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清官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清官思想

姓名:李青勇 学号:[1**********]28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摘要:

封建官僚体制的建立以皇权展开并逐级纵向扩展,封建士大夫如同皇帝的手伸向民间牢牢对大众进行着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官只是以一种更为高明的手段用软性的方法实现了这种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的,好的清官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为实现自身抱负,也为造福一方百姓,却在不自觉中缓和了官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变向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历史上清官思想的存在是人民一种感性的乌托邦式的向往,渴望天下所有官皆是好官,从虚化的不可控的人性的角度而不是从实体可控的体制的角度来期待转变,是一种麻木的表现,期望人性更是百姓无权的一种无奈的表现。无论再怎么期盼清官,不从体制上进行转变,清官永远都是有限的,好官也是有限的,人民的幸福也是有限的。

关键词:

清官情结 儒家 德治 人治 封建官僚体制 官德

正文:

中国人一直是有清官情结的。国人皆爱清官、盼清官、歌颂清官,建立在这种大众心理上的清官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清官思想的来源是什么?古代清官思想又有什么特点和魅力足以让其印刻在国人的脑海里数千年而不淡?清官思想的出现究竟是对传统文化的贡献还是对现实无情的揭露?

顾名思义,清官即是清廉不贪的官,但清官不一定就是好官。康熙说过这样一段话:“为官之人,不取非义之财,一心为国效力,即为好官。或操守虽清,不能办事,无论谕旨批驳与部驳之事,积年累月,概不完结,似此清官,亦何裨于国事乎?”可见,在统治者心中只是清正廉洁并不能称得上一位好官,有能力能办事的官才是好官。既然清官并不等同于能官,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大众依旧歌颂崇尚清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也是一部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的封建系统完善史,而官吏则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统治者修缮的工具。

清官再清,首先还是官,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出发点没有改变。我们不否认清官自身所存在的特有的品质,也不怀疑清官济天下苍生的抱负,我们不是说清廉不值得肯定,毕竟,不是每一个官员都可以成为清官,他们所具有的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舍生请命、除暴安民的道德品质不是每一个官员都可以具有的。但从其阶级属性上来分析,清官仍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站在人民大众的对立面上,这一个根本不会改变,他们秉公执法,执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法;他们为民请命,也会在农民起义时毫不犹豫的镇压;他们除暴安民,打击豪强,却不会打击掉整个豪强集团。对清官来讲,“不管他们的事业是多么轰轰烈烈,其行动从来没有越过统治秩序所许可的范围一步”。 ②①

儒家思想几千年深深影响了每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人,当然,也包括了封建士大夫。儒家是崇尚人治和德治的,孔子“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认为与道德相比, 法律是一种不得已而行之的下策, 治理国家应以道德为主, 以法律为辅。德治与法治相对,重视礼仪教化,而人治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清官正是凭借自身清廉的感召力而获得百姓的认可甚至流芳百世,而百姓也崇尚高尚人格的人,遥相呼应,双方互相切合,铸就了清官思想得以生存的思想基础。春秋史书中对为官之道也作了这样的排序:“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该篇把修养官德列在建功创业、建书立说之前,对官德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清廉,正是官德的组成部分之一,古代对官吏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公、善、慎、廉上,这四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清官在历史中是“物稀而可贵”,屈指可数。清官为什么少?难道仅仅是官员自身品质的差别?那么,那些进入官场身怀抱负最终走出却面目全非的官员如何解释?他们一开始也具有相同的高尚的品质,什么让他们改变?归根结底,还是制度和体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决定的。 ④

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普遍是有济世情怀的,很多官员会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荡抱负进入官场,却最终会发现在官场上,一个人道德上的善恶无法与现实“潜规则”中的利益和得失和体制相抗衡,因此自身也就很难保持清正廉洁,历史上的清官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是体制内的人不懂官场生存之道,自身抱负尚未实现便已被淘汰出官场;要么被神话,统治者他们把这种人说成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从而给受苦的老百姓一种幻想:只要有了“好官”、“清官”,老百姓就不会再受屈、受压。而使得群众关注的焦点从制度本身转向人,从而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所以,会存活的清官便受到了来自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方面的歌颂。地主阶级歌颂他们为缓和阶级矛盾做出了贡献,而农民所赞扬的只不过是从清官那里得到了奴隶般生存的条件,甚至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麻木的满足。“农民寄希望于清官,是农民在封建的经济压榨和政治压迫下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反映,是农民屈从封建秩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⑤

