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单元历年高考题

六年高考题荟萃和四年联考题汇编---------唯物论部分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

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

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

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解析】C 本题旨在通过学生们在社会转型下,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如何

提升其适应社会能力这一教育热点话题。矛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

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体现了矛盾双

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C为最佳选项,A说法绝对,B

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2、(2010高考·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

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财

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D 本题以建国60周年为背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知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 错;B、C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异。精神是

属于意识范畴,D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10高考·浙江卷28)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

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

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

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意识总是

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 ③④

【解析】A 本题以世博会为背景,考查社会意识的知识。从题干可以看出,上

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对当今面临问题的反映,且"引领人们更多

的去思考",故① ②符合题意要求。③说法错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说

法不准确,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

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

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答案 A

5(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

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

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答案 C

6.(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

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故本题选B项。

7(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

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的能力。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CD三项均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

据此可排除BCD三项。

8(20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B项错误;AC两项知识强调了

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9(2009·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

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

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

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

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①③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10.(20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答案 A

解析 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12年全国新课标)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以《贞观政要》中的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意识的相关理论对“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当代怎样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行“论证和探究”

2.(12年安徽9).“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图2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答案】:C。【解析】:本题以诗画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等有关知识。A项与本题无关,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本题诗句描述的是人们能主动的反映客观世界,故C项正确;B项本身错误,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选错误,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故正确答案是C。

3.(13年安徽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答案】:D【解析】: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规律、运动与静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4.(2013年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答案选①②。

[考点]:物质的同一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

5.(2013年天津4).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人的主观随意性 B.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A。【解析】 题干主要是说很多楼盘的名字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甚至是严重夸大了实际情况,因此选择A;人的主观能动性可好可坏,夸大就是其中坏的方面。不选B和D是因为这道题中描述的楼盘名称和实际情况并不是“统一”或“同一的”。不选C是因为这些楼盘的名字并不是真理,相反,这些名字都背离了实际情况,都是谬误。【考点定位】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内容。 6.(2011·全国新课标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D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人脑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胜生理基础。如果没有人脑或者该区域出现故障,人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③④正确,①②说法本身错误。 7. (2011·北京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C

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转换能力,难度中等。“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符合题意。B不能准确表达这一层含义,A不符合题意,D观点本身错误。 8. (2011·天津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D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解析 D。本题考查哲学意识的概念。A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人脑的分泌物;B说法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说法不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9. (2011·广东32)“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C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选C。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道”,不能理解成唯心主义。

10. (2011·浙江27)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B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 B。每天海水都有盐分的进入和流失,注入量和流失量互相抵消,既没有量的积累,也没有质的变化,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盐分的进入和流失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是相对静止的表现,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最好采用排除法。

11.(2011·江苏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D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D。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2.(2011·江苏25)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B

A.唯意志主意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解析: B。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属于主观,所以,都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因此,A、C、D三项说法错误。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因此,B项正确。

13. (2011·江苏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 A。“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

14. (2011·山东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利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D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解析:D。人类认识的提高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体现认识的反作用但不能说认识的反作用具有决定性,排除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排除B;自在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排除;D正确。“蛟龙”潜水器的功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5.(2011·海南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 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 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 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B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

16.(2011·海南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C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17.(2011·重庆28)右边漫画《失败者找借口 成功中找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D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解析: D。客观决定主观,A、B两项的观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是错误的;根据漫画主题“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可以看出,成功者依据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C项片面,D项正确。本题是漫画说明题,解题时关键在根据漫画主旨判断取舍选项。 18.(2011·重庆29)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解析: A。认识具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D项错误;地震预警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项片面;地震横波与纵波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观事实,而非预测,B项不符合题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规律的支配,A项符合题意。本题是判断说明题,解题时重在判断备选项观点的正误。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回答29—30题。

19.(2011·全国旧课标30)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D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有生态效益,故选项①不选。选项②不符合材料信息,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20.(2011·全国旧课标3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物质对于外界的刺激都有反应特性,植物对光有反应体现了这一观点,选项①正确;选项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一表述把意识的“反映”归属为物质“反应”的范畴,是错误的。“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相似”但不相同,由此可得出选项③是错误的,选项④正确。本题答案为B。

21. (2011·四川27)《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解析】D。题干意思反映的是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仍按原来确定路线去做,导致战争的失败,体现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项的意思是将士要把奋勇向前,即使牺牲生命当作光荣,而为了保命临阵退却视为可耻,启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合题意;B项的意思国家虽然很大,但喜欢战争最终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但忘记战争就会处于危险中,反映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不符合题意;C项的意思是河水满了,靠一块土是防不住的,百万将士不能靠一个勇士去抵抗,体现了要重视整体的力量,不合题意;D项意思是战争形势经常变化,水的流动也是如此,只有根据敌人变化的情况而取得胜利的,才是最重要的,体现题意。o

