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选修课考试答案

@1德性即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他说: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是恶的东西。避善趋恶并不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不得不在两者中择其一时,那么当他可以选择小的恶时,他决不会愿意选择大的恶。

同样面临战争的危险,人们只是由于对危险观念的不同就可区分出懦夫与勇士。懦夫拒绝作战,是因为他们对善、荣誉、快乐作了错误的估计。勇士乐意作战,是因为他们对快乐和痛苦等作正确的估价。勇敢就是知识,怯懦就是无知。

具体地说,即德性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他认为,德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教育得来的。从来没有人明知恶而去作恶的,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缺乏正确的理性指导。因此,能给人带来益处的唯有知识,即使像勇敢、节制和敏悟等这些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它们不仅不能使人为善,给人带来益处,而且会给人带来害处。因此,要纯化心灵,培养德性,唯一的出路就是具备知识。因为有了知识,懂得了是非标准,一切勇敢、节制等行为和品性才能有正确的理性心灵指导,也才能具备德性。那么,什么样的德性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呢?苏格拉底认为,作为知识的德性,只能是确定的、永恒不变的德性。在柏拉图的对话《美诺篇》中,论述了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什么是德性。苏格拉底先提出问题,美诺回答说:“男人的德性是治理好国家,女人的德性是管理好家庭,服侍好丈夫”,“不管是老是少,是男是女,是奴隶还是自由人,都有一种不同的德性,因为德性是相对于我们每个人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中的行为与年纪”。但是,苏格拉底对这种回答很不满意,这无非是以人的感觉为尺度,把“一窝德性都给我端出来了”。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必须依靠心灵,去把握德性的共同本性,才能掌握真正的德性。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然而,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德性,“因为知道公正的人不会马上变得公正,其他德性的情况亦同样”。

既然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助产术——问答法(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探讨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在问答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逐渐修正意见,最终达到真理的

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也他被称为“辩证法”(dialectic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对话”、“论辩”)。在许多作品中,苏格拉底都是通过一步一步地揭露对方矛盾而逼近真理。

苏格拉底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①“反讥”或“讥讽”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之所以首先要反讥,是为了打掉对方自以为是的傲气,迫使他承认对原以为十分熟悉的东西实际上一无所知。因为只有以“自知我无知”的心态出场,才有可能接受手术。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

②“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也就是从许多个别事物或事例中找出它们的共性。以《拉克斯篇》为例。苏格拉底问自以为完全知道勇敢是什么的两个将军拉克斯和尼西阿斯,什么是勇敢。拉克斯答道,一个能坚守岗位与敌作战而不当逃兵的人即是勇敢的人。这个答案被苏格拉底否定。拉克斯又答,勇敢是灵魂的忍耐。这答案再被推翻。拉克斯只得承认自己对勇敢一无所知。尼西阿斯接着回答,他认为勇敢是对什么东西须避免,什么东西可追求的知识。这个命题又被驳倒。尽管如此,这三个定义却体现了逐步走向普遍的归纳过程。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但留下了一串希望的足迹,愈来愈接近真理。实际上反讥、挑剔错误本身即是向真理前进。

③“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这是苏格拉底助产术的精髓所在,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不盛气凌人地宣旨颁诏,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苏格拉底在揭露对方意见的矛盾后,把已经准备好的结论强加在对方身上,硬说这个结论早已潜藏在对方心灵中,不过需要他帮助这个真理降生出世罢了。(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婆,也就是接生婆。按照希腊的习俗,只有不生育的妇女才能作产婆。他声称他继承了母亲的“技术”。不同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④“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由于苏格拉底一直以助产者而不是生产者自居,所以,虽然他广泛地与人讨论勇敢、节制、友谊、虔敬等德性问题,但从未下过一个绝对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他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助产术的过程中,而且也预示着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故思想永远在追问的途中。简单理解就是给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即共性以一个名称,也就是概念。

