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础必须控制的城市基设

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 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4、“公交优先”的含义及其措施?

“公交优先”即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导作用。

在国内外一些城市采取了以下一些“公交优先”的措施:如交叉口公交车优先放行、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允许公交车在单向交通道路上逆向行驶、限制小汽车进入市中心区域以及在沿市郊高速公路与城市公交线路的交汇处修建免费停车场、方便小汽车与公交换乘等等。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居民、方便乘车,可大胆地将快速公共客运线路引进城区内部,并使住宅区布点与公共客运路线相结合。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公共交通车站的服务半径应达到300一500m 。

城市形成的条件

1、技术进步;2、社会分工;3、商品经济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

①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②科技革命与创新 ③全球化与新经济 ④城市文化特质

城镇化含义

Ⅰ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和形态上的城镇化。①人口的集中,城镇点的增加及城镇规模的扩大;②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Ⅱ 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意识 、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

为的过程;③农村居民脱离固有的乡土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方式、态度的过程。

城市体系理论

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 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 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 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 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邻里单位的思想包括六大原则:1. 规模:考虑的是幼儿上学不要穿越交通道路并以此来控制邻里单位的规模。2. 边界: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3. 开放空间:应有绿地、小公园和娱乐空间以满足居民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应围绕一个中心成组布置。5. 地方商业: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也可以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6. 内部道路系统:每一条道路应当有功能分工,整个街道网要设计的便于单位内部的运行又要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5.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雅典宪章》(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活动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并提出这是城市规划研究和分析的“最基本分类”。 居住问题:①人口密度过大②绿地缺乏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公共设施少

建议:在城市中最好地段建造房屋,规定不同地段不同的人口密度。

工作问题:工作地点布置无计划,导致交通拥堵

建议:计划的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交通问题:宽度不足,交叉口过多,没按功能分类。

建议:从整个街道系统规划入手,科学划定道路宽度。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它所提出来的功能分区及其间的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

《马丘皮丘宪章》(1977年):它是对《雅典宪章》的修改和补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 私人车辆应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2. 发展交通应与“能源危机”取得平衡;3. 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4. 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

5. 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6. 生活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有限制即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认为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中存在矛盾:(一)城市与居住条件的矛盾;(二)城市与自然隔离产生的矛盾;(三)城市土地问题。

原因:人口过多,过于集中,造成居住拥挤,城市不断膨胀;城市无限制扩展又造成土地投机。建议: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2. 使土地归属于专门的统一机构, 消灭土地投机; 地价上升所的利润由城市机构支配;3. 当城市规模太大时, 要对人口进行控制, 或建新城转移。认为1. 城市应与乡村结合, 与自然和谐共存;

2. 城市土地归属于城市里面的统一机构, 并且改革土地制度, 使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来自租金; 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在各方面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同时也是大城市的派生物。 组织方式

a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 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途 ;c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周礼. 考工记》记述了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 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年代。

《管子》《孙子兵法》: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打破了城市单一模式, 提出城市功能分区, 发展商业、手工业。

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建设部署

城市人口规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通常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视作城市人口,即在建设用地范围中居住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在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的总和。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经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

城市用地分类、用地评价及用地评价分类

城市用地按用途分,有10大类、46种类、73小类。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是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用地经济性评价。

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 ①地质条件 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③气候条件 ④地形条件。

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与自然条件评价相比,建设条件的评价更强调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评价标准:①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②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③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

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 据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因素:①基本因素层:包括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和其他因素等;

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

定义: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土地的使用功能、工程的适宜程度、城市建设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是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作出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以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即划分出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适宜建设的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基本上适宜建设的用地,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这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一般来说用地条件很差。

用地评定的成果:是城市规划文件之一,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用地评定图有地下水深线、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等。比例应与规划图纸比例一致。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1)选用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农田;(3)保护古迹和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反映,在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之后,在城市用地适宜性评定的基础之上,对城市各组成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基本原则

(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3)依托旧区,紧凑发展;(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 集中式和分散式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经济技术指标

容积率:也称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用地内基底面积/规划用地总面积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

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①住宅用地 包括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用地。④绿地 居住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性用地。

居住用地的分类:我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将居住用地分为四类,一类最好,四类最差。

影响城市居住用地的因素:①城市规模(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方面) ;②城市性质;③自然条件;④城市用地标准。用地指标:①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按照国标,比例为20%—32%,可视情况定);②居住用地人均指标(按照国标规定,居住用地指标为人均18.0㎡—28.0㎡,并且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选择:①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②用地应与城市内其他功能用地相互协调关系, ;③注重居住区周边的环境影响;④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⑤充分利用旧区原有设施, 节省投资;⑥考虑到居住建设的可行性以及效益;⑦要注意留有余地。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①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时,可成片紧凑地组织布置,旧城区改造时不适用;

②分散布置。③轴向布置:一般当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时, 居住用地或者一些与产业用地相配的居住用地沿着由中心向外的放射形交通干道布置,并逐步延展。

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①用地的形状和规模;②地形要求③水源要求④能源要求⑤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⑥工业的特殊要求。⑦其他要求。

交通运输的需求:工业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关系到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便捷运输件的地段布置工业可有效节省建厂投资,加快工程进度。①铁路运输:运量大、效率高、费用低投资高、用地面积大且平坦;

②水路运输:费用最低廉, 但需考虑枯水期的转运问题。

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①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要充分考虑风向、风速、地形等因素;静风频率高的地区, 宜布置在空气流通的高地是加大烟囱高度。②防止废水污染:城市水源的上游不得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不得在有害废水的下游开辟新的水源集中布置废水性质相同的厂,以便统一处理废水,节省费用。③防止工业废渣污染:应尽量回收利用。④防止噪音污染。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互关系:一般工业区与居住区的距离以步行不超过30分钟为宜;在大的工业厂区, 应组织安排交通工具。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工业的分类:按照环境污染可以分为:①隔离工业:指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危险的工业。此类工业一般适安放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上。②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此类工业一般应与城市保持一定距需设置较宽的绿化防护带上。③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某些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此类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段上。④一般工业: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此类工业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独立地段上。

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①有足够的用地面积; ②职工居住用地应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 靠近工业区, 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③工业区和其他用地, 应保持紧凑, 互不妨碍, 并应节约用地;④企业之间应开展合作, 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①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 ②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形成组团;③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星城;④工业地带。

城市综合交通的概念

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 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交通形式有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指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轻轨、轮渡、市内航空、出租汽车等。

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铁路规划

铁路分类:一类是直接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运设施,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另一类是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铁路专用设施,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

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位置

铁路客运站应该靠近城市中心区,如果布置在城市外围,即使有城市干路与城市中心相连,也容易造成城市结构过于松散,居民出行不便;为工业区和仓库区服务的工业站和地区站则应布置在相关地段附近,一般设在城市外围;其他铁路专用设施则应在满足铁路技术要求及配合铁路枢纽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布置在城市外围,不应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客运站客运站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点,客运站必须与城市的主要干路相连,以方便联系城市各部分及其他联运交通设施;客运站的布置方式有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三种。中小城市客运站常采用通过式的形式,可以提高客运站的通过能力, 可在市区边缘; 大、中城市客运站采用尽端式或混合式布置,可减少干线铁路对城市的分割;大城市则深入城市,在市中心区边缘。

