案。虽然最总嫌疑犯被抓获归案,然而该公司在段时间内却没办法筹集到购料所需的资金,从而被迫停产,最后因不能按时交付订单的货物而失去了商机,一个巨大的客户被同行夺取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组织形式,无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甚至家庭都要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这一套规矩——各种组织管理中心的规章制度,就是本书索要阐述的管理中的“法”。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意义上的法律并不属于本书范畴,因为这是基于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个人意志无法左右,本书所要讨论的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活动空间内如何创立我们的管理之“法”。

管理制度是对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组织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基础,国家只有实行法治才能进步,各种组织也要实行“法治”才能持续发展,这个“法治”就是制度化管理。

《红楼梦》中写道:宁国府贾蓉的媳妇秦可卿死了,宁国府内大办丧事,每天吊唁的人鱼贯而来,里里外外事情极多,需要一位有管理才能的人帮忙料理。贾蓉的父亲贾珍请来了荣国府的王熙凤来料理宁国府。

王熙凤到宁国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人事管理制度。每个人都有事做,各负其责,互不推诿,谁干什么、谁有什么责任、谁去检查、干的不好怎么处理,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这一二百人的工作群体,若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非乱套不可。接着,王熙凤又建立了考察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规定了什么时候点名,什么时候吃早饭、什么时候领发物品、什么时候请示、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由于建立了人事、考勤、物资的管理制度,就避免了原来宁国府管理中的无头绪、忙乱、推诿、偷闲等弊端。

“人治”不如“法治”

一个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管理制度是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之一。企业制度作为员工的行为规范,可以使企业有序的组织各种活动。战场上,军纪严明之师众志成城,纪律涣散之旅乃乌合之众,常常一败涂地。同样,有些企业常常绝招频出,点子不断,但若缺少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再高明的绝招、点子也只是昙花一现。而要实行制度管理的“法治”,就要打破“人治”观念。

由于个人的智慧、水平有限,“人治”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具体有: ①“人治”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使员工难以适应。

②“人治”带有专制性,缺乏民主性,因此决策极易失误,人际关系也极易紧张。“人治”以人为主,难免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这就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不利于“人和”。 ③“人治”常常过不了人情关,“奖亲罚疏,任人唯亲”的事情一旦发生,领导者就会逐渐失去威信,团队也会失去凝聚力。

④“人治”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人治”无法形成有章可循的规章制度,不利于企业风尚、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的形成。

有人认为教育可以代替制度,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教育代替不了制度。

制度就是规矩。国内外著名的企业都高度重视“法治”,都有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执法机制。例如,日本东芝公司的电子产品之所以“容光焕发、娇美可爱”、备受世界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超净工作间有苛刻的净化要求:女工严禁擦粉,男工必须刮干净胡子,操作时绝对禁止说话、咳嗽、打喷嚏,以防空气振动,扬起尘埃。美国格利森齿轮机床厂有十分严格的安全制度,只要进入车间,不论是去干活还是路过,都必须佩戴安全眼镜,穿硬底皮鞋,并把领带掖在衬衫里面,如果不遵守安全制度,就要受到很严厉的处罚。

让制度去说话

有一个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英国古老的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校长,他治校有方,培养出了很多名满天下的学生,有人问他为何能把学校经营的这样好,这位著名的校长告诉问他的人,那是因为他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并且奖罚分明。关于“一条鞭子”的故事在其他许多地方也出现过,可能主角不是剑桥的校长,换成了别人,大概意思也是说只要有了严格科学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就一定能把学校管理好,培养出好学生。这里的“一条鞭子”其实就是能够严格执行的合理制度的代名词。不单管理学校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经营企业也需要这样的“一条鞭子”。

企业制度是什么?它是企业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或者说它是企业贴上个性标签的关于经营管理的不同“打法”。制度不仅规范企业中人的行为,为人的行为划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圈,同时也保障和鼓励人在这个圈子里自由的活动;或者更通俗的说,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区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可以据此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褒奖“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刺激企业中的人约束自己,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而在这样的奖罚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推行和巩固。

做事要有法可依

企业界流行一个很时髦的说法,叫“箱式管理”。什么是箱式管理呢?想一想箱子的结构:四面都有隔板,中间是存放空间,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可以防止箱内的东西突破上、下限或越过四周跑到箱子外面去;另一方面箱子里面有一定的空间,是箱内东西的活动范围。箱式管理就是将公司看做一个箱子,公司的经理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公司的规章制度、程序、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并且把它们用作衡量员工表现的准则。

事实上,每家公司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箱子,这种箱子的周围是各项制度,而建造箱子选用的不同材料就是各种制度的严格程度。不同的箱子留出的空间或许不同,但员工发挥作用的空间一定要充分。