@2.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

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后来在批判柏拉图时,就是敏锐而深刻地抓住了这个“分离”问题来作文章的。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3.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认为,任何具体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须具备四个原因。他说:“我们应该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原因则可分为四项而予以列举。其一为本体亦即怎是,<本因>;另一是物质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的来源<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生与动变的终极<极因>”(出自《形而上学》P6——7)。在哲学史上,通常把这“四因”叫做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1)、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就是为着一件东西所从出,并且又继续存在着的东西。如:铜像的铜、银碗的银、建房的木石砖瓦。我们知道,希腊哲学最初的哲学形态是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探讨“本原”为核心,而哲学家们大多用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例如水、火、土、气。亚氏所说的质料因就是这些哲学家的观点。在亚氏看来,水、火、土、气等构成自然万物的质料的确是原因,不过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是四种原因之一。

(2)形式因:使一事物成其为这一事物的“什么”(即模型)。指事物的结构模型,就是形式或原型。如:房屋的设计图样或模型。

(3)、动力因:是使一定的质料获取一定形式的力量,就是变化或停止的最初的源泉。一般地说,制造者乃是制造品的原因,引起变化者乃是被改变的东西的原因。如:建房子的工匠和他们的技艺,进忠告者是忠告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我们曾经说过,希腊哲学从泰勒斯开始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万事万物的本原问题,一是宇宙生成的动力问题。泰勒斯的两个命题,“大地浮在水面上”说的是本原,“万物是充满灵魂的”关涉的则是使万事万物运动生成的动力。后来的哲学家有人以本原中蕴含着冷与热、凝聚与疏散、友爱与争吵等来说明自然万物的运动,总的说来,希腊哲学家比较倾向于宇宙万物生成法治的动力来自其自身,本原自身就包含着运动发展的动力。

(4)、目的因:指事物为什么而生成。就是指一具体事物之所以为形式所追求的那个东西,即一件事之所以被做的缘由。如:健康就是散步的原因;建房子是为了居住。

@4、强调经验对人建构知识的意义——确立经验论原则

培根在近代哲学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而感觉和理性只能子实验中才能结合。

培根认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事物的“形式”,他所说的“形式”主要指的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决定物体的单纯性质的法则和事物的本质规定性。要认

识事物的形式,必须通过感觉经验,一切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这是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当然,感觉也有其局限性,因为感觉的领域是偏狭的,“感觉本身是不可靠和易发生错误的,它包含意志和情感的主观因素,不能符合科学的客观要求,不能达到事物的本质。不过感觉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补救的办法是给感觉提供工具和帮助,但主要是依靠科学实验”。“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论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道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

在掌握了实验的资料以后,还必须运用理智的能力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概念和公理,以求揭示自然事物的“形式”、规律性。所以培根主张从经验上升道理性,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他运用“蜘蛛、蚂蚁、蜜蜂”的著名比喻生动而深刻地概括了他对理性派和经验派的批判以及感性和理性的联姻的重要主张。在他看来,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的“离异”,“不和”,给科学知识的发展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科学知识的发展,经验必须和理性联姻。“我以为我已经在经验能力和理想能力之间建立了一个真正合法的婚姻,二者的不睦与不幸的离异,曾使人类家庭的一切事务陷于混乱”(《新工具》)。当然,培根仅仅是提出了原则,并没有真的将其付诸实践。(三)、强调经验对人建构知识的意义——确立经验论原则

培根在近代哲学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而感觉和理性只能子实验中才能结合。

@5.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

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个部分组成。在自然哲学中,他充分利用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的材料,论述了关于自然物体的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因此他的哲学的机械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

具体表现在:

1、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如他把人与钟表作比拟。

2、把物体定义为“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他讲的广袤即广延,指的是物体的大小,这样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反对一切主张“无形实体”的说法。

3、把运动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即认为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

4、认为可感性质是偶性。

他认为在物体的一切性质中,只有广延或形状是物体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余的都是偶然的,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这些性质。他把这些性质叫做