2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来做指导,钱学森并没有主张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正确答案:C

23、(海南单科卷20).《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A)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

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上海单科卷2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B )

A.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 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25、(上海单科卷23). 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人们(D)

A. 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 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C. 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6、(上海单科卷26)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仿佛刺猬的英国馆吗?馆内藏有6万粒种子。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反正就是不像我们常见的建筑。那座种子神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D )

A、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B、意识是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主观形式

C、意识能够准确认识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

D、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

27、(上海单科卷27)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即从人由身体、情感到理性的自然发展过程来思考教育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从人与社会联系和交往来思考教育问题。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基于对教育对象------人的尊重。他们思考的角度表明( A )

A、教育应该反映客观世界 B、教育应该解释客观世界

C、教育应该推动客观世界发展 C、教育应该改造客观世界

28、(天津卷4).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史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B)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29、(全国大纲卷28).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种认识是因为:(C) ①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全国大纲卷29).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实验”进一步佐证了:(B)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北京卷6).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C)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江苏单科卷27).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C)

A.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3、(江苏单科卷28).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34、(新课标卷II 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C)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新课标卷II 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B)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回答9—10题。

36、(重庆卷9).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核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认识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物质意识关系、联系的特征等知识。

【解题思路】本题以生态危机中“雾霾”为材料,考核辨识材料信息对应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雾’意象”和“‘雾’的意象”的区别。前者是相对于人的主观的客观存在,其本质是一种意识;而后者是人的意识对“雾”这一客观实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雾’的意象”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A、C、D表述错误。B项表明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因物质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意识。

【参考答案】B

37、(重庆卷10).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D)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核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尊重客观规律、规律办事、矛盾的普遍性、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

【解题思路】本题以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建设生态文明为背景,主要考核运用哲学道理对事物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

能力。A项只强调顺应社会规律,也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等客观规律;B项表述错误;C项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D

38(2013 江苏单科 26)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A)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013 全国39(大纲卷 29)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寒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善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B)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2013 全国大纲卷 30)“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这表明艺术创作(A) 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

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 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 (2013 北京卷 28)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D)

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 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2013 上海单科2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 C ) ①坚持解放思想 ②从直接经验入手分析客观规律

③按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办事 ④不断研究新的情况和解决新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3.(2013 上海单科 27)针对上述情况,人们提出几种不同建议,一是建立全民参与的回收模式;二是政府成立专门的电子废弃管理部门;三是制定法律明确电器用户的“回收、废弃责任”等。这些建议表明…( B )

A.理性认识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B.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

C.寻求真知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D.客观实在要求主观认识与其相符

44.(2013 北京卷 27)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B)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选择题

45. (2013 重庆卷 9)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C)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时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二、主观题

1、(福建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10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

2、(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6分)

答案: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3、(浙江卷41)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

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

答案: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4、(广东卷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答案: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2分);积极探求民主法制建设规律,用正确的公民权利观指导监督权的行使(2分);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公民应积极并合理合法地行使监督权(2分);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倾向,切忌凭空猜测,盲目妄动(2分);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消极无为,放弃权利(2分)。

5、(新课标卷I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

6、(安徽卷39)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哲理。(20分)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子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

二非选择题

8、(2010年高考·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013 上海单科 31)简答题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中,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代表有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比上一届提高了5.18个百分点。

一国的政治制度应该受该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的制约。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简要解释“全国人大增加基层代表比例”这一现象。(4分)

答案示例: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客观实际,全国人大适当增加基层代表的比例,是符合这一变化着的客观实际。

六年高考题荟萃和四年联考题汇编---------唯物论部分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

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

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

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解析】C 本题旨在通过学生们在社会转型下,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如何

提升其适应社会能力这一教育热点话题。矛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

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体现了矛盾双

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C为最佳选项,A说法绝对,B

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2、(2010高考·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

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财

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D 本题以建国60周年为背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知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 错;B、C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异。精神是

属于意识范畴,D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10高考·浙江卷28)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

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

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

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意识总是

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 ③④

【解析】A 本题以世博会为背景,考查社会意识的知识。从题干可以看出,上

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对当今面临问题的反映,且"引领人们更多

的去思考",故① ②符合题意要求。③说法错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说

法不准确,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

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

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答案 A

5(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

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

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答案 C

6.(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

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故本题选B项。

7(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

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的能力。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CD三项均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

据此可排除BCD三项。

8(20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B项错误;AC两项知识强调了

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9(2009·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

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

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具有客观

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

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①③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10.(20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答案 A

解析 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12年全国新课标)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以《贞观政要》中的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意识的相关理论对“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当代怎样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行“论证和探究”