货运站 中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综合性货运站或货场,其位置既要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要求,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大、特大城市的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置于其服务的地段:

1、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一般应接近于货源或结合货物流通中心布置;

2、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接近于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集散点,一般设在市区外围;

3、不为本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则应设在郊区,结合编组站或水运码头设置;

4、危险品的货运站应设在市郊,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段。

中间站是客货合一的车站,多采用横列式布置,一般都在小城镇。 为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与货场均布置在城市一侧,且货场接近于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一侧。

会让站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上的分界点,间距一般8-12KM ,主要进行铁路运行的技术作业,场站不一定要与居民点结合。

公路的分类根据公路的性质和作用,分为:国道(国家级干线公路) ,省道(省级干线公路),县道(县级干线公路),乡道

分级: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对公路的分级,可以分为: 高速公路:(为封闭的汽车专用路,是国家级和省级的干线公路)

一级公路: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二级公路:(常用作联系高速公路和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三级公路:(常用作联系县和城镇的集散公路)

四级公路:(常用作沟通乡、村的地方公路)

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大多为100-120公里(山区可降为60公里)。

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布置高速环线联系各条高速公路,并与城市快速路网相衔接;中小城市,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高速公路应远离城市中心,采用互通式立交以专用的入城道路(或一般等级公路)与城市联系。

公路在市域内的位置

总的来说要便于城市间的联系,注意的是:

(1)国道、省道等过境公路应以切线或环线绕城而过;县道也要绕村、镇而过。

(2)作为公路枢纽的大、特大城市,应在城市道路网的外围布置连接各条干线公路的公路环线,再与城市道路网联系。

(3)高速公路应与城市快速路相连,一般等级公路应与城市常速交通性干路相连;

(4)要逐步改变公路直接穿过小城镇的状况,并注意防止新的沿线公路进行建设的现象发生。

公路汽车场站的布置

客运站

1.大、特大城市和作为地区公路交通枢纽的城市,货流量和交通量都很大,常为多个方向的长途客运设施多个客运站,并与货运站和技术站分开设置;为方便旅客,客运站常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

2.中、小城市因规模不大,车辆数不多,为便于管理和精简人员,一般可设置一个长途客运站,或将客运站与货运站合并,也可与技术站组织在一起。

货运站:位置与货主的位置和货物性质有关。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应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还可设在铁路货运站、货运码头附近,以便组织水陆联运。

技术站:主要是清洗、检修或保养汽车的工作,要求的用地面积较大,且对居民有一定的干扰。技术站一般设在市区外围靠近公路线附近,与客货运站都有方便的联系,并注意对居民区的干扰。

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为了减少进入市区的过境交通量,可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方或城市入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也可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结合设置,亦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

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联系着城市各功能用地;

城市道路交通(车流人流)的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重点;

静态交通(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统一考虑;

城市道路的主要交通流向应有直接的道路联系,并且流量大小与道路的等级一致 道路红线:指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 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也叫路幅宽度。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车道,属于全市性交通主干道;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快速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同时对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也应加以控制。

主干路:又称全市性干道,城市中主要的常速交通道路,主要为相邻组团间及与城市中心区的中距离交通服务,是联系城市各组团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

次干路:是城市各组图内的主要道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生活性服务功能。次干道联系各主干道,并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

支路:城市一般道路,其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以生活性功能为主。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共七章(已更新完毕)

二、(xxy6) (xxy6) 分章节试题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 .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 .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 .人口规模 B.空间规模 C.居住形式 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 .发明蒸汽机 B.汽车的出现 C .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 .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 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

A .市场推动型 B.地方推动型 C.辐射扩散型 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 .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C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 .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 .20%;35%;50% B.30%;30%~70%;70%一90%

C .25%;40%;60% D.40%;40%~80%;80%~95%

8、( 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 .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 .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A .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 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 .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 .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 田园城市" 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A .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城市以(B )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A .斗兽场 B.广场 C .公共建筑D .铜像

4、《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是由(A )编写的。

A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 B.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

C .赖特(F .L .Right ) D.佩里(Perry )

5、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A )为前提。

A .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6、( C )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而且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A .《“得过且过”的科学》和《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B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雅典宪章》

C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 D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马丘比丘宪章》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 A )。

A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C .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

D .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8、下面关于“田园城市”的论述有( C )项不妥。

A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B.通过田园城市来控制城市规模

C .提高田园城市绿地率,改善生态环境 D.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

9、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 C )。

A .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B.强调社会公平C .强调经济增长 D.强调环境保护

10、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 B )。

A .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

11、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A )。

A .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12、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 C ) 。

A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B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 .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13、以下各项论述中是《雅典宪章》的思想观点的是(A ) 。

A.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 体系

B.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C.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引导城市有序的发展以此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安全、公共福利、舒适的生活以及其它的社会经济目标, D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1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 C )内容。

A.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C.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增长,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D.强调社会公平,不同的国家、地区、社区能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基础资料搜集的是( A )。

A .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工业与仓库、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B.城市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失业率 C.城市历史、人口流动、工业与仓库,建筑群

D .城市历史、人口流动、自然条件、失业率、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2、待有足够的资料后,可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不属其步骤的是( B )。

A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B.确定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C .确定城市性质以及人口和用地规模 D .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网框架

3、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A )方面。

A .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B.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 C.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D .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

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A )。

A .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 .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5、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A )方面的内容。

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

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是指( C)。

A .规划设计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 B.规划设计说明书及规划设计图纸、图则

C .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地块控制图则,基础资料汇编 D .地块控制图则,基础资料汇编

7、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在( C )阶段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

A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C .编制城市规划各个阶段 D.编制分区规划阶段

8、城市总体规划要着重解决好(A )等重大问题。

A .城市发展方向、战略和城市布局结构 B.要配合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

C .各类工程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D.城市防灾规划要引起高度重视

9、经济环境的调查,在城市规划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 A )。

①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②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③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④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A )。

A .工程地质 B.水文地质 C.地理环境 D.生物资源

11、下列各项法规中,(A )不属于相关法的内容。

A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2、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A )方面的内容。

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

13、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包括(D )层次。

A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五个层次

B 、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四个层次

C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D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19、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 D )。

A 、7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20、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城市规划审批实行( A )制。

A 、分级审批 B、分类审批 C 、逐级审批 D 、分别审批

21、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的,是对总体规划进行了( B )。

A 、重大修改 B、局部调整 C 、较大修改 D 、原则变更

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 B )负责组织编制。

A 、县所在市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 、镇人民政府 D、县所在市人民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23、( C )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A 、所有城市 B、大城市