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清官思想的存在,是历史的悲怆和人民的悲哀。

封建官僚体制的建立以皇权展开并逐级纵向扩展,封建士大夫如同皇帝的手伸向民间牢牢对大众进行着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官只是以一种更为高明的手段用软性的方法实现了这种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的,好的清官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为

实现自身抱负,也为造福一方百姓,却在不自觉中缓和了官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变向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不管清官们的业绩是怎样的千差万别,总是以小民顺从、驯服和对清官的感恩戴德为补充的。

史学家李新曾振聋发聩的指出:“清官乃不祥之物。”又有人说:跪着的人民,才期待清官。其实清官本身没有什么不详,谁能说清官的存在是祸害?只是无限崇拜清官,把清官看做是解决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所有问题的回春妙药就有些过了,那一种思想才是不祥的,那说明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失败的时代。封建制度下剥夺了人民的权利,皇权至上,人民已经把生存当做了一种圣上的恩赐,这也就是统治者所希望看到的顺民,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只要不威胁到自身的基本生存下去的权利,往往都会逆来顺受。而清官的出现往往会让民众有“惊喜”之感,忽然发现,统治者不仅赐给了自己生存的权利,还赐给了能自己好好生存的清官,所以很讽刺的,我们常常可以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看到这样对清官称呼的字眼:青天大老爷。

鲁迅先生把中国的历史分为两种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⑥那么,类似的我们可以说,历史上有清官的地区就是百姓暂时坐稳了奴隶的地区,没清官的地区就是百姓做奴隶而不得的地区。

所以说历史上清官思想的存在是人民一种感性的乌托邦式的向往,渴望天下所有官皆是好官,从虚化的不可控的人性的角度而不是从实体可控的体制的角度来期待转变,是一种麻木的表现,期望人性

更是百姓无权的一种无奈的表现。。无论再怎么期盼清官,不从制度上进行转变,清官永远都是有限的,好官也是有限的。

那么清官思想是否一无是处,有百弊而无一利呢?

我觉得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清官思想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对现有体制的一种默认和不完全失望,维护了国家的相对稳定,往往清官的出现能给民众以希望,也能对广大官员起到模范的作用,一定程度有利于培养封建行政体制内部的清廉文化,体制再差,如果真的清官多了,也是对体制弊端的一种抑制,当然,这是一种下策,德治因人格的不可控性而具有局限性,从体制上改变让官场的土壤脱胎换骨才是根本最为有效。从另一方面说,则是百姓不应崇尚清官,官员才应该崇尚清官,如果清官思想在封建士大夫中蔓延,倒是应会有奇特的效果。

清官思想的存在,更多的反映了历史上百姓权利的缺失,是一种悲哀符号的象征,但是它抹灭不了清官存在的意义,总的来说,清官思想存在的弊大于利,是民主缺失和制度缺陷的体现。

注释:

①引自王先谦《东华录》(康熙九十四)

②引自绿水浮冰《小议清官思想》

③引自《论语·为政》

④引自《左传》中《襄公二十四年》篇

⑤引自绿水浮冰《小议清官思想》

⑥引自鲁迅《灯下漫笔》----《坟》

浅谈中国古代清官思想

姓名:李青勇 学号:[1**********]28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摘要:

封建官僚体制的建立以皇权展开并逐级纵向扩展,封建士大夫如同皇帝的手伸向民间牢牢对大众进行着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官只是以一种更为高明的手段用软性的方法实现了这种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的,好的清官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为实现自身抱负,也为造福一方百姓,却在不自觉中缓和了官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变向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历史上清官思想的存在是人民一种感性的乌托邦式的向往,渴望天下所有官皆是好官,从虚化的不可控的人性的角度而不是从实体可控的体制的角度来期待转变,是一种麻木的表现,期望人性更是百姓无权的一种无奈的表现。无论再怎么期盼清官,不从体制上进行转变,清官永远都是有限的,好官也是有限的,人民的幸福也是有限的。

关键词:

清官情结 儒家 德治 人治 封建官僚体制 官德

正文:

中国人一直是有清官情结的。国人皆爱清官、盼清官、歌颂清官,建立在这种大众心理上的清官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清官思想的来源是什么?古代清官思想又有什么特点和魅力足以让其印刻在国人的脑海里数千年而不淡?清官思想的出现究竟是对传统文化的贡献还是对现实无情的揭露?

