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014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

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记录手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爱心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 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

机制。

4、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

1、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2、多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学校还主动邀请公安、交通、心理咨询等部门专业人士深入 校园开展讲座,宣讲法律法规,开展心理疏导,为留守学生的身 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证。

3、组织动员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4、加强道德品格培育。 学校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影片和专题片,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抓好健康文化熏陶。

6、开展体质体能锻炼。学校因地制宜,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拔河、象棋、围棋等体育比赛,举办留守学生书画作品展,文艺汇演等活动。

7、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独立合作能力。

8、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学校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主动与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对留守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与心理疏导。

四、工作亮点关爱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悉心辅导,生活上热心照顾,让留守儿童真切地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情。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帮扶制度;利用暑期大家访之机,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详细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通过家长开放日,主动邀请留守学生家长及监护人进入课堂随堂听课,课后与家长及监护人共同探讨关爱工作,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留守儿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温暖的亲情、浓浓的师爱、有效的方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让他们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纯真的童心不再孤独。愿他们的生命亦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等工作手段和载体,将教育、关怀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与各类家庭教育阵地的活动相结合,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等阵地,广泛开展了有留守儿童家长、爱心家庭代理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互动活动。

2014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

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记录手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爱心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 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

机制。

4、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

1、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2、多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学校还主动邀请公安、交通、心理咨询等部门专业人士深入 校园开展讲座,宣讲法律法规,开展心理疏导,为留守学生的身 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证。

3、组织动员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4、加强道德品格培育。 学校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影片和专题片,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抓好健康文化熏陶。

6、开展体质体能锻炼。学校因地制宜,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拔河、象棋、围棋等体育比赛,举办留守学生书画作品展,文艺汇演等活动。

7、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独立合作能力。

8、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学校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主动与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对留守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与心理疏导。

四、工作亮点关爱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悉心辅导,生活上热心照顾,让留守儿童真切地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情。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帮扶制度;利用暑期大家访之机,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详细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通过家长开放日,主动邀请留守学生家长及监护人进入课堂随堂听课,课后与家长及监护人共同探讨关爱工作,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留守儿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温暖的亲情、浓浓的师爱、有效的方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让他们的童年生活不再灰暗、纯真的童心不再孤独。愿他们的生命亦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等工作手段和载体,将教育、关怀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与各类家庭教育阵地的活动相结合,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等阵地,广泛开展了有留守儿童家长、爱心家庭代理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互动活动。


相关内容

  • 留守儿童之家三年规划
  • 织金县黑土乡中学留守儿童之家三年规划 (2012年--2015年)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已被列为年贵州省的民生工程,根据省教育厅.省妇联<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通知>(黔教基发[2013]186号)提出的2013年的建设任务及颁发的建设标准.为进一步组织实施好该 ...

  • 涓涓暖流润幼苗
  • 涓涓暖流润幼苗 --北塔区北塔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介绍材料 北塔小学,坐落在邵阳市北塔区状元洲办事处观音庵社区境内,毗邻邵阳"古塔"--北塔,占地面积9610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教职工40人,在校学生800余人,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品牌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北塔社区 ...

  •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明天.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我市总人口792.62万人,其中18周岁以下儿童183.11万人,占总人口的23.10%.现有农村 ...

  • 2014留守学生工作计划
  • 达川区大堰乡中心学校 2014年"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已十分普遍,加之婚变.病丧等原因,农村.社区缺乏有效家庭监护的"留守学生"与日俱增.这些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 ...

  • 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职责
  • 2013年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制订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建章立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并督促履行,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序开展. 3.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措施.新办法. 4. ...

  • 2014乡镇关工委工作会
  • 年以来,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XX市关工委和绵远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构建***社会和建设新农村为载体,强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心理辅导,帮助生产,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狠下功夫。 按照 ...

  • 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 关爱留守儿童创新案例 清水县原泉小学 马小英 2014年6月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子女却成了留守儿童.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有的出现心理障碍或缺陷,有的受到社会消极现象 ...

  • 2014年社区妇联工作总结
  • 2014年***社区妇联工作总结 二零一四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社区妇联继续坚持发展和维权并举的工作方针,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找准结合点,抓住切入点,做扎做实各项工作,从而推进了我社区妇女事业的新发展. 一.创业工程: 1.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为提高妇女就业技能,社区妇联以家长学校为阵 ...

  • 古田小学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工作计划2
  •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 ...