C 、大城市、中等城市 D、根据发展需要

24、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C )审批。

A 、镇人民政府 B 、县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D、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25、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B )组织编制。

A 、县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 、县政府的上级政府 D、县政府的上级政府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26、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 )年。A 、5 B 、10 C 、20 D 、50

27、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C )年。

A 、3~5 B、5~10 C、10~20 D、15~25

28、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图纸比例一般为(A ),小城市为( A )。

A 、1/10000~1/25000;1/5000~1/10000B、1/20000~1/50000;1/10000~1/20000

C 、1/5000~1/10000;1/2000~1/5000D、1/2000~1/5000;1/1000~1/2000

29、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B )。

A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分区规划的重大原则,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B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C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规定分区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及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设类型

D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分区内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30、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 B )负责组织编制。

A 、市人民政府 B 、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C 、城市规划编制单D 、建设单位委托

3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C )。

A 、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对外交通、基础设施、道路系统、园林绿化以及新区开发、旧城改建的基本原则等

B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作出进一步安排

C 、规定建设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强度、市政管线定位、空间环境的规划控制要求等

D 、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客观规划设计,以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等

32、某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全部文件编制出来后,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证、修改完善,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请上级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结果,被告知不符合城市规划法规的要求。不符合下列(B )项要求。

A 、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

B 、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C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D 、城市规划应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布

3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有:(1)人口容量;(2)用地性质;(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6)建筑色彩要求;(7)容积率;(8)绿地率;(9)交通出入口方位;(10)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11)其他环境要求。下面所列的( B )组全部是规定性指标。

A 、(1)、(2)、(5)、(9) B、(2)、(4)、(7)、(10)

C 、(3)、(6)、(8)、(11) D 、(4)、(5)、(6)、(9)

34、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C )。

A 、1:5000 B、1:3000 C、1:1000~1:2000 D、1:500~1:2000

35、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是( D )阶段的规划。

A 、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 C 、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37、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C )组织编制,由( )审批。

A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B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C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D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38、省域(或自治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城镇应包括( C )。

A 、设市城市和重要的县城B 、建制镇、独立工矿区和集镇

C 、市、县城和其他重要的建制镇、独立工矿区D 、建制镇和独立工矿区

39、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体系规划,由(A )负责审批。

A 、由该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B 、由该地区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C 、由该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D 、由该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40、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采用( A )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A 、1/10000或1/5000 B、1/5000或1/2000C、1/2000或1/10000 D、1/2000或1/1000

41、详细规划编制分为( A )两部分。

A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B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自主性详细规划编制

C 、自主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D 、自主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统筹性详细规划编制

4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D )为依据,进一步深化()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实施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 )

A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B 、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C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D 、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45、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B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B .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

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 .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46、下列四项中,( C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47、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包括(C )。

A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48、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论述,( C ) 不妥。

A.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B.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 产物,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

C.城市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 的一般经验,对城市近期发展项目作出安排,并对远期发展作出初步预见

D.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纲要的基本明确、以及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 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49、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画出的各类用地( B )。

A.以大类为主 B.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C.以大、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D.以大类为主,中、小类为辅

50、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内容为( A )。

A.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B .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总规阶段各项专业规划图纸 c .总体规划文本和附件、总体规划主要图纸 D.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

三、第四章

一、单选题

1、( B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 .流动性B .承载性C .密度性D .疏通性

2、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 D )。

A .城市形态B .城市分散式形态C .城市集中式形态D .城市总体布局

3、检验规划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标志是( C)。

A .城市性质B .城市自然环境C .城市总体布局能否集中紧凑D .城市管理

4、待有足够的资料后,可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不属其步骤的是(A )。

A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B .确定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C .确定城市性质以及人口和用地规模D .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网框架

5、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 A )方面。

A .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B .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C .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D .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

6、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机械人口增长率呈现的状态是(A )。

A .稳定 B.不稳定 C.很难说 D.不变

7、如果机场跑道轴线穿过居住区,那么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应大于(D )km 。

A .5 B.10 C.20 D.30

8、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B )两种。

A .集中式和放射式 B.集中式和分散式 C.环式和带式 D.星座式和分散式

9、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和风速表示的是(A )。

A .风象 B.风速 C.风向 D.风向频率

10、(A )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土体或岩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A .滑坡 B.水土流失 C.地震 D.崩塌

11、经济环境的调查,在城市规划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 A )。

①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②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③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④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12、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A )。

A .工程地质B .水文地质C .地理环境D .生物资源

13、下列不属于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的是(D )。

A .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规划指标的依据

B .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C .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及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

D .计算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4、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A )方面的内容。

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

15、现阶段我国城市基本人口比例应控制在(B )。

A .50%~60%B.40%~50%C.32%~40%D.27%~36%

16、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规定,Ⅲ级城市的规划人均用地指标为(C )m2/人。 A.60.1~75B .75.1~90C .90.1~105D .1~120

17、按照法律规定,中等城市是指(C )。

A .人口 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B .行政区划内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C .市区、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D .市区、近郊区人口 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18、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指(C )。

A 、控制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B 、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功能的发展

C 、控制市区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无限制扩展D 、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制扩展

19、城市新区开发应当具备水资源、能源、交通、防灾等建设条件,并应当避开( D)。

A 、地下矿藏、地下采空区 B、地下采空区、地下恶劣地质条件区

C 、地下文物古迹、地下采空区 D、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古迹

20、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D )。

A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开发、配套完善

B 、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兼顾各方、设施完善、合理布局

C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配套齐全

D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21、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有关规定,我国城市用地按(A )划分和归类。

A 、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B、土地适用性C 、土地用地性评定 D、土地区位关系

22、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中二类居住用地是指(B )

A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B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C 、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D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23、城市居住用地一般包括以下( C )用地构成。

A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B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其它C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24、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一般分为( B )。

A 、重工业用地、轻工业用地B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C 、集聚性工业用地、离散性工业用地

D 、重污染工业用地、中度污染工业用地、轻污染工业用地、无污染工业用地

25、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属于( B )。

A 、一类工业用地 B、二类工业用地C 、三类工业用地 D、可容性工业用地

26、在下列用地中,(C )可以建设农、副、水产批发市场。

A 、第三类居住用地 B、第一类工业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 D、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7、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C )。

A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水域用地9大类用地

B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预留用地9大类用地

C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9大类用地

D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村镇建设用地9大类用地

28、高速公路用地属于( A )大类。

A 、对外交通用地 B、公路用地C 、道路广场用地 D 、道路用地

29、小学属于城市用地中的(A )用地

A 、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C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30、宗教活动场所属于城市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中的( D )用地

A 、行政办公用地 B、文化娱乐用地C 、商业金融用地 D、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31、公安局和公安分局属于城市用地中的(B )用地

A 、特殊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C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居住用地

32、城市用地的计量单位应为( B )

A 、平方公里 B 、公顷 C、亩 D、平方米

31、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采用( A )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A 、1/10000或1/5000 B、1/5000或1/2000

