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教学内容:《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二、课时:2教时

三、程序:1教时测试,1教时分析

四、目的:初步对重难点知识有所掌握

一. 单项选择题

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马车送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车。这是因为( )

A. 人们的喜好不同 B.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自于社会存在

C. 人们的思想认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 古代文学家的联想能力不强

3. 鲁迅先生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炭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子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 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③ 每个人的意识,都要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制约

④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 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5. 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

① 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② 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 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 贯穿了阶级社会的始终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8. 生产方式是( )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 打开人类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是( )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关系 C. 社会意识 D. 实践观点

10. 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当前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只有树雄心、立壮志,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才能实现中部崛起。据此回答12—13题。

12.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C.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成功

13.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指( )

A. 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员

B. 公民中的大多数先进分子

C.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D.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4.“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像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列宁这一论断主要表明( )

A. 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革命时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B. 革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C. 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这表明( )

① 农民群众不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主体 ②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主体作用 ③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2004年夏,国家信息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采取措施治理黄色网站,打击网上色情活动,净化网络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省市也纷纷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严打斗争。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17. 辨析: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意识就越先进。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取得的。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9. 当前我国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为29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结合上述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2)有人认为,人民群众只是无知的芸芸众生,选出一位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好领导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请你谈谈对这种说法的认识?

【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D 4. B 5. D 6. B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B 13. D 14. D 15. C

二. 非选择题

16. 答: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年来,网络中有害信息太多太滥,特别是黄色信息泛滥,加上青少年分辨能力、抵抗能力不强的现实,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着阻碍作用。网上的黄色信息,对青少年有巨大的腐蚀作用,会误导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事关民族的希望,事关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必须严厉打击。

17. 答: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变化,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介才能同生产力发生联系。

因此,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而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18.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起阻碍作用。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对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9. 答: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非常重要的。在扶贫工作中只有贫困地区干群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走出贫困。开发式扶贫体现了群众观点的贯彻。

(2)这种说法看到了有卓越才能的个人能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但认为起决定作用是不正确的。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的几个因素中,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而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这个群体就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也是普通群众中的一部分,在劳动者这个群体中磨练、成长起来的。因此说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是唯心史观的表现。

一、教学内容:《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二、课时:2教时

三、程序:1教时测试,1教时分析

四、目的:初步对重难点知识有所掌握

一. 单项选择题

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马车送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车。这是因为( )

A. 人们的喜好不同 B.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自于社会存在

C. 人们的思想认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 古代文学家的联想能力不强

3. 鲁迅先生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炭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子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 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③ 每个人的意识,都要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制约

④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 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5. 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

① 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② 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 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 贯穿了阶级社会的始终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8. 生产方式是( )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 打开人类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是( )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关系 C. 社会意识 D. 实践观点

10. 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当前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只有树雄心、立壮志,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才能实现中部崛起。据此回答12—13题。

12.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C.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成功

13.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指( )

A. 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员

B. 公民中的大多数先进分子

C.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D.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4.“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像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列宁这一论断主要表明( )

A. 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革命时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B. 革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C. 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这表明( )

① 农民群众不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主体 ②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主体作用 ③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2004年夏,国家信息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采取措施治理黄色网站,打击网上色情活动,净化网络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省市也纷纷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严打斗争。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17. 辨析: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意识就越先进。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取得的。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9. 当前我国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为29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结合上述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2)有人认为,人民群众只是无知的芸芸众生,选出一位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好领导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请你谈谈对这种说法的认识?

【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D 4. B 5. D 6. B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B 13. D 14. D 15. C

二. 非选择题

16. 答: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年来,网络中有害信息太多太滥,特别是黄色信息泛滥,加上青少年分辨能力、抵抗能力不强的现实,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着阻碍作用。网上的黄色信息,对青少年有巨大的腐蚀作用,会误导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事关民族的希望,事关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必须严厉打击。

17. 答: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变化,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介才能同生产力发生联系。

因此,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而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18.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起阻碍作用。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对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9. 答: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非常重要的。在扶贫工作中只有贫困地区干群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走出贫困。开发式扶贫体现了群众观点的贯彻。

(2)这种说法看到了有卓越才能的个人能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但认为起决定作用是不正确的。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的几个因素中,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而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这个群体就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也是普通群众中的一部分,在劳动者这个群体中磨练、成长起来的。因此说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是唯心史观的表现。


相关内容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哲理小说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贴切地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 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 ...

  • 2010-2011学年高三政治教学复习计划
  •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高三年级现有10个班级,1个选科类型(专科),理科5个班级,文科2个班级.文科(1)班相对重点班,学情基本良好,文科(2)是普通班,学情开始有所好转,但文科总体不是很好,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对于理科班学生有很大的差距.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精心备课.针对工作量相对较轻的 ...

  •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 ...

  •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从开车人的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的环保意识:从邻里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到车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助: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车德"涵盖的内容.之所 ...

  •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 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        100 名 称艺术与审美 对应章节第十四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5-11-26 23:59 题 目 数5 迟交处理允许迟交 说 明: 评 语:   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20分) 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 ...

  •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201114
  • 哲学与人生 第一单元检测 命题人:薛清华 8.下列能够体现规律的有( ) A.花开花落,春去秋来.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市场价格时涨时落. 9.下列属于违背规律的表述( ) A.拔苗助长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种 ...

  • 高二哲学第二单元周训试题及答案
  • 蔺阳中学高二哲学第二单元周训试题 命题:唐红菊审题:邓文静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2小题,共计48分) 1.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日月星辰 ②马克思主义 ③亭台楼阁 ④工作计划 ⑤动植物 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⑦工程设计方案 ⑧电磁场 ⑨法律和法规 A.②④⑥⑦⑨ B ...

  • 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30分) 1.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 毅力 ),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第一单元,第三课,22页) 2.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 ...

  • 2016-2017高二哲学第一单元选择题专练
  • 2016-2017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选择题专练 1.[2016·广东华南师范附属中学高三测试(三)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后,第一次出现了( ) 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