“偶性”,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

5、认为哲学的方法是加减。

他认为理性推理就是对感觉材料的组合与分解,是对名称的加减计算活动。如他举例“人”的概念的形成。(三)、强调经验对人建构知识的意义——确立经验论原则

培根在近代哲学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而感觉和理性只能子实验中才能结合。

@6 (三)洛克的双重经验说

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

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

(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

(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

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

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四)洛克的观念分类说

洛克根据观念自身的构造,对观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

(1)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

(2)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

2、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

(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

(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

(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

3、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

(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4、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

(五)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

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7

如那果道考名解名,解我,参考可张以志这伟的样书回总结答。 : 或然的归纳推理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也就是说归纳推理如何从全体过渡到结论、从个别过渡到一般,即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这就是休谟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向公众提出来的著名的所谓“归纳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家称之为“休谟问

如果考论述,可以这样回答: 首先,因果关系的发现是不可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的。因为每个结果都是与它的原因不一样的事情,因而不可能通过理性在其原因中发现出来。 那么,经验是如何从过去推断未来、从已知推断未知、从个别推论一般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归纳推理,它由两个命题所组成,一个命题是“我曾经见到这样一个表面上相似的事物经常有这样一个结果跟随着”;另一个命题是:“我预见到别的表面上相似的事物也会有相似的结果跟随着”。一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但是,这两个命题之间的联系既不是直观的,也不能由任何推理而得到证明。首先,它不能由解证的推理即必然的推理来证明,因为自然的发展途径和一切可感的性质经常变化,在这里没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次,它也不能由或然的推理即归纳推理来证明,因为关于实际存在的论证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 因果关系观念是从经验中得来的, 而经验不过是一个归纳推理, 现在我们要求证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如果用或然推理即归纳推理来证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那就是意味着把有待证明的东西作为前提,这样的论证就是循环论证。 由此看来,或然的归纳推理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也就是说归纳推理如何从全体过渡到结论、从个别过渡到一般,即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这就是休谟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向公众提出来的著名的所谓“归纳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家题”。

称之为“休谟问题”。

@8.论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手段不是为怀疑而怀疑,怀疑不仅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寻找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手段。用他的话讲,“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

1、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

2、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

对“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的《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既然这样地排斥了稍可怀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象它们是虚妄的,那么我们的确很容易假设,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苍天,也没有物体;也很容易假设我们自己甚至没有手没有脚,最后竟没有身体。不过我们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我们却不能同样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想象一种有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这种知识,乃是一个有条有理进行推理的人所体会到的首先的、最确定的知识。”

3、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

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是这样说的:“‘我思想,所以我在’这条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收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4、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

5、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9.说单子的本质是精神,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一切单子之间有预定的和谐,所以任何单子都反映全世界单子论

互不作用的,但由于上帝率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于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否认了精神产生于物质的唯物论的因果观。第三,微觉(petices percetions)统觉(appercetion)的学说,对后来的无意识说和统觉说是有启发的意义的。微觉,几乎同无知觉和无意识一样,处于模糊和昏睡的状态;统觉就是对感知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或反思,也就是指自我意识。有了统觉,人就有了理性灵魂,能够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莱布尼兹哲学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唯理论心理学的开端,是后来身心平行论的起源。他的思想虽然带有内省学派的痕迹,属于客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范畴,但也具有某些辩证法的因素,如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他第一次提出统觉的概念,对康德、赫尔巴特和冯特等德国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对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也有间接的影响。

@10 康德的认识论(Kantian Epistemology)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据问题。

康德承认知识的内容或材料来自感觉,感觉是对象刺激了人的感官以后产生的观念。知识是从感觉开始,从经验开始的 康德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现象,本体属于人永远不能认识的范围。人的理性从本性上要求认识终极的无条件的东西。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理性对经验进行最广泛的综合。理性的要求永远达不到目的,我们的认识永远是有条件的,是无止境的现象。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