C 、1/2000或1/10000 D、1/2000或1/1000

33、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中工业用地人均用地为(C )。

A 、18.0~28.0 m2 /人 B、16.0~25.0 m2 /人

C 、10.0~25.0 m2 /人 D、9.0~24.0 m2 /人

34、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D )。

A 、28%~38% B、25%~35% C、22%~33% D、20%~32%

35、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一般宜为( D )。

A 、85%~95% B、80%~90% C、75%~85% D、60%~75%

36、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建设地的比例应为(B )。

A 、不超过25% B、可大于25%,但不宜超过30%C、25%~30% D、15%~45%

37、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 C )

A 工业区布局应考虑企业间的生产协作 B.危险品加工企业不宜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 C加工业企业应尽量在市区内集中安排 D 城市水厂不宜安排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38、以下( A)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 .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B .城市用地选择范围尽可能选择跨越行政区界限

C .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

D .城市用地选择首先考虑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口容量

39、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论述,( C )不妥。

A.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B.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 产物,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

C.城市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 的一般经验,对城市近期发展项目作出安排,并对远期发展作出初步预见

D .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纲要的基本明确、以及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 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40、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画出的各类用地(B )。

A.以大类为主 B.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C.以大、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D.以大类为主,中、小类为辅

41、城市中工业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B )。

A.15%~20% B.3.15%~25% C 20%~32%D .25%~38%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

四、第七章

一、单选题

1、在居住区的用地配置中,住宅用地所占比例为( A )。

A .45%~60% B.55%~65% C.60%~75% D.70%~80%

2、据计算,住宅层高每降低10cm ,能降低建筑造价(D )。

A .0.01% B.0.05% C.0.1% D.1%

3、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的设置中,绿化面积不宜(A )。

A .小于70% B.小于60% C.小于50% D.小于40%

4、建筑密度是指( C )。

A 、建筑物外轮廊线投影面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B 、建筑物外轮廊线投影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C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D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5、建筑间距是由下列(ABCEF )项因素决定的。(多选)

A 、日照 B、交通 C、消防 D、绿化种植 E、景观 F、安全

6、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我们常称之为(B )。

A 、绿化率 B、绿地率 C、绿化覆盖率 D、经化指标率

7、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D )。

A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开发、配套完善

B 、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兼顾各方、设施完善、合理布局

C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配套齐全

D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8、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中二类居住用地是指( B )

A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B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C 、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D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9、城市居住用地一般包括以下(C )用地构成。

A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B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其它

C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10、小学属于城市用地中的( A )用地

A 、居住用地 B 、公共设施用地 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A )。

A 、六层 B、七层 C、八层 D、九层

12、根据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小区的控制规模为(D )。

A 、4000~5000人 B 、7000~15000人 C 、16000~18000人 D、10000-15000人

13、城市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B )。

A 、居住区、组团二级 B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C 、小区、组团二级D 、居住区、小区二级

14、住宅用地是指(C )。

A 、 住宅宅基地占地 B 、 住宅及四周散水占地

C 、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D 、住宅组团用地

15、住宅日照标准中,旧区改造时日照标准大寒日以(C )为标准。

A 、不低于2h B、不低于1.5h C、不宜低于1h D、不低于0.5h

16、住宅侧面间距的要求, 条式住宅, 多层之间不宜小于(D )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A 、12;18 B 、10;15 C 、8;14 D、6;13

17、对于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为(D );旧区改造为()。A 、 35%;30% B、不应低于35%;不宜低于30% C、30%;25% D、不应低于30%;不宜低于25%

18、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组团为(B ),小区(含组团)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为()。A 、0.5m2/人 ;1 m2/人;1.5 m2/人 B、不小于0.5m2/人 ; 不少于1 m2/人; 不少于1.5 m2/人 C、1m2/人 ;1 .5m2/人;2.0 m2/人 D、不小于1.0m2/人 ; 不小于1 .5m2/人; 不小于2.0 m2/人

19、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C )出入口。

A 、4个 B、3个 C、2个 D、1个

20、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B )。

A 、3类 B、4类 C、5类 D、6类

21、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C 的房间里,同一个人夏季只需穿一短袖衫,冬季则要穿一毛衣才感到舒适,这是因为(A )。

A 、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B、冬、夏季室内温度不同

C 、冬、夏季室内外风速不同 D、冬、夏季室外温度不同

22、所谓建筑密度是指( A )。

A 、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地面用地面积之比率

B 、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地面总面积之比率

C 、地块内所有建筑占地面积与地面用地面积之比率

D 、地块内所有建筑占地总面积与地面总面积之比率

23、住宅进深在( A )时,每增加1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

A.11米以下;1 000 m2 B.12米以下;1 200 m2

C.13米以下;1 300m2 D.14米以下;1 300m2

24、住宅区容积率是指( A )。

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B .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C.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D.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26、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先在所需规划的居住区平面图上根据需要的精度绘出方格 网,在方格网的每一交点上注明原地面标高和设计地面标高。这种方法是详细规划阶段

的竖向规划设计方法中的( C )。

A.竖向综合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设计等高线法

二、多选题

1、住宅间距大小的确定,一般要考虑(ABCE )因素。

A 、 采光、通风 B、消防、防震 C、管线埋设 D 、绿化种植 E、避免视线干扰

2、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的用地提供下列(BCD )项用地。

A 、七层住宅 B、公共绿化 C、停车场 D、公共报亭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础必须控制的城市基设

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 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4、“公交优先”的含义及其措施?

“公交优先”即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主导作用。

在国内外一些城市采取了以下一些“公交优先”的措施:如交叉口公交车优先放行、开辟公交车专用道、允许公交车在单向交通道路上逆向行驶、限制小汽车进入市中心区域以及在沿市郊高速公路与城市公交线路的交汇处修建免费停车场、方便小汽车与公交换乘等等。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居民、方便乘车,可大胆地将快速公共客运线路引进城区内部,并使住宅区布点与公共客运路线相结合。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公共交通车站的服务半径应达到300一500m 。

城市形成的条件

1、技术进步;2、社会分工;3、商品经济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

①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②科技革命与创新 ③全球化与新经济 ④城市文化特质

城镇化含义

Ⅰ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和形态上的城镇化。①人口的集中,城镇点的增加及城镇规模的扩大;②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Ⅱ 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意识 、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

为的过程;③农村居民脱离固有的乡土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方式、态度的过程。

城市体系理论

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 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 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 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 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邻里单位的思想包括六大原则:1. 规模:考虑的是幼儿上学不要穿越交通道路并以此来控制邻里单位的规模。2. 边界: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3. 开放空间:应有绿地、小公园和娱乐空间以满足居民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应围绕一个中心成组布置。5. 地方商业: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也可以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6. 内部道路系统:每一条道路应当有功能分工,整个街道网要设计的便于单位内部的运行又要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5.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雅典宪章》(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活动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并提出这是城市规划研究和分析的“最基本分类”。 居住问题:①人口密度过大②绿地缺乏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公共设施少