2.(12年安徽9).“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图2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答案】:C。【解析】:本题以诗画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等有关知识。A项与本题无关,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本题诗句描述的是人们能主动的反映客观世界,故C项正确;B项本身错误,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选错误,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故正确答案是C。

3.(13年安徽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答案】:D【解析】: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规律、运动与静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4.(2013年浙江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答案选①②。

[考点]:物质的同一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

5.(2013年天津4).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人的主观随意性 B.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A。【解析】 题干主要是说很多楼盘的名字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甚至是严重夸大了实际情况,因此选择A;人的主观能动性可好可坏,夸大就是其中坏的方面。不选B和D是因为这道题中描述的楼盘名称和实际情况并不是“统一”或“同一的”。不选C是因为这些楼盘的名字并不是真理,相反,这些名字都背离了实际情况,都是谬误。【考点定位】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内容。 6.(2011·全国新课标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D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人脑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胜生理基础。如果没有人脑或者该区域出现故障,人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③④正确,①②说法本身错误。 7. (2011·北京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C

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转换能力,难度中等。“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符合题意。B不能准确表达这一层含义,A不符合题意,D观点本身错误。 8. (2011·天津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D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解析 D。本题考查哲学意识的概念。A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人脑的分泌物;B说法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说法不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9. (2011·广东32)“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C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选C。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道”,不能理解成唯心主义。

10. (2011·浙江27)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B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 B。每天海水都有盐分的进入和流失,注入量和流失量互相抵消,既没有量的积累,也没有质的变化,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盐分的进入和流失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是相对静止的表现,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最好采用排除法。

11.(2011·江苏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D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D。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项入选。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2.(2011·江苏25)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B

A.唯意志主意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解析: B。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属于主观,所以,都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因此,A、C、D三项说法错误。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因此,B项正确。

13. (2011·江苏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 A。“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

14. (2011·山东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利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D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解析:D。人类认识的提高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体现认识的反作用但不能说认识的反作用具有决定性,排除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排除B;自在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排除;D正确。“蛟龙”潜水器的功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5.(2011·海南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 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 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 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B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

16.(2011·海南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C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17.(2011·重庆28)右边漫画《失败者找借口 成功中找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D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解析: D。客观决定主观,A、B两项的观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是错误的;根据漫画主题“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可以看出,成功者依据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C项片面,D项正确。本题是漫画说明题,解题时关键在根据漫画主旨判断取舍选项。 18.(2011·重庆29)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解析: A。认识具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D项错误;地震预警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项片面;地震横波与纵波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观事实,而非预测,B项不符合题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规律的支配,A项符合题意。本题是判断说明题,解题时重在判断备选项观点的正误。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回答29—30题。

19.(2011·全国旧课标30)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D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有生态效益,故选项①不选。选项②不符合材料信息,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20.(2011·全国旧课标3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物质对于外界的刺激都有反应特性,植物对光有反应体现了这一观点,选项①正确;选项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一表述把意识的“反映”归属为物质“反应”的范畴,是错误的。“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相似”但不相同,由此可得出选项③是错误的,选项④正确。本题答案为B。

21. (2011·四川27)《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解析】D。题干意思反映的是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仍按原来确定路线去做,导致战争的失败,体现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项的意思是将士要把奋勇向前,即使牺牲生命当作光荣,而为了保命临阵退却视为可耻,启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合题意;B项的意思国家虽然很大,但喜欢战争最终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但忘记战争就会处于危险中,反映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不符合题意;C项的意思是河水满了,靠一块土是防不住的,百万将士不能靠一个勇士去抵抗,体现了要重视整体的力量,不合题意;D项意思是战争形势经常变化,水的流动也是如此,只有根据敌人变化的情况而取得胜利的,才是最重要的,体现题意。o

22.“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来做指导,钱学森并没有主张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正确答案:C

23、(海南单科卷20).《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A)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

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上海单科卷2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B )

A.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 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25、(上海单科卷23). 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人们(D)

A. 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 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C. 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6、(上海单科卷26)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仿佛刺猬的英国馆吗?馆内藏有6万粒种子。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反正就是不像我们常见的建筑。那座种子神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D )

A、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

B、意识是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主观形式

C、意识能够准确认识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

D、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

27、(上海单科卷27)亚里士多德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即从人由身体、情感到理性的自然发展过程来思考教育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从人与社会联系和交往来思考教育问题。两者虽有不同,但都基于对教育对象------人的尊重。他们思考的角度表明( A )

A、教育应该反映客观世界 B、教育应该解释客观世界

C、教育应该推动客观世界发展 C、教育应该改造客观世界

28、(天津卷4).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史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B)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29、(全国大纲卷28).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种认识是因为:(C) ①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全国大纲卷29).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实验”进一步佐证了:(B)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北京卷6).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C)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江苏单科卷27).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C)