康德以自己的批判哲学为根据,对以前盲目追求绝对真理的“形而上学”体系作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过去的形而上学陷入以下三种假相: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断言心灵不朽;把世界当 作给定的整体,作出种种不同的臆断;把上帝当作绝对的实在,肯定它必然存在。

康德指出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是错误的推论,因为这是把作为一切认识的先天条件的自我当作对象,而这个先验的自我只是认识的主体,永远不可能成为认识对象;康德对三种不同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即本体论的论证、宇宙论的论证、目的论的论证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批判。

康德认识论的特点在于他提出了从时空感性直观到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认识形式。他认为人类先天地具有这一套认识形式,才能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如果没有这套主体的认识形式,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这个看来似乎是荒谬的先验论,实际上比旧唯物论从哲学上说要深刻,从科学上说要正确。近代科学已经证明,认识并不象旧唯物论所理解那样,是一种从感觉、知觉到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单线简单过程。不是那种被动的、静止的、镜子式的反映。

@1德性即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他说: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是恶的东西。避善趋恶并不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不得不在两者中择其一时,那么当他可以选择小的恶时,他决不会愿意选择大的恶。

同样面临战争的危险,人们只是由于对危险观念的不同就可区分出懦夫与勇士。懦夫拒绝作战,是因为他们对善、荣誉、快乐作了错误的估计。勇士乐意作战,是因为他们对快乐和痛苦等作正确的估价。勇敢就是知识,怯懦就是无知。

具体地说,即德性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他认为,德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教育得来的。从来没有人明知恶而去作恶的,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缺乏正确的理性指导。因此,能给人带来益处的唯有知识,即使像勇敢、节制和敏悟等这些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它们不仅不能使人为善,给人带来益处,而且会给人带来害处。因此,要纯化心灵,培养德性,唯一的出路就是具备知识。因为有了知识,懂得了是非标准,一切勇敢、节制等行为和品性才能有正确的理性心灵指导,也才能具备德性。那么,什么样的德性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呢?苏格拉底认为,作为知识的德性,只能是确定的、永恒不变的德性。在柏拉图的对话《美诺篇》中,论述了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什么是德性。苏格拉底先提出问题,美诺回答说:“男人的德性是治理好国家,女人的德性是管理好家庭,服侍好丈夫”,“不管是老是少,是男是女,是奴隶还是自由人,都有一种不同的德性,因为德性是相对于我们每个人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中的行为与年纪”。但是,苏格拉底对这种回答很不满意,这无非是以人的感觉为尺度,把“一窝德性都给我端出来了”。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必须依靠心灵,去把握德性的共同本性,才能掌握真正的德性。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然而,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德性,“因为知道公正的人不会马上变得公正,其他德性的情况亦同样”。

既然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助产术——问答法(苏格拉底对美德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的探讨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在问答中诘难对方,使对方陷入矛盾,从而逐渐修正意见,最终达到真理的

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也他被称为“辩证法”(dialectic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对话”、“论辩”)。在许多作品中,苏格拉底都是通过一步一步地揭露对方矛盾而逼近真理。

苏格拉底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①“反讥”或“讥讽”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之所以首先要反讥,是为了打掉对方自以为是的傲气,迫使他承认对原以为十分熟悉的东西实际上一无所知。因为只有以“自知我无知”的心态出场,才有可能接受手术。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

②“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也就是从许多个别事物或事例中找出它们的共性。以《拉克斯篇》为例。苏格拉底问自以为完全知道勇敢是什么的两个将军拉克斯和尼西阿斯,什么是勇敢。拉克斯答道,一个能坚守岗位与敌作战而不当逃兵的人即是勇敢的人。这个答案被苏格拉底否定。拉克斯又答,勇敢是灵魂的忍耐。这答案再被推翻。拉克斯只得承认自己对勇敢一无所知。尼西阿斯接着回答,他认为勇敢是对什么东西须避免,什么东西可追求的知识。这个命题又被驳倒。尽管如此,这三个定义却体现了逐步走向普遍的归纳过程。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但留下了一串希望的足迹,愈来愈接近真理。实际上反讥、挑剔错误本身即是向真理前进。