建议:在城市中最好地段建造房屋,规定不同地段不同的人口密度。

工作问题:工作地点布置无计划,导致交通拥堵

建议:计划的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

交通问题:宽度不足,交叉口过多,没按功能分类。

建议:从整个街道系统规划入手,科学划定道路宽度。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它所提出来的功能分区及其间的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

《马丘皮丘宪章》(1977年):它是对《雅典宪章》的修改和补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 私人车辆应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2. 发展交通应与“能源危机”取得平衡;3. 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4. 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

5. 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6. 生活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有限制即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认为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中存在矛盾:(一)城市与居住条件的矛盾;(二)城市与自然隔离产生的矛盾;(三)城市土地问题。

原因:人口过多,过于集中,造成居住拥挤,城市不断膨胀;城市无限制扩展又造成土地投机。建议: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2. 使土地归属于专门的统一机构, 消灭土地投机; 地价上升所的利润由城市机构支配;3. 当城市规模太大时, 要对人口进行控制, 或建新城转移。认为1. 城市应与乡村结合, 与自然和谐共存;

2. 城市土地归属于城市里面的统一机构, 并且改革土地制度, 使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来自租金; 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在各方面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同时也是大城市的派生物。 组织方式

a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 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途 ;c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周礼. 考工记》记述了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 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年代。

《管子》《孙子兵法》: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打破了城市单一模式, 提出城市功能分区, 发展商业、手工业。

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建设部署

城市人口规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通常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视作城市人口,即在建设用地范围中居住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在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的总和。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经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

城市用地分类、用地评价及用地评价分类

城市用地按用途分,有10大类、46种类、73小类。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是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用地经济性评价。

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 ①地质条件 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③气候条件 ④地形条件。

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与自然条件评价相比,建设条件的评价更强调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评价标准:①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②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③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

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 据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因素:①基本因素层:包括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和其他因素等;

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

定义: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土地的使用功能、工程的适宜程度、城市建设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是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作出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以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即划分出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适宜建设的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基本上适宜建设的用地,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这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一般来说用地条件很差。

用地评定的成果:是城市规划文件之一,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用地评定图有地下水深线、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等。比例应与规划图纸比例一致。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1)选用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农田;(3)保护古迹和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反映,在城市性质和规模确定之后,在城市用地适宜性评定的基础之上,对城市各组成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基本原则

(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3)依托旧区,紧凑发展;(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 集中式和分散式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经济技术指标

容积率:也称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用地内基底面积/规划用地总面积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

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①住宅用地 包括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用地。④绿地 居住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性用地。

居住用地的分类:我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将居住用地分为四类,一类最好,四类最差。

影响城市居住用地的因素:①城市规模(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方面) ;②城市性质;③自然条件;④城市用地标准。用地指标:①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按照国标,比例为20%—32%,可视情况定);②居住用地人均指标(按照国标规定,居住用地指标为人均18.0㎡—28.0㎡,并且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选择:①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②用地应与城市内其他功能用地相互协调关系, ;③注重居住区周边的环境影响;④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⑤充分利用旧区原有设施, 节省投资;⑥考虑到居住建设的可行性以及效益;⑦要注意留有余地。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①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时,可成片紧凑地组织布置,旧城区改造时不适用;

②分散布置。③轴向布置:一般当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时, 居住用地或者一些与产业用地相配的居住用地沿着由中心向外的放射形交通干道布置,并逐步延展。

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①用地的形状和规模;②地形要求③水源要求④能源要求⑤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⑥工业的特殊要求。⑦其他要求。

交通运输的需求:工业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关系到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便捷运输件的地段布置工业可有效节省建厂投资,加快工程进度。①铁路运输:运量大、效率高、费用低投资高、用地面积大且平坦;

②水路运输:费用最低廉, 但需考虑枯水期的转运问题。

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①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要充分考虑风向、风速、地形等因素;静风频率高的地区, 宜布置在空气流通的高地是加大烟囱高度。②防止废水污染:城市水源的上游不得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业;不得在有害废水的下游开辟新的水源集中布置废水性质相同的厂,以便统一处理废水,节省费用。③防止工业废渣污染:应尽量回收利用。④防止噪音污染。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互关系:一般工业区与居住区的距离以步行不超过30分钟为宜;在大的工业厂区, 应组织安排交通工具。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工业的分类:按照环境污染可以分为:①隔离工业:指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危险的工业。此类工业一般适安放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上。②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此类工业一般应与城市保持一定距需设置较宽的绿化防护带上。③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指某些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此类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地段上。④一般工业:指电子工业、缝纫厂、手工业等。此类工业可分散布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独立地段上。

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一般原则:①有足够的用地面积; ②职工居住用地应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 靠近工业区, 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③工业区和其他用地, 应保持紧凑, 互不妨碍, 并应节约用地;④企业之间应开展合作, 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①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 ②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形成组团;③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星城;④工业地带。

城市综合交通的概念

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 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交通形式有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指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轻轨、轮渡、市内航空、出租汽车等。

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铁路规划

铁路分类:一类是直接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运设施,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另一类是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铁路专用设施,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

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位置

铁路客运站应该靠近城市中心区,如果布置在城市外围,即使有城市干路与城市中心相连,也容易造成城市结构过于松散,居民出行不便;为工业区和仓库区服务的工业站和地区站则应布置在相关地段附近,一般设在城市外围;其他铁路专用设施则应在满足铁路技术要求及配合铁路枢纽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布置在城市外围,不应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客运站客运站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点,客运站必须与城市的主要干路相连,以方便联系城市各部分及其他联运交通设施;客运站的布置方式有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三种。中小城市客运站常采用通过式的形式,可以提高客运站的通过能力, 可在市区边缘; 大、中城市客运站采用尽端式或混合式布置,可减少干线铁路对城市的分割;大城市则深入城市,在市中心区边缘。

货运站 中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综合性货运站或货场,其位置既要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要求,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大、特大城市的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置于其服务的地段:

1、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一般应接近于货源或结合货物流通中心布置;

2、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接近于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集散点,一般设在市区外围;

3、不为本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则应设在郊区,结合编组站或水运码头设置;

4、危险品的货运站应设在市郊,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段。

中间站是客货合一的车站,多采用横列式布置,一般都在小城镇。 为避免铁路切割城市,最好铁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与货场均布置在城市一侧,且货场接近于工业、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一侧。

会让站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上的分界点,间距一般8-12KM ,主要进行铁路运行的技术作业,场站不一定要与居民点结合。

公路的分类根据公路的性质和作用,分为:国道(国家级干线公路) ,省道(省级干线公路),县道(县级干线公路),乡道

分级: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对公路的分级,可以分为: 高速公路:(为封闭的汽车专用路,是国家级和省级的干线公路)

一级公路: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二级公路:(常用作联系高速公路和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三级公路:(常用作联系县和城镇的集散公路)