A.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3、(江苏单科卷28).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34、(新课标卷II 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C)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新课标卷II 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B)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回答9—10题。

36、(重庆卷9).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核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认识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物质意识关系、联系的特征等知识。

【解题思路】本题以生态危机中“雾霾”为材料,考核辨识材料信息对应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雾’意象”和“‘雾’的意象”的区别。前者是相对于人的主观的客观存在,其本质是一种意识;而后者是人的意识对“雾”这一客观实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雾’的意象”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A、C、D表述错误。B项表明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因物质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意识。

【参考答案】B

37、(重庆卷10).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D)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核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尊重客观规律、规律办事、矛盾的普遍性、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

【解题思路】本题以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建设生态文明为背景,主要考核运用哲学道理对事物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

能力。A项只强调顺应社会规律,也应该尊重自然规律等客观规律;B项表述错误;C项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D

38(2013 江苏单科 26)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A)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013 全国39(大纲卷 29)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寒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善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B)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2013 全国大纲卷 30)“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这首《画竹诗》形象地描述了他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这表明艺术创作(A) ①是对对象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②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根本途径

③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 ④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 (2013 北京卷 28)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D)

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 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2013 上海单科2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 C ) ①坚持解放思想 ②从直接经验入手分析客观规律

③按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办事 ④不断研究新的情况和解决新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3.(2013 上海单科 27)针对上述情况,人们提出几种不同建议,一是建立全民参与的回收模式;二是政府成立专门的电子废弃管理部门;三是制定法律明确电器用户的“回收、废弃责任”等。这些建议表明…( B )

A.理性认识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B.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

C.寻求真知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D.客观实在要求主观认识与其相符

44.(2013 北京卷 27)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B)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选择题

45. (2013 重庆卷 9)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C)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时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二、主观题

1、(福建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10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

2、(山东卷42)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6分)

答案: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3、(浙江卷41)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

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

答案: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4、(广东卷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答案: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2分);积极探求民主法制建设规律,用正确的公民权利观指导监督权的行使(2分);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公民应积极并合理合法地行使监督权(2分);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倾向,切忌凭空猜测,盲目妄动(2分);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消极无为,放弃权利(2分)。

5、(新课标卷I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

6、(安徽卷39)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哲理。(20分)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子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

二非选择题

8、(2010年高考·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013 上海单科 31)简答题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中,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代表有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比上一届提高了5.18个百分点。

一国的政治制度应该受该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的制约。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简要解释“全国人大增加基层代表比例”这一现象。(4分)

答案示例: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客观实际,全国人大适当增加基层代表的比例,是符合这一变化着的客观实际。


相关内容

  • 2016年高中同步生物知识点:认识论
  •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高中同步生物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 ...

  • 教师招聘中高考题指南
  • 教师招聘中高考题指南 初中语文 [满29元包邮]语文(13地市卷)/2011江苏中考试卷含答案精选 [活页] http://s.click.taobao.com/t_8?e=7HZ6jHSTbIQ9qMzNVsIM1uVu0mHpWR8%2FKCTlbLy2PJtP2g%3D%3D&p=mm ...

  •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题大猜想:经营自己
  • 您的位置:主页 > 学历考试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题大猜想:经营自己 http://news.bangkaow.com/  2012-06-01 10:38  来源:帮考网 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考题大猜想:经营自己 一.作文素材 北京有 ...

  • 哲学第一单元高考题(答案版)
  • 2011高考题+2012模拟题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哲学的基本含义,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的精华 1(2011年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 ...

  •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
  •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 一.知识概要 (一)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掉一定量溶 ...

  • 数列历年高考题汇编(文数)
  • 数列历年高考题汇编(文数) 数列 一.选择题 1. (2009福建卷)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 =6,a 1=4, 则公差d 等于( ) A .1 B (A ) 2 (B ) 78 (C ) (D )3 33 9. (2009宁夏海南卷理)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 ...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历年高考题
  • 光合作用历年高考题 1.[2005]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 ...

  • 例谈2016年高考题中的"膜蛋白"家族
  • 例谈2016年高考题中的"膜蛋白"家族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11300)吴劲松 摘要:本文以一道高考题为引子,对参与细胞跨膜运输转运的膜蛋白进行思考.总结及反思 关键词:高考题膜蛋白跨膜运输 1 例题 试题(2016年高考全国卷1,第2题)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 ...

  • 04-14浙江历年高考题解析几何大题
  • 浙江高考历年真题之解析几何大题 2004年(22)(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右顶点为A (1,0). 点P .Q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点M (m ,0)到直线AP 的距离为1. (Ⅰ)若直线AP 的斜率为k ,且k ∈[,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 (Ⅱ)当m = 2+1时,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