③“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这是苏格拉底助产术的精髓所在,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不盛气凌人地宣旨颁诏,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苏格拉底在揭露对方意见的矛盾后,把已经准备好的结论强加在对方身上,硬说这个结论早已潜藏在对方心灵中,不过需要他帮助这个真理降生出世罢了。(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婆,也就是接生婆。按照希腊的习俗,只有不生育的妇女才能作产婆。他声称他继承了母亲的“技术”。不同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④“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由于苏格拉底一直以助产者而不是生产者自居,所以,虽然他广泛地与人讨论勇敢、节制、友谊、虔敬等德性问题,但从未下过一个绝对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他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助产术的过程中,而且也预示着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故思想永远在追问的途中。简单理解就是给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即共性以一个名称,也就是概念。

@2.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

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后来在批判柏拉图时,就是敏锐而深刻地抓住了这个“分离”问题来作文章的。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3.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认为,任何具体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须具备四个原因。他说:“我们应该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原因则可分为四项而予以列举。其一为本体亦即怎是,<本因>;另一是物质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的来源<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生与动变的终极<极因>”(出自《形而上学》P6——7)。在哲学史上,通常把这“四因”叫做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1)、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就是为着一件东西所从出,并且又继续存在着的东西。如:铜像的铜、银碗的银、建房的木石砖瓦。我们知道,希腊哲学最初的哲学形态是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探讨“本原”为核心,而哲学家们大多用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例如水、火、土、气。亚氏所说的质料因就是这些哲学家的观点。在亚氏看来,水、火、土、气等构成自然万物的质料的确是原因,不过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是四种原因之一。

(2)形式因:使一事物成其为这一事物的“什么”(即模型)。指事物的结构模型,就是形式或原型。如:房屋的设计图样或模型。

(3)、动力因:是使一定的质料获取一定形式的力量,就是变化或停止的最初的源泉。一般地说,制造者乃是制造品的原因,引起变化者乃是被改变的东西的原因。如:建房子的工匠和他们的技艺,进忠告者是忠告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我们曾经说过,希腊哲学从泰勒斯开始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万事万物的本原问题,一是宇宙生成的动力问题。泰勒斯的两个命题,“大地浮在水面上”说的是本原,“万物是充满灵魂的”关涉的则是使万事万物运动生成的动力。后来的哲学家有人以本原中蕴含着冷与热、凝聚与疏散、友爱与争吵等来说明自然万物的运动,总的说来,希腊哲学家比较倾向于宇宙万物生成法治的动力来自其自身,本原自身就包含着运动发展的动力。

(4)、目的因:指事物为什么而生成。就是指一具体事物之所以为形式所追求的那个东西,即一件事之所以被做的缘由。如:健康就是散步的原因;建房子是为了居住。

@4、强调经验对人建构知识的意义——确立经验论原则

培根在近代哲学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而感觉和理性只能子实验中才能结合。

培根认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认识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事物的“形式”,他所说的“形式”主要指的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决定物体的单纯性质的法则和事物的本质规定性。要认

识事物的形式,必须通过感觉经验,一切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这是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当然,感觉也有其局限性,因为感觉的领域是偏狭的,“感觉本身是不可靠和易发生错误的,它包含意志和情感的主观因素,不能符合科学的客观要求,不能达到事物的本质。不过感觉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补救的办法是给感觉提供工具和帮助,但主要是依靠科学实验”。“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论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道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

在掌握了实验的资料以后,还必须运用理智的能力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概念和公理,以求揭示自然事物的“形式”、规律性。所以培根主张从经验上升道理性,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他运用“蜘蛛、蚂蚁、蜜蜂”的著名比喻生动而深刻地概括了他对理性派和经验派的批判以及感性和理性的联姻的重要主张。在他看来,经验能力和理性能力的“离异”,“不和”,给科学知识的发展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科学知识的发展,经验必须和理性联姻。“我以为我已经在经验能力和理想能力之间建立了一个真正合法的婚姻,二者的不睦与不幸的离异,曾使人类家庭的一切事务陷于混乱”(《新工具》)。当然,培根仅仅是提出了原则,并没有真的将其付诸实践。(三)、强调经验对人建构知识的意义——确立经验论原则