中国的公司、企业一向习惯于“人治”而不崇尚“法治”,也就是说大小事情都由领导说了算,没有太多的规章可以遵循。而法治就是公司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任何事情都有条款可依。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更重要的环节在于“执法必依”。《孙子兵法》中指出:要规定明确的法律条文,用严格的训练严整军队,对士兵过于宽松、过于爱怜,结果会导致士兵不能严格执行命令,从而使部队陷入混乱而不能加以约束。现代公司面临的竞争,其残酷程度不亚于战场拼杀,如果不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是无法获胜的。

古时候,商鞅变法贴出告示: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城南门的人可以获得5两黄金。当时人民很怀疑,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这时,人群中站出来一名壮士,扛起木头运到了南门,商鞅立即将奖赏送给了他,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商鞅立法的严肃性。从此,人们对法律严肃性的认知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样也应体现它的公平和严格。为了提高营业额,北京市某购物中心曾经出台政策重奖销售业绩非常好的职员,当时该中心的员工没有明确的意识到规章的严肃性,当某位员工的业绩远远超出一般职员而因此获得了2万元重奖时,员工才从心里掂量起起规章制度的分量,从而使公司的规章制度成了员工关注的焦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会造成无序浪费,这是非常糟糕的事。下面是企业中经常碰到的几种无序、混乱的情况。

⑴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

在很多企业中,经常会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其实谁都没有真正负责。而两个部门对工作却是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造成极大的浪费。

⑵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

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也会造成工作上的无序。一种情况是,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因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另一种情况是,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形成的工作流程经常被推翻,人为的增加了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⑶业务流程的无序

由于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纵向部门设置,这就会对横向的业务流程产生严重割裂,各部门大多考虑一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作相关部门顺利实施;考虑时通常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使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⑷协调不力造成的无序

某些工作没有明确界定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处于部门间的断层,此时部门间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整个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体意识、协调精神,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⑸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

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以身作则,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造成五章无序的管理,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五种无序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就会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在这种无序状态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执行制度要严格

马克西姆餐厅从卫生到服务,甚至回答客人的各种问题,都有严格的规定。规定的内容具体细致,任何人都不得违反。比如总则中有这样一条醒目的规定:对顾客提出的任何问题,永远不能回答说:“不知道”。如果遇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应向客人说明,马上去问,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无须考证,这绝不是马克西姆餐厅的新“发明”,国外大多数高级饭店、餐厅早已有此先例。但马克西姆餐厅执行的十分出色,服务人员们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即必须尽力给顾客以满意的回答。

规章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难的是要做到长期执行。马克西姆餐厅在这一点上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虽然它们也像其他企业一样有着严格的惩罚条例,但他们似乎更注重调动工

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比较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这只要是靠企业工作人员的荣誉感。

做到长期执行、自觉遵守制度这一点,主要是靠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企业中工作人员的福利保证,二是珍惜企业的名誉名声。马克西姆餐厅在这两个方面都做的很出色。

首先,马克西姆餐厅的工作人员要比同类餐厅高10%-20%的福利。服务人员可以免费在餐厅吃午餐和晚餐,每年都有假期去旅游。在维护企业名声方面,他们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餐厅的所有条例无不是以这一点为宗旨的。他们十分强调,服务中的举手投足都要想到餐厅的名声,反复强调服务人员是餐厅的“主人”。久而久之,服务人员从心理上形成了“自豪感”。所以绝大多数服务人员都能够全心全意的为餐厅工作。

据法国巴黎马克西姆餐厅的服务人员讲,这家餐厅解雇服务人员的情况比较少。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服务人员的姑息迁就,他们认为严厉处罚严重失职的工作人员同样是一种维护企业信誉的有效手段。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开业时,法国前来工作的服务人员中有一位年轻的组长,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工作经历却很丰富。面对还不十分熟悉餐厅服务工作的中国伙伴们,不免有些骄傲,工作中指手画脚,员工很难与他配合工作,大家对他意见比较大。一次在营业前做准备工作时,铺台布的台面比较大,一个人铺有困难,他便找在一旁同经理商量工作的领班帮助。结果被经理当场叫住质问:一个组长如何能去指挥他的上级工作呢?晚上,马克西姆的总负责人卡丹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当场决定请他立即停止工作,会法国去。后经中方多次说情,这位服务人员才保住了饭碗,但还是受到了严重警告,以致他三番五次地找这位领班赔礼道歉。

事后,卡丹曾开玩笑地对人说:“中国人怎么会能容忍‘事不过三’的规定?如果我允许我的员工都犯上三次错误,我的公司早就关门了。”他的话虽说是开玩笑,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竞争中求生存是不允许失误的,哪怕只有一次,也很可能会断送了前程。卡丹在经营马克西姆餐厅是采取的这条:“自觉为主,处理从严”的方针是很有效的。他公司的全体员工都能够很认真主动地工作,从而给企业带来利润。