顾名思义,清官即是清廉不贪的官,但清官不一定就是好官。康熙说过这样一段话:“为官之人,不取非义之财,一心为国效力,即为好官。或操守虽清,不能办事,无论谕旨批驳与部驳之事,积年累月,概不完结,似此清官,亦何裨于国事乎?”可见,在统治者心中只是清正廉洁并不能称得上一位好官,有能力能办事的官才是好官。既然清官并不等同于能官,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大众依旧歌颂崇尚清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也是一部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的封建系统完善史,而官吏则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统治者修缮的工具。

清官再清,首先还是官,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出发点没有改变。我们不否认清官自身所存在的特有的品质,也不怀疑清官济天下苍生的抱负,我们不是说清廉不值得肯定,毕竟,不是每一个官员都可以成为清官,他们所具有的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舍生请命、除暴安民的道德品质不是每一个官员都可以具有的。但从其阶级属性上来分析,清官仍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站在人民大众的对立面上,这一个根本不会改变,他们秉公执法,执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法;他们为民请命,也会在农民起义时毫不犹豫的镇压;他们除暴安民,打击豪强,却不会打击掉整个豪强集团。对清官来讲,“不管他们的事业是多么轰轰烈烈,其行动从来没有越过统治秩序所许可的范围一步”。 ②①

儒家思想几千年深深影响了每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人,当然,也包括了封建士大夫。儒家是崇尚人治和德治的,孔子“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认为与道德相比, 法律是一种不得已而行之的下策, 治理国家应以道德为主, 以法律为辅。德治与法治相对,重视礼仪教化,而人治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清官正是凭借自身清廉的感召力而获得百姓的认可甚至流芳百世,而百姓也崇尚高尚人格的人,遥相呼应,双方互相切合,铸就了清官思想得以生存的思想基础。春秋史书中对为官之道也作了这样的排序:“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该篇把修养官德列在建功创业、建书立说之前,对官德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清廉,正是官德的组成部分之一,古代对官吏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公、善、慎、廉上,这四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规范。

清官在历史中是“物稀而可贵”,屈指可数。清官为什么少?难道仅仅是官员自身品质的差别?那么,那些进入官场身怀抱负最终走出却面目全非的官员如何解释?他们一开始也具有相同的高尚的品质,什么让他们改变?归根结底,还是制度和体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决定的。 ④

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普遍是有济世情怀的,很多官员会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荡抱负进入官场,却最终会发现在官场上,一个人道德上的善恶无法与现实“潜规则”中的利益和得失和体制相抗衡,因此自身也就很难保持清正廉洁,历史上的清官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是体制内的人不懂官场生存之道,自身抱负尚未实现便已被淘汰出官场;要么被神话,统治者他们把这种人说成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从而给受苦的老百姓一种幻想:只要有了“好官”、“清官”,老百姓就不会再受屈、受压。而使得群众关注的焦点从制度本身转向人,从而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所以,会存活的清官便受到了来自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方面的歌颂。地主阶级歌颂他们为缓和阶级矛盾做出了贡献,而农民所赞扬的只不过是从清官那里得到了奴隶般生存的条件,甚至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麻木的满足。“农民寄希望于清官,是农民在封建的经济压榨和政治压迫下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反映,是农民屈从封建秩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⑤

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清官思想的存在,是历史的悲怆和人民的悲哀。

封建官僚体制的建立以皇权展开并逐级纵向扩展,封建士大夫如同皇帝的手伸向民间牢牢对大众进行着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官只是以一种更为高明的手段用软性的方法实现了这种控制,当然,这种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的,好的清官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为

实现自身抱负,也为造福一方百姓,却在不自觉中缓和了官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变向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不管清官们的业绩是怎样的千差万别,总是以小民顺从、驯服和对清官的感恩戴德为补充的。

史学家李新曾振聋发聩的指出:“清官乃不祥之物。”又有人说:跪着的人民,才期待清官。其实清官本身没有什么不详,谁能说清官的存在是祸害?只是无限崇拜清官,把清官看做是解决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所有问题的回春妙药就有些过了,那一种思想才是不祥的,那说明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失败的时代。封建制度下剥夺了人民的权利,皇权至上,人民已经把生存当做了一种圣上的恩赐,这也就是统治者所希望看到的顺民,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只要不威胁到自身的基本生存下去的权利,往往都会逆来顺受。而清官的出现往往会让民众有“惊喜”之感,忽然发现,统治者不仅赐给了自己生存的权利,还赐给了能自己好好生存的清官,所以很讽刺的,我们常常可以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看到这样对清官称呼的字眼:青天大老爷。