培根在近代哲学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而感觉和理性只能子实验中才能结合。

@5.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

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个部分组成。在自然哲学中,他充分利用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的材料,论述了关于自然物体的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因此他的哲学的机械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

具体表现在:

1、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如他把人与钟表作比拟。

2、把物体定义为“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他讲的广袤即广延,指的是物体的大小,这样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反对一切主张“无形实体”的说法。

3、把运动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即认为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

4、认为可感性质是偶性。

他认为在物体的一切性质中,只有广延或形状是物体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余的都是偶然的,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这些性质。他把这些性质叫做

“偶性”,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

5、认为哲学的方法是加减。

他认为理性推理就是对感觉材料的组合与分解,是对名称的加减计算活动。如他举例“人”的概念的形成。(三)、强调经验对人建构知识的意义——确立经验论原则

培根在近代哲学中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也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而感觉和理性只能子实验中才能结合。

@6 (三)洛克的双重经验说

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

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

(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

(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

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

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四)洛克的观念分类说

洛克根据观念自身的构造,对观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

(1)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

(2)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

2、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

(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

(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

(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

3、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

(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4、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

(五)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

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7

如那果道考名解名,解我,参考可张以志这伟的样书回总结答。 : 或然的归纳推理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也就是说归纳推理如何从全体过渡到结论、从个别过渡到一般,即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这就是休谟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向公众提出来的著名的所谓“归纳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家称之为“休谟问

如果考论述,可以这样回答: 首先,因果关系的发现是不可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的。因为每个结果都是与它的原因不一样的事情,因而不可能通过理性在其原因中发现出来。 那么,经验是如何从过去推断未来、从已知推断未知、从个别推论一般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归纳推理,它由两个命题所组成,一个命题是“我曾经见到这样一个表面上相似的事物经常有这样一个结果跟随着”;另一个命题是:“我预见到别的表面上相似的事物也会有相似的结果跟随着”。一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但是,这两个命题之间的联系既不是直观的,也不能由任何推理而得到证明。首先,它不能由解证的推理即必然的推理来证明,因为自然的发展途径和一切可感的性质经常变化,在这里没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次,它也不能由或然的推理即归纳推理来证明,因为关于实际存在的论证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 因果关系观念是从经验中得来的, 而经验不过是一个归纳推理, 现在我们要求证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如果用或然推理即归纳推理来证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那就是意味着把有待证明的东西作为前提,这样的论证就是循环论证。 由此看来,或然的归纳推理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也就是说归纳推理如何从全体过渡到结论、从个别过渡到一般,即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在逻辑上是得不到证明的,这就是休谟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向公众提出来的著名的所谓“归纳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家题”。

称之为“休谟问题”。

@8.论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手段不是为怀疑而怀疑,怀疑不仅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寻找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手段。用他的话讲,“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

1、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

2、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

对“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的《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既然这样地排斥了稍可怀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象它们是虚妄的,那么我们的确很容易假设,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苍天,也没有物体;也很容易假设我们自己甚至没有手没有脚,最后竟没有身体。不过我们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我们却不能同样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想象一种有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这种知识,乃是一个有条有理进行推理的人所体会到的首先的、最确定的知识。”

3、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

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是这样说的:“‘我思想,所以我在’这条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收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4、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

5、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9.说单子的本质是精神,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一切单子之间有预定的和谐,所以任何单子都反映全世界单子论