四级公路:(常用作沟通乡、村的地方公路)

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大多为100-120公里(山区可降为60公里)。

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布置高速环线联系各条高速公路,并与城市快速路网相衔接;中小城市,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高速公路应远离城市中心,采用互通式立交以专用的入城道路(或一般等级公路)与城市联系。

公路在市域内的位置

总的来说要便于城市间的联系,注意的是:

(1)国道、省道等过境公路应以切线或环线绕城而过;县道也要绕村、镇而过。

(2)作为公路枢纽的大、特大城市,应在城市道路网的外围布置连接各条干线公路的公路环线,再与城市道路网联系。

(3)高速公路应与城市快速路相连,一般等级公路应与城市常速交通性干路相连;

(4)要逐步改变公路直接穿过小城镇的状况,并注意防止新的沿线公路进行建设的现象发生。

公路汽车场站的布置

客运站

1.大、特大城市和作为地区公路交通枢纽的城市,货流量和交通量都很大,常为多个方向的长途客运设施多个客运站,并与货运站和技术站分开设置;为方便旅客,客运站常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

2.中、小城市因规模不大,车辆数不多,为便于管理和精简人员,一般可设置一个长途客运站,或将客运站与货运站合并,也可与技术站组织在一起。

货运站:位置与货主的位置和货物性质有关。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应设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还可设在铁路货运站、货运码头附近,以便组织水陆联运。

技术站:主要是清洗、检修或保养汽车的工作,要求的用地面积较大,且对居民有一定的干扰。技术站一般设在市区外围靠近公路线附近,与客货运站都有方便的联系,并注意对居民区的干扰。

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为了减少进入市区的过境交通量,可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方或城市入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也可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结合设置,亦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

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联系着城市各功能用地;

城市道路交通(车流人流)的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重点;

静态交通(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统一考虑;

城市道路的主要交通流向应有直接的道路联系,并且流量大小与道路的等级一致 道路红线:指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 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也叫路幅宽度。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车道,属于全市性交通主干道;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快速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同时对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也应加以控制。

主干路:又称全市性干道,城市中主要的常速交通道路,主要为相邻组团间及与城市中心区的中距离交通服务,是联系城市各组团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

次干路:是城市各组图内的主要道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生活性服务功能。次干道联系各主干道,并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

支路:城市一般道路,其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以生活性功能为主。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共七章(已更新完毕)

二、(xxy6) (xxy6) 分章节试题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 .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 .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 .人口规模 B.空间规模 C.居住形式 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 .发明蒸汽机 B.汽车的出现 C .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 .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 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

A .市场推动型 B.地方推动型 C.辐射扩散型 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 .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C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 .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 .20%;35%;50% B.30%;30%~70%;70%一90%

C .25%;40%;60% D.40%;40%~80%;80%~95%

8、( 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 .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 .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A .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 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 .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 .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 田园城市" 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A .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城市以(B )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A .斗兽场 B.广场 C .公共建筑D .铜像

4、《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是由(A )编写的。

A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 B.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

C .赖特(F .L .Right ) D.佩里(Perry )

5、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A )为前提。

A .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6、( C )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而且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A .《“得过且过”的科学》和《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B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雅典宪章》

C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 D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马丘比丘宪章》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 A )。

A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C .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

D .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8、下面关于“田园城市”的论述有( C )项不妥。

A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B.通过田园城市来控制城市规模

C .提高田园城市绿地率,改善生态环境 D.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

9、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 C )。

A .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B.强调社会公平C .强调经济增长 D.强调环境保护

10、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 B )。

A .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

11、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A )。

A .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12、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 C ) 。

A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B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 .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13、以下各项论述中是《雅典宪章》的思想观点的是(A ) 。

A.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 体系

B.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C.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引导城市有序的发展以此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安全、公共福利、舒适的生活以及其它的社会经济目标, D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1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 C )内容。

A.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C.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的增长,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D.强调社会公平,不同的国家、地区、社区能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基础资料搜集的是( A )。

A .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工业与仓库、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B.城市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失业率 C.城市历史、人口流动、工业与仓库,建筑群

D .城市历史、人口流动、自然条件、失业率、对外交通、市政设施

2、待有足够的资料后,可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不属其步骤的是( B )。

A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B.确定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C .确定城市性质以及人口和用地规模 D .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网框架

3、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A )方面。

A .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B.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 C.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D .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

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A )。

A .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 .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5、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A )方面的内容。

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

6、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是指( C)。

A .规划设计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 B.规划设计说明书及规划设计图纸、图则

C .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地块控制图则,基础资料汇编 D .地块控制图则,基础资料汇编

7、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在( C )阶段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

A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C .编制城市规划各个阶段 D.编制分区规划阶段

8、城市总体规划要着重解决好(A )等重大问题。

A .城市发展方向、战略和城市布局结构 B.要配合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

C .各类工程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D.城市防灾规划要引起高度重视

9、经济环境的调查,在城市规划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 A )。

①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②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③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④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 A )。

A .工程地质 B.水文地质 C.地理环境 D.生物资源

11、下列各项法规中,(A )不属于相关法的内容。

A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2、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A )方面的内容。

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

13、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包括(D )层次。

A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五个层次

B 、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四个层次

C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D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19、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 D )。

A 、7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20、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城市规划审批实行( A )制。

A 、分级审批 B、分类审批 C 、逐级审批 D 、分别审批

21、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的,是对总体规划进行了( B )。

A 、重大修改 B、局部调整 C 、较大修改 D 、原则变更

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 B )负责组织编制。

A 、县所在市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 、镇人民政府 D、县所在市人民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23、( C )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A 、所有城市 B、大城市

C 、大城市、中等城市 D、根据发展需要

24、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C )审批。

A 、镇人民政府 B 、县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D、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25、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B )组织编制。

A 、县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 、县政府的上级政府 D、县政府的上级政府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26、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 )年。A 、5 B 、10 C 、20 D 、50

27、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C )年。

A 、3~5 B、5~10 C、10~20 D、15~25

28、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图纸比例一般为(A ),小城市为( A )。

A 、1/10000~1/25000;1/5000~1/10000B、1/20000~1/50000;1/10000~1/20000

C 、1/5000~1/10000;1/2000~1/5000D、1/2000~1/5000;1/1000~1/2000

29、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B )。

A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分区规划的重大原则,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B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C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规定分区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及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设类型

D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分区内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30、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由( B )负责组织编制。

A 、市人民政府 B 、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C 、城市规划编制单D 、建设单位委托

3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C )。

A 、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对外交通、基础设施、道路系统、园林绿化以及新区开发、旧城改建的基本原则等

B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作出进一步安排

C 、规定建设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强度、市政管线定位、空间环境的规划控制要求等

D 、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客观规划设计,以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等

32、某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全部文件编制出来后,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证、修改完善,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请上级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结果,被告知不符合城市规划法规的要求。不符合下列(B )项要求。