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

与传统的管理相比,在现代的管理中,人情是一个极大的困扰因素。在传统的管理中,总是先讲究人情,把自己的亲戚放在最显赫的地位,这样管理可以说只有情没有理。

现代企业想求发展,必须创造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因此绝不能再把传统的“人情”放第一位。然而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完全不讲人情也是不行的,这也是现代管理者所追求的“以情管理”的真谛。

但过分的讲究“人情”、不分原则,容易造成赏罚不分。该处罚的,狠不下心来;该淘汰的,也拉不下脸来,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妇人之仁”。事实上,要拿出决断,快刀斩乱麻。该淘汰的淘汰,淘汰了不称职的对双方都有好处:对他自身有个反省的机会,知道在哪摔倒了,再从哪爬起来;对于企业,可以把更有才干、更有责任心的新人补充进来,使人员得到更新,为企业增添新的活力。

“人情”只有运用的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其效用。“人情”用户在工作努力、有贡献的人身上,是一种爱护和精神鼓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经验已经证明,用微笑去鼓励比严厉说教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运用“人情”可是说是感情投资,可以换取更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但是,如果“人情”用在不用功的人身上,则不但是浪费,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使他更没责任感,更容易偷懒。对于这样的人只有不客气的严重警告,施加压力或者干脆淘

汰,才不会失策。这并不是让企业家做冷酷无情的人,人可以有请,但市场无情,只有用市场的标准来要求员工,才是用人的上上之策。

管理要讲究层次分明

如果想做到公司有条不紊,管理就要有层次。现代管理有着明显的层次分别,如一个公司有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各层次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职责和全力;决策层负责企业的经营和战略、规划和生产任务的布置;管理层负责计划管理和组织生产;执行层负责具体执行操作。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正确的对待这一管理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便会在管理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的领导者见工人一迟到就训斥一番,看到服务员态度不好就批评一顿。表面上看他是以为负责的领导,但实际上他却违背了“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员工只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样一个指挥原则,犯了越权指挥的错误。工人的出勤本来是车间主任管理的范围,服务员态度好坏是办公室主任管理的范围,厂长的任务是指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规划,他管理的人员应该是各车间及职能科室的负责人。

作为老板,管得多、过细往往会打破正常的管理秩序,使得管理处于紊乱状态,影响公司的效益。对于员工来说,一个老板说个东,一会儿主任道个西,前后指令不统一,令出多门,交叉重复,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因此管理应具有层次,企业领导者在管理中应体现这种层次,避免“越俎代庖”的现象发生。

聪明人都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行事,只有平庸的人才会事无巨细地完全受命于人。如果企业领导者越权指挥,包办一切,什么都不放心,从企业的经营策略到车间的生产计划,再到窗户擦的是否干净,他全管,这就敲好适应了那些懒惰人的心理习惯;他们不愿动脑筋,不愿思考,只需要伸手便可完成工作,出了问题也不必承担责任,因为老板事事都包揽,谁不喜欢这样的”好“老板?

有了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糟糕

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搞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前提,但是有了制度后,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按章办事。有制度容易,按制度办事难,让每个人都能按制度办事就更难。因此,企业领导者对企业领导者要常抓不懈,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能不能按章办事决定了领导者有没有威信。决定了领导者能否把队伍带号。就每个人而言,要自觉按规章制度办事。特别要强调的是,领导者要带头执行这些规定,以身作则。

执行规章制度时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执行者必须严肃认真。这种态度本身应当成为一条纪律、一项制度。同时,对于制度的执行情况还要定期检查。要使组织的管理制度更好的发挥其管理功效,在规章制度执行时还必须遵循正确的步骤。概括起来,规章制度的执行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执行规章制度的前奏,只有做好了准备工作,执行过程才能顺利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和落实要求两个方面。思想动员是只要是要强调指定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一级执行后产生的效果;落实要求主要是落实范围(在什么区域执行)、期限(执行时间)、负责者(谁来执行)。

(2)付诸实施

一般而言,实施前要正确理解制度的内容,然后提出措施,认真贯彻。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以及数据收集与管理。

(3)检查执行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要检查各项工作是否按制度执行,并找出一场情况及其原因。同时还

要检查实施效果,看最终目的是否达到了。要用事实说话,不凭印象办事。

(4)抓好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一切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信息反馈可以了解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从信息整理中找出规律,然后依次做出新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制度不断完善。

(5)综合考察

一般而言,考核是强化规章制度的重要手段。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等。通过对人的技术和业务的考核,可以确切的掌握每一位能人的工作状况和业务能力。同时,考核可以作为能人定级、降级、提升和授予职称的重要依据。

(6)总结经验

根据考察结果,企业领导者可以办陈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使其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样,下一次进行相同工作时就不必再从新讨论、研究和请示了,可直接按标准进行,并可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找出原因后放到下阶段的修行工作中去。