互不作用的,但由于上帝率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于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否认了精神产生于物质的唯物论的因果观。第三,微觉(petices percetions)统觉(appercetion)的学说,对后来的无意识说和统觉说是有启发的意义的。微觉,几乎同无知觉和无意识一样,处于模糊和昏睡的状态;统觉就是对感知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或反思,也就是指自我意识。有了统觉,人就有了理性灵魂,能够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莱布尼兹哲学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唯理论心理学的开端,是后来身心平行论的起源。他的思想虽然带有内省学派的痕迹,属于客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范畴,但也具有某些辩证法的因素,如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他第一次提出统觉的概念,对康德、赫尔巴特和冯特等德国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对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也有间接的影响。

@10 康德的认识论(Kantian Epistemology)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据问题。

康德承认知识的内容或材料来自感觉,感觉是对象刺激了人的感官以后产生的观念。知识是从感觉开始,从经验开始的 康德认为,认识的对象只是现象,本体属于人永远不能认识的范围。人的理性从本性上要求认识终极的无条件的东西。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理性对经验进行最广泛的综合。理性的要求永远达不到目的,我们的认识永远是有条件的,是无止境的现象。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

康德以自己的批判哲学为根据,对以前盲目追求绝对真理的“形而上学”体系作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过去的形而上学陷入以下三种假相: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断言心灵不朽;把世界当 作给定的整体,作出种种不同的臆断;把上帝当作绝对的实在,肯定它必然存在。

康德指出把心灵当作精神实体是错误的推论,因为这是把作为一切认识的先天条件的自我当作对象,而这个先验的自我只是认识的主体,永远不可能成为认识对象;康德对三种不同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即本体论的论证、宇宙论的论证、目的论的论证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批判。

康德认识论的特点在于他提出了从时空感性直观到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认识形式。他认为人类先天地具有这一套认识形式,才能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如果没有这套主体的认识形式,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这个看来似乎是荒谬的先验论,实际上比旧唯物论从哲学上说要深刻,从科学上说要正确。近代科学已经证明,认识并不象旧唯物论所理解那样,是一种从感觉、知觉到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单线简单过程。不是那种被动的、静止的、镜子式的反映。


相关内容

  • [西方文化概论]选修课实用考试答案
  • 网络学习选修课考试答案 1.最早的克里特文明,经过现在的考古的发掘可以充分证明,它大概是在距今4500年前左右. 2.根据考古发掘,西方文明起始于(4500)左右以前. 3.克里特文明从公元前(15世纪)以后就开始突然衰落了. 4.希腊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对 5.最早的希腊文明又被称为爱琴文明 ...

  • 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哲学概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 像"哲学概论"这样的基础课,是哲学系本科生初进校时必修的第一门课,直接造就学生对于哲学的第一印象,并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学习的方法和治学风格.当然,修这门课的还有修双学位的同学.元培项目的同学等.我以前也在全校的通选课中讲过这门课.此外,留学美国期间,我在两所大学中做过五年的助教,多 ...

  • [比较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 比较教育试题 级县(市区)层次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 ...

  •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堂笔记及期末试题)
  •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堂笔记) 目录 绪论 一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基本态势···············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章实证主义 一实证主义概况·······················(一)实证主义的形成 (二)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早期实证主义·· ...

  • [最新 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T单元 选修
  • T 单元 选修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

  • 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良好发展潜质的高级医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

  • 科学技术哲学- 培养方案
  •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8) 一.培养目标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将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技哲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体说来,将为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事业部门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和水平的,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或为更高一级的学 ...

  • 广东才财经大学选课必看
  • 张志标 心理学概论 92 朱宗泽 西方世界文化简史 89 伍婷婷 世界旅游概论 89 余敏 景区经营与管理 90 余川 宗教文化 90 周国良 税收概论 95 我来两个不点名又高分的 李春生 宝玉石鉴赏 (现在还在狂笑此科我得了自己大学有史以来的9X) 杨海水 世界经济地理 (我当时选的是人家的专业 ...

  • 北大学术新锐之杨立华:求索中的现代儒者
  • -------------------------------------------------------------------------------- 日期: 2007-03-28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陈凌隽 访问量: 2006年12月29日,电教313,哲学系05级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