A 、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

B 、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C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D 、城市规划应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布

3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有:(1)人口容量;(2)用地性质;(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6)建筑色彩要求;(7)容积率;(8)绿地率;(9)交通出入口方位;(10)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11)其他环境要求。下面所列的( B )组全部是规定性指标。

A 、(1)、(2)、(5)、(9) B、(2)、(4)、(7)、(10)

C 、(3)、(6)、(8)、(11) D 、(4)、(5)、(6)、(9)

34、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C )。

A 、1:5000 B、1:3000 C、1:1000~1:2000 D、1:500~1:2000

35、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是( D )阶段的规划。

A 、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 C 、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37、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C )组织编制,由( )审批。

A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B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C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D 、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38、省域(或自治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城镇应包括( C )。

A 、设市城市和重要的县城B 、建制镇、独立工矿区和集镇

C 、市、县城和其他重要的建制镇、独立工矿区D 、建制镇和独立工矿区

39、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体系规划,由(A )负责审批。

A 、由该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B 、由该地区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C 、由该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D 、由该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40、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采用( A )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A 、1/10000或1/5000 B、1/5000或1/2000C、1/2000或1/10000 D、1/2000或1/1000

41、详细规划编制分为( A )两部分。

A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B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自主性详细规划编制

C 、自主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D 、自主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统筹性详细规划编制

4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D )为依据,进一步深化()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实施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 )

A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B 、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C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D 、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45、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B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B .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

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 .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46、下列四项中,( C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47、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包括(C )。

A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48、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论述,( C ) 不妥。

A.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B.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 产物,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

C.城市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 的一般经验,对城市近期发展项目作出安排,并对远期发展作出初步预见

D.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纲要的基本明确、以及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 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49、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画出的各类用地( B )。

A.以大类为主 B.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C.以大、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D.以大类为主,中、小类为辅

50、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内容为( A )。

A.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B .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总规阶段各项专业规划图纸 c .总体规划文本和附件、总体规划主要图纸 D.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

三、第四章

一、单选题

1、( B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 .流动性B .承载性C .密度性D .疏通性

2、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 D )。

A .城市形态B .城市分散式形态C .城市集中式形态D .城市总体布局

3、检验规划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标志是( C)。

A .城市性质B .城市自然环境C .城市总体布局能否集中紧凑D .城市管理

4、待有足够的资料后,可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不属其步骤的是(A )。

A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B .确定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C .确定城市性质以及人口和用地规模D .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网框架

5、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 A )方面。

A .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B .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C .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D .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

6、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机械人口增长率呈现的状态是(A )。

A .稳定 B.不稳定 C.很难说 D.不变

7、如果机场跑道轴线穿过居住区,那么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应大于(D )km 。

A .5 B.10 C.20 D.30

8、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B )两种。

A .集中式和放射式 B.集中式和分散式 C.环式和带式 D.星座式和分散式

9、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和风速表示的是(A )。

A .风象 B.风速 C.风向 D.风向频率

10、(A )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土体或岩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A .滑坡 B.水土流失 C.地震 D.崩塌

11、经济环境的调查,在城市规划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 A )。

①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②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③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④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12、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是(A )。

A .工程地质B .水文地质C .地理环境D .生物资源

13、下列不属于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的是(D )。

A .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规划指标的依据

B .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C .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及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

D .计算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4、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A )方面的内容。

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

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

15、现阶段我国城市基本人口比例应控制在(B )。

A .50%~60%B.40%~50%C.32%~40%D.27%~36%

16、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规定,Ⅲ级城市的规划人均用地指标为(C )m2/人。 A.60.1~75B .75.1~90C .90.1~105D .1~120

17、按照法律规定,中等城市是指(C )。

A .人口 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B .行政区划内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C .市区、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D .市区、近郊区人口 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18、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指(C )。

A 、控制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B 、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功能的发展

C 、控制市区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无限制扩展D 、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制扩展

19、城市新区开发应当具备水资源、能源、交通、防灾等建设条件,并应当避开( D)。

A 、地下矿藏、地下采空区 B、地下采空区、地下恶劣地质条件区

C 、地下文物古迹、地下采空区 D、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古迹

20、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D )。

A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开发、配套完善

B 、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兼顾各方、设施完善、合理布局

C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配套齐全

D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21、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有关规定,我国城市用地按(A )划分和归类。

A 、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B、土地适用性C 、土地用地性评定 D、土地区位关系

22、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中二类居住用地是指(B )

A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B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C 、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D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23、城市居住用地一般包括以下( C )用地构成。

A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B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其它C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24、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一般分为( B )。

A 、重工业用地、轻工业用地B 、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C 、集聚性工业用地、离散性工业用地

D 、重污染工业用地、中度污染工业用地、轻污染工业用地、无污染工业用地

25、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属于( B )。

A 、一类工业用地 B、二类工业用地C 、三类工业用地 D、可容性工业用地

26、在下列用地中,(C )可以建设农、副、水产批发市场。

A 、第三类居住用地 B、第一类工业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 D、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7、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C )。

A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水域用地9大类用地

B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预留用地9大类用地

C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9大类用地

D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村镇建设用地9大类用地

28、高速公路用地属于( A )大类。

A 、对外交通用地 B、公路用地C 、道路广场用地 D 、道路用地

29、小学属于城市用地中的(A )用地

A 、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C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30、宗教活动场所属于城市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中的( D )用地

A 、行政办公用地 B、文化娱乐用地C 、商业金融用地 D、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31、公安局和公安分局属于城市用地中的(B )用地

A 、特殊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C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居住用地

32、城市用地的计量单位应为( B )

A 、平方公里 B 、公顷 C、亩 D、平方米

31、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采用( A )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

A 、1/10000或1/5000 B、1/5000或1/2000

C 、1/2000或1/10000 D、1/2000或1/1000

33、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中工业用地人均用地为(C )。

A 、18.0~28.0 m2 /人 B、16.0~25.0 m2 /人

C 、10.0~25.0 m2 /人 D、9.0~24.0 m2 /人

34、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D )。

A 、28%~38% B、25%~35% C、22%~33% D、20%~32%

35、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一般宜为( D )。

A 、85%~95% B、80%~90% C、75%~85% D、60%~75%

36、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建设地的比例应为(B )。

A 、不超过25% B、可大于25%,但不宜超过30%C、25%~30% D、15%~45%

37、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 C )

A 工业区布局应考虑企业间的生产协作 B.危险品加工企业不宜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 C加工业企业应尽量在市区内集中安排 D 城市水厂不宜安排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38、以下( A)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 .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B .城市用地选择范围尽可能选择跨越行政区界限

C .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

D .城市用地选择首先考虑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口容量

39、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论述,( C )不妥。

A.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B.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 产物,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

C.城市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 的一般经验,对城市近期发展项目作出安排,并对远期发展作出初步预见

D .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纲要的基本明确、以及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 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40、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现状图画出的各类用地(B )。