鲁迅先生把中国的历史分为两种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⑥那么,类似的我们可以说,历史上有清官的地区就是百姓暂时坐稳了奴隶的地区,没清官的地区就是百姓做奴隶而不得的地区。

所以说历史上清官思想的存在是人民一种感性的乌托邦式的向往,渴望天下所有官皆是好官,从虚化的不可控的人性的角度而不是从实体可控的体制的角度来期待转变,是一种麻木的表现,期望人性

更是百姓无权的一种无奈的表现。。无论再怎么期盼清官,不从制度上进行转变,清官永远都是有限的,好官也是有限的。

那么清官思想是否一无是处,有百弊而无一利呢?

我觉得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清官思想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对现有体制的一种默认和不完全失望,维护了国家的相对稳定,往往清官的出现能给民众以希望,也能对广大官员起到模范的作用,一定程度有利于培养封建行政体制内部的清廉文化,体制再差,如果真的清官多了,也是对体制弊端的一种抑制,当然,这是一种下策,德治因人格的不可控性而具有局限性,从体制上改变让官场的土壤脱胎换骨才是根本最为有效。从另一方面说,则是百姓不应崇尚清官,官员才应该崇尚清官,如果清官思想在封建士大夫中蔓延,倒是应会有奇特的效果。

清官思想的存在,更多的反映了历史上百姓权利的缺失,是一种悲哀符号的象征,但是它抹灭不了清官存在的意义,总的来说,清官思想存在的弊大于利,是民主缺失和制度缺陷的体现。

注释:

①引自王先谦《东华录》(康熙九十四)

②引自绿水浮冰《小议清官思想》

③引自《论语·为政》

④引自《左传》中《襄公二十四年》篇

⑤引自绿水浮冰《小议清官思想》

⑥引自鲁迅《灯下漫笔》----《坟》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刑法的社会心态研究
  • 作者简介:郑旭江,男,浙江人,华东政法大学研教院刑法教研室,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法学院LLM,主要研究方向:"法律与文学".刑法解释学.刑民交叉领域. [摘要]本文借助包公故事这一反映当时社会心态的媒介,选取涉及刑法问题的典型公案戏,主要论及了当时社会大众对道德.法律和诸多问题的认 ...

  • 古代青天断案剧热播与"野蛮的法律"
  • 摘 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不到两百年的历史舞台上,鸦片战争和改革开放掀起两次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滔天巨浪,而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古代法律,境遇很大不同,前次被闯进来的外国人称为"野蛮的法律",后一次人们津津有味的反刍这些古代青天断案的故事.中国古代法律儒学化,以"伦理法" ...

  • 学古代清官清廉品德 做廉洁奉公人民公仆
  • (作者系河南省西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牛正田) 在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对当官.掌权.执政者,评论.评价.看待.结论一个人,是否是清官,一般都把廉正.廉洁.勤政.廉政作为标准来定位.所以,在古代对清官有的叫"循吏"."良吏"."廉吏"等.中国 ...

  • 观看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心得3篇
  • 观看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心得3篇 鉴史问廉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王保仁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我于1月9日至16日,观看了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看完之后,历史的一幕一幕开始在我脑海中清晰的展现出来,同时廉洁从政的钟声也不断在我耳边响起,可谓感慨颇多 ...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 [摘要]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思想宝库中充满了为官治国理政的道德智慧,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操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旨和精神内核,更是为官者的座右铭. [关键词]古代,官德,修养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做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其中,职业道德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包括官德.医德 ...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 反腐工作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2.5分) 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在位时容易患病,在位时因工作辛苦容易患病.(2.5分) 3.美国在蒋介石战败后的&qu ...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 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在位时容易患病,在位时因工作辛苦容易患病.(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 ...

  • 教师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 教师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教师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一) 吏治不清,浊浊尘世:吏治一清,清平盛世.郦波教授的一句精辟总结,令人警醒与深思.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雷霆惩腐的大背景下,纪录片<鉴史问廉>跳出被地域.时间.空间局限的当下,以其独有的历史观和厚重感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 ...

  • 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
  • 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 篇一: 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观看后,不由想到习近平曾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王岐山也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于是,<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