不要把制度当“花瓶”

在现代社会,许多企业都指定了成套的管理制度、规章标准,大到厂规厂纪,小到,领物规定、作息规定,不可不谓完善。如果这些制度都能真正地执行和贯彻下去,这对企业绝对有着莫大的助益。

但是,现实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实:有些企业规章制度很过,然而只是一些“花瓶”,是在图一种形式,给人看的,是为了得到上级的一句表扬,是为了得到参观者的一句美言,这些制度只挂在墙上,只装订成册,却从不准备实施。

毫无疑问,即使规章制度定的再多、再全、再完善,如果仅仅是摆设,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而且,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失误或失败的事实也说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是企业经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某公司发现财务室被撬开,墙边的保险柜被打开,柜内的20万元现金被席卷一空。这笔款是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购料款。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失窃的保险柜是国内最先进的保险柜之一,柜子上面配有报警、电击和密码装置,并且密码系统是由电脑控制,还能产生电击。试问:这样的保险柜盗窃分子是如何得逞的呢?

原来使用保险柜的出纳员是个”马虎精“。虽然公司对于财务室的保卫制定的有一整套的规章和制度,但是这位出纳却视而不见。在他看来,那保险柜确实不错,然而他使用起来过于麻烦,于是便将它长期弃置了。直到前不久,他不小心将旧保险柜的钥匙弄丢了,才想起来这闲置的先进”家伙“从角落里请出来,由于他怕遭电击,便不接电源;怕忘记密码,就按数字大小顺序编了1—6的号码;怕丢了钥匙,索性把钥匙仍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结果,窃贼作案时从他抽屉里取出保险柜钥匙和使用说明书,随便研究了一下,便轻易的打开了保险柜,旋即抱走了柜中的20万元现金。

失窃后,公司第一时间就报了案。虽然最总嫌疑犯被抓获归案,然而该公司在段时间内却没办法筹集到购料所需的资金,从而被迫停产,最后因不能按时交付订单的货物而失去了商机,一个巨大的客户被同行夺取了。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选官途径的演变及启示
  • 2001年11月第22卷 第6期东岳论丛 Dong Yue Tribune Nov. ,2001Vol 122 No 16 [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选官途径的演变及启示 齐 秀 生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山东济南250001) [关键词]中国古代; 选官; 世袭; 官举; 民选; [摘 要]在漫长的 ...

  • [警世通言]第三十九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 福禄寿三星度世 欲学为仙说与贤,长生不死是虚传. 少贪色欲身康健,心不瞒人便是仙. 说这四句诗,单说一个官人,二十年灯窗用心,苦志勤学,谁知时也,运也,命也,连举不第,没分做官,有分做仙去.这大宋第三帝主,乃是真宗皇帝.景德四年秋八月中,这个官人水乡为活,捕鱼为生.捕鱼有四般:攀矰者仰,鸣榔者闹,垂 ...

  • 治水必躬亲教学案
  • 课题:治水必躬亲 主备人: 课型:新授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4.学习本文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理解治水必躬 ...

  • 九年级语文检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 九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讲评课教案 临朐县朐阳中学 张兰云 教学目标: 1.对照评分标准,明确失分原因. 2.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精确答题的方法. 3.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 4.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4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 学 ...

  • 古今夫妻之间的称呼综述
  • 古今夫妻之间的称呼综述 夫妻之间的称谓? 丈夫称呼: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良人..郎.郎君.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男人.我们家那口子.孩子他爸.老板(or 领导).老公―――却原来就是太监.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老伴.老头子.老爱.孩子他爹.俺汉 ...

  • 穆天子传全文阅读
  • 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王游行记>.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 ...

  • 盘点古时女子对丈夫的雅称
  • 现代女人称自己的丈夫为"老公",其实"老公"一词是古人用来称呼太监的.这样的称呼实在是可笑,且看古时女子是如何称呼自己丈夫的,不仅好听,而且含义高雅.No.1 良人.古诗有云:"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古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qu ...

  • 京剧 锁麟囊 戏词
  • 薛湘灵: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 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啊,手未操. 仔细观瞧,自己选挑,锁麟囊上彩云飘. 是膨城为何生双角?好似青牛与野飑. 是何人将囊来买到,速唤薛良再去一遭.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 ...

  • 往来有白丁
  • 诚龙先生首先要表达的一个观点是: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比如慈禧太后,谈笑有鸿儒,往来都高官--不是宰相大人,便是六部九卿,您见过老佛爷跟下人一起玩过么?诚龙先生此说差矣,慈禧不跟李莲英打得火热.是的是的.传闻她与李,还那,那,有那个呢,自然身体平易近人,在非常亲切的气氛中,身体滚烫而打得火热.这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