A.以大类为主 B.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C.以大、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D.以大类为主,中、小类为辅

41、城市中工业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B )。

A.15%~20% B.3.15%~25% C 20%~32%D .25%~38%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

四、第七章

一、单选题

1、在居住区的用地配置中,住宅用地所占比例为( A )。

A .45%~60% B.55%~65% C.60%~75% D.70%~80%

2、据计算,住宅层高每降低10cm ,能降低建筑造价(D )。

A .0.01% B.0.05% C.0.1% D.1%

3、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的设置中,绿化面积不宜(A )。

A .小于70% B.小于60% C.小于50% D.小于40%

4、建筑密度是指( C )。

A 、建筑物外轮廊线投影面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B 、建筑物外轮廊线投影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C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D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5、建筑间距是由下列(ABCEF )项因素决定的。(多选)

A 、日照 B、交通 C、消防 D、绿化种植 E、景观 F、安全

6、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我们常称之为(B )。

A 、绿化率 B、绿地率 C、绿化覆盖率 D、经化指标率

7、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D )。

A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开发、配套完善

B 、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兼顾各方、设施完善、合理布局

C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配套齐全

D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8、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中二类居住用地是指( B )

A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B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C 、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D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9、城市居住用地一般包括以下(C )用地构成。

A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B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其它

C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10、小学属于城市用地中的( A )用地

A 、居住用地 B 、公共设施用地 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D、绿地

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A )。

A 、六层 B、七层 C、八层 D、九层

12、根据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小区的控制规模为(D )。

A 、4000~5000人 B 、7000~15000人 C 、16000~18000人 D、10000-15000人

13、城市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B )。

A 、居住区、组团二级 B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C 、小区、组团二级D 、居住区、小区二级

14、住宅用地是指(C )。

A 、 住宅宅基地占地 B 、 住宅及四周散水占地

C 、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D 、住宅组团用地

15、住宅日照标准中,旧区改造时日照标准大寒日以(C )为标准。

A 、不低于2h B、不低于1.5h C、不宜低于1h D、不低于0.5h

16、住宅侧面间距的要求, 条式住宅, 多层之间不宜小于(D )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A 、12;18 B 、10;15 C 、8;14 D、6;13

17、对于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为(D );旧区改造为()。A 、 35%;30% B、不应低于35%;不宜低于30% C、30%;25% D、不应低于30%;不宜低于25%

18、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组团为(B ),小区(含组团)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为()。A 、0.5m2/人 ;1 m2/人;1.5 m2/人 B、不小于0.5m2/人 ; 不少于1 m2/人; 不少于1.5 m2/人 C、1m2/人 ;1 .5m2/人;2.0 m2/人 D、不小于1.0m2/人 ; 不小于1 .5m2/人; 不小于2.0 m2/人

19、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C )出入口。

A 、4个 B、3个 C、2个 D、1个

20、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B )。

A 、3类 B、4类 C、5类 D、6类

21、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C 的房间里,同一个人夏季只需穿一短袖衫,冬季则要穿一毛衣才感到舒适,这是因为(A )。

A 、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B、冬、夏季室内温度不同

C 、冬、夏季室内外风速不同 D、冬、夏季室外温度不同

22、所谓建筑密度是指( A )。

A 、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地面用地面积之比率

B 、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地面总面积之比率

C 、地块内所有建筑占地面积与地面用地面积之比率

D 、地块内所有建筑占地总面积与地面总面积之比率

23、住宅进深在( A )时,每增加1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

A.11米以下;1 000 m2 B.12米以下;1 200 m2

C.13米以下;1 300m2 D.14米以下;1 300m2

24、住宅区容积率是指( A )。

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B .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C.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D.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26、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先在所需规划的居住区平面图上根据需要的精度绘出方格 网,在方格网的每一交点上注明原地面标高和设计地面标高。这种方法是详细规划阶段

的竖向规划设计方法中的( C )。

A.竖向综合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设计等高线法

二、多选题

1、住宅间距大小的确定,一般要考虑(ABCE )因素。

A 、 采光、通风 B、消防、防震 C、管线埋设 D 、绿化种植 E、避免视线干扰

2、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的用地提供下列(BCD )项用地。

A 、七层住宅 B、公共绿化 C、停车场 D、公共报亭


相关内容

  • 镇总体规划资料收集单
  • 镇总体规划资料收集单 北京中元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必须提供资料 1.文字资料: 上位规划资料(集镇或所属旗县总体规划) 市政方面要求委托方提供村域及指定中心村的管线接入方向,具体包括自来水.电力.电信(电话线及有线电视线路)等. 2.图纸资料: 所在城镇行政区划图. 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 ...

  • 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内容
  • 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内容 某某设计院受某某市人民政府的委托,荣幸的承担<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任务,我们将责无旁贷的为某某市人民政府服务好,力争作出符合某某市实际的发展规划,为某某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本轮<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两部分内容 ...

  • 城市规划设计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和收费标准
  • 2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3 第二章 城镇体系规划„„„„„„„„„3 第三章 城市总体规划„„„„„„„„„5 第四章 村镇规划„„„„„„„„„„„6 第五章 城市分区规划„„„„„„„„„14 第六章 专项规划„„„„„„„„„„„16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 高三全年规划
  • 决战2014高考全年冲刺规划(中学数学) 月份学习阶段季度 4月 5月(五一长假) 高二阶段 春季 5月3套供题(市教科院) 全年热点大事记 高三四月调考 武昌区供题 6月(高考)高二升入高三 7月(暑假) 暑期 高考高二升入高三 各批次分数线及高考分数公布 高招咨询会 高校招生录取 高考录取通知书 ...

  • 资料清单规划
  • 资料清单 1.规划工业园区的规划草案: 2.相关规划:济源市工业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相关行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供排水规划.供热规划.林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 3.图件:济源市政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规划图.济源市的资源分布图,规划区域北部煤矿 ...

  • 城市规划调查方法
  • 城市规划调查概述 1.1 城市规划调查的概念 城市规划调查(Urban Planning Research),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对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城市社会要素.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考察.了解.分析和研究,以认识它们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进而为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设计.实施.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 ...

  • [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书使用说明
  • <城市规划资料集>(光盘版)使用说明 一. <城市规划资料集>(光盘版)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资料集>(光盘版)是在我国规划界享有"天书"之誉--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城市规划资料集>的基础上,采用原始文件用数字化技术做成的,是针对读者 ...

  • 市政管理学二
  •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 号 [1**********]11 姓 名 沈阳 课程代码 120064 课程名称 市政管理学 评阅教师 周海林 第 二 次任务 共 三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第二次形考作业(占形考成绩的30%) 第五单元 中国市政体制 一.名词解释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 ...

  •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 ...

  •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2015-2016)
  • 市政学复习资料 1.随着市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城市管理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其发展的依据是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市政的科学管理又取决于市政的管理科学,这就是市政学,它也因此被称为城市现代化的"金钥匙". P10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